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书籍摘要

2024-04-25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书籍摘要(精选4篇)

篇1: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书籍摘要

书籍提要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5月北京第1版

本书是改革开放以后传入国内的关于中国通史的著作中较有代表性的一本。作者着眼于中国的整体历史,用西方商业发展的历史经验诠释中国历史演变的规律与各种矛盾产生的根源,试图借此书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导引导中国历史研究中。本书在序中讲述了作者在美历史研究的历程和学术成长,提出他对近代中国转型困难的理解:传统社会不容产生现代型的经济体制,旧中国一直缺乏量化管理的思维,道德判断代替价值判断现象越盛,则实际的技术手段就越受局限。<西安与黄土地带><亚圣与秦始皇><土壤、风向和雨量>等目次,讲述中原地形对农耕经济形态及中央集权体制形成的重要作用,由<名士成为军阀><长期分裂的局面>到<第二帝国:已有突破,但未竟事功>等讲述统治者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的过程,而<北宋:大胆的试验>至<满洲人的作为>则描写皇权及中央集权高度发展的历程,之后<1800年:一个瞻前顾后的基点><百日维新、民国成立和五四运动>讲述中国在旧有的体制下由盛转衰、沦为半殖民地,同时不断掀起救亡图存运动的历史。无数仁人志士的努力,迎接来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就是末章<现代中国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讲述的内容。全书以短短的二十余万字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全貌,传达了作者对历史的精妙理解,不失为一本历史入门的好书。

篇2: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书籍摘要

1《中国大历史》简评

选择《中国大历史》这本书纯属机缘的巧合,因为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帖子,说是大学生必读的一百本书中,就有《大历史》这本书;也不知怎的单单就记得这一本。后来寒假里为打发无聊,书店里看见了,就买下了。

初看这本书,就觉得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在我看来,有以下两点:

篇幅短小,以点论面

这本书连目录都算上,也就350页,每一个标题下的内容也只有1-3页的叙述。这非常适合我们这些有点儿历史基础,平时没有大块时间读书,又渴望有一些标新立异思想的大学生们。

白话文体,通俗易懂

现代史上,最权威的通史学者应当属钱穆老先生了,他的《国史大纲》堪称经典。曾下决心拜读一二,但望竖排版式和老式白话文而却步。但黄仁宇老先生2早年曾任国军的下级军士,是一个从阶级底层走出来的历史学者,在不失史家之严谨的基础上,同时更加平民化,使了解历史不再被识为畏途、不再只是几个历史学家的“斋中之物”;而且从20世纪五十年代他即在美国,攻读历史,思想更接近西方人;此书写于20世纪九十年代,白话文体已经发展完善。所以,读起来是没有什么难度的。

再读下去,就能发现其真正精髓的东西了。

这本书是一本简要的历史概论,与以往我们所接触到的历史教科书不同。说起历史教科书是怎么样的,大家恐怕都不会陌生。以分阶段的社会进化史为纵,时间发展为轴,从政治意义辐射到经济文化教育对后世的影响,条目清晰有力整齐,但文字干枯发涩,千篇一律。然后我们学生就死记硬背,只记得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没有质疑,没有独立思考。这哪里是在学历史,这样死记硬背却没有对历史的反思,即使将整本课本都背的滚瓜烂熟,也不知道中国是怎样的一种兴衰荣辱,学历史又有什么意义?有如鸦片战争为例,我们所了解的鸦片战争,只看到了英国人火器如何先进,战船如何高大,战胜了以后,如何与我们签订不平等条约。完全看不到中国人在对待此事时的敷衍了事,以次充好,欺上瞒下。爱国主义重要,但是一个只知道帝国主义罪恶而不知反省自己的民族,又如何立足。黄仁宇也正是基于这个理由,确立了自己的历史宏观理论。他在此书的中文版自序中写道:

我年轻时从军十年,解甲退伍之后,负笈于海外,可谓“学书未成先习剑,用剑无功再读书”。有了这样一段颠簸之经验,自己尚在憧憬于近身所见闻的事迹之真意义,而一旦授有学位,作为人师,在美国学子之前讲解中国历史,深觉得不能照教科书朗诵,尤其每次复习与考试之后,不免扪心自问:他们或她们须要理解井田制度到何程度?与他们日后立身处世有何用场?难道他们或她们必须知道与Han Fei TZu(韩非子)同受业者有Li Ssu(李斯)其人,他曾鼓励Shih-huang-ti(秦始皇)焚书,后又为宦官Chao Kao(赵高)所构杀?1《中国大历史》,黄仁宇,北京:三联书店,2007,350页,ISBN 978-7-108-01036-0黄仁宇在抗战期间及战后,担任国军下级军官十年。

Empress Wu(女皇武则天)的一生事迹仅是“秽乱春宫”?对我的学生讲,除了用她与沙俄的Catherine the Great(凯瑟琳二世)比较,或与清朝的Empress Dowager(慈禧太后)比较,这段知识尚有何实用之处?

或许正是应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话,黄仁宇在中国生长,后又去西方接受教育,又是军人出身,自然就少了一些很多中国文人身上的酸腐之气。可以注意到的是黄先生的文笔,是带着一些中国人的文化气息,一些传统文人的犀利,又夹杂着一些西方人的随性。他提出macro-history(大历史)的说法——3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导引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这种“大历史观”强调背景和事件发生的众多原因的联系和因果关系。大历史所讲究的那种融会贯通,包括时间和空间上的,即古代与现代,中国与外国。或一个历史事件的出现,是经历无数先决条件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是由无数的偶然条件构成的必然结果。我们也都知道事件发生是由于诸多原因的积累,但却无法去剖析,给出令人满意的认识方法。黄仁宇先生运用高超的逻辑技巧,用他独特的研究技巧和方法,为我们展示一个恍然大悟的必然结果是如何产生的。毕竟,成王败寇,在中国历史上所流传下来的史书杂记,在别人看来并不代表着真实。他是用一种“大历史”的眼光来看待种种问题,剖析的很全面很彻底,让人不再蒙蔽。也正是这种比较,能使我们看清中国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种种弊端,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只能看到中国的“盛”,却看不到中国的“衰”。方舟子这样评述:

4黄先生的史学成就,不在于对具体史实的考订,也不在于他所倡导的“大历史观”有多大的效力,而在于他对中国史实、甚至是司空见惯的史实所做的深刻、新颖的剖析和解释。黄先生是当代中国学者中,罕见的具有见微知著、融会贯通的驾驭史料能力的“通史”之才。他对中国的历史进程所做的独到思考,已经影响了并将继续影响许多中国学人。

这就是黄老先生为我们带来的东西,不仅仅是一本历史书,而是一种看历史的角度。其所研究的中国大历史大都是从一种西方的眼光来看,其中亦有不少西方的例子与中国作对比。其中的很多说法是中国学者所看不到的,正是这种“另一端”是他的文章令人新奇,整本书让人读起来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客观且不失真,正所谓“换一个角度看历史”。

有人把黄仁宇和余秋雨、易中天、于丹等这些成名于公众的人物作比较,认为他们有一些相同点,也有人认为黄仁宇的历史观只不过是“下里巴人”,甚至缺少最基本的历史常识。但我觉得他是独立于这些人的。首先,譬如《中国大历史》这本书,是一本历史著作,不是文学作品;其次,此书中的内容皆有考,没有信口评说,是一本严谨的历史著作;第三,本书语言清雅俊秀,没有任何粗俗语言。

从字里行间中可以看出,黄仁宇先生是很钦慕钱穆先生的。钱穆先生在他的《国史大纲》前言中说过:

5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3出自《中国大历史》——中文版自序《悼念黄仁宇先生》,方舟子,《新语丝》月刊2000年第2期《国史大纲》(上册),钱穆,引言,商务印书馆(修订本)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自身国家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

篇3: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书籍摘要

关于这批金饰件的出土以及古墓群的发掘,曾有详细记载:1990年春夏之交,塔坨村群众在拉砂取土时,发现古墓群。同时出土大量陶器和金饰件等。由于群众的无知,掀起了一场挖金热。大部分墓葬被破坏。市、县有关部门得知情况后,马上派专人赶到现场,收集了挖出的全部文物。后经省文物部门同意,于当年10月,市文物部门对已破坏的墓葬进行了清理。

经比较考证,墓葬的时代、出土的陶器、金饰件、铁器等与内蒙古托克托县皮条沟发现的三座鲜卑墓、内墓古札资诺尔古墓所出土的同类型器物相一致。特别是出土的金马饰件,与内蒙古包头市1956年出土的羊头铜马极为相似(现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表明它们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墓葬。史书上记载:东汉中期,北匈奴遭到多次惨重的军事失败后,率残部西迁,鲜卑族就在这个时候,占领了匈奴故地,势力迅速强盛起来。恒帝时(147-167),鲜卑大人檀石槐统一鲜卑各部。首府于今张家口北。分三部进行统治。右北平以东至辽东为东部,宇文部世为东部大人。他们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技术,从中原地区收买铁制兵器,建立国家组织。并成为东汉中、后期北方的一支威胁力量。

汉朝为安边起见,遣使封檀石槐为王,并欲与他和亲,但被檀石槐拒绝。到汉灵帝(168—189)时期,中原爆发了农民起义,接着又发生了封建内战,国势益衰。汉人流入鲜卑境者颇多,故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极大,汉人教其制造兵器甲盾,并学会汉文及兵法。而鲜卑“称兵十万,……兵(器)利马疾,过于匈奴”(《后汉书·鲜卑传》),因此幽、并、凉三州无岁不被鲜卑侵寇,人、畜、财产损失不可胜数,但因连年战争,影响了鲜卑部落的畜牧经济的发展。战争财富又积于酋长之手,同时,鲜卑部落联盟贵族之间发生内讧,诸部落混战,联盟力量削弱。基于以上资料,我们认为,这个墓群应是鲜卑人战场将士死亡之墓地。随葬器物中有一部分物品是来自中原地区的制品,如铁兵器、铜灯、位至三公铜镜……,反映了当时鲜卑族与华夏族间的经济文化关系。这些墓葬的年代,如以铜灯、铜镜为准,其时代相当于东汉晚期。

塔坨鲜卑墓群的发现和清理,不仅为研究这一地区的民族文化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同时对研究东汉时期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有所补益。

一、胡汉争锋、亦战亦和——胡汉交融的历史

中国古代将北方少数民族泛称为“胡”。汉代,唐山地区处于中原统治地区的边缘,战争频繁。匈奴、鲜卑、乌桓、羯、氐等少数民族纷纷觊觎中原,尤以乌桓、鲜卑为最。从这一时期唐山地区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看,有的具有中原文化特征,有的呈现少数民族特色,印证了当时胡汉交融的历史。

1、西汉与匈奴

匈奴是聚居中国北方大漠南北的游牧民族。秦末汉初,被冒顿单于统一后军事力量大增,不断袭掠西汉北部边郡。经“白登之围”后,汉朝与匈奴缔结和亲之约,开放关市,准许两族人民贸易;此后的60余年,西汉一直对匈奴采取和亲和防御战略。

汉武帝时期,对匈奴实施战略反击。旷日持久的战火又被燃起,燕然山之败后,武帝在经济困难,人民疲惫的情况下,停止了对匈奴用兵,并下诏罪己,采取一些“思富养民”的措施,发展生产,恢复国力。

甘露元年(前53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附汉,建昭三年(前36年),北匈奴被灭,结束西汉与匈奴的百年大战。

2、东汉与乌桓、鲜卑

五十年代马长寿著《乌桓与鲜卑》,认为鲜卑与乌桓同源于东胡。

八十年代黄烈的《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认为乌桓和鲜卑在东胡以前,都以各自的部落而独立存在。他们同属东夷北支的系统,乌桓与夏代九夷中的赤夷有关,其色尚赤;鲜卑与九夷中的白夷有关,其色尚白。其后都加人了东胡部落联盟。在东胡瓦解后,又各自以族相聚,恢复了各自的族号。

今人意见,主要即上述两种。

鲜卑这个民族,东汉以前和中原王朝是很少接触的,《史记》、《汉书》中都不曾提到它,东汉初年才开始登上中国历史舞合。

鲜卑的社会组织由落、邑、部构成。一般认为檀石槐分封的东部大人包括宇文鲜卑、中部大人包括慕容鲜卑、西部大人包括拓跋鲜卑。因此,在研究匈奴、东汉、东部鲜卑、拓跋鲜卑之间的兴替关系时,檀石槐鲜卑承上启下的作用尤显重要。由于史书对檀石槐鲜卑的记载十分有限,研究内容更多地需要从考古资料中拓展。

内蒙古察右后旗三道湾墓地和商都县东大井墓地是寻找檀石槐鲜卑遗存的重要线索。这两处墓地相距约四五十公里,时代均为东汉晚期。从墓葬形制、葬具、葬式、殉牲,以及随葬的器物等方面看,两者的文化特征基本相同。对它们的归属,发掘简报主张与拓跋鲜卑对应,并得到一些研究者的赞成,是目前的主流观点。依据这种论断,东汉晚期拓跋鲜卑就应在内蒙古中南部地带产生很大影响力。

这两处墓地都集中体现了五种文化因素,除了新兴的檀石槐鲜卑文化因素,又广纳汉文化、早期拓跋、匈奴等多种文化,正反映了檀石槐鲜卑尽占匈奴故地、号令鲜卑诸部、不断劫掠东汉边郡的历史状况。

二、沿袭血脉、传承文化——胡汉交融的贡献

胡汉之间虽然战多和少,文化上却不断的进行交流、碰撞。中原农耕文明最早从游牧民族汲取的经验是骑兵作战,赵武灵王学习胡服骑射,国力大涨。到了汉朝就发展为全国性、大规模的学习。此外,在饮食方面汉人跟胡人也学了不少东西,比如我们现在吃的各种饼,最初都是跟胡人学的,所以烧饼在汉朝也叫胡饼。通西域之后各种蔬菜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再有,就是日常生活方面,汉人受“胡床”的启发,制作了小马扎、躺椅,舒适且便于携带。

胡人的汉化程度也日益加深,从名字到语言再到生活习惯统统汉化,几乎变成了汉人。汉末曹操帐下猛将张辽就是匈奴人,姓张名辽,字文远,已经和汉人没有区别。檀石槐统治时期,用汉人谋议,定法律,锻冶兵器、工具,俘倭人“令捕鱼以助粮食”,促进了鲜卑社会的发展。

三、结语

唐山地区古属幽州,一度成为中原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前锋地带。两汉时期,这里沦为“戎马战场,常陷于夷狄”。在汉人发展农耕文明的同时,游牧民族也在经营自己的栖息、生活之所。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攻守、杂居,促进了两者之间经济文化的互补和融合。

“今天,站在历史的高度总结历史:胡汉交融、跃马争锋的岁月共同创造了一方水土的丰富文化。沧桑过后,见证这段历史的遗迹不会磨灭,几经优化后的血脉世代传承。

摘要:两汉时期,唐山地区是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兵戎相争,经济文化相互渗透最为频繁的时期。从可见一斑的古墓遗存中,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这段胡汉交融的历史。体现出的考古文化特征是:既承袭了先民的中原文化,又接受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特色文化,影响深远,福泽后世。

关键词:墓葬,金饰,交融,胡汉

参考文献

[1]唐山市文物管理处,滦县文物管理所.滦县塔坨鲜卑墓群清理简报[J].文物春秋,1994(3).

[2]卫广来.东汉鲜卑起源断想[J].南都学坛,1993(01).

篇4: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书籍摘要

2015年, 这是一个需要想象力的年份。中国与世界, 将在这一年穿行在巨大的挑战中。严峻的经济形势像一场强震, 撼动了各行业的原有格局和发展态势, 石材行业同样在经受严峻的市场考验。而令人欣喜的是, 强大压力的同时又赋予了行业崭新的市场活力, 中国石材市场在悄然发生着各种全新的变化。在这个特定的背景下, 变革与危机赛跑的特点突出, 能否跑赢危机, 决定着行业的发展前景。站在历史的新起点, 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石材行业正在变革中书写着大未来。

上一篇:三年级观后感范文下一篇:酒店长住房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