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间事件比较表格

2023-01-16

第一篇:历史时间事件比较表格

快速记忆历史时间和事件

1、公式记忆

1.事件=时间+地点+经过+后果+影响 2.人物=时代(国名)+职务+作为+评价 3.作品=时间+作者+内容+意义 4.会议=时间+地点+人员+内容+作用 5.条约=时间+地点+签订双方+内容+影响 6.改革=时间+改革人+内容+意义 7.战役=时间+作战双方+经过+后果

2、加减记忆

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可记为:

经过=四次突然袭击(突然袭击波兰、丹麦和挪威、苏联和珍珠港)+六次主要战役(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攻克柏林、不列颠空战、中途岛海战)+四次重要会议(开罗、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三次登陆(北非、西西里、诺曼底)+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各国反法西斯斗争。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部历史事件。

3、尽量少记 例如:东汉的统治?

1.王莽改制a公元8年,改国号为新。b绿林、赤眉起义。昆阳之战。 2.光武中兴a公元25年,刘秀,定都洛阳。 3.外戚和宦官专权 a外戚梁冀 b宦官"五侯" 4.党锢之祸 a太学生3万多人 b名士范滂

5.黄巾起义 a公元184年,张角,太平道。黄巾军。

b"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4、变远为近,变死为活,变假为真,变浅为深

5、浓缩代替记忆 春秋五霸?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还(桓)乡(襄)问(文)木(穆)桩(庄)

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从安息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 长河新,安西大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青苗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 请方保募农

6、歌诀替代记忆 我国的《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7、谐音记忆 三国建立?

曹丕--魏--洛阳--220年 曹丕喂洛羊一天二两饼 刘备--蜀--成都--221年

刘备数沉珠数了二天二夜 孙权--吴--建业--229年 孙权无建业喝了二两酒 李渊建唐哪一年? 李渊建唐618年。 李渊见糖留一把。 文成公主哪一年入藏? 文成公主641年入藏。

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婚时,为取个吉利,用了6个司仪(41)。 清军哪一年入关 清军在1644年入关。 清军入关,一溜(路)死尸!

8、编码和情境记忆 73年班超出使西域

-班超扛着排气扇(73)出使西域。 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蔡伦穿着毛衣领(10)、戴着手套(5)改进造纸方法。 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

-张衡把医生(13)和兔子(2)放在地动仪里面。 葡萄牙在1553年侵占我国领土澳门。

-葡萄树上有只鹦鹉(15)戴着乌纱(53)帽来到澳门,不走了。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林则徐别着腰包(18),穿着三角裤(39)意气风发地在虎门销毁鸦片。

第二篇:如何巧记历史事件的时间?

先做个归类,之后可以用自己习惯的方式去记忆,去用联想的方式去把这些知识连贯起来。 其实记忆不要看成是种负担,它还是很有乐趣的。

准确记忆基础知识是学好历史的是第一步,历史知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但是有记忆历史知识是有技巧的,用后可以既记得准、又记得狠。笔者总结了十种方法,如果学会用活,则能做到举一反三,星火燎原。

一、 等差数列记忆法即根据历史年代排列所呈现的数学规律来记忆。例如,《辛丑条约》签订、辛亥革命爆发、中共诞生、九一八事变发生,这四个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1901年、1911年、1921年、1931年,这四个数字恰好组成了一个以10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二、数字表示法即把某一历史知识通过一个或几个数字概括出来,形成要点。如: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可概括为一奠,二每,三利。一奠:奠定中国2000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二每指把全国每户人家、每个地方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三利指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三、提取字眼法即提取某一历史知识每一句的一个或几个字为要点,组成另一个词或一句话。如: 《南京条约》内容可记作“五亿(议)港元”。“五”指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亿(议)”指英商进出口货物所应缴纳的税款,由中英双方议定;“港”指将香港岛割给英国;“元”指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

四、谐音趣味记忆法即把某一历史知识的几个关键知识用谐音或组成有趣味的几个字帮助记忆。如:我们记忆英国光荣革命的时间(1688)可用谐音:一路发发;记忆克利期提尼这个名字,可设想克里是你姨,这样趣味性强,记得快而牢。

五、关键字词法即抓住某一历史知识的关键字词归纳成要点从而提高记忆效果。如:我们记忆必修《古代希腊民主政治》I可用几个关键字掌握:即①背景;②发展③灭亡。①背景:经济(工商业发展);政治(氏族制度瓦解);地理(小国、海洋)②发展:三次改革(奠基:梭伦,确立:克利期提尼,繁荣:伯利克里③灭亡:雅典民主的局限;政治经济发展。

六、概括记忆法就是将某一历史知识加以概括,使之简单化。如:将必修I《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可概括为:①前提:光荣革命,②确立:《权利法案》;③发展: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这样学生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的知识就容易掌握了。

七、图表记忆法的特点是借助图表,调动视觉功能,去启发想象力,它能化繁为简,可以一目了然地反映历史的演变轨迹,可以把历史知识凝聚成点,化点为面,达到增强记忆的目的。如:记忆

八、归类记忆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单元或总复习。历史课本的内容十分繁复,孤立地去死记硬背历史基础知识,必然弄得头晕脑胀,结果还是糊里糊涂“一锅粥”。如果采取归类记忆法,把历史基础知识分门别类地、按问题的性质依次归纳到一起,捋出一条条线索,就便于记忆了。这叫归类记忆法。 比如,要记忆新课程必修I第一单元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古代的政治制度包括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和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包括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然后回忆秦朝是如何首创?汉至元是如何加强?明清如何强化?这样,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就一目了然了。

九、比较记忆法。这种方法适宜记忆那些历史上经常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像战争、政治改革、不平等条约等等。这类历史上经常发生的事件,彼此之间,或因其性质相同,或因其表现形式相似,记忆中往往容易互相混淆。比较记忆法最能克服混淆。比较,可以明显地揭示出历史事件彼此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突出它们各自的特征,这就便于对它们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如我们将甲午中日战争和全面侵华战争的比较——同:蓄谋已久、为摆脱国内危机、制造大屠杀等;异:结果不同、抗战的规模不同、抗战的方式不同——然后记忆,既能牢固记忆,又能加深理解,—举两得。

十、网络记忆法。这种方法适宜记忆一个或一些复杂的历史事件,靠机械识记的方法去死记硬背,留在脑海里的印象是杂乱无章,模糊不清的,回忆起来也必然是支离破碎,残缺不全的。如果我们经过认真分析,首先找出这个或这些历史事件有几个要点,再进一步弄清这几个要点之间的联系,这样形成一个网络,就便于记住了。当需要回忆的时候,只要把这个网络撒开,储存在脑里的有关这个历史事件的印象,就会完整、准确、清晰、迅速地重现。这就是网络记忆法。比如:要记忆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可先编织知识网络为: 1.时间范围:1840-1949。 2.一个社会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两个社会矛盾:民族矛盾、阶级矛盾4.两个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5.两个革命任务:反封建反侵略。 6.三个统治政权: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思考:每个政权统治时期可以分为哪几个小时期)。 总之,学生要提高识记效果首先要“五到”(耳、手、口、眼、心),“五到”是前提和基础,学生所获得的有效信息,很大一部分来自课堂。其次,历史事件的时间不是单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如果我们在学习中能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相似、相连和相关的联系,并能灵活地运用这些联系,去理解记忆历史事件的时间,就可以避免死记硬背,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篇:高中高考重大重点历史事件时间顺序.资料

高中高考重大历史事件时间排序

公元前450年,《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数百年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公元前154年,“七国之乱”。 755-763年,“安史之乱”。

1215年,伦敦25名贵族迫使英王约翰签署了《大宪章》。 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

1487-1488年,迪亚士(葡萄牙人)航行到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1492-1504年,哥伦布(意大利人,西班牙支持)航行到美洲,发现了新大陆。 16世纪,殖民扩张。

1517年,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1519-1592年,麦哲伦(西班牙支持)完成人类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 17-18世纪,启蒙运动。

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1688年,“光荣革命”。 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18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主战场。

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

17世纪上半叶是荷兰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手摇“珍妮纺纱机”。(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30,4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 1775-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

1776年,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1787年联邦宪法颁布后,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 1789年,乔治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1789年7月,法国大革命爆发。 1791年《人权宣言》。

1792年8月,巴黎人民起义,推翻王权。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浪漫主义。

18-19世纪之交,是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的时期。 19世纪,中国出现近代报刊。 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

1840-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农民,资产阶级领导)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1856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19世纪50—60年代,洋务运动。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860年,《北京条约》的签订。 1861—1865年,美国内战。

1861年,曾国藩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官办军用企业-安庆内军械所。 1862年5月,林肯颁布《宅地法》。

1862年9月,林肯颁布《解放黑奴宣言》。(南北战争的转折点)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65年,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国内最大的官办军用企业) 18世纪下半叶,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上海开通第一部电话。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提出了“寓强于富”的口号,开始创办民用工业。

19世纪70年代前后,在外资企业和洋务派创办工业的刺激和影响下,民族工业出现。 1871年,达尔文发表《人类的起源》,进一步论证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观点。 1871年3-5月,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专政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 1872年,李鸿章创办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 1876年,中国境内第一条铁路,英国人建成-淞沪铁路。 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创立贝尔电话公司。

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1881年,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开平煤矿(民用)。 1881年,“唐胥铁路”,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 1894年-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895年,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首次公映其拍摄的影片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1898年,9月21日,戊戌政变,标志戊戌变法失败(维新变法)。 19世纪末,电影传入我国。

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量子理论是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1903年,设立商部,兴起实业救国的热潮。

1905年,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成立。 1905年,《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1905年,废除科举制. 1909年,詹天佑建成京张铁路。

1910年,清政府颁布准许臣民自由剪发的法令。 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开端。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

1913年,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难夫难妻》。 1914—1918年,世界第一次大战。

1915年,陈独秀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青年>),标志新文化运动兴起。 1915—1919年,新文化运动

1917.11.7(俄历10月25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8年,中国航空事业的起步。

1918—1921年,俄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1919—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1—1927年,俄国新经济政策。

1922年,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会议。 1922年,12月,苏联成立。

1924年,国民党一大,标志:国民党一大,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1926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电视。 1927年之前,“默片时代”。

1927年起,苏联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政策。 1927-1937年,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实现了农业集体化。

1927年8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 1927年8月,“八七会议”。 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

192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井冈山会师。

1929年10月24日—1933年,“黑色星期四”,经济危机。 1931年,九一八事变 。

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摄制完成。 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开始。

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革命形势开始转危为安。 1936年,长征结束。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军南京大屠杀,全面抗日战争开始。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世界第二次大战。 1940年,百团大战。

1941年1月4日,皖南事变。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1945年8月,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

1945年10月,联合国建立。

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WB)即世界银行正式成立。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

1947年,发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运动。

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 1947年,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标志“冷战”开始。 1948年,美国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 1948年,冷战第一次高潮,柏林危机。 1949年,苏联成立经互会。 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标志国民党政权垮台。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谈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1950年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意,德,比利时,荷兰,卢森堡。 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欧洲经济一体化开始) 1952年,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 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953—1956年,中国过渡时期,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953—1957年,开始实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处理好农,轻,重的比例关系。

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开始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颁布。 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身分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955年,亚非国家召开的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1956年,赫鲁晓夫改革。

1957年,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苏联)。 1958年,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58年,中共八届二次会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一大二公”。 1958年,实施“教育大革命”,大跃进。

1960年,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

1960年,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1961年,不结盟运动。

1961年,苏联发射“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加加林成为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人。 1961—1975年,越南战争。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1964年,勃列日涅夫改革。

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 1966年,我国第一颗导弹试爆成功。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煤钢,经济,原子能一体)。 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试爆成立。 1967年,在曼谷正式宣告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落成,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长江上最长的铁路公路大桥。 1968年,关税同盟建成。 1969年,互联网在美国诞生。 1969年,(美国)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逐渐陷入“滞涨”状态。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重量超过苏,美等国的第一颗卫星。

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到恢复。 1972年,中日建交。

1974年,籼型水稻育成,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 1978年,改革开放。

1979年,中美建交。

1980年,我国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

1981年,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试飞成功,是宇航事业的又一里程碑。

1982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完善。

1983年,银河I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我国首次研制成每秒钟运算1亿次的计算机。 1984年,全国人民六届二次会议正式确定“一国两制”为我国的国策。 1985年,苏联经济全面滑坡,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

1985年,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远程火箭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等达到新的水平。

1989年,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合作组织正式成立,简称“亚太经合组织”。

1990年,开发上海浦东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同时也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1991年,苏联解体。 1992年10月,“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10月,汪辜会谈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史称“九二共识”,成为两岸关系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标志着欧共体证式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 1995年,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1995年,欧盟决定将欧洲单一货币定名为欧元。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1997年9月,“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1999年,我国第一艘“神舟”号宇宙试验飞船安全发回,为我国载人宇宙飞船的升空奠定了基础。

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过国际贸易,资本输出和武力逼迫等方式,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001年,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六位。 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2002年,“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 2003年,科学发展观。

2003年,10月15日,中国自行研究的“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6年,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四位。

第四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要时间点及事件历史意义(精)

1.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的地位。 2.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

3.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君权、父权、夫权。

5.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6.几乎每个封建王朝都跳不出这个从初期兴起,到逐渐昌盛,再到后期腐败、衰亡的周期律。

7.清政府实行禁鸦片措施,特别是钦差大臣林则徐于1839年6月在广东虎门销毁所收缴的鸦片的行动,完全是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

尊严的正义行动。

8.1840年4月,英国国会通过对华战争的决定。同年6月,英国侵华舰队封锁了珠江海口和广东海面。

9.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接着1843年10月,签订了中英《虎门条

约》。

10.其他西方列强:1844年7月中美《望厦条约》,10月中法《黄埔条约》。 11.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如: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外国船舰可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

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外国人在华不受中国法律管束,享受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协定关税,则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等等。

12.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发生质的变化。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开始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3.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半殖民地(丧失独立地位,殖民化;半封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

1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①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②封建势力衰败、勾结,成为

资-帝压迫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③自然经济的基础遭到破坏,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保持着,成为社会发展障碍;④新型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但是发展缓慢力量弱小;⑤各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不平衡,处于不统一状态;⑥三座大山使农民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15.旧的被统治阶级即农民阶级依然是近代中国社会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农民由于社会地位地下具有强烈的革命要求,是中国民

主革命的主力军。

16.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来源:城乡破产失业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19 世纪40至5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中。早期中国工人阶级人数不多,却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优点:伸手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工资低、劳动时间长、劳动条件恶劣,受剥削最深,革命性最强,组织纪律性强、集中、团结、与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

17.中国资产阶级也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和刺激下,主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

企业转化而成。

18.近代中国的买办,是半殖民地中国的产物。洋行:佣金、分红、利息 19.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官僚买办资本家、民族资本家。

20.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1.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2.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侵略: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23.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政治控制: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

24.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掠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

25.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文化渗透: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26.人民:台湾总兵刘永福、吴彭年、杨泗洪的黑旗军;吴汤兴、徐骧的义军; 27.官兵:冯子材、关天培、陈化成、海龄、史荣椿、乐善、邓世昌、林永升等 28.帝国主义列强没有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的原因:中华民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根本;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

制约。

29.义和团运动的意义: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30.义和团运动的局限性:由于当时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所以存在着笼统的排外主义的错误;由于认识

不到帝国主义联合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以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义和团曾蒙受封建统治者的欺骗;由于小生产者的局限性,义和团运动中还存在着迷信、落后的倾向。

31.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经济技术的落后。

32.民族意识的觉醒: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

33.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奇异,建号太平天国。

34.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

35.定都天京后,先后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城外的破围战。

36.《天朝田亩制度》: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实际上是起义农

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它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越,具有进步意义。不过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仍然

描绘的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的生活方式;同时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并未付诸实行。

37.《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1859年,洪仁玕。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主要内容:政治、经济、文化、外

交、外国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 38.1856年9月,天京事变爆发。

39.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是中国旧式农民战

争的最高峰,两个文件使其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是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40.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农民阶级不是心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

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其向心力和战斗力。太平天国以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不能正确指导斗争反而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也未能正确地对待儒学,保留了封建纲常伦理原则。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认识。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是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41.洋务运动的兴起: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镇压天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

42.洋务派: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

办洋务的官员。

43.冯桂芬《校邠庐抗议》对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做出比较完整表述:“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后

来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题,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44.19世纪60-90年代洋务事业: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45.洋务运动历史作用:客观上促进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

商业者地位上升。

46.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标志:甲午战争。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企图以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对外

国具有依赖性,企图依赖外国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管理基本上仍然是封建衙门式的。

47.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向皇帝上书1895公车上书;著书立说《新学伪经考》《孔子

改制考》《变法通议》《仁学》《天演论》;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波兰分灭记》;办学会(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设学堂,广州万木草堂、长沙时务学堂;办报纸(时务报、国闻报、湘报。他们希望自上而下地实行变法主张。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48.1989年6月11日明定国是

谕旨变法开始: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京师大学堂。103天。一次爱国救亡运动;资产阶

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思想启蒙运动。

49.局限性: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 50.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5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辛丑条约巨额赔款各阶层人民斗争风起云涌 5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1906年起正式废除科举考试

5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孙中山。阶级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及

与它相联系的社会力量。骨干力量:戊戌维新运动以及20世纪初兴学堂、派留学生→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54.孙中山:1894年上书李鸿章不受重视;同年11月,檀香山革命团体兴中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1895年, 广州武装起义失败流亡海外从事反清革命;1904年,《中国问题的真解决》提出“中华民国”选择了以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斗争方式

55.宣传与组织:1903年,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保皇;邹容《革命军》建立中华共和国;陈天华《警世钟》《猛回头》; 1904年开始的革命团体有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岳王会等。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黄兴和宋教仁等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实际主持会内日常工作。《民报》机关报,确定革命纲领。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56.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回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05年11月民报发刊词中孙将其概括为三大主义即

57.民族主义:一: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58.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也没有明确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从而给了这部分人后来从内

部和外部破坏革命以可乘之机。

59.民权主义: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政治革命忽略劳动人民

60.民生主义:社会革命。核定全国土地的低价,革命后的增加归国家,为国民共享。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

61.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919年3月,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宣告成立,亚非拉觉醒开始反对

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

62.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计划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计划了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

之间的矛盾导致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

63.二战由德意日三国发动。1931年九一八日本侵略东三省1935年10月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1939年9月德军入

侵波兰二战全面开始

64.1942年元旦,美英苏中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竭诚反法西斯联盟。1942-1943苏联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二战发生根

本性的转折。1944年6月美英发动诺曼底战役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1945年5月德国投降。欧洲战场结束。1945年8月广岛苏联对日宣战长崎8月14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和大本营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二战结束。

65.战后世界政治形势的三个重要的新情况:第一,在主要的帝国主义国家中,德意日三个发四喜国家被彻底打败;战胜国英法也被严

重削弱;美国则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吧主。第二,苏联经过战争考验,成为足以与美国抗衡的世界一流强国。欧洲东部、中南部和亚洲东部、东南部出现一系列由工人阶级正当领导的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冲破已过范围在多国取得胜利。第三,亚非拉及南太平洋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许多原殖民地、附属国争取了活正在争取政治上的独立,殖民主义体系几句瓦解。在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影响显著增长,工人运动有了新的发展。

66.三座大山: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67.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一、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1927年以后形成为官僚资产阶级。他们是顽固的反动势力

是民主革命的对象。代表是北洋政府和国民党统治集团。方案是军事独裁哦那个值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二、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方案是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代表是中国共产党。方案是首先惊醒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心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边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且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68.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69.两个基本选择: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70.一个最终方案:走社会主义道路

71.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酒文化的斗争。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

办《青年杂志》(后新青年开始。1917年蔡元培出任被打校长,聘请陈独秀,新青年编辑部随之迁至北京。1918年1月新青年由陈独秀个人主编的刊物改为同人刊物。李大钊、鲁迅、护士等参加编辑部并成为主要撰稿人。新青年杂志和被打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72.口号:民主和科学。

73.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五四以后开

始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74.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第一,倡导者批判空穴,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但是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

第二,他们把改造国民性质与优先地位,但是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第三,那是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

75.但是也有人对资本主,持某种程度的怀疑和保留的态度因为:第一,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

暴露出来。第二,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极端的形式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第三,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屡遭失败的实施,更使他们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可行性产生了极大的疑问。

76.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1919年9月、11月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明确把马克思主义成为“世界

改造原动的学说”并且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理论做了比较系统的介绍。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77.五四运动的条件:首先是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其次是新文化运动嫌弃的思想解放的潮流;再次是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

响。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顾维钧

78.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第一,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第二,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第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

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护法运动的失败 79.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首先是无私一签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代表李大钊和陈独秀。其次是无私爱国运动的左翼骨

干代表是毛泽东、蔡和森、周恩来、杨匏安等。再次是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代表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等。李大钊、陈独秀属于先驱者和擎旗人,毛泽东等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则是其主体部分。

80.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第一,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第二, 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第三,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81.1920年11月创办《共产党》标志着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的旗帜在中国树立。 82.中共的早期组织(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第一,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陈望道《共产党宣言》。第二,到工人中去进行

宣传和组织工作。第三,进行关于建档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83.1921年7月23日,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中共一大。最后一天该在嘉兴南湖。参加大会的有12名代表,代表50多名党员。

陈独秀和李大钊未出席。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中共的社会历史条件:一方面,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坏之后。另一方面,踏实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84.1921年9月经过共产党人的努力,浙江萧山县衙前村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民协会,开展反抗地主压迫的斗争。

85.1933.10围剿→1934.10长征开始→1935.10中央红军长征结束→1936.10三大主力红军长征结束。

86.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减租减息,发展生产;文化建设与干部教育

87.20世纪40年代前期整风运动主要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最主要的任务;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

顿文峰。

88.1945年8月中共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共商“国

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为了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于8月28日与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

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89.1946年1月10日,国公双方下达听占领。同一天,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出席会议的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

党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38人。周恩来,推动会议达成五项协议。政协协议规定,改组国民党一党政府,成立政府委员会为最高国务机关,委员的一半由国民党意外的人士充任。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同年10月11日,国民党军占领华北解放区重镇张家口。国民党之所以迅速失去民心,主要是由于它违背了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医院,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将全国各阶层人民至于饥饿和死亡的界限上。1948年1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宣布“本会当前之革命任务为推翻蒋介石卖国独裁政权,实现中国之独立自由民主与和平。”随着形势的发展和通过实际的教育,它公开表示承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90.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挡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

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飙了《论人民民主专政》指出人民民主专政需要工人阶级的领导。人民民主转正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和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共同构成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基础。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节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参加会议的代表共662人。

91.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广大人民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参加和大力支持。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中共的领导。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

92.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93.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结构形式: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在单一制国家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94.新中国建立的初面临的考验:第一,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第二,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 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第三,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第四,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中共和政府的工作:第一,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第二,领导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第三,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第四,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95.新中国成立后最初三年1949至1952年期间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实行表现在:第一,魔兽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

济的领导地位。第二,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第三,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96.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原因:一方面,随着民主革命一流任务的彻

底完成,国内的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发生而来深刻的变化。另一方面,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中国社会的经济成分即生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一变化集中体现在公私比例上。1953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规定“挡在这个国

度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意思是: ” 主要的任务是实现国家工业化; 而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 就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全面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历史表明它完全正确。 97. 1956 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确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 《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 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

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 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提出了信的指导方针, 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理论准备。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1966 年 5 月至 1976 年 10 月的文化大革命是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 98.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事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是 闲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 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 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 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 面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 良好的文明发展套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第五篇:如何比较两个电子表格数据的异同?

如果你是一个数据管理人员,同时将一个电子表格交付两人管理,过一段时间后,你想比较两个人管理的两个表格数据有什么异同,怎么办?用眼睛仔细瞅当然可以,但非常麻烦且不易发现异同。下面介绍一个最好的办法:

1、新建一个excel文件,将两个人的两张表格分别复制到sheet1和sheet2;

2、切换到sheet3中,选中A1单元格,输入公式:=if(sheet1!a1=sheet2!a1,"ok","结果不同");

3、采用拖拉复制的办法将这个公式单元格的内容复制到与原表格相同大小的位置;

4、结果已经呈现在你的面前--凡是单元格内有“结果不同”字样的,表明相应位置的两张表格内容是不一样的;凡是有“ok”字样的单元格,说明两张表格的内容是相同的。

上一篇:历史与社会下教学计划下一篇:联通短信业务安全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