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研究

2022-10-15

1 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

1.1 海绵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需求。

海绵城市主要是指对城市规划建设的管理, 以发挥出建筑、道路、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以及缓释的作用, 控制雨水径流, 实现了自然的积存、渗透、净化。在2013年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的工作会议中就提到了“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 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 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其后习总书记在中央财政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等多次会议上强调要建设海绵城市。

1.2 海绵城市的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出规划作用。

对海绵城市建设固化的内容进行严格的落实, 分层级以及分步骤的纳入城市总体的规划, 并且成为法定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实现整个城市规划体系均可以系统性、综合性的体现在海面城市规划建设中。

2 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途径

2.1 对城市原有的生态进行保护:

最大限度地对原有河流、湿地以及湖泊等进行保护, 并且保留了充分涵养的水分。

2.2 生态恢复与修复:

在传统粗放式的城市建设模式下, 已经受到了破坏的水体、自然环境, 利用了生态方式进行恢复、修复, 并且维持了一定比例地生态空间。

2.3 低影响开发:

在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阶段, 将影响较低开发建设理念应用至其中, 对开发强度进行合理的控制, 在城市中保留了足够的生态用地, 对城市不透水的面积比例进行控制, 以减少对城市原有生态环境破坏。

3 现代海绵城市建设的难点分析

3.1 没有充分的社会认知

我国的水资源实际上是相对贫乏的, 但是人们并没有认识到大量雨水被排放所导致的后果, 因此, 就对于能够将雨水有效利用的海绵城市建设也没有充分认识。就实际情况来说, 海绵城市建设的概念仅仅存在于相关的政府、建设单位以及设计单位。因为上述情况。人们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支持度不高, 从而导致了海绵城市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 建设的进程也受到相应的影响。

3.2 绿色海绵体的缺乏

“海绵体”不足是当前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问题。房地产开发热潮持久不下, 城市土地的价格也被哄抬的过高, 因为经济利益的趋势, 开发商加快了土地的地产开发, 在城市化公共绿地面积锐减下, 硬质地面一定程度的在增加, 从而导致了可吸水的绿色海面体不能够妈祖建设的需要, 使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缺乏足够的基础实力。

3.3 缺乏相关的法规和政策

海绵城市当前在我国还属于新生的事物, 正处于尝试阶段。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 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同时也有没有被发现的问题, 随着建设实践。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建设也应该逐步的推进, 在建设中认真总结经验和问题, 对已有的政策法规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海绵城市建设如果没有政策法规这一硬性条件的支持, 在建设中就会出现无法可依的情况, 从而造成建设混乱的状况, 建设的力度以及建设成效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3.4 滞后的科学技术

在国际上, 海绵城市都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关的建设技术和理论都还是处于研究阶段。在我国, 海绵城市建设现有的经验和技术多为借鉴, 还没有大量的自我研究。技术和理论的研究不仅需要大量的相关建设经验和分析, 还需要的就是对建设效果进行全面的研究和评价, 这就需要很长的时间, 而且研发需要专业人才和资金的大量投入, 人才的培养往往不能够急功近利, 所以, 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会长期的处于探索发展的阶段。

3.5 目前的建设形式存在问题

突袭式的建设是当前海绵建设的普遍现象, 这种突袭式建设将对城市造成不可预见的风险, 比如说, 把改造道路绿化带为的海绵体, 因为缺乏充足的理念知识, 特别是北方城市的夏季雨水量较大的时候, 植物耐涝性较差, 将对全市的园林绿化工程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建设海绵城市一般都是把原有市政工程的设施进行改造, 所以基础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就会遭到破坏, 因此需要进行严密的风险评估, 避免改造中的人为灾难。对蓄积雨水进行后期的净化处理, 再利用的成本较高, 并且在利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建设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同时, 随着建设的深入以及后期的应用许多的问题也救护显现出来, 所以就需要及时的处理各种问题, 并进行有效的监控。

4 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点

4.1 因地制宜, 合理的规划目标

4.1.1 在进行现代化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 规划控制目标一直都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 主要选取的条件是径流污染控制、雨洪利用、径流峰值的控制等。对于其条件的选取是否合理, 将直接影响到城市建设标准语实施的效果。所以, 每个城市的水温特点、气候条件、区域位置等的因素差异较大, 规划目标也就各不相同, 所以我们必须做到科学必选、因地制宜。除此之外, 海绵城市的规划控制目标主要是径流总量控制, 制定出一套经济合理的实施策略。下沉式的绿地率、下地块透水铺装率、绿色屋顶率、沉深度等单项指标都是低影响开发的主要控制内容。

4.1.2 保护环境、资源节约、经济适用以及因地制宜等是选择低影响开发技术应该遵循的原则。对低影响开发雨水技术及组合方式进行合理的选择主要含有:径流峰值调节系统、截污净化系统、开放空间多功能调蓄、渗透系统以及储存利用系统等。选择低影响技术最应该注意的问题就是因地制宜, 针对属于干旱缺雨城市, 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利用雨水以及吸纳收蓄这两个方面, 而针对南方多雨地区的城市, 则应侧重于雨水的迅速收集与排放。

4.2 完善机制

在进行各部门的规划、编制过程中, 应注意严格落实水系统建设, 当地政府应该积极筹措资金, 完成公共绿地、城市道路等低影响开发建设工程的投资。建设单位应该筹措社会投资项目的资金, 政府应该积极的采用建设奖励的机制, 对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建设进行调动, 部分政府部门应负责对公共项目开发的维护力度, 建设单位则是负责对社会投资项目的管理及其维护。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在现阶段缺乏足够的绿色海绵体, 缺乏相关政策法规, 缺乏社会认知, 缺乏科技研发是主要的建设难点, 在实际的海绵城市建设中, 我们必须注重因地制宜、保护环境、经济适用等的原则进行城市建设, 并且完善相关机制, 进而有效的促进了海绵城市建设不断发展。

摘要:近年来, 受极端气候频发、建设强度增大、排水防涝系统不完善等因素影响, 城市水安全不足、水环境污染、水资源紧缺等问题日益凸显。因此, 必须加强对海绵城市的建设。本文主要从作者实际的工作经验进行入手, 对海绵城市建设深入研究进行阐述, 希望能够对海绵城市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先导,难点,技术关键点

参考文献

[1] 樊振东.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技术问题分析[J].工业, 2016 (7) :00009-00009.

[2] 王文亮, 李俊奇, 王二松, 章林伟, 曹燕进, 徐慧纬.海绵城市建设要点简析[J].建设科技, 2015 (1) .

[3] 刘波.海绵城市技术是中国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的起点[J].居业, 2014 (12) .

[4] 张旺, 庞靖鹏.海绵城市建设应作为新时期城市治水的重要内容[J].水利发展研究, 2014 (9)

上一篇:高职院校信息化提升的分析研究下一篇:资产管理责任体系设计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