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法范文

2022-06-08

第一篇:初中文言文教法范文

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教法尝试

由于文言离学生生活时代甚远,字词生疏难懂,初中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加上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不浓。文言文中词量大,用法灵活,这对于没有文言基础的初中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那么,如何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挖掘文言文教学的有利因素,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成绩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文言文教学改革的一些做法。

一、多方入手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文言文也不例外。多数学生都比较喜欢听故事。因此,我首先用讲故事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上语文课介绍作品的背景资料及作者的生平时不会纯粹地念文字材料,而是尽量找到一些作者的生平事迹,以讲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听,让他们在听这些小故事中记住作品背景、作者其人。如:讲《黔之驴》课文时,先从“黔驴技穷”的成语引入课文。讲《岳飞》课文时,“岳母刺字”的故事讲起。学生每次都认真倾听我讲的故事。为了进一步提高他们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我让科代表组织同学们找成语故事,并每天上课之前将成语的出处引文抄到黑板上,先让全班学生齐读黑板上的内容,老师讲故事,再叫一学生根据老师讲的故事说出成语并翻译黑板上的文言文。并透过成语挖掘出许多文言词的读音、写

法、意义、用法以及文言语法、修辞等,从而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熟悉了一些文言现象、积累了一些常用的文言实词等。 而诵读是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兴趣的重要途径,所以诵读这一环节,在课堂设计中也大有文章可做。因此我根据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好读的形式:课前预习时默读;顺从文字时小声读;课上学习时较难把握的文章,可由老师范读,容易把握的文章可让学生自己朗读,还可齐读、轮读、分角色读;师生对读和配乐朗读等;课下记忆时可诵读;巩固复习时要边想边读。经过多次实验,我发现优美的散文配上合适的音乐来朗读,效果会更好。我尤其注意让学生反复诵读优美的工整的语句,让学生产生美感,产生共鸣,产生兴趣。如《陋室铭》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岳阳楼记》中的“先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优美工整的句子,都记学生反复诵读,产生兴趣,为理解打基础。

二、转变观念,用全新模式教学。

当学生对文言文有了一定的兴趣后,便可以比较轻松地进行文言文教学了。文言文的教学贵在“理解”。它包括:字词的理解、文义的理解、思想的理解、感情的理解等。只有理解深入透彻,才能灵活掌握,举一反三。那么,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文章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为此,我将课堂上的教学分为以下几步:第一步,自主学习,独立理解。例如,学习《包拯》、《强项令》这样故事性强的文言作品时,我鼓励

学生根据注释先去自主阅读,让学生凭兴趣主动、独立地阅读,关注文章内容,边读边想边记获得初步印象—-题材、内容、思想情感、艺术手法。第二步,质疑提问,点拨明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质疑、讨论的方法,教给学生如何使用工具书和课文注解,让学生对课文中的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词语进行探究理解。教师在这一步只是在学生对知识把握不准时给以适当的点拨,而后明确。第三步,方式灵活,巩固理解。这一步是在前两步的基础上翻译课文。可以采用灵活自由的方式进行。如可结成四人小组,每人一句或一段,其他同学点评、更正或补充。这样的练习涉及面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可按照事先编好的组别,按次序轮换,完成课文的翻译。教师要加以评价,肯定译得好的地方,明确需校正和补充的地方。第四步,以全班为单位,复述或讲故事,将所接收来的文字信息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力求准确无误。

三、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融会贯通。

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文言文除背文段外,还应熟记字词的意义及用法,常见虚词的翻译,作家、作品和出处。要想把这么多知识全部记住,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教师在这时的指导作用就显得更重要了。

首先在指导学生记忆文章的时候,往往先通过形象化的方法,以文章的顺序和意思为基础,或是结合图画,或是配合小品表演,或是老师采用手势示范,帮助学生进入文章内容中,同时

用文言将意思表达出来,达到当堂背诵的目的。其次课文中的字词可让学生分类识记。如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和重点实词,学生通过分类整理,再写出相应例句。这样,就将散乱的知识条理化,零星的知识系统化,学生既可以触类旁通,也可举一反三。至于常见的虚词,如其、之、以、于、而、则等,先由老师帮助他们按词性归类,然后归纳相同用法和不同用法,如教学《爱莲说》时,比较文中八个“之”字的用法这样,哪些“之”理解为“的”,哪些句子中的“之”有舒缓语气的作用,再布置作业,让学生从已学古文中各找出两个例句。再有就是文学常识了,采取让学生归纳总结的方法,将一课、一单元乃至一册书中的作家、作品和出处,按朝代顺序整理出来,更便于记忆。

四、挖掘文言作品的思想内涵,陶冶学生的情操。 很多文言作品都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在文言文教学中利用作品的思想意义教育学生,也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如《爱莲说》中在莲的形象中寄寓的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我引导学生做人要做一个像莲一样高洁傲岸的人,不做争名逐利的人。又如《岳飞》课文中提到的岳飞治军的“诚、信、智、勇、严”,我也联系今天实际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和法纪教育。再如利用《黔之驴》故事中的老虎善于思考的精神,教育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学会思考。在文言文教学中,通过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大大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总之,对于文言文的教学,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去学习,从方法到途径,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我国古典文化博大精深,光靠课堂学习是非常有限的,教师还应激励学生广泛地阅读一些浅显易懂的、故事性强的文言作品,如《史记》、《汉书》等名著,这样不仅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大有好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现代文的能力的提高。

第二篇:浅谈高中文言文教法与学法

太白中学 刘聪儒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实践,使我切身感到在文言文教学中有诸多困惑。 学生学习文言文为何总是反应迟钝?学生是学习文言文的主体, 但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到这个主体在文言文的学习中疲于应对,以至于越来越吃力,越来越迟钝。具体表现为:1、课文朗读有气无力。除了文言文背诵篇目,学生大多不愿多读又由于不懂得古人句读的要领,读起课文,结结巴巴,胡乱停顿。2、字句翻译望文生义,牵强附会。《考试大纲》要求学生能‚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老师为让学生能真正理解、翻译文中的句子,在教授古文时, 基本上采用串译方式,逐字逐句地讲解,逐字逐句的翻译。哪个字活用,哪句话是特殊句式,字字落实,句句到位。然而老师苦口婆心地教诲,并没有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感受能力和翻译能力。事实上,即使在高三年级,仍有大量学生搞不懂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分不清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对词类活用也糊里糊涂,翻译只好望文生义,生拉硬扯。譬如‚ 王见之,曰:‘牛何之?’‛有人将‚牛何之‛翻译为‚牛是为什么呢‛。又如‚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有人将其译为‚耳朵听到我的话的人,受下等奖励‛。

对于以上情况,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采取有针对性地教法与学法。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效率,在考试的实践检验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法上我认为可采取以下策略。

一、情绪调整策略。

相当部分‚新潮 、时尚 、另类‛的高中生来说,文言是太古板、太遥远 、太无趣了。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调整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兴趣。文言文内容大都可以与历史故事、名人趣事、生活轶事和处世哲学联系起来,备课中多方面多角度搜集文章涉及到的相关材料,或用于导入新课,或用于探究内容,或用于拓展延伸,可以有效地调整学生的情绪,排除他们畏难、无趣的心理,之愉悦地、好奇地、饶有兴趣地研读课文,如教《勾践灭吴》时,导入时可以讲述‚卧薪尝胆‛的故事,让学生心动,使他们迫不及待地走进课文;学习中可以用‚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史实鼓励学生愉悦地研讨内容;最后还可用‚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对联调动学生情绪,使他们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情感上的鼓舞。经常这样做,他们就会感到学习文言文是快乐的、有趣的、 能有很多收获的 , 从而情绪高涨,心情愉悦而又意犹未尽地将原本‚ 望而却步‛的文言文学习进行到底。

二、鼓励表现的策略

当代高中生普遍具有渴望表现自我的心理特点。善于展示自我已经成为对现代人基本素质的要求,不善表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交际交往等都会产生负面影响,使他们错失机遇,不利于实现自我价值,获得成功。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讲的多,学生讲的少,很容易使他们陷入被动接受的位置,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多参与,多表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方面给学生提供参与和表现的机会,应起好指导和调控作用,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使课堂上的双向、多向活动生动活泼地开展起来。

1、确定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是从自我规划开始的。文言文由于学习难度较大,学生常常不知道从何入手来学习,常常茫然地等待老师的讲解,如果放手让学生根据文言文学习的一般要求和学生自身的情况确定自己学习的目标,让每个学生都尝试围绕不同内容和要求来进行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将会更加积极主动。

2、总结字词句。文言文教学的主 要内容是语言的教学,但传统的由教师串讲为主的方式很容易使教学陷入繁琐、单调、枯燥的困境,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这个环节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读,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相互解疑,交换意见,展开讨论;还可以让学生从通假字、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句子翻译等方面总结归类,交流展示,使学生尽情活动,成为课堂的主角,掌握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实践表明,这样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不仅使课堂充满活力,而且教学的效果也更好。

3、探讨哲理句。文言文多为古代经典,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人文性很强,其中有很多深含哲理的语句,这些语句有很强的思想性、哲理性和艺术性,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 在新的时代,新的社会环境里,它们是否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呢?把这些语句拿出来让学生联系现实和思想与生活的实际感悟和鉴赏,既能促进理解,又能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和思想积累。如教学《伶官传序》后,指导学生讨论‚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的现实意义和谈谈‚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心得体会,启发学生从历史与现实、国事和家事等多方面敞开心扉,各抒己见,充分展现自身潜在的能力,深究内容,就在文言文本和学生的已有知识、思想及生活实际之间建立了生动的联系,使文本由‚死‛变‚活‛、由‚远‛及‚近‛,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就充分发挥出来,越学越有味道。

以上是从教法角度说了两点,下面从学法角度谈一下怎样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是教师帮助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显然,这里的‚帮助‛就是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辅助

者、引导者。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教科书应突出语文课程的特点,要便于指导学生自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有利于学生白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养成自学的习惯,不断提高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一、把学法指导有机地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

要把学法指导有机地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必须重视学生学习常规的建立和自学习惯的培养,改革传统的以‚教‛为核心的课堂结构,设计以‚导学‛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思路,形成教与学的同步推进。

高中文言文篇幅较长,如果由教师逐字逐句地进行讲解,耗时多,效果差。在学法指导的探索和实践中,我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主、教师适时点拨、讲解为辅的原则,要求学生将‚自读‛‚自查‛‚自思‛‚自写‛四个步骤贯穿于学习文言文的全过程。‚自读‛:白己阅读感知课文内容,动笔进行圈点批画,将难以理解的字、词重点标出。‚自查‛:自己查阅工具书、参阅课文页面的脚注及其他有关资料释疑。‚自思‛:自己思考自学目标所提出的要求,初步完成课后的‚思考、探究、练习‛。‚自写‛:作好自学笔记,记录自学与思考的过程及思维的火花,积累自学的收获。这四个步骤都有具体有序的操作规范。

如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过秦论》一文,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我在讲授该文时,与学生确定了以下三个学习目标:(1)把握课文的基本观点,了解作者对秦亡原因的分析及借古讽今的意义(2)掌握文言实词‚蒙‛‚亡‛‚爱‛‚制‛‚固‛的意思(3)掌握文言虚词‚以‛‚因‛的用法。目标确定以后,要求学生按‚自读‛‚自查‛‚自思‛‚自写‛四个环节自学课文。我让学生交流和分享自学的成果后,出示了几个思考题:①陈涉灭秦的原因是什么?②大下为何要响应他?③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④攻守的形势分别指什么?又是怎样变化的?⑤本文作者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⑥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色? 然后我在课堂上让学生讨论和交流对这6个问题的理解。这样,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和任务,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就掌握双基而言,在学习过程与方法上,落实了有关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学习,熟练地解释古汉语语法现象,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引导学生研讨课文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披文入情,读出韵味,读出思想感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行扫除了文字障碍,基本上独立地完成了阅读文言文的任务,受到了双基训练,提高了自学能力,也加强了理解、分析、概括、归纳等能力的培养。

二、纵横比较与联想是学习文言文的常用方法

最常见的方法有:1.古今联想,即纵向联想;2.把新课中的知识点和其他有关的课文、诗词、成语进行比较联想,融会贯通,即横向联想。古今汉语差异较大,是中学生学习古文的难点。但古今汉语毕竟不是迥然不同的两种语言,现代汉语是从古汉语发展而来的,和古代汉语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在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时,引导学生采用以今释古、以古证今、古今刘照的纵向联想方法,可以积累知识,触类旁通,提高学习文言文的效益。如下面几个词的古义和今义相同。

(1)至 古:履至尊而制六合 《过秦论》

今:至高无上 至理名言 (2)假 古:假舆马者 《劝学》

今:狐假虎威 不假思索

(3)过 古:尔言过矣 《季氏将伐撷臾》 今:闻过则喜 改过自新

横向联想是让学生用已学过的古文去理解新学的古文。古代汉语中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这种情况比较普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罢了,但学生难以理解,可指导学生采用横向联想的方法,用学过的知识去理解新学的知识。

三、归纳梳理,巩固提高

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文言文教学,应使学生‚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总之,学生对任何学习方法,尤其是思维方法的真正掌握,都是在具体知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离开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方法就会‚架空‛,成为无实体的‚躯壳‛;离开了知识就谈不上学习,因而也谈不上掌握学法。学生只有在学懂、学会,牢固掌握双基的前提下,才可能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是学生终身受益的技能,教师不可忽视,学生更不能忽视。

第三篇:初中历史教材教法

教材教法

第一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

一、从“施行规则”到“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规定了所设课程的教学目标、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建议等内容是学校课程和教学的纲领性、规范性的文件。

民国时期“课程标准”称为“施行规则”“课程纲要”

新中国建立以来称为“教学大纲”

目前改称为“课程标准”

二、我国现行的历史课程标准

我国现行的历史课程标准有两套,一套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的历史教学大纲和与之相衔接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另一套是目前正在实验的初中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历史教学大纲主要内容包括:历史教学的作用与功能、教学目的与要求、教材的安排、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教学评估等。

历史教学课程标准分为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方面表述。

三、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使用

1、从整体上把握其基本思想

2、认真研读和分析其内容

3、以此作为依据制定教学工作计划

4、在实践中灵活地加以应用 第二节:中学历史教科书

一、教材与教科书

1、教材:从广义上讲“教材”是指教学活动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即“教学材料”。

2、教材的种类:

A.以文字材料为特征的历史教材

历史教科书、历史教学参考书、学生联系册、学生自学指导书、历史文献资料、当代历史著述及读物、有关历史理论的著述、文学作品。 B.以形象化材料为特征的历史教材

图象教材、音像教材、实物教材、实地教材。

3、历史教科书

即通常意义上的历史课本。是教师教学的凭借,也是学生学习的工具。

二、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审定制度和编写原则

1、审定制度; 国定制、审定制、认定制、选定制

2、编写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思想性原则

(3)基础性原则

(4)系统性原则

三、历史教科书的功能与使用方法

1、历史教科书的功能

(1)认识的中介和客体的功能 (2)提供知识范围和数量的功能

(3)思想品德教育的功能 (4)发展思维能力的功能

(5)精选性原则

(6)可读性原则

(7)适用性原则

(5)主体自学的功能 (6)主体自我检测的功能

(7)复习巩固的功能

2、中学历史教科书的使用

(1)要从整体上掌握教科书的框架、脉络 (2)要全面理解教科书的内容

(3)要把握教科书中的重点、难点 (4)以教科书为依托、设计教学方案

(5)处理好教科书中的大字与小字、课文学习与课堂活动、文字与图片、课文与补充资料、课文学习与作业练习、教师运用教科书与学生运用教科书等各项关系问题。 第三节:教师用教学参考书

一、教学参考书的内容与作用

1、内容:教材分析与教学资料

2、作用:

(1)帮助教师更好的领会课程标准的原则和精神 (2)有利于教师编写教案

(3)有助于教师了解历史和理解教材

(4)有助于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思路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5)帮助教师解决图书资料的缺乏问题

2、教学参考书的使用

(1)在钻研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基础上研究教学参考书 (2)结合实际情况使用

(3)利用其提供的教学资源和信息,扩大范围寻找更多更适用的教学材料 (4)利用教学参考书,进行教案编写和教学设计 (5)对教参中的材料,要有选择的加以应用 (6)要创造性的运用教学参考书 第四章:历史知识的特点与历史教学原则

第一节:历史知识的特点

一、科学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二、过去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三、规律性与具体性的统一

四、广博性与专业性的统一

五、历史科学诸特点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中学历史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历史的真实性统一的原则

2、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统一的原则

3、直观性原则

4、系统性原则

5、巩固性原则

6、量力性原则

7、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8、因材施教的原则

第五章: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 第一节:中学历史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理论简介

1、中外教育家关于教学过程理论发展简介

(1)我国古代的教育家一般把教育过程看作是“在教师的循序引导下学生学习知识和修养道德的统一过程。”

(2)德国近代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把教育过程分为四个阶段:A、明了——给学生明确的讲授新知识、B、联想——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C、系统——作概括与总结、D、方法——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

(3)美国的杜威把教学过程分为五个要素组成的不同阶段:

A、真实的经验情景、 B、在这个情景内部产生的一个真实的问题 、C、从事必要的观察 D、展开解决问题的方法 E、有机会通过应用来检验自己的想法。 (4)波兰的教育学家奥根在《教育过程》中强调教育过程的三个阶段: A、掌握知识的阶段

B、通过对知识的分析综合形成概念并求得巩固的阶段 C、应用知识于实践的阶段

2、教育过程的功能与本质

(1)教育过程的特点:历史性、周期性、整体性、个性

(2)教育过程的功能:

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功能

团体维持的功能

发展智能

发展个性

(3)教育过程的本质七种:认识说、特殊认识说、儿童发展说、双边活动说、多质说或复合说、认识——实践说、认识——发展说。 (4)教育过程的基本因素:

A、三因素说——教师、学生、教材

B、四因素说——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

C、五因素说——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教学环境

二、中学历史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他有三个特点:

间接性、领导性、教育性

2、中学历史课的教学过程:

(1)诱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动机和感知历史知识的阶段。

(2)理解历史知识阶段

(3)巩固历史知识阶段

(4)运用历史知识阶段

(5)检查历史知识阶段 第二节: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

一、关于学习的理论简介

1、学习的定义:学习是指经验的获得及行为变化的过程。

2、学习的一般过程:现代心理学家一般都把人类学习的过程看成为信息加工的过程。有四种代表性理论:

A、加涅的学习与记忆模型理论 B、维特罗克的生成学习模型理论 C、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3、有效学习条件和学习的分类

A、有效学习条件——包括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 (1)外部条件包括校舍、教学设施、教师、教科书等。

(2)内部条件包括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学习者的主动加工活动。 B、学习的分类

(1)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家一般将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和社会行为规范的学习。 (2)美国的加涅将学习分为五类:

a、语言信息的学习:指能陈述用语言文字表达的知识。 b、智慧技能的学习:指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的学习。

c、认知策略的学习:对内的、控制与调节自己的认识活动的特殊的认知技能。

d、动作技能的学习:指习得的协调自身肌肉活动的能力的学习。 e、态度的学习:指习得的决定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

二、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

根据加涅的学习与记忆模型理论将历史学习过程分为四个步骤:

1、准备一个尽可能完善的外部环境——教室、教学基本设备(最好有电脑或投影设备等,起码得有教材、黑板挂图等设备)。

2、学生通过自己的眼、耳接受教师或教科书传递的信息。

3、对信息进行加工把瞬间记忆变成工作记忆。并应用于对教材及教师设计的作业中。

4、在元认知的高度检查和改进自己的学习。 第六章: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模式 第一节:教学模式论

1、教学模式的概念:教学模式是在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中形成的、用以组织和实施具体教学过程的、相对系统稳定的一组策略和方法。

2、教学模式的组成要素包括:指导思想、主题、目标、程序、策略和评价。

3、新的教学模式的功能: a、是社会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b、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c、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工作平台。 第二节:中学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模式

一、讲解接受教学模式

1、概念:根据行为心理学设计的教学模式。其特征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相结合。即教师教什么学生学生么。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

2、教学程序:诱导学习动机——感知和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反馈

3、教学步骤: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描述教学目标——学习新知识——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准时下课

二、探究式教学模式

1、概念: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

2、教学过程:

(1)明确并陈述教学目标——(2)分析学习任务——(3)选择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体——(4)评价学习结果。

3、教学步骤:

(1)布置探索内容——(2)进行课前准备——(3)进入课堂实施(学生自主的进行讨论或辩论以获取知识)————(4)教师进行引导总结

三、合作教学模式

1、概念:以小组的方式组织学习,旨在使学生共同劳动,以使所有组员的学习均可获得最优化。

2、程序:分组——布置学习内容——学生合作学习——教学评价

3、步骤:(1)教师介绍学习程序

(2)确定异质小组

(3)布置学习内容

(4)组织“专家组”进行学习

(5)学生将各自的学习内容传达给同组其他同学。

(6)个人和小组成绩评价

四、范例教学模式

1、概念:指以教学重点作为范例,组织学生进行教养性学习。学生通过这种学习,使自己处于一种不断接受教育与培养的状态中。

2、程序:组织课题——以课题为范例进行教学—评价

3、步骤:(1)范例性地阐明“个”

(2)范例性地阐明“类”

(3)范例性地阐明规律与范畴地关系

(4)范例性地获得关于世界与生活地经验 第七章: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 一 、课型与结构

1、综合课:一节课中完成两个以上教学任务的课型。

2、单一课:一节课中只完成一个教学任务的课型。 (包括:导言课、讲授新知识课、复习课、考查课)

3、结构(以综合课为例):

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新课讲授————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二、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

1、讲述法:由教师用口头语言传授历史知识的一种方法。 (1)讲述法的类型:叙述法、描述法、概述法 (2)运用叙述法的注意事项: A、系统性和情节性 B、史料的典型性和科学性

C、叙述要具体,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D、叙述观点要准确

2、讲解法:对史实运用分析、综合、对比和比较的方法进行科学的论证,形成历史概念和揭示历史规律的教学方法。 (1)讲解法的运用:

A、先提议点,后作分析,再作结论

B、先叙述过程,后进行分析作出结论 C、边叙述边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2)注意事项:

A、做到观点与史料统一 B、阶级分析和历史分析相结合 C、分析应细致、深入、全面00

3、谈话法: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实践经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师生间的谈话,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教学方法。 (1)应用范围:

A、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B、复习旧知识,理解新知识 C、复习检查学过的知识 (2)注意事项:

A、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

B、提出的问题应明确,不能模棱两可 C、注意问题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数量

4、直观教具演示法:运用直观教具,加以说明和解释,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历史知识的教学方法。

(1)直观教具的种类:实物、图片、图表、地图、年表、影片、幻灯片、录像、光盘等 (2)使用直观教具注意事项:

A、演示教具是手段不是目的,不能喧宾夺主。 B、演示时应提出观察的目的与要求

C、应将教具放在显著的位置上,使学生看得清楚

5、纲要图示法:使用纲要图示辅助历史教学的方法。

(1)优点:形象直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形象,便于理解和记忆

能简捷的向学生展现完整的知识结构 (2)局限性:

如不同丰富的历史知识相结合,会降低学习质量

当场绘制图示,占用过多的课堂教学时间

以上五种教学方法一般称为“传统教学法”

6、讲读法:师生双方诵读和讲解教材,借以传授学习知识的教学方法。

7、四字三段教学法:将教学过程分为读、议、练、讲即学生阅读、师生讲议、课堂练习三个环节的教学方法。

8、四段教学法:将教学过程分为学生阅读、小组讨论、班级讨论和教师总结是个环节的教学方法。

9、六课型单元教学法:见教材划分为若干单元,然后各单元按六种课型进行教学的教学方法。

(六种课型是:自学课、启发课、复习课、作业课、改错课、小结课)

10、发现教学法:又称为探索发现教学法指教师在讲到某些历史概念或历史事件时,不直接提示概念的意义或事件的结果。让学生独立自主的进行探索与思考。从而掌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历史事件的结果并学会评论的教学方法。 以上五种教学方法一般称为“创新教学法” 第二节:中学历史教学的直观教具

一、直观教具的作用

1、有利于学生巩固学到的历史知识

2、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历史思维

二、直观教具的种类

1、形象性直观教具(实物、图象等)

2、逻辑性直观教具(历史地图、历史年表等)

3、电脑多媒体课件和电脑教学网络 第八章:中学历史教师的备课与授课 第一节:历史教师的备课 一:学期开学前的准备工作

1、学习课程标准,通读教科书

2、了解教学班学生的情况——学习态度、学习基础与学习困难

3、制定学期工作计划

二、课时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1、钻研教科书

2、制定课时教学目标

3、确定教学重难点

4、处理教材内容

5、选择教学方法

6、选择教学媒体 钻研教科书的步骤

(1)确定本课题在整个教材中所处的地位 (2)抓住课题的中心内容,提炼中心思想 (3)详细阅读《教学参考书》

(4)阅读有关理论著作和历史研究成果,加深理解和认识所教授的内容 制定课时教学目标

(1)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教学任务、学生的心理特点

(2)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3)教学目标的陈述方式

结果式:实现什么、了解什么、理解什么

体验式:收集什么、动手制作什么 (4)要求——整体性、适应性、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教学重点——教学目的要求中最本质部分的教学内容 教学难点——学生学习上阻力较大或难度较大的关节点 教学内容的处理:

处理方法——取舍、增补、校正、拓展、调序

处理的要求—增补内容以历史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规定的知识范围为度 精简主要包括非主要部分和学生已掌握的知识 选择教学方法:

(1)为教学内容和目的服务 (2)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3)考虑教材的内容性质的特点 (4)考虑教师本人的特点

教学媒体的选择——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来选择教学媒体。 (5)考虑教学时间、学校的设备条件等因素制约

3、教案的编写内容: 课题(章节,题目) 课型(综合课或单一课)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说明教学环节、步骤、时间分工等)

使用教具或手段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课后记

第二节:历史教师的授课

一、方法与技能

1、教学内容呈现方式

演绎逻辑方式 归纳逻辑方式 类比逻辑方式

2、课堂导入方式

联旧引新法 解题释义法 布疑设悬法 概括提示法 直观启动法 联系已知法

3、课堂提问

(1)低级认知提问:回忆性提问、理解性提问 (2)高级认知提问:评论性提问

(3)提问的策略:上课开始时以回忆性提问为主

上课中间以说明性提问为主

上课结束时以巩固性提问为主 (4)提问的要求:指向重点、准确 、有针对性

引导思考、难易适中

4、历史课小结方法

(1)精讲概括式——从深化教学内容出发,以教师的讲解为主的课堂小结方法 (2)铺垫留疑式——在结课时为下次课留下伏笔或留下一个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使课堂教学得以延伸。

(3)诱导点拨式——教师用简要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启发、点拨,帮助学生升华知识。

二、历史课的教学语言和板书

1、教学语言要求

(1)注意语言内在的准确性、科学性 (2)突出学科特色,讲出历史韵味 (3)注意语言表达的精炼性,通俗性 一般可概括为:准确、逻辑、形象、生动

2、历史课堂教学的板书

(1)板书的形式——纲目式、表解式、方位式、结构式 (2)板书的设计与要求: A、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具有目的性 B、综合提炼,具有概括性 C、层次分明,具有条理性 D、用词准确,具有科学性 E、形式多样,具有灵活性 (3)板书的使用要求 A、正副板书相互配合 B、注意顺序安排 C、注意书写规范 第三节:历史课的评价

一、形式——自评与互评

二、评价标准

1、教学目标制定切合学生的实际,全面,精当,立意新。

2、教学内容科学正确,清楚,重点突出,难点处理得当

3、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体现师生合作

4、教学手段使用得当,效果好

5、教师着装整洁。教态自然,语言符合教学要求板书规范

6、学生学习效果达到教学目标 第九章: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学习指导

一、学习过程中的要素与本质

1、要素——学生、教师、教材和学习条件

2、本质——学习过程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创造性的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健康的道德品质和科学的价值观、取得全面发展的过程。

二、指导中学生历史学习工作的意义

1、指导学生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激情的唯一的桥梁。

2、指导学生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去构建自己的历史知识结构。

3、指导学生学习能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科学的方法,增加学生的生存与竞争能力。

三、指导历史学习的任务与内容

1、任务——通过解析历史学习过程,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需要,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和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形成历史学科特有的策略,从而高效的完成历史学习的任务。

(1)明确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以及历史学习与历史研究的区别。 (2)使学生产生乐学情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方式。 (3)使学生掌握历史学习方法。 (4)切实转变学生历史学习的方式。

2、历史学习指导的内容 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

归纳比较历史知识的方法 历史学习置疑法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第十章:中学历史教学的复习和评估 第一节:历史教学的复习与巩固

一、历史教学复习的作用

1、巩固学到的历史知识

2、可使所学历史知识提高和系统化

3、教会学生“积极学习”,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4、深化思想教育成果,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

5、改进教学,促进教师的发展

二、历史教学复习的方法与方式

1、方式: (1)随堂复习

(2)单元复习和期末复习 (3)总复习

2、复习的方法 (1)教材线索整理 (2)专题归类复习

(3)强化记忆,理解和应用,提高综合能力 第二节:中学历史教学评估

一、历史教学评估的意义和作用

1、教学评估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进历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评估可以督促学生学习,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3、教学评估对学生知识的巩固,能力的培养起促进作用。

4、教学评估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态度的作用。

二、中学历史教学评估的目标

1、认知领域的评估目标——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

2、情感领域的评估目标——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3、技能领域的评估目标——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获取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表达能力

三、中学历史教学评估的方法:

个人代表作品档案法、观察法、活动法、学生自我评价法、测验法。

四、历史试题命题原则与技巧

1、命题原则:内容的广泛性原则、命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原则、命题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原则、试题的量力性原则。

2、题型:选择题、材料题、问答题、论述题(包括分析综合两种类型)

3、试卷质量分析:信度、效度、区分度、难度 第十一章:师范院校学生的教育实习

一、教育实习的意义与要求

1、意义:

(1)联系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纽带,促进师范生专业化的关键环节。 (2)实现高师培养目标,加速师范生实现预期社会化进程的重要一环。

2、要求:

对系指导教师的要求 对实习学校的要求 对实习生的要求

二、教育实习的阶段与内容

1、阶段——准备阶段、实习阶段、总结阶段

2、内容——教学工作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教育调研实习

三、教育实习的总结——反思

1、反思自己的形象与角色

2、反思自己的学科知识和能力基础

3、反思自己的教学技能与技巧

4、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 第十二章:中学历史教师的进修

一、中学历史教师的素质要求:

思想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

二、中学历史教师进修的意义:

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与完善。

三、进修的内容:

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时事政治

2、拓宽更新历史学科专业知识

3、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教育理论

4、学习电子计算机技术

四、中学历史教师进修的方式——脱产进修、半脱产进修、在职进修、个人业余自修学习。

五、中学历史教师的教研活动

1、意义:历史教学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可以促进历史教学

2、内容:集体备课

听课、说课、评课 教学经验交流

历史教学实验

第四篇:初中物理教法与学法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的过程,所以教师要重视教法,也要注意学生学法指导,而教师的教只有通过调动学生主动性,才能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也就是要使学生学好物理就必须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21世纪的新教学模式有所变换,在全面实施二期课改的同时,真正体现“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主”的理念,使教学双边活动生动活泼起来,教学内容丰富起来,教学方法更科学化、人性化,使我们的学生乐于学,勤于学,在乐中求学,在学中求乐。近年来,尤其是实施二期课改以来,我就初中物理教学的教法和指导学法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

一、采用形式多样的基本概念“六问”法

初中物理是以概念教学为主,如何搞好概念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而枯燥乏味的概念教学,方法不是很多,其中基本概念“六问”法值得一试。所谓基本概念“六问”法,就是对基本概念的编排意图、方法、思路捉摸透彻,即在教学中搞清以下六个问题:(1)物理学中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2)是怎样引入这个概念的?(3)它的定义是什么?(4)单位是什么?(5)物理意义是什么?(6)这个物理量与其他物理量的关系?这六个问题搞清楚了,一般说来,学生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也达到了比较清楚的程度。下面就“匀速直线运动与速度”一节为例来谈谈我的做法:

1、我们在讲物体运动时,要比较哪个运动得快,哪个运动得慢,我们又是怎样来表示的?怎样来比较的呢?

2、一个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通过的路程长短,能否确定它的运动快慢?如果只看物体运动所用时间的长短,能否判定它的运动快慢?因此,我们必须考虑两个因素,即路程和时间,以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大小来作比较,或以通过相等路程所用时间的长短来作比较,由此来引入概念。

3、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用公式表示即v=s/t,由此可以看出,速度在数值上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

4、速度的单位是由路程和时间两个物理量的单位来定的,在国际单位制中路程的单位是米,时间的单位是秒,则速度的单位是“米/秒”,读作“米每秒”。

5、速度是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如某物体的速度为“10米/秒”,表示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1秒内所通过的路程为10米。

6、这个新引进的物理量“速度”可以用哪些物理量来量度呢?它的大小由什么来决定呢?这个比值仅用来量度运动物体的运动快慢,而不是决定速度大小的原因。

事实证明,通过该教法的实施,所任教班级中的学生对速度的概念理解透彻,解题得心应手,方法多,正确率又高,而且同学们也很喜欢这样的教法,层次分明,主题明确,学习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学习成绩当然有了保证。

然而在具体实施该教法的过程中,老师的诱导和启发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为学生铺设符合知识规律的思维轨道和合理的思维坡度。以求指导在点子上,使每一个演示、每一个设问、每一个实验都成为学生寻根究源、主动求知的媒介物,使新知识的获得成为学生思维的必然结果。作为老师切不可把现成的答案或思路和盘托出、强行灌输,而应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自求而得之”。所以,在实施“六问”法时一定要熟悉学生的思维特征,遵循思维规律,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因势利导,及时评价学生的思维过程,同时,我们的教学过程应面向大多数学生,使教学的进度、深度和广度在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能够接受。

二、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1、复习:一般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复习觉得最困难,常常因概念多,公式多,单位多而不知所措。针对这一现状,老师要具体指导:首先把初中物理学大致划分为光学、力学、声学、热学、电学和原子物理学六大块,将题型按填空、选择、作图、实验、计算、简答六类来复习;然后将每一知识块的章节标题、主要内容、公式、定律串成一条主线,并罗列成表格;并把各部分的重点知识详细展开出来,配上例题示范,再根据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开设专题性讲座,并采用个别辅导和集体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们更牢固地掌握知识;最后将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计算、综合应用,结合六类题型充实到位,构成一幅物理知识框架图。为使学生有条理、分重点地理解消化,老师还应结合教材和考纲要求将知识具体化,生动有趣地讲授,注重实验的演示,并创设良好的情景,插入一些艺术性、趣味性、幽默感的语言,使知识框架宛如一部“物理电影片”,学生很容易将其中的每一个“情节”重现出来,从而知识也就牢固地掌握了。此外,在听课感受“情节”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融入“情节”中,参与活动,使知识更牢固地为学生所掌握。我把这一方法定名为“电影”重现法。

在复习阶段,巩固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切不可搞题海战术,而应精选习题,并做到讲深、讲透,要求学生做到深刻理解知识后,再做习题,切不可仿抄例题。要搞一些记忆复习,注重基本技能训练,同时还要及时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使广大学生把知识梳理通畅,灵活运用,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2、解题:在解题教学中要教给学生的是:(1)一题多解。物理学中,有些习题有多种解法。教师要启发学生多方位地去思考问题,真正理解各已知条件的意图,善于挖掘隐含条件和排除多余条件,做到解题灵活多变。(2)一题多变。教师在做例题或示范解题时,要把题目讲活,可以把题中的已知条件改为求,而把求改为已知条件;或是将物理条件改换;还可以是题型变换,这样把旧题变为“新题”,方能给学生有一种新鲜感,引起学习的兴趣,活跃学生的解题思路。

三、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

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教给学生是教师在考虑教法和学法时必须注意的。

1、由个别到一般。初中物理中这一方法的应用较为普遍。

2、抓矛盾主要方面。有些是问题的核心而有些是可以略去不计的,如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知识解授时,我们要抓住的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而不考虑玻璃泡本身的热胀冷缩。

3、“一分为二”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初中物理中的任何一个现象都有它的二重性,既对立又统一,有对人们有益的一面,也有对人们不利的一面。如摩擦这一现象,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但若没有摩擦,世界又将不成其现在的世界。

4、类比法。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对原来不易理解的物理现象或规律变得容易掌握,如学习电压概念时,用学生熟悉的水压作比较,来成功地引入电压;又如在学习电荷间相互作用和磁极间相互作用时,采用类比法也可以形象地把知识进行归纳,帮助学生更容易掌握。

5、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如列方程组、列表、画图象、控制变量法等。这些方法能准确、简洁、明了和直观地表示物理的变化规律,也有利于帮助学生记忆。我设计了几个例题:例1:一轻质均匀直杆长1.2米,左端挂20牛的重物,右端挂40牛的重物,要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支点应距左端多少米处?例2:在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节,用列表格和画图象会很明了,又有利于学生记忆。例3:控制变量法在物理学中用得很多,

如在“欧姆定律”一节学习时,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即当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的电阻成反比,最后归纳得出欧姆定律I=U/R。(解题过程略)

以上介绍了初中物理教与学的一些方法,那么怎样把这些方法教给学生,将老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呢?我的体会是这样的:

1、强化。对上述介绍的教学方法要进行反复强化。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学会了这些方法的重要性,直至使我们的学生主动来向老师征求科学的学习方法。

2、同化。在教学实际过程中,老师应反复回顾运用过的各种方法,及时地让学生回忆什么时候用过这种方法,使学生对这种方法牢固地掌握,为自己的学习所实用,既起到复习作用,又达到概念的同化,使新知识很快地被理解、消化。

3、深化。对介绍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反复应用,不断深化,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使学习更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双边活动,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觉得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从此不再惧怕物理,而是酷爱物理学,对学习物理充满激情,去感悟物理学的真谛。只有这样,我们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既教会了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又教会了学生自我寻找答案、自我学习的学习方法,真正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理念。

4、感化。在教学过程中,应提倡师生感情交流,发扬教学民主,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老师要允许而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说出不同的见解,善于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并要注意老师向学生学习,使“三人行,必有吾师”在新时代发扬光大,只有这样,学生就会心情舒畅,认真钻研老师的提问,积极开动脑筋,整个教学进程也就会在紧张、愉快、生动、活泼、亲近的气氛下进行,学生在自愿、愉快、主动的心态下求知,师生间的感情才能达到和谐,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共鸣,我们的教学就能获得最佳的效果。

回顾近几年来的教学经历,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科学方法是获取成功的最好途径,尤其是在二期课改期间,我坚持采用以上的学习方法,同我的爱生们一起学习、一起研讨、一起生活,几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认为物理老师上课新颖别致,讲授清晰,生动有趣,善于引导学生思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学习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些年来,有效利用每一堂课,并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使每位学生懂得怎样学好物理,所教班级中不及格人数越来越少,平均分、优秀率越来越高,在历届中考中平均分均名列区前茅。

3、自身的教学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经过多年的磨练,使我的教学业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也由一名普通的教师成为一名学科的带头人,成为一名物理学科区中心组成员。

第五篇:初中数学教材教法测试题

一填空

(1)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与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和,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教师是数学学习的、与。

【主人,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4)《标准》中所陈述课程目标的动词分两类。第一类,知识与技能目标动词,包括、、、、第二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包括、、。

【了解或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经历或感受、体验或体会、探索】

(5)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和已有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活动、合作交流】

(6)《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和,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实现:;;。

【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7)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化、评价方法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评价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更要关注他们的。

【多元化、多样化、结果、学习过程】

(8)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四大学习领域是、、、。

【是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9)《标准》中陈述课程目标的动词分两类。第一类,目标动词,第二类,数学活动水平的目标动词。

【《标准》中陈述课程目标的动词分两类。第一类,知识与技能目标动词,第二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

(10)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

(1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和,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

现:;;。

【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2)学生是数学学习的,教师是数学学习的、与。

【主人,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13)《标准》中所陈述课程目标的动词分两类。第一类,知识与技能目标动词,包括、、、、第二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包括、、。

【了解或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经历或感受、体验或体会、探索。】

(1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和已有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合作交流】

(1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16)“数与代数”的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

【过程性原则、现实性原则、探索性原则】

(17)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四大学习领域是、、、。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18)《标准》中陈述课程目标的动词分两类。第一类,目标动词,第二类,数学活动水平的目标动词。

【知识与技能、过程性。】

(19)评价主体多样化是评价主体将、、、和社会评价结合起来,形成多方评价。

【自我评价、学生互评、老师评价、家长评价】

(20)确定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依据是,,、。

【中学数学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数学的特点和中学生的年龄特征】

(21)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

(22)数学学习背景分析主要包括,。,。

【教材分析,学习需要分析,学习任务分析,学生情况分析】

(23)老师的教学基本功表现在,,,。

【教学设计的技能,语言表达的技能,组织和调控课堂的技能,实践操作的技能】

(24)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现实的,生动活泼的,具有挑战性的】

(25)新课程倡导的数学教学方法,,。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6)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技能训

练,,,,,,。

【课堂教学组织与调控技能,导入与结束技能,课堂教学语言技能,板书与应用多媒体技能,课堂观察与倾听技能,课堂启发引导与提问技能,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技能】

(2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三维课程目标

指,,。

【知识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28)学生是数学学习的,教师是数学学习的、与。

【主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29)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六个核心概念是、、、、、。

【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

(30)中学数学教学常用方法,,。

【讲授法、探究式,合作学习】

(31)数学教学基本功包括,,,。

【教学设计的技能,语言表达的技能,组织和调控课堂的技能,实践操作的技能。】

(32)知识与技能目标动词包

括,,,。

【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

(33)数学课程的内容具有,、

【现实性、挑战性和整体性】

(34)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分析数学学习背景,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数学教学模式,设计数学教学策略,设计课堂评价方案】

(35)数与代教内容主要包括,,。

【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

(36)启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有以下几个词:,,,。

【定向、架桥、置疑、揭晓】

(37)合作学习小组一般应遵循,的原则。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38)数学课程目标分为,、,四个具体目标。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39)《标准》的评价目标是为了促进发展及改进教学。

【学生,教师】

(40)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41)初中数学内容的四大领域是,,,。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

(42)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基本目标,,。

【理智能力发展,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

(43)“课题学习”是一种具有、、和的数学学习活动。

【实践性、探索性、综合性、开放性】

(44)创设教学情境的基本原则有,,,,。

【)现实性、趣味性、科学性、探究性和、发展性】

(45)新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是,,。

【综合化、过程化、现代化】

(46)以学论教主要是从,,,,,六个方面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

(47)常用的中学数学教学方法有、、等。

【讲授法、探究式、合作学习法】

(48)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有、、。

【)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式教学】

(49)创设教学情境的基本原则有,,,,。

【现实性、趣味性、科学性、探究性和、发展性】

(50)数学有高度的-----、-----、应用的----等

(抽象性、精确性广泛性)

(51)-------------是反证法的逻辑基础。

(矛盾律和排中律)

(52)命题:一切矩形都是平行四边形。其主项是------,谓项是-----量项是-----,联项是----

(矩形 平行四边形一切是 )

(53)学习是在------与------- 的共同作用下,一个由“行”到“知”的---------,-------是有一个由低层次到高层次转化,复杂而完整的。

(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反馈过程认知活动)

(54)中学数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有-----,------,-------,------,------。

(讲解法谈话法练习法讲练结合教学法教具演示)

二、选择

1、下列划分正确的是(D)

A有理数包括整数、分数和零

B角分为直角、象限角、对顶角和同位角

C数列分为等比数列、等差数列、无限数列和递减数列

D平行四边形分为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和角线不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

2、概念的外延是概念所反应的(B)的总和

A本质属性B本质属性对象

C对象的本质属性D 属性

3、“在同一时间内,从同一个方面,对于同一个思维对象,必须作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是逻辑思维的(A)

A排中律B同一律C矛盾律D充足理由律

4、当前数学改革的三大趋势是( B)

A大众数学、实用数学、服务性科学

B大众数学、服务性科学、问题解决

C实用数学、服务性科学、问题解决

D问题解决、大众数学、实用数学

5、说课的基本要求包括(C)

A科学性、思想性和实践性

B科学性、理论性和严谨性

C科学性、思想性和理论性

D思想性、严谨性和实践性

6、下图中A、B的关系是(A)

A对立关系B全异关系C同一关系D矛盾关系

7、下列哪一项不是确定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原则是(D)

A基础性原则 B可行性原则 C衔接性原则 D实际性原则

8、与“无理数”成交叉关系的是(C)

A无理数B不尽方根C无限小数D无限循环小数

9、下列命题中,等值式复合命题的是(A)

A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当且仅当它一组平行且相等

B菱形是平行四边形

C若两个角是对顶角,则此两角相等

D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0、由教师对所授教材作重点、系统的讲述与分析、学生集中注意力倾听的教学方法是(B)

A谈话法 B讲解法 C练习法 D引导发现法

上一篇:单词记忆小窍门范文下一篇:地板砖铺装合同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