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农问题的浅谈

2022-08-13

第一篇:关于三农问题的浅谈

关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浅谈

题目:《关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浅谈》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学号:20081030001

2姓名:黄玉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实事求是、实践、从实际出发

内容摘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要求我们一定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 ,即一切从实际出发。因为这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这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这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因此,无论是个人的学习生活,还是国家的政策或计划,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正文: 人类的实践是人类认识的源泉和基础,意识的产生是实践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与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作为世界观的最根本观点,形成的根本的思想方法和路线就是事实求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讲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性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就哲学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理论与实践的统

一、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为实践所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把作为社会进步与人类解放的实践看作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和最高标准。”

当今社会我们正好处在一个高速变化,一个不断变化发展与不断变革的时代,斗转星移、日新月异,我们想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使我们的思想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使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的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适宜的观念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摆脱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实际出发。

因此,无论是我们的个人学习生活,还是国家的政策或计划,都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

个人的学习生活

记得从小我们就开始树立远大的理想,有要当科学家的,有要当医生的,有要当飞行员的,有要当律师的,有要当教师的,有要当总统的......还有要拯救世界的,到最后才发现连自己都拯救不了。现在看来觉得是那么的可笑,笑完之余,认真的想一想又觉得是情理之中。小时候由于接触的事物少,经历少,对事物的认识就很浅,更无法想象社会的复杂性,只是凭着一时的爱好,就给自己确立目标.根本没有切合实际地思考,认真地想一想究竟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还有其实现的可能性。这说明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的局限性导致了认识的局限性。话再说回来,如果是现在我们就变得实际多了,就像没上高中之前,就会认为自己可以上清华北大,到了高二就想着上重点大学就不错了,到了高三就觉得最多上得了一本的学校,高考完了连自愿都不敢报了。这说明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和对自我的认识的深入,制定的目标会越来越贴近实际,符合自己。

那我们在学习生活中究竟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呢?在《傅雷家书》中讲到:“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当学生的时候,倘若不把马克思主义“身体力行”,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上实地运用,那么一朝到社会上去,遇到无论怎么微小的事,也运用不了一分一毫的马克思主义。所谓辩证法,所谓准确的世界观,必须到处用得烂熟,成为思想的习惯,才可以说是真正受到马克思主义的锻炼。否则我是我,主义是主义,方法是方法,始终合不到一处,学习一辈子也没用。从这个角度上看,马列主义绝对不枯索,而是非常生动活泼有趣的,并且能时时处处帮助我们解决或大或小的问题的,——从身边琐事到做学问,从日常生活到分析国家大事,没有一处地方用不到。”

“理论与实践绝对不可分离。学习必须与现实生活结合;马列主义不是抽象的哲学,而是极现实极具体的哲学,它不但是社会革命的指导理论,同时亦是人生哲学的基础。„„我常常有这么个印象,就是一般人的政治学习,完全是为学习而学习,不是为了生活而学习,不是为了应付实际斗争而学习。所以谈起理论来头头是道,什么唯物主义,什么辩证法,什么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等,都能长篇大论发挥一大套,一遇到实际事情,一坐到办公桌前面,或是到了工厂里,农村里,就把一切理论忘得干干净净。学校里亦然如此,据在大学里念书的人告诉我,他们的政治讨论非常热烈,有些同学提问题提得极好,也能作出很精辟的结论,但他们对付同学,对付师长,对付学校的领导,仍是顾虑重重,一派的世故,一派的自私自利。这种学习态度,我觉得根本就是反马列主义的,为什么把最实际的科学——唯物辩证法,当作标榜的门面话和口头禅呢?为什么不能把嘴上说得天花乱坠的道理化到自己身上去,贯彻到自己的行为中作风中去呢?”

我想傅雷讲得很明白,学以致用,学是为了用,只有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自身实际地去想问题,解决问题,才是真正地从实际出发,才会在对的时间做好对的事情。

国家政策或计划

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世界上的各民族是千姿百态的,各民族的发展更是千差万别、各有特点,不可能只有一个模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它没有也不可能指出每一个民族的具体特点和发展道路。历史已经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建设的胜利。

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就中国而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必须根据时代的特征和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走自己的现代化道路,而且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历史上就有过因为没有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而导致了错误。

前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斯大林进行了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改革, 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当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已经得到巩固和加强后,仍继续沿用这样的制度,就出现了问题。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和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经济结构, 导致经济片面发展:工业发展很快,而农业却徘徊不前,只提高了40%;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快,某些方面还有所降低;城市中,副食供应不足,多数消费品质量低劣,农村情况更差。面对这一现实,赫鲁晓夫执政后试图突破“斯大林模式”的经济体制,对苏联的经济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他首先从农业入手,开始大规模开垦荒地,扩大播种面积,种植大量的玉米,想以此来增加粮食产量。由于他没有充分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环境,没有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大量种植的玉米生长矮小,几乎没有收成。不但浪费了资源,而且直接挫伤了人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科学的考虑,没有从实际出发,加上个人又太急于求成,这使得许多从原则上说是正确的改革措施,结果却事与愿违。他还主观地认为社会主义在苏联取得了完全和最后的胜利,苏联已进入全面开展共产主义社会的建设时期,便提出了许多超越现实的口号和目标。最终,赫鲁晓夫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央集权和计划经济的旧体制,也没能有效地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其改革而是失败的。

再看一下我国,在1934年 王明、博古等领导者在突破国民党第五次"围剿"时,一意孤行,片面地模仿前苏联“城市包围农村”的模式,没有考虑到当时的国民党要强于中共,就采取全面的攻击,这样只会让自己的力量更加薄弱和分散,采取了全面攻击敌人。先后犯了冒险主义、保守主义、逃跑主义,所以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使中国革命事业遭到严重危害,红军被迫转移阵地,中共开始了慢慢的长征路。

还有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大跃进运动,就是由于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认识不足,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也由于部分领导人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没有经过实际的调查,就胡乱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还提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任务和指标。在大跃进中,高指标、瞎指挥、虚报风、浮夸风、“共产风”盛行,全国各地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全国几千万人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并且“以钢为纲”; 在农业上,也提出“以粮为纲”。由于忽视了客观 经济规律,忽视国情,忽视实际情况,“大跃进”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大大失调;损害了广大人民的利益,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最终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很多人饿死。

以上都是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所造成的错误,当然也有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成功典范。

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没有完全照搬苏联的“城市包围农村”的路线,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国情,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局面等因素,决定首先在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动农民武装暴动,建立人民军队,建立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政权结合起来,使之建成支持长期革命战争的战略基地。从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 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也是中国革命能够成功的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 ;这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打破思想禁锢和教条主义的束缚,将中国的革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的改革开放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这场历史上的伟大改革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邓小平指出:“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一个还不发达的阶段。”他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国情,从本国实际出发,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 ——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坚持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对外开放。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这场伟大的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使中国人民得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摆脱封闭,走向开放;摆脱落后,走向进步。

还有“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伟大创举。实现中华民族的统一是中国近代史遗留的任务,台湾、香港、澳门曾经沦为西方帝国列强的宰割对象,未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的问题,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统一。邓小平同志为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从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实际出发,运用他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哲学思想, 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使香港、澳门顺利回归。事实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

也是史无前例的惊人之举。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澳门问题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为解决存在着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一个国家实现统一的难题,提供了有力的思想理论依据;它为在当今世界上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国与国之间悬而未决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它为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持香港、澳门、台湾的繁荣与稳定创造了有利条件。

以上都是坚持了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总之,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学习并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也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好地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才能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伟大的理论,伟大的实践——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年6月第一版

《邓小平的人生理论与实践》

香港新闻出版社

2003年8月第一版 《回归实践论人类学——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新解读》

人民出版社

2005年12月第一版

《邓小平的实践辩证法》

人民出版社

2004年8月第一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3月第一版

《邓小平

民族理论与实践》

民族出版社

2003年8月第一版 《邓小平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对外贸易经济大学出版社

1999年9月第一版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103410.html

补充说明:由于个人的阅历与理论知识不够丰富,无法自己写好4000多字的论文,从书上和网上借鉴了很多,似乎在东拼西凑,但每一句都是经过大脑的思考才决定写下来的,就算是抄,也是深思琢虑了许久才运的。这像马拉松式的马哲论文,历时很长,但也没觉得好,终究凑合着交上去了,还麻烦老师您费神指点指点。

第二篇:加强企业基层工会工会的浅谈

基层工会是我国工会的重要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是中国工会的主体。加强基层工会建设,是推动构件和谐社会企业劳动关系的着力点,也是工会扩大覆盖,增强工会凝聚力的关系所在。

一、当前基层工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有的企业基层工会组织开展工作浮在表面得多,沉在一线得少,行政化倾向较严重,一些企业工会

热衷于做机关,伏在上面转发文件、通知,对如何指导基层工会开展工会工作少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二是有的工会热衷于开展大型活动,到基层一线工会开展活动得少。不少大基层工会,为了扩大影响,一年往往举办几次大型活动,如文艺演出,体育比赛活动,却很少在基层开展活动。

三是有的基层工会忙于生产事务,疲于应付上级检查、接待、汇报、按实际要求开展各类知识竞赛、比赛、活动等,开展基层工会具体业务受到一定影响存在这顾此失彼的现象。

四是有的基层工会忙于生产多。开展工会工作少。往往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其它三项职能上,而在其基本职能-----维护职工职能上下的功夫少,开展工作体现不了工会特色,工会作用不明显。

五是有的基层工会干部兼职得多,专职工会干部少。目前,从兼职工会干部的表现看有相当一部分基层兼职工会干部兼而不干。一些兼职工会干部因兼职多,工作忙,无力顾及工会工作。

六、有的基层党政对工会工作边缘化的多,重视的少。一些基层党政对工会组织还不够重视。

七、职工认为工会组织是福利组织得多,认可工会是维权的少。不少企业职工把工会当作福利组织看待,把工会组织当作政治组织、维权组织的少。

二、加强企业工会的对策和建议

一是、认真学习贯彻新颁布的《企业工会工作条例》企业党政应按照《条例》的各项条款,抓好贯彻落实,特别是在工会组织机构设置、工会干部配备上和待遇的落实、工会委员大会的职权、维权机制的建立及工会经费的保障等方面给与足够的重视和落实,努力为企业工会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和良好环境。

二是、加大对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指导方针的落实力度。党中央一贯提倡要坚强党的阶级基础、保持国家长治久安、建立和谐社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因此,企业党组织要在落实“依靠”方针上狠抓落实。

1、党组织要坚强对工会的领导,要定期听取工会工作汇报,及时研究企业工会提请党组织研究重要问题,指导和把握工会工作正确方向。重视和支持工会依法独立自主的开展工作。

2、党组织要支持工会以法行使管理职权,基层党组织要积极支持工会依法行使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参与权利,督促落实好指导工会的各项职权。

3、基层党组织要为基层工会说话办事,落实好有关待遇,支持工会建立健全工会组织。

4、基层党组织要督促基层工会开展工会工作创造必要条件。

三是、以开展“创建劳动关系企业”活动为载体,发挥企业工会作用。工会作为组织这项挥动的日常工作机构、要主动加强与企业党政的沟通,建立好相应的活动工作机构,工作机构由党政主管担任,吸收党政有关部门参加要扎实推动这项活动在企业深入开展对活动进行指导协调。建立活动考核评比,党政应将这一考评纳入整个企业的综合考评中去,使其成为考核评估企业的重要条件。

四是、基层工会适应形势转变作风创建新工作。

1、基层工会要坚持改进创新。要在工作思路上创新。在继承传统工作基础上,适应新形势,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二是要在提高工会专职干部的能力素质上下功夫。三是要在转变工作作风和活动形式上的创新,工会工作必须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四是要结合新形势,开展新工作,创建新办法,做细、做事工会工作。

2、基层工会要构建一个关系顺畅,工作有序,运行灵活,服务高效的运行机制,以机构为依托,以制度作保证,逐步形成协调统

一、重点突出、研究超前、贴近实际。决策到位民主参与和主导服务的工会。

3、基层工会要在增强活力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基层工会活力。一是,要抓好工会组建和工会会员的发展工作,扩大覆盖面。二是,抓好基层工会的制度建设,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开展各项工会工作。三是,要推进工会的群众化、民主化建设,四是,以职工之家为载体增强工会的活力,不断充实建家的活动内容,改进建家方法使职工之家建设为推进基层工会工作发挥更大作用。

第三篇:关于加强地税文化建设的浅思考

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科学建设地税文化

地税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立竿见影,建设地税文化必需遵循文化建设的规律,潜移默化,循序渐进,有计划、有步骤的稳步进行。只有遵循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把握正确的原则和方向,持之以恒,逐步由文化育人、品质塑造、道德示范,由科学管理走向文化管理,文化对税收事业发展

不可替代的作用才会最终形成。

一、以构建“和谐”理念为核心,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处在文化建设的核心层次,是地税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和精神支柱,是其他文化层次的升华。建设精神文化,就是要形成地税系统整体的、全体干部认同的地税理念,明确价值取向,提高精神境界,使干部把自身价值的实现同地税事业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为地税事业的长远发展贡献聪明才智。要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发挥其教育、调节、规范作用,使地税干部做到热爱税收事业。主要包括:爱岗敬业、公正执法、诚信服务、廉洁奉公、健康意识、团队意识、细节意识等。省局在江西地税十个新理念中就提出要倡导“为税清廉、文明执法、诚信服务、敬业奉献”的职业道德风尚。

二、以制度体系建设为核心,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中间层。它对地税人员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使每个工作环节都有章可循。如,税收分行业管理制度、以查促廉以查促管制度、干部公推公选制度、绩效管理考核制度、岗责横向岗位考核体系等。

三、以行为约束引导为核心,加强行为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处于次中间层,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和佐证,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地税干部的行为来体现的。包括领导者示范行为、先进典型引导行为和地税机关整体行为。如统一着装挂牌上岗、统一讲普通话等。

四、以物化行业特征为核心,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是其他文化层次的前提和载体,虽然处于地税文化的表层,但是能强烈地折射出地税精神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基层建设、信息化建设,地税机关办公、生活、征管的环境条件。物质文化建设不是单纯的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而是要突出地税文化的品位和内涵,从大到办公室、办税服务厅、信息化建设,小到报表设计、宣传印刷,都要体现地税的核心价值观和理念。

第四篇:浅谈当前关于四风“隐身衣”问题的表现及对策建议

在当前反腐败高压态势下,虽然“四风”问题越来越少,但新的腐败手段不断出现,花样不断翻新,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四风“隐身衣”开始凸现。

一、四风“隐身衣”问题的表现形式

(一)公款吃喝方面:一是为了逃避被举报和检查,一些单位将公款招待由大宾馆、大饭店转移到农家乐或城市郊区一些比较隐蔽的场所,有些甚至进行跨区域招待;二是有些单位为了躲避被查处,将大额消费化整为零,采用拆分开具发票的方式降低消费金额;三是有些单位在固定饭店秘密挂账,风声紧的时候不结账,等候合适的时机以各种理由和名目进行集中处理,想法设法将公款消费合理化,使检查人员很难在单位账目上发现问题。

(二)车辆使用方面:一是有些单位以工作量大,公车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以私车办公事为借口,“私车公用”,为私车补助油料费;二是领导私车的运行费用以公车名义在单位报销;三是有些领导在纪律检查时,节假日将公车封存,但检查过后,又公车私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四是有些领导晚上将公车开回家,但为了避免造成影响,在其他小区或比较隐蔽的地方停放。

(三)办公用房方面:一是检查办公用房时,有些领导为了掩人耳目,在办公室门上挂一个“小会议室”的牌子,自己的办公室就成了单位的会议室,实际还是领导的办公室。二是有些领导在办公室多摆几张桌子、几把椅子,名义上是某某科室,实际是检查时有人坐,检查过后无人坐,造成办公资源浪费。

(四)领导干部婚丧嫁娶方面:一是一些领导大操大办,在宴请宾朋时化整为零,今天安排一拨儿,明天安排一拨儿,实际上该请的一个也没有少请,该来的一个也没有少来,该收的份子钱一个也没有少收。二是在办理长辈丧事时,在吊唁现场不设礼桌和礼单,也不招待吃饭,给人一个看似不收礼不招待的假象,但暗地里通过其他渠道收受礼金。三是个别单位领导个人参加亲朋好友的宴请,送出的礼金用公款处理。

二、四风“隐身衣”问题的产生原因

当前,即使是在反腐败的高压态势下,为什么有些领导干部还敢不顾党纪国法,千方百计变相的以权谋私,我认为主要有五个方面原因。

(一)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就像医生治病一样,随着各类先进的抗生素的应用,细菌和病毒也在通过不断的变异来对抗和适应。而随着反腐败的方式变化,腐败的形式也在变化,给不正之风搞伪装,打掩护,其本质也是不正之风的一种变相反弹,所以,人们常说,纠风之难,难在防止反弹。

(二)特权思想和侥幸心理作怪。在我国,人们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总认为,自古当官就是要享受优越的待遇,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还有的认为,自己是单位的领导,管的事多,操的心多,付出的多,觉得自己如果不多吃多占一些,有点太吃亏。他们这些心理归根结底还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思想根源是平民心和平常心的缺失,其思想认识和中央纪委提出的不想腐、不愿腐的目标相背离。还有一些人错误的认为隐形的作风问题比较普遍,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坚持法不责众的信条,始终抱有侥幸心理,你不做,别人也会做,你做了,别人也不会说。

(三)监督不到位。由于需要监督的对象群体极为庞大,有时处理起来难免让监管单位分身乏术,常常用“点”代替“面”开展监督检查,并采取被动的监督查处方式,收效不明显。而在不正之风以更为隐蔽的形式存在的情况下,监管部门的工作难度更大。

(四)制度规定不具体。目前陆续出台的各类制度其实很多,但对一些细节性的规定却存在疏漏,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给监管部门带来了一些困惑和难度。比如:公车管理制度还没有出台,对有些公车私用的界限还很难把握;公款招待的具体标准不清,目前只仅限于不准上高档烟酒,不准奢侈浪费,超标准接待,其标准同样很难界定。

(五)审批事项下放没落实。比如,近年来,以发展为中心任务,各级都把经济指标考核放在第一位,在这样的形势下,争资金跑项目也就成为必然,随之出现的请客送礼拉关系现象屡见不鲜,而且在很多地方,竟然堂而皇之的将争资金跑项目中出现的公款招待视为必要的正常开支予以默许。有人就这样形容争资金跑项目:为什么叫“跑”项目呢,“跑”就是由一个“足”字和一个“包”字组成,言下之意就是,为了能够要到项目和资金,光走动不行,胳膊底下还要加个装钱的包才行。这虽然只是一个比喻,但却生动的道出了其中的弊端。

三、对策建议

隐蔽的“四风”危害大、难查处,不及时纠正处理的话,会让更多的人误以为是默许的,跟着效仿,有可能形成蔓延之势,使反腐败成果打折扣。就如何应对,我提三点建议。

(一)要依靠群众参与。“四风”问题群众受害最大,感受最深,最有发言权,群众比各级纪检部门更容易发现存在的不正之风,因此,纪检部门不能关起门来反腐败,要切实提高群众反映问题和表达意见的积极性和便利性,鼓励引导群众通过各种渠道反映检举党员干部存在的隐形“四风”问题,才能让“隐身衣”在众目睽睽之下无处躲藏。

(二)要深化细化制度。“四风”问题表现形式复杂多样,需要有严格的尺度来衡量,制度规定越细,“四风”隐身钻空子的余地越小,制度执行越严,敢于以身试法者越少。因此,要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包括党内民主制度、民主集中制、干部人事制度、党内监督制度、反腐倡廉制度等,发挥制度的刚性作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从根本上解决“四风”问题。

(三)要强化公开监督。各级党政组织要严格落实党务、政务公开等规定,特别是抓好三公经费的公开,自觉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防止违规违纪问题发生。纪检监察组织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加大明察暗访力度,紧盯关键节点,瞄准重点对象,打开监督的聚光灯,使“隐形四风”问题无处藏身。

(四)要严肃执纪问责。严肃执纪,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所以说,反“四风”也要讲“认真”二字。如果顾及情面,敷衍搪塞,搞形式,走过场,即使问题摆在眼前也不去秉公查处,那么就根本无从谈起反对“四风”。因此,不但要善于鉴别隐形的不正之风,还要勇于查处不正之风,对相关单位和当事人点名道姓通报曝光,严肃处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戳到违纪违法者的痛点,从而使其痛定思痛,痛改前非,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第五篇:对沉默权的浅认识

对沉默权的浅认识 姓名:郑春萍

内容提要:沉默权是刑事诉讼法中的一个重要规则,已经为大多数英美法系国家以及大陆法系国家纷纷确立,甚至《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也有所体现。沉默权现已成为国际人权法确认的一项基本人权,沉默权的确立体现了一个国家刑事诉讼法的进步和文明。而我国自从签署加入《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沉默权问题逐渐地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探讨的热点问题,各界说法不一,但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还没有明确对沉默权做出相应的规定是确定的。本文主要从沉默权在各国的发展、沉默权是怎么回事、中国不应对沉默权再沉默等几个方面,参考各界人士的观点并结合自己的想法加以分析论述。 关键词:沉默权

刑事诉讼

人权保障

不被强迫自证其罪 正文:

随着民主主义和公正主义的不断发展、进步,沉默权作为一项国际人权法的基本人权,使得被告人在处于弱势地位拥有了一个以不作为的方式对抗司法审判。 沉默权制度体现了实体公正和正当程序、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在刑事诉讼程序设计中价值选择的冲突,其从诞生之时发展至今,历来备受关注,争议此起彼伏。是否应该确立沉默权?又该如何限制沉默权?沉默权价值意义是什么?我国要不要引入沉默权?针对这些问题,学界中的人提出了各种建议,接下来我就我对沉默权的一些浅认识,对沉默权作出探讨。

一、沉默权在各国的发展

沉默权在本质上是源于人的尊严,首先出现在基督教的学说和教义以及欧洲大陆普通法。。一般认为,沉默权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在早期12世纪,英国和大多数欧洲大陆国家一样,神判是一种主要的审判方法。大约在13世纪至14世纪,当大陆法系国家的诉讼制度从早期的控告式转变为纠问式时,英国的诉讼制度逐渐从原来的控告式发展为对抗式,被诉人的主体地位较突出。与此同时,宗教法庭却采用纠问式诉讼模式,意以及一套特殊的宣誓程序,被告人拒绝回答时就会受到刑讯或处罚。当时英国的国民和普通法院的法官和学者一直对宗教的诉讼程序持否定态度并提出激烈的批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包含了沉默权的萌芽。正如美国沉默权问题专家莱纳得*利维在他所写的《第五修正案的起源》一文中所指出的,沉默权就在两种对立的刑事诉讼制度的斗争中产生的。

在1568年,普通上诉法院的首席大法官戴尔在赐予一个被宣誓者以人身保护令时,他第一个公开反对在王室法院中进行这种宣誓,并提出了一句响亮的口号:“任何人都不得被强迫提供反对他自己的证据。”——这成为之后人们赞同沉默权时乐于称道的一句名言。我们现在所提的“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的特权,最早也是源于这句话。在17 世纪中叶,英国法律朝着限制使用宣誓和纠问程序并确认沉默权的方向发展,著名的“李尔本案件”是英国沉默权制度一个转折点。李尔本贩卖煽动性书籍一案中,强迫李尔本宣誓作证,被李尔本拒绝。在这个案件中,李尔本主要在两个地方行使了沉默权:一是在“罪状否认程序”中。他宣称;“根据英格兰的法律,我不回答任何不利于我或关于我的问题”;第二次是在主审的嘅博法官要求他辨认笔迹时,他拒绝看控方提交的文件,并且再次主张不回答任何问题,反而要求控方先证明其犯罪。他的要求当时被拒绝了,但议会掌握政权后,在1641年宣布李尔案的判决不合法,并且禁止在刑事案件中使用“依职权宣誓”。英国以“李尔本案”的审判为契机,并最终于1688年确立了沉默权制度。之后,沉默权在英国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并制度化,在成文法《1898年刑事证据法》中最早明确规定被告人享有沉默权。

沉默权在英国出现后,这一规则被美国所继承。美国宪法第5条修正案明确规定:任何人。。。。。。享有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的权利。这是沉默权在美国宪法中的体现和确立,后来又在一系列判例中得到发展。20世纪60年代“米兰达规则”(也有称“格里芬规则”)的确立,是沉默权在发展到鼎盛的时代。这一规则是是“米兰达利桑那州”一案中发展起来的。据被害人指控,米兰达把她塞进车内进行强暴。法院据米兰达的供述判决米兰达绑架罪和强奸罪成立。但米兰达对判决不服,上诉到美国最高法院,声称自己不知道有会见律师的权利,也不知道自己对警察说的话会被用作定罪的依据。当时对此案争议很大,最终还是以5:4的微弱多数通过判决意见——撤销原判,并规定警察在询问之前必须先告之被讯问方应有的权利,否则由此所获得的口供不能用作审判的证据。后来,这一规定就被称为“米兰达忠告”。“米兰达规则”在美国确立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它把沉默权的适用程序大大提前了,使得被告人不仅在审判阶段享有沉默权,而且在侦查阶段也可以行使沉默权。

沉默权至今已经为很多国家所采用,也各自在立法中有所体现。例如,在法国根据1993年修正的《法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中,有关沉默权的条款就有4条,其中地114条第1款:“除非双方方式当事人的陈述、讯问当事人或者让其对质,除非当事人公开放弃此项权利。”德国的《刑事诉讼法典》法规中第136条第1款规定:“初次讯问开始时,„„应当告诉他,依法他有救指控的行为进行陈述或者对案件不予陈述的权利,„„”在日本也有关于沉默权的相关规定,其《宪法》第38条第1款规定,“不得强迫任何人做不利于自己的供述”。这是对自我负罪拒绝特权的一个法律保障,与美国的“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的特权是相类似的。意大利新《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在开始讯问前,„„还应当告知被询问者,他有权不回答提问。”此外,荷兰、葡萄牙、保加利亚、波兰、南斯拉夫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香港、澳门特区的刑事诉讼法律,都有关于沉默权的规定。可以说,刑事诉讼中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权,是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一项普遍做法。

二、沉默权是怎么回事

说了那么多关于沉默权的产生与发展,但沉默权到底是什么呢?关于沉默权该如何定 义?而它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这些都是值得去探讨的,只有明确了沉默权的含义和内容,才能真正的去应用,犯罪嫌疑人行使沉默权也才能真正的有法可依,学界中有很多人提出了自己自己看法。就沉默权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而言,沉默权并不是简单的“不说的自由”。

我国政法大学刘根菊教授在她的一篇题为《在我国确定沉默权原则几个问题之研讨》论 文中,对沉默权进行了系统论述。她认为沉默权包括三重含义:一是享有沉默权的主体是被追诉者,也就是在刑事案中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二是与权利主体相对应的是“追诉者”,即刑事案件中的公安、司法人员;三是沉默权的行使方法是“保持箴默不语”。最后她对沉默权的定义就是指“被追诉者对追诉者的讯问享有箴默不语的权利。本人觉得这一观点也许并不完整,但它包含了沉默权该有的基本要素。结合刘教授的观点,个人认为沉默权应该是在刑事诉讼中,被追诉者在接受讯问的前提下,可以对追诉者的讯问不作任何表态的权利。以上沉默权的定义中,实际暗含了沉默权的四个要素:享有沉默权的主体是被追诉方,它仅限于自然人;有义务保障沉默权的行使是追诉方;行使沉默权的时间是被刑事追诉时;行使的方式是不作任何表态。

那么,为什么沉默权就只能适用于刑事诉讼中呢?这主要是由于沉默权的起源和性质决定的。沉默权只适用于刑事诉讼中,可以说是人们的一种约定俗成,按照加拿大的一学者的观点,沉默权只适用于刑事诉讼中,在刑事诉讼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该享有四项权利:一是拒绝透露自己身份的权利;二是拒绝回答警察合理提问的权利;三是在对于他的审判中保持沉默的权;四是强制法官和检察官不得向陪审团就没有作证发表不利评论的权利。因此除个别另外情形下,犯罪嫌疑人可以指着警察的鼻子说:“有本事,你就证明它,但不要来问我!”这一解释在沉默权中明确加进了证明责任的内涵。

三、中国不应对沉默权再沉默

我国司法立法中目前还没有明确规定沉默权这一项权利。这又不禁让人想问:为什么沉默权在国际政治已经是一项普遍的权利,但在中国大陆却姗姗来迟?这与我们的国情和历史文化背景是离不开的。在中国法制史发展进程中,想来都是重视口供,重视被告人的供述,所谓“无供不录案”。这直接导致的恶果就是刑讯逼供特别“流行”,动不动就是拷打,就是“大刑伺候”。司马迁的《史记》中也记载:秦朝末年,赵高制造了李斯谋反的假案后,就对李斯“榜掠千余”。李斯“不胜痛,自诬服”。然后被横腰斩死。这实际是把野蛮的方式合法化。这种状况直到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的时候,才正式宣布废除刑讯逼供。

历史的错误不应该拿来炫耀,就到此为止吧!当今的中国是走向权利的中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呼声已经响彻中华大地,沉默权问题正逐步成为公民关注的焦点。所以,在我国确立沉默权,首先应实现观念上的转变。我们不能再坚持过去那种“重打击,轻保护”的顽固思想,相反地,我们应当高扬起保障人权的大旗,既要保护被害人人权,又要避免对无辜者的侵害。对于真正的犯罪人,我们也要给予其说与不说的机会,按照正当程序追究其责任;对于疑难案件,我们应该保障其沉默权的行使,并对其按“无罪推定”原则,作有利于被告人的解释,以免滥杀无辜者。

但是,对于中国是否有必要确立沉默权制度的争议是比较大的。本人认为是必要的,其理由如下:

第一,沉默权制度的推行对改变我国当前刑讯逼供禁而不止的现状不仅有很大帮助的, 也是我国贯彻司法民主、司法文明、司法进步的体现。在刑事诉讼中,最容易且频繁受到侵犯的是受追诉人的权利。而保障被告人沉默权,实际上是对每个公民权利的保障,是人权保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确立沉默权有助于实现程序公正。从刑事诉讼立法上确立沉默权,让沉默权成为一项合法的权利,让受追诉者可以与司法抗衡,从而体现一种公正的诉讼。从证据理论上讲,沉默权规则也是对偏重自白的证据观的否定。承认沉默权,就表明了这种程序本身并不把破案的希望寄托在获取认罪口供上面。正是基于这一点,并基于对人权保障的追求,在确认沉默权的程序中,均严厉禁止并在出现时坚决予以制裁一切违背供述人意志的强迫取证的方法。

第三,我国已经签署了联合国《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而沉默权是其倡导的 司法文明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我国理应把沉默权这一国际性的规定在国内法落实。

当然,任何一项事物都有两面性,沉默权制度也存在一系列难以避免的缺陷和弊端,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反对在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原因。但是,对于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克服它的弊端,扬长避短,以发挥它的最大优势,服务于人。我们可以从对沉默权的限制和一系列配套措施的完善入手,来防范沉默权弊端的发生。本人认为我国在推行沉默权制度的过程中,注意一下几点问题:

第一,在刑事案件中,提高侦查技术,充分应用科学技术手段。在刘根菊教授发表的《沉默权与高科技手段取证》一文写到: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权从追诉方角度而言,需要具备相当高的配套措施,其中采用高科技手段取证,获得证实犯罪的大量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等间接证据,就是一项很重要的措施。现代科技发展迅猛,我们可以应用信息技术、DNA技术、遥感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提高办案的质量和效率。

第二,提高侦查、起诉、审判人员的素质,这是有效推行沉默权制度的保证。目前,我国一些法律人士的职业道德素质还有待提高,律法风气也不是很好,我们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监督和管理措施。 第三,为了避免由于沉默权的漏洞,而造成更大危害结果,我们应该在某些方面对沉默权进行限制。例如,对于组织犯罪、武装抢劫等危害国家安全或危害性较大的犯罪,应限制沉默权。

结束语:沉默权是一种民主平等的权利,是一种人权保障的体现,也是一种法律文明进步的体现。沉默权的历史源远流长,它有理由走到今天,也一定有理由可以走向未来。在此,祝福沉默权能在中国“安家落户”,将它的光辉洒向中国大地! 参考文献:《你有权保持沉默》 ——房保国 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刑事诉讼法》——「日」田口守一 著 张凌 于秀峰 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刑事诉讼法》——味恩·R·拉费弗 杰罗德·H·伊斯雷尔 著 卞建林 沙丽金 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现代证据法与对抗式程序》——詹尼·麦克埃文 著 蔡巍 译 法律出版社

上一篇:光阳湾圈经济自由区下一篇:关于人生感悟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