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2022-09-03

第一篇: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金融事务专业课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理论研究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我在财会类专业课教学活动中,鼓励引导学生采用的学习方式之一。这种学习方式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在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到“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财会类课程教学活动中应用可以达到以下效果: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师生单维交流中,教师垄断了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

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我将把几个方面做重点:首先,小组的合作者人员的构成如何确定。例如:小组成员的兴趣爱好;表达、沟通、合作能力;人数、性别比例;收集、分析、筛选材料的能力等因素。第二,小组合作者完成任务的主题、数量、难度、标准、时间的确定,教师在此环节要精心布置,这是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关键。例如要学习合同法时,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外要学习、收集的相关资料是什么,对资料的掌握程度如何,在课堂上如何针对教师提供是情景案例进行分析,运用自己手中的材料,通过小组合作达成一致意见,对于争议如何解决。第三,对“小组合作”的工作结果如何进行评价。评价不止是形式问题(自评、互评、教师评),更重要的是体现评价的效果。准确、恰当的评价不仅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能更好的激发、调动小组合作的团队精神、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促进提高小组成员的参与度。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将自己在专业教学中实践的想法和做法进行梳理,结合相关理论的学习,提升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理论认识,结合所教授的专业课程总结归纳出自己对小组合作运用的研究体会,提炼出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学习能力、互助合作意识、客观虚心的接受他人意见的态度,促进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

第二篇:小组互助学习对英语教学的意义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应用中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调动,以及学生团结互助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将主要探讨小组互助学习对英语教学的意义,并为如何加强英语课堂上小组互助学习提供建议。

关键字:小组互助;英语教学;学生主体性

随着教育改革潮流的不断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逐渐被推向课堂教学的主要地位,教师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逐渐弱化,而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甩开思想包袱,积极开拓思维,打开智慧的大门,学习专业的文化知识。鉴于此,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实行小组合作互助学习可以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促进知识的流通,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活跃学生之间的气氛,从而为英语教学提供一个活泼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吸收。

一、小组互助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首先,在传统教学的“教师、教材、学生”三角关系中,同学之间、老师之间的交互作用被忽略。实行小组互助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普遍应用,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合作互助的教学理念下,师生关系由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渐演变成“指导、参与”的伙伴关系,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探讨更加频繁,从而在班级中形成了一种相互学习、相互讨论的氛围,有利于班级文化的发展。

其次,现代教学理念是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教师的角色也要积极转变角色,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帮助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帮助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学习态度也的转变,帮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学习,合作学习法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真正的主体,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培养其学习自主性,因此,小组合作互助学习是进行主体性教育的有益形式。

二、加强小组互助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俗话说独木难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教导学生之间要相互帮助、共同学习才能促进学生共同进步,为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多设计一些帮助学生合作的教学手段以增进学生的协作意识,促进他们共同进步。

(一)实行分组教学,提高英语教学实效性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分组教学是增进学生情感,刺激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身体特征、学习水平、心理性格、才能倾向的不同,在尊重学生学习的前提下,按照“优势互补、自由组合、双向选择”的原则合理分配学习小组,将班中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成员以 6----8人为宜。在小组学习中,教师要保证每组学生的数量和总体水平上的平均,这样不但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竞争欲望,而且还能避免某个小组过于突出而导致其他小组产生严重的心理落差。另外,为了帮助小组内成员互相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建立班级良好秩序,可以在小组内设立学习组长、纪律组长、记录员等小组职位,并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

(二)保证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课堂讨论是英语教学中最通用的教学手法,教师通过增加课堂讨论,可以为学生提供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天地。课堂讨论适用于开放性课程,例如活动探究、课堂讨论等课程环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小组内针对某一问题进行热烈讨论,这样对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开拓思维大有裨益。在课堂讨论这一环节,教师要时刻把握课堂的中心,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合作创新,在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时 ,教师应该本着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的态度对进行悉心指导,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加强课后辅导,巩固基础知识

英语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只有课上、课下双管齐下才能保证教学取得成效。在课后学习中,教师要布置适量的习题练习,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找出自身不足,同时也要鼓励学生敢于大胆质疑,遇到不懂的问题一定要及时与老师或其他同学商议,沟通,及时解决问题,绝不能犯懒拖延,堆学难题,贻误学习最佳时机。

三、小组合作学习对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首先,实行小组互助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普遍应用,实现了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性的提高。

其次,实行小组互助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普遍应用,可以根据英语语言结构或者学习主题自行组织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沟通,从而为学生提供运用英语进行实际交流的机会和情景。

再次,实行小组互助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普遍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满足学生的幸福感,从而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情境。

小结:

总之,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长期结合发展的产物,也是教师传授知识借助的重要力量,小组内学生互助、合作的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密切了教与学的关系,促进了教学过程的进一步完善,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质量,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冯青梅.浅谈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J].河南农业,2011,(6).

[2]曾仙娃.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实施[D].华中师范大学,2013

[3]颜林娟.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中学教学参考,2013,

[4]刘泓蔚.论“合作学习”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D].山东师范大学,2004.

第三篇:小组合作学习的感想

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新课改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基本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力水平;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失误;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分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发前进的“泵”;不把知识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真正当作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教学活动的要求。

刚开始在班级内实行小组合作的时候,我还只是实现了形式上的小组合作,上课时只是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来安排自己的教学内容,自己认为重点或难点的地方讲解一下,当然,也是借助小组合作来完成教学任务,但是由于对学生的预习情况不是十分了解,所以我相信这个时候的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最高效的,各组的负责人由于对组员的情况缺少直观的认识,也没有发挥自己应有的职责。这时我开始留心“预习提纲”式“导学案”。

导学案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主动学习而设计的自学方案,为学生健康成长开辟的崭新的天地,它摈弃了以往教师备课时忽视学生的做法,更加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导下,易于发挥个人创造力、发扬集体协作精神,提高学习成绩;学生可以一改往日被动的局面,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学习活动,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的学案中逐步展露自己的优势,因材施学,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体验到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

以“小组导学案”引领课堂教学

——《黄河的主人》教学案例

[设计理念]新课程有效教学的重心是学生的“学”,要以学定教、以教促学, “先学后导,问题评价”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探索性、研究性、自主性的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过程一:走进黄河

(一)资料整合

1、提前一周布置学生查找有关黄河的资料(文字、图片、音乐均可)

2、将查找的资料存入小组课时包。

3、小组同学对资料进行学习并分类

如:(1)黄河的地理位置

(2)历史上的黄河

(3)今日的黄河

(4)有关黄河的成语、古诗和文章等。

(二)课程整合(音乐欣赏课)

欣赏《黄河大合唱》

1、以讲故事的形式简介词、曲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并板书课题:

[黄河大合唱词 光末然 曲 冼星梅]

师生共同交流,了解并熟悉(黄河大合唱)的词,曲作者和八大乐章。

2、导听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

(播放带视频的多媒体课件。)

(1)导听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

(2)导听第四乐章《黄水谣》

(3)导听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

(以上乐章边听边做必要的讲解。)

3、学生讨论和交流自己的感受。

过程二:课堂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这是小学苏教版第八册的一篇叙事性散文,作者是我国著名散文家袁鹰,原题是《筏子》。文中通过描写黄河的磅礴气势、羊皮筏子在黄河上鼓浪前进的壮观景象,向大家展示了机智勇敢、勇于同大自然抗争的艄公的伟大形象。 目标任务:

1、 对课文要多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需认识,不要书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明白为什么把艄公誉为“黄河的主人”?体会艄公的机智勇敢及勇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黄河”,指名通过资料和欣赏,黄河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教师讲解引导过渡

3、板书课题

二、检查读书情况

1、学习伙伴互相检查读书情况并评价。

2、出示生字词,指一小组汇报字音、字形。

3、指一小组同学汇报读课文。

三、小组合作,生成问题(出示导学案)

1、小组学习

(1)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读读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3)说说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小组汇报

分别指不同小组进行汇报搜集的资料和不懂的问题,引导解决简单的问题。

四、教师总结,汇总问题

1、对本节课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总归纳。

2、读一读本节课没解决的问题,并记录下来,便于课下思考。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1、幻灯片出示黄河图片。

2、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河的主人》,齐读课题。

3、说一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都有哪些收获,还留下什么问题。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请一小组读课文,思考问题

2、出示导学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导学案的填空,并划出重点语句进行体会。

三、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1、到展台前展示,并评议解答。

2、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指导

(1)出示中心句,指导读

板书:勇敢 智慧 镇静 机敏

(2)出示描写黄河壮美的句子,指名读,并播放黄河录像,谈看后感受,指导朗读。

师旁白:这就是九曲回肠、奔流不息的黄河,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3)体验羊皮筏子的惊险

学生汇报,相机出示描写羊皮筏子的句子,谈体会,读中感悟。

(4)领略主人的风采

出示第6自然段,自由读,抓词语谈感受。

板书:沉着 胆大心细 技艺高超

3、出示中心句,完成答疑

四、教师总结,拓展练习

1、老师出示赞美艄公的诗句。配乐范读。

师旁白: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还有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驾船经验,让人肃然起敬,老师想用一首诗来赞美他,请看。

2、你想怎么赞美艄公?

五、再读课题,加深感悟

请带着对艄公的敬意,再读课题

板书设计:

23 黄河的主人

勇敢 智慧 镇静 机敏

艄公沉着 胆大心细 技艺高超(此为学生板书)

过程三:黄河伴我行

一、合作探究

1、小组交流课时包中的资料

2、根据分类自由组合小组再进行交流

二、汇报展示

1、对黄河的了解

2、有关黄河的诗文

3、教师出示《黄河颂》,配乐朗读。

三、小练笔

1、你也来赞美赞美黄河,可以是诗歌或文章形式。

2、展示交流。

课后反思

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了展示自我的空间,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围绕上节课生成的两个问题:“

1、为什么说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是“黄河的主人”?

2、我不禁提心吊胆,为什么艄公却很沉着,而且皮筏上的乘客也都谈笑风生呢?”,依据“先学后导”的教学思路,小组内交流讨论后全班汇报,教师再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出示重点段落,以读为主线,谈感受为辅,让学生走进文本。还恰当运用媒体作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黄河的壮美。在课堂上出现了灵机一动的生成,王超同学在谈到羊皮筏子的小、轻和危险时,我脱口而出:“这样的羊皮筏子你敢坐吗?”,他说不敢。我抓住这一生成,下面的环节就让学生讨论理由,来说服王超同学。结果明显看到学生的兴趣高昂起来,纷纷找课文中能表现艄公机智、胆大心细、驾驶技术高超等语句来谈,这也正是解决课文中关键问题所在,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了,我不禁暗自高兴。现在想来,这就是所谓的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学生不可能完全按照老师的备课走,在课堂上需要老师跟着学生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设计,从而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附小组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漂、系”两个多

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领悟“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及勇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

【作者简介】

袁鹰:原名田钟洛,1924年生,江苏淮安人。20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以散文影响最大。出版散文集有《第一个火花》《红河南北》《第十个春天》及《袁鹰散文集》等。

第一课时

【我学会的生字词】

磁力 艄公 漂流 整个 吞没 体积 竹篙 滚滚

浊浪排空惊涛骇浪如履平地凭系

【小组内谈一谈】

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小组内解决不了的记下来)

1、

2、

3、

第二课时

【小组学习,合作探究】

1、课文中的“黄河的主人”指。因为他

所以成为黄河的主人。

2、再默读课文,想想从哪儿体会到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划下来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艄公的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示:选择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或两个方面,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段来朗读、体会,还可以抓住重点词语来谈。)

第四篇: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如何组织学生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是什么?怎样合作学习?达到什么标准?教师不作明确要求,从而导致许多只得反思的问题:

1、把自己作为个体不积极参与到合作小组中

2、时机不当、流于形式3一节课多次合作“假热闹”4组织不力、讨论变闲聊等等。

为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科学分组

合作学习小组主要以异质小组为主。通常由6人组成,其中二名优生,二名差生,二名中等生,他们分别是由性别,成绩,性格,能力等方面不同的成员构成,各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保证每个小组基本都是班级的缩影。然后,选拔一名综合能力最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专门负责组织管理本组的学习带领大家合作讨论。

二、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如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等。

第五篇: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

博白镇第三小学 蔡舒婷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一:小组成员间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小组合作技能,不具备合作的心向和倾向性,学生本能地不知道怎样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互动。

常见问题二: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缺乏必要的讲述,无法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把未知信息与已有的认知经验联系起来,选择最佳的学习起点,尽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常见问题三: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有广泛的参与,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造成学生逐渐感到厌倦;一些没有思维容量,甚至是一些根本就不屑一论的问题充斥其中,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率事半功倍。

常见问题四:问题一出现,教师不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深入思考,就组织小组讨论。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意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之真谛。

常见问题五:学优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学困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而一些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性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等生半步,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

常见问题六: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听不清究竟谁的思维不严密,谁的思维缺少条理性。当学生和小组面临问题时,教师无法对一些问题进行辨别、分析并对学生们进行帮助。

基 本 对 策

首先应该全面完整理解其意义,正确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

其次,要有一定的准备。小组合作学习成员一般控制在4——6人,由于是一个小集体、小社会,因此在开展合作学习必须要有一定的社会技能,也就是说要有一定准备和必要的训练。当然,这一些良好的习惯和品质,是不可能一朝一夕习得的,要有意识的长期培养,潜移默化。

第三,在小组合作前,教师要做适当的讲述。这样,小组学习就能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展开。当然,课型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也可适当灵活调整。

第四.要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小组学习中的作用。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索之前,一定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学习思考的时机。 第五,要正确处理异质学生间的关系。教师对学优生要进行适当的教育,鼓励他们对学困生提供帮助,与其他学生形成协作友谊的关系,从而使自己的举止更为得体,更能尊重他人,更具有分享精神,并在分享中体验自身的价值。 最后,作为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在实施这种学习方式时,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做一个成功的引导者、促进者。在合作学习中要尽量多走动和观察、倾听,必要时可进行干预。教给学生一些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不断引发学生思维碰撞,把学生的探索引向深处。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通过不断的指导,长期的熏陶,通过相互探讨,不断反思、校正,才能逐步走向成熟。

上一篇:县政府重点项目汇报下一篇:新职工思想政治学习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