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体育论文

2022-05-12

第一篇:关于学校体育论文

关于学校体育生命教育研究的综述

【摘 要】生命教育理念在各大学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前提是体育教师需要明确把握生命教育的内涵,了解生命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由此,体育教师才能够合理的应用生命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中小学校体育生命教育的实行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学科;生命教育;优化策略

一、生命教育内涵论述

生命教育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并于21世纪扩大应用。生命教育的原则为: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生命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是对体育教学的净化与提炼[1]。生命教育表达的是生命的质量、生命的完整性及生命的自主性,而这三者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精神生命、自然生命及社会生命,同时对应着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及社会适应性。以上三方面不管是哪一方面产生问题,均会导致完整生命存在缺失,造成自然属性伤残、精神属性扭曲或社会属性的难以适应。一项关于全国各个学校学生自杀状况的调查显示,在仅十年的时间中,选用了203件有效的自杀案例,在这203项案例中,5%的学生自杀原因是身体状况,4%的原因是工作问题,7%的原因是心理问题,12%的原因是学习不如意等问题,2%的原因是人际关系不畅、8%的原因是感情问题[2]。因此,反映出很多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与善待是不够的,也反映出学校日常教育中缺失生命教育,所以,展开生命教育是迫在眉睫的。

二、学校体育课程生命教育的实行措施

(一)合理融合体育课程与生命教育

第一,教育部在制定体育教材的时候要插入关于生活方式、自身行为与健康的关系这一章节,深入分析生命教育的思想,并贯穿于体育教材中,促使学生在展开体育训练的时候学习到生命教育的知识。第二,各大学校可以聘请专业的体育教练等定期展开安全教育、生命教育论坛或讲座,促使学生了解体育安全知识。第三,结合学生好奇心强的自身特点,体育课程可以借助游戏等手段展开生命教育。如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一项体育训练存在的危险性,促使学生可以感受到最直接、最全面的体育健康训练方式。

(二)合理设计学校体育教育内容

在体育教学之前,体育教师需要合理的设计体育教学内容。第一,增设关于耐力训练的内容,让学生在运动的时候了解身体生理变化,体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生理情况。在耐力性训练的时候,体育教师要合理的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平衡性与运动性,并在运动结束后教导学生消除身体疲劳感,感受运动后的顺畅,从而让学生认识与感受生命的力量。第二,增设关于增肌塑形的训练。针对性的引导学生掌握运动中生命的活力,促使学生了解生命活力的内涵。

除此之外,合理教导学生体育运动也是生存保命的技能,包括长跑、游泳、攀爬、滚翻及武术等都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抵抗力,保护自然生命。合理的设计体育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尊重、肯定、热爱生命的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生命情感[3]。如将生命教育植入体育游戏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借助游戏的方式,消除学生对水的畏惧感,然后在练习踩水等技能,学习基本泳姿,在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上述技能后,在教导其求生自救及救人的技能。由此学生通过生理与心理的适应,能够感知生命的力量,同时也可以感知体育运动带来的积极效果。

(三)合理选用教學方法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的时候可以选用情境教学法。当然,情境教学法本身不包括生命教育的内容。但体育教师可以合理设计教学情境,在其中植入关于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如在讲解关于武术等理论的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技术向学生展示关于我国武术等关于武德的内容,促使学生了解到武术的强身健体的功效。

在如此的情境中,学生在练习的时候就可以辩证的了解武术的功效。武术可以强身健体,但如果练习方法不当,甚至可能对练习者的身体造成损伤。如果练习者缺乏武德,那么他很有可能会借助自己所学的知识伤害他人。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可以了解到不管是任何一项体育项目,其都具有保健的功效,但如果运用不合理,也会对自己或他人生命造成影响。

(四)学校要合理的展开灾难逃生演习活动,提高学生对生命的认知

每当灾害发生的时候,很多人通常都是束手无策,很难及时地进行自救或者救助别人。所以学校体育课程中要合理的丰富学生的安全技能,定期展开灾难逃生演习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安全演习中来。当然,为了保证灾难逃生演习的实施效果,体育教师可以穿插趣味性的模拟内容,消除学生对自然灾害的畏惧感[4]。体育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模拟以下内容:地震来临如何自救、发生火灾如何逃离、同伴溺水如何抢救等。除上述之外,体育教师还要教导学生关于救护类、技巧类的救助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包扎、止血、人工呼吸等基础的救助技术,促使学生可以及时地采取合理的应急处理措施,从容地面对自然灾害、社会灾害等。

三、结语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增设关于生命教育的内容,是当前教育复杂化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生命教育知识发展的必要要求。因此,体育教师要合理的插入生命教育的内容,合理设计体育教材,选用正确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对生命教育的认知,促使学生感受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参考文献】

[1]许溪.农村学校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2]徐丽.基于生命化教育视野下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3]张亚威.生命安全教育语境下河南省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5.

[4]舒宗礼,王华倬.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生命教育缺失现象透视及其回归[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4).

作者:林锦秀

第二篇: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思考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学校体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从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拓宽体育教育途径、突出区域学校体育特色等四个方面提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教育;教育途径

作者简介:於国元(1969-),男,浙江舟山人,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浙江 舟山316000)

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和重要内容。近年来,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釆取有效措施,通过多种途径,促进了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和活动蓬勃开展,增强了学生体质。本文以海岛城市浙江舟山市为例,分析当前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和问题,井提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增强青少年体质的若干对策。

一 学校体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 思想上还不够重视

一些教育机构对学校体育工作还不够重视,甚至一些校领导还停留在“嘴上重视,行动轻视”的阶段。特别到了初、高中阶段,受教育考核体系升学评价权重的影响,校领导们更重视的是有多少学生升入重点中学、重点大学。从近两年舟山市开展的国家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上看,近视率小学达到33%,初中达到60%多,高中达到78%,耐力类(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学生的优秀率不足10%。

2 体制机制的制约

从2004年起,舟山市在初中升高入学考试中全部取消了加分政策。这对体育项目在初中普及并为高中输送优秀体育尖子造成很大影响。高中虽然有招体育特长生的计划,但更多看重的是田径类尖子,对舟山市一些在全省的强项,如篮球、女子排球,足球等项目并不看重,对项目的梯队建设十分不利。从全省角度来讲,也存在着运动员输送不畅的问题,除了一些省体育局和省教育厅共有的重点项目(田径、游泳、乒乓球、篮球、排球、竞技类健美等)招收部分尖子运动员外,其他如足球、射击等基本没有省一级的队伍。此外,《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自1978年颁布实行以来,经历三十多年没有条文变化,造成了政策和现实的脱节,如在体育课时计算上,那时是按6天的工作量计算,现在都是5天工作制,课时明显偏高。

3 地域的影响

由于受海岛地域限制,有的学校,特别是偏远海岛学校学生活动场地不足,制约了体育活动的开展。另外,受海岛交通影响,学校参加省、市级比赛费用较大,对学校的压力较大。

4 体育投入经费不足

据测算,按照开好开足体育课,全面落实省八项重点项目、开展好市级各类体育比赛(不包括设施设备投入),全年至少需要78万元,而目前落实的只有三十多万元,造成有些项目无法开出、一些省级比赛项目难以参加。同时也造成舟山市学校体育的竞技水平不高。除定向运动和初中组男子篮球、高中组女子排球在全省能进前六的水准外。其他各个项目在省内的竞技水乎不高。

二、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对策与思考

1 切实建立起各项工作机制,确保学校体育工作稳步推进

(1)要建立健全完善有利于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各项考核评估机制。在各级学校建立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学校体育工作考核机制,学校传统体育项目申报、验评及奖励机制、竞技体育比赛激励机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分析报告制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等等制度,通过各项配套机制的建立完善,使舟山市学校体育工作得到充分的机制保障,促进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2)落实经费保障机制,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统筹协调、因地制宜,加强学校体育设施特别是体育场地建设。要落实和用好体育专项经费,即按舟山市每人30元统筹安排,按学生数用于学校体育建设。城市和社区的建设规划要充分考虑青少年体育锻炼设施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基本的设施和条件。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要与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统筹考虑、综合利用。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建设结合起来,改善农村学校体育条件。可采用校际联合、校企合作等方式合理利用及调配体育场地,加大对体育器材设施设备的投入,为提高师生健康水平提供较好的条件保障。

(3)加强学校体育的督导检查。根据省、市《关于建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情况督查制度的通知》要求,成立《标准》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并把学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开足体育课、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学生健康情况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内容,列入县区、市屆学校教育督导目标责任制考核中。

(4)《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工作制度化。将抽测的实际数据向社会进行子公布,对达标率比较低的学校要求其认真分析原因,并要求学校把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到议事日程。学校每学年对学生进行弓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按评定等级记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并列入学生档案(含电子档案),作为学生毕业、升学、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一些学校还根据各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综合成绩和开展体育活动情况,评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先进班。

(5)坚持和完善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制度。把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分为五大类,运动与健康是其中一类,运动与健康测试包括体质健康测试(由学校根据体质健康测试办法和标准组织进行)、运动技能测试(要求每个学生在田径项目、球类项目、定向运动等中任选一项参加测评。学生经某项测评不合格允许补测,也可以改选其他项测评)、体能基础测试三项,其中体能基础测试学生必须在游泳和1500米跑中选择一项参加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要作为初中毕业的条件和高中招生的前置条件,应该发挥很好的导向作用,极大地促进了学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各学校要利用“体育节”、“体育周”、“体育嘉年华”、“校园奥运会”、“田径运动会”及其他体育单项性竞赛等组织运动技能测评。

2 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体育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

提高青少年体育活动质量,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是关键。要依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深化教育改革。加大管理力度。要积极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各学校要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充分挖掘舟山市体育学科名师、学科带头人的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和利用,以名师带骨干,以老带新,既重视名师团队的打造。也为青年教师搭建了成长的平台,要实施学科带头人和新教师的结对指导制度,体育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制度。每年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参加省级以上的教研、培训及比赛观摩活动,体育教师重视教学科研,结合新课程改革,参与课题研究,以研带训,以科研促进课堂教学。一是提高教学能力。要认真组织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用新的

理念指导教学。熟练掌握《课程标准》中的每一项教学内容,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工作。二是提高指导能力,通过开展名师结对带徒活动,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新教师在老教师的帮助一下,尽快进入角色,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三是提高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能力。通过全市的培训,使体育教师不仅能掌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内容、测试方法和锻炼方法,还要掌握数据统计和上报方法,能够独立完成本校、本年度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工作。

3 努力拓宽体育教育途径,确保学校体育稳步推进

(1)开足课程上好体育课。坚决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保证中小学体育课时的通知》以及《省教育厅关于落实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的通知》规定,小学1~2年级每周体育课为4课时,小学3~6年级体育课为3课时;初中方3课时,高中每周两课时。全面实行大课间操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小学体育课和初、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是必修课,各学校必须保证开齐上足体育课时,确保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中小学校长,是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实行好层层负责制。学校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积极主动地为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创造条件。班主任对落实本班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全权负责,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必须排进课表,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

(2)丰富载体开好课外体育活动。各校要通过搞好“两操一课”(眼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努力做到因地制宜,争创特色。把广播操、集体舞、民间传统体氰地方特色体育等内容融会贯通,充分体现健身性、趣味性、安全性及团队意识,保证锻炼效果。

(3)举办好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运动会,积极开展竞技性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各级教育机构和学校要定期组织综合性或专项性的学生体育运动会。市、县(区)要每年定期举办好综合性的运动会,学校每年要召开春、秋季运动会,因地制宜地经常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进一步办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充分发挥其对群众性体育的示范带动作用。

4 结合实际,突出区域学校体育特色和壳点

(1)学校建俱乐部。把体育特长人才培养作为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选拔有责任心、事业心和业务水平较高的体育教师负责训练,培养体育骨干和后备人才,为推进学校利用自身优势成立体育俱乐部创造条件,以争取国家、省、市三级的体育专项资金支持。要重视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扶持,积极鼓励学校申报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

(2)体育和国防协同。舟山市是全国“双拥”模范城,又是军事要塞,舟山市每届高一新生(还有部分学校的初一新生)入学时,都要进行为期十天左右的军训。军训工作要和学校体育项目结合,不断完善军训制度,丰富军训内容,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竞争意识和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增强国防观念。每年暑假舟山市初中学校组织部分学生参加“少年军校”,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国防意识,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3)体育和文化共建。各校要重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通过评选“体育之星”、“阳光少年”,颁发“阳光体育奖章”等活动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通过“体育嘉年华”、“校园奧运会”、“体育节”等活动,寓体于乐,把体育知识、体育竞技和体育精神融为一体。

(4)努力构建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新体系。加大体育选修课的比例,逐步完善四大类的选修内容,即运动项目类、休闲娱乐类、民间体育类、生活实用类游戏等。增加学生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经验,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展学生的运动特长,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 麻剑飞

作者:於国元

第三篇:关于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现状的研究

【摘要】特殊教育是彰显社会文明化进程,体现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促进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将以某市特殊教育学习为调查对象,通过相关数据的分析,说明当前特殊学校体院教育存在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特殊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学生、成长环境。

【关键词】特殊教育 体育 教育 现状

【中圖分类号】G807

一、特殊学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体育教师资历较浅、培训工作不到位

首先我们从下表1可以看出,该特教学校的体育老师执教年限在0到1年的有 2 人,1到5年的体育教师有6人,工作6到10年的有2人,工作11到20年的有1人,工作了21到30年的体育教师有1人,没有 31 年以上执教年限的体育教师。这说明目前特殊学校体育教师年龄普遍年轻化,工作时间较短造成他们工作资历较浅,相关经验不足,会一定程度上给老师与特殊儿童的交流带来阻碍;同时教学时间过短,也会使特殊体育教师对特殊体育教育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偏差,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体育教学的质量。

其次,特殊教师课前培训工作也不到位,如表2可得,在进行教育课程之前,仅有1人在工作前后都参与过残疾人体育教师的培训,很大部分还是选择工作之后进行培训,这其实对于特殊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是一个较大阻碍,相关学校应该加大课前培训力度,从源头提高体育教师水平。

2.体院教材利用率低、教学效果不佳

在笔者对改特殊教育学校调查过程中发现,该学校配备了比较完善的康复功能训练室,但是很少被体育老师使用,学生也很少能在康复训练室上课,原因在于有些设备比较昂贵,体育教师也不知道怎样使用,还有残疾学生由于自控能力比较差,害怕他们损坏设备,因此康复训练室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除此之外,在和体育教师的交流中得知,由于学校场地的限制和器材的缺乏,对课外活动和体育竞赛训练的开展都受到很大影响,对开展课外活动的项目和内容选择上都受到限制,只能组织开展一些田径、接力等比较单一的活动形式,时间长了学生就失去了兴趣,久而久之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就很少开展,所以想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就变得困难。还有一些体育老师认为残疾学生没有必要搞运动训练,过度的训练对他们会造成二次伤害,运动训练和运动成绩对于这些残疾学生是矛盾的,又想出成绩,又不想受到运动训练造成的伤害,在一部分体育教师心里也是很矛盾的,但是有的残疾学生家长却不这么认为,如果孩子在某个项目上表现突出,他们是非常支持孩子去参加的,他们认为这是孩子实现最大成就的事情,能让孩子更坚强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综上所述,改特殊学校的场地建设标准基本符合国家要求的标准,运动场地和教学器材基本能满足体育教学的需求,但是使用率与教学效果不佳,要达到组织开展课外活动和训练任然存在巨大的差距。

二、改善特殊学校体育教育的措施与建议

1.优化体育场地器材,保障物质基础

运动场地和教学器材是体育课不可缺少的硬件设施,是实现体育教学的桥梁。只有建设充足的运动场地和教学器材,学生才能拥有更充足的体育活动空间和呈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虽然目前学校的体育场地能基本满足体育教学,但离标准任然存在巨大的差距,因此,政府和教育等相关部门要加大学校和社会公共体育场地建设,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实体育器材,从保障体育课教学的良好发展。

2.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力度,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特教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程的执行者,不光要具备超常的运动技能,还要掌握全面的特教理论知识。教育在不断地更新,要不断的加强特殊体育教师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现代科技手段和医学发展都可以对特殊体育教育带来巨大变化和改进,利用这些因素,在结合专业知识从教学技术和科研能力等多个方面提升特教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十分必要的。建立完善适合的教学评价体系,保障特教体育的质量,是最终提高特教体育教学的保障。

3.统一教材,规范学科内容

国家和教育部门要组建有关康复医学和体育教学专家和一线体育老师为特殊殊教育学校编写适合个类别残疾人体育活动的体育教材,让体育课教学规范,让特教体育教师有据可依,促进残疾青少年学生掌握更多丰富的体育运动项目技能知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锻炼对特殊儿童的健康和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和帮助他们参加更多的体育锻炼,加强他们的体育健康教育,将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从而使他们有机会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减轻社会的负担。

参考文献:

[1]何敏学,全海英.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缺陷补偿功能[J].体育学刊,2010(05).

[2]何敏学,都晓娟,林华等.中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调查[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1).

[3]桑国强.国内、外特殊体育教师研究现状述评及展望[J].中国体育科技,2015(06).

作者:李风玉

上一篇:高等学校德育论文下一篇:浅谈感恩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