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体育的论文

2022-05-14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学校体育的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课外体育活动不仅要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而且要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改变传统的体育活动形式,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建立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外体育活动。

第一篇:关于学校体育的论文

关于技工学校体育教学的思考

摘要:缺乏良好的身体素质,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活动就难以有效开展。所以,重视体育锻炼,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成为提高身體素质的重要途径。简要分析了技工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技工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够提高技工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技工学校 体育教学 问题 策略

一、技工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技工学校的体育教材过于陈旧、落后

与其他类型学校的教材相似,技工学校体育教材的内容主要围绕足球、健美操、田径以及篮球等内容,缺乏自身的教育特色,没有针对性,并不能为技工学校学生以后所从事的工作服务,没有考虑到不同类型职业的专业需求。而且由于教材内容与专业的特点不符合,学生难以做到学以致用,毕业之后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从而制约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2.技工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比较单一

从进入学校开始,技工学校的学生就已经选好了所学习的专业,而且由于专业性质的差异,学生的性别、体能和技能的要求也不相同,因为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决定了学生的专业内容,如果一味沿用以前的体育教学目标,肯定难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技工学校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和专业性的特点,为培养实用性人才为目标,学生毕业后一般是在生产第一线工作,所以,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和一定的实践能力,但是,在实际上,很多技工学校的教学目标并没有体现出自身的教育特色,教学模式与普通中学的教学模式相一致,脱离了技工学校学生的职业需求,导致教学质量较差。

3.技工学校的体育教学模式落后、单一

由于体育教学模式单一、固定很多学生缺乏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不喜欢上体育课,从而导致技工学校体育教学的效果较差。例如,一些学生的身体素质不高,怕累、怕苦,缺乏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或者体育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等。另外,在体育学习和体育竞赛中,一些学生的缺乏进取心,自我约束意识不强,不能有效配合班级所组织的集体训练活动,从而导致学生自身的体育能力较低。比如,在中长跑测试中,很多学生缺乏坚持下去的毅力,给体育教学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技工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1.结合办学特色,科学选择体育教材

普通中学主要以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为教学目标,而技工学校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在体育教学方面,技工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的教育特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身体素质以及职业需求等,科学选择体育教材,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以确保学生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技工学校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技工学校可以选择一些健身效果较好、群众基础广泛、占地面积较小、器材简单的体育项目,为学生走向社会进行体育锻炼做好准备,从而增强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认知能力、体育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的差异,适当选择涉及休闲、竞技等领域的教材,增加具有民族性、地方性的体育运动项目,让体育教学内容多样化、本土化、弹性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沿海地区的技工学校可以开设游泳、沙排等体育教学内容。

2.转变教学理念,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传统的体育教学局限于体育技能的传授和体育动作的训练,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岁,技工学校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科学制定体育教学的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锻炼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材以体育竞技项目为主,难度较大,会受到条件的限制,难以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走向社会之后,学生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等可能不在需要竞技类的体育项目,只能参加一些简单、实用锻炼,从而使得所学内容与实际情况相背离的现象。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技工学校应该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积极作用,合理设置教学目标,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技工学校可以把培养学生的情商作为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让学生能够自觉遵守规则,可以与他人有效地进行分工与合作,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坚持不懈的意志,敢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不断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和心理素质,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实践课程中,技工学校可以加入军事训练、拓展训练等,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另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活动,以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3.结合专业特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对于技工学校的学生而言,毕业之后少数学生可以会继续深造,而大多数学生则走向社会,成为一名工作人员。走向社会的学生,从事了某种职业,可能会经常使用某一部分的器官,造成某些器官发达、某些器官衰退的情况,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技工学校需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例如,对于汽车修理、钳工专业,技工学校可以选择一些提高腰背力量、上肢力量的体育教学内容;对于电工电子专业,可以安排登高、爬杆、登山等方面的内容;对于计算机专业,可以安排增强手腕、手指灵活性的内容;对于酒店专业,可以安排体操、健美操、形体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烹调专业,可以安排增强腰背肌力量、臂力的内容……以增强体育教学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另外,技工学校应该讲解必要的卫生保健知识,预防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患上职业病,让学生能够自我处理意外损伤,确保学生能够承受起职业工作对身体某些部位的特殊要求,以减少伤病,增强学生的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此外,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适当讲解常见的体育比赛的组织方法和裁判方法,让学生走上社会之后,能够组织一些小型体育活动,可以胜任裁判工作。

4.改革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

学生专业特点、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的差异,会给体育教学的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以确保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男生一般比较喜欢运动量大、竞争激烈、能够展现自我的体育项目,而女生则比较喜欢娱乐性强、对抗性小、可以塑造形体的体育项目。所以,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别差异,有效运用教学方法,营造出有利的学习环境,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大致了解各类运动的起源、发展和现状,熟悉竞赛规则、裁判方法;掌握自我保健、运动损伤处理等方法,让学生能够科学、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体育教学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技工学校需要根据时代形势和自身的教学特色,合理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不断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成波.关于技工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思考[J].职业,2016,(11):153-154.

[2]颜梦.浅谈技工学校体育教学[J].现代交际,2014,(02):209.

[3]刘俊宇.关于技工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3,(26):58+60.

[4]董洪广.浅谈技工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体育世界,2012,(10):71-72.

[5]谢建军.关于技工学校体育教学的几点思考[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S2):74+88.

作者:王增平

第二篇:关于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

摘 要 课外体育活动不仅要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而且要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改变传统的体育活动形式,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建立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外体育活动。文章对初中课外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对此提出一些意见

关键词 课外体育活动 意义 措施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实现课外体育活动的多样性显得尤为重要。据调查初中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情况后,结果发现学生自主参加活动的意愿很高,但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中由于中考制度的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不纯。

一、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

首先,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延续,它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其树立终身的体育意识。其次,课外体育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它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进而加强体育锻炼。课外活动还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而且还能发展他们的特长。所以,课外活动在学生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最后,课外体育活动能够促进校园文明建设。

二、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与作用

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首先是巩固提高体育教学的成果,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每周上三节体育课是不够的。在体育活动中,需要人体各组织细胞分解能量物质供机体活动,能量物质在分解的同时,又不断地合成。这种分解与合成,在活动结束时,在保证营养供应的前提下,物质的合成大于消耗,并在一定时间内进退过原有水平,这就是“超量恢复”原理,因此课外体育活动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喜欢的项目,这样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锻炼。在学习和锻炼地程中遇到困难或挫折,学生会主动地去挑战它,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课外体育活动具有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增长学生的知识,开阔其视野,陶冶其情操,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师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在良好的氛围里学生才有兴趣去活动、去学习。

三、课外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设施方面的问题

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是体育场地与体育设施。首先,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场地有限。其次,体育设施比较单一。很多学校都只有篮球场、田径场和足球场,而缺少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场地设施。例如:网球场、游泳馆等。学校的体育场地与体育设施完全不能满足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要求。

(二)教学方面的问题

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教师处于指导地位。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枯燥,过分地注意体育课堂的秩序并一味地采取训练的方式来指导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教师如果不改变教育方法,会导致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失去兴趣,进而影响学生的体育锻炼。滞后的教育方法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而且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没有任何帮助,所以,教师应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热情和主动性,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

(三)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不足

由于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视度不够,因此,学生对其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一些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锻炼身体,丰富自己的课外生活。还有一些学生态度不端正,利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做一些与体育课程无关的小动作。学校要重视课外体育活动,并且完善管理措施,使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四、课外体育活动的措施

(一)加强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

首先,学校要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以学生为本,开展一些适合初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育项目,促进学生在闲暇时间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其次,教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二)完善管理措施

学校可以将课外体育活动归入教学管理的范围,我们能够把学生参加课外锻炼的质量与出勤率归入学校管理的范围,并将每天的出操情况记入班级评比中去。另外,学校还可以对学生每周参与课外活动的次数进行规定,尽可能地提高课外活动锻炼的出勤率。对于体育基础较差的同学,教师应该选择适合他们的体育项目,并在锻炼的同时对其进行鼓励,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课外体育活动的原则

1.自觉性原则

自觉性原则是课外体育活动的优点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是这样的,有了兴趣,有了目的,同时也增强了自觉性,这样才能自觉、积极地投身于锻炼活动,要求明确“生命在于运动”的科学道理,同时锻炼过程中务必要做到“意念专一”抛除一切杂念。

2.适量性原则

适量性原则主要是指锻炼要有适当的生理负荷,并在渐进的基础上有节奏地加大,并应随着人体机能的变化而变化。而在上体育课时,则出现了“体质好的吃不饱,体质差的吃不了”的现象。课外体育活动的锻炼就能明显的克服这一现象,但在运用实施中也应注意二点:第一,通过锻炼中的生理测定和锻炼后的自我感觉,做到勤而行。第二,要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运动负荷量、强度和间隔。

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为了同一目标,采取不同的形式,发挥重要的作用,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补充,可以提高技术训练,使之更加完善、成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学校的体育教学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徐士昂,贺新成.通辽市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探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7(1):119-121.

[2] 于鹤,李政.初中生课外体育活动组织模式的研究[J].体育世界.2014,32(2):10-16.

作者:喀斯木?阿布拉

第三篇:关于高等学校独立关于高等学校独立

独立学院,是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创新,以其“民、独、优”的新模式、新机制,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独树一帜,占有特殊地位。

独立学院的崛起是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历史性选择,在目前和今后的一段时期内,独立学院事实上承担着为国家扩充本科优质教育、推动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重任,承担了全国将近三分之一的本科生培养任务,已经名副其实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一支重要的办学力量。

近些年来,独立学院的跨越式发展方兴未艾,但在发展过程中被隐藏或忽略的一些问题和矛盾也开始逐渐显现:与招生规模、办学规模快速发展相比较,目前一些独立学院的校园规划和硬件建设相对滞后;量的快速扩张带来了质的担忧,规模、质量、结构、效益需要协调发展……一系列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独立学院发展的“瓶颈”,独立学院要想达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实际统筹规划,科学定位,更新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式,找出有针对性的对策,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实事求是地诠释独立学院的全新发展模式和发展前景。

一基于SWOT分析法的独立学院的发展前景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由于独立学院的举办人、定位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每个独立学院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社会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市场化和多元化发展又给独立学院的发展带来了形形色色的机遇和挑战。独立学院该如何分析自身所面临的优势和劣势、机遇与挑战呢?笔者由此对独立学院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加以分析,并籍此找出一条适合独立学院科学发展的道路。

1内部优势分析

我国独立学院多数都是由具有教育理念的民营企业家投资,由一批富有管理经验的普通高校退休校(院)长或资深教育专家任院长,形成了企业家与教育家的结合,资本与知识的结合,教育走向产业化的独特模式。

在办学理念上,独立学院可以通过借鉴普通高校办学的成功经验,提出创新的办学教学管理理念。在管理体制上,独立学院的扁平化组织架构使其管理机制运作更加合理,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节约管理成本。它们办学机制灵活,普遍实行市场化管理和运作,办学效益高,发展较快。

申办的普通高等院校一般都享有良好的师资和品牌资源,是多年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获得了社会承认,有着良好的社会影响,被社会认可的名牌学校。通过合作办学,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接受名校学风的熏陶和教学的培养,可以有效扩大人才的培养规模和人才的培养速度,为快速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提供必需的支撑。

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独立学院因按民办机制运营,非常注重与市场和社会的结合,学院的专业设置一般都是在充分的市场调查基础上、结合母体学校的专业特长进行的,其前景主要是应用型,与公办大学错位发展。

独立学院可以借助资金优势聘请名校的名师、学者和专家,作为带动学校发展的龙头,带动和吸纳一部分中青年知识分子作为中坚力量,创造学校浓厚的文化气氛和学术气氛,从而使更多的、自己培养的名师、专家脱颖而出。

2内部劣势分析

独立学院招收的是“二本”线以下,专科线以上的本科学生,独立学院的学生在理论基础上就略差于普通院校的学生。

各民办高校一开始就把师资队伍的建设摆到了重要位置,但都面临着很多现实困难:兼职教师多,专职教师少;离退休教师、年轻教师多,中年骨干教师少、专家学者型教师较少、“双师”型教师较少。同时教师队伍结构也存在着不合理问题:兼职教师比重过大,专职专任教师绝对数量偏少,教师的职称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不合理,专职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不合理等。由于办学时间较短,在短期内难以建立一支数量适中、结构合理、质量较高的师资队伍。

由于创办过程中办学经费不足,在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人员职称结构、实验条件、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如教学实验设备更新缓慢,现代化教学手段得不到广泛应用,实验室开放难以实施,启发式教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不足等等因素,导致实践质量得不到保证。

教研项目少,经费不足;教师教学任务比较重,同时承受着教学“质”与“量”的压力,科研精力投入不足。教师对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特点还不够明确,教师对这一新教育模式研究不够。

3外在机会分析

在2003年以前,“名校办民校”只是在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下,以探索公办学校办学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为目的,在小范围内开展小规模的试点。2003年5月,教育部颁布《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试办独立学院管理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后,1998年以来,一些地方试办的“二级学院”得到了肯定,并统一更名为“独立学院”。《意见》认为“独立学院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探索和创新,是更好更快扩大高等教育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2004年3月5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公办学校参与举办民办学校得到了肯定,并明确了具体操作办法。2008年4月公布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更体现国家的“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一批高水平本科院校纷纷迈向科研型或研究型大学,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原行业部委院校在体制改革中划归地方主管后向综合性大学迈进,职业技术院校学制由三年向两年转变,出现了“高层次应用型”的真空,这是当前独立学院面临的重大机遇,同时也是独立学院的历史使命。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和人才需求结构的转变为独立学院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4外在挑战分析

由于人们对独立学院缺乏足够的认识,高额的学费和较低的招生分数导致很多家长认为独立学院就是“拿钱买文凭”的地方;对独立学院的办学质量存在怀疑,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往往受到不公正对待,对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了很大影响。加之独立学院本身也暴露了一定的问题,致使独立学院办学在社会上并未得到充分的认可。

尽管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具有“民、独、优”的优势,同时也有党和政府的积极扶持,但依然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巨大竞争压力。这压力不仅仅来自于数量可观,实力雄厚的公办高等院校,同时还来自于其他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如高等学校网络学院、软件学院、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院校等。这些竞争,有生源的竞争、办学规模的竞争、师资的竞争等等,但最终还是教育质量的竞争。衡量教育质量的客观标准就在于其培养的学生是否被社会所接受,是否能够在社会竞争中取得成功。因此,独立学院要想打造核心竞争力,必须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升学生就业率方面有更大的作为。

二独立学院的科学定位

独立学院的科学定位是学校发展的方向,它是在科学分析学校外部环境和自身实力的基础上,根据定位内涵的特征,合理确定独立学院本身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定位的关键在于正确地选择自己的发展空间,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科学定位的重要意义在于在市场竞争中争得主动权,争得广阔的发展空间。一个连自己的定位都说不清楚的高等院校,其发展必定是盲目的,缺乏生命力的。民办高校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适合自己持久健康发展的空间,根据可操作性原则,科学地确定自身的发展目标,正确定位,扬长避短,办出特色。

所谓科学定位关键是三点:一是要切合实际,满足市场需求;二是要有前瞻性;三是要反映出自身优势。独立学院必须在社会发展中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科学定位,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打造自己的优质品牌。

1整体目标定位

(1)独立学院定位应错位于母体大学

独立学院的母体学校是公办普通高校。其中不少是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著名大学。这些名牌大学的发展目标大多定位于“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的层面上。由于独立学院办学历史较短,无论是现有专任教师队伍,科研力量,还是其他办学条件、教学资源存量等都还十分有限,生源的质量和结构亦显著不同,因此,照搬母体学校的发展目标,是不现实的。从目前我国独立学院的现状和市场需求来看,将独立学院定位于教学应用型,更为切合实际,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我们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个性,要科学分析社会需要和自身的实际,找准自己的位置。

(2)坚定地走“教学应用型”发展之路

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十分需要高等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异军突起,并定位于教学应用型,不仅可以使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多样化,而且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实践“人才强国”战略。定位于教学应用型,这是我国就业市场、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赋予独立学院的光荣使命。独立学院整体目标定位应错位于母体大学,坚定地走教学应用型发展之路。

2培养目标定位

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定位,介于学科性(或研究型)和职业技术型(或技能型)的目标之间,是符合社会分工和发展需要的。但是,独立学院培养目标转型的难点和关键点不仅仅在于理论的取舍,而在于实践中的创新,在于如何把培养目标具体化,转化为可执行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独立学院培养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把握好学科的系统性和职业导向性两者之间的宽度、厚度和技能培养实用度之间寻求新的、甚至是多样化的平衡点。

这类人才主要从事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和工艺过程的指导、监测、管理和控制等方面的工作,属于使研究开发的成果转化为产品,在生产第一线解决实际问题、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而必需的人才。也就是说,我们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工作在一线的技术与管理工程师。

3学科专业定位

作为资源主要靠市场配置的独立学院,应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对专业设置进行科学布局,制定学院的专业建设规划。作为一个独立的办学实体,应当进行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规划,并根据规划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如果独立学院所设置的只是一些低成本的“热门”或“短线”专业,则既容易造成今后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就目前独立学院的发展现状而言,独立学院的学科专业定位原则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母体学校的优势学科为基础,以足够的财力为根本,以学科带头人和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核心课程为中心,以应用科研为动力,以造就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的,逐步构筑独立学院的优势学科和学科群。

4服务区域定位

从试办独立学院的初衷看,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当地人民群众日益增长接受高等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本省或本地区经济建设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定位的成功不在于市场领域和区域的大小,而在于将所分割的市场做大做强、做深做透。就教育市场规律而言,研究性的综合性大学因科研实力雄厚和培养人才的高端性,其服务区域定位往往是面向全国的,而独立学院则宜与本省、本地区建立良好的密切合作关系。以形成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生长机制。

从战略的眼光看,能源经济仍将长期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所以以石油化工为品牌的独立学院应该抓住这一契机,重新思考与定位,打造与能源协调发展富有竞争力的新型教育体系,通过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力、使用率和效益,提升学院和学科的整体水平。开展石油化工领域独立学院专题研究,在促进“整合”,形成“合力”,实现“联动”上花气力、下功夫,从而为石油化工业和能源经济的发展作贡献。

5特色品牌定位

特色品牌定位必须以培养出的人才这一产品定位,它以学科专业定位为基础,突出发展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和监控体系,自觉地服务地方、基层、经济建设的第一线和主战场,培养出“精基础、宽专业、重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学习上顺手,工作上上手,市场上抢手,打出自己的特色与品牌,来实现独立学院的特色战略和品牌战略,从而打造出自己的特色与品牌。

打造学院自己的特色与品牌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努力过程,更是一个综合各种因素的整体推进过程,它是由市场上的价值所决定的,它以许多文化性、技术性、制度性的东西为依托,是长期办学沉淀的结果。我们要坚持人才培养的“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的四实特色。在学校的特色与品牌形成的过程中,取决于许多相关内容和制度的推广实施力度,至少包括根本价值取向和制度的执行两个方面,只有如此,特色与品牌的定位才具有完整的生命力。

三独立学院科学发展的四大战略

1“质量立校”战略

教学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的提高是独立学院生存发展的永恒主题,是学校竞争取胜的法宝,是立校之本。面对21世纪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竞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独立学院必须以学生为本,严谨治教,敦品励学,精心育人,加快学校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特别是独立学院的质量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所以必须大力实施“质量立校”战略。

(1)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做到六个坚持

独立学院应该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教学建设为基础,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大力推进“质量工程”建设,坚持严格规范的教学管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若以教学工作为中心,要做到“六个坚持”:坚持学校的各项工作,均围绕教学工作而展开;坚持学校的主要行政领导做为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在学校各项改革的中心核心地位;坚持教学基本建设在学校各项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坚持教学投入在学校各项经费安排中的优先地位;坚持董(理)事长、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持续关注教学工作。

(2)继续推进“质量工程”,坚持“严格规范”的教学管理

在确立教学工作中心的基础上,应继续推进“质量工程”,坚持“严格规范”的教学管理。这就要正确处理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的关系,有重点推进教学改革。按照“加强基础、淡化专业;提高能力、注意素质;突出特色、分流培养”的要求,大力推进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深入改革。独立学院还应设置教学奖,同时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尊重教师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必须严格规范教学管理,加强教学运行监控,治理“教风、学风、考风”。

(3)正确处理“质”与“量”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使高等学校在“量”的方面得到迅速扩张。但由于受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整个社会对高等教育意义缺少正确的认识,社会短视行为加剧了对教育的冷漠态度,因而对高等教育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相对不足;传统的教育观念也在影响着高校教师,他们在思想和行为上也难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加上大学生又较为普遍的缺少学习主动性。受这些因素制约,大学教育中“质”的问题就比较突出地摆到了人们面前。高等教育质量同样是涉及独立学院能否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必须改变传统的办学理念,改革封闭的僵化的单一的办学模式,创造出面向社会需要的开放的灵活的多样的模式,善于利用自身的优势培养出深受社会用人单位欢迎的应用型人才。

2“特色兴校”战略

近十年以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校办学结构趋同化现象暴露了高校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与社会需求的矛盾。独立学院必须确保鲜明的办学特色,这就必须要实施“特色兴校”战略。要想保持办学特色,就应以创新为先导,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实施差异性发展战略,不断推进学科学位建设,达到增强学院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1)学科专业特色

独立学院要优化学科布局结构,形成特色学科。在学科建设上,独立学院应该坚持“有基础、高起点、少而精、有特色”的四原则,使学院的几个学科门类之间,实现相互依托,相互沟通,形成若干学科群,成为学院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基础,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目标。

以大庆石油学院华瑞学院为例,学院的学科特色建设,要围绕一个主线(石油工程)、突出两个重点(石油开发、石油化工)、架构三个层次(石油石化主干学科、石油石化相关学科及石油石化外围学科)的思路基础上,按照完善一个体系(学科专业的内在体系),打造两个特色(石油石化学科特色,石油传统学科与高技术相融合的特色)。在学科专业上,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学科专业特色主要集中体现在重点学科、重点专业。有重点,才能有突破,分批建设重点专业。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实施分批次推进的发展策略。华瑞学院瞄准了自身一两个有特色的学科而发展,牢牢把握住了自己在社会上的立足之本,同时也能带动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从而促进办学质量的提高。

(2)人才培养特色

办学特色其次表现在人才培养的特色,独立学院应该通过不断地严抓“教风、学风、考风”,使培养的人才具有“四实特色”,即“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从而使毕业生受到市场的青睐。

3“管理强校”战略

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Zimer说:“大学不应该是一个教师上课来,下课走的地方,而是更像一个企业、一个团队,或者说是一个家庭”。因此,对于一所民办普通高校来说,如何发挥其组织功能至关重要。任何规范化发展的大学,单靠人力管理是不够的,必须依靠组织力量来推动,依靠制度的力量来管理,进入一种高水平管理轨道之中。反之,就会自己葬送自己。所以独立学院要实施“管理强校”战略,全面进入高水平管理轨道,确保学院持续科学发展。

(1)向科学管理要效益

科学管理是艺术,科学管理出效益。高水平管理的特征体现在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合理化。效益一方面靠“管”出来的;一方面靠干出来的。但是都离不开一个“谋”字,谋划得越深,工作效益就越高。

(2)管理的核心问题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①切实贯彻董(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确保董事会的决策功能及决策科学。保证院长及主管院长的执行功能及管理实效。独立学院建立董(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有利于提高学校管理决策水平;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与社会各界的广泛联系,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产学研结合,拓宽学校教育经费投入渠道;有利于扩大学校的服务面和办学自主权。

②坚持独立学院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坚持“把关定向、保证监督、促进发展”的原则。独立学院的党组织要围绕学院发展的实际和特点,把党的工作有机地融合渗透到学院管理的具体工作当中。

③机关是独立学院的中枢神经部位,在机关管理工作方面,独立学院应树立“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勇于奉献、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做到机构精简高效,岗位责任明确,事有专人,人有专责,工作有目标,考核有依据,实现规范管理。整个机关工作紧张有序,充分发挥了机关部门的参谋助手作用。

④在教职工管理方面,独立学院不应受传统用人模式的束缚,要打破铁饭碗,搬掉铁交椅,实行教师聘任制,全员聘任合同制。教师实行公开招聘,择优聘用,合约式管理。要建立竞争机制,实行全员考核,绩效挂钩,优劳优酬,多劳多得,实行目标管理。

⑤在学生管理方面,独立学院要以生为本,以学风建设为中心,以就业指导为主线。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党政齐抓共管,用制度来规范行为,实行目标管理。

⑥在后勤管理上,首先是确保后勤工作人员的素质关,各岗位进人严格实行“准入制”。其次是建立健全各岗位责任制,以岗定人,人人有责。实行职责挂钩,奖惩分明。为全院师生员工创造一个文明、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4“诚信名校”战略

创造受社会普遍认可的“民办名校”的关键在于“诚信”,而要打造一个品牌需要漫长而艰苦的过程,需要无数默默的奉献,洒下无数的汗水和心血,以“真诚”培育梓梓学子,以“信誉”回报家长和社会,用千千万万家长和学生的口碑铸就学校在社会上的认可度、美誉度和知名度,同时“诚信”的力量也会带给学院丰厚的回报。所以独立学院应该尽早规划“诚信名校”战略,将开展“诚信工程”的意识时刻牢记心头。

独立学院要以规范严格的教学管理形式规范教学活动,加强“教风、学风、考风”建设,形成良好校园文化。良好的“教风、学风、考风”是高水平教学质量的保障。通过严格规范的教学管理形式,并对良好教风的倡导,使全体教师务必认识到教书育人的重要,古人云“身教重于言教”“严师出高徒”,这些都表明,在相当程度上,学风取决于教风。因此,必须发挥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到以教师高尚的道德品质感染学生,以教师的良好形象影响学生,以教师的渊博知识激励学生,以教师的真诚态度感化学生。教师应该和学生保持非常密切的关系,以真诚对待每个同学,“以诚取信,以信育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这种“真诚”的形象写照。

虽然独立学院有着这样那样的困难,但只要扬长避短,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管理强校、诚信名校”四大发展战略,实现独立学院的跨越式发展到科学发展的转变,就一定能够闯出一条创业办学之路,就一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一定能够屹立于中国高等教育院校之林。

参 考 文 献

[1]皱俊强,等.基于SWOT分析的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选择[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7(4).

[2]杨毅.关于独立学院科学发展的思考[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6(2).

[3]金秋萍.论独立学院的科学定位和师资队伍建设[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6(1).

[4]杨学义.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学校事业的新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7(23).

[5]姚秋杰.在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中淬励办学特色[J].中国高等教育,2007(20).

作者:谢永利 王可英

上一篇:论毛泽东诗词的论文下一篇:关于物流发展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