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济发展现状

2022-07-17

第一篇:台湾经济发展现状

漳平市永福镇台湾农民创业园台湾高山茶发展现状及产业化策略

(2008年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星火永延”队

钟仁清)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永福镇台湾农民创业园台湾高山茶的发展现状,分析其优势和遇到的问题,进而提出了针对永福镇台湾高山茶的产业化策略:以产销合作社为中心打造永福台湾高山茶品牌,多样化经营等,并且提出了产业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产业化;产销合作社;多样化经营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Taiwan Hi-Altitude tea production of the Business Incubator of Taiwan Farmers in Yongfu Town of Zhangping City ,analyzing its advantages and the problems,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Taiwan Hi-Altitude tea production in Yongfu Towm as follow: creating the well-known brand of Taiwan Hi-Altitude tea of Yongfu Towm based on a marketing co-operative society , diversifying and so on; it lists some points to which businesses should pay attension during its industrialization. Key Words: Industrilization; Marketing Co-operative Society ; Diversifying

一、永福镇台湾高山茶的发展现状

自1996年台商谢东庆先生在永福镇投资种植台湾高山软枝乌龙茶至今,永福镇台湾农民创业园内已有32家茶商与当地政府签订合同,总投资3.3亿元,总共面积约达2万5千亩,已经实际规划生产的有27家。已经开始进行采摘和制作的面积达到6200亩,其中大型茶场(1000亩以上)3家,中型茶场(500亩以上)有3家,其余的为小型茶场或还未完全开发的茶场。目前市场上的出售的永福镇台湾高山软枝乌龙茶属于中档茶,中等等级的茶叶每斤售价200元人民币。 1 永福镇生产台湾高山茶的优势 1.1 气候适宜

漳平市永福镇地处闽西的龙岩市。该镇山间盆地、低山、丘陵相互交错,海拔平均75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7.4℃,年平均日照时数1740.7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839.4mm,无霜期262天。特殊的地貌、温和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明显的高山立体气候, 类似于台湾的阿里山,因此有“大陆的阿里山”之称。而台湾高山茶生长于台湾省中部的阿里山地区,所需的生长环境恰好与永福镇当地气候类似,可以说永福镇是台湾高山茶在大陆生产的最佳地区,这也是该镇引来32家台资企业投资种植台湾高山茶使得永福镇成为两岸台湾高山茶种植密度最大的地区的重要原因。 1.2 生产成本低廉

台资流向大陆已成为两岸交流的一种趋势,其中大陆的生产成本远远低于台湾省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精制的台湾高山茶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农业,在产茶旺季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永福镇的劳动力价格低廉,采茶工每天的工资仅30元不仅比台湾的人均每天200元人民币低得多,就是较安溪的人均每天40或50元都有优势。除劳动力价格低廉外,由于政府政策上的照顾台商们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获得大片土地,形成规模化生产,因此两岸台湾高山茶种植规模最大的前五名企业都在永福镇。 1.3 生产加工技术先进

永福镇的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是两岸农业交流的典范。创业园内的高山茶生产企业从台湾引入世界最先进的全套高山茶生产加工设备和技术。茶园的管理井然有序,产品质量高,达到欧盟农产品进口标准,属于无公害的绿色有机食品 。 1.4 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政策上的照顾

永福镇的台湾农民创业园是福建省内唯一的两个国家级的台湾农民创业园之一(另一个是漳州漳浦的台湾农民创业园),不仅受到镇里、漳平市里的政府的重视还受到了龙岩市甚至福建省政府的关注。福建省政府拨款8000万启动永福镇道路改造工程,此外为保障创业园用水需求,漳平市投入1000万元用于取水点除险加固,并争取新建日供400吨水的自来水厂。可以说永福镇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发展是离不开政府的“保姆”式的服务的。

2 目前永福镇台湾高山茶业发展遇到的问题 2.1 品牌不响,销售形势严峻

永福镇台湾农民创业园的所产的台湾高山软枝乌龙茶在台湾省内经过几百年的竞争打败了绿茶、红茶和铁观音的其他乌龙茶成为台湾民众的最爱。但在大陆较之西湖龙井、武夷山大红袍安溪铁观音等名茶,台湾高山软枝乌龙茶并不为消费者所知,而且大陆名茶极多,各地的茶叶销售市场份额固定新茶很难打破原有平衡。而在台湾高山软枝乌龙茶知名度比较高的台湾省由于贸易壁垒的存在,本地产的台湾高山茶无法打回台湾市场。永福镇的台湾高山茶生产商们正面对着两岸市场的销售难题和今后产量的逐年增大的困境。

2.2 生产成本压力逐年增大

目前大陆的农业生产成本逐年增大已成为困扰农民的一大难题。一方面是农资用品(化肥、农药等)价格的上升,一方面是城市化导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带来的农村年轻劳动力不足引起的劳动力价格飞涨。台湾高山茶的劳动力密集型生产特性与劳动力不足和劳动力价格飞涨的矛盾日益激烈;此外高品质的台湾高山茶要求的大量有机肥供给也成为一个另茶叶生产商们头疼的问题。 2.3 台商大陆融资困境

对于永福镇台湾农民创业园的高山茶生产商们无论是茶园日常生产管理,还是高山茶品牌的打造,都需要大量的资金。目前产业园内茶园的建设资金几乎都是台商们自己的原始资本,没有通过金融机构融资,但是之后的品牌打造需要的资金额较大非其中任何一位台商一个人能承受的起得。但是在目前两岸三通并未实现的情况下大陆金融机构无法了解台商的信用状况,农业资产的资产评估也比较困难,这两个因素都使得大陆的金融机构不愿意贷款给台湾农业投资商。从台商们的个人认知来讲,他们也不接受大陆目前7%以上的高额信贷利率。因为在台湾岛内不仅农业信贷利率低,仅有2%,而且当局对农业扶持力度大,像茶叶这样的高附加值产品可以拿到零利率的贷款,这两个外因都使得台商们对大陆贷款的高额利率望而却步。

二、永福镇台湾高山茶产业化发展策略

1 以产销合作社为依托,联手打造台湾软枝乌龙茶品牌

永福镇台湾高山茶产销合作社是在漳平市政府的引导下当地的17位台湾高山茶生产商们借鉴了台湾省的农业产销班的运作模式建立起来的具有企业性质的合作组织。该组织在组织、管理上区别于本地一些管理松散的低级的农业合作社,但由于股东都非台湾当地农会的骨干成员因此合作社的管理经营上还要合理引入台湾农业产销班里适合大陆市场环境的成分,以提高合作社的效率和市场竞争力起到解决台湾高山茶的生产成本降低、品牌塑造、融资等问题的重要作用。 永福镇台湾高山茶产销合作社的应具备的功能 1.1 联手打造永福镇台湾高山茶品牌

正如上文提到的单靠每位生产商独自打造自己的品牌,无论在资金上还是在市场的竞争环境下都是不可能成功的。现在这个台湾高山茶生产商们聚集起来联合入股组建的企业不仅可以聚集各生产商的资金打造“永福台湾高山茶”这个共同的品牌,还可借助于其规模成为区内该行业的龙头企业以获得政府的扶持。产销合作社能够对各茶叶生产企业的茶叶进行分级包装,既保证了市场上台湾高山茶的质量,又保证了市场上不同质量的台湾高山茶对应不同的价位,有效防止目前大陆茶叶市场品位与价位混乱现象的发生,为台湾高山茶的品牌创立了健康的市场环境。 1.2 降低生产成本

产销合作社可以在农资用品的采购上做到统一大批量采购。这样一来可以直接联系生产商,减少中间环节的剥削,以较低的价格获得肥料、机械等农资,有效减少生产成本。 1.3 构建稳定的销售网络

由于台湾高山茶的生产目前都集中在永福镇,产销合作社相当于大陆台湾高山茶的垄断企业,既可以向运输商压价又可以找到终极销售商制定合理价位。合作社可以保证大批量的茶叶产品供应以满足销售商的要求还可以凭借其市场势力和销售商商议价格,其分级包装功能还有利于形成合理的价格生成机制,这两个条件都足以使得永福镇的台湾高山茶生产商们拿到一组满意的价位,获得高利润。其垄断性质还有利于保证销售网络的稳定性。 在整个销售网中对消费者的定位极为重要。品牌塑造是一个长期过程,当前还是要以大陆台商为主要消费者,一方面联系台资茶叶销售商天福铭茶利用其销售网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台商们在大陆的联系网直接联系消费群组建自己的营销网,待到合作社达到一定规模时再进攻大陆本地消费者甚至凭借自身的质量优势进入国际市场。 1.4 技术共享与推广

由于个生产企业拥有了共同的品牌“永福镇台湾高山茶”大家有共同的利益,都迫切希望提高整体的茶叶质量,这必然使得永福镇台湾高山茶产销合作社的各位社员们高度地技术共享并且还产生了引入新技术的激励,有利于台湾高山茶整体的技术和质量的升级。 1.5 便于融资

各台湾高山茶生产商们联合组建的台湾高山茶产销合作社具有企业法人性质,可以凭借其背后的雄厚资本与金融机构协商贷款事宜,而且其宏大的规模必将获得政府的高度重视,届时产销合作社可以凭借区内行业龙头企业的地位.在政府的帮助下获得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如建设发展银行的基本利率贷款。 2 多样化经营

2.1 以茶叶深加工和物流中心为定位

考虑到当前永福镇台湾高山茶生产的两大优势:茶园管理和茶叶深加工技术,都没有被很好的利用,特别是后者代表着目前世界茶叶加工的先进水平的情况,今后永福高山茶的发展可以从充分利用这两大优势入手。再来看目前大陆茶叶生产状况,虽然茶叶名品较多但是深加工技术粗糙,高质量的成品茶较少这种情况在漳平市特别明显,漳平的水仙茶属于闽西名茶但是漳平当地水仙茶生产以小规模家庭式生产为主,加工技术粗糙,价格低廉。纵观以上两点,永福镇的台湾高山茶生产企业可以发挥自身茶叶深加工上的优势,以漳平市茶叶深加工中心为定位,包揽漳平水仙茶的加工业务,充分利用企业的茶叶加工优势。此外永福镇的台湾高山茶生产商们还可以借助自身的茶叶营销网扩大营销规模助销漳平水仙茶,成为漳平市产业物流中心,进一步实现产业升级。这样一来可以提高企业的利润,二来还可以带动当地茶产业的发展,实现两岸农业合作的共赢。 2.2 开发休闲观光农业 开发优势与必要性:

气候优势 :永福镇的立体高山气候使永福镇成为夏日避暑的首选去处。环境优势:永福镇内基本无工业,空气清新,山间盆地、低山、丘陵相互交错是一个山清水秀翠竹丛生的美丽山镇。区位优势:永福镇毗邻厦漳泉三角洲,通往这三地的交通便捷,市场广大,周末从这三地驱车到永福当日即可游完回到家中,是周末休闲的理想去处。农业忙闲时节差异明显:茶叶的采集加工时节在春秋冬三季,全部生产时间合计不过100天,全年其余时间都在进行茶园管理,比较清闲。

休闲观光农业在台湾省已经成为家庭农场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几年在大陆也悄然兴起。永福镇的台湾高山茶茶园内目前已经开始修建观景台,在茶山上种植日本樱花等园林美化树木,此外周边的旅游硬件设施如旅馆,酒店等,还要逐步跟上。在旅游品牌的打造上除了政府的大力宣传外最主要的还是依靠主动联系厦漳泉三地的台商,在通过他们的宣传逐步打响永福镇夏日避暑休闲农家游的旅游品牌。

三、文化与产业结合,打造地方节庆产业

茶叶在中国不仅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文化。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丝毫不比日本的茶道逊色,只是缺乏推广和宣传。永福镇台湾高山茶可以走文化与产业结合的道路,每年举办“台湾高山茶茶文化节”,开展“斗茶”、名茶评比和茶艺比赛等活动,打造永福台湾高山茶的节庆产业。“台湾高山茶茶文化节”应定位为大型茶叶文化活动和茶叶推广、销售展览会。邀请中国茶叶界的名人、茶叶营销界大型企业管理层和全国各地名茶生产商来一同品茶、赛茶。这样一来可以增大永福台湾高山茶的知名度打响“永福台湾高山茶”这个品牌,二来还可以借助这个机会进行茶叶分级拍卖,完成部分茶叶销售工作。“台湾高山茶茶文化节”一旦成为国内上规模的茶文化节,即可以上升为一种节庆产业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为永福当地的台湾农民创业园休闲观光农业打开市场还可以带动漳平市的其他旅游景点的发展,形成茶业、茶文化和旅游业三者互促发展的局面。考虑到以上利益,漳平市政府甚至龙岩市政府都会在资金和宣传上大力支持。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1 融资观念

台商们要尽快融入大陆的金融环境,接受金融市场的现实。虽然目前台湾省内利率较低,农业贷款利率还可也低至零利率,但是目前大陆的宏观调控决定了高利率的必然性。政府考虑本地农民的感受和当前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不会给予台商特殊待遇。台商们应该接受最低至基本利率的事实。 2 分清主次,循序渐进

永福台湾高山茶的产业化道路上台商们必需认清主营业务和附加业务,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其中台湾高山茶是主营业务,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首先考虑;休闲观光旅游业务和承接的水仙茶加工业务只是附加业务,需要花精力但要有所取舍。在茶叶产业化过程中无论是品牌的打造,销售网的建立还是产业的升级拓展都要循序渐进做好规划,切忌急于求成和胡子眉毛一把抓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⑴ 翁伯琦. 山区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战略与关键技术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4.9 ⑵ 张文开,朱鹤健. 福建特色农业研究. 2004.11 ⑶洪绂曾.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战略思路与重点. 农村经营管理. 2006.1 ⑷刘兴民. 台商融资难在哪里. 两岸关系. 2003.1

第二篇:透视台湾民主真实现状

时间:12月1日星期二

行程:上午:中央选举委员会、文化大学中山学术研究所及“两岸民主化契机之探讨”座谈会

下午:宜兰县县长候选人国民党、民进党竞选总部、基隆市“选情及选举实务讨论会”

今天是观选第一天。我们这支观选团队共有16人,来自法国、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都是在海外的学仁。关于台湾经济现状有必要在这里多交待几句。没有到过台湾的,可能无法想象“亚洲四小龙”究竟是什么样子。在我看来基本相当于大陆九十年代的水平。现在的台北,都比不上大陆内陆省份的省会,到处是脏、破、旧的临街楼房。台湾自经济起飞后,已经停滞太久。民主化后又是长期的内耗,哪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再搞建设?过去台湾还有类似于大陆五年计划的“六年发展计划”,民主化后都不存在。台湾的经济如何,还可从如下几个事例窥一全貌。一是在台北我们没有遇到堵车现象。这和北京、巴黎、伦敦等世界通行的大城市病皆然不同。据说亚洲“首都”级别的城市不堵车,只有平壤。二是几乎没有外国人,台湾此行唯一遇到外国人的地方是在慈湖的蒋介石遗体安放地。三是2004年我第一次到台湾时一份报纸10台币,五年过去了仍然是10台币。要知道在法国,享有补助的大学食堂饭费也要每年固定涨五欧分。四是全台湾二十多个县市,除台北、台中两市外,都巨额财政赤字,有一个县竟然高达四百亿。然而,竞选各方仍是不吝许诺,狂撒执政“礼金”,真不知台湾还能持续多久。

早上起来先习惯性的买了一蓝《中国时报》一绿《自由时报》两份报纸。《中国时报》的头条是选举买票在外岛(金门)已高达一票三万新台币!第二版最著目的新闻仍然是买票:“买票没在怕,银弹攻陷全彰化”。“光复乡三人参选,两收押”另有一令人震撼的新闻是《自由时报》昨天采用的马英九车队扰民照片竟然是合成的,原来是陈水扁时代的照片。真是匪夷所思。后来看《自由时报》有一则声明,说自己当初已注明是合成。但却依然被蓝营大炒。不知真相在何处。《自由时报》头条有两个,一指大陆打压台湾,参加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台湾工研院居然挂名中国与会,另一则是“国民党三人选乡长,2涉贿收押”。当天社论则是“一党醒来台湾民主不见了--绝非危言耸听”。我一向自认对台湾民主多有批评,但相比起《自由时报》来,简直不在同一个层面。我还记得《自由时报》前一段时间还有过“台湾民主已死”的评论。《自由时报》还在打马英九车队逼民让道一事,惊人爆料是当时马英九不在车上!指出巡如皇帝,视民怨如粪土。还指马英九辅选一天要花纳税人371万。关于选举还有宜兰县的“陈定南被饿死”黑函事件,民进党候选人林聪贤要国民党的吕国华道歉,并向法院提告。认为他污辱了民进党籍的前宜兰县长陈定南。看完之后,也是唯有苦笑,也难怪美国媒体称台湾的媒体已从威权时代的哈巴狗变成民主时代的疯狗。哈巴狗至少没有危害,疯狗呢?

今天行程第一站是“中央选举委员会”。中选会的一位副主任带领几位同僚出面接待。先播放一个介绍短片,又做了简短的说明。目前台湾从上到下、从行政到立法共有九种选举,都是每四年一次。共设立14000个投票所,投票一结束马上改为开票所。随后开放提问。来自在韩国的李先生也是政治学出身,询问的问题相当专业。一是有关选举人的条件要求。目前在台湾选“总统”要交保证金1500万,立法委员20万。县市长20万,县议员15万。二是关于选区划分。选区划分直接决定选举结果。包括在美国,选举划分都少不了意识形态。往往根据是否有利于自己的选民结构进行划分,而不是按传统的人口、地域进行。台湾目前要提前一年8个月在立法院提出选区划定,县长选举则更早。还有一位团员询问政治捐款的规定。目前在台湾个人最高10万,公司最高100万。但公司必须是有赢利。这和美国十分不同。所以去年华尔街五大投行都倒下了,仍然捐了数亿美元。至于中选会的构成,是政党人选不得超过三分之一。中选会负责人由“行政院”提名,但不对“行政院”负责,是独立单位。我直到最后仅限三个问题时才抢到提问权,一口气就问了两个:一是公职人员是否有资格助选?昨天看到马英九和吴孰义都到县里去助选,特别是马英九已多达八次到宜兰辅选。或者仅仅政务官可以助选,事务官不可助选?接待方回答根据台湾的选举法,公职人员是可以助选的。政务官要在工作时间之外或周末假期。事务官则要请假。只是身为“总统”的马英九和“行政院长”的吴孰义下班后就不是“总统”和“行政院长”了?也难怪“八八水灾”表现如此之差,原来水灾是在他们下班后袭击台湾的。二是政治献金的审报与核查。回复是归检察院负责,没有更详细的说明。

第二站是文化大学中山学术研究所。主题是“两岸民主化契机”。共有三位老师参与座谈会。分别是邵宗海先生、庞建国老师、姚蕴慧老师。庞老师与姚老师都算是旧识,每次来台湾都能见面。庞老师在大陆也有一定知名度,过去担任过立法委员,去年还到北京参加“两会”会谈。邵宗海先生则是久闻大名,他是《联合早报》的专栏作家。我自己也算是联合早报的一位多产评论人士,所以经常拜读邵先生的文章。而且我们的观点比较接近。座谈会就由邵先生主持,还有不少中山大学的学生参加。庞建国老师学术方向是“国家发展比较与研究”,他总结台湾民主成功的四个条件:一是经济成长。二是均富。三是政治文化和传统的变化。四是合适的领导人主导。蒋经国以威权结束威权。台湾很幸运的是这几个条件都具备了。我随后插了一句话:美国因素也很重要。没有美国因素,2004年的大选争议就会象泰国一样。姚蕴慧老师的观点我十分熟悉,她可称台湾民主的辩护人。她的开场白就颇有声势:台湾民主是一个奇迹,因为从威权向民主化转型过程中,没有暴力,没有流血,没有冲突。我抢到提问权后,首先回应了姚老师的开场白:台湾没有经历暴力和流血就是奇迹,但什么是奇迹?奇迹就是极少发生的事情,也就是说暴力、流血和冲突是常态。只是象中国大陆这样超大规模的国家,如果发生流血、暴力、冲突会是一番什么情景呢?所以我的问题是:中国大陆这样一个独特的、超大规模的国家,是否只有民主化一种选择?是否会开创第三条道路?庞老师的回应基本是民主是有条件的,享廷顿就认为人均GDP5000美元是民主的门槛。中国做为超大规模和发展不平衡的社会,有其特殊性,现在大陆正全力进行经济建设,并不具备立即民主化的条件。来自日本、研究经济学的一位团员提出大陆东西部差异、整体异质化、复杂的社会结构、社会涵盖落后、现代、后现代各个阶段,怎样推动民主化?邵宗海先生的回复比较含蓄。一是认为领导人认可最为关键。二是他以自已在大陆的经历证明大陆越来越民主和开放。来自韩国的李先生提出“民主是制度的,思想的,物质的”。物质的应该是基础性的。回答的也很精彩,大陆的改革开放也是先从制度变革入手,也带来了经济和物质的改善,并不一定谁更先,更为基础。在座谈会的最后,出现一个小小的交锋。一位退休后又来进修的学生提出“大陆不民主,两岸不统一”。我对这种问题早已屡见不鲜,特别是和民进党打交道时,所以我立即举手回应:“民主是制度之争,统一是民族之争。双方不是同一个层面。我们不能说两岸制度不一致就不统一,就如同两岸制度相同,台湾就没有独立的权力了吗?”这最后一句话往往是我对付民进党的利器。往往令其无言以对。此番也同样如此。不过通过这两场访问,基本上与自己的判断相吻合:海外的学仁往往对民主持保守态度,即使不象我持否定立场的话。

下午我们来到宜兰县。宜兰县是此次选举的重中之重,民进党是否能够多拿一席就全看宜兰。双方已把宜兰拉抬到对马英九和国民党信任投票的程度。我们先到了罗东镇民进党林聪贤候选人的竞选总部。我首先注意的是会场正中摆放的多位神象,还有保佑胜选之类。显然西方的选举和东方的信仰在这里交汇了。现场的文宣材料也各选了一份,都是政治攻击性很强的内容。无非是对手吕国华如何腐败,如何执政无能之类。林聪贤的一位助手接待了我们。不过重复了文宣的内容。比较意外的是他攻击到马英九,说选民是健忘的,当初马英九一再声明退出政坛,结果还是出来选台北市长。我问了两个问题。一是有关党内提名机制的问题。林聪贤在党内是唯一人选,一致通过。党员投票占30%,民意调查占70%。二是关于选举经费的问题。答复是靠个人资金为主,还有小额捐献。这时他仍然不忘记攻击国民党,说国民党有党产,我们是小虾米对抗大金鱼。“国民党不贿选,就不会选”。一个团员问陈水扁腐败案对选举的影响,他承认前期有影响,但现在已经消失。后来的选举结果也印证这位先生的判断。在离开时,我注意到墙的一首纪念前县长陈定南的诗,称之为青天。尽管民主化已经二十年了,这种青天意识还是深深的存在于台湾百姓的意识和潜意识中,其实大陆还不更严重吗?这也许就是政治文化和政治传统的威力。

随后我们就到了国民党候选人现任县长吕国华竞选总部。同样的先看到了他的竞选文宣。不出所料和民进党一样照样是政治攻击,贪污和无能是同样的基调。还揭发对方利用一名精神病人抹黑他们。不同的是对林聪贤的太太也不放过,攻击她当陈水扁访问宜兰时,竟然为陈水扁献花。还引用陈水扁女儿陈幸妤的话:“民进党人都有拿钱,哪个人选举,没拿我爸的钱?”。反正从一个中立的立场看,似乎双方都不是合适的候选人。还有一点很不同的是,国民党大打马英九牌,十分突出马英九的高达数十亿的投资承诺。什么“中央”地方一心,宜兰更好前景之类。只是如此,是不是有违选举公平?接待方做了一个选情说明,随后开放提问。由于是在国民党的竞选总部,我的提问比较含蓄:今年的台湾三和一选举属于地方选举,大陆也举行地方选举近二十年,不过贿选和宗族问题十分突出,不知宜兰县情况如何?对于贿选,主持人没有正面回答,但对于宗族问题表示,无论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的候选人,都不是大的家族。看来,至少在宜兰县,政党的因素还是起主要作用。

晚上我们来到基隆市一位里长参访。台湾的里长相当于大陆的村长,是基层选举中相当重要的人物。所谓的桩脚就是他们,也是贿选的主要中介。他目前担任国民党基隆市市长候选人张通荣的竞选服务处的副总干事兼后援会副会长。台湾选举法现在规定候选人不得宴请,但对后援会却没有规定,所以往往在选举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一天的奔波,大家都相当疲惫,不料这位陈永顺里长嬉笑怒骂的介绍一下就把大家的疲惫一扫而空。陈先生列举了选举的十三个手段:后援会、政治献金、募款餐会、茶会、流水席、黑函及文宣(不一定不是事实)、抹黑、挖粪、割喉战、耳语部队、自导自演搏版面(如选前烧自己的房子,反指对手迫害)、游行扫街、抢救大作战。每一个手段他都有绘声绘色的实例说明。比如许多候选人都贿选,为避免拿钱不投票,便在身上贴着马祖的像,意指在马祖面前拿钱,要有诚信。中国的传统文化又一次和西方的选举交汇。还有的只给一部分,如果当选再给另外一部分。这样可确保选民投自己。谈到政治献金,他讲道企业都两方面押,都送。台面上很少有人捐,也都不实申报。企业是要养一部分“立法委员”。不过陈先生也承认现在查贿行动比往年都要严厉。他的手机都被监控。不过一旦事发,柱脚往往一人抗起。当然候选人也会在他入监狱期间给他发生活费和各种资助,算是对他义气的回报。至于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出来竞选,陈里长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一个镇长一个月工资10万台币,四年下来就相当于近五百万。而且还有配车、行政费用支出、还可以买礼物、请助手。至于立法委员,可以聘请八位助手,还可以经商做生意。实是肥缺的很。最后陈先生还把选举分为四个时期:潜伏期、挖粪期、口水期、发病期、疗伤期。发病期也就是选举到了最后关头,此时人推动理性,进入颠狂状态。他还开玩笑讲我们来的不是时候,目前台湾正处于发病期,又“乱”又“疯”。至于疗伤期,不仅失败者要疗,胜利者也要疗。花出这么多钱要考虑怎么办,选举中自己被剥光了,也要考虑怎样复原。过去还有候选人贷款竞选,失败后破产。

赶回台北已经很晚,打开电视充斥的仍然是政治口水,既无什么理性,更非就事论事。其背后都是政治和财团,不由厌恶的关上了。难怪台湾很多百姓都说不看电视。怎么新闻自由在现实中就变成这样?自己长期思考的一个问题再次浮现出来:东方能否移植西方的民主制度呢?随后的几天应该会给以答案。

第三篇:台湾问题的现状和思考

显学。每个人都是台湾问题专家 一,基础性的问题

1,台湾问题——内战遗留的问题,没开枪的内战。2005314 《反分裂国家法》现在指台独问题。在国际社会中中国代表权问题已彻底的解决。台湾不这么 看,台湾98运动(急独),一直在做独立的企图。20007年7月19和22啊扁两次写信给联合国和王光亚,台湾入联的申请。将台湾问题国际化,扁提出台湾和平案。李灯会拒绝谈判,怕进一个中国的笼子,扁可以谈,但是漫天要价,不设一个中国的前提条件,欺骗性的要求否定一个中国的原则,企图分裂和独立 。05连宋谈,扁政府很生气。美国的看法,“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美国可是从为公开的的反对台独,反对两面任何一方片面的改变现状。现状?暂时分离状况,对台独和我们的统一都有组爱。不统不独。

2,台独问题——动态和内涵都在发生变化 ,对台独分子来说即使目的也是手段。近十年每次的选举后台独的势力思潮声浪都上了一个台阶。岛内还有真假台独的区分,扁用台独当护身符,实际是为自己的政治前途做准备。真的台独是敢反共并反美的,创造条件独立。温和和激进的态度。(急独的10%以下)1986成立民进党,《台独党纲》独立建国为党的目标。98克林顿三不:不独,不加联合国,不加主权国家才可以加入的的国际组织。现在是保卫台独,实际上已经独立,中华民国。民进党希望“台湾共和国”。

3,台湾——辜问我们领导人江台湾是什么?是人是鬼?台湾不是一个国家 ,历史上从未。一个中国的原则下什么都可以谈。一个中国,地理历史文化是一个,政治上不是。李灯灰特别的国与国关系。扁,一边一国。我们的一国:世界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国唯一合法的政府。(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不可分割!)(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不允许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蒋介石承认一中,断交部,黑人俱乐部。灰扁不求统一,只求自己一点独立,关系更为恶化。92共识被扁反对。胡宋会两岸一中,连站一中各表,宋屋檐理论。台湾的本土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已经模糊混肴。

二,当前的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

1,49蒋介石一党独大,白色恐怖,75老蒋死,无变化。我们文革时候,台湾经济起飞。79年,台湾四贱。86928扁莲廷建立民进党,00得权。88年小蒋死,93年定性台独分子。99年制造连宋不和分裂,扁得利。。台湾国民党,民进党,新党(喻慕民),亲民党(宋),台联党(苏进强),蓝绿对立。支持绿色的力量大概5;5,蓝在55%绿在45%。估计在明年2月蓝色的党会合并。

2,两岸关系————解放台湾被抗美援朝阻止。金门炮战单日打双不打,搞笑。87,台湾回国探亲。政治冷经济热,官方冷民间热。最新统计数据去年台湾大陆441万,大陆去21万,计台湾来4461万人次,(截至07年6月)。实际到大陆的人数大概为700万人,除了特务和间谍来的多啊,大陆去150万。常住大陆的有官方40万,估计上百万定居大陆。定居1。8万,通婚27万对,台湾学生1。2万,再小的是6500。去年贸易额1087亿,进口871亿。7万多家台商。利益感情的连接是非常秘结。结论,势力对比差距拉大,有利统一因素的增长超过有力台独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对两岸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中国经济发展的崛起使得我们的国际势力强大可以压缩台独势力的空间。164个,台湾24个建交国。促统之前必须要反独。从力量对比和发展趋势看台独势力在走下坡路。这两年是关键期。李灯灰我们们不能向中弓要什么,但是我门可以在他们要的时候说不! 三,对几个当前热点问题的看法

1,法理台独的问题:正名——制宪———宣独三步走。我们常用的“台独分子又迈出了危险的一步”。一步一步已经很多步了,我们的的底线和红线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的态度看似总是让步?00,2,21“对台使用武力的三个条件:外国侵占,任何势力和方法分裂及其重大事变,台湾无限期的拒绝和平谈判。” 05314《反分裂国家法》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情我们要动用武力。目的?台独党的政治纲领。

第四篇:台湾省的历史和现状

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之后,翌年在台湾设1府3县,隶属福建省。台湾重新纳入中国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之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与大陆的联系更加密切了,成为国家统一整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从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以后,出现了大陆居民再度大规模移居台湾的高潮,到1811年(清嘉庆十六年),不包括山地的高山族同胞,台湾居民已超过200万人,较郑氏父子治台时增加近10倍。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清政府陆续在台湾增设行政机构。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将台湾建为行省,派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刘铭传广招福建、广东等地居民迁台,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先后设立抚垦总局、电报总局、铁路总局、军械局、通商局、矿油局、伐木局等机构;修筑炮台,整顿防务;架设电线,创办邮电;铺铁路,开矿山,造商轮,发展工商业;兴建中西学堂,发展文化教育等。其中有些建设项目,在当时全国尚属创举。例如台湾铁路不但是全国最早的铁路之一,而且是中国自己集资修成的

清政府治理台湾的200余年间,台湾的封建经济得到迅猛的发展。全省各地相继出现许多富甲一方的大地主大商人。但与此同时,台湾人民反抗清王朝暴政和封建地主剥削的斗争也不断高涨,且与大陆人民的反清斗争遥相呼应。事实表明,凡较大的起义组织几乎都是从大陆传入的。如1786年台湾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就是大陆人民的反清秘密团体“天地会”传入台湾后,由台湾“天地会”首领林爽文、庄大田领导的。起义军众达十数万。清政府调动浙江、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等数省兵力驰台镇压,历时1年2个月,始得平定。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前后,台湾天地会、小刀会,又与之呼应,多次起义。

台湾同胞富有高度的民族爱国精神。他们在反抗国内反动统治的同时,为了抵御外患,同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起,台湾和大陆边沿各省份成为我国反帝斗争的最前线,直接承担着中华民族的忧患。在鸦片战争期间,台湾同胞动员组织了人数2倍于当地戍兵的抗英民团,并捐资输银,共赴国难。他们和官兵一道击退了入侵的英军,粉碎了敌人试图侵占台湾的阴谋,赢得了抗英斗争的胜利。当时台湾兵备道姚莹在其《奉逮入都别刘中丞书》中写道:“台湾擐甲之土,不懈于登陴,好义之民,咸奋于杀敌„„卒得保守岩疆,而获安,未烦内地一珍一矢者,皆赖文武士民之力也”。鸦片战争之后,台湾同胞还先后击退了美国、法国和日本的多次入侵。

早在16至17世纪,日本就曾数次出兵窥伺台湾。19世纪后半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力图跻身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1894年它发动了中日战争(甲午之战),翌年3月攻占澎湖。腐败的清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台湾从而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开始了长达50年的日据时期。

日本占据台湾后,在台北设有总督府,作为统治台湾的最高机构。并在各地建立乡镇公所,实行警察、保甲制度,对台湾实施殖民统治和“皇民化”教育。同时,基于发展本国经济的需要,初时把台湾作为其发展农业和农产品加工基地,使台湾加工工业和交通运输逐步得到发展。二次大战期间,日本为配合军国主义的南进政策,又进一步在台湾发展与军事有关的各类工业,扩大了工业在全岛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使台湾开始由传统的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逐步向半资本主义半封建的以工商业为主的社会形态转变。据统计,抗战结束前夕,台湾工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由20世纪初期的约占7%上升到约占18%。与此同时,台湾劳工阶级也在此转变中逐步萌芽发展起来。1920年,台湾约有劳工4万多人;至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时,增至8万余人;到了1943年,台湾劳工已达20余万人。

从1895年台湾沦失,到1945年重新光复的整整半个世纪中,不堪忍受亡国奴生活的台湾同胞,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保疆卫国,光复失地,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期的、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从而在中国人民抗战史上谱写了光辉而壮丽的篇章。

反对割台议和的斗争 1895年割让台湾的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出后,举国哗然,人人“痛心疾首”,万分愤慨。康有为、梁启超等集十八省举人千余人“公车上书”,反对割地求和,主张变法图强。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台籍进士、举人,联名上书清政府都察院,痛陈:“数千百万生灵皆北向恸哭,闾巷妇孺莫不欲食倭人之肉,各怀一不共戴天之仇,谁肯甘心降敌!”“以全台之地使之战而陷,全台之民使之战而亡„„虽肝胆涂地而无所悔。”清廷各级官吏亦纷纷上书,陈述台湾为中国东南七省藩篱,“今日无台湾,明日即可无南洋;中国虽大,虽一日之间,可以瓜剖立尽”。谭嗣同怒斥清廷“一旦苟以自救”,举疆土而赠之于人,“其视华人之身家,曾弄具之不若”。台湾绅民电奏清廷:“割地议和,全台震骇。„„臣桑梓之地,义与存亡;愿与抚署誓死守御。设战而不胜,请俟臣等死后,再言割地„„”。

马关条约签订之次日,全省同胞哭声震天,悲愤无可抑制的台北人民鸣锣罢市,民众拥围抚署,反对割台,并要求饷银不准运出,军械制造局不准停工,税收全部留作抗击日寇之用。丘逢甲等一批台籍士绅还试图以“自主”的办法抵抗日本的占领,建立“台湾民主国”,并要请政府台湾巡抚唐景崧任总统。《自主宣言》中称:“推拥贤者,权摄台政;事平之后,当再请命中朝,作何办理。”但随着唐景崧私自逃回大陆,12天之后,这个“民主国”即告解体。

武装抗击日寇占领 日军侵占台湾后,清政府敕令其驻台巡抚唐景崧等官员离台。台湾同胞纷纷拿起武器,自行组织抗日民军,保卫祖国疆土。他们持续进行了前后长达7年之久的武装斗争。

初时,台湾同胞在各地配合一度拒不奉诏的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等清军官兵在新竹、大甲溪、彰化、嘉义和台南一带与日寇拼死搏斗。他们手拿土枪和长矛,凭血肉之驱,前赴后继,猛扑敌寇。其中尤以彰化和嘉义保卫战最为激烈、悲壮,抗日民军首领徐骧等人、黑旗军的将领以及刘永福新军七星队的大部都壮烈牺牲。一个日本人当时记载道:“不论何时,只要我军(日军)一被打败,附近村民便立刻变成我们的敌人。每个人,甚至年轻妇女都拿起武器来,一面呼喊着,一面投入战斗。我们的对手非常顽强,丝毫不怕死。他们隐藏在村舍里,当一所房子被炮火摧毁,他们就镇静地转移到另一所房子里去,等一有机会就发动进攻。”

台南抗敌的最后阶段极为艰苦。清政府一再严令禁绝大陆各地支援台湾,黑旗军和民众军械粮饷俱绝,队伍饿极不能起。在此情况下,刘永福坚持抗日5个月后,不得不被迫登轮退返大陆。台南遂于1895年10月20日沦陷。至台南失守时止,台湾军民总共毙伤敌3.2万余人,占日寇侵占初期兵力的一半以上。

台南失陷后,台湾各地人民继续坚持武装抗日。他们在台北的深坑、云林铁国山,嘉义台南之间的番仔山、凤山附近及屏东潮州等山区先后建立抗日据点。抗日民军队伍少则数百人,多则数千人。他们进攻日寇军营,袭击日寇官署,抗击敌人一次又一次的疯狂扫荡,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简大狮是台北农民抗日武装的领袖之一。1896年元旦,他率领队伍同其他民众武装一道直袭台北,攻入市区。其后,简辗转至厦门。日寇杀其妻以泄愤,并向清政府将他本人索去。简就义前慷慨陈词:“我简大狮,系清国台湾之民。„„日人虽目我为土匪,而清人应目我为义民。况自台湾归日,大小官员内渡一空,无一人敢出首创义举,唯我一介小民,犹能取胜众万余,血战百次。自谓无负于清。„„愿生为大清之民,死为大清之鬼”。

辛亥革命前后的武装起义 在日本侵略者的残酷镇压之下,台湾人民的武装抗日斗争经历了一个短暂的低潮时期。1906年以后,在祖国大陆兴起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影响下,台湾同胞又不断地举行爱国武装起义,反对日本的殖民统治。著名的有:1907年新竹的北埔起义;1912年南投的林圮埔起义;1913年的苗栗起义;

915年台南的西来庵起义等。其中苗栗起义是辛亥革命直接影响下较大的一次爱国抗日斗争。领导人罗福星是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派赴台湾的人员之一。罗以其家乡苗栗为据点,建立中国革命党台湾支部,在台北、基隆、桃园、台南等地发展组织,宣传革命,筹划起义。事败后近千人被捕,20余人惨遭杀害。罗福星就义前的绝命诗说:“海外烟氛突一岛,吾民今日赋同仇,牺牲血肉寻常事,莫怕生平爱自由。„„背乡离井赴瀛州,扫空东庭指顾间,世界腥膻应涤尽,男儿不误大刀还。弹丸如雨炮如雷,喇叭声声战鼓催,大好头颅谁取去,何须马革裹尸回。”西来庵起义是爱国志士八清芳、江定、罗俊等人组织的。他们以台南西来庵等处为据点,训练骨干,筹划起义,号召全省同胞“奋勇争先,尽忠报国,恢复台湾”。参加者遍及台北、台中、南投、嘉义、屏东等地。因事机为日警获悉,余、江等率千余人临时举事,血战七昼夜。起义失败后八清芳等九百多人被处死刑,被日寇滥杀的群众竟达数万人,引起了世界震惊。

“五·四”以后的民族解放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俄国十月革命和祖国大陆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巨大潮流影响下,台湾同胞进一步掀起了有组织的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并和祖国的革命斗争密切相联系,成为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一环。1920年1月,受“五·四”运动的直接影响,留日台湾籍青年学生产上先在东京创立“新民会”,并仿照北京的《新青年》发刊《台湾青年》杂志,进行民族主义思想的启蒙宣传。随后,留日和旅居北京、上海、广东、厦门、南京等地的台湾籍学生相继成立“台湾青年会”、“台湾学生联合会”,“中台同志会”等组织。1921年10月以蒋渭水为主联合林献堂等人于台北成立旨在“唤起汉民族自觉、反对日本民族压迫”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启蒙团体“台湾文化协会”,提出“反对民族差别”、“反对奴化教育”,“获得参政权”等口号。广东中山大学等校的台籍学生在郭沫若等人影响下,建立“广东台湾革命青年团”。在该团发表的《告中国同胞书》中呼吁:“勿忘台湾”,“台湾乃中国之台湾,民族乃中国之民族,土地乃中国之土地”。在这同时,台湾各地农会和各种工会组织如雨后春笋,纷纷建立起来。1928年4月,在大陆的台湾籍中国共产党党员和留学日本的共产主义者,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于上海成立了台湾的党组织,即日本共产党台湾民族支部。台湾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民众党亦登上政治舞台。各派政治力量急速组合。台湾历史上首次出现了农民运动和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局面。同年底“台湾农民联合会”领导下的会员达3万多人。各种工潮此起彼伏,工人的阶级意识迅速提高。他们把自身的经济利益同民族的阶级的利益结合起来,提出了“支持中国工农革命”、“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鲜明的战斗口号。

在台湾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鼓舞下,居住在台中浊水溪上游雾社的高山族同胞,因不堪日寇的奴役和压迫,于1930年10月27日举行武装暴动。这就是震憾中外的雾社起义。他们在捣毁十几处日寇警察分所之后,退入深山,同6000多名日本军警激战20余天。许多高山族妇女,为激励丈夫杀敌而无后顾之忧,集体跳下悬崖。最后高山族同胞弹尽粮绝,起义领袖等自戕以殉。

高涨的民族民主运动猛烈地冲击着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1931年夏,日本殖民统治者对台湾同胞开始全面大镇压,实行白色恐怖。无数台湾同胞、爱国进步人士被囚人铁牢,惨遭迫害。但是,台湾人民并没有被法西斯暴行所征服,他们继续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直到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根据历史的事实,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协定重新肯定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中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后又有苏联参加签署的《波茨坦公告》中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中的条款,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艰苦抗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终于同全世界人民一道,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使台湾重新回归祖国的怀抱,结束了台湾同胞蒙受日本帝国主义奴役的屈辱历史。同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北举行台湾省日军受降仪式。会后台湾省行政长官代表中国政府正式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所属的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置于中国主权之下。台湾全省同胞欣喜若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祭告祖先,通宵欢饮。台北市各界民众数万人举行环市大游行,欢呼回到祖国的怀抱,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实现民主,建设独立、自主和富强的新中国;但是依附于美国的国民党政府却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共内战。它一方面大举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解放区,一方面对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疯狂搜刮、大肆迫害,企图把中国重新拖回黑暗的世界。这就不能不激怒了全国人民,迫使人民起来与之进行坚决斗争。1947年2月28日,在全国民主革命的高潮下,台湾全省人民举行了反对国民党政权的武装起义。“二·二八起义”得到全国各阶层人民的深切同情。中共中央给予热烈支持,指出:“台湾人民的武装自卫乃是被迫的,是必要的,是正义的,是正确的”;宣布“解放区军民必定以自己的奋斗来声援你们,帮助你们。”“二·二八起义”在国民党政府的血腥镇压下虽然失败了,但它又一次表现了台湾同胞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1949年10月1日,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国民党政府,新中国宣告诞生。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在祖国大陆解放的前夕,蒋介石以及国民党的部分军政人员跑到台湾,他们依靠美国的庇护与支持,在台湾维持偏安局面,使台湾与祖国大陆再度处于分裂状态之中。

第五篇:论台湾高校德育的现状及启示

摘要:中国台湾的德育教育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体现了台湾各个阶段的政治需要,使得气具有政治化、淡政治化和本土化的特点。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转、社会的进步,台湾高校德育在理念、内容及形式等方面都进行了重大调整,也取得聊较好的效果,这对于同根同源的大陆高校德育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校德育台湾传统文化通识教育

台湾高校德育,是指与智育、体育相对应的广义德育,它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1]自1949年国民党当政后非常重视道德教育,把它作为教育的基础,使之为其政治服务并将其政治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发展,台湾高校德育不断改革和完善,在曲折的发转过程中,取得了较为吩咐的实践经验,这对大陆高校德育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台湾高校德育的现状

台湾高校德育在经过大幅度的改革后,可谓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值得肯定的是,在塑造民主理念与培养建设人才方面,台湾德育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台湾高校德育现状呈现出较好局势,这其中有值得大陆学习在存异中扬长避短。

1、 以“通识教育”为载体的台湾高校德育

近年来,台湾“教育部”出台了《教育改革行动方案》,之处“辅导各校重视通识教育以落实全人教育理念”,即“在通识课程基础上,加注全人教育的关怀”,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整合知识架构、正确价值观、积极人生态度和健全人格发展的“全人”。

自1994年修订的《“大学法”》颁布,德育课程基本上与通识教育“相融合”。许多高校不再单独开设以政治、道德为核心的课程,而是将所要教导传授的知识与观念化整为零,融合于主体课程之中,在介绍相关主题时,融渗全人化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由显性变为隐形。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普遍体现出一个显著地特点,很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在课程、课堂中的运用,并隐含着价值观引导的教育内涵。

2、 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相融合

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文化的历史大国,其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价值观世界中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延续具有重要意义,而台湾高校德育则很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在课堂、课程中得运用,并且隐含着价值观引导的教育内涵。

台湾高校德育将传统文化资源作为资源来开掘,而不是以其为德育的文化基础。这有利于摆脱传统德育的封闭性,也有利于更好地去除糟粕,提高其发挥德育价值后的实际效果。在台湾高校德育中,在讲授传统文化课程时不以德育为直接目的,但无不贯穿德育旨归。将德育贯穿于人文学科中,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生命观的讲授,来间接达到德育的目的,实现了一举两得的成效。不但使其人文学科课程实现了其教学目的,同时也使得德育达到了最优的效果。

总之,台湾高校德育中充分显示出了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在高校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台湾高校德育现状的评价

20世纪90年代,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传入,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思想也日益多元化。台湾高校顺应时代要求,在道德领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总体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德育理念具有先进性

台湾高校德育通过“通识教育”打破了“强性”灌输的教育方法,通过一种隐形的方式而实现德育的目的。采取这样的教育方式所取得的效果胜于明确德育课程的效果。“通识教育”

所取得的成就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还有台湾高校德育改革立足于“国际化”的大视野中,把德育的实施完全溶进于国际社会这一领域,全面关注着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从而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的健康成长。

2、 德育内容讲究传统性

弘扬以孟子为宗的中华传统文化,维系民族传统文化的理想,发挥固有伦理道德的优点,乃是台湾高校德育改革的重要思路。[2]当前波及世界的中国传统文化热,诸如雨后春笋般的孔子学校以及易经学会、庄子、老子研究翻译活动等等,都是对这一趋势的积极回应。而台湾高校德育也积极参与其中,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大学课堂,不仅是在迎合主流思潮而且也达到了其德育的目的。

3、 德育注重实践性

台湾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日益多样和复杂化,都要求培养当代青年具有顽强的意志和生命力,使“自强、自信、自立”成为多数公民的内在品格。台湾高校注意德育内容融合到学科教育之中,强化道德教育的潜隐性和渗透性。这是这种“自立、自强、自信”的道德教育方式下,台湾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华人实业家、艺术名人等,向世界证明华人有利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华人是征服命运的强者。

三、启示与借鉴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完善过程中 ,高校的道德教育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并发挥积极的作用,这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纵观台湾高校道德教育的改革,对我们现阶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是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与借鉴价值。

1、将高校德育渗透于相关学科,打破单一模式

大陆高校的德育课程主要定位在“两课”上,集众多内容于一堂,负多项任务与一门。针对价值观教育、审美观教育等内容专门性课程少,呈现出一种依附于理论教育,实际效果不明显的局势。而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德育模式正式打破了这种格局,对改进大学生价值观而言,具有一定的意义。所以,我国高校德育改革要注意借鉴台湾通识教育,在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合我国高校德育发展的对策。

传统的道德教育法偏重于强迫式、灌输式,不管学生愿不愿意,是否认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没有在其心中生根,因此一旦遭遇风雨,不免飘摇不定。[3]所以,高校德育改革的任务迫在眉睫,要学习外国先进的德育思想进行改革。我国高校由于经济、文化等原因,使得高校德育工作见效甚小。设立专门课程和配备相应教师的德育课程仅限于理论灌输,这种枯燥的理论灌输很少有人去听。所以,致使德育工作成效小。我国高校开设了许多选修课,可适当的将德育课程融入其中,让每门课都分担一些德育的内容,通过教学活动进行德育教育,这样不仅使课堂内容更丰富而且也达到了德育的目的。每位教师都承担气德育的任务所取得的效果肯定胜于专门课程和专门教师的德育活动。

3、 提高传统文化在高校德育中的地位

台湾高校德育不仅重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而且将中国传统文化贯穿于德育教育的始终。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地大蓝却忽视中国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意义在当下已被世界认可。尤其,博大精深的中国儒家文化的伦理价值观,对德育教育有着巨大的教育意义。

虽然大陆也奉行以儒家为主体的伦理价值观教育,注重弘扬民族文化,但在高校德育的实践中并没有全面实施。在这方面,相对讲台湾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近几年,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大学课堂,而大陆的高校却做得不是很好。高校也应重视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作用,使二者相融合,达到文化与德育共同发展的效果。

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现代道德教育最丰富

最宝贵的资源,我们对文化传统必须批判的继承,批判它们不符合时代潮流的内容,继承其优秀的精华,有效地改变目前道德教育内容单一的状况。

当然,台湾高校的德育也存在不少问题,但以上我认为是值得我们大陆高校学习、借鉴的。通过两岸高校德育的相互交流、合作,让我们共同将高校德育推向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林萍.台湾高校道德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启示【A】.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8,(12)

[2]刘国磊.两岸高校德育的现状与发展愿景【A】.教育长廊,2009,(2)

[3]偶用生.课程与教学革新【M】.台北:师大书苑,1996,152

上一篇:体育部新学期规划下一篇:团委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