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与工程项目的实施

2022-11-08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历经几十年的规模发展,风风雨雨,有过低谷,有过热潮,行业规范已基本形成。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我国加入WTO与国际接轨,许多优秀的企业及一些经营业绩好的公司向建筑业扩张,建筑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机遇与挑战同在,如何在这个严峻的竞争氛围中,在一个规范的计价平台下,利用工程造价这个经济杠杆,提升自身竞争力,求得生存与发展,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是一个共同面对的课题。

1 工程造价与工程项目实施的关系

对施工企业而言,工程项目的实施按建设工程固有特征,可划分为招投标阶段、合同签订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和工程结算阶段、工程保修阶段,相对应的工程造价可划分为招标标底或投标报价、合同价款的协商确认、工程进度预算和成本核算、工程结算、维修预(结)算。由此可知,各阶段的工程造价与各阶段的工程项目实施是紧密相连且统一的,即随着工程项目实施的阶段不同,工程造价的运用方式和内容也不同,并在一定程度上工程造价同时也在指导着各阶段的工程项目的实施。

1.1 招标投标阶段

在招标投标中,投标竞争重点之一就是价格竞争,而价格优势的形成要求造价编制人员凭借自己对市场信息的掌握,从以往类似施工条件、结构相似的工程中取其实际成本资料及企业内部定额计算出工程量清单及清单报价。

如:遇到施工条件差的工程、专业要求高的技术密集型工程,投标企业在这方面又有专长,声望也较高,但工程总价低,以及自己不愿做,又不方便不投标的工程,如港口码头、地下开挖工程等工期要求急的工程、投标对手少的工程、工程款支付条件不理想的工程等报价可高一些;反之报价可低一些。对一个工程总报价基本确定的项目,灵活运用不平衡报价法,把某些项目的单价定得比正常水平高些,把另一些项目的单价则定得比正常水平低些,但必须避免出现畸型报价,导致废标。

1.2 合同签订阶段

合同是工程管理的灵魂,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就应将一切工作都放在合同的签订和管理上。争取更多的权益,减少、转移或规避合同风险因素,降低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合同订立的原则。因此,在合同签订阶段就必须充分结合工程造价管理。合同价款及工程款支付是合同签订阶段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合同中涉及费用的工期、价款及支付方式、违约争议处理等,都应有明确的约定。在签订的过程中,对招标文件和设计不明确、不具体的内容,通过谈判,争取得到有利于合理低价的合同条款;同时应区分不同的施工管理模式,依据中标的工程量清单报价,界定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风险,明确索赔条款,做好项目的事前控制[1];此外,应争取工程保险、工程担保等风险控制措施,使风险得到适当转移、有效分散和合理规避,提高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

1.3 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应在满足工程质量和进度的条件下,加强成本控制。施工阶段是一个经由投入资源和条件的成本控制进而对施工过程及各环节进行材料、人工、机械的控制,直至对所完成的工程产品的质量检验全过程的控制。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项目成本的有效手段,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把控制项目成本的观念渗透到各项施工措施之中。

1.3.1 编制目标责任成本和目标责任预算

工程中标后开工之前,造价编制人员应指导项目部确定工程的目标责任成本,项目部应根据目标责任成本编制控制计划。在中标额的基础上调整预算以确定工程项目的预算成本,即从中标额中减掉间接费用、利润等项目;在确定预算成本中的税金时,如果其数额高于或低于向业主收取的数额,要按实际应交数予以调整;现场经费中的临时设施费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先将中标价中的临时设施费减掉,再将施工现场实际产生的费用计入预算成本。预算成本是项目部成本的最高限额,严防突破。根据本工程的合同承诺、工程所处环境、人材机的配备及市场发展趋势分别制定出材料费、机械费、人工费及数量比较大的材料单价控制表,并制定出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责任预算。项目部以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实物量为基础,按照部门、施工队和班组的分工进行分解,形成各部门、施工队和班组的责任成本,为以后的成本控制作好准备。项目经理对各工长签订以考核工期、质量、安全、成本为主要指标的分项工程承包合同,各工长将承包指标以施工任务书形式落实到施工队组,各施工队组以企业定额为依据,对施工小组逐日下达施工任务。

1.3.2 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的控制

在人工费控制上实耗工日数不得超过定额工日数,并结合实际发放工资与定额工资的情况对各工种直接费用进行控制。为防止“窝工”,项目部很有必要培养、配备一批一专多能的技术工人,便于调节各工序人数松紧情况,这样既能加快工程进度,又能节约人工费用.材料控制上应着重把好价格关和数量关,实行材料台账管理。材料采购要尽量减少中间环节或直接从厂家进货,拉大与预算价的降幅,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实现工程项目的低成本目标控制;材料采购数量原则上不得超过预算数,实耗数与预算数有差异时,应认真进行分析。如有正式设计变更或口头变更应及时签证补充预算,按时计算进度款和价差。关于施工机械费的控制,施工企业要切实加强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对确需租用外部机械的,要做好工序的衔接,提高利用率,促使其满负荷运转;对于按完成工作量结算的外部设备,要做好原始记录,计量准确。

同时,还要按月做好成本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正确计算月度工程成本,并按照目标责任预算考核要求按分部分项工程分析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异,并对其进行分析,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纠正偏差,以防止对后续施工造成的不利影响及成本失控;对盈亏比例异常的现象,要特别引起重视,及时准确查清原因,使成本管理朝好的方向发展。在项目总成本上,造价编制人员应负责各工种直接费的审核和汇总,项目财务部门可以采取定额包干的形式对各种费用核算,进行控制。

1.4 工程结算阶段

在工程结算阶段,项目经济效益的好坏,还与最后阶段工程结算编制的正确、完整与否息息相关,工程项目做得再好,如少算,漏算那都是白算,包括对前面的一切的成本控制所采取的措施,一切的努力都将会付诸东流,所以最后的汇总也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说,中标价加上各种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费用便形成了最终结算额。在向业主提出最终结算额前,造价编制人员必须与财务人员进行认真全面的核对,如发现实际支付和应收入二者之间有差距,应查明原因。

2 结语

工程造价渗入到建设项目全过程的项目运营中,合理利用造价这个经济杠杆将为施工企业创造更为优势的竞争力和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

摘要:就工程造价在招标投标、合同签订、施工、工程结算各阶段如何运用并指导工程成本控制提出看法。

关键词:工程造价,项目实施,成本控制

上一篇:探讨当前高校贫困资助工作下一篇:直流工业X射线探伤机研制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