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音乐范文

2022-05-16

第一篇:古琴音乐范文

古琴音乐中的爱情故事

李祥霆

古琴文化,作为中国古代音乐中地位最高的乐器及音乐门类,她丰富的遗产中,也保存有感人至深的爱情歌曲。古琴产生于三千多年前,在她开始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时。抚琴而歌即成为一种普遍的寄托思想、沟通感情的重要途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诗经》的“风”,“雅”类的诗歌都可以弹琴而歌(大约“颂”类的诗歌,个人自我弹琴而歌,应该也是可以的)。其中属于爱情类的为数不少,但是今天不作为琴歌在这里加以评说,因为当时的音乐无法保留至今,现存的《关眦》一曲,其音乐也应该是唐宋以来的产物,诗也是人们多以熟知的。

这里所要介绍的是,刊载于现存的古琴专门谱集中的与爱情有关的琴歌。在现存的三百多首琴歌中,仅仅有七首属于爱情一类,实在是少得可怜。这应该是因为,大约从两千五百年前到清朝末年,古琴音乐受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甚深,男女之间的爱恋之情,普遍受到极大的约束与压抑所致。也正因如此,这七首爱情琴歌就显得颇为可贵了。最早的一首是《湘江怨》。

《湘江怨》刊载于谢琳《太谷遗音》(公元1511年),其后有九种明朝琴谱,三种清朝琴谱。刊载有这一首琴歌:

“落花落叶落纷纷,终日思君不见君,肠断断肠肠欲断,泪珠痕上更添痕。

一片白云青山内,一片白云青山外,青山内外有白云,白云飞去青山在。

我有一片心,无人共我说。愿风吹散云,诉与天边月。

携琴上高楼,楼高月华满。相思弹未终,泪滴冰弦断。人道向江深,未抵相思半。海深终有底,相思无边岸。

君在湘江头,妾在湘江尾,相思不相见,同饮湘江水。梦魂飞不到,所欠惟一死。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尽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不当初莫相识。

湘江湘水碧沈沈,未抵相思一半深,每向梦中相见后,令人不觉痛伤心。”

这首琴歌来源于汉代刘向《列女传》所记的一则传说:上古时代,帝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为舜帝的两个妃子。后来舜帝南巡死于苍梧,娥皇、女英二妃痛哭沥血死于湘江之畔。歌中所唱“肠断断肠肠欲断,泪珠痕上更添痕”表现了内心的极度悲痛。歌词中也明显的点出了抚琴而歌的情节“携琴上高楼,楼高月华满”,“相思弹未终,泪滴冰弦断”。中间有甚是浪漫的痴情:“我有一片心,无人共我说。愿风吹散云,诉与天边月”。更有绝望的哀啼:“梦魂飞不到,所欠惟一死”。真是“湘江湘水碧沈沈,未抵相思一半深”,“海深终有底,相思无边岸”的至情之极。

《文君操》又名《凤求凰》,刊载于《风宣玄品》(公元1539年),其后有六种明朝琴谱,五种清朝琴谱刊载有这一首琴歌,可见流传之广。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以一首美妙的琴曲,深深地打动美女卓文君的芳心,而使得卓文君深夜相访,一起私奔到成都,成为千古佳话。这一曲《凤求凰》就被作为司马相如当时打动卓文君的千秋绝唱而广为流传: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 《凤求凰》的歌词所展现的是一种十分浓烈的浪漫的痴情:“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用琴声来述说自己的内心深情:“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这内心的深切有痴迷的真情就是:得不到你的爱,我会死的-------“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因为最优秀的男子是凤,最美好的女子是凰,所以“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是凤的爱的最高理想,一旦这理想破灭了,凤自然就活不成。

《相思曲》又名《古琴吟》,初刊载于《重修真传》琴谱(1585年),其后有五种明朝琴谱刊有此曲。

“音音音,尔负心,真负心,辜负俺,辜负俺,到如今。记得当处低低唱,浅浅斟,一曲值千金。如今撇我古墙阴,秋风衰草白云深,流水高山何处寻。悲悲切切,冷冷清清,叫人怎禁。”

关于这首琴歌的来历,有两种记载,《重修真传》琴谱和《理性元雅》(1618)是一种;《琴学入门》(1864年刊)和《琴学初津》(1894年刊)是另一种。前一种说法是,宋代的大诗人苏东坡常“携妓抱琴”“游琼州红佛寺”,后来此妓忽然病死,苏东坡用琴作为殉葬品,“葬之寺后粉墙西”。又过些年,琼州太守晚上住在红佛寺:“忽闻女子哽咽悲声”,长时间不停,第二天加以追究,只有一位老僧人说道曾有上述那末一段事,悲歌的也许就是这个女子的灵魂。太守命令开挖其墓葬,发现一女子抱着琴,还有一阙词,名《相思曲》,与夜里所听到的歌相同。

后一种说法是苏东坡“宿灵隐山房,夜半闻女子歌”,跟随她歌声,直到墙下而消失。第二天挖掘出一张古代的琴,依据那一首歌而作了这一曲。

两种说法都归结到一个主线及结局:夜闻女子悲吟,而得古琴与哀歌。如此,这一曲《相思曲》自非寻常了。各种所唱的是一种被抛弃的凄凉,孤寂与怨痛:“如今撇我古墙阴,秋风衰草白云深”,知心之人已背离而去,“流水高山何处寻”。相比当初两心想并,轻歌心曲,慢品美酒,“低低唱,浅浅斟,一曲值千金”,其悲切之情,似非语言文字所能形容者。

《妾薄命》刊载于《理性元雅》(1618年),共是四段。但是实际上第三四段的歌词与第一二段的歌词完全相同。

第一段的内容是对自身美貌减退的伤感,却又表现了一种对自身真情美质的自负:“以容事悦己,红艳焉可常”;“色衰情不薄,情厚莫言丑”。第二段则先对曾经互相恩爱的两个人作了美好的回顾:男的是个如意郎君:“爱卿”,女的是个美妙伴侣:“佳配”。当时笑的时候是美的,皱眉的时候也是美的:“笑好颦亦好”,生气的时候是亲,骂的时候是爱:“懊亲詈是爱”。可是如今,自己心没变,却是“郎心有他人”了,而且句句话他都觉得不中听了:“话出便生嗔”。这几句歌词很有民歌风,而最后的炼句更有明显的民间气了:“要食家常饭,要暖床头妻”。在作为文人艺术的古琴音乐的琴歌中,实在是难得一见。

《秋闺怨》刊载于明代《陶氏琴谱》(确切年代不详)这是一首表现在外征战者家中妻子的思亲之痛。

歌词的开始部分,把寒秋闺房中,孤独凄凉的女子想念亲人的深愁,做了充分的描写,例如:“金井梧桐,怯西风黄叶飘零”,“望眼将穿”。中间部分述说自己好像织女和牛郎一样,被天河隔断,不得相见。因为亲人“受尽了那奔波”,陷于“兵戈交加”的“征伐”,后悔自己未能改变亲人建功封侯的追求:“悔不能,君重封侯妾试轻”。最后则是痛述自己是:“愁清海洋的那深”,“谁怜我瘦的这怎支撑,病得那不安宁”,哀怨万分。真挚的歌词之中有些元曲风格,也可以说是有些民间气息。 《鹤冲霄》刊载于《和文注琴谱》(成书于1676年前,此处“和文”是指日本文字)亦见于《东皋琴谱》(1771年)

明初末年,中国僧人东皋禅师(姓蒋名兴畴)东渡日本,传佛法,也传琴学。《和文注琴谱》及《东皋琴谱》都是他的日本弟子根据他的传授与传谱所整理成书的。

“苹叶软,杏花明,画舡清。双浴鸳鸯出绿汀,棹歌声。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红粉相随南浦晚,几含情。”

这是一曲明丽典雅而又颇为含蓄的爱情歌曲。有轻盈的船,明媚的花,软嫩的叶,还有绿色上的鸳鸯相伴,划船而歌,充满诗情画意。此时在妙龄淑女的伴随之下,已不只“道是无情还有情”,而是实实在在的“几含情”。了

也许有人奇怪,为什么僧人的琴谱里有歌唱爱情的歌曲。我想这应该与日本佛教的教规独特性有关,在日本,出家人是可以娶妻生子的。因此爱情歌曲并不为忌。

《长相思》(刊载于《和文注琴谱》),《东皋琴谱》)

“红满枝,绿满枝。宿雨恹恹睡起迟,闲庭花影移。忆归期,数归期。梦见虽多相见稀,相逢知几时。”

这一曲琴歌是以一个女子的身份来表达相思之情的。是一个淑女“宿雨恹恹睡起迟”,对这安静的庭院,太阳移动着花影,想念着,盼望着不知几时才能归来的爱人。是一片深远的痴情,令人难以不为之感动。

从以上这七首表现爱情的琴歌可以感到,古代人在爱情方面的感受与表达,尽管与今天的并不相同,但是在爱情感受的或真挚,或浓郁,或深切,或强烈,却是一致的。

第二篇:古琴演奏技法及鉴赏-心得得体会—浅析古琴古韵

古琴演奏技法及鉴赏

心得得体会

——浅析古琴古韵

姓名:李孟婕

专业:2012级服装时尚设计 学号:3126101119 日期:2014年5月18日

浅析古琴古韵

古人云:“乐者,心之动也”,又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心动之“乐”和情动之“言”如同广阔的大地上巍峨屹立的高山和蜿蜒流淌的江河一样,相伴相生互相辉映,在中华民族古老的历史文化长河中熠熠闪光。这些琴歌或咏怀抒志,或借物抒情,无不向我们展示着古人彼时彼刻的悲喜忧欢,承载着身后的历史和文化精华,古韵悠悠,世代相传,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道独特的风景。也许在当今社会她只是一个并不波澜壮阔的小支流,但却以其独特、古老和优美而在乐府诗集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在经过这一学期李皞老师所教授的古琴演奏技法及鉴赏课程之后,才开始逐渐开始领悟古人云中寄托情感,化言形于乐于古琴之中悠远代代相传的真正原因。古琴不同于琵琶古筝二胡般地被人熟知,多数人更会为古琴、古筝所混淆。在我看来,想真正的走近她需要的是静下心来,学习基本技法后靠每个人不同的领悟,潜心探究才能接受着古韵的悠悠来袭,真正领会她身体中的不同。

古有琴棋书画,而因我本是美术专业的原因,十几年的美术学习中对画也有些基本的感悟,不论是中国画中的大师的齐白石,徐悲鸿,还是西洋画的梵高、达芬奇,甚至是平时我们自己的素描色彩画作,真正需要的是有一颗安静的心,和个性不羁的随性,对绘画本身的热情。当心与大道汇合,画中有了对人生的思考总结,对自然事物卡子百态发展的体现,那么画才是拥有灵魂和生命的存在。只有拥有娴熟

1

技法之后用心领会画的真正妙趣,每张画面才会完整。画如此,书如此,旗如此,琴亦如此。

在李皞老师教授我们的第一堂课中,我们先了解了琴,她又称“七弦琴”、“瑶琴”、“丝铜”。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是中国古代文化最崇高的乐器,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古琴乐教,义实大哉!在接下来的几堂课中,从古琴的外观,如何发出声音的认知到学习正确的坐姿手法再到古琴的琴谱学习琴弦运用曲调的辨别开始了系统化的学习。如同黛玉在《红楼梦》中对宝玉传授的几方面:

一、是要环境好,

二、是时候好,

三、是心态要好,

四、是听着要好,

五、是仪表要好,

六、是姿态要好,七是修养要好。说到底,弹琴首先讲究的就是弹琴者的“心”,李皞老师也多次强调了心是弹琴的根本,只有根本厚实才能传达出琴有价值的内涵。我也在多次练习后基本掌握了抚琴的手势。由于古琴的技法甚多,古时有超过一千种,今常用指法也有几十种,我在右手和左手指法上只掌握了托、抹、挑、勾和一部分按音和滑音。

当自己基本做到自立认谱,手法正确后,很荣幸的听了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古琴艺术专业委员会会长林莅先生的专题讲座,从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历史、古琴的演奏规范、古琴的摆放方法及弹奏古琴的坐姿等重新学习复习了古琴。使我进一步了解了古琴文化知识,认识到弘扬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重要性。最后亲身听林莅先生现场古琴弹奏了几首的名曲后,让我亲身体验古琴的艺术魅力。

2

在古琴一个学期的学习领会中,我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其中,感受继承古琴这个独特、美丽又优美的古老礼物,传承这一历史瑰宝。(1223字)

第三篇:古琴课程总结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汉传统文化之瑰宝。它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认识古琴、了解古琴、学习古琴可以使学生们对中国古代古琴的历史,一些古人弹琴的技巧,古人对弹琴的感受,并受益匪浅。古人说:读史可以明鉴,但是在古琴方面,聆听琴声可以陶冶情操,缓解压力。使学生们心情变得轻松,愉悦。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们采取了多表扬、多鼓励,奖赏的教学方法,借本学期六一儿童节表演机会,以弹奏好的同学可以进入六一汇报表演名单来鼓励同学。效果很好,同学们表现得都非常积极。

古琴是一门小众化乐器,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汉传统文化之瑰宝。它的传承与教学都是在一个小众化的方式。现在流行学习传统文化,发扬民族古典知识,值得大家去学习。学习古琴也是一种方式。我对咱们古琴兴趣班的改良建议就是简化每个班学生的数量,或者把每个班里的学生在分散一些。这学期每个班大班教学过程很艰难。学生年级小是主要原因,纪律是很大问题,也会影响教学进度。

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学习古琴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也传承了古代文化。 经过这一学期漫长的教学,作为教师的我也受益匪浅,和每个班小同学们教授过程,也是自己的学习过程。首先,管理一年级的孩子们纪律是最大的难题,既锻炼了我的能力,也培养了我的耐心。在教学方面,也发现了自己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和提升的方面。

古琴教师:曹峰

第四篇:古琴说诗歌

一壶一壶茶中尽是错,

古琴依旧守谁是依旧?

难过进香囊亦无疑是无为有,

劝君无奈走弹奏《古琴说》……

过多过多言中尽依旧是没落,

何谓一醉方休何人似曾懂,

一身孤单是谁断续过——

诗人的眼泪谱写成一首《古琴说》,

日子一天一天故事太过冗,

弥漫的雾气苍茫成一曲《古琴说》,

世人一旦遗失曾经已经错——

我曾经对你说过,一辈子弹奏《古琴说》,

而你如今却淡然,那誓言成啰嗦,

我恳求你能给我,一辈子弹奏《古琴说》,

风了不相识的我,曾经谈何方休——

你答应过我的话,却被摧残断《古琴说》,

哪个朝代的诗人,犹犹忆起其中的过,古琴说……

古琴说,说我不该让你懂,其实这一切君早就方休,

又何必,说我太傻念念难忘旧,我早就醉于时间田海中——

古琴说,告诉我会记住你,其实我早就恳请你会懂,

又何必,告知这一切全都是过,我早就被你推向深渊中……

古琴说,说起了她的不懂……

第五篇:古琴讲座主持词

开场白: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一首离别诗谱成古琴曲,在曲中倾诉的是离愁,在曲外传承的是文化,如轻声细语,娓娓道来,这就是古琴的魅力。

古琴,古称瑶琴、玉琴,也称七弦琴,是我国非常古老的一种乐器。在古时,琴、棋、书、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炼概括。而其中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所以在四者当中居于首位,因此也被尊为“国乐之父”、“圣人之器”。

现在各位欣赏的这一首曲子叫做《阳关三叠》,而为大家演奏这首曲子的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讲人——刘敬丹,刘老师。接下来就让我们把时间和舞台交给刘老师,华堂初见,初见古琴,掌声欢迎。 结束语:

一首《渭城曲》,娓娓诉尽离别愁绪,一曲《玉树临风》款款道尽岑寂孤独,最后的《归去来兮辞》更是沛然如肺腑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相信大家也通过这一首首幽兰古曲,进而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所品味、有所思考、有所感悟,这也正是我们博物馆组织这类活动的初心。

在活动结束之前,让我们有请重庆爱乐

今天的传统文化讲座到此结束,除了要感谢刘老师为我们带来的这个精彩纷呈、优雅别致的讲座,更要感谢在场各位嘉宾的热情支持和参与。谢谢大家!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古琴音乐范文】相关文章:

古琴的音乐范文05-19

古琴音乐美范文05-19

古琴简介范文05-16

古琴文化论文范文05-09

古琴名曲简介范文05-26

古琴台简介范文05-19

古琴名曲简介04-10

古琴铭04-14

古琴文化论文提纲11-15

古琴铭_高中作文04-27

上一篇:供销协议范文下一篇:钢琴感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