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的课堂源自不断反思

2022-09-10

我永远无法忘记去年, 校长带着学校“领雁工作组”的老师们微笑着走进我的课堂, 40分钟过后, 老师们闷闷地走出教室, 我看见了失望的眼神。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校长面前, 校长只对我说了一句话:“好好反思一下你的课堂, 这节课太平淡, 效率太低, 卓越就更谈不上了!”看着校长失望的眼神, 听到这样的评价。从此, 我踏上了教学反思之路。

一、反思让我看到了“亲近”文本带来的课堂效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互动的三维结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文本”即教材, 即语文课文, 语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 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有了一定教学经历的我, 曾经肤浅地认为:这些简单的课文在我十多年的教学经历的基础上已经闭着眼睛也能把握其要害, 绝不会偏离教学的主旨。可是, 我发现教的时间越长, 我越是看不到学生在课堂上闪光的眼神, 课文越简单, 我的课堂越是显得平淡乏味!何来高效?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 我终于明白:因为我没有用心去亲近文本。所以, 我没能把学生真正带入文本之中!

又想起校长听我的那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了, 因为没有用心解读文本, 我把它当成了一篇议论文来进行教学, 夹叙夹议和论点论据论证这些枯燥的词眼让学生毫无兴趣, 甚至学起来感觉有些艰涩, 我在课堂上费尽口舌给学生讲解分析, 但课堂俨然一潭死水, 成了我一个人的独角戏。闻一多先生“目不窥园, 足不下楼,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废寝忘食、用心血一滴一滴浇灌学术研究花朵的钻研精神和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走在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 长须飘飘反对独裁, 争取民主的斗士形象被我演绎成了陈词滥调, 未能引起共鸣, 课堂低效无疑!后来, 在痛定思痛后, 我重新走进了文本, 用心去感受了当时闻一多先生在那特殊的年代, 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在特殊背景下所作出的牺牲和奉献, 我真正去了解了那段历史背景后, 才更感受到闻一多先生孜孜不倦、废寝忘食治学的严谨的精神和全身心投入研究, 执著地寻求解救民族衰微的良药的学者形象。在我有了深切的感受后我重新给学生上了那篇课文, 为了让学生也能有那样的感受, 我在给学生充分介绍背景的情况下设置了很多情境进行教学, 比如用悲情的音乐渲染, 满含深情的范读、导读等等。第二次上我自己眼里有了泪花, 我发现孩子们眼里也噙着泪水, 孩子们真的被我带进了那情那境, 闻一多先生昂首挺胸, 长须飘飘、反对独裁, 争取民主的斗士形象仿佛就浮现在眼前!课堂在先前的死水中掀起了微澜, 再激荡起情感浪花, 而且是一波接着一波!那时, 我看见了因为我亲近文本而产生的课堂效益!

二、反思让我懂得了如何把学生看大

在不断的反思中我发现:课堂之所以效率不高, 主要是潜意识里我永远把学生当成孩子, 并没有把他们放在更高一个台阶上与自己对话, 与文本对话!

依然以我上《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那堂课来谈自己的感受。第一次上《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我总是认为学生不会懂得环境下闻先生的严谨、孜孜不倦的学者形象和反对独裁, 争取民主的斗士, 只有通过我的讲述他们才能明白, 于是整堂课我都滔滔不绝地在讲。记得有个老师听后开玩笑说:你的口才真好!其实, 当时我并没有理解到这是他在委婉地批评我讲得太多, 老师的口才再好也不能替代学生自己的感受!反思后第二次上课, 我收敛了自己, 我只设计了几个问题, 让他们充分讨论, 然后充分表达。整堂课我除了饱含感情地介绍背景, 深情地范读, 激情地导读外, 我几乎没说多余的话, 我把我先前的话让学生说了, 我让学生充分露出他们的锋芒。课上学生变得滔滔不绝, 我成为了真诚的聆听者, 恍然之间学生变得异常高大, 我们真正站在了同一个平台, 学生平日里仰视的目光变成了我们平视后的互动, 我能看到他们眼里的欣然, 我也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愉悦!那时, 我看见了把学生看大后带来的课堂效益!

三、反思让我走出了职业的倦怠, 重现课堂的灵动

每个学生都不喜欢毫无生气的课堂, 老师更是希望自己的课堂灵动有趣。因为职业的周期性原则, 往往让有了一定教学经历的老师感到职业的倦怠。有职业倦怠的老师是永远也不可能让自己的课堂活起来的, 因为“活”的课堂需要源源不断地注入激情!然而“死”的课堂, 永远与高效沾不上边!或许是因为进入了人们常说的倦怠期吧, 我也曾经对一层不变的三尺讲台有了厌倦感。是反思, 让我走出了职业倦怠!

因为那次失败的课, 猛然间敲醒了我。于是, 我每天坚持写教学日记, 坚持写班级日记。把课堂上的点滴生成记录下来, 反思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我还专门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把他们的一言一行记录下来, 把我对他们的爱记录下来, 从“我可爱的七年级”写到“我的酸甜八年级”, 再写到现在“我的麻辣九年级”的记录, 让我从倦怠中走了出来。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自己的职业, 我越来越喜欢自己的这些学生。每天我饱含激情地走进课堂, 面带微笑地面对学生。我的精气神更足了。课堂变得更加活了。孩子们也更喜欢上我的语文课了。自然我也看到了因此而带来的课堂效益!

摘要:一堂让校长和学校“领雁工作组”失望的课, 让我从此走上了教学反思之路。每天坚持写教学日记, 坚持写班级日记。在不断的反思中, 逐渐发现“反思让我看到了“亲近”文本带来的课堂效益!”, “反思让我懂得了如何把学生看大!”, “反思让我走出了职业的倦怠, 重现课堂的灵动!”。

关键词:卓越,反思,高效

参考文献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袁坤.培养反思力.

上一篇: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实践研究下一篇:检测中心生物检测实验室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