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与植被恢复研究

2022-10-23

1. 水土保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1.1 水土保持符合生态文明的内涵要求

所谓的水土保持措施, 指的是对由于人为活动或者是自然因素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采取有效地治理以及预防措施。在水土流失问题的防治过程当中, 比较常用的措施包括植物措施、工程措施以及蓄水保土的耕作措施。而小流域治理当中的工程措施, 指的是采用治坡工程措施对水土流失问题加以防治, 降低水土流失带来的破坏, 达到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目的。在进行水土保持工作的过程中, 可以以小流域为基础单元, 对水土流失的自然规律进行分析, 以科学规划为重要指导, 对各种措施进行合理的应用, 从而达到因害设防、因地制宜的目的, 对水土流失问题进行合理的控制, 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应用, 从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 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 生态环境是重要的基础, 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只有将水土保持工作落实到位, 才能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从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建成生态文明的社会。

生态文明的建设, 其核心是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和谐以及共存共荣的关系进行确立, 从而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但是当前, 在我国的国土当中, 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当中存在着水土流失的问题, 因此需要对水土流失问题加大治理力度, 从而使得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能够更好、更快的得以实现。

2.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

2.1 建立生态治理新理念

需要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使得自然的修复能力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 对自然的客观规律注意遵循, 使得经济发展可以与生态建设能够相结合, 促进水土流失综合步伐的快速发展, 使得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实现“双赢”。在防治方针的制定过程中, 应当坚持防治结合、保护优先的原则, 对事前的预防保护加以重视, 从而做到综合治理与预防保护二者齐抓共管。

2.2 标本兼治, 巩固成果

在布局的规划过程中, 应当采取合理的措施, 进行科学的规划, 大力发展小型水利设施以及节水灌溉的措施, 大力推进稳产高产基本农田, 因地制宜的对产业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 促进经济作物的发展, 使得农民的收入大大增加。

2.3 加强管护, 完善监测网络建设

将管理维护的力度大大提高, 对治理成果进行巩固, 从而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成效, 将其效益充分发挥出来。并且对水土流失工作积极的落实动态监测工作, 将水土流失的状况定期进行公告, 对各级财政进行争取, 从而使得监测工作的力度加大。

2.4 创新水土保持发展机制

对水土流失防治的新机制进行探索, 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到其中, 可以以市场为重要导向, 采用有效地措施, 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进行管理与维护, 进一步促进水土保持工程的发展。

3. 植被恢复技术

3.1 规划设计原则

在进行水土保持林, 树种的选择时应根据经营方向和立地条件来综合确定, 除了应遵循适地适树原则之外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充分考虑的, 应选择寿命长、适应性较强的树种, 这是由于水土保持需要可持续的发展, 因此应选择经营周期长、适用性强、生命力强的树种;第二, 造林的树种应具有一定的耐荫性;第三, 应选择乡土阔叶树种。乡土阔叶树种, 保持水土能力、防火能力、抗病害能力、涵养水源能力以及恢复地力的能力较强, 生态功能等级较高;第四, 选择造林技术简单、技术条件成熟的树种以及容易采种育苗和造林的树种, 在进行树种的选择时应兼顾经济效益, 并且充分发挥生态效能的长期性。

3.2 培育方式的设计

在进行培育方式的选择时, 应根据土地的现状以及立地条件等进行综合确定。当选择无林地造型培育方式时, 应选择优质的乡土阔叶树种, 并经过人工造林, 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荒山荒地的绿化, 并进一步恢复乡土植物群落, 充分发挥植被的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功能。其次, 在进行培育清理过程中应在造林的前一年的秋末冬初进行林地的的清理。为了有效避免水土流失, 在进行林地的清理时应选择块状割草和环山割草的方式。在进行整体设计时为有效保持土壤养分, 避免水土流失, 可选择用穴方式整地, 在整地的过程中应将穴土全部清除, 并分别堆放表层土和心土, 在回土时应首先将表土放入穴底, 改善其理化性质, 为日后苗木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在进行树种的选择时, 应根据水土保持的要求, 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当地生产的乡土树种, 并且选择防火能力强、保土蓄水能力高、抗病虫害能力好、美化环境的树种, 在进行树种的栽植时应选择春季阴雨天气, 并在苗木萌动前的七到十天进行造林, 进而有效提升树种的成活率。在栽植时应将树苗栽扶正, 确保根系舒展, 在填土过程中应先填表土、湿土, 之后在填生土和干土, 并且分层踩实。采用营养袋栽植时应将营养袋除掉并放置在穴边并进行检查和验收。栽植之后应抚育三年, 每年进行一次, 并在栽植当年的八月份和九月份进行的一次抚育, 在第二年和第三年的三四月份连续抚育两次, 抚育过程中应植穴一平方米之内的进行全面除杂, 确保周围松土培土, 如果发现病株和死株应进行第二次补植。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以及植被恢复是人类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重要手段, 两者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所以, 需要加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的建设, 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使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 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支撑和保障, 建立水土保持监测系统。

摘要: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体现了党中央对形势的准确判断与超强的应对能力。所以, 在实际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 要有效控制人为因素产生的水土流失, 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植被恢复

参考文献

[1] 周勇, 刘冰.植被恢复过程中地上地下生态系统反馈机制研究[J].山东化工, 2016, 24:159-161+163.

[2] 平涛有.隆阳区呢喃山森林火灾后植被恢复探讨[J].绿色科技, 2016, 22:13-14.

[3] 张岩.浅析植被恢复造林工程的实施[J].绿化与生活, 2016, 12:24-29.

上一篇:一流采购平台具有强大寻源能力海量交易信息提供专业解决方案——北京长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下一篇: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