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供给侧改革下能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安徽省淮南市为例

2022-09-12

一、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 通过加大劳动力、资本、技术的投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此时政府在国民经济的调控中一直以需求管理为主要手段, 通过拉动内需来刺激经济总需求的增长从而带动经济增长。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政府2009年推行的四万亿刺激计划后, 短期虽然刺激了经济, 但加剧了通货膨胀。从2009年前后, 世界经济发生了复杂深刻的变化, 面对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经济发展开始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生产要素成本的提高等一系列严峻的经济形势, 政府推进需求管理的效果呈递减趋势, 经济调控必须从“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2016年1月26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 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16年1月26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 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所谓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 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 矫正要素配置扭曲, 扩大有效供给, 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的低效率无法满足需求, 因此强调供给侧改革要从供给一方入手, 提高供给质量、优化供给结构、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2003年后中国传统工业开始亏损, 产业利润大幅度下降, 产能过剩严重, 淮南作为一个因为能源而兴起的城市, 近年面临着资源枯竭型城市同样的问题。其煤炭产业具有资源枯竭型城市主导产业的典型特点, 自然资源是有限不可再生的, 淮南要长远发展, 产业转型是必然选择。

二、淮南市产业发展现状

(一) 淮南市基本情况

淮南市地处安徽北部的淮北平原,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境内淮河穿过、湖泊众多, 是合肥都市圈的核心城市、淮河经济圈的节点城市。全市面积5571平方千米, 辖5个区、2个县, 总人口为345.6万人。矿产能源资源丰富除煤炭、煤层气、地热外还有多样的矿石种类。其中淮南煤田远景储量444亿吨, 探明储量180亿吨, 占安徽省的70%, 占华东地区的32%。2011年淮南煤炭产量达到1亿吨左右, 是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 素有“建在金库上的城市”的美称。

(二) 淮南市三大产业结构分析

统计分析了淮南市2009年——2017年的GDP状况, 从2009年的508.8亿元持续增长至2013年的934.5亿元, 后下降至最低点2015年的901.1亿元, 2015年淮南成为安徽省唯一经济负增长的市。淮南市第二产业的发展与淮南市GDP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相似性, 从2009年至2017年三大产业结构一直保持着“二、三、一”的状态。其中第一产业在GDP的占比小, 从2009年的8.21%上升至2017年11.43%。第二产业在GDP中的占比从62.79%下降到2017年的47.311%。第三产业的发展一直保持着上升趋势, 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我们用软件对淮南市的GDP (Y) 和第二 (X2) 、第三产业 (X3) 做简单的回归分析, 由于第一产业在淮南市的经济发展所占比重较小, 我们将第一产业剔除得到以下公式:

发现第二产业每增加一单位的产值就能带动1.1499的GDP增长,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联合能解释99.72%淮南市GDP的增长。说明在淮南市的经济发展中第二产业占有非常高的比重, 调整第二产业的结构对带动淮南经济新增长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三、淮南市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产业层次低、产业结构单一

淮南第二产业中煤炭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其上下游产业联合起来影响淮南经济的三分之二。淮南每年千万吨的煤炭产出中, 仅有一小部分进行加工。目前技术显示, 煤炭的深加工所带来的附加值可以是原煤的三倍, 可见其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很高的, 而目前淮南的煤炭加工还停留在“煤炭—化工”, “煤炭—发电”等单一的短产业链上, 仅与自身联系紧密, 缺乏和其他产业的互动、过于独立。

(二) 人力资本匮乏且人口流失严重、经济发展缺乏创新力

近年来, 由于淮南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一方面, 产能过剩的老企业逐渐淘汰释放出大量的劳动力。另一方面由于其工业型城市特点, 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不能够吸附多与劳动力。另外还有经济增长乏力、经济结构失衡、人均薪资待遇差、邻市合肥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人口和人力资本, 淮南市发展既吸引不了人才进入又面临着人口流失严重的问题。在科技创新上, 首先政府对产业的科技投入偏向能源型产业, 制约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其次, 其煤炭产业的加工也处于中低水平, 具有深加工层次不够、配套设施不完善、技术运用效率不高、生产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同时淮南市的企业缺乏和高校或科研单位合作的意识。这些使得淮南的经济发展缺乏创新的动力支持。

(三) 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遭到破坏

在地下煤炭被采出以后, 开采区域周围岩体原有的应力平衡状态受到破坏, 地表会出现塌陷, 由于淮南市的煤炭产业发展缺乏合理规划, 大规模的煤炭开采使淮南市近十分之一的土地发生了沉陷。2013年底, 淮南市全市塌陷面积约220平方公里, 涉及27个乡镇, 居民31.1万人, 占全市总人口的12.8%。除了地表遭到破坏外, 煤炭的开采不仅会消耗大量的淡水资源, 且其产生的大量煤矸石在堆放的过程中会自然产生有害气体并且造成空气的污染。巨大的污染造成了生态的破坏, 成为制约淮南煤炭、电力、化工等产业的瓶颈。

四、对淮南市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建议

(一) 加强产业管理、化解过剩产能

落实供给侧改革, 要加强产业的管理、化解过剩产能。而煤炭又是去产能的重头戏。为化解过剩产能要有力组织, 积极行动, 强力推动, 形成多部门协调联动、市企齐抓共管、一线高效落实的良好局面, 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 严禁产能过剩的企业进入市场。二是关闭产能过剩的矿区, 对下岗员工进行安置和补贴, 鼓励再就业和自主创业。三是通过市场机制, 利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来消化过剩产能。四是对自我化解过剩产能的企业进行奖补。

(二) 调整、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上, 做到利用现有技术调整产业间的结构, 加强各产业间的联系, 做到第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使产业的联合效率达到最高;在产业的优化上, 第二产业要将主业做大做强, 次要产业放权经营。同时要将分散产业集中管理, 形成规模的产业园区, 延伸多条产业链, 在产业园区内形成循环经济;在产业升级上, 发挥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作用, 推动产业由低端走向高端, 粗放式发展向高度集约模式转变。

(三) 加大科技创新资本投入和劳动力资本投入

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一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投入, 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落后产业。二是发展新兴产业, 将资本和人力投入更多有发展前景的行业比如生物制药、电子、计算机等新兴技术。三是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 产业发展既能得到高校提供的科研成果, 高校又拥有实地操作的机会, 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四是加大劳动力资本投入, 加强岗位的技能培训, 使员工更能适应新技术的要求, 带动社会群众参与城市的产业转型。

(四) 节约资源、完善落实环境的保护政策

环境与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煤炭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一旦消耗完等同于不可再生。政府要在保证人类健康不受损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科学合理进行产业发展, 一是对已塌陷的地区和污染严重的地区进行恢复, 因地制宜地做好水产养殖、农垦种植, 开发塌陷区经济发展新模式。二是制定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对个人、企业或政府治理环境进行补偿, 同时加大对违反法规污染环境的企业和个人的处罚, 坚持“谁污染、谁负责”原则。

摘要: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下, 淮南市面临着“资源诅咒型”城市的困境, 丰富的矿产资源不但没有使经济持续发展, 甚至出现衰退迹象。本文以淮南市为例, 通过简单回归分析和三大产业比较分析来描述了淮南市产业发展状况。指出淮南市现阶段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这对淮南市及同类型资源枯竭城市的产业转型都有着借鉴意义。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资源枯竭型,产业转型

参考文献

[1] 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J].经济问题, 2016 (2) :14-15.

[2] 胡晓西, 王昀劭.淮南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 2009 (8) :54-55.

[3] 陈骏兰, 龚曼.淮南市煤炭企业供给侧改革的转型升级路径研究[J].中国国际财经 (中英文) , 2017 (24) :93-94.

[4] 王麟, 余卉.淮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经济界, 2014 (05) :177-178.

上一篇:图像与视频处理教学过程中的若干思考下一篇:建设“双一流”导向下的涉海高校海洋教育课程多元数据库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