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2022-12-23

第一篇: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公卫: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处置原则

李 忠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防制所副所长,副主任技师

裴耀文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防制所技师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C)也称为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结膜高度充血,常见结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点状剥脱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病。一般可在2~3周痊愈,属于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

AHC全年均可发病,多见于夏秋季。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发病集中。大流行期间曾造成一些城市停课、停产、停市,给人民生活、工作和社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为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

一、AHC的病学特征

引起AHC的主要为肠道病毒70型(EV70)和柯萨奇病毒A组24型变种(CA24v)。少数情况下腺病毒11型也可引起该病。EV70属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具有肠道病毒的理化及生物学特性。病毒呈球形,直径22~30nm,基因组为单链RNA,蛋白外壳呈对称排列的20面体,无包膜。病毒在敏感细胞胞浆内繁殖。CA24v也属微小RNA病毒科,生物学特性基本同EV70,可用HeLa细胞等多种传代细胞培养,易分离。曾引起亚洲、中南美等地区大流行。

不同流行期病毒基因常有变异,可引起世界范围大流行,世界范围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地区分离出的病毒常为EV70。亚洲地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分离的病毒以CA24v为多。我国历次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中各地区都分离出CA24v或EV70,也以CA24v感染为多,有时可发生两种病毒同时流行感染。

CA24v和EV70适合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存与传播,均耐酸、耐乙醚,对一般常用消毒剂、脂溶剂抵抗,对紫外线、氧化剂、高温干燥敏感。

二、AHC的流行病学特征

(一)流行概况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曾在世界范围内发生多次大流行。CA24v是1970年AHC在新加坡流行时首次被分离出来的,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才有CA24v在东南亚国家和印度群岛以外地区爆发的报道。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早期,EV70与CA24v几乎同时被报道,此后在全球迅速蔓延。EV70引起了很多地方AHC的爆发,如1970年的加纳,1980年的新加坡,1981年的印度和孟加拉国,1990年的沙特阿拉伯,1985和1994年的日本。关于腺病毒感染的报道较少,在我国1994年AHC流行期间,腺病毒占病毒阳性者的22%。亚洲地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分离的病毒以CA24v为多。我国历次AHC流行中各地区也都分离出CA24v或EV70,也以CA24v感染为多,有时可发生两种病毒同时流行感染。

(二)地区与季节分布 该病无明显的地区性,全年均可发病,有明显的季节特点,以夏秋季多见,90%以上的病例发生于8~10月份。可能与该季节的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合肠道病毒生长繁殖有关。易在人口稠密、卫生条件差的地区流行,在托幼机构、学校、工厂企业等人群聚集的地方易发生暴发流行。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可以由不同型别病毒单独感染发病,也可发生两种病毒混合感染。病后免疫持久性差,患者病愈后,可以被不同病毒感染而再次发病,亦可能在间隔数年后被同一种病毒再次感染而发病。

(四)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患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眼部分泌物及泪液均含有病毒。发病后2周内传染性最强。该病潜伏期一般为12~48h,最长可达6d,起病1~5d排毒,以1~3d为高峰期,随时间延长分离阳性率下降。

该病主要是通过接触被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的手、物品或水等而发病,部分患者的咽部或粪便中也存在病毒。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

三、AHC的临床特征与诊断标准

(一)临床特征 该病起病急,潜伏期短,一般在接触传染源后数小时至48h内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并持续3~7d;有剧烈的异物感、眼红、眼刺痛、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早期分泌物为水性,重者带淡红色,继而为黏液性;患者眼睑红肿,睑、球结膜中、高度充血,多伴结膜下点、片状出血;早期角膜上皮点状剥脱,荧光素染色后裂隙灯检查可见角膜弥漫散在细小点状着染。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1~2周,视力无损害,角膜无基质浸润,预后良好,一般无后遗症。

(二)诊断标准 根据流行病学史、病史、接触史,结合临床症状、体征作出AHC临床诊断。AHC的确切诊断须待实验室病原学证实,如:结膜拭子涂擦或结膜刮取物培养分离出病毒,并应用微量中和实验鉴定为CA24v或EV70;病人恢复期血清抗CA24v或抗EV70抗体比急性期血清抗体滴度升高4倍或4倍以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出结膜标本含有CA24v或EV70核酸。

临床诊断加以上实验室病原检查任何一项阳性者为确诊病例。

四、AHC的预防控制措施

该病没有特异性的预防措施。发生疾病暴发或流行时,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在做好病例管理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公众做好个人预防,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一)对病人进行规范治疗,防止眼部并发症发生,病人一般不需住院治疗。

(二)病人病后7~10d内,应尽量居家治疗休息,减少公共场所活动。

(三)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应擦拭消毒、煮沸消毒或开水浇烫。病人的洗漱用品要严格做到与其他家庭成员或同居室人员分开,不能混用,避免交叉污染。如接触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应充分清洁或消毒手部。

(四)发生疾病暴发或流行时,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强化晨检制度,工厂等集体机构要建立健康检视制度。一旦发现病人,应要求病人脱离学习、工作环境,居家治疗休息。

(五)医疗机构应加强预检分诊和消毒措施的落实。医务人员检治病人后,必须认真消毒双手,未对双手消毒前,不得再接触其他病人。诊疗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物品要擦拭消毒。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专辟诊室或诊台接诊病人,避免交叉感染。

(六)加强对游泳池、浴池、理发室、旅馆的卫生管理与监督。劝阻患者进入公共场所或参与社交活动。暴发流行期间,相关管理部门可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关闭游泳池、浴池等公共场所。

(七)平时要加强健康教育,普及手卫生和爱眼护眼知识,养成勤洗手、不共用毛巾脸盆等个人生活用品的卫生习惯。

(八)一般不宜采用集体滴眼药等方式,进行该病的群体预防。

试题:

1.简述AHC的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2.简述AHC的预防控制措施。

第二篇:我国血吸虫病的流行特征及防治现状

血吸虫病是由复殖裂体寄吸虫引起的以虫卵肉芽肿和肝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免疫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仅次于疟疾的一种重要热带病。该病曾在全球76个国家和地区流行,共约2亿血吸虫病患者,6亿人健康受威胁。仅我国还尚有448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共有33810个流行村,估计患者67万人[1]。近年来,虽然血吸虫病的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再感染难以控制,防治效果难以巩固,防治经费不足以及生态环境改变,加剧了血吸虫病传播[2]。这些现状的存在提示国家和学者们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严峻和不容懈怠。

本文根据各文献报道,总结血吸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且结合血吸虫病的流行特征将目前的防治工作归纳如下。

1. 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特征

在人类寄生虫病中,就社会经济与公共卫生重要性而言,血吸虫病是仅次于疟疾的第二重要的热带病。血吸虫病流行于76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估计6亿人口受威胁,感染人口11947亿。就全球而言感染者集中于10-19岁年龄段。80%以上感染者和大部分严重病例分布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虽然一些国家的有效防治使感染人数有显著减少,如中国、巴西、埃及、菲律宾及中东某些国家(如突尼斯沙特),但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国家,极端贫困,极差的卫生条件,缺乏卫生保健与人们对疾病的无知,加上人口显著增加与人口流动导致疾病扩散,目前总的趋势感染人数还在增加。如不采取特别预防措施,水资源发展将加剧血吸虫病的流行。最显著的例子是世界最大的加纳伏而泰湖建成后,沿湖村90%以上的儿童感染了埃及血吸虫,其中大部分人出现血尿。在北塞内加尔,于80年代后期在塞内加尔河上建成地亚马大坝以后,曼氏血吸虫病暴发流行,迄今未获控制[3]。

1.1 总的流行现状与趋势据2003年底统计,110个县(市、区)共有钉螺分布面积36.3亿m2占全国的96%;血吸虫病患者73.6万,占全国的87%;急性血吸虫病902例,占当年全国的81%。血吸虫病患者在逐年增加。2003年全国有血吸虫病患者84万例,比2000年增加15万。其中急性血吸虫感染例数2002年比2001年增加了59%,2003年又比2001年增加了22%,并发生30余起急性血吸虫病爆发疫情[4]。

1.2流行区的变化我国血吸虫病原来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2个省(市、区)的418个县(市、区)。经过50多年的有效防治,至2001年,已有广东、上海、福建、广西、浙江5个省(市、区)阻断了血吸虫病的传播;在418个流行县(市、区)中,已有247个县(市、区)阻断了血吸虫病的传播;有63个县(市、区)控制了传播;尚有108个县(市、区)及57个县级农场未能控制传播。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5个省湖区及四川、云南省山区。闻礼永等对2001~2003年上海、深圳、浙江省(市)发现的输入性血吸虫患者及相关资料的研究发现,2001~2003年分别发现

4、15和l8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上海市9例,浙江省18例,深圳市10例,均属历史血吸虫病流行地区。以感染地点分布统计,江西省占51.35%,安徽省占18.92%,湖南省占13.51%,湖北省占10.81%,四川省占5.41%[5]。

1.3 病人数变化陈贤义根据各省的上报资料,总结了2001年全国共有血吸虫病病人820 776人。其中慢性病人794 539人,较2000年增加123 139人;当年共有晚期病人25 664人,发生急性感染573人[6]。2003年底报告资料显示,与建国初期相比,全国流行省、县、乡镇分别减少了42%、40%和53%,血吸虫病估计病例数较建国初期减少了92.74%,钉螺面积减少了73.56%。但全国推算慢性血吸虫病例数徘徊在80万左右,急性感染报告数以年平均25%上升[7]。郑江等人报道每年估计至少有20000人死于血吸虫病。死亡原因为:埃及血吸虫病引起的膀胱癌与肾功能衰竭,与肠道血吸虫病引起的肝纤维化与门脉高压及其后果,如上消化道出血。但在控制有效的国家死亡率显著降低。例如,巴西近一二十年来,死亡率下降十分显著。我国建国初期推算有1100万血吸虫病人。全国有9000万人口受血吸虫病威胁。病人分布如下:湖北省271815万、湖南省211061万、江西省111185万、四川省81097万、安徽省51879万、云南省412486万、江苏省31655万、浙江省01138万。广东、上海、福建、广西、浙江5个省(市)没有当地感染的病例。2001全国粪检1567415人,粪检阳性79907人,平均粪检阳性率为5110%;粪检耕牛575184头,阳性31547头,平均粪检阳性率为5148%[2]。血吸虫病患者在逐年增加。2003年全国有血吸虫病患者84万例,比2000年增加15万。其中急性血吸虫感染例数2002年比2001年增加了59%,2003年又比2001年增加了22%,并发生30余起急性血吸虫病爆发疫情[4]。

1.4 年龄分布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2007年三峡库区人群日本血吸虫病血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调查的3 003人中,男女性别比为1:1.35,年龄中位数均为43岁,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来自湖北省应城市的一项报道显示,1980~2000年该市共发生急感突发疫情7起,发生病例104例,其中75例为确诊病例,29例为临床诊断病例。104例急感中,有83例在汉北河感染(79.81%),有21例在当地沟渠、塘堰感染(20.19%)104例急感中,年龄最小4岁,最大47岁,15岁以下88例,16~49岁16例[8]。汪奇志等曾报道称人群血吸虫病检查结果年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抗体阳性率在两年均呈随年龄增大而升高的趋势,峰值年龄段均在45~54岁。年间比较,除5~14岁抗体阳性率不变外,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均不同程度地下降,35岁后各年龄组下降幅度大于35岁前各年龄组[9]。闻礼永等[5]对2001~2003年上海、深圳、浙江省(市)发现的输入性血吸虫患者及相关资料的研究发现,患者年龄7~68岁,平均年龄为25.44岁。男性占75.68%,女性占24.32%,男女之比为3.1:1。

1.5 职业分布及其他闻礼永等对2001~2003年上海、深圳、浙江省(市)发现的输入性血吸虫患者及相关资料的研究发现,按职业分布,学生占45.95%、农民占35.14%、渔民占10.81%、工人占8.1l%,以学生感染为主。感染方式:戏水占40.54%,农业劳动占35.14%,渔业劳动占18.92%,旅游占2.70%。西昌市动物血吸虫病的研究显示,血吸虫感染最严重的动物是牛,而猪、马、羊、犬均无感染。夏、秋两季为感染高峰期,尤其以5月份感染率较高。试验区共查面积36018m2,其中有螺面积占24760m2;钉螺阳性率平均为1.20%,其中封闭大山区的磨盘乡阳性螺率最高(1.29%),半封闭二半山区大兴乡次之(1.12%),平坝区川兴镇最低(0.65%);阳性螺主要分布在道路边沟、灌溉田及周边沟和房前屋后[10]。

2.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及措施

多年来,国内外防治血吸虫病的主要策略是:采取人畜同步化疗、易感地带灭螺、环境改造以及健康教育等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全国血吸虫发病率从解放前的0.81/10万下降至2007年的0.06/10万。但近几年,疫区范围有扩大趋势,疫情回升较为明显。在防治过程中发现可能由于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洪水、气候变化的关系,钉螺感染率下降不明显或

有反复,不易消灭控制;牛羊猪等保虫宿主多人畜同步化疗难度大;流行区人畜化疗后再感染率高;吡喹酮化疗对已造成的组织损伤没有作用,对再次感染并没有保护作用,长期使用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且有产生抗药性的潜在威胁[11]。在感染难以完全遏制的情况下,减少宿主体内寄生虫数、降低产卵量、控制肉芽肿的发展,减轻肝纤维化的程度,尽量减轻免疫病理损伤,则是目前防治血吸虫病的有效和不可或缺的途径[12]。

卫生部、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急性血吸虫病预防工作的通知也提到健全急性血吸虫病的登记、报告制度,认真做好疫情监测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协作,共同抓好急性血吸虫病的预防工作[13]。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始于上世纪50年代,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解放初期至上世纪80年代、上世纪80年代至上世纪末、本世纪以来。解放初期至上世纪80年代,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的基本方针是以预防为主,因地制宜,采取以灭螺为主的综合措施。但是,消灭钉螺不仅耗资巨大,需要长期、反复进行防治,而且药物灭螺还会造成环境污染。这在钉螺分布广泛、孳生环境复杂、水位难以控制的湖南、湖北、江苏、江西、安徽、四川和云南7个疫区省在环境没有彻底改造之前,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以达到阻断传播血吸虫病的目标十分困难[14]。

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以化疗为主的疾病控制策略。将防治血吸虫病分为3个阶段循序渐进、逐步实施。即减少重症人数;降低感染率和感染度;控制和阻断传播。我国随着全球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的调整,血吸虫病的防治措施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防治目标也由“阻断传播”改为“控制疾病”通过综合治理、科学防治,引进世行贷款并鼓励社会积极参与[15]。本世纪以来,全球控制血吸虫病的总策略是减少疾病的危害,而不是消灭。我国根据血吸虫病的流行现状及特点,围绕“压缩重疫区、突破轻疫区、巩固监测地区”的战略部署,遵循“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群防群控、联防联控”为血防工作指导方针 在继续实施以化疗为主的疾病控制策略的同时,部分重点区域实施以控制和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疾病控制策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十五”血防规划提出了“压缩重疫区、突破轻疫区、巩固监测地区”的总血防目标,是符合我国血防工作实际的。我国血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从广义疾病监测的角度纵观我国血吸虫病监测工作的历史,其监测网络大致分成3类:重复性横断面抽样调查,即全国血吸虫病流行状况调查;区域性监测,即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的巩固监测;固定监测点的纵向监测,即监测点监测[16]。上海、深圳、浙江省(市)原是血吸虫病流行区,经过几十年积极防治,分别于1985年和199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随后转入监测巩固阶段,迄今未发现内源性急性感染或新感染病人(畜),也未发现感染性钉螺,血吸虫病防治(血防)成果巩固[17]。

总之,目前我们国家正处于经济转型和防治机构的变更阶段,血防也不能离开国家的政策,只有结合国家有利的政策和经济发展,血防工作才具有生命力,才有可能有持续的发展

[18]。针对流行区干部群众的思想情况要,不断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对血吸虫病危害性的认识,并根据农村经济改革的政策,订出切实可行的血防责任管理制度。为中国血吸虫病的研究进展做积极有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蒋就喜,房修罗,沈继龙. 日本血吸虫rSj 14—3—3疫苗和rSj26GST疫苗联合免疫保护作用研究.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0, 26(9): 825-829.

[2] 郑江.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现状及展望.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3, 15(1): 1-2.

[3] 陈名刚. 世界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及防治进展.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2, 14(2): 81-83.

[4] 李岳生, 蔡凯平. 中国血吸虫病流行趋势及面临的挑战.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25(7): 553-554.

[5] 闻礼永,蔡黎,张仁利等. 城市输入性血吸虫病37例分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25(7): 577-579.

[6] 陈贤义,姜庆五,王立英等. 2001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通报.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2, 14(4):

241-243.

[7] 周晓农,汪天平,王立英. 中国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分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25(7): 555-558.

[8] 袁桃仙,黄友阶. 应城市20年急性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回顾性调查.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8, 20(5): 379-384.

[9] 汪奇志,张世清,吕大兵等. 日本血吸虫病疫情未控制地区流行动态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9, 25(5): 488-490.

[10] 李 建,王文昆,彭艳伶等. 西昌市动物血吸虫病流行病学及螺情调查. 西昌学院学报. 2010, 1: 18-21.

[11] 童晶晶,沈际佳. 血吸虫副肌球蛋白疫苗的研究进展.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9, l7(3): 170-172.

[12] 吴平,汪世平,温志立. 日本血吸虫核糖体蛋白sjRPS4基因及蛋白联合免疫保护性价值的研究.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0, 26(11): 1012-1015.

[13] 卫生部、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急性血吸虫病预防工作的通知. 中国水利年鉴. 1992.

[14] 张克宇.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的演变. 东南国防医药. 2009, 4: 340-342.

[15] 余 晴,赵根明,郭家钢. 我国不同阶段实施综合治理措施控制血吸虫病策略演变.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06, 1(6): 470-473.

[16] 朱蓉,赵根明,李华忠等. 我国血吸虫病监测网络的发展与展望.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1, 23(1): 14-17.

[17] 吴晓华,许静,郑江等. 中国血吸虫病传播控制与阻断地区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4, 16: l-3.

[18] 郭家钢. 新形势下我国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地位和作用.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6, 18: 231-233.

第三篇: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四川省结核病患病情况及流行特征,分析全省结核病流行变化趋势,为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四川省抽取9个调查点,平均每个点调查1 200人。对所有15岁及以上调查对象作X线胸片检查,对所有胸部X线检查异常者和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进行3次痰涂片检查。对发现的所有肺结核患者进行结核病相关情况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10 894人,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56人,其中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涂阳)患者7人,活动性肺结核和涂阳肺结核患病率分别为514/10万和64/10万。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在35岁以后随年龄的增长上升,75~79岁最高(969/10万);山区患病率最高(973/10万),分别是平原(194/10万)和丘陵(520/10万)的5.02和1.87倍;农村人群患病率(674/10万)是城市人群(194/10万)的3.47倍;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和涂阳患者中复治患者比例分别为35.71%和28.57%;无症状者占活动性患者的19.64%。结论

四川省结核病疫情较为严重,农村地区和贫困山区疫情不容忽视;复治患者比例较高,暴露出治疗管理上存在问题。

结核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是全球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四川省是结核病疫情最严重省份之一。2010年全省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流调)结果表明,全省15岁以上人群活动性、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涂阳)肺结核患病率分别为598/10万、104/10万,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测算15岁以上人群中有活动性、涂阳肺结核患者44.80万、7.79万,分别占全国的8.98%、10.82%[1]。2012年在9个县(区)开展了结核病患病率调查,旨在评价近2年《四川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规划)实施效果,了解全省目前肺结核的流行状况和危害程度,识别肺结核疾病负担较重的区域和高危人群,确定防控重点。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各调查点15岁及以上(出生日期在1997-12-31之前)的本地户籍人口(不包括外出超过6个月的人口)及外来常住人口。

1.2抽样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村(社区)为最小行政单位组织实施。根据四川省第五次流调中各个市/州患病率的大小,将21个市州分为高、中、低 3层,每层随机抽取3个市(州),在每个市(州)随机抽取1个县(区)作为调查点,共9个,然后再在抽取的县中随机抽取1个乡镇(或社区),每个乡镇(或社区)随机抽取1个村(或居委会)。每个村(或居委会)抽取1200人,共计10 810人。9个调查点中农村、城镇点数之比定为2:1。入选的县(区)有金堂县、利州区、广汉市、江油市、古蔺县、威远县、南部县、通江县、仁寿县。其中,金堂县、利州区和广汉市为城镇点,其余6个县(区)为农村点。

1.3调查方法

为使本次调查结果与2010年流调具有可比性,参考《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实施细则》,对调查点所有调查对象包括已知的肺结核患者均进行症状调查并拍摄X线片,行动不便者和孕妇可直接查痰,症状调查中发现的有咳嗽咳痰或及咯血症状且持续2周及以上者、已摄胸片疑似结核病影像者、已知活动性肺结核但线影像未见异常者都取即时痰、夜间痰、清晨痰份标本进行痰涂片检查。确诊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全部填写《患者登记表》,记录患者治疗分类、痰涂片结果等。

1.4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

采用Excel2007软件建立数据库,对各调查点所有调查对象登记表进行录入。数据分析通过SPSS19.0软件实现。 2结果

2.1调查点基本情况

调查点以村(社区)为单位,平原3个,调查人口3 621人,占33.24%;丘陵4个,调查人口4 807人,占44.13%;山区2个,调查人口2 466人,占 22.64%。农村6个,调查人口7 273人,占66.76%;城市3个, 调查人口3 621人,占33.24%。 2.2受检率

全省9个调查点抽样人口为30 146人,应检人口为11 926人,实检人口为10 894人;实检人口占抽样人口的36.14%,占应检人口的91.35%。

2.3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

全省9个调查点共调查10 894人,其中男性4 594人,占42.17%,女性6 300人,占57.83%。调查对象年龄范围为15~98岁,年龄的中位数为50岁,上下四分位数分别为39和62岁。调查对象中20~59岁主要劳动力年龄人口为6 639人,占60.94%,其他年龄人口为4 255人,占39.06%。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568人,占32.75%。调查对 3. 讨论

肺结核至今仍然危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是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2-3]。开展结核病患病率调查是准确掌握特定区域在特定时间内的结核病患病现状等有效措施,有利于为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3.1四川省结核病流行总体呈下降趋势

调查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514/ 10万,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64/ 10万。活动性肺结核和涂阳肺结核患病率比2010年流调分别下降了14.05%和38.46%,年递降率分别为7.29%和21.55%,说明近2年四川结核病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防治策略与措施得当,防治工作成效显著,但结核病疫情仍较为严重。 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下降幅度较大,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涂阳比例仅为12.5%。分析原因,一是涂阳肺结核患者一经有效短程督导化疗,痰菌很快转阴,且随着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发现力度加大,疫情下降比较明显[4];二是患者发现工作加强,患者转诊、追踪及时,加之广泛开展健康促进活动,患者发现延迟大为缩短,许多肺结核患者病情尚未发展到涂阳患者阶段即被发现,使涂阴患者相对增加[5-6]。

3.2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

从不同地貌地区来看,9个调查点中2个山区点古蔺县和通江县正是患者检出人数高居前两2位,患病率高达973/10万,分别是平原和丘陵的5.02和1.87倍。另外,农村人群患病率(674/10万)仍是城市人群患病率(194/10万)的3.47倍。较2010年流调的2.12倍相比,表明差距依然巨大。这主要与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大多结核病防治工作总体投入不足、保障不力,经济水平较低,医疗服务半径较大等有关, [7-8]。另外,结核病作为一种传染病,除了其传染性外,其发病情况还与该地区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人口密度、人口流动速度及生产力水平等因素高度相关[9]。这些因素导致了本次该调查9个调查点患病率呈现出较大差异。由此可见,在制定结核病防控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当地所处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同时加强对结核病疫情较重的农村地区、贫困山区的结核病防治工作,并给予政策上、经费上的倾斜和技术上的支持。 3.3复治患者比例较高

本次调查检出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复治患者比例较高(35.71%)。活动性肺结核和涂阳肺结核中初、复治之比分别为1:0.56和1:0.4,前者远低于2006年江苏省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1:0.16[5]。一个地区在广泛登记,严密管理的前提下,肺结核患者,尤其是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初、复治比例是衡量该地区结核病控制成败的敏感指标[10]。本次该调查发现复治患者比例仍较高,反映了结核病治疗管理过程中还存在问题,如病例登记力度不够,控制工作未触及重点,即初治涂阳病例上,仍循规于重复治疗已知患者,不能有效减少传染源[10]。李建涛等还发现[11],2010年我国中西部省国家级贫困县涂阳肺结核初复治比例低于非贫困县,说明贫困地区的涂阳肺结核患者管理不够完善。四川是农业大省,2010年末,四川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7.74%[12],而农村人群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是城市人群的3.47倍,患者基数大,复治患者也相对较多。复治患者容易发展为耐药患者,会加重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也会增强肺结核的传染性,威胁到健康人群,因此应进一步加强贫困农村地区肺结核患者的管理。在此提出以下建议:一是疾控机构(或结防机构)不断加大结核患者的发现力度,及时治疗并规范管理患者,努力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二是规范抗结核病药品管理,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职责,将患者督导随访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保证患者全程规范治疗和安全用药,提升药品管理质量和水平;三是采取多种形式的督导,加强对患者治疗和复诊工作的管理,对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和合并症的患者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患者的规则治疗率,最大可能减少复治和耐药患者的出现。

第四篇: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规律

[摘要] 目的

了解沙湾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规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

对沙湾区2008-2011年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沙湾区2008-2011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4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5.74/10万,2009年发病最多,共发病142例,年发病率为75.24/10万,占4年总发病数的41.16%;病例主要集中在1~4岁之间4个年龄组,合计发病303例,占发病总数的87.83%,以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45:1,男性病例明显多余女性病例;季节分布呈双峰型,发病高峰期是6月和10月;地区分布以城区为主;流行毒株以EV71为主。结论

2008-2011年沙湾区手足口病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以手足皮肤和口腔黏膜疱疹为主要症状的小儿急性传染病,好发于夏秋季,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潜伏期2~10 d,平均为3~5 d,可导致流行或暴发;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但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1]。国家于2008-05将手足口病列为丙类传染病进行网络直报,为此,沙湾区也高度重视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并加强了对网络直报工作的监管。为了解沙湾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掌握其规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现对沙湾区2008-2011年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手足口病疫情资料来源于沙湾区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数据来源于沙湾区统计局。

1.2 诊断标准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 (2009版)》中规定的手足口病诊断标准进行。

1.3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Excel2003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疫情概况

2008-2011年沙湾区共报告手足口病345例,其中临床诊断333例,实验室诊断12例,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5.74/10万,2008年发病最少(18例),年发病率为9.54/10万,2009年发病最高(142例),年发病率为75.24/10万,发病数占4年总发病数的41.16% (表1) 。 2.2 流行特征

2.2.1 时间分布

2008-2011年间,各月均有手足口病发病,但发病高峰期是6月和11月。发病最少的是3月和8月,各发病5例,发病最多的是11月,该月发病64例,占发病总数的18.55%(图1)。

2.2.2 地区分布

沙湾区所辖的13个镇乡均有发病,发病数居前五位的是沙

湾镇94例、加农镇83例、福禄镇40例、太平镇35例和碧山乡17例,5镇乡合计报告发病269例,占总发病数的77.97%。发病最多的是沙湾镇(政府所在地),合计发病94例,占总病例数的27.25%,发病最少的是范店乡,无病例发生。 2.2.3 人群分布

2.2.3.1 职业分布

345例手足口病病例中,发病以散居儿童发病为主,共计发病189例,占总病例数的54.78%,其次为幼托儿童,共计发病146例,占发病总数的42.32%(表2)。 2.2.3.2 年龄、性别分布

345例手足口病病例中,男性204例,女性141例,男女性别比为1.45:1。发病年龄发病年龄最小的为6月龄,最大的为20岁,主要集中在1~至4~组之间,4个年龄组合计发病303例,占发病总数的87.83%。发病最多的为3~组,共计发病99例,占总病例数的28.70%(表3)。

2.3 病原检测

根据卫生部《手足口病例标本采集和保存技术要求》,采集临床诊断病例发病3d内的咽拭子和7d内的肛拭子标本,送上一级CDC做肠道病毒PCR检测。2008-2011年共采集41份有效咽拭子标本,其中EV71阳性9份,阳性率21.95%,CoxA16阳性1份,阳性率2.44%,其他肠道病毒2份,未检出混合感染病例。 3 讨论

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我国在1981年始见于上海,之后疫情向全国蔓延[2]。在2008年之前沙湾区手足口病缺乏准确的疫情数据,自2008-05-01手足口病被列入法定传染病以来,使疫情有准确的数据信息。

分析显示,2008-2011年沙湾区手足口病发病率由9.54/10万上升到75.24/10万,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报告的345例手足口病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45:1,发病人数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喜好活动,活动范围大,接触密切频繁,从而导致相互传染的机会大有关[3]。全年均有发病,发病高峰期是6月和11月,与手足口病春夏高发的流行特征和林晶[4]、黄鹂[5]等报导的手足口病发病具有明显的春夏季节性不一致,这可能是由于幼托机构的儿童在暑假期间减少了相互间的接触频率,从而减少了相互传染的机会所致。发病年龄以1~4岁的儿童为主,由此可见4岁以下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是防控的重点人群,幼托机构是重点的防控单位。从病例的地区分布来看,政府所在地的沙湾镇报告的病例最多,一定程度上与城区儿童密度大和接触频繁密切,相互传播的机会大有关。病原体的流行毒株以EV71为主。

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主要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口杯、玩具、床上用品和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流行强度大、传播快,且至今尚无疫苗和特效的抗病毒药物[8],因此,防控工作难度极大。为保护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应做好以下措施:①加强传染源的控制与管理。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病人和健康带毒者,因此,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是控制本病扩散的有效措施,各级医疗机构对符合定义的病例及时报告,患者到正规的医院治疗,并严格执行隔离制度,病愈1周后方可复课。疾控机构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尤其对幼托机构严格执行相关控制措施。②采取综合措施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让儿童家长(特别是重点人群)及幼托机构人员了解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传播途径等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人们的自我防患和保健意识[9];所有幼托机构全面落实晨检制度,发现病例或可疑病例及时送医;全面落实幼托机构的全园消毒制度,每天对玩具、餐具等日常用品至少进行1次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保持良好通风[10]。③加强卫生行政监督和技术指导。各医疗机构做好院感控制工作,落实预检分诊制度,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尽早进行治疗,防止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的发生;基层防疫医生对辖区内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追踪随访,及时掌握患者的转归情况,做好消毒药品的分发、管理工作,并指导疫点的消毒工作;各卫生院加强与学校和托幼机构的沟通,做好消毒和健康教育,提高学校和托幼机构的防病意识。④加强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对辖区内的医务人员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严格按照指南的标准进行诊断、治疗和报告。

第五篇:虫媒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分析广元市虫媒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虫媒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1996-2010年虫媒传染病三间分布。结果 广元市虫媒传染病1996-2010年共报告8种1 302例,死亡48人,年均发病率2.86/10万。1996-2000 年报告乙脑、钩体、出血热及疟疾4种虫媒传染病;2001-2005年新增报告狂犬病、血吸虫和黑热病,报告7种虫媒传染病;2006-2010年新增报告布鲁士杆菌病,报告8种虫媒传染病病例;2006-2010年年均发病率较1996-2000年下降73.70%;1996-2000年病种以乙脑、钩体为主,占虫媒传染病的81.97%;2001-2005年与1996-2000年一致,病种以乙脑、钩体为主,占虫媒传染病的77.37%;2006-2010年病种以乙脑为主,占虫媒传染病的64.04%。乙脑病例集中在7-9月,其中8月为发病高峰,占乙脑报告病例的59.12%;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占乙脑病例的95.13%;钩体分布在5-11月,其中10月为发病高峰,占钩体报告例数的74.41%;发病年龄主要在20~59岁组,占钩体病例的87.60%;出血热以6-7月、11月-翌年1月发病较多;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0~59岁,占出血热病例的64.16%。发病职业以农民、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和学生为主,占报告病例的93.70%。 结论 广元市虫媒传染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报告病种有增加趋势,虫媒传染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重点人群,应实施重点人群、重点区域、重点疾病、重点环节的防控策略。

虫媒传染病是指被节肢动物叮咬而感染发病的一类传染病,以媒介的生物性或机械性传播将病原体从宿主动物传给健康动物或人类而引起发病【1】,,对人类社会的危害性逐渐增加,近年新发的传染病有3/4属于虫媒传染病,环境改变和自然灾害可加剧虫媒传染病的流行【2】。在我国,39种法定传染病中,有15种属于此类传染病。广元地处四川盆周北部、嘉陵江上游、毗邻陕西、甘肃,处于成都、西安、重庆、兰州4大西部城市腹心地带。是宝成复线、成广高速、兰渝铁路、兰渝高速、川陕高速公路、广巴高速公路的枢纽城市,素有“川北门户”之称,地理位置比较特殊,2008年又遭受5.12汶川大地震。因此,掌握广元市虫媒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对制定相应的对策,为广元地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源于广元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96-2003年疫情档案资料,2004-2010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广元市统计局统计年鉴。 1.2 方法 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的三间分布及动态变化。

1.3 诊断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 1.4 统计分析 运用Excel2007和SPSS13.0 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流行概况

1996-2010年全市报告流行性乙脑(乙脑)、流行性出血热(出血热)、狂犬病、疟疾、钩端螺旋体(钩体)、黑热病、斑疹伤寒、血吸虫病、布鲁士杆菌病,法定虫媒传染病8种1 302例,死亡48人,报告发病率波动在0.65/10万~8.42/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2.86/10万(表1),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2001-2005年与1996-2000年发病率相比,全市虫媒传染病下降30.72%,其中:乙脑下降44.53%、钩体下降18.60%、疟疾下降55.66%,出血热下降2.71%,新增报告狂犬病、血吸虫病、黑热病虫媒疾病3种。2006-2010年与2001-2005年发病率相比,全市虫媒传染病下降62.09%,其中:乙脑下降40.07%、钩体下降99.42%、出血热下降79.72%、疟疾上升42.78%,新增布鲁士杆菌病;2006-2010年,报告狂犬病4例,血吸虫病2例、布鲁士杆菌病1例、黑热病14例。

注:其他为累计病例在20例以下的狂犬病、布鲁士杆菌病、血吸虫病、黑热病。 2.2 流行特征

2.2.1 地区分布 全市7个县区均有病例报告,1996-2010年乙脑各县区皆有报告。钩体病主要分布于旺苍县,占报告病例的96.31%(365/379);出血热主要分布于苍溪县,占报告病例的76.88%(133/173)。2001-2010年,黑热病除青川县无病例报告,其余县区皆有病例报告;血吸虫病报告3例,为输入性疾病,报告县区为青川县、剑阁县。布鲁士杆菌病1例,报告县区为元坝区,系输入性疾病。

2.2.2 季节分布 1996-2010年,乙脑、钩体、出血热、疟疾发病季节基本未变化,乙脑病例集中在7-9月,其中8月为发病高峰,占乙脑报告病例的59.12%;钩体分布在5-11月,其中10月为发病高峰,占钩体报告例数的74.41%;出血热全年均有病例,但6-7月、11月-翌年1月发病较多;疟疾全年均有病例,其中5月、10-11月发病较多。黑热病除

2、

3、10月无病例报告,其余各月皆有病例报告(表2)。

2.2.3 人群分布

1 302例病例中,男性发病879例,女性发病423例,男女发病性别比为207.80:100。10岁以下儿童发病占43.24%,20岁以下发病占48.85%,40岁以下发病占75.12%;其中:乙脑发病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占乙脑病例的86.16%;钩体发病主要在20~59岁组,占钩体病例的90.24%;出血热发病主要集中在40~59岁,占出血热病例的64.16%;疟疾发病主要在20~59岁组,占疟疾88.10%,见表3。黑热病发病在15~64岁组,主要在30~39岁,占黑热病例数的50%。.

2.2.4 职业分布

广元市虫媒传染病发病分布职业较广,总体以农民、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和学生为主,占总病例的93.70%。乙脑发病主要以儿童和学生为主,占乙脑病例的97.02%;钩体、出血热以农民为主,分别占钩体病例的88.65%和出血热病例的78.61%;疟疾发病以农民、民工为主,分别占疟疾病例的60.72%和25.00%;黑热病发病以农民为主,占黑热病报告病例的66.67%。见表4。在职业分布中,乙脑、钩体、出血热职业构成1996-2010年无明显变化。疟疾职业构成有所变化,1996-2000年,农民占77.50%,民工占10.00%;2001-2005年,农民占50.00%,民工占33.33%;2006-2010年,农民占34.62%,民工占42.31%,说明,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广元市疟疾在农民中的发病比例在逐渐较少(x2=12.58 ,P<0.01),在民工中的发病比例在逐渐增加(x2=9.62 ,P<0.01)。

3 讨论

广元虫媒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由1996-2000年的4.41/10万下降至2006-2010年的1.16/10万。但报告的疾病病种有所增加,1996-2000年报告的虫媒传染病有4种,2006-2010年增至8种,新增的狂犬病、血吸虫病、布鲁士杆菌病、黑热病发病中,血吸虫病、布鲁士杆菌病、黑热病为输入性疾病,其中,黑热病从监测的数据中分析看,已由输入性虫媒疾病转换为本地常见虫媒疾病。

钩体疾病在1996年和2001年呈出现2度高发,在1997年和2002-2005年实施钩端螺旋体病疫苗接种工作后,2006年后无监测报告病例。但钩体有周期性的流行规律,周期性间隔为8~10年左右【3】,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继续开展长期的监测,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防止疫情的反复。

广元市乙脑发病高峰为8月,患者多为儿童,虽近年来发病率有一定幅度下降,尤其在“5.12” 汶川大地震后,实施了乙脑应急接种后,但低年龄组的农村儿童中仍是发病主要人群,因此,在实施疫苗接种的同时,还须采取以下预防措施:①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诊疗水平,及时发现乙脑病人。②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人群防病意识。③对乙脑高发地区的实施虫媒应急监测【4】,摸清传播媒介的分布及带菌情况。

广元市出血热发病地区主要是苍溪县,其中,6-7月、11-12月发病较高,高发职业为农民,该病虽然在广元市为散在发生,但不容忽视,但由于汉坦病毒的多宿主性及传播途径的多样化,流行因素十分复杂【5】,因此,采取防鼠灭鼠的综合防控措施尤为重要,其次,应建立监测体系,摸清本地媒介的传播方式及带菌情况,建立一套适合本地的防控模式。

广元市疟疾防控在各级政府部门和防控机构的努力下,采取以传染源防治为主,及时发现和处理疫点等综合防治措施,收到显著效果,发病率一直控制在0.5/10万以下,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口流动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6】,输入性疟疾病例呈上升趋势,2009-2010年,广元疟疾病例多为外出到疟疾严重的非洲【7】务工人员。

建议在今后的虫媒疾病防控中,应采取以下措施:①实施重点人群、重点区域、重点疾病、重点环节的防控策略,②加强对乙脑、出血热等高发地区的虫媒应急监测,摸清传播媒介的分布及带菌情况。③建立全市常规的、主动的媒介生物监测网络,分析病媒生物变化动向。④结合媒介监测与疾病发病情况,建立病媒传染病预警体系。⑤加强健康教育,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清除孳生源,维护清净居住环境,这在虫媒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中,对媒介昆虫的控制或消除是致关重要的手段【8~10】。⑥加强对流动人口及外出务工人员的监测,及时掌握输入性疾病的动态发展,防止输入性病媒传染病的发生。⑦加强农业、畜牧、林业等多部门的合作,互通相关媒介疫情信息。

4参考文献

[1] 方美玉,林立辉,刘建伟. 虫媒传染病[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5:1-2. [2] 李文刚,赵敏. 虫媒传染病流行现状[J]. 传染病信息,2011,24(1):8-11 [3] 邓秋云. 钩端螺旋体体病流行预测指标的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4463-4468. [4] 贾永朝,刘玉萍,王晓燕,等. “5.12”地震灾区青川县病媒生物监测分析[J] . 职业卫生与病伤,2010,25(6):360-362. [5] 方美玉、林立辉、刘建伟. 虫媒传染病[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5:174-196. [6] 李梦东,王宇明.实用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9. [7] (美)莱蒙(Lemon. S.M.)//吕志平译.虫媒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35-37. [8]董柏青,谭毅.热带地区重要虫媒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J].中国热带医学,2005,5(8):1718-1720. [9]周丽莎,黄丽华.广西2007年甲乙类自然疫源性和虫媒传染病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2008,8(10):1798-1799.

[10]陈荣庆,李秀兰,牟飞飞,等.地震灾区虫媒病毒病防制技术[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9(2):143.

上一篇:激活课堂上的每个生命下一篇: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