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想象力

2022-08-23

第一篇:如何培养学生想象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绘画想象力

崖底中心校

柴芳

爱画画是孩子们的天性。每一个儿童都会用稚嫩的手笔,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图画。无论是形象的还是抽象的,都充满自然美的流露。这种自发的作画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生活的体验有增无减。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新课程标准》有指出:“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现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何使学生在每一节美术课中表现出大胆的想象、创新,进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目标,值得我们每一位美术老师去研究与探讨。

“而现在很多人将儿童美术教育简单的理解为教孩子"学画画”,即由不会画到会画、由画不像到画得像。有一则这样的事例:一位国内重点小学的学生,移民到美国,上第一节美术课,教师要求他们画一颗圣诞树,这位中国小朋友的画技让美国教师和小朋友都很惊叹,因为他画得太像了,跟墙上贴的一模一样。可是当教师要求他自己创作一幅时,这位小朋友却搞了半天也无从下笔。这位同学的美术水平在国内学校算比较可以。人家评价我们“中国小朋友临摹能力强,但创造能力差。”

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社会因素:人们习惯以“像不像”来评价孩子一幅画的好坏,而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教学问题:许多教师上美术课,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还有家长过早给儿童买来临摹的画册,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往往是通过看、摸、听、嗅等认识手段来了解事物,了解世界的。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所以在当前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提高其艺术修养,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表现事物的美术创作欲望是一种自学意识的体现。学生美术创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今后的自我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因此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学生应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要强化他们自我创作的意识并根据美术课中所学知识和技法,给予启发和点拨,引导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因此在儿童画创造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生活情趣的培养,激发学生丰富想象力,让学生尽情表现内心向往的美好事物和生活,以促进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 调动各种感官

发展想象空间孩子的想象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想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源于生活,是以他们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没有经验的想象是空想。所以要注重运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体验和感受,从而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产生愉悦的情感。绘画时才能将模糊的稍纵即逝的表象、幻想,变成清晰的、具体的、永久保存的图像,具体的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就可以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充分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系统。

1、 视觉观察

人的大脑信息大部分来源于视觉,“看”是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绘画活动中观察是极其重要的,通过观察物象、再现表象、添画、装饰、想象、涂色,使想象力、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所以说观察是关键,会影响到他的想象力,主张学生多注意观察事物、发挥想象去描绘周围的事物。如画“路上的各种车”时,就让学生从家里带来各种玩具车来引导观察车的各个部位。车头上有什么,接着让学生观察、分析各种车的车头,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参观马路上的各种车辆和行人,结果画出了丰富多彩的画面,充满情趣和个性。

2、 嗅觉体验

让孩子闭上眼睛闻各种各样的气味,边闻边想象,刺激孩子的嗅觉系统,然后通过交流,用各种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如在让画“肥皂”时,从家里带来各种肥皂。“闻一闻,你的肥皂是什么味的?”“草莓味,柠檬味,橘子味等。”还让学生仔细看看是不是刻有花纹和字,学生们惊讶地发现,小小肥皂竟有这么多的颜色、形状、气味。他们设计出了各式各样的肥皂,满足了自我表现和创造的需要。

3、触觉感知

在一个神秘的盒子里放上不同质地的、不同规则的物体,让孩子来摸一摸,刺激他们的触觉系统,再通过教师引导进行大胆的描绘。

4、听觉刺激

放一段音乐,让孩子们仔细倾听,刺激他们的听觉系统,让孩子们用手上的绘画工具来表现听到音乐后的感受------

二、 欣赏作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儿童的绘画作品是充满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观摩的部分,从中可以激发起他们另外的想象力、创造潜能,因此教师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向同伴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欣赏国内、外儿童有创意的表现,引导他们在学习的基础上想象创造;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可把他们的作品全部拿出来展览,引导学生乐于观赏,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欣赏、观摩大师的作品也是儿童绘画的常用形式,凡高、米罗、毕加索、莫奈等大师的作品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不同渠道让学生在艺术的海洋里寻找、发现,帮助他们开阔眼界、激发想象。

三、 培养创作思维。

儿童时期最富于幻想,他们的美术作品常常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儿童画中的想象力是在外界现实刺激的影响下,在头脑中对记忆的表象进行了加工改造,从而形成创作新的形象的过程。因此,需要运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启发和点拨,优化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

1、 用图片、投影、录象等手段扶持思维创作。

儿童的思维方式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观察到的事物是真实的、具体的。过渡为一幅美术作品,需要一段思维过程,即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创作。要很快完成这一创作过程,难度较大。而借助直观和电教手段,把实景、实物上升为引导学生向抽象思维的直观画面,让学生展开联想,是培养儿童画想象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如《可爱的大熊猫》一课,讲授新课时,先出示熊猫的图片,让学生分析熊猫是由哪几种基本形状组成。在出示画有各种形态的大熊猫的投影片,启发学生观察当熊猫那椭圆形的身子、四肢和圆圆的脑袋变换不同方向时,熊猫的形态会产生变化。最后让学生观看熊猫生活环境的录象,让学生了解熊猫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引导学生想象并构思创作出可爱的大熊猫的生动画面。

2、 用儿歌引发创作思维。

儿歌紧贴学生的生活,通俗易懂,好记上口,每一句都写了儿童所熟知的事物。利用这一特点,上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适时编组儿歌给他们听,并引起他们的联想,而积极进行创作。如《我们的游乐场》一课,板书课题后,把事先编好的一组儿歌说给学生听,并启发学生听了以后,想画什么:“游乐场里 乐趣广,童话迷宫闯一闯,鬼怪妖魔我不怕,摩天轮上摘月亮,旋转木马任我骑,碰碰车上不心慌,……”学生听了引起很大的兴趣,纷纷描绘起他们去游乐场游玩的情形,并展开热烈的讨论,激起了强烈的美术创作欲望。一首儿歌引发了学生无限遐想,他们兴趣盎然地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游玩情景,挥笔画出了《我们的游乐场》。

3、 在游戏中引发创作思维。

人的童年是伴着游戏度过的。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做游戏。游戏是形象的,也蕴含着想象和创造。通过游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美术创作思维。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在绘画前有目的的做游戏,引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例如《搭积木画房屋》一课,我让学生把积木带到课堂上来先俩人或四人一组进行搭积木比赛,看哪一组同学的积木搭的房子又快又好。再选出几组做的又快又好的小组,让们介绍是怎样相互配合搭成漂亮房屋的,在搭房屋时又是怎样想的。引导其他同学进一步构思定型后,让学生从面前这些各式各样的积木房子造型中选择自己喜爱的构图搬到画面上来。从而达到让学生在游戏的气氛中展开想象绘画创作的目的。

4、 利用音乐,引发创作思维。

音乐和美术有着美育的内在联系。一幅好的绘画作品,在音乐家笔下,可以产生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一首好的乐曲那些高低不同的音符千变万化的旋律使我们听到后,会产生很多联想,从那美妙悦耳的乐曲中想象出色彩斑斓的画面,大音乐家贝多芬是在皎洁的月光下,即兴创作了《月光曲》,在演奏中又引起铁匠和盲姑娘对大海波涛的联想。因此,利用音乐启迪学生美术创作的思维是十分有效的,例如教学《美丽的花园》一课,首先用录音手段播放《花园里,篱笆下》这首歌,“花园里,篱笆下,我种下一朵小红花,春天的太阳当头照,春天的小雨沙沙下,……。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导入学习《美丽的花园》再反复让学生听这首歌,引导学生体会这首歌的意境,体会乐曲那跳动的节奏,展开春天花园里鲜花争相斗艳的联想……。学生通过想象和讨论,开拓了思维,提高了美术创作效果。

5、 运用故事,引发创作思维。

学生们作画时,一般是画直观的事物,直来直去的表达主题,意义较肤浅,为了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能够进行一些较深层次的“寓意”或“写意”创作,我常用故事来启发学生深入想象、深化创作主题。例如教学《庆祝教师节》一课,学生一般都画黑板上写着“庆祝教师节”,黑板前面站着几位少先队员向老师敬礼或向老师献花等内容。为了避免这种单一的表现形式,在授课前,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古代,有一位帝王要选一位画师,榜文贴出后,有众多的画师应召,帝王命题作画,择优选用。他出了《花香》一题,许多的画家画了美丽的花园,花园里盛开着鲜艳夺目的鲜花,但帝王认为,这些画面画了花的美,并没有表达花的香,而只有一位画师的画强烈的吸引了他,那幅画上面没有一支鲜花,只有一个人骑着马走在一条小路上,在马蹄的后面飞舞着几只小蜜蜂。帝王马上就选用了这位画师。” 学生们从故事中悟出了道理。展开热烈的讨论,思维深化了。一幅幅表达老师辛勤工作和高尚情操的寓意画创作出来了。

四、 提高表现能力。 儿童画中常表现出来的大胆、稚拙、自然、粗犷浑厚、简练和气韵生动等艺术效果,体现了儿童特有的内心世界和对事物特有的感受所产生的形式美。他们的构图,色彩和线条是经过积累素材,通过脑力加工到最后的表现美的一种升华。因此儿童美术创作是属于孩子们的天地,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对待。

1、 构图。

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表现力因年龄和知识的限制难以完全做到用大脑进行理智绘画创作。他们常常用自己对事物特有的感受去表达他们的意思,因而画面所呈现的事物是粗略的,有时会是相反的,往往是把三维构图,表现成平面构图。如在“日记绘画”中《精彩的足球射门》作品,表现了足球队员的不同动态,因所画队员的位置和姿势的不同,有的球员就如同“贴”在画面上,象躺在地上那样,可学生的这种看似无知的表现手法却令观者感受到了稚趣美。

3、 色彩。

儿童本身对色彩的反映是强烈的,在拿起手中的彩笔时,他们天真烂漫的本性暴露无疑。对于色彩,他们有着自己的认识,往往随心所欲的用自己最喜欢认为最美的颜色去描绘事物的色彩。在儿童创作画中,我让他们尽情发挥对色彩生来具有的偏爱与感受,既使用了像红、绿这种被认为忌用的互补色,在他们的笔下也会生机勃勃。有的学生把海绘成红色;有的把人脸涂成阴阳脸等等,无不渗透着学生们稚朴的童心。在创作画教学中除加强色彩知识、传授调色能力外,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大胆尝试不同色彩的调配方法,在技法加天赋的神韵中,一幅幅充满感情色彩,五彩缤纷的儿童画,就创作出来。

儿童创作画的情趣是学生观察力培养的前提。在情趣中观察并积累创作素材为创作立起了“骨架”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思维,丰富想象力,使创作变得“有血有肉”,再通过创作技巧的点拨和引导,使画面充满稚趣美,如同给作品穿上五彩斑斓的衣裳。在儿童创作画中,这三步相辅相承就能加速学生美术创作能力的培养,促进美育素质的提高。

第二篇: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家》教学实录片断赏析

师:小朋友,除了刚才你们知道的内容,想一想,“蓝天”除了是“白云”的家,它还会是谁的家呢?

生:蓝天是小鸟的家。

师:是啊,蓝天是一些会飞的小动物的家,还是哪些小动物的家。 生:蓝天是蝴蝶的家。 生;蓝天是蜻蜓的家。 生:蓝天是小蜜蜂的家。

师:大家真聪明!那么,蓝天还会是谁的家呢?

生:蓝天是太阳的家。 生:蓝天是月亮的家。 生:蓝天是星星的家。

师:是啊,白天,蓝天是白云、太阳的家;夜晚,蓝天也是月亮、星星的家。

生:老师,蓝天也是乌云的家。 生:蓝天是风儿的家 生:蓝天是雨点的家。 生:蓝天是闪电的家。 生:蓝天也是暴风雨的家。

师:对,蓝天的确是一些自然现象的家。大家再想一想,蓝天还会是谁的家?

生:蓝天是飞机的家。 生:蓝天是火箭的家。

师:大家思维真开阔,想象真丰富。那么,树林呢?树林除了是小鸟的家,你们觉得它还是谁的家呢?

生:树林是青草的家。 生:树林是鲜花的家。

师:是啊,青草、鲜花生长在树林里,树林就是它们的家。 生:树林是松鼠的家。 生:树林是小白兔的家。 生:树林还是大老虎的家。

师:对,树林是许多动物的家。我们要保护树林,还要植树造林,让动物们有一个安乐的家,好吗?

学生齐声回答:好——

师:小朋友们,小河里除了住着小鱼,还住着谁?小河还是谁的家? 生:小河是螃蟹的家。 生:小河是乌龟的家。 生:小河是青蛙的家。 生:小河是蝌蚪的家。

师:是的,小河里住着许多小动物。 生:老师,小河也是水草的家。

师:是的,你们想的真多!小河里住着这么多小动物,不能让脏水污染它,所以我们要保护小河!

师:那么泥土呢?

生:泥土是小草的家。 生:泥土是鲜花的家。 生:泥土是树林的家 生:泥土是玉米的家。

师:说的真好!泥土是所有植物的家。泥土太宝贵了,所以我们要保护土地,让肥沃的土地上长出更多的庄稼,更多的水果,更多的蔬菜,更多的树林吧!

开发语文课程教材中的口语交际素材,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但是,作为教师在拥有极为广阔的天空的同时,更要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语文课堂生活而好每一次的口语交际训练,激发学生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开拓学生思维,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做好一名口语交际的开发者。

第三篇: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日常教学中,常见学生的习作思路狭窄,内容空泛。怎样才能指导学生写出思路开阔、内容丰富多彩的文章呢?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至关重要。有了合理丰富的想象,才能有妙趣横生的文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无疑给学生的写作插上腾飞的翅膀。

所谓联想,是指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它是一种由此及彼的心理思维过程。联想是联系眼前的事物与以往曾接触过的相似、相反或相关的事物之间的纽带和桥梁。通过联想,可以从眼前的事物生发开去,由一点发散到另一点。如由“绿”会想到植物、春天、希望、春风又绿江南岸、青春等等。什么是想像呢?将已有表象加工改造成新形象的思维过程就是想象。如根据圆的外形特征进行想像,可以想到皎洁的满月,明亮的眼睛,高高的石拱桥,地动仪,圆周率等等。

有人说,联想和想象是创新思维的两种不同形式,联想的内容都是已知的、客观存在的,它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想象通过思维产生新的,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不过,二者有很多共同点,一是联想和想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要有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比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大家都说联想的好,那么至少你要知道“银河”、“九天”这些词语、典故;你要想象一万年以后的世界,你就应该懂得一点基因知识、环保知识、宇宙和外星探索知识,电脑知识等等,要不然,你的想象就没有依据,想出来也不会精彩。有的人把好的想象和联想看成是灵感爆发得来的,其实,灵感也要以知识基础和思考习惯为前提。二是都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把两件事物联想在一起,主要看它们有没有共同特征,比如长腿和圆规,大桥和彩虹,网络和高速公路;再如想象中的未来世界,要有未来世界的特征。三是最好得有创造性,想得新鲜、独特。比如人们把美国篮球明星乔丹比喻为“飞人”这是有创造性的,把罗纳尔多称为“外星人”,这是第一次这样比,所以人们的印象十分深,可是如果再把另外的人也称为“飞人”“外星人”那就不够有创造性,至少应该加一点改造,比如叫“小飞人”,“赛外星人”,“超人”等,大家才会认可。

同一道作文题,我们若从多角度、多层面运用联想和想像,就可以使学生开阔思路,丰富想象,变被动作文为主动作文。怎样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呢?我是按以下三个步骤去做的。

第一步任由脑子天马行空进行联想和想象。联想是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可以由当前直接感知的事物引起,也可以由头脑中想到的事物所引起。按内容分,可分为想实和想虚两类。想实的包括具体事物或日常生活场景存在和出现的事物形象;想虚的包括文化知识积累和社会生活哲理,甚至并不存在或尚未出现的形象等。想象是创造的源泉之一,丰富的联想能诱发创新意识且驱动创新思维,对脑子里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构成新的形象,想象具有加重、联合、唤起和合并的能力。驰骋想象,写作素材才能具体丰富,文章才能生动形象。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譬如“水”这个词,当你看到后,你就能联想到“村里的池塘、山泉、溪水、长江、大海”等具体事物,联想到日常生活场景如“水往低处流,自来水未关,水管破裂等浪费水的现象”。还可以从典型事例进行联想,如“南水北调工程,98年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等情况”。也可调动自己在平时的文化积累,如关于“水”的诗句和与“水”有关的典故,乐府诗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苏轼有“大江东去,浪淘尽”;李白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典故有荆轲刺秦王“风萧萧兮易水寒”;项羽自刎乌江等。还可以开启思维的大门,从社会生活哲理入手,从“江河之水日夜奔腾,想到人应该有一种生命不息的精神,从一滴水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联想到集体的力量”。当我们展开想象的双翼之时,记忆中的表象由模糊渐趋清晰,由薄积而厚重,由暗淡转成明朗,无生命的素材就会呼之欲出。

运用联想和想象,脑子里“再现”这些素材时,不要考虑到先后次序,也不要去管再现的东西是不是有写作的价值,而首先考虑的是尽最大可能把凡是想到的,都一一用提纲的形式记录下来。朱光潜先生在谈作文思路时曾说:“在定了题目之后,我取了一张纸条摆在面前,抱着那些题目四面八方地想,想是全凭心理学家的所谓‘自由联想’,不拘大小,不拘次序,想得三五个字,就用三五个字的小标题写在纸条上,如此一直想下去,一直记下去,到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都记下来了为止。”你不妨也学学朱光潜先生的做法,拿笔快速记下你脑子里 2

闪现的字眼,如此一来。“千军万马”在你面前汇聚,你随时可以调兵遣将,各尽所能。

第二步对所汇聚的材料加以甄别,进行筛选。有了材料还不能将它们统统写进作文里头,要不然就成了一锅大杂烩。这好比买菜,应荤素搭配才有营养,拣菜时记得将黄叶、根、茎等无用的东西去除,切菜时还得考虑切块还是切丝,这样准备之后,才能奉上一盘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写作也如同炒菜,看一看其中哪几项或哪一项最有内容可写,最容易写得生动。要从想象的内容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怎样进行筛选、甄别?要注意三点:

1、要注意材料的熟悉性。即选择习惯的、常见的,自己知道最清楚的材料。这样的材料才有话可写,不仅写来得心应手,而且容易写出真情实感。以“水”为例,如果你对日常生活场景比较熟悉就可以写一写你看到的景象:清清的溪水、甜甜的山泉、汹涌的大海;如果你文化积累比较深厚,就选择古诗词来抒发情怀;如果你擅长写议论文,就可以从“水”的形体进而联想到社会生活哲理,写出富含哲理性的文章来。如:大海的包容并不掩盖大海的豪放。面对大海,可以看到避风的港湾,亦能领略惊涛的骇浪。也许这就是所说的风险和磨难。圣地亚哥在与海浪搏击了三天三夜后,以坚定的口吻告诉我们:“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也许我们的一生会遇到无数风险,经受许多磨难,但我们要有向大海发难的准备,向巨浪叫板的勇气。只有征服了大海,征服了巨浪,才征服了困难,征服了自己。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片段作者由“水”联想到“大海”,凭借深厚的文化积累,旁征博引,以宽广震撼的文笔气势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2、要注意材料的新颖性。即不是“老一套”、“老面孔”。“新”从何来?从思考中来。我们要勤于动脑,留心观察,紧扣时代脉搏,从丰富多彩的现实中“捕捉新意”;要充分展开联想,从无垠广阔的天地中“寻觅新意”:要善于逆向思维,从习以为常的素材中“挖掘新意”。这样,我们就能够推陈出新,标新立异,写出“有创新”的好文章了。当然,也不能各唱各的调——“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样也不对。如看到“圆”联想到日出、拱桥、月饼等,这些事物大家都很熟悉,不够有新意。有人独辟蹊径,由圆和老师的头进行了一番有趣的联想:我们的语文老师的头真圆!他的面部又白又胖,像刚刚出锅的馒头。鼻子又扁又 3

大,像个压瘪了的饺子。口边的胡须,没有一点黑的痕迹。光光的头顶,亮亮的前额,放射出知识和智慧的光芒。作者把圆与肖像描写结合起来,开启人们的未见未闻未思,注意材料的新颖性,文笔幽默,又无不恭之嫌。又如由“水”联想到钢筋、混凝土及其他,如果用水把它们掺和起来,就能制成坚硬耐磨的建筑材料。这一现象说明,在部分和整体的过程中,“条件”是至关重要的,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筛选别人没体察到的:一个强有力的集体,重要的条件是要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这样联想悟思创新,变换角度,就能出奇制胜。

3、要注意材料的哲理性。即在诸多思路中选一条最佳思路,并以此为思维轴心进行第二次发散联想,同时对两次发散思维中引发的社会哲理进行比较、筛选,为定向构思行文准备丰富的素材。它完全可以超越时空限制,对写作对象产生强大的溶解力和穿透力,为深化主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如由“大海”联想到的片段:儒家之道提倡“泛博爱而近仁”。提倡人要懂得博爱,要懂得宽容。从前不理解莫里老人那句“相爱或者死亡”,读了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才明白了一个人对他人的爱是可以用生命作为代价的,有了海的博爱,“北海道面馆”的老板可以为身处逆境的母子多煮一碗阳春面,有了海的包容才让人感受到父母、老师、朋友的关怀,面对大海,我们要懂得博爱。片段由“大海”是万条小溪江河汇聚而成,大海的广阔无垠,大海的包容一切这一特点进行第二次发散联想,进而想到“只有面对大海,才能懂得什么是宽大的博爱”这一社会哲理。本片段注意了材料的哲理性,使得主题得到升华,从而更好地深化了主题。

第三步对筛选好的材料进行整理,下笔成文。整理材料就是对中心有帮助的留下来,与中心无关的要学会忍痛割舍,可以将日常观察、广泛阅读的内容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中,使自己的情感得以升华,改变思维方向,达到“听唱新翻杨柳枝”的境界。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有了“米”,不同的人也会煮出不同的口味。要煮出一锅香濡可口软硬适中的饭出来,就要采用各种手法,准确、形象而富有创造性地对筛选好的材料进行整理布局,然后付诸语言与笔端,最后下笔成文。

联想和想象是作文的双翼,有了这一对翅膀,作文才会腾空而起,才能高瞻远瞩,如何使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更丰富,构想出新颖奇特的新形象来?首先要注意多观察生活现象,多留心生活常识,平时多读报刊文摘,关心时事,了解社 4

会动态。其次加强文学素养,多接触古典文学,多背诵唐诗宋词。还要将所学与思考联系起来,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在联想的基础上再想象、再思考,从而创造出新形象来。

亚里士多德曾说:“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著名散文家秦牧说:“要把平常的东西写得光彩照人,就要注意观察事物发挥联想能力”;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谈到:“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的训练,学生才会“写得光彩照人”,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境界,写作能力才得以高飞远扬,达到“最杰出的艺术本领”。

写作素材积累:

联想的常见类型

一、相类联想。

指同类事物间的质同联想。如由三国时期随兄经商的董遇利用“冬者岁之余,夜者日这余,阴雨者时之余”的“三余”时间读书终成学问家联想到欧阳修利用“马上”、“忱上”、“厕上”的“三上”时间进行艺术构思,终成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这都是惜时如金黄色的同类同质的联想。这种联想一般思维方式是由此及彼、由远及近、由古到今或由今到古以及具体与抽象互换等。

二、相似联想。

指两种不同的事物,因在某一点上有所相似而展开的联想。相似而不同质是其特点。《庖丁解牛》中梁惠王听了庖丁一席谈,悟出了养生之道。这“养生”与“解牛”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梁惠王却明白了,这就是相似联想。

三、反向联想。

由事物间相反的特点而引起的联想,也叫对比联想。这种相关的两性事物之间的逆向联想,可以是一正一反,鲜明对比,来去分明;也可以此一彼一,方向相反,是非清醒。

四、连锁联想。

从已知的信息,联想到某一观点,然后由此及彼地联想下去,思维流向随之一层一层向纵深发展下去,就是连锁联想。

五、变形联想。

从原信息点出发,合理地增加一些与它有关的信息材料,来诱发思维、拓展思维的又一种心理过程。这有如几何学的证题,在适当的位置上添画一定的辅助线,里面图形间的关系就明确起来一样,目的是启发思维,拓展思维,吃准题旨。

第四篇: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论文

主要内容:本文主要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从“拓展学生知识、丰富学生想象力”; “训练学生语言、增强学生想象力” ;“训练学生写作、激发学生想象力” 三个方面论述了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在具体论述“拓展学生知识、丰富学生想象力”时,我结合“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想象力”以及“ 重视课内外材料的联系组合,使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而完整的印象”的课堂教学体会加以阐述。在论述“训练学生语言、增强学生想象力” 时,我结了“运用优美的语言,感染、熏陶学生”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提高学生想象的水平”的具体做法加以论证。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想象力在学生智力因素中极具创造性。因此加强想象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条重要途径。语文是一门想象时空极大的学科,作为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更应抓住各种契机,采取各种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必须进行创新教学,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关键词:语文教学 培养 学生 想象力

一、拓展学生知识、丰富学生想象力

文化知识的多少,决定着学生的想象力。知识贫乏,其想象狭窄、肤浅;知识丰富,其想象则开阔、深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积累学生的知识,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1)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想象力

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适应时代精神的教育思想的确立,必然要有一些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手段。在目前众多教育教学手段中,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当属教育的前沿科技手段,教师在课堂中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但能借助媒体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而且使用多媒体本身,就是教师教学过程的创新体现,对学生有一种言传身教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地运用视听、音像、电脑等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各种知识积累、释放、组合、撞击的舞台。

如我在教《看云识天气》时,配以挂图帮助学生认识云的种类、形状;教《望天门山》,借助幻灯投影图象,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天门中断楚江开”的雄奇景象和“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壮丽景色。

但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在直观化、形象化方面确非传统教学手段所能比。它所营造的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构成的综合氛围,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切不可单纯为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不问课型、内容,一律使用五彩缤纷的课件,给人有喧宾夺主之嫌疑。

(2) 重视课内外材料的联系组合,使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而完整的印象。如学了:“碧水东流至此回”;“春来江水绿如蓝”;“黄河流水鸣溅溅”;“桃花流水鳜鱼肥”;等诗句后,我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领会诗人借助流水表达出的不同的感情。通过比较阅读,学生意识到,正是由于诗人对水有了整体、充分的认识,才能从大小、冷暖、颜色、气势、速度等方面来塑造文学形象,表达不同的感情。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通过多种途径有意识地诱导学生去体味、观察、比较,以帮助学生储备丰富的表象,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很好的发挥。

二、训练学生语言、增强学生想象力

学生的想象活动是在语言的调节下进行的,如果仅有丰富的表象而无生动的语言,就如同“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着力训练学生语言、以增强学生想象力。

(1)运用优美的语言,感染、熏陶学生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准确体会遣词造句的表现力量,使学生在优美的语言感染下,精神得到熏陶。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句,可引导学生对“偷偷、钻、嫩嫩的、绿绿的”等细加咀嚼、推敲,让学生意识到生动而传神的语言的精妙之处。

(2)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可提高了学生想象的水平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用语言描述想象内容的训练。教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时,我让学生结合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想象“美丽的街市”中牛郎织女是怎样生活的?学习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时,我让学生想象“若小孩的话皇帝没听到或没人说真话的情景”,以及“皇帝回宫后的情景”等等。并且要求学生根据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流畅地、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样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效率。通过再造想象,学生不但锻炼了想象能力,而且由于语言的调节而提高了想象的水平。

三、训练学生写作、激发学生想象力

想象是一种严格的构思过程,受思维活动的控制、调节、支配,与敏锐的观察力密不可分。因此,培养学生想象力可从训练学生写作入手,进而分析,再进行想象。如诗歌教学中,由于诗歌局限于篇幅,往往是点到为止,不能展开而留下空白,即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体会这“意无穷”,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加以补充。如杜甫的《石壕吏》,写到“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就结束了,诗人并没有写出老妪、老翁的结局。这时可引导学生想象老翁可能产生的言行和思想活动,进行续写,也可对叙事诗进行全文改写,写尽老翁的辛酸、悲苦。小说有时也会留下耐人寻味的结局,如《我的叔叔于勒》中,我们一家旅游回来时换乘了船,为什么?于勒究竟回来了没有?这时可引导学生想象于勒回来后的情景,想象一下菲利普夫妇见到于勒时的神态和言行,通过续写,进一步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总之,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启发学生想象,不失时机创设情境,提供联想线索,千方百计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所学文章的内容及其表现方法,而且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和较强的创造能力。

第五篇: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是创造的灵魂,兴趣是创造的先导,想象是创造的核心,没有想象,就不会有创造。在今天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里,只有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才能获得发展的机遇,成为社会的高级人才。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而想象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

一、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对美术兴趣

兴趣是信心的推动力,对美术兴趣盎然的儿童,总是信心十足敢于大胆表现,他们思想活跃经常表现出创造的欲望和热情。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去感受事物并对事物产生充分的联想,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关键在于改变教学方法

即老师挂一张范画,学生照着画;或老师画一笔,学生跟着画一笔,谁画的像谁的分就高。这些传统的,错误的儿童绘画教学方法只能扼杀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中,要强调引发,引发学生内在的感受,情绪、想象、气质和才能等等。由引发然后产生联想,联想是形象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美术作品恰恰就是形象思维的产物,通过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不仅能使学生得到形象思维训练,而且能提高创造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一位科学家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常常在生活中产生丰富的想象,又罩上纯自我的神秘色彩,创作出的作品有稚拙美,有时像童话一样引人入胜,不要看不起小学生捏泥人,小时候有想象力,思维得到了健全的发展,以后才能够有更好的创造。玩沙子、捏泥人、看蚂蚁搬家,对孩子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必要的营养素。想象是记忆为原材料的智力活动,想象力与创造性的关系密切,想象力越丰富,创造力越强。在美术教学中,首先要尊重儿童神奇的想象,挖掘这审美的奥妙,进行一些能引起学生联想、发挥想象的创造活动,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可以启发学生为儿歌配画、讲故事配画、记忆画、命题画等等。他们的技能可能会幼稚,表现能力也很有限,但他们的构思往往很新颖,别有趣味,对于学生们这些闪光的创造性火花必须给予鼓励,通过鼓励一个学生,而激励起全体学生进行再创造的热情。

四、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关键在于充分运用多谋体辅助教学 教学中运用多谋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益。美术教学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运用电教多谋体可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把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图文并茂来传达给学生,唤起他们的审美知觉,开启他们的联想,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特定情感,且有益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既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总之,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而创造型学生的培养必须先有创造型的老师,多学习多思考,不断地创新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 不断地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使他们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美术作品,增强学生美化和装点我们的生活环境的能力和学生美术素养,为学生的全面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如何选择品牌代言人下一篇:如何建设节约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