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

2022-08-26

第一篇: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

三三六教学模式

杜郎口中学的教学基本模式包含“关注个体差异;鼓励主动参与;促进和谐发展”三项课堂教学要求;“预习、展示、反馈”三个模块;“备课•预习;认定目标;交流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六个环节。每节课要求教师讲解不多于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超过35(分钟),简称为“三三六”或“10+35”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他具有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1.“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课堂自主学习的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2.特色

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为特色,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仅用极少的时间进行点拨。 3.“三三六”内涵剖析

(1)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立体式---目标任务三维立体式,任务落实到人、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展示。

大容量---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

快节奏---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2)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

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3)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环节---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分组合作---老师口述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

展示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

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

达标测评---老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关于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反思

校长寄语:改革之路是困难的,改革者向前走,前面是枪林弹雨,向后逃,后面也是枪林弹雨。既然向前向后都是枪林弹雨,那我宁愿死在追求理想的前进路上,也决不倒在向后逃跑的泥沼里。

如果说传统课堂是挡在课堂教学改革前面的一堵“南墙”,我即便把头撞碎,也要把这堵“南墙”撞开一个洞。所幸,在我的头还没有撞碎之时,墙已经撞开了一个洞,我已经看到了墙那边的无限风光。接下来,我要同大家一道,把这堵南墙轰然推倒!

杜郎口中学的成功之处在于其课堂管理模式的改革,并带动了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的提升。其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首创了“10+35”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35分钟时间交给学生。他们在几年的不断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课堂模式——“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1.杜郎口中学的教学基本模式(“三三六”或“10+35”模式)

(1)指导思想: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

(2)课堂模式:“三三六”或“10+35” 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三个模块:预习、展现、反馈

六个环节:预习交流;认定目标;交流合作;展现启示;交叉巩固;达标测评

10:教师讲解≤10(分钟) 35:学生自主≥35(分钟) 2.模式的基本解读 (1)课堂解读

①预习(或自学)是最重要的环节。

学生没有预习的课不准上,学生预习不好的课不能上。预习就是正课,自学就是正课。 ②“先学后教,当堂达标”。

“先学后交”与“先学后教”音同字不同,“交”是更宽泛的“教”,体现了合作学习、交流学习、交叉学习。

教室都是方阵式排位,四桌8人一组,没有散兵游俑,没有孤兵作战,没有“独立思考”(开小差),且平行分组,均衡搭配。

③目标性、目的性强。

有预设目标,有预习提纲。体现了目标教学的精髓。 ④课堂评价直接实际,导向明确。

用学生每节课参与的人次数(参与度)来评价本节课! ⑤学生建立“一帮一”学习制度。

共同捆绑记分!形成“共同体”!从帮与被帮两学生的成绩、品质、行为、习惯等各方面的进步衡量。 (2)课堂感悟

黑板是学生的,甚至地板也是学生的(大片大片地写出来交流);讲台是学生的,甚至整个讲解过程都是学生的;学习知识的初始权是学生的;疑难问题的发现权是学生的。

营造真正“三动”的课堂:动脑(预习阶段)、动手(展示阶段)、动口(交流阶段)。

真正落实“三讲三不讲”。

教师:“退居二线”——纠偏、点评、总结、释难。 而我们的课堂是教师表述的课堂,甚至是表演的课堂,学生不痛不痒。虽然讲的很到位、很清晰、很精彩,但真正听懂(注意力能集中起来且能跟上你的思维)的只有一半,一半中听了能记住的只有一半,记住的一半中能重述和再现的只有一半。多讲的弊端在于:大部分时间被一人充斥,大部分学生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实践训练,没有进行自我加工、重复加工和深加工。一句话,或没有留下烙印,或留下了但不能翻刻出来。

课堂是要讲的,不讲不成课。但怎么讲?尤其是讲多少?是需要永恒研究的问题。课堂的本质在“学”而不在“讲”,要把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学。讲也是学的一种方式,但不能成为几乎唯一的方式,学的方式应多种多样,尤其应探究主动学和自己学的方式。 (3)课堂启示

① 励志—激发斗志、鼓舞士气、树立信心是提高课堂效益的最大保障。(有氧学习)

A.是让本次周考自己不理想的成绩再次重演,还是将不服输的志气转为行动?(初

一、三) B.中考,离我有多远?(时间)

我,距中考有多远?(实力)(初

三、五) C.别人都在进步,你还在等什么?

D.周考、月考公开栏(初二·

二、三组)(附后)

从来没见学生如此精神抖擞,如此不遗其一的热情高涨。把孩子的心抓起来了(三中:倒计时50天,中考宣誓大会;安丘四中:信心教育法)

建立以激发斗志、博取学业成功为主基调的学习文化,营造浓厚的进取氛围。

②敬业:取得教学成绩的基本前提(主动工作)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课本,一个教室。艰苦环境,简陋设施搞改革。

A:几乎无奖金,工资——月报酬600—700元。

B:每天加早自习12节,晚9点前全部坐班,每周六下午教师论坛、教师沙龙、公开课评比,雷打不动,但是没有任何补助。

C:公示栏:每天公布上课情况、晚自习情况。 D:支 撑: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 ③总结:——校本提升(享受荣誉)

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形成经验,不断地推出成果。

3.引发的基本思考 ⑴课堂能改,必须改。(要成为掷地有声的信心之音) ⑵有氧学习,主动工作,放还学生,享受荣誉,是提高整体课堂教学效益的最佳状态和根本保证。

⑶能否取得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是能否实现教与学的真正转化,即能否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为此,必须重新审视和反思课堂里和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

一、 三主:

1、 以学生为主体

在课堂上,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人,要把课本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要创设各种条件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以及成功的机会,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此,我们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实现由传授知识的教学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教学转变,实现由灌输式、注入式教学向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 以教师为主导

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就必须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关键在于“导”,是指导、引导、诱导、倡导、辅导。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并不等于灌输,更不是包办代替而是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教师的角色由传授者、管理者真正转变为促进者、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3、 以教材为主线

政治教材中的观点符合现行的国家政策、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所以要求我们必须以教材为课堂教学的主线。但不能只教教材,应该“用教材教”。我们要学会尊重教材,及时更新和补充教材,同时要用教材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二、 三合:

1、 知识与情感结合

政治学科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情感教育和意识的养成教育。包括爱国情感、民主的情感和意识、纪律观念和法律意识、尊重他人爱护同学的情感和意识等。

2、 知识与能力结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就要求教师教会学生“捕鱼”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捕鱼“的能力。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改造客观世界,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学习是为了生存和发展。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等。

3、 知识与实践结合

学生要达到既学习知识又培养情感和提高能力,必须坚持知识与实践结合。因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引用人们在实践中发生的问题,结合教材进行教学,才能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总之,主体原则是核心,知识情感和能力共同提高是目的,教师主导是途径。

三、 六步:

第一步:精巧导入激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往的课堂导入往往是开门见山或者是复习提问,对学生来说没有一点吸引力,更不用说兴趣。如果采用情境导入,结合社会和生活热点,感受某些理论的社会和生活背景,引起对某一社会和生活现象的思考,从而引发学习的动机,引发学习的兴趣,同时结合现代多媒体手段,可使导入形象生动,兴趣盎然。导入新课的时间3至5分钟。

第二步:自主学习巧指导

导入新课后,进入第二步自主学习环节。自主学习有学法指导,有任务要求(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问题引导学习),有时间限制。这一步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看教材,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看教材和思考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

第三步:合作交流达共识

学生看书,思考问题后进入讨论交流阶段。这一步主要体现合作意识:生生合作和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主要是小组合作,合作有要求,有组织,有分工,有组长,学生分组合理,人数以3至5人为宜,人人能发表,人人有见解,人人有收获,兵教兵,合作有效;师生合作主要是教师在小组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巡回指导,发现并收集学生的共性问题,加以精讲点拨。讨论交流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 第四步:自我反馈强落实

学生自我检查学习的效果,针对学习目标尤其是重点知识要让学生及时的记忆,让他们对于这些知识基本烂熟于胸。(5分钟)

第五步:达标检测保质量

鉴于目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尤其是对课本的熟悉程度差,达标检测时间放在晚自习时间,根据学习目标,分层设计,层层达标,养成习惯,练习设计少而精,一般安排3—5个选择题和一个材料题为宜。 第六步:课后反思待提高

这一步目前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学生必须要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反思,也是对自己课堂学习的一种总结。看看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强不强,自己的合作意识有没有提高,课堂上生成了多少有价值的问题,课本知识掌握了多少,达标检测率有多高。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时间选择在每周复习课时进行比较好。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三三六”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但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还需要探索和实践。当然,这种教学模式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框架,但具体到每一步如何实施,又具有灵活性,不同的教师应根据自己教学特点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成功与否都需要时间的检验,并需要长期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我希望大家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使我们的这一模式能够更加符合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取得高效。同时我也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一模式一定会开花结果并且会硕果累累。

根据杜郎口“三三六”教学模式。我们学校有条不紊的进行了一次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改革,开始我们还很不习惯,过了一段时间,不断学习,不断实践,终于有了一些进步了,下面我就本次教学改革谈一谈我的感想:

育的宗旨在于培养自主的学习者,教师们都知道好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可是怎样才能淋漓尽致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杜郎口给了我们一个惊喜的答案。

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就要满足学生的要求。学生到底愿不愿意投入学习活动?对学习感不感兴趣?有没有信心去学习呢?这都取决于教师能否满足这些要求,教师扮演的是组织者、策划者、引导者、调控者。

一、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关键的一点:学生有足够的安全感。

生一无所知走进课堂,有时却迫于压力难于启齿自己的无知。而在杜郎口学生和教师是平等的,学生可以质疑老师,而老师也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从而建立一个温暖的,学生熟悉可以互相接纳的学习场所。师生成为彼此关心的朋友。

二、趣味性是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要注意的第二点:

1.采用有意义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任务中。例如,演示实验可以找学生帮忙或者干脆交给学生做,教师只起到协助的作用。当学生遇到麻烦时让他可以寻求其他同学的帮助。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以适应不同的学生的进度差异。 学生成了探究者、体验者、合作者、表演者。

三、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要注意的第三点: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有自信不一定能成功但是没有自信却一定会失败。

1.教师要乐于给予学生他们需要或渴望的额外帮助。课堂上教师深入到各小组活动中,学生都是很敏感的,如果教师稍微表现出不耐烦有可能就会导致学生对这一学科的放弃。 2.时刻监督学生的学习。这一点在传统课堂上比较难,因为学生可能因为难为情而在课堂上把自己的无知隐藏起来,而教师也容易只顾及接受能力快的同学,反而无暇顾及另外那些反映较慢的同学,导致后者更落后。但是在杜郎口因为每个人都有反馈任务所以做到了。 3.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学习的过程上,而不是学习的结果上。在注重学习过程、个人努力和发展的课堂上,学生才越是努力、更愿意付出,表现也越好,取得的成就更大。

4.教导学生设定目标和努力实现目标,设计学习任务,使学生一步一步走向你所希望的方向。

四、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要注意的第四点:使学生感到自己有价值和被尊重。

1.在教室里创造家庭般的环境。如果你把教室当成家,学生当成孩子,你会怎么办?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和他们沟通?你还会那么无法容忍他们犯的错误了么?家长要有宽容的心和公平的态度。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所以学生就好比是孩子但是也应该知道遵守家规。

2.采用非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教师彼此了解。可以试试非传统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互教互学……有助于师生彼此欣赏。

五、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要注意的第五点:尊重学生的权利和自由。

包括:鼓励学生表达真实的看法和观点;一旦学生陈诉其观点,必须尊重这些观点;注意倾听……

“杜郎口模式”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给了我们惊喜,但是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适我者,我择之;不适我者,我弃之。应该学习什么?不是“砸烂讲台”的形式,而要学习他们先进的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实践中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第二篇:学习“三三六式”教学模式反思

么海燕

杜郎口学校的教学对我来说一直是个谜,是个传奇,因为我从没有去过杜郎口参观、学习,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教学的,是怎么提高成绩的。今天听顾艳萍老师做的报告,看了她播放的视频,我对这个学校和学校的教学略微有些了解,可惜的是有的地方没有听清楚,还有很多地方不明白。

杜郎口中学采用的是三三六式教学模式,即自主学习三特点,三条量化指标,六个环节,成功的秘诀是:理、学、变、评、建、思。小组活动是兵帮兵,确定组长,组长负责安排学校内容,优等生帮助弱等生,这样促进整体提高,

一直特别想弄明白人家是怎么布置语文预习作业的,今天终于得以一见,还是没有看到预习作业,不过也学到了一些东西。他们的预习本没有格子,要自己画,下面要留出两厘米宽的地方,上完这节课后要写自己的感言或者对老师的要求、对自己表现的评价等,还要写上一句鼓励自己的话,或者一句名言。这样的设计真是极好,老师可以在学生的要求中提高自己,学生可以在自我鼓励中对自己充满自信,每节课都能以一个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哪个听课能不认真,哪个不爱学习呢?老师交给孩子们读书预习的方法:手中要有笔边读、边圈画,点评,标出有想法的地方,在书的空白处写出自己的想法,感受。通过自读,与文本的对话孩子们必然会有想法,有感触,提起笔来书写心灵的火花,那是怎样的一种惬意,一种释放啊!孩子

们逐渐学会思考,思想也会逐渐成熟,时间久了就会自学了。老师上课不但教会孩子们学习的方法,还注意培养孩子们的好习惯。孩子在爬黑板时会掉下粉笔头,如果小组不捡起来,你们这个小组就会被扣分,同组之间如果不互相检查板书,也是要扣分的,两项评价内容其实是培养了孩子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团队意识。这是我们在平时教学中难以做到的,也是我们忽略的地方。我总是看到地上有粉笔头的时候让学生捡起来,这是指派,这样做其实是命令,是不可能让学生自觉养成弯腰的好习惯的。

本次学习对我的促动很大,这学期我会着力注重课堂改革,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孩子们良好卫生习惯,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共同进步,

第三篇:杜朗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模式

杜朗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模式 杜郎口中学的教学基本模式包含“关注个体差异;鼓励主动参与;促进和谐发展”三项课堂教学要求;“预习、展示、反馈”三个模块;“备课•预习;认定目标;交流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六个环节。每节课要

求教师讲解不多于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超过35(分钟),简称为“三三六”或“10+35”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他具有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一、“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课堂自主学习的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二、特色

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为特色,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仅用极少的时间进行点拨。

三、“三三六”内涵剖析

1.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立体式:目标任务三维立体式,

任务落实到人、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展示。 大容量: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 快节奏: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2.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

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3.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环节---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分组合作---老师口述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

展示

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

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

达标测评---老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四、关于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反思

杜郎口中学的成功之处在于其课堂管理模式的改革,并带动了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的提升。其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首创了“10+35”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35分钟时间交给学生。他们在几年的不断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课堂模式——“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1.模式的基本解读

(1)课堂解读 ①预习(或自学)是最重要的环节。学生没有预习的课不准上,学生预习不好的课不能上。预习就是正课,自学就是正课。 ②“先学后教,当堂达标”。

“先学后交”与“先学后教”音同字不同,“交”是更宽泛的“教”,体现了合作学习、交流学习、交叉学习。 教室都是方阵式排位,四桌8人一组,没有散兵游勇,没有孤兵作战,没有“独立思考”(开小差),且平行分组,均衡搭配。 ③目标性、目的性强。 有预设目标,有预习提纲。体现了目标教学的精髓。 ④课堂评价直接实际,导向明确。 用学生每节课参与的人次数(参与度)来评价本节课! ⑤学生建立“一帮一”学习制度。 共同捆绑记分!形成“共同体”!从帮与被帮两学生的成绩、品质、行为、习惯等各方面的进步衡量。

(2)课堂感悟 黑板是学生的,甚至地板也是学生的(大片大片地写出来交流);讲台是学生的,甚至整个讲解过程都是学生的;学习知识的初始权是学生的;疑难问题的发现权是学生的。 营造真正“三动”的课堂:动脑(预

习阶段)、动手(展示阶段)、动口(交流阶段)。 真正落实“三讲三不讲”。 教师:“退居二线”——纠偏、点评、总结、释难。 而我们的课堂是教师表述的课堂,甚至是表演的课堂,学生不痛不痒。虽然讲的很到位、很清晰、很精彩,但真正听懂(注意力能集中起来且能跟上你的思维)的只有一半,一半中听了能记住的只有一半,记住的一半中能重述和再现的只有一半。多讲的弊端在于:大部分时间被一人充斥,大部分学生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实践训练,没有进行自我加工、重复加工和深加工。一句话,或没有留下烙印,或留下了但不能翻刻出来。 课堂是要讲的,不讲不成课。但怎么讲?尤其是讲多少?是需要永恒研究的问题。课堂的本质在“学”而不在“讲”,要把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学。讲也是学的一种方式,但不能成为几乎唯一的方式,学的方式应多种多样,尤其应探究主动学和自己学的方式。

(3).引发的基本思考 ⑴课堂能改,必须改。 ⑵有氧学习,主动工作,放还学生,是提高整体课堂教学效益

的最佳状态和根本保证。 ⑶能否取得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是能否实现教与学的真正转化,即能否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为此,必须重新审视和反思课堂里和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

第四篇: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模式语文教学

题记:杜郎口现在可以说是“冬天里的一把火”,但心中一直有个疑惑,这把火能烧多长时间?对于语文学科而言,长期存在“火力不足”或者说“动力不足”的问题。以至于有人发出了“误尽苍生是语文”的感叹。怀着这着疑惑,更是怀着敬佩之情,我来到了杜郎口中学“淘金”,现场感受到了来自原野清新自然的风,没有酸气,没有迂气,有的只是课堂灵动的鲜活,有的只是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扎实训练,从精彩的互动中我们看到了老师的从容和学生的自信,触摸到了陶醉母语的审美欣喜,也着实感受到了创意和创新之美,而这一切,都是现有体制框架内,在非优质资源的农村薄弱背景下实现的,因而更感觉杜郎口的大语文教学模式具有原生态的真实魅力。因此,想通过“探秘”来试图探寻庐山真面目,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仅仅是一家之言,

杜郎口中学的大语文开放式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在较为轻松的状态中提高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从根本上改变了阅读写作效率低下“耗时”局面。杜郎口中学的大语文开放式教学模式,具有可复制性和可操作性,对于广大普通学校来说,更具现实意义。

一从课堂的教学流程审视,乱而有序,动静结合,打乱了主题预设的常规设计。

如果你键入杜郎口这三个字,百度搜网中就会跳出40000多个相关信息。你到杜郎口中学参观,给人的感觉不象一个学校,而是到了一个风景区。数辆豪华大巴一字排开,每天到这里取经的老师络绎不绝。教室全部是开放的,听任你随意参观,老师转教室听课就像农村赶集一样方便。每个教室都没有讲台,学生座位是点阵式的,最富有特色的四周全部都是黑板。

这一切,只是杜郎口学校的表象。就语文学科而言,其所实行的大语文开放式教育模式才是实质性的精髓,简而概括,就是乱而有序,动静结合。

1、乱而有序,课堂气韵流畅,重点突出。

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就是语文学习需要静默和慎独,阅读和写作都强调个性化,如果你走不入作者的心灵深处,你就不会有“感明花溅泪”的感叹,如果你缺少对生活的热爱和观察,那么你的文章也肯定是索然无味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课堂的氛围应该以静为主,让孩子有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而杜郎口这种卖场式环境,孩子能静下心来慎独吗?

在纷乱的课堂中,我一直累索着这个问题。在公开组织的展示课上,学习的是朱自清的《绿》。上课的初始环节,孩子们纷纷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有的写朱先生的生平,有的默写绿的相关片断,有的则把摇头晃脑的把得意之作写到黑板上。小小的黑板上顿时绽放出了朵朵书法之花,底下观摩的老师掌声如潮。学生那一手漂亮的好字,出手不凡。网络的普及正在侵蚀着传统语文基本功的阵地,学生失语失字现象已经成为专家的高度的重视。但没有想到,杜郎口中学的学生书法功夫着实了得。再往下听,更是敬佩。和我们传统意义的公开课模式不一样的是,老师看起来只是个摆设,而学生自始至终活跃着,探索着,争鸣着。有的时候两组意见不一致,还发生了激烈的论争,用刀光剑影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散文以意境见长,《绿》是朱先生婉约景致散文的巅峰之作,不反复诵读怎能领会其精妙的所在。于是躲在暗处的老师终于得以一露风采,但也只是一句话:“请各小组出两名选手,朗诵文中你们最喜欢的段落”,于是乱糟糟的教室立即安静下来,当音乐声响起,学生也仿佛进入了角色,真情的投入了朗诵,虽然普通话还不太标准,但是情感却是真挚的,从中可以看出朗读者对于文本的理解是到位的,确实也把我们带到了一个雅致的景地,都在那富于颤音的诵读里陶醉了。正在陶醉之际,又一组不同的风格的朗诵仿佛把你带入了另一片天地中。那情形就如同进入了桂林的刘三姐对歌台,虽然是同一篇文章,但不同的小组品来却是别有一番滋味。每组学生读完后,马上由其他小组进行点评,点评者的语言亦是标准的鉴赏语言,从修辞、重音、表达、情感等各个方面自由赏析,很有些嚼头。纵观整个语文课,不见了老师卖弄式的表演,没有所谓设计好的精彩环节,而是学生比舞式的亮相,你来南拳,他扫北腿,刀光剑影中,闪烁出的却是智慧的光茫,而学生的人文底韵也就在这亮相中尽显无余了。我约摸算了一下,一堂课45分钟,老师导入语和控制语仅仅用了5次,耗时3分钟。学生自由板示5分钟,自由赏析展和相应点评30多分,而这一课的重点部分也就在赏析中尽收入囊中了。 如果不是亲临杜郎口,还真不知道语文课可以这样上。反思我们的语文课,虽然也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老师的主导环节还是课堂的主旋律。通常的评判一堂课是否精彩,主要取决于老师环节设计是否严密,而学生的精彩也只是在于预设环节中的精彩,象这样完全性的让学生放开,还似乎还不多见。

我们对于阅读课的处理分为精读课和泛读课、赏析课三类,这三种不同类型的课也有着不同性质的要求,但仔细分析起来这些要求,每一篇课文的探究练习的题型设计也都是大同小异,没有质的区别。因而,杜郎口学校在课型设置上也就大胆的放弃原有课型,而统一的改为预习课、展示课和反馈课。这一课型也就是展示课,而展示的内容也就是文本探究的重点。

听杜郎口语文教研组长介绍,他们对现代文阅读课落脚于规范性的阅读和表达两个方面。

虽然说现在的语文试题越来呈现出多元化、实践化和个性化的特点。但就其本质而言,多元化也好、实践化也好、个性化也好都只是具体的题目内容的不同,归根到底离不开规范的阅读和规范的表达这两条主线。同样拿这堂展示课来说,学生虽然说各自发表对文本的看法,但是点评者却都是从规范性的阅读和表达这个环节进行的,展示和点评的结合,恰巧体现了个性化和规范化的相互统一的原则。从这个原则来审视这节课,其本质便从看似繁乱的表相后展现出来,整堂课依然没有背离个性化和规范化相互统一的原则,和传统的语文阅读课相比较,只不过是个性化和规范化两个方面的表达都是由学生来实现罢了。

2、动静结合,课堂节奏变化,富于乐感。钱梦龙先生一直主张诗意的上语文课。我所理解的诗意的语文,不仅仅是浸润文本自身所蕴含的内在美,而且整个课堂也要呈现出一种变幻有度,错落有致的跳跃美。传统语文课都是几个常设的几个环节,而杜郎口中学因为课堂完全让给了学生,因而课堂进程环节不可能预设,在客观上也就具有诗创作形态中灵感突来的形态,老师如果能够顺势而下,那么课也会很容易出彩。看过杜郎口学校的一些语文教学实录,都呈现出一种跳跃之美。学生的动表现在个性展示上,学生的静表现在倾听,动静结合表现在点评环节中,而跳跃则表现在各种观点的交锋上。笔者在听《幽径悲剧》一课时,当同学们都沉醉于季老那优美的语言时,一位同学谈起了他的感受,他认为季老哭藤和黛玉葬花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富于新意的论点一下子开掘了老师的思路。老师果断结束赏析环节,转而提出:为什么黛玉要葬花?花和藤分别代表了什么?看来学生们对黛玉葬花这段经典的故事情节还是很熟悉的,因而也就转尔探索起花和藤的寓意来。由于黛玉葬花和季老哭藤之间在情感这个环节存在共通之处,学生的整个阅读结构发生质的变化,直接切入主题!越过了作者的叙述,探索起古藤和作者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上来。当时老师也是灵机一动,

又提出了如果把古藤比喻成一个人,那么根据文本的描述,古藤应该成为什么样的形象呢?最终经过小组探究,古藤也逐渐幻化为一个清朗古俊富于爱心的君子形象。季老是个重感情的人,这可以从文本强烈的富于情感的字眼中可以感受到,他的这种感受也正是把古藤当作了自己的知己,因而才有如此丰富的情感。一个意外的个性感受,改变了整个课的探究进程,达到了以藤喻人直接效果,很富于新意,摆脱了传统处理流程中沉闷的环节。(沉闷的原因是因为季老的散文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看似平淡的后面蕴藏着对世事的看法,需要反复揣摩,而学生对于这种返朴归真的技法一时领会不了,因而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沉闷。)老师迅速捕捉出这个意外的闪现,使整个课堂充满了一种明丽的人情美,课堂也摆脱了沉默环节。2006年8月5日,“全国中语会课堂教学研究中心第22界年会”上,杜郎口中学何海燕老师讲的《中秋咏月诗三首》,本来这些相思的诗是很婉约的,但整个课堂却成了热闹的海洋,唱歌的,跳舞的,朗读的……甚至还有一段“卿卿我我” “缠缠绵绵”的情歌表演。本来老师的流程设计是以静为主,但是学生却为之动了感情,一时间那涌动的相思情感如同决堤的大海,因而整个静态的课成了动态的课。本来40分钟的课,一下子延长到60分钟。按音乐界的说法,这叫旋律富于变化,而富于变化的旋律也使课堂充溢着一种诗情美。大悲大喜,大放大收,任何奇迹和意想不到的都可能在课堂出现,这难道不是一种另类的诗意美吗。

二、从课堂的文本解读方式审视,以全程探究和备课相结合为主要方式,替代了问答式个案群体反馈固有模式。

“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是杜郎口学校教学模式的浓缩式提法,落实到语文课堂上,笔者认为其精髓应该是文本处理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研究文本是语文教学的始点,在听课时,我们惊奇的发现学生也在使用教参。按常理说,学生是不应该使用教参的,好象学生一使用教参就违背了孔子的启发式教育原则。很多语文老师在处理教材时也经常碰到这样的困惑,教参面面俱到,条条是道,学生一看教参,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因而对于学生使用教参是大多持一种反对态度的。相比较而言,杜朗口学校这种开放的教材研读模式体现了一种宽容和更高意义上方法启发式原则。余文森教授说过,一个人对知识的学习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强,初中阶段,只需要老师教授50%的知识,另外的50%完全可以凭学生的自学获得。杜郎口学校的预习课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文本研读课,而且这种研读是以全程探究和备课相结合为主要方式进行的,其理论运行基础是建构主义。

随意走进杜郎口学校的语文课堂,你会发现学生的预习本内容和教师的教案有某种相通之处,有目标予设、文本分析和探究练习等内容,而且予习内容用蓝色,而在课堂上的探究结果要用红笔记录下来。这一细节其实是建构主义在细节上的一种表现。语文的阅读是一种泛式阅读,阅读方法的迁移写作能力的提高都不是靠背教参的正确答案来形成的。学生建构知识的能力比掌握知识更为重要,这是杜郎口学校基础理念之一。在这种理念指导下,老师的文本知识优势也可以说是荡然无存,这给老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师生同步的情况下,老师必须走出文本,在和学生的共同解疑中捕捉富于个性的教学目标。这个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常规非同步背景下的教学目标确定有着本质的区别。杜郎口课堂教学目标是师共同备课过程所形成的个案性的目标,具有针对性和随机性,闪现着蕴含丰富教育生成性的智慧。在这个共同教学目标的确定过程中,透射着宽容和尊重。教参上一些资料性和程序性的知识在常规单向的流程中是教师授课的重点,学生通过教---学----练这个环节掌握,一堂课时间显的很紧张。学生之所以互动有限,源头性的因素是程序性和资料性的知识灌输量过于密集。事实上,这些资料完全可以自主学习让学生掌握,老师的知识垄断完全可以变成承包责任制,让学生自由去耕种。

学生充分占有教参资料是实现向研究式探究方向转变的基础,杜郎口学校的预习课其实是研究课,这种课型确保了学生自主性的落实。虽然从预习本上看,学生的探究还大都停留于简单的照搬状态中,但学生从中掌握了大量的相关信息,这个停息点的获得是通过自主阅读实现,而不是通过教学环节实现的,从效率的角度上本身就进了一步。反过头来,审视传统的语文预习流程,不过是字句清障和内容温习,这只是简单的局部的知识预热。由此我想起了新近管理学流行的“微波炉效应”,没有微波炉的时候,食物预热往往很费时。但微波炉的出现把预热时间缩减到最短限度,因而没有必要再准备煨汤用的老炉。笔者认为,教参的作用相当于微波炉,能发挥效应就让其发挥最大效应。在听课时我们发现,苏教版的《语文学习报》也在学生当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多元化的预习课是精彩展示课的基础。在和杜郎口学校语文组座谈时,当有教师直击这种拿来主义是否有利于孩子的独特思维的形成这个问题时,作课李老师坦然回答说:“语文学科首先是个蓄水池,先注进去水再说。”我们姑且把这种理论称这“注水”理论,很朴素,却道出语文教字的本原。山东省教科所陈培瑞研究员谈到杜郎口中学的教改经验,把类似这种“注水”理论称之为洋溢着浓郁的乡村气息和独具特色的“山菊花”和“农家菜”,十分形象。

很多听课的老师大都没有见过预习课的运作流程,因而普遍存在的担心是,如果学生泛泛的实行“搬来主义”,那么岂不是成了徒有虚名的建构,如何才能评价其中的效果呢?在看似充分自主的形式面前,是否还存在控制机制呢?

三、从流程效果控制体制审视,完成了从教师的单向控制评价到多向中心控制评价。

教学是一种有控制的认知行为,无论杜郎口在教改形式上如何更新,也不能背离控制论和系统论的普遍原则。从控制论和系统论的观点看,杜郎口的自主学习模式从传统的教师的单向控制到多向中心控制,学生认知活动的思维活跃并不意味着整个课堂放任自流,相反却由于出现了多元化的控制中心,在单位时间内出现了高频次的竞争,这种竞争的外在表现工或许看似无序,其实却是通过是有序的竞争手段提高了整体课堂效率。

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学生主体的作用面的发挥却受到限制。比如说诵读在体会美文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运作环节中却只能让一个学生来操作,其他学生只能当听众,再精彩也是个性的精彩,这正是主体作用无法真正得以发挥的体制性制约因素。语文教学很强调一种氛围的浸染,这种氛围的浸染不能仅凭老师一个人“忽悠”,也不能维持类似“二人传”来实现。而杜郎口的中心学习组的组织形式却有效的解决了主体性作用面狭小的问题。

杜郎口的学科运行基础中心学习组,这个组织具有合作探究、集体控制和相互点评的功能,和语文理想课堂所追求的精彩和高效完美对接,成为落实课标的有效载体。知识体系目标的落实在小组通过自行钻研教材就能完成,小组长通过组织集体讨论拿出最佳答案,体现了个性和优化的有效统一,情感目标在展示环节中可以完成,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在点评环节中可以体现出来,从这个对应关系可中可以看出,中心学习小组在各个环节中起到了核心作用,而组长的直接调控功能则决定着这个小组的效率发挥。

在听课时,我对组长作用的发挥很是关注。在板示环节中,组长对课前重点进行组内点评,并负责给全班同学进行讲解;在展示环节中,组织本组有最佳展示,在点评环节中负责对其他组进行客观评价,此外组长还承担着对预习作业质量监控和反馈课的初级水平测试质量把关,可谓重任在身。从控制论角度讲,这些小组长事实上承担了控制中心的职能。老师通过这些分设的控制中心行使协调职能,很轻松的就能达到四两拔千斤的作用。

情景教学和角色再现是近年来在文本个性化有形化解读方面的主要形式,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新课标落实的创新形式。情景教学和角色再现本身所具有创意性的延展性,使之成为语文优质课的主要课型结构,一些有创意的新颖的优质课的构架都采用了这两种组织构架。但在常规教学中,这两种创意性构架的教学组织形式却不容易推行。原因很简单,学生无法在常态下进行组织发挥。但这个难题却在杜朗口得有化解,几乎所有的展示课都有情景教学和角色再现的活生生的鲜活运用。学生通过原点研究已经把一些资料知识大致掌握,但语文是关于情感的课堂,仅仅掌握一些肢离破碎的表态的词句点对于学生而言是无助的。在听何海燕老师讲的《中秋咏月诗三首》,学生的情景再现之火爆之动情之热烈,可以说触及心灵。学生从文本出发,谈及自己对于亲人的思念,诗是静态的,但罹却是活跃的。课时一直延长,同学们情不自抑,在如潮的澎湃的倾诉中,中秋咏月这个传统的文化经典也就融入了孩子们的记忆之中。可以看出,孩子这意外的出色表演其实就是建立在严格有序的组织运行基础之上的。当情景教学和角色再现成为一种常态,学生的情感体验之丰富也就蔚为大观。当孩子们从容的以直击状态和文本进行对话时,当孩子们跳入文本和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当孩子位跳出文本谈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之时,其实他们已经把自己给融入语文了,这种状态是一种最佳的学习状态。久而久之,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素质就会显著上升,而这恰好从完善组织基础的层面解决了长期以来中语界一直争论不休的纯文本和泛文本之争。

四、从阅读写作势能积聚的角度审视,以常态性的阅读写作为切入点,重在形成文化底韵。

杜郎口是个寄宿制学校,有相对充分的时间保证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时间。很多老师对杜郎口乱轰轰的表演仍然持反对态度。因为语文从本质而言,还是个性化的阅读和写作。合作探究不能替代慎独和慎思。此次杜郎口中学之,也希望看到他们慎独和慎思,这毕竟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方式。

下午在听初三课时,发现这里“黎明静悄悄”。教室里没有教师,学生都在安静的看书,时不时还在作摘抄笔记。看看学生读的书刊很杂,大部分是纯文学性的报刊杂志。初三是决战致胜的一年,竟然没有想到这里的还有一个休闲的所在。每个学生都很投入看书,听课的老师见此情景,也知趣的走开,不忍心打扰他们。

我随意翻看一位同学的积累本,一下子惊呆了。清秀端正的字迹抄录着文质兼美的散文,一股清新的原野之风迎面扑来,让我从另一个侧面认识了杜郎口学校的大语文教学,不是仅仅搞流程方面的改革,也给学生留下了一片竹林让学生滋养心灵。我忽然发现,学生的动情,学生的妙语,学生的论争,都是靠大剂量的阅读和写作来滋养的。

很少有学校能象杜郎口学校这样从容的安排这样的文学芳草地。虽然接近中考,但他们每天还是设立了专门的阅读课来保证营养的补充。相对于预习课和展示课而言,阅读课很轻松,但同学照样很投入,静谧也是一种美丽。就拿那位同学的积累本而言,如此工整,如此精美,可见学校的阅读课是作为常设的课型来进行的。

教研组的李老师还告诉我说,中午吃完饭后的一个小时时间,尽管是休息或者说是自由活动时间,但学生还是很自觉的把这段时间辟为阅读和写作,在自由发挥的空间内放飞灵魂。中午的教室内,你很少见到喧哗的景象,静静的读书写作已经成为一种优秀的风景。

我非常赞同韩军老师的“举三返一”的观点,而杜郎口的阅读课正是“举三返一”的操作形式之一。虽然课标规定语文课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但是由于人文性是个相对隐性的东西,而工具性是显性的东西,因而很多语文老师自觉不自觉的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工具性的知识表述,而对于泛式的阅读倒持一种小家子气。

杜郎口阅读课没有统一的格式限制,但大部分同学阅读文章都是千字文,摘抄积累本也都是千字文的积累,这固然是出于应式的准备,但从写作的本源来看,千字文恰恰是写作基础训练的最主要形式,抓住了千字文的读写,并且进行长期训练,大可以布局谋篇,小可以词句赏析,学生都可以游刃有余的对付。相比之下,城市里举办的所谓作文提高班,着眼于写作点技巧的提高,把写作肢离为所谓的公式加运用,那样只能破坏了学生的灵感,从根源上讲,这是破坏学生的整体写作审美能力。

杜郎口在预习课和展示课中还有一个常设的环节是小写作,这个小写作就是让学生抒发下对于文本的感受和理解,紧密结合文本。这个小环节是针对提高学生鉴赏能力而设置的。学生的鉴别能力对于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尤其重要。阅读教学的效果的低下主要是学生的鉴赏能力不高所致。杜郎口中学随堂设置的小写作拓展,不是随意所性情拓展或者叫个性抒怀,而着眼于对教材本身的理解,从学生的思维实际出发,能走多远就走多远。久而久之学生的鉴别评价能力也就出来了。

五、从语文学习的本源审视杜郎口中学的大语文教学模式,达到了务实经济的效果。

杜朗口中学的大语文教模式是在师资力量、办公条件较为薄弱的农村学校原生态的自发形成的,是通过现有教育资源内部整合所达到一种现实高度,具有可操作性、可复制性和可借鉴性。从语文学习的本原看杜郎口中学的大语文教学,把语文课型、组织运行和能力提升融为一体,从课型设置上看,功能设置转换为流程设置,从单点设置转变为线型设置,更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从组织运行上看,变点面控制为多元控制,强化了生成精彩出现的频率,教师预设化评价自然转型为多元化评价,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从能力提升的角度而言,杜郎口的语文教学用注水来形容很贴切。他们利用现在资源开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积极性,在实现手段上也尽量做到丰富多彩,听说读写,样样俱全,学生有充分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去享受语文的愉悦,去展现语言的魅力,进而形成一种可贵的人文自觉。

多年以来语文的阅读和写作教学一直处于低效状态,就是对于教材过于细切,使语文课成为技法解剖课,老师成了手术师,学生成了二手手术师兼被解剖对象,只是被动的按照教参规定的目标行进,这种行进着实没有一点美感,久而久之,感性的灵性的语文也就成了一场消耗战,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审美冲动也就给磨损了。杜郎口学校的大语文教学模式

充分赋予学生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没有预定的目标限制,也没有评价限制,你看不到老师舞动的手术刀,老师穿梭于小组之间,宛如挥动智慧生成的拂尘,学生可以不接受拂尘的指引,也可以拿过拂尘自己挥舞,在这样的课堂空间里,个人的文才得以充分释放和张扬,借用气功理念,这样的课堂就是“气场”,学生置身这样的课堂里,相互启迪,相互碰撞,更多的审美创意在碰撞中发生,而不会发生磨损。而且其他文科也都是都处于学生主动的读写状态当中,无形中丰富着语文的内涵,事实上达到了生活的处延就是语文的外延这大语文教学境界。

杜郎口学校的大语文教学模式是从实践中摸索出的,富有原生态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但也应该清楚的看到,不能盲目的以形似去套学这种模式,而要青出于蓝胜于蓝,否则有可能出现画虎不成反成犬类。一是老师如何把握好放的度。老师少参予并不意味着不参予。由于探访时间所限,笔者还无法界定出老师的指导的度在哪里?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积极性是充分调动起来了,但老师的主体作用却似乎消退了。文学是人学,语文老师本身就是一本独特的人格教材,语文老师对学生的人文浸养和教材浸养作用一样,但在杜郎口模式中似乎无从体现,这对于学生的人格教育是否存在缺失。二是大语教学模式耗时较多。对于一般走读性学校来说,如此的耗时是无法实现的。三是预习和展示环节的点评质量控制。预习环节中的原点教研如果缺乏有效控制措施就会变成原样照搬,自主学习成为自由学习。展示环节的点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学习功能组数目众多,老师评价作用的重要性还没有显现出来。

第五篇:“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学习感悟

(校长远程培训作业)

杜郎口中学这种“三三六”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的教学方式很久以前就听说过,但当时在没有深入学习研究,加之觉得自己所在学校是小学,就没有从实际意义上理解这种教学模式的优越之处,直到去年在横水听了几节这种教学方式的课才真正发现了它的魅力所在。

这种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使课堂上的问题都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老师能够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宽松的学习氛围。课堂上不只看到教师的聪明才智,更看到了学生的智慧所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教师还要提出一些可预见性的问题、可拓展的部分、学生的易错点等,看似松散的课堂,其实正像放风筝一样,“线”在教师手上。能够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易。在内容丰富、紧凑严密的展示课中,我们不难觉察出教师的“功夫”在“课之外”。在较密集的“群体参与”,“容量大”的内容课上,教师的“穿针引线”、“起承转合”、“点拨”作用,以及其沉着的态度,从容的教态,对整个教学环节的控制,形成了高强度、高密度和高流畅性、高效率的课堂效果,可见都是教师课后的功力。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更加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但在实践中也带给我们许多困惑。我们之所以迟迟不能让学生这样学习,首先是我们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现状,我们所教的学生是小学生,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他们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大部分学生得在老师的督促之下学习,让他们按照自主学习的三个模块--"预习--展示--反馈"来进行学习几乎是很难完成。其次,这样的一个完善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只依靠一人完成,它需要一个勇于改革,开放进取的团队,一个好的备课组,教研组,一个学校好的教学风气很重要。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自己的观念已经落后了,我们应借鉴他人好的教学方式,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新的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应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主,老师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课堂活动的引领者、组织者、帮助者,而实施和策划则由学生自己完成,正象学生所说的:“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人生我把握!”

上一篇:时事政治热点汇总下一篇:四上科学教案粤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