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微

2024-05-14

初中体育“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微(精选5篇)

篇1:初中体育“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微

初中体育“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微

体育组 孙海军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面面俱到地组织教学,惟恐有一点疏漏,课堂教学缺乏明确目标,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导致教学效率低下。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好的教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师的“教”必须是为了学生的“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围场县第二中学根据本校的学情、校情,在“四行五步”教学模式基础上推出了 “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体育教学在改革中对这一模式进行了推广应用的研究并进一步细化。

“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的,在教学中学生自主主宰课堂,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大胆表达;在活动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师组织、参与、追问、提升、总结、点评。实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教学策略。“一三六”中一是指每节课中教师的讲解提升不超过10分钟;三是指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宰课堂时间不少于30分钟;六是指教学过程中的六个环节,即: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解疑——展示交流——引领提升——达标检测。

“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最主要的就是要落实六个教学环节。

1、明确目标(2分钟左右)

在“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导学案上必须有明确清晰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从整体上知道本次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突出本次课的重、难点。教师要把根据课标精神、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制定的教学目标,转变为学生心中的学习目标。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在引导学生对导学案中涉及的学习内容整体感知的前提下,认知目标、领会目标、充分发挥目标的规范、导向、激励等功能,为提高课堂效率做好铺垫。正如布鲁姆所说的:“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的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有目标,干有方向”。

2、自主学习(8分钟左右)

导学案是“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总抓手,重点要突出“导”的功能,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生成学生的学习能力,它是带领学生步入知识殿堂的“方向标”和“线路图”。要保证学生自学能掌握必须的知识,合作交流能解析不会的部分,能从完成导学案的过程中升华出学习经验方法。学生在了解领会了导学案的目标、任务、要求的前提下,学生进行自学。教学中要主张学生课前自学,主动去了解教学内容,先对要学的教学内容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课堂上老师不急于讲授所学知识,而是让学生对自学的情况作个简单的反馈,形式不限。这种强化课前自学的尝试,对提高课堂效率有很大帮助,我们也惊喜地发现这正是一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方式。

例如上课后,教师首先要提出本次课的学习内容,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预设学习目标。其次利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热身活动。可以通过游戏、慢跑、毽球、篮球、足球、排球、珍珠球、校园健美操等内容进行小运动量的活动,以达到热身为目的。教师巡回观察,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端正学生的自学态度。最后,通过学生的自学,教师对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先让学生自己摸索要领,在讲解难点和重点时,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尝试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和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通过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初步达成预设的目标,并对自己找出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为解决重、难点做好准备。在此环节上,教师给学生自学的时间要紧凑,不要太宽松,要让学生有紧张感,体现出课堂教学的高效。

3、合作解疑(6分钟左右)

“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分组学习,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小组长是本环节的关键人物,更是核心人物。小组长是教师的助手,对其要求是很高的,要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公益心,在学生中有一定的信任度等,小组长可轮流担当。教师平时着力培养小组长怎样分配任务,如何对小组人员进行评价,怎样进行交流质疑,如何引导成员进行“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小组长的带领,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以及各组内的共性难点,与此同时教师要不断地通过语言激励,使学生们产生强烈的“自我效能感”,树立“我的地盘我作主,我的课堂我主宰”的自信心,并有主动尝试、体验解决疑难问题的学习欲望。从而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4、展示交流(16分钟左右)

“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根据本次课的内容向每个小组分配展示任务,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教师给2分钟左右的准备时间。在分别展示过程中,可以是一个小组,也可以是一个小组里的任何同学。在自学、合作的基础上,非展示的同学要对展示同学中的不足进行修改、补充或对其他小组展示中存在的问题准备质疑。通过各小组展示、交流自学成果,并对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直至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个环节中,小组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教师此时还要提取学生中的有价值问题和本课核心问题,准备引领性释疑解惑。这一环节可以进一步解决各小组学习探究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和疑问,加深学生的动作表象。

具体做法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内容的基本技术学习。各小组之间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中完成学习目标和任务,并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中,要注重对学生团结协作、敢于拼搏的精神和集体主义荣誉感的培养,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学习,不断提升本节课的目标要求和改进技术水平。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在小组的自主学习中做好巡回指导,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对客观存在差异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小组和个人,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帮助与指导,在点拨的同时给予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他们也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5、引领提升(5分钟左右)

引领提升这一环节主要是发挥体育教师在“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实现知识引领、方法引领和价值引领。通过教师的引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系统,在学生自学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一步完善认识目标、技能目标,形成高效课堂学习的知识结构体系。教师要及时总结本次课的知识点,学生的学习和锻炼情况,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和锻炼方法。

(1)、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去解决,真正找出那些需要教师引导、点拨的问题。

(2)、通过学生的互动讨论和教师的点拨,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所学知识技能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达标检测(8分钟左右)

达标检测是“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必不可少环节,师生通过对本次课的学习、释疑、和提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进行达标检测,以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在各组组长的带领下,组与组之间进行有趣的比赛,比赛规则学生自定,裁判员学生自选,保证公平,开展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互相评定和检查达标情况,把准确的达标信息反馈给教师,教师进行及时点评,使这一环节真正具有测试、评析、反馈、矫正、补救的功能,保证大部分乃至全体学生当堂达标。

本节课结束前,预留3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必要的放松和课堂小结,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的内容、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检测,教师尤其要注意“弱势群体”,即那些不太喜爱运动的同学,如体型异常生、体弱害羞的女生等。让他们多作演示,并适时鼓励表扬。对出现的问题,主要利用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通过自我评价了解到自己的运动能力和学习效果,结合各小组内的自评和各小组之间的互评,运用学生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取长补短。这样学生既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又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激发了学习的自信心,培养了学习的兴趣。最后老师进行必要的小结评价,肯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安排课后的巩固学习和下次课的自学目标任务。

“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新课标教育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在这种模式下课堂教学低耗高效、事半功倍,充分调动、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全过程学习,全过程思考,全过程实践,该模式从实际出发,针对问题教学,针对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地教学,教学生不会的,学生会的不教,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课堂是学生的,时间更是学生的。因此,我们教师要用新课标的思想组织课堂教学,体现出放手、自主与合作。但要注意,放手不是放任,自主不是自由,合作不是胡作。在课改中,我们将正视问题,不断总结、不断开拓、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会富有实效。

篇2:初中体育“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微

体育组 李本文

摘 要: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授体育技能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于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的时代性教学,就需要有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来替代它,本文根据本校的学情、校情,结合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的“四行五步”教学模式,对我校推出的特色教学—— “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中学体育 高效课堂 教学模式

现在人类社会已步入充满竞争的二十一世纪,在这信息化时代,人们对获取知识、获得信息的方法与途径已不再具有唯一性,而是立体空间、多维性了。体育课作为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发展体育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一种基本形式,其教学形式与方法也同样不再具有唯一性。因此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改革,采用“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迎合学生的个性和兴趣需求,激发课堂活力,增强体育课的吸引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分析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

传统体育教学是以锻炼身体、学习技术为根本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强调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体育教师在上课中一般采用“四部分”的结构模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结构由于对课的几个部分限制过死;一味追求时间在各个部分的合理分配;以达到整节课在结构上的平衡。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束缚了老师的思维与行动,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与行动,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单纯强调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方法。尤其在基本部分的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注入式”教学,即教师从主观愿望和经验出发,教师讲、学生练,产生错误动作教师给予纠正,学生掌握技术的情况由教师给予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的积极活动,缺乏学生的积极主动,学生往往只有模仿,没有创造。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

由此可见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存在严重的不足之处,即在教师严密地组织,大密度高强度练习的挤压下,学生获得的时间较少,空间较小,思考探索问题没有余地,学习气氛沉闷,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不强,不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二、突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让新的教学模式发挥它的闪光点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广,学校体育教学要从传统的体育知识技能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体育教学;以体育教学在生理、卫生、心理社会、教育方法等多重原理为基础,注重不同年龄段学生在体育知识、技能、体育兴趣以及体育价值观的培养,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把握好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个体差异、潜在性、群体性原则。因此,“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师在课堂中组织、启发、引导、让学生真正处于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学过程中做到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积极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给学生创造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

“一三六”是指每节课中教师的讲解提升不超过10分钟,即一。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宰课堂时间不少于30分钟,即三。六是指教学过程中的六个环节。即: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解疑——展示交流——引领提升——达标检测。

构建“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体育教学中学生根据导学案上教学目标、任务、要求、重点、难点的提示进行自学,教学中采用分组教学法,以点带面,以比促学,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使一些思想浮躁、自暴自弃、学习兴趣不浓、主动性不强、纪律性差的学生观念逐渐转变,主要表现为学生心态趋于平稳、厌学情绪基本消失、学习的主动性有所提高、纪律性增强、能够积极参与、敢于尝试、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引导,基本能按教师的要求主动学习。分组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各个小组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团结协作、友爱互助的高尚道德情操。最终把根据课标精神、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制定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心中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主要表现为学生自己主宰课堂,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参与的精神和积极思考、大胆表达的行为。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能力。教师只是组织、参与、追问、提升、总结、点评。引导学生之间相互提问、检查、启发、鼓励、监督,总体上实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教学策略。

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新教学模式的六个环节,即: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解疑——展示交流——引领提升——达标检测。因此,教师要特别注重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个性养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推陈出新,既不盲目地继承,又有合理的发扬,重新设计我们的体育教案为导学案,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就是“培养兴趣、健康第一”,它能彻底颠覆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滞后,师生课堂错位的弊端。教师将传统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灌输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的习惯,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注重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学生在体育知识、技能、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把握好学生的主动性、差异性、全体性特点。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处于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施与应用

(一)构建学习小组,调动学生积极性

学习小组是整个高校课堂的载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团体,其建设和利用的程度,之间关系到高效课堂的成败。在高校课堂学习中,只有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参与到知识的探索和发现过程当中,才能充分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要想实现这样的目标,最好的办法就是建设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主体,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

1、学习小组的建立

小组以 7至8 人构成。分组时应该考虑各组之间各方面能力都相对均衡,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应该做到科学、合理。如:运动技能技术、学习基础、发言的积极性、性格内向和外向、组织能力、学习习惯、性别比例等,这样各组之间更具有竞争意义,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我们认为班级在分组时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一是异质搭配的原则。异质是指同一小组的学生在知识、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应该是不同层次的,这样便于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二是男女搭配的原则。就是各个小组内的成员男女比例应基本相同,这样可以优势互补,有效地促进组内的合作与组际的竞争。组与组之间的相对平衡,也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组内设小组长一名,负责组织组内成员的合作学习。对小组长人选的确定,既要考虑组内成员的意见,还要看个人能力。为使全体成员都能获得锻炼的机会,小组长亦可实行轮换制,同时要加强小组长的培训工作。教给小组长在小组中应该如何组织组员,让每个成员都能动起来。

2、起一个响亮的名字

让每组成员集思广益、共同商榷,为小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

3、学习小组的分工

在小组中,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体,所以要培养组内成员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分工一定要明确:由谁组织,以哪种方式发言或示范,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做什么,由谁进行归纳总结,由谁记录(体育课的记录可以放在课后指派人归纳总结),同学记录时其他同学做什么等等,总之,要求小组各成员任何时候都要明白自己现在该做什么。只有细致明确的分工,成员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才能得以培养,学习任务才能顺利完成。

小组分工要实行轮换制,可采用每周轮换一次的方式,开始时可以由教师组织、安排。为了便于操作,还可以将各成员进行编号,由教师统一分工。当学生的合作经验增多时可让他们自行安排。

如果需要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待小组活动结束后,教师可按小组成员的编号随机指定发言,这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认真听取,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学习小组的评价

没有了评价就没有了管理:没有科学评价,就没有科学的管理。学习小组也一样,如果没有了一定的考核,就很难落实小组工作。课堂可以采取及时性评价,以质性评价为主。采取阶段性评价定量评价。可以采取承认基础、着眼提高、滚动管理、捆绑评价的方式。

(二)课前教学:编制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

导学案是教师是教师设计一种辅助和引导学生预习和课堂自主学习的方案,使学生通过借助导学案在教师指导下逐步达到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目的。“导学案”是集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和评价方案于一体,三案合一,解决了教案与课堂脱离、学案与课堂冲突、教学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导学案”要经过“五备”过程的历练,即个人备课形成初案;集体研讨、形成通案;完善整理、形成个案;跟踪听课、形成复案;教后反思、形成补案的过程。

导学案是“一三六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总抓手。重点要突出

导的功能,好的导学案就是带领学生进入知识殿堂的“方向标”和“线路图”,这就需要教师的精心备课,将教材挖掘透,设计合理的环节,以问题为核心,层层引导,导学案应着力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生成学生的学习能力,承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它不是知识的堆砌,它必须保证学生自学能掌握必须的知识,合作交流能解析不会的部分,能从完成导学案的过程升华出学习经验方法。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切忌剪刀加浆糊,也不应是复制加粘贴,而应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课中学习:学生主动学习,主宰课堂;突出六个环节

1、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

表现自我的机会是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的.因此教师应该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现自己的才华,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并且给予肯定和赞赏。这样学生都能通过表现自我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也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合作解疑,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会到集体的力量

体育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尤其需要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合作。一方面可以使学习机会更为平等,另一方面使学习动机更为强烈。运用合作有助于因材施教。不仅可以弥补教学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的学生的不足,从而真实体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还可以为学生的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为学生自身才能的展示搭建舞台,更能培养学生团队友爱的集体观念和互帮互助的高尚情操,也可激发他们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竞争意识。

3、展示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展示交流既是对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各种表现的小结,也是师生间、生生间共同学习与交流的过程,是学生发现自我、反思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通过多样展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表现性评价。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在展示时可以是一个人代表本组展示,也可以是本组成员全体展示。展示的同学讲解展示本组的成果,本组其他小组补充,也可以质疑,在此基础上其他组和教师对该组成果进行评价。教师此时还要提取学生中的有价值问题和本课核心问题,准备引领性解疑解惑。

4、引领提升,发挥好教师在体育课堂中的主导作用。

引领提升这一过程可以解决小组学习探究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和疑问,教师及时的答疑可以对学生解疑的思路一起引导和帮助作用。通过引领提升可以教学生再次反复体验,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根据自评和小组互评、交流评议的结果,进行反复体验。此时学生除了有明显的奋斗目标外,学习的方法也得到改进,已不再是前一次自主尝试体验学习那样“摸着石头过河”,教学中积极开展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竞争,使体育学习活动充分焕发活力。再次反复体验也是一种回味的学习过程,运动技能的形成、学习方法的掌握必须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能得到巩固与提高,新的学习动机也是在前一次成功的经验总结中产生的。

(四)课后教学及评价评估

布置学生及时记录学习心得;创建文件夹。小组的评价与传统教学的评价应有很大不同。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应把 “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不同层次学生的动作技能、回答问题,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学习有困难、自卑感强的学生,只要能够完成练习中的基本动作,教师就应给予表扬,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逐渐消除自卑;对成绩一般的学生,应引导其完成较有难度的动作并刺激进步,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成绩好、自信心强的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力争完成每一个动作,并且每学期集中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分析两到三次,并进行必要的层次调整。对进步明显的学生提高一个层次,对有退步的学生则提醒、鼓励、热情关心,帮助分析原因,树立信心。这样做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调整适应自身发展的教学起点,而且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和不足,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

评价具有导向功能,因此我们应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合理评价,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学生个体不同应该得到不同的评价,不能千篇一律,这样会欠缺说服力。只有适合于每个学生特点的评价,才能取得最好的评价效果,例如后进生练习动作质量有所提高,教师应用赞赏的语言对学生所做的动作表示充分的肯定,及时把成功信息反馈给学生,使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是怎样成功的,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不断地成功,使学生自己能继续努力争取更大

五、成功体育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显著

学习成绩的提高明显。经过实践,我们看到非常明显的差别,由于“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学通过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了信心,学习动力得到加强,极性得到发挥,从而把学习变为自觉行动,这样学习成绩就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气氛良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教学中很多原来讨厌上体育同学现在也喜欢上体育课,这因为他们经于可以在体育课中得到乐趣。“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学中能让每个学生在快乐中健康成长、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素质,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基础。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

篇3:初中数学“三六四”教学模式探讨

一“三”是指“三个还给”

1. 把时间还给学生

要真正实现学生“我的课堂我做主”, 就必须以时间作为保证, 没有时间的保证, 学生的主体性便无法体现。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 讲解占去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 就是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等。一节课45分钟, 本人认为, 一节课上教师讲解的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如果学生自主掌握的时间达不到25分钟, 说明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没有被突出出来。

2. 把活动还给学生

传统的课堂教学, 学生除了洗耳恭听、机械练习以外, 很少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机械灌输、重复训练的陈旧模式, 使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 对所学知识没有体悟, 更谈不上真正的掌握知识。活动教学, 就是要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发现和应用过程, 从而对知识体验、感悟以及运用, 在活动过程中生成智慧。活动的形式要丰富多样, 如观察、猜想、讨论、操作、比较、表达、展示等, 但如果为了活动而活动, 为了设计活动而作秀, 那就偏离了活动教学的本意了。

3. 把思考还给学生

学会思考比学会知识重要得多。一节课死气沉沉或者轰轰烈烈, 如果离开了学生思维上的参与, 就不能算真正的参与。现在时髦的二人讨论、合作探究, 如果不是以独立思考为前提, 只能称为假讨论、假合作。数学的学习应该以独立思考为基础, 教师提出有价值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应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几分钟, 然后才可以讨论交流。现在课堂上很少看到学生静静思考 (静思) 的现象了, 这是有悖新课程理念和数学学习规律的。学生只有进行独立思考, 才能形成个人的看法, 对问题才能有独特的感悟, 才能在下一步质疑并最终生成智慧。

二“六”是指“课堂教学的六个自主环节”

1. 自主思考, 提出问题

数学教学伊始, 教师最好展示情景图或设计问题情境, 让学生观察思考, 提出多个问题。教师再根据教学目标, 剔除无关问题, 选择或整合出主要问题作为课堂学习的引领。

2. 自主探究, 解决问题

学生对教师确定的问题, 先尝试解决, 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合作探究。自主探究包括两方面含义, 一是个体探究, 二是小组合作探究。个体的认识和小组的智慧融合在一起, 才能导致问题的解决。当然了, 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需要教师随时引导和点拨。

3. 自主归纳, 提炼知识

学生通过探究, 解决问题以后, 小组要对探究过程进行梳理和回顾。梳理解题思路和方法, 回顾疑惑点和顿悟点等, 归纳和提炼出规律性的知识。

4. 自主展示, 表达交流

各小组对本组的探究成果进行展示, 让全班的同学都能享受到与本组不同的探究成果。此环节需要教师做好小组汇报的调控工作, 既要让各小组把不同的成果充分展示出来, 还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 提高效率。

5. 自主评价, 反馈矫正

各小组通过对其他小组的成果进行比较、辨析, 整理出最优的问题解决策略、最科学的问题结论、最富内涵的思想方法等。这一过程最需要教师的参与, 教师应高屋建瓴地分析、评判, 帮助学生在激烈的争论中寻求到真理。各小组也在参与的过程中, 消除了不正确的认识。

6. 自主总结, 拓展提升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可先让每位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本节课的收获总结, 然后在小组内展示交流。小组长综合本组的总结, 再在全班进行展示, 达到整理知识、提炼方法、感悟思想和积累经验的目的。

三“四”是指“教师要四个引导”

1. 教师要引导学生理清解题思路

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学生可能无从下手或者半路卡壳。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进行问题分析, 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必要的时候, 教师可运用类比进行启发。理清解题思路主要是从问题条件分析入手, 以期与结论建立联系。

2. 教师要引导学生迁移探究方法

学生在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过程中, 可能对探究方法不够明确。教师这时候就要引导学生回顾以前探究问题时用过的知识和方法, 重点要放在引导学生寻找新知与旧知之间的相关性和相似性上, 着力进行问题解决方法的迁移。

3. 教师要引导学生提炼规律性知识

学生把握知识要点的能力相对来说是欠缺的, 他们往往很难提炼出重点知识, 或者提炼的知识不够全面。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进行反思, 归纳和揭示出问题解决过程中隐含的规律和知识, 必要的时候, 教师要对个人和小组的探究成果进行科学整合。

4. 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高密度的思维

课堂中, 教师要充分提供机会, 让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思维的密度要大一些, 最好设计“问题串”, 把学生的思考逐步引向深入。通过经历探究过程和接受训练, 体会其中用到的数学知识、解题方法和蕴含的教学思想, 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思考的乐趣, 养成爱动脑、善动脑的好习惯。

总之, 通过实践, 本人认为此模式较适合于初中教学使用。当然, 在操作过程中, 不一定要严格按照每一个环节去进行, 要根据课堂类型和教学内容, 有所偏重、有所调整。

篇4:初中体育“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微

“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自主性,突出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终身运动习惯和体育兴趣。体育教学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爱好与兴趣是完成教学目标、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动力,“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强调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教学效果的灵活性、教学兴趣的终身性,充分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通过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掌握丰富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终身的体育锻炼习惯和运动兴趣,促进学生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 兴趣培养 教学科研

兴趣在体育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重点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及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人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根据兴趣的目的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由于有意义事物本身在情绪上引人入胜而引起,具有暂时性的特点;间接兴趣是指对某种事物或活动本身没有兴趣,但对其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具有较稳定的特点。间接兴趣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直接兴趣。

一、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大纲、体育与健康教材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教材方法单一枯燥,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材内容过深过难,又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内容的安排要符合各年级学生的水平特点,丰富新颖的教学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事物感到新颖最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求知、探究意愿。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身体条件的学生的个体差异,因能力上的差异致使学生产生兴趣程度不一,在设计教学内容与练习时要有层次性,要适合不同类型的学生,学生对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活动期望大,获得成功结果的可能性就越多,就越能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实践证明,富有游戏性和竞技性的教学内容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球类项目男生好于女生,健美操项目女生好于男生,耐久跑项目通过定向越野的形式组织教学等,改变了以往教学的枯燥性,排除了学生的厌烦情绪,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课堂的时效性。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结合实际,尽量让教学内容充满游戏与竞技色彩来吸引学生,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二、独特实用的场地器材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科学合理地布置场地器材,是上好体育课的前提,场地的干净整洁,器材的整齐有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诱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的器材摆放,运用各种明显标志因地制宜的为学生创设一种富有激情、新颖的外界条件,将场地布置成双圆形、半圆形、扇形、梅花形等不同的形式,给学生一种好奇、新颖的感觉,创设教学情境,建立和谐快乐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新各种教学器材,解决教学中器材给学生带来的畏惧心理,比如在跳高教学时利用橡皮筋代替横杆,克服了学生的恐惧心理,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节课结束充分利用器材摆放成能够代表班级意义的文字、图案等,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使他们产生参与学习的需要和兴趣。

三、新颖创新的教学模式

“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意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理念是给学生创造充足的展示空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觉锻炼、大胆创新的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学生的益友、指导者、服务者。通过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解疑——展示交流——引领提升——达标检测六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完成教学目标及任务,提高课堂效率,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1、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要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组织形式要新颖创新、丰富多彩。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认真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根据教材、学生的特点、器材场地的实际,采用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竞技性的形式和方法诱导学生积极主动练习,给学生创造足够的个性发展和爱好选择的空间,面向全体学生,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学习和锻炼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达到强壮身体,强健心灵的目的。

2、教学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育规律。根据学生的实际,敢于突破新教材,拓展新模式,使教材真正为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效率,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构建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教师教学前要明确目标,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自主学习,将能够自学掌握的知识自行掌握,不能自学解决的问题,通过合作解疑环节互相解决,教师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对各个小组的学习结果进行总结、评价,小组间分别进行展示交流,取长补短,在展示交流中发现问题,通过教师的引领提升解决问题,最后通过竞赛等形式进行达标检测,整个教学环节中以表扬、鼓励为主,注重自评、互评相结合,将全体学生都融合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比如在准备活动部分,可以通过游戏、队型变换、音乐下跳绳等形式,创设不同的情境,师生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充分调动学生的激情,培养学生的兴趣。基本部分是一堂课的中心环节,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一个自由展示的空间,在这里学生大胆创新,敢于尝试,注重學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的目标和要求,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能,学生在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强健了身体,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团结协作、顽强拼搏、遵规守纪、公平竞争、迎难而上的优良品质。结束部分是教学中的最后环节,通过音乐、情景放松等方法,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身心得到充分放松,总结反思在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制定今后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这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调动起来,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使整个教学环节都充满了阳光、快乐。

3、学习过程中,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充当学生的指导者,与学生平等交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真诚相待。教师富有幽默感、启发性、激励性、宽宏大量的教态,恰到好处的鼓励与评价,动之以情的教诲与表扬,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现自我的决心。将时间、空间教给学生,让学生积极自觉行动起来,改变以往教学模式的“灌输式”,教师高高在上,唯我独尊,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信任学生。注重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通过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交流、相互评价、相互鼓励,提高了学习兴趣与课堂效率。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参与,积极配合,乐于接近教师,与教师打成一片,使课堂气氛充满和谐与快乐,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和动力,是最好的老师,是上好每一节课,培养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前提。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学生不仅喜欢上体育课而且更爱体育运动。通过“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探索实践,开拓创新。创造出了一种适合学生健康发展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喜欢学习,喜欢体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的激发学生的潜能与兴趣,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2、体育教学应采用形式多样、生动灵活的授课形式

3、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研究

篇5:初中体育“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微

[关键词]自主学习苏轼乐观旷达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10024

一、设计思想

《赤壁赋》文质兼美,在景、情、理交融之中蕴含着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结合文本深入探讨,以预习、交流、讨论等形式将学生对作者人生态度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重点文言现象及实词句式;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体会景、情、理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通过体会文中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能力;知人论世;深入理解作者的心境、蕴含的复杂情感和深刻内涵。

3.情商培养目标。了解苏轼的旷达思想,學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笑对人生。

三、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面对亡国的悲痛,屈原选择了“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面对官场的黑暗,陶渊明选择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面对权贵的淫威,李白选择了“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那么面对命运的捉弄,苏轼又是如何选择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苏轼的千古名篇《赤壁赋》,看一看在不公平的命运面前,苏轼有着怎样的情怀。

(二)预习交流:分享初读感受(略)

(三)学生质疑

针对预习自读的情况,结合课文注释和课后练习,学生将完成学案时遇到的困难提出来,教师整理展示学生中有代表性的问题。

(1)同样面对明月清风、良辰美景,苏子饮酒乐甚,而客却借箫声奏出了不和谐的音响,并使“苏子愀然”。那么苏子因何而喜,客人因何而悲呢?

(2)苏子是如何安慰客人,由悲转喜,怎样从“水与月”中获得了人生感悟的?

(3)当初月夜泛舟,真有这么一番主客问答吗?对这场人生观的讨论意义当如何认识?

(四)分组合作

学生分小组自由讨论,发表见解。教师点拨。

(五)展示提升

每组学生选派代表发言,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言之成理即可。

(1)苏子之乐: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良辰:“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乐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美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赏心:“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客之三悲: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英雄不在);由个人短暂(寄蜉蝣)自然(长江无穷)感触生悲(人生短暂);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脱世不得)。 在客的心中,不管是失意的英雄抑或霸气的英雄,他们巨大的失败也罢,辉煌的胜利也罢,都轻轻地走了,“而今安在”才是让人神伤的感喟。

(2)苏轼从明月、江水的变与不变入手,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既是亘古不变的,又是实时更新的。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水的流逝,月的盈虚,让人感到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苏轼的伟大在于目光更远大,视野更开阔,他把目光投向了整个人类社会,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是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的肯定。自然的博大让人感到自我的渺小,而人生的意义恰恰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对世间万物有所取舍,可以用广阔的胸襟拥抱自然,感受自然给予的美好,在失意的生活中寻找诗意,让自然安抚躁动不安的内心,让美景抚慰受伤的心灵。

(3)主客问答的真实性其实有待商榷,“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积极和消极的两种矛盾对立的心态。“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一个是深受道家浸润,旷达的,主张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苏轼;还有一个是躲在客人身后,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积极入世而饱受打击的苏轼,这个苏轼悲观失意,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饱受心灵与肉体双重打击,体会着暮年功业未就的苦楚,感叹人生的短暂、生命的渺小。无论达观与悲观都是最真实的苏轼的心灵映射。苏轼没有倒下,也不会倒下,无论他的痛苦如何强烈,内心巨大的力量总是支持他毅力不倒,这正是苏轼的伟大之处。

(六)总结深化(略)

上一篇:全民创业精选标语口号下一篇:九年级语文《我叔叔于勒》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