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论文

2022-05-14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我国财经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所面对的人才市场正在发生急剧变化,如何按照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基础教育、优化课程体系与知识结构、注重实践环节"的原则来优化设计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是中国高校急待研究的问题。

第一篇: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论文

职业导向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摘要:本文从阐述财务管理专业定位、明确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以及课程体系构建三个方面入手展开研究,对山西工商学院与太原学院以及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比较研究并相应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比较研究

财务管理专业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专业,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个融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金融学、数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于一体的交叉学科。本文就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科定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构建作一探讨。

1 研究背景

山西工商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86年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学校。2004年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山西工商职业学院。2011年经国家教育部考察和评审升格为省内第一所民办本科高等院校。学院建有13个实验实训中心、86个多专业仿真模拟实训室,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5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5个。

2009年招收财务管理专业三年制大专班,2011年财务管理专业申报本科成功,2012年开始招收四年制财务管理本科。历经20余年的发展与创新,积淀了丰厚的基础。随着我国财务管理相关学科的发展和理财环境的变化,应该如何设置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已成为开设该专业的高校普遍关心的问题。

2 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将“财务管理”列为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一个本科专业并规定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3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在课程体系构建上综合考虑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3.1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和专业方向选修课、实践教学课程五大模块组成。

开设公共基础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判断分析能力。开设专业基础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同时也为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开设奠定专业基础。通过专业课程的一些学习,可以更好地促使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专业必修课是通过系统地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让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的方法、原则、实务技术和熟悉财务管理运作规律。专业选修课是根据个体的兴趣和特长,社会需求的差异化和财务管理专业的密切程度来设置它的内容,这样有助于拓展学生在未来职业领域内的才能。实践课程,其有助于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际操作水平。

3.2 山西工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在开设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过程中,各大院校针对学校特色和基本一致的培养目标。山西工商学院目前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如下表所示:

3.3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比较研究

不少高校为此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设置课程体系上各有特色。为此,本文将山西工商学院2013级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与山西大学商务学院2013级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以及太原学院2013级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文主要是从公共课及基础课的设置和专业主干课的设置(如表2所示)两个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其结果如下:

3.3.1 公共课及基础课的设置趋于一致。

公共课的设置大致包括三部分,即思想政治课、工具技能课、文化体育课。(1)思想政治课:如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品德修养、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等。(2)工具技能课:如计算技术、计算机基础、网络及其应用等。(3)文化体育课:如大学英语、大学语文、财经应用文写作、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体育等。

学科或专业基础课一般开设财经专业要求的必修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一些有关经济学、管理学的基础知识课程,如西方经挤学、管理学、统计学、基础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货币银行学、经济法等。

3.3.2 专业主干课设置的侧重点不同。

专业课一般包括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有的院校将专业选修课进一步细分为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专业选修课相对于专业主干课涵盖范围更广,主要包括与财务管理相近专业如会计、金融、管理、财税等专业课程,而突出专业特色的专业主干课的设置中,各校的侧重点不尽相同。其中,山西工商学院和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突出财务和会计两个方面,太原学院体现财务、会计和金融三个方面。

4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相关建议

通过对三所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相关比较研究,现在针对山西工商学院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4.1 公共课

在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微调,增设“大学语文”、“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以及“形势与政策”。同时,可以采取“课堂+网络+实践”的多元化教学,从而实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也可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农村社会调查、城市社会调查以及专业调查等活动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另外,要下大力气研究大学数学、语文、计算机等课程的应用性教学,整合教学内容,提高其专业针对性,使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进行有效衔接。

4.2 提升实践教学

如果学校条件允许还可在全校内选拔不同专业学生进行跨专业参与企业仿真综合运作课程的实习,增强学生的综合决策力与执行力。另外,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学校要对部分学生进行就业后工作状况的跟踪调查,并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做报告,通过毕业生的具体实践工作效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4.3 注重专业方向的细分

在设置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模块时,学校可结合本校的办学优势、师资实力、专业社会就业需求差异化等因素开设财务管理专业应用方向。为避免学生在选修时更多地依据个人兴趣,随意性较大。可以根据财务管理第一门课程的导读以及与专业老师的交流,同时安排专业调研或实习类课程,让学生较为全面、深入地了解自己在本专业中的志趣与特长,由此选择今后职业的方向。

4.4 增设人文素养课程

财务管理具有较强的应变性,它不仅仅需要坚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非常需要专业以外的其他综合知识,如对文化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历史背景等的了解,较强的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艺术修养等。因此,除上述谈到的专业课程体系外,还需设置非专业类的有关人文、地理素质教育等相关课程,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体现人才培养多元复合化的特征。

[1] 杨克泉.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现状及改革构想[J].财会通讯,2006(8):18—19.

[2] 王彤彤.我国财务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J].会计之友,2011(8);126—128

[3] 刘际陆.财务管理专业金融类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研究[J].会计师,2013(6)

作者:郭明星

第二篇: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亟待完善

摘要:我国财经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所面对的人才市场正在发生急剧变化,如何按照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基础教育、优化课程体系与知识结构、注重实践环节"的原则来优化设计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是中国高校急待研究的问题。当前财务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重点应加强有关企业投融资、企业法人治理与控制、税务筹划和私人理财等课程建设,加强实践教学课程建设,以满足现代公司理财和个人理财人才培养的需求。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学科建设;课程体系;理财

我国财经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所面对的人才市场是一个急剧发展变化的市场,现有课程体系建设不能满足现代公司理财和个人理财人才培养的需求,如何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市场需要完善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我国财务工作背景及内容发生变化

近年来,我国财务工作的背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初步形成;包括现代资本市场在内的现代金融体系正日趋完善;中国经济的迅速国际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开始深刻影响我国经济的走向和我国企业的经营;我国居民个人金融资产迅速增加,社会资产迅速证券化,以及企事业单位闲置资金的投资多元化,汇成虚拟经济的巨大洪流, 一个世界级的巨大私人理财市场正在形成;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工具快速发展,财务管理的工作过程正发生着深刻变化。

上述背景导致我国财务管理人员的服务领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除了在企业、事业单位参与财务管理工作外,在社会投资融资管理的各类金融中介机构,金融服务机构为其他社会群体提供专业理财服务正迅速成为财务人员的主流工作领域。从事专业理财服务的财务人员一般包括银行、信托、证券、期货、投资业的从业人员 ;保险业从业人员 ;从事理财策划业务的咨询公司,财经记者,其他从事金融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 。正如执业医师、注册会计师、执业律师一样,注册财务策划师(理财规划师)已逐步成为重要的资格认证形式。理财规划师的出现是社会分工的又一结果,是财务管理服务专业化、社会化的具体表现。它也是现代金融工程学发展的结果,在很多情形下财务管理已经不再可能用简单的常识、非专业的处理来完成,许多高端复杂的财务管理活动往往是主体当事人无法驾驭的。而且在很多场合,如大型融资、并购、重组、清盘等法定程序也要求中介机构为事务主体提供专业的财务论证、财务安排服务等。

目前我国理财业务市场增长迅速,具有国际财务管理、资本运作、风险规避、综合理财、投资融资决策、税务策划等能力的理财专业人士已经成为各大公司及金融机构争夺对象。就个人理财业务来说,随着居民个人金融资产的增加,现有金融机构所能提供服务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公众对金融理财的需求。财务工作背景变化导致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财务负责人从事务性的工作转向策略研究,实现从企业运营者到企业的管理战略优化者的转变。财务人员要参与企业的财会制度设计及日常管理、消除财务隐患、项目投资融资、资本运作、税务筹划、成本控制、绩效管理等相关的战略规划及运作,并为决策提供财务决策信息支持。财务负责人不仅面临财务工作的挑战,还可能来自其他方面的挑战,包括如何改进企业绩效管理、改进公司治理、内控和风险管理,同时企业面临的越来越严格的外部监督环境等。在上述背景下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财务管理人才,已成为财务专业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财务管理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1.培养目标

财务管理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从我国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看,财务管理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为实际工作部门即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及为金融及金融服务中介等机构培养专业理财师。

2.培养规格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业务培养规格上,则主要表现为三方面能力的教育:掌握和运用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熟悉企业和个人理财环境,熟悉金融工具的性质和销售,为未来职业从业能力的形成打好理论基础;掌握和运用外语的能力,熟悉国际财会的基本知识;掌握和运用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能力。要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包括了公司治理、财务报告、项目策划、项目融资、成本管理、风险管理、上市融资、证券投资、保险规划、购并与重组、税务筹划、价值管理与全面预算、财务分析与预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与财务信息系统建设,内部控制和流程管理,审计与经管责任,资产管理,企业经济法律事务与企业经济运作规范等。

三、财务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设置构想

普通财经院校本科财务管理学科体系设计应以培养“专业通才”为目标,以企业财务活动过程和专业理财服务活动为教学内容,在现代金融市场、国际化经营的背景平台上搭建课程体系,以适应社会对财务学科发展的要求。可供选择的主要专业课程一般包括:

(1)专业基础课: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企业管理、经济法、市场营销、国际贸易、金融市场学、项目管理、保险学、经济法、税法、国际金融、金融工程等。

(2)专业核心课:财务管理学、企业投资融资管理、公司治理与财务控制、私人理财学。

其他相关专业选修课包括:资产评估学、高级财务管理、跨国公司财务、财会管理信息系统、税务筹划、公司价值评估、保险规划等。

财务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学中应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大量案例教学,模拟仿真教学和社会实践,调动学生在较为真实的财务管理情境学习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实践教学是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应本着学生本科学习四年期间,财务专业实践教学不断线的原则,进行系统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内容一般应包括: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运作,经济法律事务模拟,证券期货投资模拟,项目投资融资模拟,公司治理与控制模拟,收购兼并及上市融资等资本运作模拟,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模拟,资产评估和企业价值评估模拟,税务筹划模拟,个人理财规划模拟等,还应包括企业会计核算模拟,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模拟等相关试验课程。

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会计系

参考文献:

[1]郑毅.完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 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25-29.

[2]莫凯林,杨爱荣. 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方案[J].呼兰师专学报,2002(2):51-52.

[3]刘广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 336-339.

[4]吴军.关于“财务管理”课程改革的思考[J].中国冶金教育,2002(3):69-71.

[5]段琳. 财务管理课程体系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3):121-122.

[6]王波.新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课程体系研究[J].经济师,2003(12):85-87.

作者:朱博义

第三篇:工科院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摘要:对于以工科为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复合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是扬长避短、彰显特色的不二选择。文章借鉴国际权威的AACSB认证,从学院使命、人才培养目标、办学特色、课程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工科院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旨在为工科院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工科院校;财务管理;课程体系;AACSB认证

20世纪90年代起,国内许多工科院校为适应市场经济对具有工科背景的应用型人才需求,相继增设了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然而,随着我国工业化、国际化、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对具有工科背景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精财务、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成为时代的新宠。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工科院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必须进行改革。本文以南京工程学院为例,系统分析工科院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优化工科院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探索。

一、工科院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工科院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是指工科院校传授给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一组相互关联的学科种类及其知识体系的整体,[1]是涵盖工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结构、课程功能和课程实施的有机系统[2],它既体现了工科院校的办学使命、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也反映了工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内容的宽度和厚度。实践中,工科院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取决于其人才培养目标是“一专”还是“多专”,或“一专多能”。当代本科教育肯定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应有自己的专业,但当代本科教育又否定单一的专业教育,认为现代高级人才应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在多个行业或部门从事不同职业工作,以适应当代人才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3]

南京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的高等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其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是在非工学学科的基础上,按照“一专多能”的要求设置三类课程:(1)通识教育类课程:包括思政与法律类课程、数学、英语、体育、军事理论等必修课程,以及计算机类、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学分为50左右,占总学分的35%。与财经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相比,多数财经类院校通识课学分在40%-45%之间,而综合性大学的通识课学分普遍超过45%。(2)专业教育类课程:由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三部分组成。其中专业基础课涵盖经济与管理、财政与金融、会计与统计、经济法与税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专业核心课程包括财务与成本管理、投融资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专业选修课包括市场营销学、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等拓展知识方面的课程。专业基础课占总学分的30%-40%,专业核心课占总学分的40%以上。而财经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专业核心课所占的学分一般在25%-30%之间,专业基础课所占的学分在40%以上。(3)实践教育类课程:南京工程学院的财务管理专业实践课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基本能力实践培养环节,包括军训、英语强化、计算机训练、大学生社会实践等,占总学分的2%;二是专业技能培养实践环节,包括各门专业课的课程设计、案例讨论、模拟实训、软件实习等,占总学分的14%;三是创新能力培养实践环节,包括学年论文写作、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学科竞赛等,占总学分的5%。大多数财经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也开设了类似的实践环节,但各环节的学分比例不同,其中基本能力实践培养环节占总学分的3%,专业技能培养实践环节占总学分的10%,创新能力培养实践环节占总学分的6%。可见,财经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比较重视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工科院校比较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

二、工科院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工科院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课程体系缺乏特色。企业需要懂生产经营业务,洞悉行业发展规律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财经类高校大多缺乏行业背景,培养的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对行业运行规律把握存在天生缺陷。在我国工科院校族群里,有一些院校在特定行业领域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办学传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并以此确立了学校的社会地位和品牌影响。比如,南京工程学院是一所以机械和电力工程见长的大学,学校与机械、电力行业关系密切,产学研合作历史悠久,在科研开发、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与这些行业建立了良好的伙伴关系,培养的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遍布在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等东部地区的电力公司、发电企业、电力设备制造厂、电力研究设计院等单位,学生就业针对性较强,要求掌握一定的工程基础理论知识,懂得本行业的生产运行规律。然而,目前很多工科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往往偏重于经济与财务管理实务知识的传授,对工程基础知识和行业生产运行规律讲授较少,甚至不开设这方面的课程,致使工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财经类院校出现雷同的现象。

2.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体系结构是否合理,一般有两个衡量标准:一是课程设置是否遵循人类从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的认知规律;二是各类课程能否有效支撑专业所需的各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对于前一个标准,实践中一般是按照先基础后专业、先理论后实践的顺序构建课程体系,问题并不突出;而对于后一个标准,执行中则见仁见智,做法不一。就工科院校而言,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题是:(1)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有资料表明,美国大学的财务管理教育十分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如组织学生围绕某个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撰写论文,要求学生具体掌握财务管理的技巧,而我国工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主要偏重知识传授课程,忽视了有利于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科研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课程,如学年论文、案例分析、创新实验等。(2)重实际业务类课轻专业理论类课。即很少开设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类课程,而且在授课过程中一般重视“What”“How”知识的传授,忽视“Why”知识的讲解,其结果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当然,重实务的好处是学生毕业初期能很快熟悉业务,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但长期来看,由于理论功底较浅,其发展后劲有限。因此,有人戏说工科院校培养出来的本科财务管理人才多是“短跑好手”而不是“长跑健将”。(3)素质教育课开设不足。工科院校在课程设置中普遍重技术教育而轻素质教育。例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课程门数少,课时少。素质教育课开设不足,可能会导致学生知识面窄,适应性差,不仅难以处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也可能难以运用其他学科中的理论和方法解决本学科的复杂问题。

3.课程体系的灵活性不够。目前工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权非常有限。据了解,大多数工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选修课只占总课程的30%。在选修课中,又有三分之二划为限制性选修课,任意选修课仅占三分之一。限制性选修课虽冠以“选修”的名头,但因选择的课程门数偏少,几乎成了必修课。任意选修课最能反映学生的内心学习愿望,然而这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公共任选课中,由于工科院校师资条件限制,提供的任选课资源非常少,只能采取各种限制性选课的办法。其结果是想学的课学不了,不想学的课又要“违心”选读,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如,在专业任选课中,由于工科院校的财经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人数比不上财经类院校,即便开设了多门专业选修课,也常因选课人数少而无法开班。必修课的灵活性也不够,往往一门必修课施教一学期,而国外极少采取一门课讲授一学期的做法。特别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教师在开课前往往要进行市场调研,并写出调研报告,适时调整专业必修课的学时、专题内容或案例教学,学校对必修课的管理也给予教师一定的自主权,以確保讲授的课程内容与时俱进。

4.课程之间的衔接不科学。在我国,财务管理专业是1998年从会计专业中分立出来的,本身带有会计学的“基因”。在国外,财务管理更多地“从属于”微观金融学,与金融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我国工科院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要么与会计专业过于相似,要么与金融专业无差异,这种局面不利于财务管理学科体系的优化,也不能体现财务管理专业作为“迥异于”其他专业的独立地位和作用。工科院校应从财务管理专业的综合性和交叉性特点出发,按照“金融学理论基础—管理学工具基础—会计学信息基础—工学应用基础”“四位一体”的内在逻辑,处理好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之间的“先修后续”“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等衔接关系。对于财务管理主干课程,内容界定也要清晰。目前大多数工科院校过分强调课程在学科中的重要性,忽视课程内容的关联性和特色,导致财务管理主干课程与某些会计课程如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从内容到方法体系存在着边界交叉和内容重复现象。

三、借鉴AACSB认证,优化工科院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AACSB于1916年由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等10多所大学发起成立,是“国际高等商学院协会”的简称。协会旨在为工商管理和会计学专业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课程提供学术认证。通过该认证,意味着该商学院的工商管理学或会计学高等教育达到世界级水平。[5]工科院校借鉴AACSB认证,可以明确课程建设的努力方向,提升相关学科教育的质量,使之紧跟时代潮流、提升专业的价值和影响力。

1.依据工科院校的使命,确立财务管理专业目标与特色。2013年新发布的AACSB认证标准首先强调“战略管理与创新”的重要性。按照这一标准,高等院校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使命”,并且在这一使命的指导下进行包括课程体系创新在内的各项活动。它为不同类型的院校提供了自立标准,也为不同层次的院校设置课程体系提出了目标导向。以南京工程学院为例,这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的高等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以机电行业为依托,以“学以致用”为理念,以培养实践能力强、面向生产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使命,注重课程体系与行业发展、职业活动的相关性。学校开设的财务管理专业除增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等课程之外,立足于机械工程和电力工程特色,将行业知识与财务管理课程有机融合,以培养具有工程背景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为己任,突出财务管理人才在机电行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现实意义。依照AACSB认证标准,这一课程体系的目标定位,既充分利用了工科院校的优势,同时与综合性大学和财经院校相比,又具有创新性。它不仅满足了特定行业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而且避免了同一专业之间的激烈竞争。

2.构建与工科院校办学使命相适应的课程体系。AACSB提倡课程内容、实践与课程结构要符合学校使命的要求。因此,工科院校应借鉴这一思路,构建与自身办学使命相适应的课程体系:(1)设立特色专业课。工科院校可根据自己的行业优势设立与教育使命、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相适应的特色专业课,如电力工程财务管理、纺织工程财务管理、交通工程财务管理、水利工程财务管理等。通过设立特色专业课,有助于工科院校成为培养某行业财务管理精英的“摇篮”,从而扩大行业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形成良性循环。(2)强化工科理论教育。工科院校一般在工程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数学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学科基础。在财务管理专业中适当安排工科通用基础知识,如工业概论、工程技术基础、计算机技术、企业资源管理系统、运筹学等,使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接受工科知识教育,无疑增添了工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比较优势。(3)增加素质教育类课程。如心理卫生、伦理学、公共关系学、当代科技概论、环境与自然、美学原理、音乐书法绘画欣赏、文献检索等。其中强调伦理道德的重要性,是AACSB认证的一大特色。因为正确的伦理价值观能够促使大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易于对事物产生共同的情感从而维护整体利益,推进企业价值最大化理财目标的实现。(4)加强实践课程改革、增加校外实践课。AACSB强调职业的参与性,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商业情境中,提高财务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工科院校应根据自身优势增加校外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使学生熟悉本行业生产工艺流程、业务运作和管理规则。同时增加业务岗位实习,鼓励学生参与老师的应用类课题研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建立选课制度,增强课程体系的灵活性。我国高等教育“脱胎于”原计划经济体制,虽然早已不存在按计划分配毕业生,但仍保留按专业计划招生(少数按院系大类招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学生需要自主择业、多次就业,客观上需要学生自主选课,甚至像美国一些高校,通过自我组课设计自己喜欢的“个人专业”。[1]AACSB认证也强调课程设置需支撑学生职业发展能力,让学生根据就业市场的变化及自身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特长和兴趣,选择所学专业及课程。工科院校应顺应时代发展,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理念,减少必修课,将选修课的比例从目前的30%提高到50%。鼓励学生在学完专业必修课外,跨系、跨专业甚至跨院校选课。[6]同时,鼓励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开设的课程及时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4.加强课程管理,构建持续改进的课程设置机制。AACSB标准就课程管理提出了具体指导,为课程设置提供了一套有效的概念框架及运行机制,以此保证所开课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即从特定社会领域和特定社会层次的人才需求出发,确立办学使命,并根据办学使命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侧重于能力描述);根据培养目标设立支撑课程矩阵图谱,并进行支撑度分析;根据课程的支撑度强弱,遴选重点检测课程;最后收集学习成果信息,找出不足并加以改进。

支撑培养目標的课程矩阵图谱可用数学方式描述如下:X为某专业的能力群(培养目标),X1、X2、X3、X4、…是属于X这个能力群的具体能力,将它们排列成行;Y为该专业的课程群,Y1、Y2、Y3、Y4、…为属于Y这个课程群的具体课程,将它们排列成列;Xi≤Yj且Yj≥1,i=m为能力数,j=n为课程门数,表示一个具体能力的培养至少需要1门以上的具体课程支撑,同时1门具体课程也应培养至少1个及以上的具体能力。行和列的交点表示X和Y之间的关系。按照交点上Xi和Yj相关性及相关程度的大小,可以探索课程设置的问题所在,也可以从中得到解决问题的启示。例如,对于与Xi无关的Yj,表示该课程对特定能力的支撑度为零,应予取消。如果Yj与X1、X2、X3、X4、…Xi全部弱相关,应考虑是否列入重点检测对象。对于不同类型的Yj(比如理论课、工具课、特色课等),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作出不同的强弱比例要求等。

四、结语

AACSB新标准要求课程管理必须是系统的,能体现学院的办学使命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体现教育项目和教学模式的最佳实践,反映学生的初心愿望与利益诉求。工科院校借鉴AACSB标准,有利于从战略管理和创新的高度,优化课程结构,探索课程体系特色;有利于围绕“提升创造力、影响力与参与度”这一核心,不断调整课程内容,以适应日益凸显的中国经济强国地位对具有工科背景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巩建闽,萧蓓蕾.基于系统的课程体系概念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6):102-104.

[2]杨新吉勒图,韩炜宏,Chen K.Chao.中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0(2):84-86.

[3]刘学行.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发展的背景[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1,22(2):105-107.

[4]喻立文.全球化视野中的高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原则与路径[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28-31.

[5]季皓.对AACSB认证标准的理解及对财会类专业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7,(8):75-76.

[6]王彤彤.AACSB认证标准对我国商科课程改革的启示[J].会计师,2016,(1):20-25.

[7]胡惠伟.中国高校选课制及其改革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

作者:李竟成 方光正 毛胜利

上一篇:本科体育专业毕业论文下一篇:浅谈生活即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