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匠范文

2022-05-15

第一篇:教书匠范文

教书匠(1)

尊敬的各位前辈,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今天是我们读书会的第一次活动,很荣幸我是这个读书会第一次活动中第一个来跟大家分享的人,今天是我在读书会的处女秀,希望大家不会嫌我太无聊。我们的读书会是个怎么回事,等会大家就明白了。

今天我要与诸位分享的是美国作家弗兰克.麦考特先生的《教书匠》,当时我在书城买书的时候看到这本书,吸引我的就是名字,《教书匠》因为我们的褚校长当初就说过“老师们不要当教书匠那样的老师”于是我就对这本书特别的好奇,拿到书以后,后面的这段话吸引了我,更是成为我买下它的原因。

(在实物投影上读封底)他一生从来没得过什么教学比赛的奖,更没有什么先进工作者或是三八红旗手之类的荣誉,对不起美国好像没有这些荣誉,而且他是个男人,我要说的是他一生就是一个很普通的高中老师,而且是职高技校哪一类的老师,他在他的书中坦言他的整个教书生涯就是与学生们得一场漫长的斗争,迈考特从纽约大学毕业后,谋到写作老师这么一个差事。第一天上课,他提前走进教室,思考着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学生进来了,第一分钟就把他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等等武功全部废掉:有个学生拿起另外一学生的三明治(午饭)抛将起来。三明治在教室的上空飞翔,然后降落在地上。可怜的迈考特,四年的本科,根本没有教会他如何对付飞翔的三明治。他楞楞地说:不要扔三明治。学生笑到:都已经掉地上了,是过去时了,怎么还说“不要扔”?另外一个学生说:笨蛋。 童年遭受过饥饿的迈考特想了想,跑过去把三明治拿起来,吃了起来。全班一下都镇住了。那个丢了三明治的学生说:老师,老师,那是我的午饭。其余的学生全部说:“闭嘴,你没有看到老师正在吃三明治吗?”一班顽皮少年,就这样被他意外地给征服。

书中这样的故事俯拾皆是。迈考特 在书中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回顾自己几十载从教生涯中的苦涩与甘甜。中学的课堂总是暗流涌动,甚至是波涛汹涌的。中学教师这碗饭可不好吃。迈考特说,他一周上五天课,一天五节,累得像个活鬼。

诸位你们想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接下来我要给诸位读一读他上的一节课,在这里要先跟大家强烈推荐一盘CD石进的《夜的钢琴曲》因为内容有点长,而且内容可能会有点枯燥,如果你不想听我讲可以听音乐,他的音乐肯定比我讲的要好听很多。

读72~79页。

弗兰克。麦考特,美国著名作家,教师,普利策文学奖获得者,1930年出生于美国纽约,4岁举家迁回故乡爱尔兰,在贫民窟度过苦难的童年,13岁辍学,19岁心怀美国梦只身重返纽约,做过酒店勤杂工,码头工人,打字员,当过兵,后来考入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教师,教英语写作,其实也就是美国的语文老师,前后教过12000多名学生,任教4所学校,都是公立高中或者职高技校什么的,哪里充斥着大量底层贫民的孩子,终身没当过一天教导主任之类的官职,更没有获得过任何教学之类的奖项,也没有什么论文发表,但是最后他获得美国教育界最高荣誉“全美最佳教师”奖,被誉为“老师中的老师”。作者以不动声色,辛辣诙谐的文字,讲述了自己在纽约的黑板丛林中30年传奇的生涯,他真诚而执着的拥抱学生,与学生分享自己的人生,在春风化雨间教会他们唱自己的歌,跳自己的舞,讲自己的故事。

读完这一篇以后,我在想麦考特先生他为什么要这么上课,很显然他肯定不知道什么事新课标,什么是新课改的精神,什么事生本等等的,我甚至不知道他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是什么?他的动机是什么?如果以评课的角度来说的话,我只能说这为老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足够的课堂应变能力,能敏锐的抓住有效学习的点,能正确的引导学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达到什么什么的教学目标什么什么的。而事实上麦考特先生是出于无奈以及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进行当天的课程,我们可以看到他是完全抛开了课本和教学计划的,刚好他发现这些假条有的其实挺有意思的,也许他只是想找个事情打发时间混完这节课,也许他想借这个机会锻炼学生们得写作能力,也许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但是这节课真正的让学生知道一点他们为什么要学英语,至少你要学会写个假条,至少这个假条要合情合理。

我无意于分析作者上课的思路和目的。读完这本书以后我有一些想法想与诸位分享。

在我准备这篇稿子的时候,我想上网搜一下关于这本书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在百度输入教书匠三个字以后,出来的结果通篇都是对教书匠的声讨,几乎每一位专家与每一位有志于成为名师的人们以文字狠狠的表达了对教书匠的厌恶。而讽刺的是全中国有几亿的学生每天都是在接受着八百多万教书匠流水线作业式的教学,就是再这种教学方式下每年为国家输送着上百万的人才,加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滚滚潮流中,其中包括着奥运冠军,公务员、神七和天宫一号的设计者、建设鸟巢的民工、商人、农民、工人等等等等,我想问问那些专家你凭什么看不起教书匠,你教了多少学生,你改了多少作业,你给多少学生教会了多少知识。你对着20个学生花上几个月的时间,占着一间教室,弄一弄,又一个什么教学理论或者是论文著作教学方法就出来了,而我们这些一线的教书匠们每天面对六七十个学生,哪怕是填鸭式的教学也要尽量多的教会学生今后可能会用到的知识和谋生的技能。我作为一个实打实的教书匠,靠教书吃饭的人,对他们表示深深的鄙视。(跟我有同感的老师们,此处应该有掌声)

有人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有人说当老师就要当名师,就要当专家,我想如果人人当将军了,那谁来扛枪打仗,人人当专家了,谁在一线教学,所以说骗子要太多了,傻子就明显不够用了。有的人又说了,做人至少要上进要有理想和目标。我们来说说什么是理想吧!

理想于人是一种残酷的讽刺,很多人将他与梦想混为一谈。请大家来看看少林足球中的这个片段。(播放片段)周星驰用无厘头的喜剧效果对理想进行了解构,后现代主义的风格,强烈的讽刺,虽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会给人以无穷的power,像熊熊烈火一样在心中燃烧,但是燃烧完以后呢,一个馒头店的老板以泼妇骂街的姿态,用市井的街骂将众人骂醒,卖猪肉的还是卖猪肉的,拾破烂的还是拾破烂的,做馒头的还是做馒头的,老板娘其实寓意着现实,现实总是低俗的,市井的,并且张口闭口都是跟钱离不了关系的,哪怕你再有理想,再有power你吃饭也得给钱,那些看似神经的人其实就我我们每一个人,每个人心中都偷偷有一个理想,有一个目标,但是在现实里都是低头吃自己的饭,然后付钱匆匆的离去。那句老话,该干嘛干嘛该吃啥吃啥。虽然片中的周星驰最后还是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但是!亲爱的朋友们,中五百万的奇迹每天都有,但是那个人不是我,也不是你。中区有十几所小学只有几百个教师,但是主任校长的只有几十个,而局长只有两个。未来也许我们在坐的某一位也会成为主任校长甚至局长,但是其余的大部分,还是要在一起当这个教书匠当到老吧!未来我们还要在一起30年呢,这话听起来好缠绵。 我是个悲观主义论调的人吗?我们总是将理想与梦想混淆,将理想与工作放在一起。我想问问每一位老师,从你当老师的第一天,跨进校门的第一天,是什么原因让你从那一刻到现在一直将老师这个工作做下来了,我想理由有很多,但是我坚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这么一个想法,就是我想教书。不要怀疑,哪怕是你不肯承认,那怕你对老师这个工作再失望再有多少抱怨,既然教到了现在,那你心中肯定有这个想法,否则一般人是不可能每天在这种繁杂噪音琐碎中存活下来的。每个人刚开始当老师的时候都没想过将来自己要当主任校长什么的,都是在慢慢的成长中,自己凭着优秀的教学成绩,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或者是大胆的作风,高质量高效率的工作能力,被前辈领导发现,被表扬夸赞,被培养被提拔以后才当的主任校长,而佼佼者毕竟是少数,当我们作为大多数的那些人,争不过别人也无意去争什么的话, 我们只能选择一辈子在平凡的岗位上做这平凡的工作拿着平凡的工资。那么我们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还要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孩子家人等其他的事情上,我们的无处安放的理想呀!就只有将它抛弃了。我们只能被选择当一名教书匠,是!有的人也许雄心勃勃,有的人干劲十足,有的人他爸是李刚,那就让他们上吧,我们还是继续当教书匠吧,事实与世道如此,无法回避的就只能面对,否则带来的只是羡慕嫉妒恨。何必让自己那么难过呢?

面对理想是一种讽刺的残酷,面对无法回避的被选择成为一名教书匠,我们至少可以选择让自己活的快乐一点,你们可以说我胸无大志,可以说我没有理想,说我什么都行。有的时候有目标和理想是不行滴,那排再加上积极的态度和实打实的行动也是不行滴,要不然该死的中国足球就不是世界排名75了,至少能是57了。我们该怎么办,貌似有理想实现不了~痛苦,没有理想别人会说我们不上进,起码领导知道我没理想肯定会说这个娃娃再没培养的前~途了,工作努力干也不一定能得到个什么,不努力干至少也能吃上一碗饭。没有我们任何一个人,世界都不会发生任何改变,套用一句恶俗的网络语言,世界不会因为我不孕不育而断子绝孙,我们该怎么办?

教书匠这本书告诉了我答案,(貌似有咆哮体广告的嫌疑)作为一名老师,这个社会比较底层的一群人,当我们无法去改变社会或者现实,甚至无法改变自己的时候,我们至少可以改变一点点我们自己的心情,那就是快乐一点点,乐观一点点,生活就是生活,让我们的生活过的真实一点,离开网络和电视里那些脱序的幼稚的架空的虚构,放下所谓的理想,做该做的事情,并且稍微乐观一点,快乐一点,如果你每天微笑着,快乐着,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感染到你自己和你身边的人,包括你的学生,快乐的面对工作和教学,孩子也会因你而快乐,从而让孩子快乐的学习。其实这比什么吃透教材,深入理解新课标,钻研生本什么的简单的多了不是吗?你甚至不用去学~~~~ 有的人说我就是快乐不起来怎么办,房贷还有信用卡,还不完的账单,孩子也不让人省心,而且那个谁谁谁我每天看了他就讨厌,最重要的是每天工作这么累!还搞什么两基,我想说的是,别装了!谁没房贷啊,那些没房贷的人还有他们的烦恼,谁都会有谁的烦恼,而烦恼不因该成为你不快乐的原因。我们现在的工作累吗?听听老教师们那时候的工作量,我们能羞死。累的不是身体,是心。我想起了我的师傅沈秀兰老师,她教了36年,退了休以后就是个普通的中年妇女,右胳膊已经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落下了病根,那天她到我媳妇那里去看眼睛,结果又是白内障,我媳妇没给她说的太严重,想等严重了以后再做手术,我知道以后心里特别难过。但是我和沈老师聊起来的时候,她对教学还是充满着那样的热情,给我说该怎么抓学生怎么讲分率分量的时候我能感受到她的快乐。有人说她那样干了一辈子,年年第一,现在退休了啥也不是,还落了一身的病为了个啥。我想她必定在这份工作中有她能感受到得快乐所在。她的日子过的好实在,过的真的就是日子。我像她学到怎么教学什么的都是其次,对我影响最深的就是当个老师真正的老师,每天改作业讲课备课,而且要好好改作业好好讲课好好备课,没必要把什么都提升到业务的层面上纲上线,教书匠就教书匠,教书匠并不是混日子,教好学生,自己过的快乐就好了。

不知道大家明白我想说啥了没?

不明白也没关系,我马上就要讲完了,再说说怎么快乐吧!其实快乐也不一定就是要咧着嘴大笑,或是一帮人大声小气的吊着嗓门说来说去。快乐嘛,就是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能够完全投入进去,并且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等你抬头的时候发现哟~时间过的好快,然后觉得心里满满的,挺充实挺有意思的。有的时候读书就是这样,看着别人写下的文字,感受别样的人生体验,快乐也好,忧伤也罢,你一定会有一些你自己的心情,或者想明白了什么,有一点这样的心情那就是一段快乐的体验,俯而读,仰而思,诸位,不如带着这一点心情,这一点快乐的体验,还有那本给你快乐的书,来和我们一起分享。加入我们的读书会,来真正的倾诉一番。上次褚校问道“你读书以后有没有急着想和别人分享呢”我说我没有,我不太习惯和别人分享我的心情和我的想法。但是如果我的这种快乐的体验能给更多人带来快乐的话,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和大家一起快乐呢,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你也一定想让你和大家一起乐乐吧!所以加入我们的读书会吧!(完了我又开始做广告了)

对不起了诸位,我真的要完了,回到教书匠的话题上,我以本书的结尾做为我的结尾。(音乐)此时的麦考特先生已经写到他人生的最后一节课乐,他马上要退休了。

第二篇:不做教书匠

《不做教书匠》读书心得

当踏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时,就想这辈子我要干好“教书、育人”这事。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做人的道理。然而,读了《不做教书匠》这本书后,深深感到要做的远远不止这些,要做一名有方向感、有约束感、有责任感、有上进感、有奋斗感、有专业感、有亲和感、有智慧感的教师。《不做教书匠》这本书,是值得慢慢品味的好书。

教育,要从小事做起。在生活上每天要注意孩子的衣服穿得是否适当,是否整洁,哪个孩子拉在裤子上,还要立刻通知家长送来干净的裤子,还得帮他脱掉换上。还得教育他们,你们正处在长身体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吃饭,一日三餐还要注意营养均衡,才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长大了才能报效祖国。在学习上要从细小的教起,比如读书的姿势,写字的姿势,文具的摆放等,在课间活动是也要引导学生玩什么样的游戏,应该注意什么„„。还要常常教育孩子,要时时讲平安、处处讲平安、事事讲平安、一生才平安。每个教师只要投入地工作,都能把这样的小事做好,做到位,每一个把这样的小事做好的教师,就是中国教育的脊梁。大家一起来把这样的小事做做好,做到位。

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有亲和感的教师”,首先要学会微笑。因为微笑是可以传染的,微笑可以是鼓励,也可以是奖励,微笑可以让一个孩子高兴一整天,微笑可以让老化思维放松心情,也可以让学生放下警惕,敞开自己的心扉,微笑是拉近师生距离的一种剂催化剂。每天我在与班上的每个孩子的交流中,一个爱的目光,一个爱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爱的拥抱,都能去感染孩子,去发展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我们不要吝啬我们的目光、鼓励、拥抱和微笑,教师的亲切,可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教师真正地爱孩子,才能真正地亲近孩子;关心孩子,才能激发学生的追求。在教育中还要有一颗宽容心,要有博大的胸怀,允许学生犯错误,错是学生的天性和权利,不犯错误的是圣人。在教育中要尊重学生,尊重不是什么都听学生的,什么都随学生所想,而是蹲下来,眼睛和学生能够平视,和学生交流;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紧紧围绕“育人为本、质量第

一、突出特色、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倡导“言必信、行必果、诺必践,做诚实守信的文明育才人”。让每一位学生从捡起一片树叶、一块废纸做起,从身边的没每一点每一滴的有意义的小事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入手,切实改变我们的校容校貌,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因为教育是面向心灵的工作,惟有用心“做教育”,才能心心相印,焕发出教育的人文精神来。正如管校长所说的:把“用心”工作说得细碎一点的话,那就是爱心、同情心、责任心和上进心。一个真正的教师,一个真正的人,面对工作和人生,是随时带着这四颗心的。虽然教师有着更多的烦恼与痛苦,但我现在感到只要你是用心做教育,你还是能够享受到无比的快乐。

打开《不做教书匠》,就像打开一扇思想之门。读书的时候,心灵仿佛逃脱了尘世的羁绊,不再为一次小小的挫折而肝肠寸断,不再为世人的误解和中伤而烦恼无边,云水悠悠,体味出人淡如菊的境界。让书香溢满我的心田;让书香释放我的情感;让书香提升我的境界。每天不间断的读书,潺潺的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 我把这篇文章看作人生的导航灯,它让我明确了目标,知道该朝哪个方面努力。也让我清醒的认识到作为教师,如果不以积极的心态关注和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将愧对“太阳下最崇高的职业”这一赞誉。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宽容中,他学会厚道,如果孩子生活在表扬中,他学会赞赏,如果孩子生活在接纳中,他学会友爱,如果孩子生活在肯定中,他学会自珍,如果孩子生活在赏识中,他学会立志,如果孩子生活在共享中,他学会慷慨„„。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些,那一定不是个“教书匠”了。

第三篇:不做教书匠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

黄龙小学

李童

去年参加重庆市打造《卓越课堂》学习培训时,青年作家管建刚老师对他的教书经历跟我们做了一个很深的交流,让我们对他的教育人生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特别是看过他的作品《不做教书匠》之后感触颇深。

《不做教书匠》这部书,管建刚老师和我们谈人生,讲教育,将道理寓于故事,针对教育现状及教师的思想言行谈经论道;以响鼓开篇,令人振奋;以悠扬的乐曲结尾,让人回味无穷。《不做教书匠》分了许多节,或讲述、或引用、或故事,还有唯美的插图组成了这本值得一读、再读、细细品味的书。读这本有很深的感受:

一、选择教育,深爱教育

在第一章节提到做老师要有方向感,管老师提到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的故事,帕瓦罗蒂在毕业时,他问他父亲是从事教育还是向歌唱方面努力,他的父亲回答他,如果你想同时坐两把椅子,最终你只会掉到两个椅子之间的地板上。最终帕瓦罗蒂选择了唱歌,并付出艰辛的努力,终于成为著名的歌唱家。我们当时在选毕业方向的时候,可能都碰到过帕瓦罗蒂的情况,但我们最终还是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当时想这个行业风不吹,雨不淋;工资虽少,但还算稳定;尤其对女孩子来说还算是很体面很安全的行业。但真正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才发现,这个行业真的很不容易,早起晚睡不说,心里要处处想着工作上的事,何况工资少的可怜,生活不能说拮据,但也不宽裕。看看一块毕业的同学、朋友心理多少还是有些不平衡。但是,这种想法只会让自己变的不开心。所以,干脆抛开这些想法,全身心投入地工作,反而很快乐。勤勤恳恳地做好每一件事,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对我们来说才更重要。我们既然选择了教育,就要爱教育。

或许我有很多的缺点,很多的不足,但只要心中装着教育,我就会为此改进。

二、爱教育就智慧教育

仅仅有方向还是不够的,有爱还是不够的,我觉得还要运用自己的智慧教学才能有所获。在这部书的第八章,做一名有智慧感的教师中,管老师提到:不管做什么工作,机械性的作业永远也做不出成绩来,机械的结果只是使工作越发无聊,人生越发混沌。不管什么工作,要想做出成绩来,请用上你的智慧。没有智慧,我们就缺乏透过琐屑和繁杂洞察精深和微妙的能力,没有智慧,教育就只是心灵和精神的一种牵累,没有真情,生活就是无边荒漠,教育也就只是一种敷衍和应付„„

书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小学离海很远,校长带学生到海边玩。他自己站在水深处,以他为界,学生只准在界内玩。终于,孩子们玩尽兴了,纷纷上岸。一群低年级女生上岸后,觉得衣服湿了不舒服,便当众把衣服脱了,在那里拧起水来。光天化日之下,他们竟然„„校长惊的目瞪口呆,第一念头就是冲上去大声喝止。但凭着他教育家的知觉,他等了几秒钟。这一等,太好拉,他发现四周并没有人投异样的目光,包括高年级同学。一会儿小女生们把衣服拧干了,重新穿上,又欢快地和小伙伴们玩到一块了,一切过去什么都没发生。真正的教育事业世界里,教师付出的全是智慧,只有智慧的教育才配得上塑造人的灵魂的事业。如果那天校长大喝一声,那么,也许那些大孩子从此学会了鄙视、学会了嘲笑。教育者应该有第三只眼睛,那只眼睛叫学生。有了学生的眼睛,教育就充满了智慧。 这个小故事让我很有感触,校长只是略略等了几秒钟,却换回了平静的结局。我们可以想一下,如果当时校长大喝一声制止,或者说一句“这么大了,怎么不知害羞?”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小女孩当时的窘迫。这对她以后在心理上造成多大的伤害。教育有时就需要等待。都说“等待是一生最初的苍老”,谁也不愿意用漫长的等待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如果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必须学会等待,等待你的努力浇灌在学生身上绽放。从生活的每个细小处让学生感受教师的良苦用心,终于等到了孩子的转变。因为有一条真理告诉我们:不管物质以何种形态存在于世,必定会由量变到质变。书中有一个小故事让我现在都记忆犹新,说有一高三学生整天吊儿郎当,不好好学习。一天,班主任当着全班的面羞辱他:“如果你能考上大学,我就跪在操场上趴一圈。”男生大受羞辱,发奋图强,一年后,那个学生考上了大学。一天,他正好和女友在路上散步,遇到高三时的同学,他们聊起了班主任,他狠狠的说起了那件事,说我没叫他跪操场上趴一圈已是对他最大的宽恕了。同学惊讶极了,说难道你不知道这是老师使用的激将法吗?他想了想后全明白了,流下了悔恨的泪水。一想起这个故事,心不由得颤抖。教师的爱表现形式有很多种,舆论更多的是宣扬那种“甜”爱,而这种“苦”爱更加震撼我的心灵。这位班主任真的象一位高明的医生,会在药中用毒。药轻了不起效;药重了会出人命。正是这位班主任恰到好处的用“药”,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潜力以及性格中的叛逆与不服输,都清清楚楚的,他用了大家看来一副很危险的药,他却胸有成竹。这种爱看似残酷的,却是富有智慧的。 在体育运动上,杨影做特邀主持人时说过一句话:“一个运动员,修来修去,到最后,修炼的是一颗心。”张德培身处绝境,改变人们相当然的惯用策略,他不是胜在球技上,而是胜在智慧上。他不只是用手在打球,也在用智慧打球。我想上课就像是烹调,是清蒸,是煮,是爆炒,还是红烧?油、盐、酱、醋、味精、鸡精、葱、姜、蒜,学生说怎么好吃,我就应该怎么加。从平常的设计中发掘出一个个引人入胜的细节来。每天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课堂,让学生时时保持一种对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的话,这样的学习不是更有轻松愉快吗?更适合学生们的发展吗?

不仅我们教学中需要智慧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需要智慧。,例如讲述“放弃的智慧”这一篇文章中,作者是从看张艺谋的《英雄》中获得“放弃”和“追求”这两个执着的信念启发的。残剑的智慧是“放弃”,在放弃中获得更高的人生境界。作者被“放弃”所演绎出的智慧折服。正如人们常说,人要有所追求,追求强调得到和拥有,但有的时候,追求越急迫,离真正的境界反而越远。所以对我们教师而言,我们也需要一种放弃的智慧。人生路途遥远,如果一味地想着得到和拥有,身上的累赘和负担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重。人生要追求,要拥有,但也要学会放弃,就像整理零乱的屋子,总要把过时的、淘汰的东西丢掉,这样才能轻装上阵,走得更深、更远。放弃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上个世纪50年代,爱因斯坦收到拉一封信,信中邀请他去当以色列的总统。出乎人们意料的的是,爱因斯坦拒绝了。他说:“我整个一生都在与客观世界打交道,因而既缺乏天生的才智,也缺乏经验来处理行政事务及公正地对待别人,所以,本人不适合如此的高官重任。爱因斯坦如果当时步入政界会是什么样?云南省委副书记丹增说的好:“当官最实惠,我们的制度就是吸引人才去做官。做了官就有人请客,拍马屁,车子,房子都会跟上,造成大家都挤”“ 独木桥”。现在重视,关心,爱护人才的办法就是给个官级,给顶官帽,这种做法不知害了多少科学家!科学家不会说假话。所以爱因斯坦是明智的,不然,我们将会少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经历告诉我们要学会放弃,放弃是一种智慧。

这本书像一个知己、一个老朋友,他慢慢给你阐述一些道理,让你从阐述中明白那个浅显的道理,通俗易懂,而且很容易被同行们所接受。这本书给我们带来心智的启迪和美的陶冶,读这本书真的一件幸福的事情。感谢来自乡间、来自教育一线的管老师,让我们年轻的老师对教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明确的方向。

许可证

第四篇:读教书匠有感)

我是不是教书匠

——《教书匠》给我的思考

林淑荣

再一次拜读弗兰克﹒迈考特的《教书匠》,我的心少了些怦然心动,少了些惊讶,然而迈考特的这名教书匠的行为却给我留下了深深的思考,我不敢妄加评论,更不敢更深层次地探讨教书匠的行为是否伟大或低劣,但我想做的就是拿出我的拙笔把我的一知半解从我内心中迸析出来。

一、合格的教师就是导师式的教书匠

教书匠就是一名匠人,所谓匠人就是一名技术工作人员。迈考特是一名技术工作人员,他做了他应该做的,但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改进。教给学生写作文,他没有教给学生怎样构思,怎样开头与结尾,更没有教给他们立意与选材,而是从学生的请假条入手,帮助他们研究假条的写法,公园里就餐,让学生大背菜谱,在背菜谱中进行写作,引入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这位老师,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拟或是爱屋及乌了。学生能够与迈考特在嘻笑中融洽相处,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得到知识,这样的教学是真正的素质教学。虽然迈考特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这方面,我想我做得与迈考特先生有许多相似之处:我带领学生到农村去爬山,到小河里去摸鱼游戏,然后再让学生写出活动中的感受,写成作文。可是我的行动却得到有关人员的批评:上山下河能保证学生的安全吗?一旦有意外伤害怎么办?带领学生外出经过领导的批准了吗?虽然学生还想极力要求我这样做,但我已不敢越雷池半步了。这方面我绝没有迈考特先生幸运,我也意识到这是在中国而不是美国。

二、教书匠要有惊人的胆量与毅力。他所任教的班级是职业学生,在中国职业学生就意味着学习成绩较差,纪律松散品质不够高尚等等,管理和学习也就成了难题。迈考特先生是靠他的诚心与信用、胆量与毅力赢得学生的爱戴。第一天走上讲台,他竟能在学生的笑声中吃掉扔在地上的三明治,在学生的嘲笑中隐藏着对老师的敬佩。从无声的行为中,看到了迈考特先生的沉稳的素质。我曾想,如果是我,我能在那种场合下保持缄默吗?能够在那种场合下吃掉学生扔在地

- 1美的作文来了,这就是创新,绝不是不务正业,这种创新让我这名中国教师思考更多。

回味《教书匠》,发现我本身就是一名教书匠,一名有创新想法却小有行动的教书匠,我正试图改变自己,尽管艰难而缓慢„„

2012.10

第五篇:不做教书匠

2012——2013年度秋季学期读书笔记

读《不做教书匠》有感

土地塘小学

梁洁

2012年12月23日

《不做教书匠》读书笔记

在同事的推荐下,我读了《不做教书匠》这本书,读了以后本作者的新理论深深地震撼了,书中大胆地阐述了青年教师的成长状况事关教育事业的兴盛衰败。本文所谈论的青年教师成长的7个问题——

1、做一名有目标感的教师;

2、做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

3、做一名有约束感的教师;

4、做一名有积极感的教师;

5、做一名有学力感的教师;

6、做一名有专业感的教师;

7、当前教师的专业性体现。针对性强、具体实在,对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裨益。

其中,对我来说感触最深的就是第三个问题“做一名有约束感的教师”

“约束”和“约束感”虽仅一字之差,那有着根本的差别。一个经常感觉被约束的人,心定觉得不自在,痛苦;一个拥有约束感的人,面对一些必须要约束的事,根本没有这种消极的情结,因为,这完全出自他内心的做人准则和道德价值,他的内心是安定的,祥和的。约束来自于外界;约束感存在于内心。

一个人有了约束感,就知道这个社会上哪些事现在还不能做,什么时候做才行;哪些事不想做,但还是要去做好;哪些事是有意义的,需要争取,哪些事是没意义的,需要拒绝;哪些话不说不要紧,哪些话该在哪个场合说,哪些话不该在哪个场合说,哪些话需要通过什么途径去说„„

谈约束感,就必须谈到学校纪律。作者的阐述让我突然想到在我们的老师队伍中间,很多青年教师认为违反点学校的规章制度,没什么大还了,是小事。上班迟到一会,没什么;下班早走五分钟,没什么。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事上放松自己,越放越松,到最后会一塌糊涂。比如说“迟到”,先是有事迟到,后来没事也迟到,到后来,知道要迟到,叫别人代签到。再比如说“中途离校”,先是有要事离校;后来有小事也离校,到最后,一些事本可以下班后做,但上班好像“空闲”得很,“无聊”得很,就中途离校去办了,以便下班后能更好更自由地“享受生活”。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任何个人或单位,如果处在一个无规则、无纪律、无秩序的社会环境中,看似最自由,实际上是最没有自由保障的地方,也就是最没有自由的地方。纪

律和自由是孪生兄弟。纪律越发达,自由越发达。自由思潮下的年轻人,很(同时是很自然)错误地把“自由主义”当成人生的美好追求,把不受任何约束看作是个性的解放与张扬,把我行我素看作特立独行和有个性的标志,把与学校与社会做无谓的对抗,看作是年轻人的英雄气概。不客气地讲,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也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在“纪律与自由”之间,做得恰到好处,因此它必须存在。存在不是威胁。对于每一个自觉遵守纪律的人来说,存在只是一种形式,存在是让管理者有依有据地肯定你的工作态度和价值。换个角度可以这么说,每一条纪律对于遵守纪律的人来说,是对他每一点态度和价值的肯定。

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纪律是管理者有意与我们作对,以为所有的制度,都是管理者吃饱了没事干想出来整人的。读了这本书以后才明白,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社会里,一个校长想要凭自己喜好来制定纪律的,已不大可能。管理者制定的纪律,出发点是为了学校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就无可非议。

读了这本书,我学会了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从自己身上去思考,去寻求答案。手术刀伸向自己身上是痛苦的。但是经历这种痛苦的人,将变得无比冷静和充满力量。纪律就像石头,如果你把它背在身上,会痛苦无比;如果你把它垫在脚下,它会帮助你站得更高,望得更远。人,不可避免地有惰性,但因为有纪律,所以我们会强迫自己不朝着更懒惰的方向发展,不使自己成为一个纯粹的享乐主义者、自由主义者,而是帮助自己朝着一个有纪律、有责任、有事业的“人”的方向发展。

作为教师,需要这种约束感。我们如果有了放任的不加约束的“自由”思想,就会有放任的不加约束的“自由”行为,最常见的“自由”行为就是对学生进行体罚、变相体罚和精神虐待。年轻人本来就冲动,学校教育又时时处处与学生打交道,学生不懂事是天经地义的――一个孩子少年老成,我们会觉得其乖巧;一群孩子少年老成,我们将觉得不对劲;整体性的少年老成,那将是一种可怕现象。如果我们不注意训练自己的约束感,容易在情急之下,做出这种不该做的事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体罚事件调查到最后,大家都觉得可惜,都觉得这个老师工作蛮认真的,蛮负责的,就是一刹那间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这就是缺少约束感,由此酿成终身的遗憾的苦酒,也只能由自己躲起来悔恨地品尝。

人的约束感是在克制中培养出来的,所以,我们要善于克制。知识都像人的衣服一样,会旧,会过时,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瞬息万变,知识和信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的爆炸过。正像一位商业人士讲的,你必须时刻睁大商业的眼睛,因为你一不留心商业信息和情报,你就会被无情的商海淹没。作为教师,如果你不睁大眼睛,不以积极的心态去关注和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你就会被淘汰

上一篇:把环卫范文下一篇:感谢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