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与育人研究论文

2022-04-20

[摘要]教书与育人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和价值,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讨论教书与育人具有重大的当代价值,这是当代教育的新的价值取向。文章从科学发展观视阈下来探讨教书与育人,对教育提出更高要求,认为在科学发展的时代要重视人本教育。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教书与育人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书与育人研究论文 篇1:

教书育人与研究、创作并行

我带着好奇,从杭州来看这个展览。我来的时候想:有这么大影响力的书家,怎么才第一次举办个人书展呢?一走进展厅,看到这么多精美的书法、篆刻作品,这么多的学术专著以及黄惇先生培养出来的学生,以至于我的思路时不时就从作品中跑开,觉得黄惇先生的人生和艺术生涯太令人羡慕了。想到前年兰亭『艺术奖』评奖的时候,评审中有一个计分规则,当时黄惇先生的得分遥遥领先。这些镜头不断闪现以后,我就觉得黄惇先生有着很好的书法实践,也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思想,传承和集聚了一批又一批的艺术学子。教书、育人、学术研究、艺术创作,黄惇先生生活过得很充实、优雅、从容。人和书法的关系可以丰富多彩,各式各样,但是黄惇先生的整个艺术生涯是我最为羡慕的,羡慕得甚至有些嫉妒。

作者:鲍贤伦

教书与育人研究论文 篇2: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教书育人新解

[摘要]教书与育人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和价值,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讨论教书与育人具有重大的当代价值,这是当代教育的新的价值取向。文章从科学发展观视阈下来探讨教书与育人,对教育提出更高要求,认为在科学发展的时代要重视人本教育。

[关键词]以人为本 教书育人 人本教育

[作者简介]郑伟(1962- ),男,广西北流人,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蔡小菊(1983- ),女,广西贵港人,广西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广西 桂林 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改革工程项目暨广西师大第六届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重点课题“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足球课程设置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师政教学[2005]83号)

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与天地之间的各种生命相比,人是最有价值的。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人为本已成为我们的时代精神,突出人的主体性已经是中西方人们的共识,而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些特点决定了新时期教书和育人的关系,也对教书与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问题的缘起

“教书育人”,简言之,就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既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一本质属性贯穿于一切教育之中。学校教育从它产生的第一天起就肩负着教书与育人的职责,教师充当教育者的角色,教书与育人是教师神圣的使命和职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当下最大的弊端仍然在于以教书为中心,把育人放在从属和被动的地位。有的教师把教书和育人截然分开、对立起来,认为自己只管教学,不管育人,或者把教书和育人混淆起来,认为在教书的过程中就完成了育人的任务。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我国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育也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而我们教育的哲学范畴,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无疑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在教育上的具体表现,就是如何认识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教育的本质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而这也就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生动体现。

一个“以人为本”时代的到来,呼唤着教育对人的回归。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的意思。”教育的根本目的是“to be a human”“to be a complete human”,即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完整的人。教育既要重视“教书”,更要重视“育人”。这不是教育的“新概念”,只不过是被遗忘了的“教育”的应有之义,是一种回归教育深层本质的要求。育人相对于教育过程的教学、知识传授而言,是与之相联系而又更加深入说明人类教育是什么的本质论述。

二、教书育人的流变

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就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是西方文化中“以人为本”思想的滥觞。真正的“以人为本”思想是从文艺复兴开始的,它是当时的人文主义学者反对“以神为本”思想而提出的,直到马克思主义的出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才有了科学的论述。受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影响,我国基础教育长期存在着见“物”不见“人”的教育,或是重“师”不重“人”,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严重。蔡元培先生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与人类也。”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要求我们的教育更要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知识的教学,更离不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育人。

从古至今,教育家大都把“教书育人”作为教育者的基本职责和应尽的道德义务。《大学·礼记》云:“师者,教之以事而喻德也。”这就是说,为师者既要教给学生有关具体事物的知识,又要晓之以立身处世的道理。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受业”“解惑”,这三条概括起来也就是教书和育人两方面。突出“育人”的重要地位。教育家徐特立有丰富的教书育人思想,他认为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经师),更重要的是教人(人师),教育后一代人成长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质的人”。因此,徐特立主张,教师不仅是“经师”,也应该是“人师”,提倡把“经师”和“人师”统一起来,也就是主张把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李大钊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多年从事教育工作,成为一代革命青年的导师,其教书育人思想的特点在于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李大钊认为,教书育人可以用现代文明克服民族自身的弱点,培养一代新人,形成一个适应世界潮流的学生阶层,进而开启整个民族智能,唤起整个民族的觉醒。他呼吁教育家等有识之士应负起“感化哺育之责”。我国伟大领导人毛泽东同志也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在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宝库中,核心问题是论述育人的问题,“思想和政治是统帅,是灵魂”“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心的一环”“学问再多,方向不对,等于无用”。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育人思想,明确提出:“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就强调了学校育人的任务和作用。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谐教育”思想应运而生。和谐教育是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统一实现出发,调控教育场中诸教育要素的关系,使教育的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节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和谐、充分发展。

三、以人为本的时代呼唤人本教育

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教育,它应该是充满人性、人情、人道的。概括地说,教育应该是人文精神培养的主阵地和人文环境营造的辐射源,是关于人的教育,即人本教育。人本教育的核心是把人真正当成人来培养,是以人为主体的教育,这种教育充分调动人的自身内在动力进行创造性的学习,而学生素质的养成也是由内在需要而按自我个性的特点运行的。以人为本的时代,要求教育要以人为本教育为目标和内容,它与和谐教育的思想是一致的。

在人本教育的根本要求下,学校要重在育人,育什么人,怎样育人,这是新时代对教育目标提出的新要求。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就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邓小平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爱因斯坦也说:“学校教育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科学发展观提出,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要育“全面发展的人”“和谐发展的人”。什么是全面发展的人?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在认知、情感、伦理、审美、身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人,完整的而非畸形、片面发展的人,培养成能与自己、他人、社会、自然和谐相处的全面发展的人。

科学发展观对教育目标提出了新要求,它的实现离不开教师。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做一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培养人。我们国家的共同的社会主义任务就是培养集体主义者,培养新时代的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而教学过程又是一个育人的过程。教书必须育人,育人离不开教书。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提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著名论断,他认为教育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手段是教学,而任何教学都必须具有教育作用。他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或者品格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他在多种场合都强调:“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都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因此,在教育方法上教书和育人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任何一门文化知识课的教学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渗透着思想、政治、道德的教育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一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当然,在教学中贯穿教书育人的原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任务,它要求教师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观教育等。如古代孔子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虽然具有文武并重、知能兼求的特点,但“六艺”首重的还是“礼”,即德育。如乐教要“乐德之教”,射御必须要“遵礼”,可以说,“六艺”贯穿了德育的要求。苏霍姆林斯基曾十分深刻地说过:“每一位教师不仅是教书者,而且是教育者。由于教师和学生集体在精神上的一致性,教育过程不是单单归结为传授知识,而且表现为单方面的联系。共同的、智力的、道德的、审美的、社会和政治的兴趣把我们教师中的每一个人都跟学生结合在一起。课——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条的火把的第一颗火星。”只要教师意识到自己教书育人的责任,就能在教学中找到教书育人的结合点,就能收到教学与教育的双重效果。

教育者教书行为本身就具有育人的意义。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存在一种垂范与效法的关系。无论就教育者的职责来说,还是就其在受教育者心目中的地位来说,教师总是学生的楷模和表率,“学生具有明显的‘向师性’心理特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政治立场、思想观点、处世原则、道德品质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在课堂组织、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言谈举止中,这些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给学生的影响是知识和人格的统一。因此,教师的教书行为本身也包含着丰富的育人意义。育人者应先正己,己不正不能育人。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还要注重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端正治学态度和发扬治学精神,使学生能受到积极的影响,从而能达到育人的效果。

在现今教育中,更应重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要求,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当下教育意味着什么呢?它意味着人们再也不能获得任何一个固定的永恒的形式,而是不得不从其教育中寻找一种本真的回归。人是教育中最重要的因素,他占据主体地位,而回归本真的教育必定要求人的回归。这就说明现今教育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师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学内涵,树立“人本”意识,为了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特立.徐特立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李庆杰,姜真理.人本教育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J].岱宗学刊,2004(1).

[3]罗利建.人本教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4]孙云晓.培养一个真正的人[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3.

[5](前苏)马卡连柯.马卡连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

[6](前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7]钱焕琦.学校教育伦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史曼莉.关于海德格尔“人是什么”的教育学追问[J].大学教育科学,2006(5).

作者:郑 伟 蔡小菊

教书与育人研究论文 篇3:

教书育人新视角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尊称老师夫人为“师母”,这些尊师重道的习惯表达方式都充分证明,在人们的心目中,自古以来教师既是人类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又是思想道德的启蒙者,是不是父母胜似父母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教书和育人从不分离,紧密结合。

教师从事的是教育人培养人的事业,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总是以自己一定的立场、观点、行为道德、形象气质和精神境界影响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教师给予学生的教育和影响并不会因学生的毕业而终止,而在他们的人生历程中继续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甚至会伴随他们一生。而在当今文化多元的时代,观念碰撞的年代,精神与物质的矛盾常常不可调和,教书育人也变得若即若离而难以统一,教书育人能否完美无缺,并卓有成效,这不仅与老师个人的社会环境、精神境界、意识形态、思想修养、价值观念、业务水平和敬业精神密切相关,也和对教书育人内涵的理解有关,更与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素质教育的组织形式和成效性有关。

一 教书育人的现状

1 认识误区

普遍认为“教书育人”是教师认真传授科学知识和注重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人们常常把教书育人机械地分解为知识传播与品德培养两个方面,不知不觉地把教书和育人的职能区分开来。把育人简单地理解为说服教育的思想政治工作,忽略了老师传授知识本身也是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忽视了专业课任教师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看做是老师课程教学的副产品,严重削弱了专业教师的育人功能,重创了非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老师的育人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书育人的本义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通过自身言语、行为、立场、观点、知识、业务水平、道德风范、处世态度等全方位影响和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人们习惯把育人狭义地理解为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教书育人也就很自然地被误解为:在文化知识教学的同时,对学生思想品德进行说服教育工作,说服教育成为育人的唯一形式。育人概念的片面性,忽视了课任教师个人魅力对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否认了学生在润物细无声、耳濡目染的环境中自觉效仿接受教育的客观存在。如果教师能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社会的高贵品质去感染和带动学生,就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心、责任心、敬业精神和创造未来的能力,成为一个又红又专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决定人成败的要素不光是学识,而且还有学习能力、奋斗精神、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社会需要不怕苦、能做事、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人,当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教书育人的重中之重。把教书单纯作为传授知识,把育人仅理解为在课堂教学中不传播社会阴暗面、不发老骚,一味地进行正面教育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对教书育人概念片面理解的结果,严重削弱了专业教师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一个教师如果以与教书和育人截然分开的观点和态度来对待教学,就势必放弃了自己的责任。

2 实施环节的片面性

教书育人工作是一项牵涉面广,参与人员众多,学科渗透性强的系统工程,正确解读教书育人的内涵,是高等教育全面落实教书育人的前提条件,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课题。各高校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不乏有许多成功经验,但是普遍做法是扩大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队伍,各级领导下课堂、讲时政,邀请德高望重的教授、学者为学生作辅导报告,增加学生受教育的时间和机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修养,这无疑是正确和必要的。但恕我直言这样做不仅忽略了专业老师育人的主力军作用,而且削弱了专业老师对育人的责任意识,使教师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传授知识,至于育人,是学校领导、政治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事。这种片面性,加剧了教书与育人的进一步分离。

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其自身的优势。在教学工作中,与学生接触的机会较多,学生与教师的接触比较自然,对学生的了解也比较具体,交谈容易深入,交谈时思想顾虑比较少,能够自然坦率交心,有利于进行准确性的开导。学生对专业老师的崇拜与尊敬,降低了逆反心理,容易接受老师的批评和帮助。教师还可以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更易为学生所接受。广大教师的参与使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成为细水长流,必有成效的工作。

二 教书育人浅析

1 教书育人的目的

高等教育是为了让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促使每个学生在知识智力、创新能力、身心修养、审美意识、精神境界、价值理念、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有个性地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审视、适应以及改造社会的能力,鼓励学生以积极状态出现在公共空间,增强学生在科技和社会发展领域以及公共空间中担负责任的意识和能力,提升个体在社会进步中的参与度和贡献份额。

2 育人的两大任务

一是思想品德的培育。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指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德放在用人之首位,道德品质成为高等教育培养大学生的重要任务。思想品德的培育就是帮助学生形成成熟的政治观、健全的个性心理、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价值观念、宝贵的奉献精神。

二是独立学习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的培育。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是学生成才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在知识日新月异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是知识功底扎实,而且是具有自我获取知识,更新知识能力的创造型人才。学会如何学习和思考,提高终身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一个不知道怎样学习和思考的人,又如何能不断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呢?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老师传授学习方法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著名作家余秋雨曾提出“在电脑普及时代,以记忆为目的的学习方式,有没有存在的必要还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有些人掌握的知识灵活,有些人掌握的知识死板僵化。如果懂得一大堆知识,还算不得什么,关键是如何应用,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运用能力的培养才是教育的核心。一个人掌握的知识越多,并不意味着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有时即使头脑中具备了解决某一问题的全部知识,也不能保证这个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工作中有突破的人,一定是那些善于动脑,能举一反三的人。据说某单位同时派出两人到外地实习,回来后问他们怎样,一个回答挺不错,另一个主动交上实习报告,把存在问题、改进措施、搭建互动平台的方法都写出来了,超越期待,这就是运用能力的体现。运用能力是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综合素质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洞察力、敏锐性、人文素养等的集合。

3 授业解惑的本质是育人

德和能相辅相成,一无所知的人何以谈德。人类有史以

来,一直在求知识、探学问,人们从社会和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中,不断地探索、分析、研究、归纳,产生了各个不同范畴的理论知识,人类社会在知识的增长与社会的发展中建立了教育制度。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使人知道了许多事,使人更聪明,更丰富。能力的形成都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的,知识和技能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赋予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科研技能越多,学生理解得越深刻,掌握得越牢固,相应的技能越熟练,越有利于成为对社会进步起促进作用的高尚品德的人。如果离开知识去谈服务社会为人类作贡献,则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能是纸上谈兵。有了较丰富的知识,才可能称为高素质人才。换言之,教书的本质就是育人。

4 传道是师者的天职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自古以来,教师通过说服教育和自身品德感染学生,其职责就不曾局限于传授知识,而重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综合素质。青年学生世界观尚未成熟,效仿性和可塑性都很强,教师把渊博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其思想、行为、作风和品德时刻都影响着学生,是学生效仿的榜样,德高望重的老师则是学生心中的偶像,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言论,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和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社会文化和价值的多元化,言论的开放和自由,经常有一些“看破红尘”的老师,为了取悦学生,在课堂上谈天说地,“一边吃肉一边骂娘”,使一些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夸大了社会的负面影响,滋长了玩世不恭的倾向。这样的老师有背于师者的道德和称呼。

5 教书和育人密不可分

教书是前提,育人是目的,教书和育人的完美结合才称得上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大学生综合素质是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综合实力的体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

知识储备是学生成才的基础,道德品质、创新精神、人文素养等是施展才华的重要条件,是事业成功的基石。教师的知识水平、运用知识的能力、敬业精神,甚至包括其审美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无不给学生带来重要影响,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老师传递的种种信息,学生崇拜老师绝不亚于崇拜他的父母。事实证明,在文化多元化、价值观念多元化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对为育人而育人的空洞说服教育是不会轻易接受的。这里不是忽视专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而是明确指出了在新形势下对新生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要求,强调了课任老师在教书育人中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范晨光.知识与智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詹晓琳,程宏凯.对“教书育人”的几点认识[J].希望月报,2007(9).

作者:姜建良

上一篇:初中体育教学的论文下一篇:罪犯的生命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