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校育人范文

2022-05-18

第一篇:治校育人范文

精心治校 热心服务 潜心育人

我校始终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养成教育为抓手,以创建书香校园特色学校为动力,以农远工程为契机;牢固树立“精心治校,热心服务,潜心育人”的管理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在“六年影响一生”办学理念的引领下,积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精心治校,在管理理念上狠下功夫

1、创建特色校园文化。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说过:“学校是文化的园地,办学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铸造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因此我们认为,创建独特的学校文化是校园内涵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文化是由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成果,我们在全面整理、挖掘学校历史内涵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教育理念,经过广泛征集、酝酿,形成了我校文化建设方案,全面规划建设了学校理念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

营造办学理念文化 根据我校地处偏僻乡村,留守儿童多,家庭教育一片空白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六年影响一生”的核心理念。在此核心理念的统领下,形成了“以行立人,以学立智”的校训,也由此凝聚成了独特的昭小精神,引领学校的科学发展和长远发展。

营造办学行为文化 是以“国学熏陶”和“阳光体育”为两大主题,重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强健体魄。利用学校的墙壁宣传栏和校本课程“三个一”等载体,开展《弟子规》、《三字经》、《中华文化五千年千句文》等国学经典诵读,编制了《进校歌》、《预备歌》、《课间歌》、《谦让歌》、《卫生习惯歌》等童谣,学生利用早读、课间、放学路上进行背诵,校内校外,时时传来童真稚气的诵读声,成为昭小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班级文化以“板报编写、图书角、教室

1 外展板”三个板块为主,并开展美文诵读、讲故事比赛、读书笔记展评、好作业展评,春联展评,手抄报展评等活动,定期评选“书香班级”及“最喜欢读书的孩子”。以“健康第

一、快乐你我”为主题,利用学校的每一块空地,利用身边的每一项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臵了阳光伙伴长跑,自主游戏,韵律操,真正做到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把兴趣爱好还给学生,把体育、美育还给学生。

营造办学环境文化 以“绿化、美化、人文”为主题,建设了活泼、生机,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文化。每一个教室都作了精心布臵,让你赏心悦目。走进低年级教室仿佛来到了童话王国,中高年级教室名言警句让你受到启迪;楼梯过道悬挂系列教育板块:《名家劝学》、《经典阅读》、《唐诗宋词》等,这些教育板块让学生了解了中华五千年文化,明白学习的道理,感受到祖国博大精深国学文化内涵等。

2、营造务实的管理队伍。

学校领导班子坚持以身作则,规范自身言行,形成团结务实的战斗堡垒。一是讲民主。做到小事勤沟通,大事多商量,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每次开班子成员和民主生活会,大家都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形成大政共议的良好局面。二是做表率。“要求教师做到的,领导必须先做到”,全体班子成员树立起学校发展和服务至上的思想,做到以自身的工作感动教师,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教师,以自身的言行感化教师。几年来,学校领导班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班子成员之间在政治上成了志同道合的同志,在思想上成了肝胆相照的知己,在工作上成了密切配合的同事,在生活上成了互相关心的挚友,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热心服务,在以人为本上狠下功夫

2 学校班子成员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教师服务的理念,在系列的管理过程中渗透了人性化思想,构建起一个和睦相处的大家庭。

(一)、抓情感管理,做到“宽严有致,恩威并重”。 在教师中大力倡导“三主意识”,即说主人话,做主人事,尽主人责。摆正主人位臵,增强主人翁意识,形成人人是学校主人的良好局面。同时,注重“情感管理”,领导班子经常与教师情感交流,让教师充分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使之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并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产生“合力”效应。

(二)抓“校车”管理,保学生平安

昭关中心校每学期都有150多名学生依靠车辆接送上下学,这些学生的交通安全十分重视,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学校成立“校车”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严格细致的“校车”安全管理制度,保证了学校对“校车”安全的高度重视。

2、每学期开学报名,各班召开家长会,全面了解学生的乘车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并和家长签定承诺书。校总务处根据各班学生的乘车情况进行汇总,然后和驾驶员核实,最后分别上报镇政府、交警队、县教育局。

3、制定具体的“校车”安全检查办法。每日早晨有各班主任询问乘车学生今天早晨到校时车上乘了几个人,然后填上表,签字后报总务处,每日放晚学有一名值日领导和两名教师护送学生上车,也要填上表并让值日领导和驾驶员签字,一旦发现超载首先警告驾驶员,其次通知学生家长,最后向交警队举报。

4、定期开展交通安全活动。每学期召开一次乘车学生家长座谈会,一次交通安全知识抢答赛,两次驾驶员会议,其目的是让家长、学生了解交通安全知识,警示驾驶员严格按章办事。

3

5、精心照顾候车学生。我校接送学生的车辆有七辆,这些车辆接送学生最少的两趟,最多的六趟。第一批学生走后还有100多人,为此我校安排四名教师辅导这些候车学生在教室里完成家庭作业。这样做既保证了学生的安全又让学生的成绩得到了提高,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三、潜心育人,在养成教育上狠下功夫

我校积极贯彻县教育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年”的文件精神,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

1、承包“责任田”,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

在每个学期初,各班把班级的事务细化成若干块,以“责任田承包到户”的形式,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来自愿“择业”,找一份属于自己的“责任田”。比如:擦黑板、清理讲台、保管图书、出黑板报等。切实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各班主任对每个“责任田”的经营状况进行适时的总结和评价,看谁的“责任田”收获大。学校在每个学期末举办“丰收的责任田”评选表彰活动。这项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以校为家的主人翁意识,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勤劳的好习惯。

2、开展评比表彰活动,树立榜样模范作用

每学期举办一届“校园之星”评选活动。我校已经连续举办了七届“校园之星”评选活动。本着“全面育人,促进发展”的原则,用身边的人和事来教育身边的人,充分发挥了榜样模范作用,展示我校育人的成果。

通过以上这些举措,我校学生的养成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扬和多家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

四、精耕细作,在写字课程上狠下功夫

创建书香校园是学校的立足之本。2012年我们重点探寻写字课程的养成教育,通过四个载体从而提升育人境界。

4 课程载体一:高水平师资,练就“活字帖”。作为写字课程的生命载体,教师就是学生的“活字帖”。首先我们开设“书法讲堂”,由专职书法教师主讲,提高教师的书法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其次要求教师每周上缴一份书法作业(软笔、硬笔皆可)。最后日常工作书法化,上课、备课、改作业只要动笔,必须认真书写,字迹美观。

课程载体二:常态语文课,凸显写字特色。在语文新授课中抓住关键字,结合语言情境,汉字的起源进行识字,通过自主观察,教师示范、书写展评三环节指导写字。

课程载体三:写字文化课,走进字里乾坤。在每周一节的校本《写字文化》课上,师生一起探究汉字起源,指导书写要领,共同走进由这个汉字生发的文化背景。

课程载体四:午间练字课,提升书写水平。学校每天安排15分钟的午间练字课,重点进行书写练习,实行“双师”教学,一名教师范写指导,一名教师矫正书写双姿,及时圈画批阅。

昭关中心学校 徐祖发

5

第二篇:依法治校,以德育人,德法共济,共建文明校园

一、依法治校:狠抓制度管理,向管理要成绩

依法治校,向管理要成绩,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修订教学常规,学生管理制度,尤其突出对教研课改的措施的制定,加强研训工作力度。对于一个好的学校来说,不仅要有一套好的管理制度,更需要狠抓落实。否则,所有规章制度都是一纸空文,毫无约束力。

(一)、致力学校制度建设,让制度成为促进治校工作的根基

1、坚持学校发展为本,推进学校工作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型管理转变;由粗放式的外延管理向精细化的内涵管理转变;由事务型管理向流程式管理转变;由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民主式管理转变。

2、创新教师工作评价制度,加快推进教师管理实现三个转变。即教师管理制度由“重规范”向“重促进”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形式”向“重效果”转变。

(二)、继续狠抓教学常规,实施精细化过程管理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仍然是提高学校教学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培养人才,实施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学工作的好坏,关系到整个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常规——过程——细节”可以说是当前学校质量提高最实在、最有效的法宝。

据此,我校建立了《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条例》、《课堂教学“十不准”》、等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制度,无论今后学校发展方向何去何从,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教学常规的管理,永远不能松懈。

(三)、突出科研先导思想,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如何解决课堂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是我们农村小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教育科研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推进学校发展的动力,把兴校之策建立在教育科研上,引领教师正确认识教育科研在学校教育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做到全员参与。为此,我们学校把教师培训作为重点工作,外出参加培训的教师,回来后把学习到的知识通过演讲、上示范课的形式传递到每一位教师,达到共同促进。同时我们学校还制定了《教师学习制度》,每星期要开展一次新课程理论的学习,使每一位教师明白了新课程改革的意义、了解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以及如何改的问题,保证了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四)、强化安全管理,构建安全、和谐、美丽校园

学校制订完善了《华疃小学安全管理及检查系列制度》,并出台完善了课间、上放学、延时看管等重点时段的管理方案。每学期组织学生参加防震防洪演练,训练学生自我保护、自救能力。

针对全国校园发生的学生伤害案,我校更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安保工作,层层签订责任书,校长与正副班主任、班主任与家长、学生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将校内学生的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教师肩上,并多次下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家校联手,确保每位学生的人身安全。

二、依德育人:理念引领未来,营造以德育人文化氛围

成才先成人,育智先育人。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在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学校应成为最好的小环境之一,并对大环境的优化作出积极的奉献。”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又将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列为头等大事,而素质教育要求“五育”并重,以德为首。道德素质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所以,以德育人是当今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

(一)以德育人,理念为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所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断更新自己的人才观和育人理念已成为一种责任和必需。在“育人”方面,我校历来注重两种理念的养成。

1、树立人人成才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元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各个学段间的有机衔接,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重视活动育人与教学育人的有机融合,不断丰富育人形式和内容。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长足发展。

2、树立长远发展理念,教育学生养成习惯,形成能力,为学生成为人才奠基。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校教育只能是为学生人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书本理论知识只能是人生发展的专业基础,学校(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是为让学生成为未来人才做准备、打基础的地方,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养成习惯,形成能力,适应社会,创造未来。

(二)以德育人,师德要高

“是什么东西推动学生去追求高尚的美德呢?是教师精神和道德方面的表率作用。是教师在生活目的和生活准则上的表率作用。教师的生活目的和生活准则应使儿童,特别是青少年为之倾倒和激励”。(苏霍姆林斯基语)。这段语言谆谆教导师者要树职业形象。明职业责任,严职业纪律,守职业道德,做育人之德,启人之智的楷模。只有如此,才能对学生进行“德”的素质培养,才能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和学会创造”。我校非常重视做好每年一次的师德标兵评优工作,严格按照文教局师德评优工作的指示开展教师评优工作,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和评优聘用的前提和重要指标,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

(三)以德育人,教真求真

清代思想家魏源说过:“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没有不好的孩子,只要不好的教育。“一个人在学业上的缺陷并不一定很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谗害他一辈子。”所以,教师在教人求真中尽可能具体一点,贴近一点,实际一点。让学生做到热爱人民、同情他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人际和谐;使他们积极上进,做到勤、勤思、勤习、勤做。让他们学习雷锋的“为人民服务”,赖宁的“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李向群的“抗洪抢险,还我母亲河”。要让他们做到正直诚实,淳朴厚道,勤俭节约,助人为乐,“五爱”“四讲”。总之,要使学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达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人民,心中有集体,心中更有祖国。我校一向重视道德楷模教育,将德育贯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四)以德育人,党建引领

重视提高党员干部和教师的整体素质,按照“一二三四五”的工作目标深入开展各项工作。

“一”就是“发挥一个作用(即:先锋模范作用)”, “二”就是“坚持两个在前(即:吃苦在前,奉献在前)”, “三”就是“奉行三个在后(即:享受在后,名利在后,待遇在后)”;

“四”就是“履行四个服务(即:为学生服务,为学校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

“五”就是“达到五个提高(即:提高党员、教师形象,提高人文素养,提高专业内涵,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工作业绩)”

(五)以德育人,营造氛围

1、抓德育资源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要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积极挖掘并利用本地的德育资源。如:文物、古迹、遗址、纪念馆、图书馆、电影院等,全面扎实地打好育人基础。

2、抓升旗仪式

利用升旗仪式,在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进行“五爱”“四有”传统美德,英雄模范故事等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对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3、抓行为规范

学校无小事,件件是大事,处处见精神。学校要利用,光荣榜,学习专栏等舆论工具,就学生中每日的行为规范(学习、生活中的社交、礼仪、闻名事迹大事小话等)给予报道、感化、教育其他学生。

4、抓有机结合

大家知道,要使人人成为大学生是不可能的,但使人人成为有道德的人却有可能,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固然重要,但培养出一个有道德的好公民尤为重要。学校应把品社课、各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少先队活动、社会实践等有机结合起来,在大小环境中塑造真人。

(六)以德育人,文化先导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最高追求,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所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为在我校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开展多项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1、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契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坚持每周的国旗下讲话制度,认真做好节庆活动。

2、利用班队会,经常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校情教育。精心组织主题班队会。

3、实施特色大课间活动,集安全演练、文明礼仪、体质锻炼于一体,努力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4、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努力营造“书香校园”氛围。班班成立“图书角”,学校设有阅览室,走廊陈列开放式书架,试行“书中寻‘蜜’、‘甜’在心里”的借阅管理办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华疃小学将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各级领导的关怀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关于落实“依法治校、从严治校”措施

俞杰 李怀强 陈兵 学员四队

【摘要】随着我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开展的升入推进,“依法治校、从严治校”也成为了军事院校正规化、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院校法制的构建是黑恶院校的重要保证和前提,军事院校的法制环境通过多年的的努力,已经有了较完备的法制体系。但是法制安全事件仍偶有发生。提生全体官兵军事法制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提高依法治校、从严治校水平,构建长效的法制文化体系,仍是军事院校当前和今后十分迫切的任务。

【关键词】法制;军事院校;和谐院校;法治理念

一、依法治校、从严治校的重要意义。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一支现代化军队必然是法治军队。军队越是现代化,越是信息化,越是要法治化。习主席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高度,对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做出全面部署,为推进国防和军队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随着我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开展的升入推进,“依法治校、从严治校”也成为了军事院校正规化、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充分认清依法治校、从严治校的重大意义,自觉将其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来抓,以强烈的政治使命感责任感,贯彻落实到院校全面建设中去。

二、当前依法治军从严治军面临的问题积弊。从目前院校情况看,在依法治校、从严治校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观念淡薄不学法。有的同志学习法规制度意识不强,缺乏主动性,不能及时学、跟进学,往往是强调了学一学、考核了学一学、需要了学一学,学的不深不精不透;有的则对加强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政策缺乏敏感性,许多该掌握的不掌握、该说清的说不清、该落实的不落实,有的学了也是一知半解,一较真就拿不准。

(二)主观意志不用法。有的领导干部依法办事的意识弱,信奉“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习惯于“拍脑门”决策、“拍胸脯”表态,甚至以“土政策”“土规定”代替法规制度,“黑头不如红头、红头不如白头、白头不如口头”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三)单凭经验不靠法。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抓工作搞建设不看法规制度怎么定的,只看过去怎么干的,习惯于凭老经验、老办法办事。

(四)碍于情面不依法。个别干部在工作中讲感情不讲原则、讲关系不讲程序、讲脸面不讲规定,致使法规失去了刚性、纪律打了折扣、制度成了摆设,不该办的事办了,不该放过的事放过了,结果是维系了个人或者“小圈子”的情面,却损害了部队建设。

(五)执纪不严不畏法。有的对违法违纪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明知不对也不反对,处理起来敷衍了事、走走过场,有时甚至小恶不纠、造成大患,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零容忍”;有的留暗门、设“特区”、搞例外,导致个别人不把法规当回事,一而再、再而三地越界越线,法规成了不带电的“高压线”,丧失了应有的震慑作用。

(六)落实乏力不执法。对法规制度选择性落实,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自己合意的执行好一些,不合意的就容易“变形”;有刚性要求的执行好一些,难以量化的就容易“变粗”;见效快、易落实的执行好一些,需要常抓不懈的就容易“变软”。

三、把握重点深入推进新形势下依法治校从严治校

(一)深化思想认识,筑牢法治至上理念。依法治校、从严治校

能否深入人心、融入部队全面建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治思维的形成和提高。1.要把学法作为基本要求,持续开展“学法规、用法规、促正规”活动,将法规制度学习纳入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纳入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各类集训培训也要把法规制度学习作为重要内容,切实掌握常用的、牢记本职的、了解相关的,让法规制度进脑入心、进言入行、进岗入责。2.要把守法作为行为准则,作为领导干部要经常自省自警、防微杜渐,从我做起依法治校、从严治校、依法治权,不发违反法规制度的“令”,不干违反政策纪律的事,不说违反党性原则的话,切实让“红头”少下来、让“白头”减下来、让“口头”慎起来。3.要把护法作为自觉行动,自觉与违法言行作斗争,敢于较真碰硬,敢于唱黑脸,在标准问题上不能模棱两可、在政策原则上不能钻空子、在是非曲直上不能和稀泥。同时,要充分发挥好党委、纪委、机关和官兵的监督作用,强化党内监督、层级监督和群众监督,在多位一体的良性互动中增强监督效果。

(二)强化知行合一,推进依法开展工作。按照法治要求转变治军方式,搞清依法治军的层次特点。1.党委要依法决策,避免个人说了算,坚决落实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严格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确保议题合法、权限合法、程序合法、决议合法;要防止集体“闯红灯”,杜绝把集体领导当作“挡箭牌”,不能集体打政策法规的“擦边球”。2.机关要依法指导,着力解决安排过满、要求过急、节奏过快等问题,从源头上控制“五多”,防止忙了自身、乱了基层。同时,着力纠正光挑毛病,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依法检查考核,依法查找问题,依法纠治整改,真正让基层欢迎,而不是让基层反感。部队依法行动,老老实实地贯彻条例抓战备工作、依据大纲抓教育训练、按照条令抓日常管理、落实纲要抓基层建设、坚持制度抓后装保障,使各项工作从筹划部署、组织实施到总结验收的全过程,都始终处在依法运转、照章办事的正常轨道。3.官兵要依法履职。现行条令条例对各级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和行为规范都作出了具体明确,是官兵依法履职的基本依据。各级在加强教育引导的基础上,要注重从小事抓规范、从点滴严养成,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违纪行为,不断强化法纪观念和号令意识,让每名官兵都熟悉岗位职责、熟知岗位要求,把必干的工作干好,必守的规矩守好。

(三)实化刚性落实,提高贯彻力执行力。1.法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权威性也在于实施。要坚持以上率下,带头执行法纪、带头规范言行、带头管权用权,特别是要解决好“教育者主动接受教育”“立规矩的人自觉守规矩”“管人的首先管好自己”等问题,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一级给一级当样板,一级给一级做表率,以自身模范执纪的表率行动影响和感召官兵。2.要坚持严字当头,任何人都不能置于法规纪律和制度规定之外,尤其是对违法违纪行为要敢抓敢管、决不手软,下级出了问题要查上级责任,班子出了问题要查主官责任,把板子打到具体人身上,该处理的处理,该法办的法办。3.坚持久久为功,要以“燕子垒窝”的韧劲和“滴水穿石”的恒心,持之以恒抓,艰苦细致抓,坚持形势常议、要求常提、问题常纠,抓一件成一件,改一项进一步,形成抓法治促工作、抓工作强法治的良性循环。

第四篇:依法治校

依法治校做法、经验

一、引、善、全

1、办学指导思想鲜明。学校的文化及办学思想引领学校各项工作,决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影响培养人才的质量。我校非常重视文化思想的建设,根据建设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借鉴当代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本校的实际,把“生命教育”作为我校的核心教育理念,把“高校课堂”作为我校工作指南,确定了如下办学思想:以“让学生开心,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为办学宗旨,以“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为办学理念,以“上质量、重规范、出特色、保平安。”为办学目标,以“以人为本、明理启智、科学管理、

质量至上、绿色校园、民主和谐、全员参与、全面发展”为学校的特色目标。

2、管理制度完善、规范。制度建设是落实依法治校的根本保证,依照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实际情况,我校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保证学校各部门、各岗位工作有序高效运作,使学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如《政治学习制度》、《班主任工作条例》、《安全管理制度》、《学科教学常规》、《公共财物管理制度》、《教师考核方案》、《校务公开实施方案》等。这些规章制度都是经过全体教师讨论修订后并提交教代会审议通过后进行实施的。规章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为我校法治管理实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石。

3、管理机构健全。学校管理机构健全,在学校决策、管理中始终贯彻依法治校理念,逐步形成了依法规范和行使权利,依法保障学校、教师、学生权益,依法实施改革措施、审查管理活动的治校理念和工作方式。学校出台的有关管理制度和措施、对外签订的合同、实施的改革方案等,都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程序和要求。

二、管理规范、民主

1、学校管理规范,依法办学。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制定了《学校章程》和《管理制度汇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健全,办学活动体现育人为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学校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制定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学校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严格规范管理,落实教学常规,确保国家基础课程的全面实施。课程设置、教材选择等环节合法规范。在此基础上,还创造性地开设了德育文化课程、落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充分彰显学校课程的基础化和个性化,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计划完善、教学秩序良好,对教学质量有规范的监控、评估和反馈机制。各种评优评先、选拔机制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2、学校严格依法招生。招生工作规范、公开,不以任何考试、竞赛、特长、赞助的方式招生。均衡配置校内教育教学资源,按常态分班,不以学生成绩或任何名义、各种变相手段开设实验班、重点班。学生学籍管理严格有序,入学率、巩固率达标。学生转学手续规范齐全。严格执行收费制度,无乱收费或变相收费行为。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解决贫困家庭子女的入学困难问题,组织师生开展帮扶活动。学校服务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不存在辍学儿童。

3、学校实行校务公开制度,自觉接受民主监督。学校的重大决策均由行政例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让教职工知校情、参校政、议校事、督校务。学校把财务管理、收费开支、工程建设项目、教职工奖惩、职称评审、招生事务、学校重大决策等方面作为校务公开的主要内容,通过校务公开栏等及时公布,及时反馈,自觉接受民主监督。

4、全力保障教师合法权益 。坚持以人为本,对教职工关心爱护,保证教师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按规定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条件,依法保障教师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让教师充分享有开展教学科研、参加继续教育进修培训等权利;保证教职工的婚假、产假等等;教职工通过教代会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工会对生病、生活有困难的教职工及时探望或慰问,体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学校至今无一例教职工申诉事件,广大教师更多的是以主人翁的姿态关注学校的发展。

5、学校重视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安全工作制度健全,配备专职安全主任,安全工作有专人负责。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符合安全标准,按照要求建立了应对突发事件及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预案,并经常开展安全疏散演习。一年半来,学校没有发生任何安全责任事故。学校主动及时反映校园安全及周边环境整治情况,共建和谐平安校园。学校聘请了派出所所长为学校的法制副校长,他经常来校指导学校的法制安全教育工作,积极协助做好校园综合治理工作 。

三、学、研结合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为了让教职员工自觉遵守《宪法》和《教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依法治校各项工作的落实,学校从抓教师的理论学习入手,着力提高广大教师员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多年来,学校坚持每周一次的政治业务学习制度。认真组织教职员工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现代教育理念和师德规范,通过编写教材、配发读本、辅导学习、开办讲座、观看影视、撰写心得、考查测试等多种形式,增强广大教师的法律意识,形成自觉守法和依法执教的优良风气,不断提高专业素养,以德育人,教书育人。学校把法制教育列为师生必修课,渗透到教书育人的各个环节里,落实在全程施教的进程中。通过学习法律法规,营造出一个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的优良环境。教师们依法执教,长期以来没有出现教师违法违纪现象和殴打、体罚学生的侵权事件。

2、加强教研,提高业务水平。坚持教学为中心,树立教学质量是生命线的意识。学校首先抓好学科组建设,制定学科组工作计划。其次,狠抓教学常规,规范了教师的备课、上课、批改、辅导的日常教学行为,并且依据新课程标准,认真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努力践行“三维”目标,提倡写教学案和教学反思。再次,制定学生学习常规,抓好基础知识过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搭建师生展示平台,调动师生积极性,促进师生自主发展。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校本培训等;另一方面,学校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拓展了知识面。四是重视课堂教学研究,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校提出构建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树立上”精品课“的意识。学校加强听课评课,鼓励教师走出去学习,邀请区教研员到校指导与示范。目前,教学活动正常开展,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教师工作积极主动,精益求精,教师处理教材和驾驭课堂的能力逐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日益浓厚,学习成绩逐步上升。

四、学、用并举

1、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学校法制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抓住了课堂,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律法规教育,也就抓准了学校法制教育的命脉。一方面我们通过班队会课、专题课、德育课等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教育,做到有教案、有教学、有反思。另一方面要求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法规意识。我们充分利用班、队会和活动课时间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知识,通过法律条文学习和案例分析,运用主题教育、专题讨论、写心得体会、对照检查等多种形式开展教育,使全体生自觉养成学法、守法、护法的良好习惯。

2、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办好校园“法制教育”专栏,充分利用宣传橱窗、板报、报栏等宣传阵地,以图片展览、征文比赛、制作手抄报、观看影视等形式生动、活泼地开展法制安全教育,做到了广泛宣传、人人知晓,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增强了学生法律法规意识。

3、认真做好学生假期普法教育工作。依照“学校放假、育人不止”的宗旨,每年的寒、暑假和“五一” 、“国庆”等放假前夕邀请法制副校长来校为师生上法制安全教育课,组织师生“带‘法’回家”,宣传法律法规常识。发放《致家长一封信》,要求家长假期加强对孩子的法制安全教育,确保学生校外安全。认真组织学生参加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等主题社会实践和有益身心健康的公益活动,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认真落实《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关要求。

4、保障学生合法权益。维护学生受教育和参加活动的权力,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讽刺、挖苦、污辱学生。高度关注弱势与特殊学生。少先队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个别谈心等形式收集学生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多年来,学校无一例学生申诉事件,无师生越级上访情况发生。我校学生自尊自爱、文明守纪,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风。

第五篇:依法治校

一、对依法治校具体内容的理解。

何为依法治校?原教育部长陈至立同志在全国教育法制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开创21世纪教育振兴的新局面》中强调指出:“依法治校,就是要在依法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依法按照章程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新格局。”那么,政府与学校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这是依法治校中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它规定并制约着其他方方面面。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权力高度集中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必须改革,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过去是单纯的隶属关系,今后应转变为自主权与行政权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一种在法律关系上平等、管理职能相异的、学校法人与机关法人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关系。

从法律上讲,依法治校体现一种法律关系,即依法治校必须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大要素组成,依法治校的主体是指以各种方式参加这一法律关系,并在其中享受权利和义务的当事人,它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等。这些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是什么?有哪些?必须由法律来确认和规范,并以法律条文形式加以保障。这就是依法治校的内容。

二、依法治校的重要意义 。

1、依法治校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随着各级教育的发展与办学自主权的扩大,教育管理越来越复杂,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都要依靠法律、依靠教育规章制度来理顺关系,规范行为,加强管理。可以说,依照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依法治校,是学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2、依法治校对我国教育事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学校教育是整体教育事业的核心部分。目前,我国终身教育概念才刚刚引入,继续教育尚不发达,国民教育主要靠学校教育来完成,如何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是我国社会发展走向新的历史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依法治校的实施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起重大的推动作用。

3.依法治校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世界各国的学校教育都是国民教育的主要途径,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程度又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质量,影响国民的整体素质和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法国、英国、德国、美国等国的发展,战后日本的倔起,都向世人昭示了这一点。战后的日本,在大力发展教育,增加教育投入的同时,制定了完整的《学校教育法》,通过法治途径规范学校管理、发展学校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渠道提高国民的科技和文化素质,从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日本的综合国力。据统计,日本在1950--1972年间,科教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达到了52%。美国自1945年以来,经济产出增长的一半以上得益于教育和科技的进步,这都充分说明了依法治校的重要性。

三、对依法治校工作的一些针对性策略。

(一)当前依法治校存在的一些问题。

目前,我国教育法制还不够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比较滞后,教育管理还普遍存在着法制观念比较淡薄的问题。在一些干部中,还存在着与现代法治精神相悖的思想概念:一提法治,首先想到的是治民,立法首先是给老百姓立规矩,执法首先是管好老百姓,普法首先是教育老百姓,似乎与干部关系不大。除了以上认识上的问题,笔者认为目前还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学校规章制度不够健全。

2、权大于法、有法不依的现象时有发生。

3、学校管理中还存在依靠行政管理手段为主的现象。

4、民主与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5、教职工的整体法律素质还不是很高。

因此,在全面理解依法治校的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针对上述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十分必要。

(二)对开展依法治校工作的一些想法。

国家教育部在2003年工作要点中指出:今年要加大教育系统的“四五”普法教育,切实加强教育执法监督和依法治校工作,在有关高校开展试点,不断规范办学行为。逐步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机制。因此,我对如何开展依法治校工作,提出如下一些思考:

1、树立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在依法治校过程中,从学校管理内部来说,学校管理者能否树立明确的法治观念,认清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是学校实施法制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学校管理者应当把依法治校上升到依法治国的高度来充分认识,改变传统的管理手段与体制,树立起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

2、加强学习宣传,增强法制观念。学法是基础,用法是关健,依法治理是目的。目前我国有关教育发展、学校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为依法治校提供了最基本的依据。学校管理者应把教育法制学习与宣传纳入重要工作职责范围。学校可充分利用校园网、校报、广播、板报等宣传工具进行广泛的普法宣传;可以在学校教职工中经常开展法制讲座;可以开展各种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以及把法庭审判现场搬到学校等。让广大干部、师生增强法制观念,并学会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推进法制宣传教育的广泛深入。

3、健全管理体制。要把依法治校落到实处,必须建立健全法制化的管理体制。

⑴制定《学校章程》,统领学校管理。依法管理学校事务是依法办学的核心内容。学校管理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首先,有法可依是基础,因此实施依法治校,必须做好基础工作,要有属于学校内部的“立法”,即制定一部《学校章程》。《学校章程》是学校依法制定的全面规范学校办学宗旨、内部管理体制及教育教学、人事、财务活动等重要制度的自律性文件。《章程》的制定应根据《教育法》、《高等教

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紧密结合本校的实际,适应本校未来发展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程序,得到学校广大教工的支持和认可,并在教代会上获得通过。

⑵完善与学校《章程》相配套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民主决策制度、各部门工作规范、教职工岗位责任制、教育教学工作评估制度、安全卫生保健制度、奖惩制度、校内纠纷调解制度和申诉制度,等等。使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置于统一规范和要求之下。强化学校的科学管理,推进学校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运行机制的形成。

4、推行岗位责任制。依法治校不单是领导的事情,需要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各职能部门及所属教职工要严格依照《学校章程》的规定履行各自的职能与岗位职责,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学校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5、强化依法行政。学校管理者在对学校进行领导和管理中,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改变思想作风和管理方式,要从过去主要依靠权力、运用行政手段的“家长式”管理,逐步转移到依靠法律、法规、规章和学校章程实行管理,严格行政执法程序,明确执法范围,不断提高学校管理的法制化水平。

6、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对学校中层以上干部,特别是在权力比较集中的部门干部当中,要经常加强党风廉政教育、警示教育;也可以通过组织参观等活动来增强学法与教育的效果,例如:组织干部们到监狱去参观,通过以犯罪人活生生的犯罪事实进行现身说法,剖析犯罪根源,分析违法原因,会使干部们得到一次心灵上的洗礼。廉政教育要警钟长呜,常抓不懈。

7、加强民主管理与监督,实行校务公开。学校管理者按照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与《学校章程》对学校实行自主管理,要重视加强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学校要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切实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学校在管理中要做到: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例如:把学校招生、收费、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等涉及公众利益的内容向社会公开;把财务管理、工程建设、物资采购、干部人事等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内容向教职工公开。自觉接受师生和社会监督。同时,还要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民主监督机制,来限制、约束、监督管理者的权力运用。

8、正确处理法与规章的关系。依法治校,体现的是一种法治精神,强调的是依法办事,但不能简单地认为依法治校就排斥学校管理中的政策性规范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我们要把法制与学校内部规章制度能动地相结合,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同时也不能完全排斥学校管理中运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及其他手段。

9、合理借鉴先进经验。为了使中国教育发展跟上世界潮流,必须要确立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我们应从理论上加强研究国外的先进做法,学习发达国家学校管理中依法治校的先进经验。日本的教育在世界是处于领先地位,自从1947年出台《学校教育法》以来共计修改了36次,这说明日本在本世纪40年代学校管理就纳入了依法管理的轨道。我国教育也应合理借鉴别国先进经验与做法,不断加快学校的法制化进程。

这些年我国先后颁布了7部教育法律16部教育行政法规,为我国实施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提供了法律依据。自各级人大和政协的教育执法监督检查制度开始执行以来,各级督导机构已经基本健全,我国的教育已逐步进入依法治教阶段。总之,作为学校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把教育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充分树立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以法治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并有效运用已有的法律、法规的作用,认真制定学校《章程》及各项配套的规章制度,真正做到从理性的高度实施依法治校。努力实现我国教育的振兴与科教兴国方略的全面实施。

上一篇:总结展望范文下一篇:足浴工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