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逻辑分析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柯亨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

摘要:G·A·柯亨是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开创者,童年时期的柯亨成长在一个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工人家庭,自幼年起就就读于共产主义小学。在牛津大学时,柯亨在导师赖尔的影响下,将分析哲学融入到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开创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这一学派在上世纪70、80年代中期的英国和美国等国颇为流行。柯亨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辩护和扩充。通过运用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语义和逻辑分析,形成引领了一种学术研究风向。柯亨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理论阶段,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是第一个理论阶段,而第二个阶段是对规范理论的政治哲学的研究。这两者看似属于截然不同的领域,但柯亨独辟蹊径,以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方法,回归马克思主义的本意和真意,创造性的建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目的来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将历史的必然性同规范性理论相互协调。纵使二者间有这样的矛盾,柯亨依然认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能够调和必然性与规范性这两个领域形成他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本文立足于柯亨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从柯亨早期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性研究到后期转向政治哲学领域对规范性理论的研究做出了整体的分析和总结,整合了柯亨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成果,体现了柯亨试图调和历史的必然和规范性的努力。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对柯亨的马克思主义体系的研究。第一个问题,绪论部分主要围绕论文的选题背景、意义,柯亨分析马克思主义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归纳总结了本论文的创新思想和不足之处。介绍了柯亨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历史渊源,分别从柯亨的历史理论、技术理论、正义观、平等观几个方面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柯亨思想的研究成果。第二个问题,柯亨对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内涵、研究对象、方法论及其特征做了研究。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研究路径或者研究方法,也指一个松散的学术专家研究共同体,还是一种研究思潮或学术现象。分析马克思主义采用“分析”方法。尽管“分析”这个语词更多地指向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柯亨认为“分析”一词在这里有两个相关但不同的涵义,一个是广义的,另一个是狭义的,每一个都与作为马克思主义整体组成部分的一种传统思想形式相反。分析马克思主义运用分析方法来研究和理解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并且在研究和分析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以及政治哲学中发展起来,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形成了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的理论和学术成果。关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征有三种:一种“柯亨-特征观”,另一种是“罗默一特征观”,还有一种称为“赖特-特征观”。第三个问题,柯亨运用分析方法结合功能解释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做出辩护,形成了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柯亨的历史理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基本命题以及方法论做出了辩护和诠释。柯亨对社会的社会属性与质料属性作了详细的区分和界定,认为社会的质料属性和社会属性区分也是内容和形式的区分,不能简单的从物质描述中提取出社会关系。在区分两种属性的基础上,柯亨对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经济结构的概念做出了清晰地界定。认为马克思所描述的生产力并不是经济结构的一部分,经济结构是由生产关系独自构成的,生产关系是为人们对生产力的有效权力关系。生产力解释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柯亨指出生产关系不是法律关系而是有效控制的权力,对“权力”与“权利”做出了区分,使唯物史观的“合法性危机”得到解决。柯亨提出了生产力的首要性以及发展性这“两个命题”。他认为,生产的发展贯穿全部历史过程,生产力对生产关系或经济结构具有首要性,生产力的首要性命题是和发展命题是相联系的。柯亨运用功能解释的方法结合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为历史唯物主义辩护,重新构建了一个更为明晰、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第四个问题,柯亨基于“两大命题”建构了技术批判理论,柯亨的技术批判思想构建源于马克思的技术理论。对柯亨技术批判思想的内涵,技术批判的理性准则—首要性命题进行了研究。进而剖析柯亨技术批判的范式转换,探寻其“技术范式”的物质基础和功能解释方式。以技术批判的理性准则和规范基础为依据,集中于技术异化的社会现实分析,把握柯亨技术批判的功能特质。同时,对比了柯亨的技术理论同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的第二代威廉姆·肖的生产力动力理论,在当代社会现实背景下,揭示柯亨技术批判的理论价值。第五个问题,我们梳理了G.A.柯亨继其成名作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之后,转向对正义与平等的政治哲学规范化研究的分析演进脉络。试图梳理和勾画出柯亨正义理论体系的脉络走向,并且对柯亨的批判逻辑局限进行分析。探讨了柯亨正义视域中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观,以及为了维护理想社会主义正义哲学所标定的原则,柯亨与罗尔斯为代表的以平等为取向、强调正义优先性的平等主义的自由主义和以诺齐克为代表的以自由为取向、强调自由权利优先的自由意志主义主张进行了激烈的辩驳,构建了柯亨的正义理论体系。柯亨的平等观是基于对他人正义平等理论的分析批判之上,以柯亨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公平正义的讨论,积淀出其对社会正义理论的基础性判断;以对罗尔斯的差别性正义原则和自由主义平等观的质疑,形成了从罗尔斯的建构主义原则中将正义与平等拯救出来的内质;以对诺齐克持有正义理论为中心的自由至上主义平等观的辨析,驳斥了诺齐克持有正义理论所维护的资本主义的不正当性。在一个分配正义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中,民众期望能够在物质方面大体上平等。柯亨证明了分配正义不能容忍罗尔斯所准备支持的“深层的不平等”。实际上仍然服务于其平等主义的立场,他所拯救的正义不是别的正义,而是“作为平等的正义”。然而,柯亨在批判罗尔斯建构主义的方法论上,究其本质仍是出于其平等主义的立场,他所拯救的正义实际上是一种基于平等主义思想基础之上的正义。第六个问题,柯亨在转向对平等的探析过程中,与自由主义者和自由意志主义者展开了论战,以崭新的视角深入剖析自由主义,形成了自己的平等价值体系,开启了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新方向。其洞察与批判的视野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对罗尔斯自由主义平等观的批判,对诺齐克自我所有理论所代表的自由至上主义平等观的批判,对德沃金以资本为核心的平等观的批判。在建构平等思想的过程中,柯亨始终以分析主义为中心,注重语言与概念定义的作用,而忽略了辩证法这一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至宝,其中也有部分观点发生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偏离。但总的来说,柯亨的思想脉络自始至终都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平等思想和自由主义,即资本主义有关自由主义思想之间的矛盾。我们说,既然柯亨的平等观是基于对他人平等观的批判上,该章就采用了还原理论与对比论述的方法梳理柯亨“对平等的拯救”的价值目标节点与逻辑架构,在此基础之上对柯亨的平等思想进行评析。

关键词:柯亨;历史理论;技术批判;正义观;平等观

学科专业: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

2.1 什么是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2.1.1 分析方法--一种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2.1.2 做为理论家或者专家共同体的分析马克思主义

2.1.3 作为一种思潮或研究现象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2.2 分析方法--分析哲学的技术方法

2.2.1 概念的分析方法

2.2.2 柯亨所运用的逻辑形式的分析方法

2.2.3 柯亨所运用的日常语言的分析方法。

2.2.4 柯亨所运用的证明和反驳的方法

2.3 现代社会科学的分析方法

2.3.1 理性选择理论与博弈论

2.3.2 方法论的个体主义

2.4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特征

2.4.1 柯亨视野中的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特征

2.4.2 方法论上的“罗默-特征观”

2.4.3 分析方法上的“赖特-特征观”

2.4.4 分析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特征评析

第3章 柯亨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辩护

3.1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辩护之缘起

3.1.1 柯亨的马克思主义情怀

3.1.2 传统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误读

3.1.3 柯亨对历史唯物主义“合法性问题”的发现

3.2 柯亨为历史唯物主义辩护的主要内容

3.2.1 两种社会属性的区分和界定

3.2.2 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概念

3.2.3 柯亨对合法性问题的解答

3.2.4 关于两大命题理论的论证

3.3 柯亨为历史唯物主义辩护的方法论

3.3.1 理论性辩护

3.3.2 维护功能解释的正确性

3.3.3 功能主义与功能解释的区分

3.3.4 功能解释的运行机制

3.4 柯亨历史理论之评析

第4章 基于“两大命题”的技术批判理论

4.1 柯亨对马克思理论技术思想的继承

4.1.1 马克思理论中的技术思想

4.1.2 柯亨对马克思技术理论的继承

4.2 基于“两个命题”的技术批判

4.2.1 技术本质的语义分析

4.2.2 柯亨技术批判的理性基础

4.2.3 “首要性”的特质

4.2.4 柯亨技术批判的理论前提发展命题

4.2.5 柯亨的技术批判与功能解释方法

4.3 威廉姆·肖的技术决定理论

4.3.1 生产力的动力理论

4.3.2 柯亨的技术理论与肖的技术理论的差异

第5章 柯亨对正义的拯救

5.1 辨析马克思主义正义思想的内在逻辑

5.1.1 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论断以承认自我所有为前提

5.1.2 劳动价值论不是控诉剥削的合理基础

5.1.3 对理想社会实现正义条件的辩驳

5.2 克服罗尔斯建构主义对正义原则的侵蚀

5.2.1 事实和规约性规则之间的关系

5.2.2 差别原则视域下个人选择动机的正义风尚作用

5.2.3 对罗尔斯的建构主义正义逻辑的评析

5.2.4 柯亨与罗尔斯正义理论相比之下的乌托邦

5.3 对诺齐克持有正义理论非法性探析

5.3.1 从转让正义和获取正义角度对诺齐克持有正义理论的批判

5.3.2 在自由价值视域下探讨正义

5.3.3 以基本道德依据视角评析持有正义论

5.4 柯亨正义观的立论局限与原因探析

5.4.1 对马克思主义剥削理论的误解

5.4.2 分析哲学的方法论存在纰漏

第6章 柯亨对平等的拯救

6.1 柯亨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评析

6.1.1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

6.1.2 柯亨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评判

6.2 “自由主义平等观”批判:以罗尔斯为例

6.2.1 罗尔斯的自由主义平等观

6.2.2 柯亨对罗尔斯的批判

6.3 “资源平等观”批判:以德沃金为例

6.3.1 德沃金的资源平等观

6.3.2 柯亨对德沃金资源平等观的批判

6.4 “自由至上主义平等观”批判:以诺齐克为例

6.4.1 诺齐克的自由至上主义平等观

6.4.2 柯亨对诺齐克自由至上主义平等观的批判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土木新材料论文提纲下一篇:心理和谐研究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