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课程教案

2022-07-20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项目教学课程教案》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项目教学课程教案

机械基础项目教学教案链传动

链传动

链传动的应用广泛,如自行车就采用链传动。

学习目标

⑴了解链传动的概念、工作原理。 ⑵掌握链传动的优、缺点。 ⑶会计算链传动的传动比。 学习建议

与带传动对比着学习。 分析与探究

3.2.1链传动的定义

链传动由装在平行轴上的主、从动链轮和绕在链轮上的环形链条所组成,以链条作中间挠性件,靠链条与链轮轮齿的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传动方式。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滚子链传动。如图

3.2.2链传动的优、缺点。 优点:

⑴没有打滑现象,传动比准确。 ⑵传动效率较高。 ⑶传递的功率大

⑷对环境要求低,能在恶劣条件下工作。 ⑸轴间距离远近均可。 缺点:

⑴当速度较快时,容易产生摆动及噪声,因此不适合高度运转。 ⑵制造成本较高。 3.2.3滚子链传动 1.组成

滚子链的结构如图。它由内链板

1、外链板

2、销轴

3、套筒4和滚子5组成。内链板与套筒、外链板与销轴间均为过盈配合,套筒与销轴、滚子与套筒间均为间隙配合,内、外链板交错联接而构成铰链。工作时,套筒上的滚子沿链轮齿廓滚动,可以减轻链和链轮轮齿的磨损。链条相邻两滚子轴线的距离称为链节距,用p表示,它是链传动的主要参数。

外链板内链板滚子

套筒销轴

2.接头形式

链节数常用偶数,接头处用开口销或弹簧卡固定。一般前者用于大节距,后者用于小节距。当采用奇数链节时,需采用过渡链节。过渡链节的链板为了兼作内外链板,形成弯链板,受力时产生附加弯曲应力,易于变形,导致链的承载能力大约降低20%。因此,链节数应尽量为偶数。

3.2.4链传动的传动比

z1n1pz2n2pv601000601000n1z2i12nz21

式中 V为链条速度, Z1为主动轮齿数, Z2为从动轮齿数, n1为主动轮转速, n2为从动轮转速, p为链条节距

实例训练:有一辆自行车,已知其前、后链轮的齿数分别为

54、18,骑车者每分钟蹬75转,后轮轮胎直径为0.6m,试求该自行车每小时可行多少㎞?

3.2.5链传动的失效形式

在工作中,链传动也会出现各种失效现象导致不能正常工作。其失效形式有以下几种。 1.铰链的磨损 联调工作时,销轴与套筒相对转动,因而引起铰链磨损。磨损增大了销轴与套筒的配合、间隙,使链节距和链长度变大,因而会产生跳齿或脱链现象。

2.铰链的胶合

由于滚子链结构使铰链润滑状况较差,随着链轮转速的提高,铰链相对转动速度加快,链节受到的冲击能量也增大,使铰链的摩擦表面产生胶合。

3.链条的疲劳破坏

由于链条一直处于变应力下工作,经过一定的循环次数后,链条将发生疲劳断裂。另外,链条与轮齿啮合过程中,滚子河和套筒会受到冲击,当转速较高时,就容易发生冲击疲劳破坏。

除上述这些失效形式外,链轮轮齿的磨损和塑性变形等也会影响链传动的正常工作。一般来说,链轮的使用寿命比链条要长得多。所以,链传动的承载能力主用取决于链条。

3.2.6链传动的张紧与维护 1.链传动中如果松边垂度过大,会引起啮合不良及链条振动,所以链传动张紧的目的在于调整垂度的大小。张紧的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是移动链轮来增大两轮的中心距。如果中心距不可调,链条磨损变长后可从中去除此1-2个链节,也可以采用张紧轮张紧。

2.水平布置时,应使链传动的紧边在上、松边在下。 3.安装两个链轮时要尽量保证不歪斜、不错位。

4.经常清洗链条和链轮,去除灰尘杂物,减轻磨粒磨损。 5.良好的润滑可以大大提高链传动的寿命。 6.为了安全,链传动也要安装保护罩。 技能训练:

1. 观察自行车中的链传动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链条的长度(链节数)是多少? ⑵链条采用的是哪种接头形式? ⑶计算该链传动的传动比。 2. 根据自行车的使用情况对其链传动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3. 装满货物的人力三轮车在爬坡时经常推着车前进,从保护链传动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道理。

4. 自行车可用带传动或齿轮传动替代链传动吗?为什么? 学习小结

1.链传动的特点:没有滑动现象,传动比准确,传动效率高;能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寿命长;轴间距离远近均可。

2.链传动的缺点:不适合高速运转且制造成本高。 3.传动比等于链轮齿数的反比。

4.链传动的失效形式有:铰链的磨损,链条的疲劳破坏及铰链的胶合等。 5.链传动的张紧的目的在于调整垂度的大小;张紧的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是移动链轮来增大两轮的中心距;如果中心距不可调时,也可以采用张紧轮张紧。

第二篇:对外汉语教学教案设计之初级汉语语言项目

初级汉语语言项目

初级汉语语言项目(400学时)

一.第一阶段

(1)基本语序:主语+谓语+宾语:我学习汉语。/ 我很忙。 (2)“是”字句

(一):我是学生,我不是老师。

(3)“是”字句

(二):这本书是我的。 / 这本书是新的。

(4)“有”字句:我有汉语书,没有英语书。

(5)形容词谓语句:我很忙,他不忙。

(6)动词谓语句:我学习汉语,不学习英语。

(7)名词谓语句:我北京人,他不是北京人。/ 现在八点十分,不是九点十分。 (8)主谓谓语句:我身体很好。/ 他学习很努力。

(9)双宾语动词谓语句:老师教我们汉语。/ 我问老师一个问题。 (10)用“吗”的疑问句:你是学生吗?/ 你忙吗? (11)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不能用“吗”):他是谁?/ 这是什么书?/ 你去哪儿? (12)正反疑问句:1。你是不是中国人?/ 你去不去商店?/ 你忙不忙?

2.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词典?/ 你有词典没有?

(13)用“还是”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 (14)用“几”和“多少”的疑问句:你有几本书?/ 这本书多少钱? (15)用“------,好吗?”提问:我们去商店,好吗?

(16)定语:1.的+名词:

这是我的书,那是王老师的书。(领属关系)

2.不用“的”:这是中文书。/ 他是汉语老师。(说明性质)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亲属或单位)

3. 数量词、指示代词作定语:他有一个中国朋友。/ 这本词典很好。/ (17)状语:1.副词作状语:我常去商店。

2.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我们努力(地)学习汉语。 3.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你快走!/ 我要多听多说。 4.介词短语作状语:我在中国学习。/ 我在他那儿看电视。/

我从美国来。 / 我跟他一起去商店。/

(18)表示存在的“在”、“有”、“是”:

1.人 / 事物+在+处所:他在学校。/ 我的本子在老师那儿。

2.处所+有+人 / 事物:教室里有三个人。/ 教室前边有一个图书馆。 3.处所+是+人 / 事物:教室里是留学生。/ 教室前边是一个图书馆 (19)程度补语:动词+得 / 不 + 形容词

1.动词后没有宾语:他学汉语,他学得很好。你学得好不好? 2.动词后有宾语的三种形式:他学汉语学得很好。(重复动词)

汉语他学得很好。 (宾语提前)

他汉语学得很好。 (宾语提前) (20)称数法:1。十进法

2。钱的计算

(21)年、月、日、星期、时的顺序

(22)能愿动词:想、要;会、能、可以;应该、必须

(23)方位词:上、下、里、外、前、后、左、右、东、西、南、北(边、面) (24)量词:个、本、张、把、件、节、口、篇、位、些、公里;

元(块)、角(毛)、分;

点(钟)、刻、分

(25)连词:和、跟、或者、还是---- // 介词:在、从、跟、给、往、向、对 二.第二阶段

初级汉语语言项目

(1)动态助词“了”:动词+了(表示动作完成):

1.昨天我去了书店,他没有去书店。 (过去:动作已经完成)

2.明天我吃了早饭去书店。

(将来:动作1完成后将会出现动作2) 3.每天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

(平时:动作1完成后出现动作2)

(2)语气助词“了”

(一):句子+了(“了”在句尾,表示事情已经发生):

1.现在他去书店买书了。

2.昨天你去书店了没有?(正反问)

(3)语气助词“了”

(二):名词 / 形容词 / 句子+了(表示变化):

1.春天了,天气暖和了。

2.他现在是大学生了,可以独立生活了。 (4)表示很快会发生:“要---了、就要---了、快---了、快要---了”:

1.要下雨了。/ 新年快到了。/ 汽车快要开了。 2.我明天就要(*快要)回国了。(“快要”前不能用时间词语)

(5)动态助词“了”+ 数量词 + 语气助词“了”(可能继续,或不再继续):

1.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我还要学一年。

2.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现在不学了。// 我已经写了回信了。

(6)动态助词“着”:动词+着(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

1.外边下着雨,刮着风。

(动作的持续)

2.教室里的窗开着,门关着。 (状态的持续)

(7)动态助词“过”:动词+过(表示过去的经历):

我去过日本,没有去过美国。/ 你去过北京没有?(正反问) (8)表示动作的进行:“在、正、呢、在---呢、正(在)---呢、---着---呢”:

他在看书(呢)。/ 他正看书呢。/ 他看书呢。/ 外边(在/正)下着雨(呢)。 (9)连动句(有两个以上的动词):

昨天他去书店买了一本书。(“了”在最后一个动词的后面)

(10)兼语句:第一个动词是表示要求、命令的“请、让、叫”等:

A请 / 让 / 叫 B + 动词

我请他来。/ 老师让学生写作文。/ 爸爸叫儿子去买东西。

动词:懂、见、完、到、开、上、给、在、成

(11)结果补语:动词+<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

1.这篇课文我看懂了,那篇课文我没看懂。(动词)

2.这个字我写对了,那个字我没写对。

(形容词) (12)简单趋向补语:

由一个趋向动词充当:上、下、进、出、回、过、起、来、去。 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 去”:

1.宾语是处所词语:动词+处所词语+来 / 去。

明天他回北京来。// 刚才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有两种形式:

* 表示完成:动词+来 / 去+事物词语。 昨天我借来一本书。// 他拿去了那支笔。

* 表示将来或要求:动词+事物词语+来 / 去。

明天去他家,我会带礼物去。// 客人已经来了,你快倒茶来!

(13)复合趋向补语:动词+上、下、进、出、回、过、起 + 来/去:

初级汉语语言项目

1.处所宾语应该在“来/去”前:他走回家去了。

2.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有数量词,一般有两种形式:

他拿出来(了)一本书。//

他拿出(了)一本书来。

3.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没有数量词:他拿出书来(了)。

4.表示将来或要求:明天他会买回(一斤)米来。// 你拿出书来!

(14)可能补语(表示能力或可能):动词+得/不+结果补语 / 趋向补语:

1.这本书我看得懂 // 这个字我看不清楚 // 这个包放得下10本书吗?

2.他们明天回得来,我们明天回不来。

你病了,不能出去。(禁止)

// 我知道,但是不能说出来。

比较<

外边在下大雨,我没有伞,出不去。// 我知道,但是说不出来。 (15)时量补语:动词+时量补语(动作持续多长时间):

1.持续性动词有三种形式:我学汉语学了一年。

(重复动词)

我学了一年(的)汉语。(动词+时间+宾语)

汉语≒我学了一年。

(宾语提前)

2.非持续性动词的形式:

他离开中国一年了。

(动词+宾语+时间) 3.宾语是人称代词的形式:我等他等了十分钟。/ 我等了他十分钟。 4.副词或能愿动词在重复的动词前:我学汉语只(要)学一年。

(16)动量补语:动词+动量词“次、遍、下---”:

1.动词+动量词+事物宾语:我看了一次电影。/ 他看了一遍课文。 2.动词+人称代词宾语+动量词:昨天,我找了他三次。

(17)用“比”字句表示比较:

1.A比B+形容词:我比他高。/ 我不比他高。

2.A比B更 / 还+形容词 / 心理、认知类动词(喜欢、觉得、认识---): 我很高,他比我更 / 还高。

我喜欢锻炼,他比我更 / 还喜欢锻炼。

3.A比B+形容词+数量 // 一点/一些 // 得多/多了: 我比他高五公分 //一点/一些 //得多/多了。

4.A比B早 / 晚 // 多 / 少+动词+数量:

我比他早来五分钟。/ 我比他多学了三篇课文。

5.A比B+动词+程度补语,有两种形式:

我比他来得早(一点/一些 //得多/多了)。

我来得比他早(一点/一些 //得多/多了)。

(18)用“A跟B(不)一样+(形容词)”表示比较:我跟他(不)一样高。 (19)用“A有(没有)B这么/那么+形容词”表示比较:

他有我这么高。/ 我没有他(那么)高。

(20)“把”字句:

1.形式:主语+把+宾语(受事)+动词+其他成分

2.语义(致使):说明移动、变化、产生的结果

例:我关了门——我把门关了。

3.动词+“了”、“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宾语”等,不能用可能补语。

我把门关了。/ 我把作业做完了。/ 你把箱子拿上来。/ 你把这本书给他。

4.宾语一般是确指的、双方都知道的:你把这本书(*一本书)给他。

5.能愿动词 / 否定词 / 时间副词在“把”的前边:

- 3

初级汉语语言项目

2.“每”+量词+名词(人、家、年、月、日、天等除外):每个学校 / 每张纸

(32)序数:第一 / 第二次 / 第十课 / 第六教学大楼

(33)概数:

1.相邻的数目:我有

三、四本词典。

2.用“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他有几十本词典。

3.用“多”表示不确定的零数: 数词后是“0”:---多+量词:三十多斤

数词是“1~9”:---量词+多:三斤多 (34)分数和百分数:二分之一

// 百分之八十

(35)倍数:三的五倍是十五

// 十五是三的五倍

(一倍、两倍) (36)“就”和“才”的区别:

1.“就”表示早、快:学校八点钟上课,他七点半就来了。

2.“才”表示晚、慢:学校八点钟上课,他八点半才来。

(37)“又”和“再”的区别:

1.表示“过去”重复用“又”:他前天来了,昨天又来了。

2,表示“将来”重复用“再”:今天我来了,明天我要再来。(还要来)

3.表示“有规律”地重复:明天又是星期天了。// 明天他又要来。

(38)副词“就”强调正是如此:

A:你是王华吗?B:我就是。 //

A:你住在哪儿?B:我就住在这个宾馆。 (39)“有一点儿”和“一点儿”的区别:

1.有一点儿+形容词(有“不如意”的意思):这本书很好,可是有一点儿贵。 2.有一点儿+动词:他们想去公园,我也有一点儿想去。 3.动词+一点儿(宾语):明天我要去商店买一点儿东西。 4.形容词+一点儿(比较):昨天20度,今天冷一点儿。

(40)一A比一A + 形容词/动词:天气一天比一天热了。/ 他一次比一次说得好。 (41)“从---起”和“从---到---”,表示时间或地点:

1.从今天起,我们学习第十课。// 从下一站起,还有两站就是上海图书馆。

2.从六月到八月是夏天。// 从这儿到那儿很远。 (42)越---越---:

1.同一个主语:风越刮越大。

2.主语不同:

老师越说,我越不明白。 (43)越来越---:

1.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了。

2.我越来越喜欢音乐了。(心理、认知类动词)

(44)一---就---(第一个动作发生后,第二个动作马上发生):

1.同一个主语:我一下课就回家。

2.主语不同:

老师一说,我就明白了。 (45)除了---以外:

1.表示加合:他除了学汉语以外,还学英语。/ 除了他以外,我们也去过北京。 2.表示排除:除了他以外,我们都去过北京。

(46)量词:包、杯、倍、遍、层、场、次、袋、度、封、辆、米、亩、匹、片、瓶、

圈、台、条、下(儿)、只、种、座 (47)复句: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一---就---

如果---就-- 不但---而且---

第三篇:项目经理培训教案

第四章 项目管理一般知识

一、本章各年习题:

见图示:

二、知识要点:

1、项目的定义:

项目是为达到特定的目的、使用一定的资源、在确定的时间内、为特定发起人而提供的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一次性努力。

资源:完成项目所需的人、财、物等。

期间:指项目有明确的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

2、项目目标的概念:

1)成果性目标:简称为项目目标。项目成果性目标指通过项目开发的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系统、服务和成果。

2)约束性目标:指完成项目成果性目标需要的时间、成本以及要求满足的质量。

3、项目目标的特性:

项目的目标的特点:多目标性;优先性;层次性

项目管理性目标中的三个基本性目标:进度、质量、成本;

实施项目的目的就是充分利用可获得的资源,使得项目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的预算基础上,获得期望的技术成果。 层次性:项目目标的描述需要有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层次结构。

了解概念:

1)客户:提供资金,确定需求并拥有项目开发出的产品、服务或成果的组织或个人。

2)用户:使用项目开发出的产品、服务或成果的组织(或个人)。 对于信息系统项目而言,项目的成果性目标是指通过该项目开发出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客户的需求偏重于这个信息系统促进自身业务的发展。信息系统的用户也有需求,用户的需求偏重于要求该系统好用,能够减轻自己的劳动,提高自己的劳动效率。

4、项目的特点:

临时性、独特性、渐进明细

5、信息集成项目的特点:

概念:从客户和用户的需求出发,将硬件、系统软件、工具软件、网络、数据库及相应的应用软件集成为实用的信息系统的过程。

特点:

1)信息系统集成项目要以客户和用户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2)客户和用户的需求常常不够明确、复杂多变,由此应加强需求变更管理以控制风险。

3)系统集成不是选择最好的产品的最好的简单行为,而是要选择最适合用户的需求和投资规模的产品和技术。 4)高技术与高技术的集成。

5)系统工程

6)项目团队年轻,流动率高。

7)强调沟通的重要性。信息系统本身是沟通的产物,在开发信息系统过程中沟通无处不在,从需求调研到方案设计、从设计到部署都涉及到沟通问题。技术的集成需要以标准为基础,人与人、单位与单位之间的沟通需要以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为基础,信息的生产、保存与传递需以安全为基础。

6、项目管理的定义:

即在项目活动中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在一定的时间、成本、质量能要求下来实现项目的成果性目标。

最新的观点认为:项目成功受到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四方面的约束。

项目管理过程分布在:核心知识领域、保障域、伴随域和过程域。(具体请课下看教程)

7、项目管理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1)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2)项目应用领域的知识、标准和规定。 3)项目环境知识

4)通用的管理知识和技能 5)软件技能或人际关系技能 6)经验、知识、工具和技术

8、项目经理的一般知识

1)足够的知识2)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3)良好的协调和沟通能力4)良好的职业道德5)一定的领导和管理能力

9、项目干系人:09年(

31、62)

1)项目经理 2)执行团队 3)项目团队成员 4)项目发起人 5)职能经理 6)影响者 7)项目管理办公室

10、项目的组织结构:

职能型组织、矩阵型组织、项目型组织、复合型组织(09年上半年

18、19题)

11、项目声明周期:(P185图4-9)

12、管理过程:(09年上半年22题)

13、德尔菲法:(09年上半年25题)

第四篇:工程项目管理教案

第一章 工程项目管理概论

1、项目与工程项目

2、工程项目管理的系统观及哲学思想

3、工程项目管理的阶段及生命周期

4、工程项目管理的工具

5、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

6、项目管理九大知识领域体系

第一节 项目与工程项目

一、项目的定义

二、项目的分类

三、工程项目的定义

四、工程项目的界定

一、项目的定义

项目的定义

项目是指按限定时间、限定资源和限定质量标准等约束条件下完成的具有明确目标的一次性工作任务。

项目与工作任务这两者是有区别的,有时候是相重叠的。但两者有着许多共同特征,需要由人来完成,受到有限资源的限制,需要计划、执行、控制。

项目与具体工作任务最根本的不同。具体工作任务具有连续性和重复性的,而项目则有时限性和唯一性的。根据这一显著特征对项目作这样的定义:项目是一项为了创造某一唯一的产品或服务的时限性工作。

项目的特征

(1)项目的一次性

(2)项目目标的明确性

(3)项目具有独特的生命周期

(4)项目的整体性

(1)项目的一次性

一次性又称单件性或独特性,是项目最主要的特征。一项任务完成以后没有与其完全相同的另一项任务,只能对其进行单件处置,而不可能批量生产。只有认识项目的一次性,才能有针对性地根据项目的特殊情况和要求进行管理。

(2)项目目标的明确性

项目的目标有、成果性目标、约束性目标。成果性目标是指对项目的功能性要求。约束性目标是指对项目的约束条件或限制条件。 (3)项目具有独特的生命周期

项目的一次性决定了每个项目都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都有其开始时间、运作时间和结束时间,在不同阶段都有特定的任务、程序和工作内容。成功的项目管理是对其生命周期全过程进行地系统管理。

(4)项目的整体性

一个项目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它是由人、技术、资源、时间、空间和信息等各种要素组合到一起为实现一个特定系统目标而形成的有机整体。项目运作过程必须按项目的整体需要配置生产要素,以整体效益的提高为标准进行数量、质量和结构的总体优化。

小结:

只有同时具备上述四项特征的工作任务才称得上是项目。与此相对应,大批量的、重复进行的、目标不明确的、局部性的工作任务,不能称作项目。

二、项目的分类

项目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以提高完成任务的效果水平。项目的种类应当按其最终成果或专业特征为标志进行划分。

三、工程项目

一般我们把经过投资决策进入实施阶段的建设项目和施工项目统称为工程项目。也就是工程项目泛指建设项目与施工项目。

(一)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的概念

建设项目是指需要一定量的投资,按照一定的程序,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以形成固定资产为明确目标的一次性任务。一个建设项目就是一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是由一个或若干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工程所组成的总体。

建设项目的特征 :

(1)建设目标的明确性

(2)建设项目的整体性

(3)建设过程的程序性

(4)建设项目的约束性

(5)建设项目的一次性

(6)建设项目的风险性

(1)建设目标明确性

建设项目以形成固定资产为特定目标。

政府主要审核建设项目的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企业则更重视其盈利能力等微观的财务目标。

(2)建设项目的整体性

在一个总体设计或初步设计范围内,建设项目是由一个或若干个互相有内在联系的单项工程所组成的,是实行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的建设工程。

(3)建设过程程序性

建设项目需要遵循必要的建设程序和经过特定的建设过程。一般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都要经过提出项目建议书、进行可行性研究、设计、建设准备、建设施工和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等六个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工作内容、参与单位及人员也不相同。客观上要求各阶段之间的界面应该协调。相关的单位及人员之间应该沟通。

(4)建设项目的约束性

建设项目的约束条件主要有

①时间约束,即要有合理的建设工期作为时限限制。

②资源约束,即有一定的投资总额、人力、物力等条件限制。

③质量约束,即每项工程都有预期的质量目标、技术水平等目标要求。

(5)建设项目的一次性

按照建设项目特定的任务和固定的建设地点,需要专门的单一设计,并应根据实际条件的特点建立一次性组织进行施工生产活动。其建设项目资金的投入具有不可逆性。 (6)建设项目的风险性

建设项目的投资额巨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期长。建设期间的物价变动、市场需求、资金利率等相关因素的不确定性给项目的实施带来较大风险。

建设项目的组成

根据建设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统计会计核算等要求,建设项目一般可划分为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等四个层次 。

(二) 施工项目

施工项目是指建筑施工企业自施工承包投标开始到保修期满为止的全过程完成的项目。

施工项目的特征

施工项目除具有一般项目的特征外,还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施工项目是一个建设项目或其中的一个单项工程或其中的一个单位工程。

(2)施工企业是施工项目的管理主体。

施工项目是施工企业的生产对象。

(3)施工项目的范围是由工程承包合同界定的。

三、工程项目

从项目的特征来看,只有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和在建的建设项目,才称得上施工项目。只有单位工程才是施工承包企业的最终产品。由于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不是施工承包企业的最终产品,不能称作工程项目,而是工程项目的组成部分。

四、工程项目的界定

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中工程项目的划分:

最低层次是某个单位工程。

最高层次是某个建设项目。

一个建设项目通常由一个或若干个具体的单项工程组成。 本课程所提及到的工程项目主要指施工项目。本课程的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指施工项目的管理。

第二节 工程项目管理的系统观及哲学思想

一、工程项目管理的定义

二、工程项目管理的系统观

三、工程项目管理的哲学思想

一、 工程项目管理的定义

工程项目管理,就是项目的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工程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的本质是工程建设者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工程的建设进行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管理,实现生产要素在工程项目上的优化配置,为业主提供优质建筑产品及服务。

工程项目管理要求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最优目标。

要求在工程项目活动中运用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进行管理,以便满足和超过项目利益方对项目的需求和期望。

要满足和超过项目利益方的需求和期望,需要在各种矛盾的需求之间寻求平衡:进度、投资和质量;有不同要求和期望的项目利益方;已明确的需求和未明确的需求。工程项目的定义,决定了工程项目管理的程序性、全面性和科学性、明确的目的性。工程项目的定义,决定工程项目管理是知识、智力、技术密集型的管理。

二、 工程项目管理的系统观

所谓“系统”,是由多维相关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工程项目管理是系统性的管理。

必须重视系统内部各系统之间的关系。 必须重视各系统之间的相关管理。

特别要重视各系统之间的“结合部”的管理。

它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它是工程项目管理协调管理的工作焦点。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坚持系统管理思想,就是要注重以下四点:

第一是目标体系的分解与综合。在综合的基础上进行分解,从而实现专业化,以求高质量和高效率,并通过进行系统整合提高管理成效,发挥整体功能。

第二是协调控制的相关性。协调和控制各项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各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目标和条件的关系,保证系统整体功能的优化。

第三是有序性。工程项目和工程项目管理在时间上、空间上、分解目标上、实施组织上都具有有序性,必须尊重这种有序性才能保证工程项目管理的成功。

第四是动态性。要随时预测和掌握系统内外各种变化,提高应变能力以取得工作的主动权。

三、工程项目管理的哲学思想

工程项目管理要求主动控制,即在偏差发生之前,预先分析发生偏差的可能性,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发生偏差。否则就会增加成本,降低进度。 在控制过程中会不断受到各种因素地干扰,各种风险因素都有随时发生的可能。应通过组织协调和风险管理进行主动性地动态控制。

工程项目对管理的挑战

施工技术工艺不断更新:风险、不确定性

利益相关者不断增加:利益细分、价值链延长

客户和自身不断提高的要求:质量、时间、成本、效益、竞争力

项目复杂性不断提高:领域、组织、环境、关系

第三节 工程项目管理的阶段及生命周期

一、工程项目阶段的特征与进阶之门

二、工程项目管理生命周期的构成

一、工程项目阶段的特征与进阶之门

项目是用来创建唯一性的产品或服务的临时性努力。

临时性是指每一个项目都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

唯一性是指任何产品或服务以一些显著的方式区别于其他任何相类似的产品或服务。 工程项目是具有唯一性的工作,它们包含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我们在实施项目时通常会将每个项目分解为几个项目阶段,以便更好的管理和控制。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构成工程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

工程项目阶段的特征表现: 每个工程项目阶段都以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工作成果的完成为标志,这种工作成果有形的,可鉴定的。对应于每个工程项目管理阶段通常都规定了一系列工作任务,并设定这些工作任务的目标,力求使得工程项目管理在该阶段能够达到预期的水平。一个项目阶段的结束通常以对关键的工作成果和项目实施情况的回顾为标志。

回顾的目的:

1)决定该项目是否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

2)尽可能以较小的代价发现和纠正错误。这些阶段末的回顾常被称之为阶段出口,进阶之门或是关键点。有时候后继阶段也会在它的前一阶段工作成果通过验收之前就开始了。这种阶段的重叠在实践中常常被叫“快速跟进”。只有在前一阶段工作所引起的风险是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时才可以这样做。

二、工程项目管理的生命周期构成

大多数工作任务都与主要的工程项目管理阶段的工作成果有关。通常也根据这些工作任务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进行命名: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动用前准备阶段、保修阶段,运营阶段。它构成了工程项目管理的生命周期。项目生命周期决定了工程项目管理的开始和结束,确定工程项目管理的不同阶段。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利用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的设定将工程项目管理的阶段和执行组织的连续性操作链接起来。

工程项目管理的五个标准过程

启动

计划

执行

控制

结束

依据项目生命周期可知:

大多数项目生命周期的说明具有以下共同的特点,在项目开始时,风险和不确定性是最高的。随着项目逐步地向前发展,成功的可能性也越来越高。对资源的需求最初比较少,在向后发展过程中需要越来越多,当工程项目要结束时又会剧烈的减少。

第二章 流水施工方法

第一节 流水施工原理

一、流水施工的实质

流水施工是一种诞生较早,在建筑施工中广泛使用、行之有效的科学组织施工的计划方法。它建立在分工协作和大批量生产的基础上,其实质就是连续作业,组织均衡施工。它是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的有效方法。

(一)组织流水施工的条件

组织建筑施工流水作业,必须具备5个方面的条件。

1把建筑物的整个建造过程分解为若干个施工过程。每个施工过程分别由固定的专业工作队负责实施完成。

2把建筑物尽可能地划分为劳动量大致相等的施工段(区)。

3确定各施工专业队在各施工段(区)内的工作持续时间。

4专业队按一定的施工工艺,配备必要的机具,依次地、连续地由一个施工段(区)转移到另一个施工段(区),反复地完成同类工作。

5不同专业队完成各施工过程的时间适当地搭接起来。

(二)组织流水作业的效果 1可以节省工作时间。

2可以实现均衡、有节奏地施工。

3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流水施工参数

只有对以下参数进行认真地、有预见地研究或计算,

(一)工艺参数

工艺参数是指一组流水中施工过程的个数。

(二)空间参数

空间参数指的是单体工程划分的施工段或群体工程划分的施工区的个数。施工区、段称为流水段。

(三)时间参数

1流水节拍

流水节拍是指某个专业队在一个施工段上的施工作业时间。

确定流水节拍应注意以6问题:

(1)流水节拍的取值必须考虑到专业队组织方面的限制和要求,尽可能不过多地改变原来的劳动组织状况,以便于对专业队进行领导。 (2)流水节拍的确定,应考虑到工作面条件的限制,必须保证有关专业队有足够的施工操作空间,保证施工操作安全和能充分发挥专业队的劳动效率。

(3)流水节拍的确定,应考虑到机械设备的实际负荷能力和可能提供的机械设备数量。也要考虑机械设备操作场所安全和质量的要求。

(4)有特殊技术限制的工程,在安排其流水节拍时,应当满足这些限制要求。

(5)必须考虑材料和构配件供应能力和水平对进度的影响和限制,合理确定有关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

(6)首先应确定主导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并以它为依据确定其他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

2流水步距

流水步距是指两个相邻的工作队进入流水作业的最小时间间隔,以符号“K”表示。流水步距的长度,要根据需要及流水方式的类型经过计算确定。

3工期

工期是指从第一个专业队投入流水作业开始,到最后一个专业队完成最后一个施工过程的最后一段工作退出流水作业为止的整个持续时间。

三、流水作业的分类

为了适应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和进度计划安排的要求,应采用相应类型的流水作业,以便取得更好的效果。流水作业有以下几类:

(一)按流水施工对象的范围分类 根据流水施工的工程对象范围,流水作业可分为细部流水和综合流水,专业流水、工程项目流水。

(1)细部流水。

(2)专业流水。

(3)工程项日流水。

(4)综合流水。

(二)按施工过程分解的深度分类

(1)彻底分解流水。

(2)局部分解流水。

(三)按流水的节奏特征分类

1有节奏流水

(1)等节奏流水。

(2)异节奏流水。

2无节奏流水

流水组中各施工过程本身在各流水段上的作业时间(流水节拍)不完全相等,相互之间亦无规律可循。

第二节 流水施工的组织方法

一、等节奏流水的组织方法

等节奏流水(亦称全等节拍流水),是指流水速度相等,是最理想的组织流水方式组织这种流水,首要的前提是使各施工段的工程量基本相等;其次,要先确定主导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第三,使其他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与主导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相等,做到这一点的办法主要是调节各专业队的人数。如果是线性工程,也可组织等节奏流水,称“流水线法施工”,其组织方法类似于建筑物施工的组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将线性工程对象划分成若干个施工过程;

其次,通过分析,找出对工期起主导作用的施工过程;

第三,根据完成主导施工过程工作的队(组)或机械的每班生产率确定专业队的移动速度;

第四,再根据这一速度设计其他施工过程的流水作业,使之与主导施工过程相配合。

二、异节奏流水的组织方法

异节奏流水的优点是各专业队的工作有相同的节奏来方便。无疑会给组织连续、均衡施工带。有一种情况是,各专业队的流水节拍都是某一个常数的倍数。于是,我们可以仿照全等节拍流水的方式组织施工,产生与全等节拍流水施工同样的效果。这种组织方式可称为成倍节拍流水。 在异节奏流水中,如果各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节拍没有成倍的规律,可有两种组织方法:一种方法是计算其流水步距,然后绘制流水作业图,计算的方法可参照无节奏流水的流水步距计算方法,另一种方法是以最大节拍为准组织等节奏间断流水。

三、无节奏流水的组织方法

无节奏流水可用分别流水法施工。分别流水法的实质是,各工作队连续作业(流水),流水步距经计算确定,使专业队之间在一个施工段内不相互干扰(不超前,但可能滞后),或做到前后工作队之间工作紧紧衔接。

第三章 工程网络计划技术

第一节 工程网络计划技术的特点和应用程序

一、网络计划技术的发展

网络计划技术产生于本世纪50年代的中后期。当时,传统的横道图计划方法难以解决大型复杂的工程的计划问题,使得人们不得不寻求更有效的方法。于是在解决杜邦化学公司(美国)的扩建和修理问题时,出现了CPM方法,在发射北极星导弹并为之制造核潜艇时发明了PERT法。该两种方法综合成为一般的网络计划方法。

二、网络计划技术的特点

如何最合理地组织好生产,管理好生产,做到全面筹划,统一安排,使生产中的各个环节能够做到一环扣一环,互相密切配合和大力协同,使工作完成得快、好、省,这就不是单凭经验和稍加思索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一个对各项工作进行统筹安排的科学方法。

网络计划是以加注作业时间的箭线和节点组成的网状图形式来表示工程施工进度的。

(一)横道计划的优缺点

(二)网络计划方法的优缺点

(三)网络计划技术的适用范围

网络计划技术最适用于项目计划,特别适用于大型、复杂、协作广泛的项目实行进度控制。

三、网络计划技术在项目计划管理中的应用程序

根据GB/T13400.3—92《网络汁划技术在项目计划管理中应用的一般程序》的规定,网络计划的该项程序共有7个阶段,含17个步骤。

第二节 双代号网络计划

一、双代号网络图的基本符号

由于它是用一条箭线表示一项工作,用箭头和箭尾两个圆 (节点)中的编号作代号的,故称双代号网络图。可以将工作的名称写在箭线之上它的持续时间写在箭线之下,可以将双代号网络图的基本符号归纳表述如下:

1箭线

在双代号网络图中,箭线表示一项工作,在施工中,这项工作可称作工序、施工过程或作业等。

2节点

节点用圆圈表示。它代表一项工作的开始与结束,也可以联系前后两项工作。

二、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

(一)双代号网络图逻辑关系的处理方法

逻辑关系是指工作进行时客观存在的一种先后顺序关系,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施工项目中的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在网络图中必须表达正确。如果要画出一个正确反映逻辑关系的网络图,必须解决每项工作的下述三个问题:

第一是该工作必须在哪些工作之前进行; 第二是该工作必须在哪些工作之后进行;

第三是该项工作可以和哪些工作平行进行。

(二)虚箭线的作用

在双代号网络图中,为了正确地表达逻辑关系,往往要应用虚箭线。虚箭线还有断路作用,即把没有关系的工作隔开。

(三)绘制双代号网络图的基本规则:

绘制双代号网络图时,应遵循有关规则,以正确反映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基本规则如下:

1在一个网络图中只允许有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

2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循环线路

3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双向箭头或无箭头的“连线”

4不允许出现无头箭或双头箭严禁在网络图中出现没有箭尾节点的箭线和没有箭头节点的箭线。

5当网络图的起点节点有多条外向箭线或终点节点有多条内向箭线时,为使图形简洁,可应用母线法绘图,使多条箭线经一条共用的母线线段从起点节点引出,或使多条箭线经一条共用的母线线段引入终点节点。

6可使用多种处理箭线交叉的方法。绘网络图时,应尽量避免交叉。

(四)网络图的构图方法

网络图应布局合理,条理清楚,尽量横平竖直,避免歪斜凌乱。

(五)节点编号

虽然电子计算机可以纠正错误的编号且进行重新连续编号,但为了计算方便,仍应在编号时做到:不重号;箭头节点号大于箭尾节点号;不漏编;可采用不连续编号方法,以留出备用节点号。

三、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

(一)按工作计算法计算

1工作最早开始时间

工作最早开始时间是指各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开始的最早时刻。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应从网络计划的起点节点开始,顺着箭线方向依次逐项计算。

2网络计划计算工期。

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是由最早时间参数计算确定的工期。

3工作最迟开始时间。 工作最迟开始时间是在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完成条件下,本工作最迟必须开始的时刻其值为本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减去本工作的持续时间。

4工作自由时差

(二)按节点计算法

按节点计算法计算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是先计算节点的最早时间和节点的最迟时间,再根据节点时间推算工作时间参数。

1节点最早时间

双代号网络计划中,节点的最早时间是自该节点开始的各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刻。

2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

4节点的最迟时间

5工作最早开始时间

6工作最早完成时间

7工作最迟完成时间的计算

8工作最迟开始时间

9工作总时差(的计算

10工作自由时差的计算

第三节 单代号网络计划

一、单代号网络计划的特点

单代号网络计划是用单代号网络图加注工作持续时间而形成的网络计划。与双代号网络计划相比,它的特点如下。它使用的是单代号网络图,该网络图以节点及其编号表示工作,以箭线表示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由于单代号网络图中没有虚箭线,故编制单代号网络计划产生逻辑错误的概率较小由于工作的持续时间表示在节点之中,没有长度,故不够形象,也不便于绘制时标网络计划,更不能据图优化。表示工作之间逻辑关系的箭线可能产生较多的纵横交叉现象

二、单代号网络图的基本符号

单代号网络图的基本符号也只有两个,即节点和箭线。

1节点

单代号网络图的节点表示工作,可以用圆圈表示,也可以用方框表示。用圆圈表示的节点内,应标注代号(以数字表示)、工作名称和工作持续时间;用方框表示的节点内除标注以上三项外,还可以标注经计算得到的时间参数。

2 箭线 单代号网络图以箭线表示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箭线的形状和方向可根据绘图的需要而定。

(一)工作最早时间的计算

(二)工期计算

1计算工期

2计划工期

(三)工作最迟时间的计算

1工作最迟完成时间的计算

工作最迟完成时间应从网络图的终点节点开始,逆着箭线方向依次逐项计算。

2工作最迟开始时间的计算

第四节 网络计划的编制和应用

(一)施工网络计划的分类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网络图上加注上各工序的作业持续时间,就成为一个建筑施工网络计划。为了适应不同用途的需要,建筑施工网络计划的内容和形式是颇为不同的,如下:

1按应用范围分般分类: 网络计划按应用范围的大小可分为局部网络计划、单位工程网络计划和总网络计划。局部网络计划是按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一部分或某一施工阶段编制的分部工程(或分项工程)网络计划。例如可以按基础,结构,装修不同阶段分别编制,也可以按土建、设备安装,材料供应等不同专业分别编制。单位工程网络计划是按单项工程(一个建筑物或构筑物)编制的网络计划。总网络计划是对一个新建企业或民用建筑群编制的施工网络计划。

2按详略程度分

网络计划按内容的详细程度可分为详图和简图。

详图是按工序划分较细并把所有工序详细地反映到网络计划中而形成的,这种计划多在基层工地使用,以便直接指导施工。

简图是用于讨论方案或供领导使用的计划。它把某些工序组合成较大的项目,从而把工艺上复杂的、工程量较大的工序项目及主要工种之间的逻辑关系突出出来。

3按最终目标的多少分

按网络汁划最终目标的多少可分为单目标网络计划和多目标网络计划。单目标网络汁划只有一个最终目标,也就是整个网络图只有一个终点节点。多目标网络计划是由许多具有独立的最终目标的部分组成的网络计划。

4按时间表示方法分

按网络计划时间的表示方法可分为无时标的一般网络计划和时标网络计划。无时标的网络计划,其工作的作业持续时间是用数字注明的,与箭线的长短无关。时标网络计划是用箭线在横坐标上的投影长度表示工作持续时间长短的计划,因而可以直接从图上反映出网络计划的工作持续时间。

(二)施工网络计划的排列方法

1混合排列

2按工种排列

3按楼层排列

(三)单项(单位)工程施工网络计划

1单项(单位)工程施工网络计划的两种逻辑关系处理方法网络计划的逻辑关系,即是网络计划中所表示的各工作在进行施工时客观上存在的先后顺序关系。这种关系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工艺上的关系,称作工艺关系;一类是组织上的关系。因此,我们在编制网络计划时,只要把握住这两种逻辑关系,在网络计划上予以恰当的表达,就可以编制出正确实用的网络计划。

(1)工艺关系。

(2)组织关系。

2单项(单位)工程施工网络计划的编制程序

编制单项(单位)工程施工网络汁划,有它自身的规律,编制程序来自工程管理过程的客观要求。按合理的程序编制网络计划,就可以不走或少走弯路,又能保证计划的质量。

(四)群体工程施工网络计划 网络法作为一种科学的计划方法与管理方法,不仅可用于单体工程上,而且还可用于规模庞大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群体工程上进行总体的大统筹,能更充分地发挥它本身特有的优越性。

二、时标网络计划的编制和应用

(一)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的绘制

1基本符号

2时标网络计划的绘制

(二)时标网络计划关键线路和时间参数的判定

1时标网络计划关键线路的判定

2时标网络计划自由时差的判定

3时标网络计划中工作总时差的判定

4时标网络计划中最迟时间的计算

三、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的编制和应用

(一)搭接网络计划的特点和表达方法

1搭接网络计划的特点 2搭接网络计划的表达方法

(二)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

1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工作最早时间的计算

2判别关键线路

第五节 网络计划的优化

一、优化的意义及内容

网络计划优化,是在编制阶段,在满足既定约束条件下,按照一定目标,通过不断改进网络计划的可行方案,寻求满意结果,从而编制可供实施的网络计划的过程。

网络计划的优化目标,包括工期,资源和费用。优化只是相对地可获得近似的结果,不可能做到绝对优化。优化的原理是可认识的,且在一定原理指导下,优化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

二、工期优化

当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大于要求工期时,要求工期优化的计算步骤应通过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满足工期

第一,找出可行网络计划的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 第二,按要求工期计算应缩短的时间;

第三,确定各关键工作能压缩多少时间;

第四,调整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并重新}f。算网络计划的工期;

第五,如果已经达到工期要求,则优化完成,否则重复以上步骤,直至要求满足。

三、工期资源优化

(一)工期资源优化的种类

(二)“工期规定,资源均衡”的优化原理

四、工期成本优化

(一)工程成本与工期的关系

(二)工作持续时间和费用的关系

工作持续时间和费用的关系有以下几种类型。

(1)连续直线型。

(2)折线型。

(3)突变型。

(4)断裂型。 (5)离散型。。

在工程的工期成本优化中,直线型关系用得较多。

(三)工期成本优化的步骤

(四)工期成本优化举例

第四章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

本章提要:工程项目进度是一个综合的概念,除工期以外,还包括工作量、资源的消耗量等因素,所以对进度状况的分析必须是综合的、多角度的。工程进度拖延产生的原因常常也是多方面的,对工程进度拖延也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第一节 概述

一、进度的概念

进度通常是指工程项目实施结果的进展情况,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消耗时间(工期)、劳动力、材料、成本等才能完成项目的任务。

二、进度指标 进度控制的基本对象是工程活动。它包括项目结构图上各个层次的单元,上至整个项目,下至各个工作包(有时直到最低层次网络上的工程活动)。

持续时间。持续时间(工程活动的或整个项目的)是进度的重要指标。按工程活动的结果状态数量描述。这主要针对专门的领域,其生产对象简单工程活动简单。已完成工程的价值量,即用已经完成的工作量与相应的合同价格(单价),或预算价格计算。它将不同种类的分项工程统一起来,能够较好地反映工程的进度状况。这是常用的进度指标。资源消耗指标,最常用的有劳动工时、机械台班、成本的消耗等。

三、进度控制和工期控制

工期和进度是两个既互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由工期计划可以得到各项目单元的计划工期的各个时间参数。它分别表示各层次的项目单元(包括整个项目)的持续时间、开始和结束时间、容许的变动余地(时差)等。它们作为项目的目标之一。

工期控制的目的是使工程实施活动与上述工期计划在时间上吻合,即保证各工程活动按计划及时开工、按时完成,保证总工期不推迟。进度控制的总目标与工期控制是一致的,但控制过程中它不仅追求时间上的吻合,而且还追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工作量的完成程度(劳动效率和劳动成果)或消耗的一致性。

四、进度控制的过程

1采用各种控制手段保证项目及各个工程活动按计划及时开始,在工程过程中记录各工程活动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及完成程度。 2在各控制期末(如月末、季末,一个工程阶段结束)将各活动的完成程度与计划对比,确定整个项目的完成程度,并结合工期、生产成果、劳动效率、消耗等指标,评价项目进度状况,分析其中的问题。

3对下期工作作出安排,对一些已开始、但尚未结束的项目单元的剩余时间作估算,提出调整进度的措施,根据已完成状况作新的安排和计划,调整网络(如变更逻辑关系、延长/缩短持续时间、增加新的活动等),重新进行网络分析,预测新的工期状况。

4对调整措施和新计划作出评审,分析调整措施的效果,分析新的工期是否符合目标要求。

第二节 实际工期和进度的表达

一、工作包的实际工期和进度的表达

进度控制的对象是各个层次的项目单元,而最低层次的工作包是主要对象,有时进度控制还要细到具体的网络计划中的工程活动。

1项目正式开始后,必须监控项目的进度以确保每项活动按计划进行,掌握各工作包(或工程活动)的实际工期信息。

2工作包(或工:程活动)所达到的实际状态,即完成程度和已消耗的资源。

二、项目实际工期和进度的表达 (一)用横道图反映项目进度状况

用横道图可以清楚反映实际和计划工期(或进度)的对比。 另外,人们常常用到前锋期计划的完成程度和实际完成程度的差异进行比较。

即在目前状态的基础上,利用网络分析测算工程的总工期。它按如下程序进行:

1将已完成的活动划去(如A,E),将已开始但未完成的活动的持续时间修改为预计还需要的时间。

2研究计划变更或新的计划对网络的影响。

3.定义一个开始节点户,它的持续时间为“0”,开始时间为前锋期,则得到一个新网络。分析计算该网络的时间参数,则得一个新的工期。

第三节 进度拖延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一、进度拖延原因分析

项目管理者应按预定的项目计划定期评审实施进度情况,分析并确定拖延的根本原因。进度拖延是工程项目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现象,各层次的项目单元,各个项目阶段都可能出现延误。

进度拖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常见的有:

(一) 工期及相关计划的失误

(二)边界条件的变化

(三)管理过程中的失误

(四)其他原因

二、解决进度拖延的措施

(一)基本策略

对已产生的进度拖延可以有如下的基本策略:采取积极的措施赶工,以弥补或部分地弥补已经产生的拖延。不采取特别的措施,在目前进度状态的基础上,仍按照原计划安排后期工作。

(二)可以采取的赶工措施

与在计划阶段压缩工期一样,解决进度拖延有许多方法,但每种方法都有它的适用条件、限制,必然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第五章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本章提要:成本控制是在成本计划的基础上进行的。

1成本核算是成本控制的基础;

2工程成本核算与企业成本核算的信息沟通方法;

3工程项目工期与成本的动态控制方法。

第一节 概述

一、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成本控制是指通过控制手段,在达到预定工程功能和:工期要求的同时优化成本开支,将总成本控制在预算(计划)范围内。

二、成本控制的特点:

三、实施中的计划变更问题 虽然原成本计划(预算)指标是控制的依据,但在实际工程中原计划和设计经常会有许多修改。这造成项目计划成本模型的变化。

对承包商(或项目管理者)合同风险范围内的事件处理比较困难,一般有两种处理方式:

1对整个项目进行核算时,风险损失首先用风险准备金补偿,若不够,再用利润补偿。风险太大则造成亏损。这种风险常常不能作为项目承担者的责任。

2对下层次实施者,这种风险不应由他承担,风险损失不应作为他的成本负担。所以对他来说新计划应包括已发生的风险的影响。

四、成本控制时间区段的划分

要控制成本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控制系统,周期性地计算工程量和实际成本,并按短期控制的结果诊断整个工程成本状况,预测工程最终成本。

五、成本控制的主要工作

人们对成本控制工作的界限划分各不相同,在国外的许多大项目中,常常设有成本工程师(或成本员)负责具体的控制工作。它是一个重要的职位,通常由一个经济师(主要精通预算、结算和技术经济方面的专家)承担。

第二节 实际成本核算

为了及时进行成本控制,必须不断地掌握实际成本的支出情况,所以首先必须作好成本核算。将企业会计核算用于工程的成本控制中应注意如下问题:

1会计作为企业经济核算的职能部门,他们不直接参与项目的控制过程,他没有项目成本控制责任,即使下达这个责任,他也不可能积极地参与,提供信息。

2会计所进行的成本核算资料只有在报告期结束(如月末)时,才形成信息,待到项目管理者手中,一般又有4~6周的拖延,这对项目控制来说,时间太长,几乎没有控制的可能。

3企业的会计核算科目的设立仅能到项目上,即以项目作为成本核算的对象,有时还可分到成本分项,这对项目成本控制是远远不够的。

4按项目控制要求,成本管理必须分散到施工现场的各个地方,进行现场的已完工程的定界,工时、材料和设备的记录和分摊,所以必须有现场的成本核算系统。

二、实际成本核算过程

(一)成本结构及成本数据沟通

(二)实际成本核算过程

(三)成本开支监督

成本控制一定要着眼于成本开支之前和开支过程中,因为当发现成本超支时,损失已成为现实,很难甚至无法挽回。

第三节 成本跟踪和诊断

一、分析指标

成本分析的指标很多,可以按照不同的需要选择,甚至可以自己灵活设计。这是由于:

1成本计划的对象多,人们从各个角度反映成本,则必然有不同的分析指标。

2在项目过程中成本的版本很多,需要有不同的对比。

3为了综合地、清楚地反映成本状况,成本分析必须与进度、工期、效率、质量分析同步进行,并互相对比参照。

4为了准确地反映情况,需要在成本报告中包括微观和宏观的分析,例如包括各个生产要素的消耗,各分项工程及整个工程的成本分析。通常成本分析的综合指标有如下几大类:

1工期和进度的分析指标。

2成本分析指标。

3因素差异分析法。

二、分析报告 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需要不同的成本信息及分析报告,在一个项目中它们可以自由设计。

三、成本超支的原因分析

经过对比分析,发现某一方面已经出现成本超支,或预计最终将会出现成本超支,则应将它提出,作进一步的原因分析。成本超支的原因可以按照具体超支的成本对象(费用要素、工作包、工程分项等)进行分析。

四、降低成本的措施

通常要压缩已经超支的成本,而不损害其他目标是十分困难的,对成本的措施必须与工期、质量、合同、功能通盘考虑。一般只有当给出的措施比原计划已选定的措施更为有利,或使工程范围减少,或生产效率提高,成本才能降低。

第四节 成本和工期动态控制方法

成本和工期动态控制是通过网络进行的,顾及到对工程(包括工作量、质量、实施方案、实施顺序等)的修改、工期推迟和风险等因素,用项目的成本模型进行后期的成本趋向预测,以及项目结束时总成本和收益状况预测。这是很有效的。这个预测通常按照下列步骤进

行: 1以到本期末的实际工期和实际成本状况为基点,用表列出每—期的实际完成成本值,作出项目实际“成本—工期”曲线并与计划成本模型进行对比。

2以目前的经济环境(最主要是价格)、近期的工作效率、实施方案为依据,对后期工程进行成本预算。

3按后期计划的调整,即后期工程活动的安排,再一次沿用前面的计划过程和方法,以目前的工期和实际成本为基点作后期的成本计划。

4最终状态描述。

0

我顶!

第五篇:项目负责人培训教案

第一部分 工作内容和职责

一、 项目负责人是在主管领导的领导下工作,带领所属员工贯彻执行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本项目的各项操作程序,确保各岗位的工作标准达到要求。

二、 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培训,督导部署将培训的内容,落实到各工作岗位,并随时检查培训效果,确保员工了解工作要求。

三、 认真考察所管项目的工作区域、工作难度、工作时段,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岗位安排建议,经公司批准后并严格执行。

四、 根据该项目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本项目的各项管理制度,经批准后组织所属员工学习并执行。

五、 制定每月、每周、每日工作计划并确保工作计划的完成,检讨计划未完成的原因并找出解决办法,填写各类文件报告及工作总结。

六、 在职权范围内审核批复所属员工的各类假期,检查员工的每日出勤情况,审核管理项目员工的月考勤。

七、 对表现优秀的员工和违纪员工在职权范围内实施奖罚或建议奖罚。

八、 听取领班的工作汇报,并协助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工作情绪,关心部署的生活情况。确保人员稳定。

九、 定期向公司汇报该项目的工作情况,根据实际运作情况,提出人员的增减建议及需要特别支持的理由。

十、 准确掌握项目人员的流动规律,提前做好补充人员的招聘申请并上报,以便公司掌握准确信息进行人员招聘,以保证项目的人员配置。

十一、 加强与甲方单位的沟通,主动了解他们的服务要求及工作意见,并妥善处理。在保证日常工作完成的前提下,甲方单位对合同之外的要求视工作量尽量想办法完成。 十

二、 虚心接受公司、政府有关部门和甲方单位的监督与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并及时传递甲方单位对公司满意情况的信息。

十三、 参加公司要求参加的各种会议,并向下属传达会议精神,组织召开本项目的各种会议,做好会议记录并存档。 十

四、 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学习行业的新技术、新方法,并培训员工尽快掌握。

十五、 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各种教育,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确保在工作岗位上的人身安全。 十

六、 做好该项目的成本核算,并确保该项目的各项费用开支在预算的范围。 第二部分 工作要领和方法

项目负责人在接到项目工作任务后,自身应做好如下工作:

一、 充分了解项目概况。对该项目的地理位置、工作范围、时间要求、工作对象以及其他基本情况等应充分了解清楚,以便做好下步工作准备。

二、 认真学习法律法规、政策及文件。对该项目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各级政府文件精神及要求等要认真学习,把控好工作方向。包括《物权法》、《土地管理法》、《农业法》、《森林法》、《海洋渔业法》、《测绘法》,《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等。

三、 认真学习技术规程和相关标准。对该项目的技术规程、相关技术标准和技术要求等要认真学习,把握好技术质量,保证提交成果的质量。包括《地籍调查规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数据库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宗地代码编制规则(试行)》、《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辽宁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手册》等。

四、 熟练掌握工作流程。对该项目的技术路线和工作流程要熟练掌握,把握好每个工作环节和时段的质量情况、进度情况、 人员安排情况等,以便及时处理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五、 制定好工作计划和技术方案(技术设计书)。在掌握了上述的各项内容后,要制定好该项目的工作计划和技术方案,以便安排好下步工作。

六、做好准备工作。包括人员准备、设备准备、物资准备、经费准备、工作底图及相关资料准备以及作业人员培训等准备工作。

第三部分 沟通协调与人员管理

一、在本项目的职权范围内,项目负责人应积极主动与建设单位搞好沟通协调,及时请示汇报工作情况,增强沟通协调能力,保证甲方单位对该项目的工作支持。

二、 要与该项目的监理方搞好沟通协调,配合好监理方工作,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三、 经常向公司领导请示汇报工作实际情况,协调好公司内部相关部门的关系,以便协调解决遇到的相关问题。

四、 抓好本项目的人员管理,做好下属员工的思想工作,稳定队伍建设,经常与所属员工沟通谈心,了解他们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解决他们在工作中、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五、 教育本项目外业作业人员与当地乡镇、村及村民搞好关系,避免发生不该发生的问题,以免影响正常工作秩序。

第四部分 安全生产与质量管理

一、 按照本项目制定的工作计划安排好生产,保证本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二、 抓好生产质量。质量是生产出来的,在项目生产过程中,必须抓好各个环节的生产质量,过程检查非常重要。要严格按照ISO 9001-2008质量认证体系操作。

三、 抓好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第一要素,特别是外业作业安全问题,一定要加强管理。包括现场作业安全、交通安全和人身安全等,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保证在任何生产环节不出现安全事故。

讲解人:刘敏

(讲解时间大约需30分钟)

上一篇:项目审计计划范本下一篇:项目督导检查制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