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抗战纪录片《中国远征军》的感想

2024-05-03

观看抗战纪录片《中国远征军》的感想(精选8篇)

篇1:观看抗战纪录片《中国远征军》的感想

XX支部XXX 关于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活动“忆峥嵘岁月·惜和平年代”——观看抗战纪录片《中国远征军》(1——7集)的活动心得

2015年10月9日

“中国远征军”一个或许不为众人熟知的名称,关于它却有一段值得所有人永远铭记的历史,有一种永垂不朽的精神。

科教频道探索与发现节目的纪录片《中国远征军》共有12集,前7集分别讲铁血远征、解围仁安羌、兵败野人山、整军蓝姆伽、绝地反击、钳形攻击、密支那绞肉机等内容。其中收集了大量当时的历史纪录片,并穿插当事人的讲述和专家的评论,生动地再现了74年前“中国远征”在缅甸英勇抗击日寇的那段充满悲壮历史。

相比较中国远征军的抗日战场,抗日战争中的国内战场更多地为人熟知,但我们不应该忘记抗日战争中这支为保证抗日战争胜利打下坚实的 中国远征军。他们的伟大举动应该得到认可与肯定,他们同样是英雄,他们的壮举不逊色于国内抗日的主战场。

中国远征军是民国政府为保卫西南大后方补给线并支援英军在缅甸殖民地对抗日本军队而组建、出国作战的国民革命军部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并立下赫赫战功的部队。这次战争有20万的伤亡代价,大批优秀军官阵亡在远征的过程中,但是它取得的胜利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因为它的胜利保证了抗日战争中交通的通畅、物资的充足。

缅甸是英国的殖民地,向西屛卫英属印度,北部接壤着中国的西藏和云南,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日本进攻缅甸试图孤立中国,并且希望以之作为入侵印度的基地,在英国政府的要求下中国的十万精锐部队开进缅甸以此拉开了远征的序幕,刚出征中国远征军就开始了残酷的战斗,同古战役刚出征就打出了中国军的威风,虽然最终失败,但在戴安澜将军的率领下歼灭日军5000余人获得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孙立人将军在仁安羌解救了被困日军7000多人也极大地轰动了海内外,这些英勇的中国军队打出了中国人的勇气和信心。然而毕竟装备质量有限,好景不长就拉开了失败的序幕,英军的节节溃败给中国军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也使我们是去了扭转战局的机会,中国军队的大溃败开始了。接到蒋介石命令的远征军奉命回国,但是日军以急行军占领了缅甸战略要地腊戍,切断了中国军队的回国之路,中国军队便在杜聿明将军的率领下走进了野人山,唯一的机械化部队200师师长也以身殉国。败退野人山,没有方向的瞎转、瘴气、疟疾、沼泽、缺衣少粮,各种危害让成千上万的中国士兵葬身于此。当最终幸存下来的数千远征军早出现在中国领土上时,所有人都会潸然泪下,数个月前他们是那样的雄壮威武,现如今却惨不忍睹。是啊!这支部队经历了太多,忍受了太多,或许没有经历过的我们是永远不可能明白的。

第一次远征失利以后孙立人的部队和其他部分突围部队进驻印度,接下来的时间里又有从大陆空运过去的兵员组成了中国驻印军,在蒋介石“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角响应下,大批的青年学生自愿参军,这些军队接受了美国的军事装备和美式训练,战斗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在缅甸战场以少胜多是常有的事,一个团的战斗力甚至都可以抗衡日本一个大队,而在国内需要一个军甚至更多的部队才有把握这么打。不败将军孙立人全歼了日本18师团,终于使这支血债累累的日本军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远征军和驻印军作为缅甸战场的主力收复了大面积的失地,开辟了新的援华通道将大量的战略物质运到了中国的阵地,有效地支援了中国抗战,并且大量歼灭日军有生力量,在缅甸的作战保障了大后方的安全有利于持久抗战,极大地牵制日军主力,减少了太平洋战场的压力,也提高了民族自尊心和国际地位,这些赫赫功绩都是远征军士兵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10多万将士远赴缅甸作战,经历了初期的失败,也取得了反攻时辉煌的战绩,为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有巨大的贡献,几万中国的优秀儿女为此献出了生命,长眠于异国他乡,这些都应被人们永远铭记。

《中国远征军》能告慰抗战老兵存活者心理上的不平和死者的安魂作用。兵败野人山有数万亡灵天天企足而待祖国扬幡招魂,他们盼望了60多年之后终于聆到了,中国政府举起《中国远征军》大旗,讴歌中缅印战场中国远征军。现在看到国家承认中国远征军光辉历史战绩,内心感到无比荣光和自豪。这部记录片带领观众追溯最真实的历史,客观、公正的评价那段历史,弘扬中国远征军共赴国难的民族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凝聚所有炎黄子孙之心,振兴民族之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远征军的抗战历最震撼我的是那种克服难以想象的艰辛的顽强斗志,是将士们忠心卫国,保卫山河的铁血丹心和作战智慧,更是大局为重,以德报怨的民族大义。中国抗战的胜利是国共两党以及所有阶层齐心协力共同实现的,国民党派出的远征军的壮举是不可磨灭的、值得赞颂磨灭的壮举,同共产党的抗日斗争一样光荣伟大。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整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和个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成祖国统一,需要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通力合作,需要正视历史,需要发扬远征军的崇高民族精神,以大局为重,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维护世界和平和世界人民的利益,一定能完成长久以来的历史任务。同时远征军以及全世界的抗日军队所体现出来的艰苦卓绝的拼搏精神值得现代人反思和继承发扬。在浮躁成为社会通病的时代,应当“吃水不忘挖井人”,缅怀先烈并不只是铭记历史,同时也要发扬精神,不忘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不忘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用远征军的坚忍不拔、吃苦耐劳、以德报怨的精神激励和要求自身,努力做更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篇2:观看抗战纪录片《中国远征军》的感想

2020中国扶贫在路上纪录片观后感心得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优良作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脱贫攻坚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有不少难啃的硬骨头。为此,必须不断增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憋住一口气、铆足一股劲,只争朝夕、加压奋进,以优良作风决战脱贫攻坚,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精准脱贫提升到治国理政新高度,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万众一心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坚持对症下药,注重精准施策,不断加大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有关违纪违法问题,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对政策掌握不准、宗旨意识不强、为民情怀不够,为民办事流于形式,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始终解决不了,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导致很多扶贫工作落实效果不明显。为此,必须持续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整治脱贫攻坚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等不良作风,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注重实绩,勇于作为,让能者上、庸者下。脱贫攻坚工作实绩是党员干部的“成绩单”,是对党和人民交出的答卷,干得好不好,有没有实效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关系到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要紧紧围绕脱贫实绩这个根本,建立和完善脱贫一线干部工作实绩民主测评办法,采取“晒实绩”与“评实绩”相结合的方式,将工作实绩定期“晒”一次,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制定脱贫攻坚督查考核办法,坚持“周巡查、月督查、季通报”制度,倒逼各项任务落实,树立“能者上、庸者让、劣者汰”的用人导向,鼓励扶贫干部们敢闯敢试、担当作为,用心用力用情投入脱贫攻坚一线。

真抓实干,精准施治,确保真脱贫、脱真贫。彻底消灭绝对贫困、过上全面小康的好日子,是亿万百姓孜孜以求的梦想。脱贫群众的收入实不实、脱贫攻坚的成色足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干部作风是否扎实。决战脱贫攻坚,必须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冷暖记在心上,时刻把脱贫攻坚的责任扛在肩上,做好做足精准脱贫的“绣花”功夫,用真情激发困难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用实实在在的脱贫攻坚战果取信于民。越是收官的时候,越要沉下身子、耐下性子,发扬“钉钉子”精神,攻克脱贫攻坚战中的最后堡垒,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

加强监督,倒逼落实,做到不全胜、不收兵。强化政治责任,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将“四个不摘”专项治理列入脱贫攻坚专项行动,开展大排查、大调研、大走访、大落实活动,以强监督确保“四个不摘”政策的贯彻落实。要聚焦巩固提升帮扶成效精准监督、靶向发力,建立后续跟踪管理长效机制,严格落实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管理办法,督促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持续发挥作用。要坚持力度不减、尺度不松,持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紧盯帮扶工作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列出负面清单精准施治,对扶贫工作中贪污挪用、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的从严查处,对责任缺失的严肃追责问责,以作风攻坚促脱贫攻坚,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

2020中国扶贫在路上纪录片观后感心得2

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之际,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6日在京召开,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方面最大规模的会议。习近平主席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深刻分析了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对加强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出明确要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进一步坚定了全国人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决心。

党中央针对我国贫困人口存量大减贫困难,戴帽贫困县越扶越多的局面,吹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不放松,向全国人民郑重承诺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明察贫困之本,善绝贫困之源。决胜收官之年须开展查损补失、查漏补缺、查短补齐、查弱补强,查找疫情造成的损失,拿出措施和办法把损失补回来;对兜底户、返贫和新发贫困人口、边缘户等都要有人抓有人管;对标全面小康,补齐短板;查找贫困村、贫困户中的弱项。

脱贫攻坚高效完成关键在人,重点看干部队伍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扶贫干部心无旁骛投入到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中去。每一个扶贫干部都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主动做为,主体担当,实干苦干,创新思路办法。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紧要关头,越容不得松口气、歇歇脚。摘帽不是终点,脱贫不能松懈,必须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持续巩固脱贫成效,才能确保决战决胜的全面胜利,兑现我们党的郑重承诺。

2020中国扶贫在路上纪录片观后感心得3

深度贫困地区是决定脱贫攻坚进展和成效的关键区域,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更有力的举措、更扎实的行动,全方位深入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确保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当下,脱贫攻坚工作任务艰巨,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做到精准扶贫,花大力气解决贫困老百姓”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做好产业扶贫、健康扶贫等工作。

虽然自己没有直接参与扶贫工作,但是也不能置身事外,也该通过学习、汲取和借鉴扶贫领域的相关内容,从自己身边小事做起,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尽一份力。

首先要始终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心,心系群众利益,切实贯彻落实走群众路线,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积极为群众解决困难。

其次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端正工作态度,保持工作热情,尽心将群众交代的大事小事办好,并自觉做好自己职责范围的事情。

最后要坚持严于律己,无论在神说还是工作中,都要严明政治纪律,执行党中央的各项工作,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时刻为群众树立好榜样,不辜负组织的重托以及人民的期望。

打赢脱贫攻坚这场仗,就必须深刻领会脱贫攻坚会议精神,准确把握,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撸起袖子加油干,只有这样,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2020中国扶贫在路上纪录片观后感心得4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但是中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没有丝毫动摇。

作为基层广大扶贫队伍,必须更加坚定信念、勇于担当。点燃工作热情,密切联系群众,谋划发展蓝图,发展难题。其中首先就是要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我党的优良作风,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会失去不竭的源泉;如果脱离群众,就必然会出现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那么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伟大目标就无从谈起。

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摆脱贫困的信念。脱贫不只是政府的事情,更是贫困群众自己的事情。真正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通过扶志,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贫困的斗志和勇气;通过扶智,帮助贫困群众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

同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让贫困户从思想上改变观念,抛弃“等靠要”思想,从源头上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改变自身,积极脱贫。同时通过帮助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从而拓展生产技能,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以此给贫困群众带来持续且稳定的经济收益,最终实现贫困群众的自立更生。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脱贫归根到底是我们要用勤劳的双手,脚踏实地的干,才能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2020中国扶贫在路上纪录片观后感心得5

大清名相陈廷敬一生清廉自律,甘于清寒,常以“我自长贫甘半饱”自励,留下“半饱居士”清名。“长贫半饱”体现的是“知不足”和“知足”的境界情怀。党员干部也应以“长贫”精神为学做事,以“半饱”态度齐身治家。

以“长贫半饱”治本领恐慌,坚守“好学初心”。毛泽东在延安学习运动中提出了“本领恐慌”。农耕经济时代,读熟四书五经走遍天下;工业经济时代,读十几年书受用一辈子;信息经济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本领恐慌时时处处存在。现在的学习必须是时时学、处处学,决不要认为自己是“优秀人才”而“不屑学”、以工作忙为由而“没空学”,为应付检查考核而“敷衍学”。“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治理面临新矛盾、乡村振兴提出新课题,都要求党员干部保持“学不够、知不足”的状态,通过书本、群众、实践等方式不断扩大知识半径,增强各方面本领,让自己能力匹配岗位,以硬本领、真把式干出更多实绩。

以“长贫半饱”治自满骄气,坚守“赶考初心”。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当前,党员干部队伍大都是好的,但仍有个别存在精神懈怠问题,要么以“功臣”自居,停顿起来不求进步;要么认为“前途”无望,意志消沉萎靡不振;要么奉行“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滋生享乐主义及时行乐。改革发展还有“硬骨头”、脱贫攻坚还未全胜、人民群众还有新诉求……“考试”仍在继续,党员干部要坚持“赶考”永在路上,坚定政治信仰,始终保持奋进姿态,严守纪规,真抓实干搭好事业台,谱就民生曲,唱好发展歌。

以“长贫半饱”治物欲贪婪,坚守“清廉初心”。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不发财,发财不当官。然而,一些党员干部有了权力后,在物欲方面不知足,让自己的内心变得驳杂,受困于名缰利锁,忘记了初心,迷失了方向,放纵贪欲,有了名表,惦记名包;开上豪车,渴望豪宅……追求极致享乐,逐渐走上贪腐之路,最终“欲”不设防而成“狱”。古人云,“养心莫善于寡欲”。党员干部要行稳致远,就应过得“长贫”生活,坚持用“半饱”思想治愈物欲贪婪,甘贫守志,不为物役,主动接受各方监督,以“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定力,在社会变迁中宁静自守,在慎独慎微上不舍尺寸之功,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以俭立德、廉洁从政。

篇3:观看抗战纪录片《中国远征军》的感想

5月,在四川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四川省广播电视学会举办的2013-2014年度四川省广播电视节目评奖中获得优秀奖,是唯一获得电视长篇纪录片“优秀奖”的县级广播电视台。

8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国家档案局主办的“让历史告诉未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纪录主题活动中获长篇三等奖,并被中国档案馆永久性收藏,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广播电视台。

10月,在第四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暨第二十一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十佳十优盛典”上,被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评为第21届中国电视纪录片长片十优作品,是唯一获得“十佳十优作品”的县级广播电视台。

12月,在四川省文联承办的第八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中荣获电视类银奖,是唯一获得银奖以上奖励的县级广播电视台。

《九旬老兵重走抗战生命线》纪录的是95岁高龄的抗战老兵戴锦华历时9天、行程4000多公里,重走他曾经战斗过的被誉为中国抗战“生命线”的滇黔公路的故事。

一家经费紧张、设备不足、人员有限的农业大县的广播电视台,花费一万多元拍摄的一部时长50多分钟的纪录片,何以在国内连获大奖?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背后,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1 选题·一决千里是关键

2014年初,安岳台专题部主任王平中、记者张天富在成都参加“全国纪录片业务培训”时受到启发,产生了创作灵感: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制作一部有关抗战老兵重走他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的纪录片,向抗战胜利70周年献礼。

灵光一闪选择这个题材,其实与安岳县2012年“寻找抗战老兵”的活动有关。当时在安岳全县范围内共找到的抗战老兵18名,老兵的抗战故事深深地感动了记者们。当时在采访中,就有不少老兵有重新回到他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去看看的强烈愿望,但因多种原因未能成行。近年来,记者不断听闻有老兵离世的噩耗,到2014年初,全县仅有13个抗战老兵尚健在。记者在为那些老兵惋惜的同时,就认为把这些老兵的故事纪录下来,作个历史性的纪念,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培训回台后,王平中将这一设想向台领导作了汇报,立即得到了台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成立了以台长蒋雪平为总制片人、副台长吴坤忠为制片人兼编导、王平中为编导兼撰稿、张天富为摄像兼制作的主创班子,尽管单位经费少、摄备旧,但对摄制组的创作活动都给予了优先保证。

主创班子成立后,拍何人、怎么拍是首先要确定的事情。摄制组最初计划选择三名老兵,从不同的侧面跟拍,来记录他们回到70年前抗战的烽火岁月战场的动人场景。但通过细致地走访了解,这批老兵年龄大多都在90岁以上,年事已高,受身体、记忆力、表达能力等因素影响,能够完成拍摄要求的人寥寥无几。唯有戴锦华老人身体健康,头脑清楚,语言表达清晰,善于交流,也有重返故地的强烈愿望,是参与制作这个节目的不二人选。但老人家已是95岁高龄了,能够经得住10来天的旅途折腾吗?他的家人能同意他去吗?

摄制组找到戴锦华进行面谈,听说电视台想纪录他重走抗战路的历程,老人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但戴锦华的家人们却坚决反对,主要原因同摄制组的担心一样,怕他年纪大了,路上吃不消,万一出了事咋办呢?戴锦华老人重返出行的态度非常坚决,摄制组根据老人的情况作了很多预案,逐一与他家人反复商量、交流沟通,最终戴锦华的家人只能满足老人的愿望,并由其儿子戴作斌陪同前行。

选题有了,人选也有了,可要成功拍摄这样类型的一部纪录片,可不是说走就走那么简单的事情。

2 策划·有的放矢是重点

2014年4月,摄制组详细采访了戴锦华老人,了解他1942年到抗战胜利期间,在被称为“抗战生命线”的滇黔公路上从事战略物资运输的情况,对老人印象深刻的几个历史时间节点和事件进行了深入采访。

编导对老人在抗战生命线上的战斗情景渐渐地由模糊变清晰,对拍摄制作老人重走抗战生命线的创作思路也明晰了:即全程跟拍中有重点纪录,忠实记录中有策划组织。做到历史性和现实性交错,纪实性和编导性统一。

摄制组拟定出了拍摄的重点。首先是戴锦华老人去云南省安宁市寻找当年部队团部所在地。70年沧海桑田,安宁市一定变化很大,他能寻找他原来团部所在地吗?

其次,是贵州省晴隆县的“二十四道拐”。此处古称“鸦关”,雄、奇、险、峻,是整条抗战运输线最险要的地方,是中国抗日战争大后方唯一的陆路运输线及国际援华物资的大动脉,戴锦华的一些战友就牺牲在这里,70年后,他亲临二十四道拐,祭奠长眠在这里的战友,老人会流露怎样的情感,怎样让这些情感引起人们的共鸣?

第三,是云南惠通桥。1942年5月4日,日寇攻陷了龙陵县城,占据怒江西岸松山山头,我守桥部队不得不将东岸桥塔炸毁,将日军堵在怒江西岸,破灭了日军侵占昆明、重庆的企图。这个地方是戴锦华老人运送抗战物资和人员的最前线。戴锦华老人每每谈起这里,总是感概万千。

最后,是云南省南华县。这里是戴锦华得知日本鬼子投降的地方,时过境迁70载,老人在这里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另外,云南省腾冲县国殇园,这里掩埋着光复腾冲牺牲的8000多名抗日英烈。我们相信老人在这里一定会情感迸发,会有很多感人的场面。

编导的拍摄计划撰写完成后,感到照此拍摄这部纪录片虽然过得去,但如何让作品更好看动人,达到应有的艺术高度,心里还不是十分踏实。2014年4月中旬,安岳台邀请资阳市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唐文汉来指导第一季度视听评议,编导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到宾馆找到他,向他介绍了摄制组的创作设想和困惑,共同就戴锦华老人重走抗战路的谋篇布局、情节设计、故事讲述,以及场面调度、拍摄角度、镜头技巧、景别运用等方面进行了长时间的深入交流,受到了很多启发。

编导又在原来拍摄策划的基础上,同老人商量能否在沿途找到驻军,向部队官兵讲述他的抗战经历?能否在沿途找一所学校,为师生上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使他这次重走抗战路更有意义,增强节目的厚重感。

大的构思完成后,摄制组马上制定出详细的拍摄计划,调试好设备,准备充足的常规药品,又到县人武部开具采访介绍信,联系沿途亲朋好友协助,把能想到的都尽可能做得周全(尽管如此,摄制组在拍摄中还是遇到了很多意外)。

3 意外·临场善断抓亮点

2014年5月16日,摄制组完成了对戴锦华老人在安岳本地的一些活动的拍摄后,向云南出发了。当时摄制组人员想,我们策划细致、准备充分,拍摄应该不是难事了。事实上,拍摄时却旁枝横生、意外连连。而种种意外却让纪录片的素材更加丰富、情趣更加生动、主题更加深刻。

刚从安岳向云南出发,第一个意外出现了。摄制组人员在车上和戴锦华老人交谈时,由于他的听力有障碍,交流起来非常困难,你说东,他说西,你说是牛头,他说是马嘴,经常答非所问,无法准确理解编导的意图,摄制组一行人着急起来,如果这样下去,肯定是无法拍摄呀——原来戴锦华的助听器坏了,出行的激动让老人忽略了这个问题。抵达昆明的当天晚上,摄制组就陪同老人去买一个助听器,双方交流的障碍消除了,摄制人员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这一过程也产生出一组饶有生活情趣的镜头画面。

第二个意外是,原来老人请云南省楚雄那边的朋友帮助联系驻军和学校,开展向部队战士讲述他的抗战经历和向学生上爱国主义教育课的活动,那个朋友一直表示没问题,但摄制组在从昆明到楚雄的路上再打电话联系时,那个朋友告知这两件事一件都没有落实好。这两场活动是这部纪录片中策划的两个重点,如果没有了这些内容,纪录片肯定会大大逊色。摄制组马上集思广益,寻找弥补办法。编导王平中想起云南省德宏州组织部一位叫杨清舜的干部是他的文学朋友,几年前存有他的电话,就试着拨号过去,竟然打通了。当说明来意时,对方表示愿意联系学校,但无法联系驻军。过了一会儿,杨姓朋友打回电话,说有所学校非常欢迎老人去给师生上爱国主义教育课,并且还说他有一位朋友是云南省德宏州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团队的,如果戴锦华老人愿意,可以引荐老人与当地的抗战老兵见见面。这当然是戴锦华老人和摄制组求之不得的事。

戴锦华与德宏州芒市抗战老兵奎汝琼的见面约定在晚上9点钟。文友杨清瞬7点多钟热情邀请摄制组参观芒市市容,我们在广场看到景颇族目瑙纵歌节正在上演歌舞,年轻时非常活跃的戴锦华老人回忆起70年前因运输工作繁忙,一直没有机会同当地少数民族跳过舞。编导灵机一动,牵着戴锦华的手加入到舞蹈队伍中,随着欢快的音乐,跟着景颇族同胞手舞足蹈起来,老人虽然舞姿已不流畅,节奏也欠准确,却引来周围无数敬慕的目光。这一段别有风情的景颇族广场跳舞,不但圆了老人70年的梦,为这部纪录片又增加了亮点。

第三个意外是,一位在云南省楚雄市朋友,给摄制组介绍认识了楚(雄)安(岳)商会的企业家们,当他们得知戴锦华老人九十高龄重走抗战路时,非常感动,对老人的到来热烈欢迎。于是,摄制组立即策划纪录下了楚安商会举行欢迎会的场景,使戴锦华老人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延伸到企业界,又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虽然在楚雄市少了策划中老人到驻军、学校的内容,但这个情节的纪录,也是一大收获。

第四个意外是,在云南省保山潞江坝云南公路馆里,存放着许多美式的卡车、军用吉普、坦克、推土机等滇西抗战历史文物,这是做策划时没有掌握到的素材,摄制组非常兴奋。当然,更为激动的自然是曾经在这里战斗过、驾驶过美式卡车的戴锦华。他指着卡车说:“我当年开的就是这种车。”老人家忍不住摸摸这里,看看那里,抚摸着冰凉的汽车钢板,就是抚摸着一段难以忘怀的岁月。编导帮助激动的老人攀上一辆军用十轮大卡车,寻找他当年驾车的感觉。公路馆管理员在得知老人曾经是在这里参加过抗战的老兵时,默许了老人对珍贵历史文物的违规“侵犯”行为……这些,自然又尽收摄像师的镜头之中。

第五个意外是,5月24日凌晨4点50分,德宏州盈江县发生5.6级地震,摄制组住地腾冲离盈江只有几十里,震感剧烈。摄制组人员从睡梦中惊醒,立即保护着戴老紧急撤往安全地带。随行人员怕还有地震发生出现意外,劝戴锦华返程,但老人义无反顾,坚持要完成这次行程,去国殇园拜祭英灵……随行人员的担心、关爱,老人家的坦然、淡定,摄像师当然都没有会放过。

国殇园位于腾冲县来凤山下,占地80余亩,是全国建立最早、规模宏大的抗日烈士陵园,长眠着抗日远征军的八千英灵。戴锦华在儿子的搀扶下,缓慢拾级而上,每到一处,向英灵名单鞠躬默哀,向烈士墓碑敬献鲜花,70年前那战火纷飞的一幕幕仿佛出现在眼前……老人五味杂陈,热泪盈眶,编导和摄像师的眼睛也湿润着。

其实,像这样的意外还有很多。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很多不可预见性,必须要有敏锐的眼光才能及时抓拍。摄制组在制定拍摄策划方案时,就设置了处置突发事件的预案,以应对未可预料的实际变化,所以每当遇到意外时,我们都能临场随机应变,抓拍到精彩情节和片段,成为编剧的新素材,为全片增色添彩。

4 协作·团队合作出佳品

九天行程拍摄《九旬老兵重走抗战生命线》,一切都看似自然而然地发生、发展。其实,此中无招胜有招,每一个细节背后,都彰显出摄制组团队的精诚合作、追求完美的精神。

我们摄制组名义上对编导、撰稿、摄像、制作进行了职责分工,其实作为一个县级台,怎么分得到那么清楚呢,很多时候,策划一个情节都是摄制组三个人一起商量,有时为了一个细节设计,大家会争执得面红耳赤。记得在楚雄时,两位编导因意见不统一,各不相让,弄得大眼瞪小眼。当然,争吵的目的不是为了争个输赢,是为了把情节想得更周全些,把情感纪录得更真挚些,把节目做得完美些,是心底的那份对事业的热爱和认真。争论后,大家思想得到了统一,工作上更加有成效。

吴坤忠副台长作为领队兼编导,每天都要对当天和次日的工作进行统筹安排。

王平中作为编导兼撰稿者,每天对拍摄的内容与摄像师进行沟通,并随时同拍摄师在一起,一旦感觉有没拍到的画面,立即提醒补拍,同时把拍摄的每个情节、人物的每句对话都要记在本子上,便于后期撰稿查阅。

应该说,摄制组最辛苦的人是摄像兼后期制作张天富。他每天扛着摄像机大运动量拍摄,把编导的意图用适当的镜头语言表现出来,经常是别人休息了,他还在拍摄一些外景空镜头,作为后期编辑的素材,每天睡前还必须给摄像机电池充电和将当天拍摄的影像资料分别存入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硬盘,以确保万无一失(9天拍摄的素材多达160个GB)。

在后期制作中,第一次撰稿有5000多字,但剪辑出来的80分钟毛片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于是,摄制组反复讨论,决定不要旁白配音,而采用现场同期声、气氛音效声、字幕、资料图像和音乐等有效电视元素进行编辑。第二稿编下来,效果好了很多,但整个情节还是有些平淡。摄制组又多次多方征求意见,大刀阔斧的进行了第三次、第四次修改,将片长精编为50多分钟,使画面更加精美,气韵更加流畅,情感更加真挚。

篇4:观看抗战纪录片《中国远征军》的感想

真实记录抗战期间中国人民“在艰苦受难中的英雄气魄”的纪录片《苦干》在美国尘封70多年后,终于在近日回到了拍摄地中国。5月5日,该影片在重庆举行了“回归”后的首映。

据悉,《苦干》的主题是“在艰苦受难中的英雄气魄”,国学大师林语堂担任前言部分导读。该片于1941年在美国首映,并于次年获得第14届奥斯卡奖第一次设立的纪录片奖项。该片由美籍华人李灵爱策划并出资,美国人雷伊·斯科特摄制。斯科特曾经四次来中国,拍摄了抗战前期的上海、南京、广州、香港、重庆等地,客观记录了1937年到1940年间日军对中国的侵略、数百万难民流离失所以及大后方城市生活场景,勾勒出一幅反映中国抗战前期社会各阶层生活的历史画卷。最为珍贵的是,该片用镜头真实地记录下了1940年8月19日至20日侵华日军飞机对战时陪都重庆实施狂轰滥炸的全过程,保留下了长达17分34秒侵华日军对中国百姓实施无差别轰炸罪行的铁证。

据了解,《苦干》是抗战时期反映中国抗战的第一部大型彩色电影纪录片,也是惟一一部获得奥斯卡奖的中国抗战题材纪录片,由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引进并获得该片在两岸和港澳地区20年的使用权,将对媒体、公众和研究者开放,用于研究、宣传与教育。

篇5:观看抗战纪录片《中国远征军》的感想

5月22日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李克强总理三次提及湖北,并指出:“实施好支持湖北发展一揽子政策,支持保就业、保民生、保运转,促进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

作为疫情最严重的地区,湖北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为6379.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下降39.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疫情影响可见一斑。为全国疫情防控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湖北特别是武汉付出了巨大牺牲,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面临的困难和压力都很大。

疫情防控最吃劲的时候,全国各地、社会各界的火速驰援,让湖北人民尤其是武汉人民看到了战胜疫情的希望、鼓足了战胜疫魔的勇气。既要抓好疫情防控,又要着力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当下,湖北经济复苏亦需全国人民“拉鄂一把,助鄂归队”。党中央研究确定支持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犹如一场“及时雨”,温暖人心、提振士气。政府报告中对政策落实落地作出强调,体现高度重视,更为湖北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指明了具体着力的方向。

支援湖北有暖心加油,更见实际行动。对湖北、对武汉,“拉一把”“加油”不止是一句口号,从中央到地方,全社会已然形成一股助力湖北经济复苏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合力。国家层面出“实招”支持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全国各地也在积极行动。无论是“你为湖北拼过命,我为湖北拼过单”的抢购风潮,还是对持有“绿码”的武汉、湖北籍人员给予更多工作机会;无论是对湖北租客免租金一个月,还是“岗位保留、薪资不减、等你回来”真诚许诺接纳鄂籍务工人员返岗……“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守望相助的同胞情义、共克时艰的心手相牵,帮助过湖北取得阶段性疫情防控的胜利,也定能助力湖北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

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场“硬仗”,需要“他助”更需要“自助”。当看到,疫后重振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暂时的,把握好政策机遇窗口期,化危为机、危中寻机是当务之急。印发《加大金融支持助力实体经济发展若干措施》,多措并举全力保资金、增信贷、降成本、控风险;印发《关于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若干措施》,打响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发令枪”;“湖北重启 抖来助力——抖音援鄂复苏计划”为湖北企业复工提供新路径、新选择;启动“百星·百亿助力武汉”直播公益活动,为武汉站台助威、直播带货……“拉鄂一把”,你们很拼;疫后重振,湖北更拼。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湖北正以实际行动积极回应党中央对湖北和武汉的充分肯定、关心关爱和鼓励支持。

篇6:观看抗战纪录片《中国远征军》的感想

观看《四风之害》纪录片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一部针对性、教育性极强的警醒片,该纪录片对于改进不良的工作作风,不断加强党风、政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狠刹奢侈浪费之风具有重要的警醒作用,这是一部深得民心、党心的优秀纪录片。作为一名党员,要从自身做起,从自身岗位做起,旗帜鲜明地反对“四风”,积极强化为民、务实、清廉的意识,做“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表率,积极查找和整改自身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刻认识“四风”的危害,增强扫除“四风”的自觉性,把学习教育、理论武装放在首位,着力解决好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

看过《四风之害》,使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四风”问题的危害性。“四风”严重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当前群众最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迫在眉睫、非解决不可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只有彻底解决“四风”问题,才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如果听之任之,让其长期存在和蔓延扩散,必将严重腐蚀党的肌体,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和地位。

《四风之害》从近几年来大量违纪党员领导干部和典型案件入手,深刻分析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产生的根源及其对党和事业的重大危害,从而警示党员领导干部要牢记“四风”之害,禁“四风”之欲,模范发扬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作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

要想

杜绝“四风”,必须从思想上筑牢堤坝。“四风”问题,说到底是党风问题,是作风不纯、为政不廉等问题的集中表现。要从根本上清除,必须首先从思想源头抓起,着力加强理论武装、宗旨教育,加强党性和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清除“四风”赖以滋生的思想根源,做到外正其容、内正其心,筑牢防范“四风”的堤坝,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端正指导思想,端正从政心态,端正工作作风。

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一定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市局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对自身存在的“四风”进行一次大扫除,做到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努力提高宗旨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做好本职工作。

在观看了《焦裕禄》以后,我深深地被焦裕禄同志一心为党、为人民群众的精神所感动,深刻意识到我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弘扬焦裕禄同志的公仆精神、奋斗精神、求实精神、大无畏精神和奉献精神。

从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看,公仆精神是本质,奋斗精神是精髓,求实精神是灵魂,大无畏精神是重要内容,奉献精神是鲜明特征。作为一名党员我一定要做到: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始终不渝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上级党委的决定要不折不扣地完成,任何时候都决不犹疑、决不含糊、决不动摇;要坚定宗旨意识,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扎扎实实开展好这项工作;要坚定发展方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干事创业热情与科学求实精神结合起来,把开拓进取与尊重规律结合起来,把抓好当前工作与着眼长远发展结合起来。

焦裕禄同志当年在烈士们流血牺牲解放出来的90多万亩土地的兰考大地任县委书记,他既是一县之首,同时又是全县人民的公仆。他说:“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正是为了这些穷苦百姓,正是为了这些烈士们流血牺牲解放出来的广大人民,他在兰考带领群众发展生产、植树治沙、脱贫致富,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这深刻体现了党的公仆精神。如今,我们的国家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翻来复去的变化,但焦裕禄同志那种视人民如父母,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的精神仍需发扬光大。

服务群众、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知难而进、敬业奉献“五大作风”,是对焦裕禄同志良好作风的精辟概括,是对我们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的明确要求,既继承了党的优良传统,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当组织上安排焦裕禄同志到环境、条件较差的兰考县任县委书记时,他没有任何抱怨,没有任何要求条件,而是积极主动地投入了工作,很快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为了尽快改变兰考的贫困落后面貌,他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吃苦在前,积极带领兰考人民,同内涝、风沙、盐碱三大自然灾害作斗争,一直坚持带病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可以说,焦裕禄同志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基层干部,我要像焦裕禄同志一样时刻对人民群众的非常深厚的感情,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在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牢记党的宗旨,立足本职岗位,扎扎扎实实工作,为群众搞好服务。

二〇一四年四月二十二日

篇7:观看抗战纪录片《中国远征军》的感想

老区代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的根,我们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平山,作为太行山老区的杰出代表,是革命圣地西柏坡所在地,也是中国北方革命斗争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在革命战争年代,平山人民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可靠后方。从纪录片《平山记忆》我们可以看到,在抗战八年时间里,平山县累计缴纳救国公粮4533万公斤、军鞋57万双、军衣30万套、军被1440万床。“最后的一碗饭,送去做军粮;最后的一尺布,送去缝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那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这首感人至深的歌谣,就是当时最真实的写照。正是有了像平山这样许许多多的革命老区,为革命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使得我们的党和能够长期坚持斗争,并最终取得民族的独立;正是有了像平山这样许许多多的革命老区,为革命作出巨大贡献、付出巨大牺牲,才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正是有了像平山这样许许多多革命老区,才缔造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牢固基石。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以平山为杰出代表的太行山革命老区的光辉业绩必将彪炳史册,永放光芒;以平山为代表的革命老区精神,必将时刻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抗战典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争取独立自由史册上可歌可泣的一页,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饱经沧桑的一章。在这一章中,平山作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核心腹地和著名的“抗日模范县”,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纪录片《平山记忆》可以看到,在艰苦卓绝的抗日岁月中,平山县有7万多人参军参战,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北方分局机关在平山度过三年零两个月,平山成为晋察冀根据地重要的兵员补充基地。这里涌现出平山团、回舍大枪班、“子弟兵母亲”戎冠秀等一批先进典型,栗政通、韩增丰等5000多名平山好男儿为国捐躯。平山的烈士人数位居河北省首位,走遍平山每一个乡镇,到处都有烈士的坟茔,到处都有英雄的壮歌。不仅如此,平山人民也付出了巨大牺牲,14700多名无辜平民被屠杀,大量房屋财产被烧毁。“巍巍太行起狼烟,黎涉路隘隐弓弦。龙腾虎跃杀声震,狼奔豕突敌胆寒”.面对残忍的日寇,平山人民没有屈服,而是越来越多的平山子弟拿起武器,奔赴前线,杀敌报国,展现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心。平山人民的行动和精神,为全国抗战树立了典范。这种伟大的抗战精神,对于当前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依然葆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历史缩影。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建设新中国,纪录片《平山记忆》中一幕幕饱含血泪的讲述,一场场激烈的战斗,一个个年轻而悲壮的牺牲,不仅是平山革命斗争的真实再现,更是中国革命的生动写照。特别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平山为中央指挥大决战、筹建新中国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坚定后方,成为中国革命名副其实的“心脏”.这里是中国共产党迎接胜利的落脚点,又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出发点。党中央在这里,指挥了三大战役、颁布了《土地法大纲》、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两个务必”,勾勒出建设新中国的宏伟蓝图,开启了进京赶考的新征程。放在历史的洪流中,平山记忆,不仅仅是平山人的记忆,更是中国革命的记忆、中华民族的记忆。正如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同志说的那样,“平山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梳理平山的革命历史脉络,我们可以发现,平山不仅仅是一个地域的革命历史,而是整个中国革命历史的一个缩影。时至今日,在这里形成的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依然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依然是党领导人民取得更大胜利的精神支撑。

篇8:抗战时期的中国大学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战争给我们带来灾难与伤痛,也给我们带来教训与反思。以史为镜,方能鉴今。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中国的大学经历了战火的考验,弦歌不辍,作育人才,为抗战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也为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的历史添上了壮丽的一页。本期“学术聚焦”以“抗战时期的中国大学”为主题,集中探讨抗战时期中国大学的办学方针、国立化运动、教会大学的应对以及大学教学与科研的成就。回顾抗战时期不平凡的历史,以飨读者。

上一篇:网上购物系统实训报告下一篇:基因革命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