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诗四首范文

2022-05-19

第一篇:当代诗四首范文

中国当代诗四首

高二语文同步辅导教材(第3讲)

中国当代诗四首

这四首诗歌的作者,大致属于中国当代诗歌流派中两不不同的诗群:朦胧诗群和新生代诗群。舒婷、梁小斌属于前者,韩东、海子属于后者。朦胧诗群崛起于七十年代后期,他们强调诗人主观的感觉世界,采用虚的写法,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使一些诗作读起来不再像过去那样明晰易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和《我热爱秋天的风光》,虽然算不上有多朦胧,但也具有这类诗的基本特征,如重视诗人自我的内心表达,运用象征、隐喻手法等。新生代诗群崛起于八十年代中期,他们的诗作大多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鉴赏时要联系创作的时代背景,或诗人的个性特征,去解读不同意象所蕴含的意义。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学习目标]

1、体味诗歌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2、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

[学习重点]

诗歌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学习难点]

“我”在诗中的作用。

[学习内容]

一、作者简介

作者舒婷,1952年生于福建厦门。70年代末,她的诗作便受到人们的关注,不久即

作为朦胧诗潮的代表人物而闻名文坛。结集出版的诗集有《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会唱歌的鸢尾花》等。舒婷的诗既有鲜明的时代的叛逆精神,又有执着而深切的热爱之情,发自内心而优美,被人誉为“心灵世界的歌”。

二、课文分析:

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是舒婷的代表作,也是“朦胧诗”的代表作。这首诗具备了“朦胧诗”的基本艺术特征,尤其是在象征手法的运用上,新颖而富有感染力。

“我”这个简单的个体,一开始是“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和“淤滩上的驳船”,所指的是贫穷、悲哀、苦难的人民。在后段中,同样是“我”,又成为“簇新的理想”、“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和“绯红的黎明”,所指代的依然是人民,但却是在一个新时代里,充满了希望和上升精神的年轻的人民。以“我”作为意象的凝结点,,象征变得丰富而饱满,人民的处境和容貌得到了深切、全面的表现。

另有一种看法是:诗中的意象“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和“淤滩上的驳船”,是概括了祖国长期处于贫穷和落后的状态;“簇新的理想”、“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和“绯红的黎明”,则写出了处于历史转折期的祖国的崛起和新生。为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交融感与献身感,全诗运用了主体与客体交错换用、相互交融的手法。主体是诗人的“我”,客体是“祖国”,而在全诗的进展中,让其合二为一 —— 我即是祖国,祖国也就是我。祖国是我的痛苦,我是祖国的悲哀;祖国是我的迷惘,我是祖国的希望;我是祖国的眼泪和笑涡,而祖国正在我的血肉之躯与心灵上起飞和奔跑。

这两种对意象的理解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我们可以看到,这首诗中的意象鲜明而且极具民族特色:“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极能调动读者的民族感情。整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

习惯上,人们将《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致橡树》、《这也是一切》、《暴风雨过去之后》这类作品称为舒婷诗歌的“高音区”。由于它们直接表达诗人的政治情绪与时代理想,因而获得较多的称誉。 从形式上看,这首诗歌诗句活泼,形成了一种内在的旋律:第一节多用复句,节奏较松缓,但又有变化,渐趋紧凑再松缓,读来使人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沉重痛苦;第三节多用单句,构成排比,节奏快速,突出了诗人对祖国“新生”的欢愉,显出生机勃发的跃动感,给人以快慰感。

二、四节都采用参差的句

1式,节奏松紧交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动。第二节是期盼的急切,第四节突出报效祖国的激情。美的意象加上这灵动的节奏,产生了浓郁的诗意。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可以说相当传统的:一是注意押韵;二是注意节奏的调控,每节诗最后的呼唤“祖国啊”既使全诗如同赤子面对母亲的倾诉吟唱,又自然地调节了全诗的节奏与感情,使全诗在舒缓的节奏中回忆过去、描写现实、展望未来,并在结尾的双重呼告中达到了抒情的高潮。

《我热爱秋天的风光》

梁小斌

[学习目标]

1、 理解诗人的情感。

2、 咀嚼诗歌深刻的哲理意味。

[学习重点]

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诗意。

[学习难点]

这首诗的理解有较大难度,意象的塑造不象前几首诗偏重于“形”的描绘,更多的是“抽象的主观意象”,应认真理解一些关键词语的内蕴,“深沉”、“洗黑”、“被太阳翻晒过的河流”。

[学习内容]

一、作者简介

梁小斌,生于1955年,山东荣城人。曾下乡插队落户,在1976年回城以后,曾做过

制药厂的工人。著名诗篇《中国我的钥匙丢了》就产生于他在制药厂做工人的时候。他出版的诗集有《少女军鼓队》(1988)。

这首诗歌开宗明义,直抒对秋天风光的热爱,而诗的内容则包含了一种深沉的哲理思索,能引发读者的广泛联想。

二、内容分析

这首诗歌以“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这一抒情主旋律勾连全诗。第一节写诗

人感受到了“秋天”(点出“意象”)的悠久和深沉;第二节写秋天陪伴、沐浴着“我”(意象)走向成熟;

第三节回应第一节,同时启开第四节,秋天的深沉启发了“我”的思想;第四节写思想的一部分;第五节回应开头,反复咏唱。全诗一唱三叹,螺旋式上升,铸就优美昂扬的意境。

这首诗的理解有较大难度,意象的塑造不象前几首诗偏重于“形”的描绘,更多的是“抽象的主观意象”,象“一条被太阳翻晒过的河流在我身躯上流淌/我静静沐浴/让河流把我洗黑„„”,景象的主观性较强,形象朦胧。其中一些关键词语的内蕴极深:“深沉”、“洗黑”、“被太阳翻晒过的河流”,既指生活的蕴积,又指对生活的反思,结合诗人的生活经历,可以看到诗人借用“秋天的风光”表达出对“创造”这一质朴而又永恒道理的认识,是对独立思想的价值的高扬。

联系作者的经历,想想经历过的**的十年,自然会想到这颗种子可能就是“爱”或“真”或“善”或“美”之类。我们的民族曾经有过这些东西,后来遗忘了,但还有机会弥补,只要我们去播种,去耕耘,就一定会有收获的,因为“秋天”永远不会消失。

这首诗歌既赞美了秋天的永恒,更赞美了劳动创造的永恒,突出了在耕耘之后一定会有收获的这一思想的永恒。所以,“永恒”是这首诗歌的灵魂。

全诗从秋天想到大自然,从大自然想到人类,从收获想到耕耘,作者思路极其开阔而有跳跃性,初读难解,但顺着它的主题句子仔细诵读就会觉得意味无穷。

《 山民 》

韩 东

[学习目标]

1、理解诗中“山”和“海”这两个重要意象的象征意义。

2、咀嚼诗歌的内涵。

[学习重点]

1、歌中“山”和“海”这两个重要意象的象征意义。

2、由诗歌联系生活实际争取有所感悟。

[学习难点]

联系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内涵。

[学习内容]

一、作者简介

韩东,1961年生,南京人。8岁随父母下放苏北农村,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在校期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期,他与李亚伟等人推出一股“先锋派”诗歌新潮,发表了《有关大雁塔》、《你见过大海》、《明月降临》、《山民》、《初升的太阳》等诗作,其中一部分已被收入多种探索、实验诗歌选本。“先锋派”诗歌也被人称为“后现代主义”诗歌,是继“朦胧诗”与“寻根诗”之后出现的一种诗歌现象。“朦胧诗”以象征、意象等手法表达主观情绪与伸张人性;“寻根诗”把诗歌推向民族的文化历史,试图在“天人合一”、“人神合一”的古文化境界中找回人们的“生命冲动”与“英雄精神”;而“先锋派”诗作则一反常调,把诗歌拉回到当代人的生活现象与实际存在中来。他们主张诗歌与“生命”联系,认为“诗到语言为止”,从而显示出“反文化”、“反意象”、“反英雄”的诗歌倾向。韩东的诗,带有一种哲理味,严密、细致、反复说明而语言则平淡无味。

二、内容分析

这首诗假借一个山民的口吻,叙述了一个故事:山民不安分于“山”,总向往着“海”。在这里,“山”已经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山了,它象征着:封闭、愚昧、贫穷、落后,而且无穷无尽、无休无止。“海”自然也成了一种象征:它开放、富裕、先进,无疑是理想的乐土。

诗中的山民向往山外边的生活,但这向往只是停留在一种刚刚觉醒的朦胧状态,所以“他”只是“想”,只是“遗憾”,并没有坚定地走出大山的信念,更没有实际的行动。这样一代代的山民,就只能永远生活在大山中,也就永远见不到“大海”。我们是不是能从诗歌中读出诗人传递的批判:“他”不满自己的祖先,但“他”恰恰忘记了自己也是未来孩子们的祖先,“他”的只想不行动也只会给孩子们造成“遗憾”。这种山民意识,限制了他们的生活空间,束缚着他们的发展。当然诗歌留给我们的思索远不止这些,让人想到的这里也是丰富的,比如:人一生到这个世上,他就不是只属于自己的了,他应该担负起不该忘却的对他人的责任。一首诗歌能创设一个供人想象的背景,能启人深思,那就可以说是一首成功之作了。

这首诗歌发表于改革开放初期的1982年,联系这个背景,我们就不难理解这首诗歌蕴藏着对封闭的传统生存方式和传统文化的批判,以及对真正的思想解放的呼唤。

三、资料

从艺术上讲,这首诗也是很成功的。诗人没有用直抒胸臆的语言表现他的思考和批判,而是用一种纯客观的叙述性口语,让题材本身出来说话。这种“纯客观”,又不同于50年代的再现型诗歌。„„这首哲理性很强的诗,却不见有什么“片言立其要”的警句,诗人所关心的是诗的整体结构。在这里,每一句都是平淡的,但你却不能从整篇诗种抽掉每平淡的一句,它们共同支撑着诗美的空间,使全诗富有更大的张力。

——陈超 《20世纪中国探索诗鉴赏》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 子

[学习目标]

抓住诗歌意象,体验美好诗情。

[学习重点]

理解诗歌的三个层次的意思。

[学习难点]

理解诗人生命中的两难心境。

[学习内容]

一、作者简介

海子,是一位富有才华,沉湎于心灵之旅的理想主义诗人。原名查海生,1964年生

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1977年年仅15岁时便考取了北京大学法律系,1983年毕业至中国政法大学,开始时在校刊工作,后转至哲学教研室。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自杀时他身边带有四本书:《新旧约全书》,梭罗的《瓦尔登湖》,海涯达尔的《孤筏重洋》和《康拉德小说选》。他在遗书中写到:“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年仅25岁。死后留下了近两百万字的作品,他作为诗人,其声誉是生前已发表的五十首诗所奠定。

海子生前的好友、诗人西川曾回顾说:“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这或许是由于他的偏颇。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海子在献身诗歌事业的同时是以牺牲尘世的日常生活为代价的。

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于海子死前的两个月。在诗中诗人终于开始拟想尘世的幸福生活。

二、内容分析

这首诗的特点是语言清新明朗,意象单纯明净,诗情温暖美好,是诗人真诚良知的体现,诗的背后却藏着一颗高贵痛苦的心。

全诗共三节,一节一个层次,全面地阐释了幸福的内涵。

首先,海子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大的环境: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给人开放、辽阔、美丽、温暖的感觉,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由劳作,享受平凡而真实的生活,这就是一个幸福的人了。

但这还不够,还要将幸福与亲人分享,与每个人分享,因而诗人对幸福的阐释在第二节由物质的层面转入到精神的层面。接着在第三节里,诗人又作了更深层次的描述:幸福不只是关注自己,以自己为中心,还要关心他人,关注陌生人,关注大自然,与社会及自然的一切和谐相处,没有争斗,只有祝福,展示了诗人的博大爱心和真诚良知。

但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达的“在尘世获得幸福”的憧憬,只存在于诗人一时间的想象中。他把祝福更多地留给了世人,而诗人自己却没有(或不愿)找到尘世的幸福生活。这首诗歌,两次说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都表达美好的情感,但情味有所不同。第一次说,是循第一章情调发展,即“喂马,劈柴”等,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情调上是一致的;第二次说,是逆第

二、三章情调的发展,即本来顺着“愿你”的祝福,最后应是更昂奋的博爱情怀的展露,可是诗人却陡然一转,“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犹言尘世幸福是你们的,他人的,我海子仍然偏安一隅,独守清高。诗人心怀始而热情开放,终而封闭,这大概就是这首诗的情感发展的线路。

三、资料

这首诗是土地的情诗,它袒露着平凡的真理,又不虚张声势。我们读着它,很顺利地就汇入了秋天的河流。它不求撼动我们,它只让我们静静领略土地那永恒的精神。在这首短诗里,自然的丰饶与人类灵魂的成熟,被诗人化若无痕,融会在一起,天人合一。这是现代的秋,也是昨天和明天的秋;是自然的秋,又是生命意志的秋。

——陈超 《20世纪中国探索诗鉴赏》

第二篇:第一册中国当代诗四首-教学教案

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追求真、善、美的思想感情和良好的审美趣味。

二、通过反复朗读,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中的节奏、韵律,从而体会诗中浓郁的思想感情。

三、采用总体感知、揣摩诗句、扩展评价的赏析方法,训练学生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咀嚼品味诗歌的意境美来读出一定的诗味,达到激发学生兴趣,陶冶性情的目的。

教学设想

本课用两课时教读和自读。这一课中包括四首现代诗,不必每一首诗都讲透讲深。

一、教读《再别康桥》,这首诗语言华丽轻盈,章法整齐,音韵柔美和谐,在形式方面达到很高的水准。

二、《死水》这首诗在教学时,教师着重介绍闻一多的“三美”主张,然后指导学生通过吟诵来领悟其中的“建筑之美、音乐之美、绘画之美”。

三、《我爱这土地》和《赞美》两诗则让学生尽可能结合背景资料,动用关于意象概念和象征方法的知识,揣摩诗句度尝试自己进行评价。

(一)背景材料

1、1920年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在剑桥大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据他自己后来回忆,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仰卧在有星星黄花点缀的葱绿草坪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有时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他完全陶醉在康桥的美景中。1922年2月,徐志摩离英返国的前,曾作长诗《康桥再会吧》,在诗中称康桥为“我难得的知己”、“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

1928年7月徐志摩重访英伦。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里逗留一夜之后,一个人悄悄地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友人,遗憾的是,他要寻找的友人谁也不在,吸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地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情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同年11月,诗人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2、闻一多创作诗注重“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死水》一诗体现了他的“三美”主张。

对《死水》的写作时间和写作缘起有不同的解释。一般认为,1922年赴美留学,他不堪忍受身为中国人受到的歧视,曾写过多篇爱国主义诗篇。1926年他怀着对祖国的渴念和期望从美国归来,但北洋军伐统治下的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令他极为失望,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正是这种现实冷却了他的爱和期望,面为本诗的深层根基。

(二)赏析资料

1、《我爱这土地》作于抗战初期。诗以“假如”开头,这个头开得突兀、新奇,不禁令人驻足观望,凝神沉思。诗中的“鸟”是泛指,是共名,他不像历代诗人所反复吟唱的杜鹃、鹧鸪那样,稍一点染,即可具有一种天然的特殊的情味和意韵,而是全靠诗人在无所依傍的财政部下作出的新的艺术追求。再则,诗中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也和古典诗词中栖止的黄莺、啼血的杜鹃、冲天的白鹭等大异其趣,它纯粹是抗战初期悲壮的时代氛围对诗人的影响所致,同时也是艾青这位“悲哀的诗人”(诗人自称)所具有的特殊气质和个性的深情流露。

2、穆旦,原名查良铮,1918年出生,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外语系。抗战爆发后,随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师生从长沙步行千里之外的边城昆明。1942年5月毅然加入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这些经历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抗战以来,穆旦的心灵和肉体受到了双重的考验,长沙到昆明的艰苦之旅,在诗人眼前展开的是烽火连天、山河破碎的现实,使他产生对民族生存状况的痛苦记忆。这种见闻和经历引起诗人对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的沉思(如他对战时中国农民非凡的忍耐力的注意)。《赞美》充满了对坚韧的民族生存力的礼赞。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和讲析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来体味其中的诗意。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色轻轻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徐志摩在语言形式上是追求艺术美的,但他不是钻到象牙塔中去艺术而艺术。他有理想,并把对理想的追求看得高于一切,胡适在《追悼志摩》中说:“他的人生观就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简言之,他的理想就是英国式的民主,英国式的政治。

二、教师点明本课的教学重点,并指导学生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诵读课文。教师做出提示: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应读出委婉细致的感情。在朗读时,注意读出诗歌轻盈的节奏。

2、播放录音,学生模仿。

3、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感知诗歌的内容。

1)提问:根据背景资料,你认为这首诗主要抒发了什么感情?

明确:对康桥的依依惜别的深情。

2)提问:诗人在离别时,写了康桥的哪些风光?你能概括出几幅画面?

明确:有岸边的柳树、康河的水草、榆树下的清潭。

3)提问:诗人告别时,做了哪些事(动作)?

明确:招手、寻梦、放歌、沉默。

三、逐节讲析并评价。(播放关于康桥的风光片)

1、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向西天的云彩招手作别,给全诗定下抒情基调既有难舍难离的真情,又有淡淡的无奈与感伤。

2、第二节,写了岸边的柳树,“金柳”是夕阳下的柳树的生动色彩的描绘,它秀美婀娜,好像“新娘”,既喻出其形态的美好,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谁能够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婚呢?“艳影”“荡漾”在“我的心头”,物我合一,情景交融。

3、第三节,写了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摇,惬意平静。并有向诗人打招呼之意。“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不仅物我合一,而且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愿意永远留在康河,“生于斯,长于斯”。

4、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浮藻间好像沉淀着彩虹做的梦境。融情入景,将人带入梦一般的意境中。

5、第五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在流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即将要离开,撑着长篙去寻找那“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想要“放歌”,快乐的情绪达到了顶点。

6、第六节,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情绪低落下来。于是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离别的伤感的笙萧,诗境恢复寂然。连夏虫好像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保持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充满了无法化解的离愁别绪,将诗人沉思默想的心境推到了极致。

7、第七节,与开头呼应。诗人是那样不舍得离去,却“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愿惊动心爱的康桥,不舍得让康桥与我一同伤感。这一节不是对第一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更加深情,更加眷恋。同时也有一种洒脱的韵味。

四、再次朗读,伴以轻柔的欧洲田园风格的音乐,同时播放关于康桥的风光片。

五、分组朗读,在组内评出读得最好的组员。

六、布置作业:阅读《语文读本》中《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来感知《死水》的“三美”。

2、训练学生揣摩《我爱这土地》和《赞美》的诗歌意象,读出诗歌意韵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死水》

《再别康桥》是那么空灵柔美,给我们描绘了一条有着“彩虹般梦境”的康河。而闻一多的《死水》则给我们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感受。

二、结合背景资料指导学生吟诵《死水》。

1、诵读提示:《死水》是新格律诗的代表作之一。四句一节;行数、字数整整齐齐;停顿、韵脚斩截自然,遣字造句绘声绘色。具有“三美”。

2、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留意诗句中有关色彩的描绘。

3、让学生读出反讽意味和强烈的憎恨之情。

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出“死水”的象征意义。(讨论)

明确:答案不要求一致,可以有如下几种说法:(1)“死水”象征美国社会。那是一个外表繁华,内里充满罪恶的社会。(2)象征北洋政府。当时腐败的北洋军阀政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3)象征黑暗的中国。

四、让学生结合赏析资料自读《我热这土地》。提示:注意读出其中缠绵而深沉的感情。诗的第一节使用了由一系列“的”字组成的长句,诗意层层深入。第二节陡然来了一个大转折,就像一个高明的歌唱家,充分理解乐谱最后一个休止符的意义,他吸够了气,蓄足了势,终于唱出了最高的一个音符。

五、做练习: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19999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0题)

1、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灯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着的爱。

2、关于“土地”、“河流”

第三篇:30《诗四首》

第12周第1课时

八上语文第六单元 第30课

课题:《古诗四首》

(主备:稼轩中学 李德智 )

《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教学设计

【课标与教材分析】

1、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古诗词的目标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阅读教学的建议是:“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2、本文是第六单元的古诗。《归园田居(其三)》写的是田园之乐,实际表明的是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声。《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渡荆门送别》描绘的是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登岳阳楼》这首诗通过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衰败、中原动荡之忧,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 【教材重点】品读赏悟诗歌

【教材难点】吟读品味,在明确背景基础上,整体感悟,赏析重点词、句。 【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不高,认知、品析诗歌还欠火候;他们年龄尚小、阅历尚浅,品悟诗情也须点拨。选择一个好的教学方式、确立一个好的教学策略,是学习本文的制高点。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深入理解诗句,感悟诗意,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体会杜甫诗歌炼字炼句的妙处。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朗读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古诗词。诗的节奏、韵律,所蕴含的感情内涵都要靠读来感受体会,因此,朗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②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法: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相互讨论,主动质疑,以学促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情怀。 思维目标:

通过对关键词的品味,提高学生辨析能力。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构建动场】

一、教学导入:

导入新课: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官场格格不入。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走近诗人: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时年四十一岁。后世称“靖节先生”。

二、诗歌的朗读与鉴赏 语文活动一:读出诗韵

(1)学生自读两首诗歌。教师提示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自己对诗歌感情的理解。

(2)教师点个别学生朗读两首诗歌,并且由学生解说自己这样读的想法。 (3)师生共同点评学生的各读,教师做重点的指导,并适时范读。 (4)学生个别读。 (5)学生齐读。

语文活动二:绘诗境。

读诗歌,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人笔下“园田”的景象。 教师导学:

明确:我在南山下种豆,豆地里野草长得很茂盛,豆苗却长得稀疏。我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晚上在月光下扛着锄头回家歇息。道路狭窄,路边草木丛生,傍晚的露水沾在我的衣服上(打湿了我的衣服)。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语文活动三:悟出情感 教师导学:

探究:诗的末句“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 【教学参考】

明确:“愿”字蕴含了作者要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的意思。表明诗人要保持人格的完整,坚持人生理想,以真诚的态度、自然的方式生活。

【综合建模】

教师导学:

结合《归园田居》其他四首古诗,谈谈陶渊明的主要思想? 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虚里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以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板书设计】

方法

整体把握悟诗情

生动形象绘诗境

炼字赏句品诗韵

【作业】

1、 背诵、默写诗歌。

2、自读《归去来兮辞》,体会陶渊明的思想。

《使至塞上》

【构建动场】

一、教学导入: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走近诗人: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朝著名诗人。其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与孟浩然并称“王孟”。宋朝苏轼曾称赞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写作背景:

这是一首纪行诗。开元二十五年(737)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bō)的河西副使崔希逸,但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诗人身负朝廷使命前往边塞,诗即记述这次出使途中所见所感。

二、诗歌的朗读与鉴赏 语文活动一:读出诗韵

(1)学生自读两首诗歌。教师提示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自己对诗歌感情的理解。

(2)教师点个别学生朗读两首诗歌,并且由学生解说自己这样读的想法。 (3)师生共同点评学生的各读,教师做重点的指导,并适时范读。 (4)学生个别读。 (5)学生齐读。 语文活动二:绘诗境。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王维在“塞上”的所见所闻。教师导学: 明确:

我轻装简从出使边塞,来到居延以外的地方,慰问边疆的将士。就像飘飞的蓬草随风飘出了汉朝的边界,北归的大雁飞入了胡人的天空。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一缕青烟直上青天,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走到萧关恰巧遇到侦察兵,说都护正在燕然山前线。语

文活动三: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使至塞上》诗中有什么样的画面?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的画面。

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一缕青烟直上青天,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

活动四: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向黛玉学诗一节中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同学们想想,能不能把“直”“圆”换成另外两个字,看看效果如何?

明确:

这句精于炼字,“直”字、“圆”字用得好以传神的笔墨描写了奇丽壮美的塞外风光,诗歌以烽烟之直、落日之圆突出大漠的辽阔无边、空旷荒凉。笔力苍劲,视野开阔,意境雄浑。用笔简洁却意蕴无穷,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

【综合建模】

教师导学:请大家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

明确:

就像飘飞的蓬草随风飘出了汉朝的边界,北归的大雁飞入了胡人的天空。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板书设计】 直 圆 征蓬 归雁

方法

整体把握悟诗情

生动形象绘诗境

炼字赏句品诗韵

【作业】

1、背诵、默写诗歌。

2、自读王维的其他古诗,体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第四篇:冰心诗四首

冰心诗四首 《母亲》《纸 船》

【教学目标及重点】

一、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及深刻的哲理。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讲授《母亲》

一、介绍写作背景。

二、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三、学生理解诗歌的所包含的情感。

歌颂“母爱”的博大无边、伟大无私。

四、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五、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讲授《纸船》

一、 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山水寄意,草木传情。”是的,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志士或者借一朵鲜艳的小花,一朵枯萎的小草,或借一滴晶莹的露珠,一股清冽的甘泉来抒发他们内心的情感。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借物抒情的诗歌——《纸船——寄母亲》(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教学新课

(一) 整体感知

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诗歌,钢琴曲伴奏以促进朗读效果,烘托气氛。

学生思考:作者冰心在本诗中抒发了什么情感?

(二) 重点学习与训练

1. 请根据诗中给出的提示,想象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 2.第一节诗的前两句表达了什么意思?并请找出表达句意的关键词语。 明确: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思念由来已久。 关键词语有:从不肯 总是 一只一只(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并对学生的朗读加以指导)

3.第二节中,诗人精心叠出的纸船抛入大海后,发生了什么样的结果?这种结果是令人心碎的,作者自己明明知道没有结果却还是“不灰心地每天地叠着”,又在表达自己的情感上有什么不同?并请找出表达句意的关键词语。 明确:愿望能否实现,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诗人能否寄托思念,能否排解孤独、忧伤。只有她自己不停地叠寄托自己对母亲深深思念之情的小纸船,才能最充分地表达出诗人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4、第三节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这种写法在诗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并请找出表达句意的关键词语。

明确:在第三节中,作者运用了想象的写法。这种写法充分地写出了诗人对母亲强烈的思念之情。

关键词语有:梦中看见 不要惊讶 含着泪叠的 载着她的爱和悲哀 5、诗中的纸船有什么象征意?(指名几名学生朗读,重在体味诗歌的情感) 明确:纸船象征了作者爱母亲、爱祖国的那一片诚挚之心。 6、引导学生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明确本诗的写作方法是“借物抒情”。 7.选几名学生配乐朗诵这首诗。

(四)梳理、总结、扩展

《纸船——寄母亲》这首诗运用借物抒情的写法,借含泪叠的纸船纸船抒发了作者对母亲、对祖国的那一片深深的诚挚的思念之情。诗歌朗读起来,感情深沉浓郁,令人回味悠长。 [布置作业] 把你对同学、伙伴以及长辈的思念之情用借物抒情的写法写出来。字数500字左右。

《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补充课外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涵; 3.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学重难点:

1.补充课外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涵; 2.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学准备: 补充课外阅读材料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成功的花》 一.导入 二.分析课文

1.你羡慕别人的成功吗?成功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艰辛,让我们来看看冰心是怎样用短短的几句诗来概括成功的过程的。 2.全班有感情地齐声朗读,注意吐字清晰、有节奏。 3.教师指导学生,教学生朗读技巧,重音、语气、语调。 3. 句子比较:

A: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B:成功的花,人们惊羡她的明艳。 A句和B句哪一句表达效果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 A句的表达效果好,因为A句表现出了人们只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却看不到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苦劳动,表达出了作者的感慨。

4. 集体朗读后三句,思考:作者想通过这三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请用简短的话概括出来,你感悟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 成功来自艰苦的奋斗;不经过奋斗和牺牲,哪来成功的“明艳”等。 二.课文内容讨论

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参考小结]: 我们要学习花的奋斗和牺牲,从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这才是最重要的。花的成功如此,人的事业的成功,人的成长发展,不都是如此吗?

四.当堂背诵 五.作业

1.根据《成功的花》所表达的意思创作一幅画或一组画,并把这首诗工整地写在画上,然后在班级上交流。

2.有感情地朗读《嫩绿的芽儿》,巩固背诵《成功的花》。

(二)教学《成功的花》

检查朗读《嫩绿的芽儿》,教师简单评价,全班齐读。 大家能说出几种修辞手法?这首诗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嫩绿的芽儿、淡白的花儿、深红的果儿变成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在对我们讲话,我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话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大人有大人的腔调,小孩有自己的语言,人物的语言要符合他的形象特征,我们看看这三个形象有什么特征呢? [参考答案] 1)嫩绿显示健壮、旺盛和朝气。

2)淡白显出朴素、纯洁,不追求外表的华丽。 3)深红象征丰硕、甜蜜和美丽。

4.“芽儿”“花儿”“果儿”说的话能互换吗? [参考答案] 不能。因为它们说的话与各自的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芽儿”需要成长发展,正如青年需要学习、提高。一旦开出花儿,不是要孤芳自赏,而是要装点大地,有如青年要以自己的青春年华为社会注进旺盛的活力。最终结成“果儿”,又如青年要甘于以牺牲、奉献为社会创造巨大财富,使人生更加辉煌。 四.作业

将自己对未来的构想整理成文,200字左右。

《“诺曼底”号遇难记》

【教学目标】:

1、 了解雨果在法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及其作品的价值。

2、 认识生命的意义、面对灾难时生命的价值体现以及对待职责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对哈尔威船长以身殉职行为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时数】: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

1、收集有关“雨果”及其代表作的资料,确定向学生介绍的内容。

2、反复阅读课文,能很好地读出课文第十六段后“简短有力的对话”的语调、语气。

3、 准备好投影仪,写好投影片。

4、 准备好课堂研究的话题。

学生:

1、借助工具书,熟悉课文中的字词,编好字词练习,朗读课文。

2、借助图书室、网络等查阅“雨果”的相关资料,摘抄在本子上,课上交流。

3、根据教师提供的研究话题,自行选择,并学会与同学共同研究。 【教学过程】:

一、 了解作者,导入新课

教师投影作者“雨果”,根据学生准备的资料,有选择的投影出来,进行交流。学生可以补充。此时,教师要通过询问获得资料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学习方法”的掌握。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作适当分析,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雨果”及其作品的地位,进而导入课文的学习,完成第一个教学目标。

二、 学生默读课文(时间3分钟),了解全文情节,准备复述。

三、 指名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可以采取“接龙”的形式(即有人说得不够清楚,可以由会说的接替),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达到全面感知。

四、 分小组,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动的语段读给同组的同学听,并交流感悟。(时间10分钟)

五、 小组推荐同学来朗读,要读出语调、语气,并分析处理的理由。教师根据同学的分析,引导学生从“生命的意义”这一角度来思考阅读的感悟,特别是重点阅读第十六段后的“简短有力的对话”和文章结束对船长的描写,结合“探究·练习一”,引导学生讨论“对船长以身殉职行为的认识和理解”,认识到“面对灾难时生命的价值体现”以及“对待职责的态度”。

六、 研究性学习:

(1) 蚂蚁在遇到火灾和水灾等时,总是抱成团,以个体的牺牲来保全群体的生存,怎么理解?

(2) 去年的高考题,面对危难时,首先丢掉的是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

(3) [探究·练习三]。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课前对这三个话题进行选择,确定自己的研究内容,提出自己的研究见解,与同学合作交流,课堂上由每个专题派出一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其余同学可以提问、质疑。 通过研究学习,从中认识到对生命的珍惜,对生命价值的真正理解,对职责的态度。

七、 自主学习:请学生投影课前准备的关于字词的练习,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字词的掌握情况。教师对从中发现的掌握较差的学生要加强指导。

八、 布置作业:写一段对“生命·职责”的感悟的话,要求真实,字数不限。 教学建议:

本课是第一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通过对作家“雨果”的学习指导,教会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在对课文的理解中,着重在运用各种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感悟文章中对生命、对职责的态度,充分感受到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为综合实践活动“我爱文学”作基础;研究学习的话题讨论则是对课文中心的拓展。字词练习,体现自主学习的目的。

资料搜索: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旗手和领袖。他出生于贝尚松城的一个军人家庭,一生几乎经历了整个19世纪,在诗歌、小说、戏剧、政论创作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1826年出版了第一个诗集《歌颂集》,同时期开始写作小说和戏剧。1830年创作了浪漫主义剧本《欧那尼》,第二年又出版了第一部重要小说《巴黎圣母院》。19年流亡期间,他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有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等。雨果是一位高龄多产作家,在长达60多年的文学生涯中,为后人留下了79卷文学作品和4000多幅绘画作品,是法国和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份宝贵遗产。

今年是雨果诞生80周年,为此法国与世界各地人民一道以各种形式来隆重纪念这位“十九世纪无可争议的君主” ,在“雨果年”里,让我们一起走近雨果。

早在雨果诞生80周年之时,人们就为他举行了国庆般的盛大活动。法兰西史无前例地为在世的作家举行了如此盛况空前的庆典,因为雨果在人民心中已经成了思想领域里的文学太阳。

1885年5月22日,83岁的雨果老人与世长辞了,法兰西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古代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1、 发学习了解古代文化的兴趣。

2、 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3、 掌握文言文学习的一般方法。 教学设想:

所选的两篇文言学生并不陌生。《郑人买履》在小学人教版十二册原文出现过,《刻舟求剑》在第六册以白话文的方式出现。现在又出现在初中第一册教材中,虽然有重复之嫌,但也为小学与初中学习过渡降低了难度。在教学时,重点应在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学习方法的指导上。

作为初中文言教学的起始课,进度不宜太快,一课时可能比较紧张,故安排两课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重点:

熟读课文,整体把握。

教给方法,归纳整理。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讲讲小学学过的寓言故事。

2、介绍《韩非子》,导入新课。

二、熟读课文,整体把握。

1、齐读课文。

2、师生评价,正字正音。

(要求学生认真读,注意听与自己不一样的读音,判断正误)

3、学生自读。

4、同桌互读。

三、教给方法,归纳整理。

在活页纸画制表格(先画出框架,抄好原文,空好格。) 时间

内容

备注 年.月.日

郑人买履

《韩非子》 郑人有欲买履者

欲(且):想要,打算。

郑国 想要(lǚ)鞋子

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

先自度其足

(duó)量长短

(duó)量长短

事先量了自己的脚

(dù)尺码

而置之其坐

置之不理

同“坐”,座位。

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旁边。

2、教师检查指导格式是否正确,原文是否抄好。

3、原文抄好后,请同学对照注释,给加点字注音,解释,翻译句子。

三、 布置作业。 课上没有完成的,课后继续完成。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 整体把握全文大意 1、 听录音,听清读音 2、 正音

涉 坠 遽 契 惑 3、 散读,读准字音 4、 齐读

5、 再听录音,边听边划好停顿、重音 6、 跟读录音,注意停顿节奏、重音 7、 复述故事大意

四、 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词义

1、 掌握下列词的意思

涉江:渡江 其:他 坠:落、掉 遽:急速 契:同“锲”,刻 是:这里 所成坠:落下去的地方 所契者:刻的地方 求:寻找 行:走 不亦――乎:不也是吗 惑:糊涂

2、 再读课文

五、 学生逐句朗读,解释意思

有一个乘船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落到水中,急忙用刀在船上刻个记号,说:“这里是我的剑落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他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船已经航行了,但是剑没有“航行”,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六 理清层次,弄清句子的关系

1、 哪句话告诉了我们故事的起因?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2、 结果找到了吗? 没有

为什么没找到?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文中哪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这件事有何看法?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这是个什么句?(反问句)

5、 按照起因、经过、结果、议论背诵全文

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随客观事物变化而变化,不能墨守成规、因循守旧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讲讲与刻舟求剑相类似的事,加深理解

八、作业

1、 背诵全文

3、 练习册

第五篇:冰心诗四首

三、冰心诗四首

教学目的:

1. 体会诗中所要抒发的感情和所蕴涵的深刻的哲理 2. 学习这四首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 朗读诗歌

2. 创造性地感悟诗歌,把握作者是如何来抒情和阐述哲理的。 教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

母亲是伟大的,无私的,母亲的怀抱是温暖的。先让我们来看看冰心奶奶是怎样来赞美母亲的?简介作者(“爱”的哲学——自然、童贞、母爱。有关作品等)

二、学习《母亲》(找一张母女相依相偎的图片) 1.朗读诗歌:

(1)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2)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3)你认为哪些字该重点读?

(4)文中的“躲”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再读课文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抒发这种感情的? 3.抽同学朗读。

三、学习《纸船》

1.先请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注意纠正读错的地方。 2.讨论:

(1)这首诗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2)作者折纸船的整个过程你能描绘一下吗? 3.再抽读该首诗:注意要有感情。

(1)这只纸船母亲肯定是收不到的,但母亲为什么却能在梦中看见呢?

(2)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抒情的?并区别一下这两首诗的抒情侧重点。 4.齐声朗读这首诗。 四.拓展训练

以上两首诗都是抒情短诗,它们都是借用特定的物象(具体事物)来抒发感情的,请你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一个事物来抒发赞美母亲的感情。 五.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第二课时

一. 导入:屏幕映出两幅画(一幅绚丽的花,一幅科学家的画像)

教师导入语:这幅花美吗?你羡慕它的明艳吗?这位科学家你熟悉吗?你羡慕他因成功而得到的荣誉吗?好,老师对你们的回答先不做评论,先让冰心来告诉我们这个人生的哲理吧! 二. 朗读诗歌

1. 先请一名学生朗读《成功的花》,其他同学注意听,听一听该生朗读的节奏,重音是否确当,读后大家帮助纠正 2. 讨论问题:

(1)“惊羡”一词什么意思?可以换成“羡慕”吗?“浸透”、“洒遍”分别换成“浸湿”、“洒下”好吗?请说明理由;

(2)花的“明艳”与“泪泉”和“血雨”之间有什么关系? (3)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启示?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4)你能举一些名人成功的例子吗?

3.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板书。 泪泉、血雨 芽儿——————→明艳的花

↓ 艰辛、牺牲

人——————→成功的人(事业成功、荣誉夺目)

4. 学生在领会的基础上,再有感情的朗读(朗读形式:男、女生分读,全班齐读) 三. 学习第二首诗《嫩绿的芽儿》

1. 学生朗读诗歌(提醒读时注意停顿、重音)

2. 你们能用素描速写笔法将这三小节的意象用三幅图画形象地表示出来吗? 「请一学生上黑板画,其他学生在自己本子上画」 3. 讨论问题

(1) 找出诗中写色彩的词,体会其作用; (2) 这三小节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3) 诗人以果树生长来比喻青年的成长,用拟人、反复的方法借“芽”、“花”、“果”之口劝勉青年应该怎样做?假如那青年就是你,你该怎么做呢? 4. 教师总结、板书:

果 ↓ 芽儿————→发展、学习提高 ↓ 人 树 ↓ ↓ 成 成 ↓ 花儿————→贡献、努力回报 ↓ 长 长 ↓ ↓ 的 过 ↓ ↓ 过 程 ↓ 果儿————→牺牲、贡献社会 ↓ 程 5. 配乐朗读《嫩绿的芽儿》

三. 背诵四首诗(开展小组竞赛活动) 四.教师小结:

1. 总结一下“冰心体”小诗的特点

冰心的小诗,主要是歌颂母亲、自然、童真,这也是冰心早期创作的主题,是她当时“爱的哲学”思想体现。课文中的前两首是抒情短章,以“情”感人,偏重情感,风格温婉;后两首诗是哲理小诗,以“理”明人,侧重理趣,发人深省。四首小诗语言凝练,清丽。 五. 布置作业: 六. 布置作业: 完成“探究练习”四。

1.小作:学习冰心小诗风格,发挥想象,借助形象事物,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自创

一、两首小诗,为办手抄报准备材料;

3. 阅读冰心《繁星》、《春水》并作读书笔记。 「可以就一个词或一句诗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也可就一首诗谈意旨」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当代诗四首范文】相关文章:

诗四首范文05-23

30诗四首范文05-18

冰心诗四首范文05-18

诗四首赏析范文05-21

新版诗四首范文05-21

诗四首教案范文06-06

诗四首解析范文06-06

3冰心诗四首范文04-07

三十诗四首范文05-21

30课诗四首范文05-23

上一篇:对比性作文范文下一篇:大海爱蓝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