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课诗四首范文

2022-06-06

第一篇:第30课诗四首范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五首复习语文版

望岳 练习题

1 这首诗的字眼是_____ 2 这首诗围绕一个“望”字来写。但“望”的角度却不断发生变化。结合全诗说说诗人是从哪些角度来望岳的。

1 这首诗的字眼是__望___ 2.诗人从远望,近望,细望,神望,几个角度来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远望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近望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细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神望

一、 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 夫如何( ) 决眦( ) 钟qing 水何dandan ..山岛songzhi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荡胸生层云( ) 造化钟神秀( )自缘身在最高层....( ) 决眦( ) 水何dandan .

2、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1)王安石《登飞来峰》中抒写诗人远大抱负的诗句是: , 。 (2诗以言志,杜甫在《望岳》中的“ , ”。就表达了诗人勇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壮志。

二、诗歌赏析

登飞来峰

宋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 这首诗中,“浮云”这个意象的寓意是什么?

眼前的困难挫折、障碍、困难 。

(2) 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睛前的困难吓倒 。

望岳 唐 杜甫

专心

爱心

用心

1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表明诗人并未登上泰山之顶的依据有两个,一是标题中的“ 望 ”字,二是诗句中的“ 会当 ”一词。 (2)这首诗中颔联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割”“钟”两字,历来被人称道。请你选择其中一字分析好在何处?

“割”字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了阴阳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特点。“钟”字形象地写出了大自然把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到泰山上,表现了作者对泰山的喜爱之情。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赏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诗的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这是如实的记事写景。天刚蒙蒙亮,诗人便登上破山,来到了兴福寺。一轮红日冉冉升起,阳光铺洒在寺内外郁郁葱葱的林木上,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看到这一切,诗人感到心清目爽,诗兴随之而生。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两旁长满了翠竹的羊肠小径,蜿蜒曲折,一直伸向幽深处。参差错落的禅房,掩映在蓬勃茂盛的奇花异木之中。这一联写了竹林、小路、花木、禅房,描绘出一个美妙幽寂的环境。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放眼望去,初升的阳光,在草木山石间相互辉映,许多色彩斑斓的山鸟在花间枝头蹦跳着,鸣唱着,显得是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令人羡慕。傍山丛林之中,有一水潭。水清见底。微风吹过,泛起一层层波纹。俯身下望。倒映的山光天色中,又添进了诗人的身影。随着水波的颤动,诗人顿然生

专心

爱心

用心

2 出一种了悟之感。此前积蓄萦绕在心头的无数尘俗杂想荡然无存,自己已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难分彼此了。

颈联写山中鸟儿与人都陶醉在秀丽的山光水色中,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

“万籟此俱寂,但余钟磬声。”尾联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隐隐约约的悠远之音更突出了山寺的宁静。诗人觉得一切似乎都停止了,身边乃至整个世界是那样的清净,只偶尔还能听到仿佛是天外传来的一两声缓慢的钟磬声。此刻,诗人的心灵完全得到了净化。得到了安宁。

通观全诗,我们看到这首诗所表现出的思想情操、审美心理, 与禅宗有着紧密的联系。自南朝宋末,佛教禅学派的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由古印度天竺来我国传法以后,禅宗便在我国的思想文化领域渐渐渗透开来。禅宗重视现世的内心自我解脱.尤其注意从日常生活的细微小事中得到启示.从大自然的陶冶欣赏中获得超悟。在诗歌中,常常是通过清净、恬淡,幽寒、旷远的景物,创造出一种寂寥,宁静,超尘脱俗的意境。常建这首诗.是一首题壁诗。所题为佛寺掸院,所咏是寺中景物,表现了一种幽静空寂的氛围,并以此实现心灵的超脱顿悟,达到内心世界的自我平衡。联系作者的生平来看,常建一生“沦于一尉”,仕途很不得志。辞官归隐后,他对社会现实也并没有完全忘却。在他的写边塞题材的诗歌中,就常常流露出作者对世事的感愤,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这些再来读常建的山水田园诗,就会发现,他寄情山水,正是企望能以此排解内心的苦闷,摆脱尘俗的干扰。应该说,《题破山寺后掸院》同样也是作者这种心境的反映。 专心

爱心

用心

七年级30课《诗五首》练习题

执笔人:石爱民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景兼写时令的句子是: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托月传情,寄托对朋友关切之情的句子是: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运用想象,把明月人格化的句子是:

4.《江南春》中描写春天辽阔在大地的句子是:

5.楼台亭榭在烟雨中掩映,时隐时现的句子是:

6.《登飞来峰》中写山高塔高的句子是:

7.《登飞来峰》中通过写雄鸡高唱,红日喷薄而出来写山高塔高的句子是:

8.《登飞来峰》中包含站得愈高,愈加不会被浮云遮住视线,可以看得清,看得远的哲理的句子是:

9.《登飞来峰》中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类似的句子是:

专心

爱心

用心

4 10.《登飞来峰》中鼓舞后人要有创新精神的诗句:

。 11.《望岳》中运用设问总括泰山全貌的句子是:

。 12.《望岳》中乍看到泰山时兴奋和惊叹仰慕之情的句子是:

。 13.《望岳》中近望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形象的句子是:

14.《望岳》中由远观而近看,表现对祖国大好河山无限眷恋和热爱之情的诗句是:

15.《望岳》中产生登山远望的诗句是:

。 16。《望岳》中表现诗人渴望登高的雄心斗志的诗句是:

。 17。《望岳》中既富含哲理又最负盛名的千古名句是:

。 18。《望岳》中蕴含着作者热爱祖国河山感情的句子是:

。 19。杜甫在《望岳》中用:“

”来表现出自己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0。与“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思相近的诗句是:

。 21。《望岳》中诗人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的诗句是:

。 22。《观沧海》中写观海地点的句子是:

。 23。《观沧海》写水波摇荡和同岛高耸的句子是:

专心

爱心

用心

5 24。《观沧海》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 25。《观沧海》写诗人想象的句子是:

。 26。《观沧海》中表现作者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气概的句子是:

。 27。《观沧海》中表现作者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28。《观沧海》中诗歌和乐时附加的句子是:

29。运用“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写一段50字左右的话。

30。运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写一段50字左右的话。

31。运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写一段50字左右的话。

32.默写诗《望岳》、《观沧海》。

答案:

专心

爱心

用心

6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溪.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3.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5.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6.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7.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0.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12.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1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小。 14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8。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1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专心

爱心

用心

27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8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9古往今来,仁人志士,他们不怕困难,不畏谗言,为真理而战,为正义而战,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总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30在学习上,在事业上,我们都要精益求精,勇攀高峰,要胸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和气概。

31杨柳依依,同窗好友离别在即,不必忧伤,不必叹息,将友谊珍藏心里,相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共同期待我们再次相聚。

八年级语文校本练习 古诗三首(参考答案)

命题:嵇银干 审核:陈生 班级 姓名 学号

二、 基础知识

3、给加点字注音。 夫如何( ) 决眦( ) 没马蹄 ( ) 白...沙堤( ) .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荡胸生层云( ) 造化钟神秀( )自缘身在最高层....( )

5、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1)王安石《登飞来峰》中抒写诗人远大抱负的诗句是: , 。

(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燕报春的句子是: , 。

(3)诗以言志,杜甫在《望岳》中的“ , ”。就表达了诗人勇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壮志。

二、诗歌赏析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行”为线索,从“ 孤山寺 ”起,到“ 白沙堤 ”终,以“ 早春 ”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 最爱 ”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专心

爱心

用心

8 (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唱歌;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

登飞来峰

朴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 这首诗中,“浮云”这个意象的寓意是什么?

眼前的困难挫折、障碍、困难 。

(2) 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睛前的困难吓倒 。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表明诗人并未登上泰山之顶的依据有两个,一是标题中的“ 望 ”字,二是诗句中的“ 会当 ”一词。 (2)这首诗中颔联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割”“钟”两字,历来被人称道。请你选择其中一字分析好在何处?

“割”字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了阴阳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特点。“钟”字形象地写出了大自然把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到泰山上,表现了作者对泰山的喜爱之情。 。

■ 拓展阅读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诗人用一“燃”字,写出了山花 灿烂 的特点。

(2)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与《望岳》一诗有什么不同?

专心

爱心

用心

9 《绝句》表达了 诗人思归又不能归的伤感之情;《望岳》洋溢着青年诗人蓬向上的朝气与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困难的雄心和气概。 。

专心

爱心 用心 10

第二篇: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0课《诗四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30 诗四首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四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四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过程与方法

1.诵读,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和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

重点

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理解诗词的意蕴

诵读法、体味联想法。

1.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查找有关资料,给诗歌插配有关的图画。 2.教师准备录音机、课件、微机或投影仪。

2课时

同学们,今天我要向你们介绍两位古代著名的诗人,其中的一位你们在前面的课文中已认识了,他是陶渊明,而另一位,同样也是田园山水诗的高手——王维。

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晚年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田园诗派创始人。陶渊明的诗和辞赋散文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作品平淡自然,出于真实感受,影响唐代诗歌的创作。

王维(701—761年),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九岁就负有才名,年十九,赴京城试举,居解头(即第一名举子),二十一岁中进士,后官至尚书右丞。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无论律诗、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王维又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

1 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练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不多,然而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著有《王右丞集》二十八卷。

1.《归园田居(其三)》写于陶渊明辞官归隐的第二年,其时诗人正过着“躬耕自居”的隐居生活,《归园田居》五首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旧居、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

2.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使至塞上》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一)《归园田居》(其三)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正音、划分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

(2)“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3)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并明确。

(1)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 (2)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3)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 2.自由背诵。 3.检查背诵。 (二)《使至塞上》

1.教师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导入。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 3.竞背该诗。 4.抽查背诵。

1.朗读《归园田居》(其三),划分节奏。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但使愿无违”的“愿”指什么? 指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

3.请同学描绘诗的意境:要求用现代散文化的语言来描述本诗的内容。 4.齐读齐背,体味诗意! 5.赏读《使至塞上》。

(1)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开元二十五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查访军情。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 作者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代的边关,像振翅北飞的大雁一样进入少数民族地区。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边疆的沙漠浩瀚无边,烽火台燃起的那股浓烟,显得那么孤独,那么劲拔坚毅。那横贯沙漠的黄河上,落日正圆。作者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写出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被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做到了情景交融。

(4)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沙漠中荒寂无人行,直到萧关才遇到骑马的侦察兵。侦察兵告诉我,河西节度使还在最前线的燕然山。

6.这首五律诗写作者奉命出塞赴边宣慰,查访军情,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作者把自己孤寂的情绪与大沙漠奇特壮丽的自然景象融合起来写,写得气势雄浑,充满诗情画意。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家乡,对家乡的爱,是每个离开家乡、暂居他乡的人不变的情感,爱乡、思家,是许许多多作品的主题,在这些作品中,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是一颗特别耀眼的明珠,现在,就随我一起欣赏它吧。

1.李白(701一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威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两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磷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屈原之后,他是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中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独特风貌的诗人。他具有超凡脱俗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李白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有《李太白集》。

2.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哲宗元祜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陈与义在北京做过地方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在南京是朝廷重臣,又是一位爱国诗人,其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他的作品语言质朴音节响亮,形象丰富,很少用典,明快中没有鄙俗,口语化略无平淡,无论从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技巧方面,都比江西派的其他诗人成就要大,无愧于江西诗中的改革派。

唐开元十四年(726年),诗人李白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情,出蜀东下,《渡

3 荆门送别》即在旅游途中所作。从诗意看,诗人与送行者同舟共发,是舟中吟送的。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的春天,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和北宋南宋之交的大部分诗人(如李清照)一样,陈与义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也以靖康之难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在这之前,他走的是仕途功名的常路,24岁那年,即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登进士第,授文林郎。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更以诗名于当世,深受皇帝赏识,官职屡迁,但也不知不觉地卷进了政治斗争的漩涡。靖康之难发生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也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时,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一起伤感国事,借酒浇愁,写下数诗以记其事,本课所选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1.(1)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 (2)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 学生讨论、交流

(1)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的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的是作者浓浓的乡思。 2.陈与义诗宗杜甫,特别是他的律诗,明显地表现出老杜的特点,可谓神形兼备。课下赏读杜甫的《登岳阳楼》,谈谈陈与义的律诗风格。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首诗歌是陈与义学杜的成功之作。此诗颔联令人自然想起杜甫《登岳阳楼》的名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所表现的宽阔宏伟的意境。颈联效法杜甫《登高》诗的笔法,同样也是表现“万里来游”、“三年多难”的漂泊不定的生涯,抒发离乡背井的感慨。但诗人并不生搬硬套,而是用“万里”、“三年”作对,既写出了逃难的路途遥远,又指出了逃难的具体时间,说明诗人学杜而不拘泥于杜,他在模仿的同时,又富于变化,注意从切身感受出发,从具体情境出发,加以创新,自成一格,故能高出当时诸家一筹。

1.《渡荆门送别》解读。

(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落笔新奇有致。李白从五岁至二十五岁,一直在四川读书、学剑、游览山川名胜,此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过三峡,直向荆门外驶去,来楚国游览。首联虽是平叙事实,却遮掩不住诗人内心隐隐的激动。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颔联形象描绘了渡荆门后长江两岸的壮阔景象:苍茫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伸展,渐渐消失了,一泻千里的江水奔入辽阔无际的原野,滔滔东流。写景中蕴含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颈联具体写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

4 的江水中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这一联与颔联,把生在蜀中的人初次出蜀,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奇观感真切地写了出来。

(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尾联写作者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仍”字意为“仍然、照旧”,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眷恋之情。

(5)这首诗是诗人青年时期出蜀赠给送别的友人的诗。诗歌意境高远,风格雄健,想象瑰丽,不愧是一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诗。诗中的江水形象,自然美附上人情美,给人一种美感享受。全诗以“渡远”为始,以“送行”为结,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充溢着远别壮游、心胸开朗的舒畅激情。

2.《登岳阳楼》(其一)解读。

(1)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帘旌:楼上的帷幔、旌旗一类。这两句,上句写岳阳楼的地处形势,下句是说楼上冷清闲寂。

(2)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吴蜀横分地:地处吴、蜀之间。三国时东吴、蜀汉帝在湖北荆州一带进行争夺荆州战,岳阳为东吴屯兵之地。写出诗人登上岳阳楼,面对洞庭浩瀚汪洋的不凡气势,触景伤情。

(3)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凭危:凭高,这里指登楼。这两句是说,靖康元年(1126年)以来,自己从河南陈留避乱南奔,辗转至此,已行程万里,这三年中,备尝艰辛,于此登高望远,不禁感慨万千。化用了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楼》中“万方多难此登楼”的句意。

(4)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沧:青。“无限悲”明示了胸中悲情涌动,悲如“一江春水”,以静景反衬生活转徙不安,景之静难平胸中激荡之悲情。

1.陶渊明归隐山林之后,终于卸去了奔波官场、疲于应付的沉重的心理包袱,南山下的劳作,虽然辛苦,却是苦中有乐,苦中能寻找到曾经失去的自我。实现了自我,不必与世俗同流合污,也就“但使愿无违”了。此句应是诗眼,突出了诗人厌恶混浊官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情操美,而这种迥异流俗的精神,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社会尤为难能可贵,试问,有几人愿意辞官,宁可过着躬耕自足的生活?几千年来,陶渊明都被人尊为隐逸诗人,但他身上体现的不愿向黑暗妥协的勇气也许更是我们应当学习的。

2.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只以寥寥的10个字,就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由烽烟、夕阳、黄河组成的大漠景观图,这可以说是发前人所未发。而联系这首诗的背景可以知道,王维虽是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实际上是受到了排挤,此时他的心情是孤寂幽愤的,而通观全诗,他的这种孤寂幽愤却巧妙地融入了对大漠奇特壮丽的自然景象的描写中,可谓含蓄之至。也可以看出诗人是善于自我排遣的,他虽然处于孤寂的情绪中,却依然敏锐地观察到了大漠风景的奇丽和壮观,能够及时地捕捉到这种景象,这告诉我们即使身处逆境,也要有发现美的精神。

3.在诗的王国里,送别诗恐怕占据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地位,在这些送别诗中,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别具一格,因为送别作者的并不是人,而是那在作者眼中似乎有情有义的江水,这给人的感觉可谓耳目一新。

其实这种从对面着笔的手法常常受到诗人们的青睐,很多诗人在表达自己对人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时,往往不说自己如何想念,而是从对方入手,比如杜甫的“今夜郧州月,闺中

5 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还有贺铸的《鹧鸪天》:“空窗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等等。这就是诗人的创造,我们应该学习这种创新精神,将它运用到今后的写作中。

4.几千年前就有人告诉我们:“诗言志。”诗是用来抒发感情的,古代的诗人们,尤其是不幸生于乱世的诗人们,在诗中往往将个人身世之悲,国破家亡之痛融合在一起,抒发了痛极、哀极的情感,令无数后人读之感慨万分。

也许有人认为这些表现家国之悲的古诗已经距今太远,读了没有什么意义。 但是虽然时过境迁,这些诗人们的悲哀早已随着历史随风飘去,可这种感情却是共通的,在山河破碎、身世飘零之际,谁没有这种切肤之痛呢?现在我们读这些诗,仿佛能够感觉到诗人在创作时的所思、所想、所感。体会出这种感情之后,也许身处于安定、和平环境生活中的我们才会更加懂得珍惜。

1.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向我们描述了他的躬耕生活,全诗有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

2.王维的《使至塞上》作于赴边途中,第

一、二两句写自己来到“塞上”的原因;第

三、四两句将自己比喻为随风而去的蓬草和振翅北飞的大雁;第

五、六句描写了大漠中的奇丽风光;最后两句写侦察兵告诉“我”的话。

3.《渡荆门送别》主要有两层意思:作者李白出蜀至荆楚地时见到的壮观景色;从景物着笔,表现自己对故乡的留恋。

4.陈与义的《登岳阳楼》可分为两部分:前四句写作者登上岳阳楼及见到的景色;后四句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归园田居》(其三) 用语平淡自然,诗意浓郁丰绮。

“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之语不见丝毫修饰,朴素如随口而出。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使至塞上》

比喻贴切生动,遣词精妙传神。

“蓬”“雁”多喻漂泊在外的游子,诗人身为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却也以“蓬”“雁”自比,曲折地表现出内心的抑郁和激愤。“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孤”“直”“长”“圆”等字都用得逼真传神。

《渡荆门送别》

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瑰丽。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几句是描写眼中所见之景,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美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含长江中游万里山势和水流的景象,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登岳阳楼》(其一)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全诗表面上是写景,实际上是抒情,景因情生,情因景生,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先写景为后面抒情作了铺垫,接着诗人怀古伤今,借景抒情,使江山易主、物是人非的种种感慨

6 寄寓景中。又通过自己的经历“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抒发了自己的感情,使感情的表现达到了高潮。这时,诗人突然笔锋一转,以两句景物描写结尾,至此情景交融达到了顶峰,使得全诗含蓄深远,意味无穷。

种豆锄草辛勤劳作

归园田居夕露沾衣

无违意愿——甘愿归隐出使经历景色雄浑使至塞上 边塞风光意境开阔

叙事 船过荆门山、江

 渡荆门送别写景月、云抒情 思乡之情洞庭湖周边景象——夕阳西下登岳阳楼

日暮登楼抒发感慨——伤时感怀

本课教学,我以诵读作为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的前提,同时整个课堂对朗读进行强化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和韵律,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难点。同时我还引导学生掌握鉴赏诗歌的一个重要方法——寻找诗眼和词眼,理解用典,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这一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小步轻迈、分层推进的方式,力求推动学生初读文本,然后深入研读文本,最后得出自己的感受。

第三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30课_诗四首教案

曹范中学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诗四首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方法】 诵读法 情景发 讨论法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一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整体感知明确学习目标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正音、划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 b.“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c.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并明确: a.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 b.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c.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自由背诵。检查背诵 二 研读与赏析

教师出示学生绘制的几幅图片让学生进行对照赏析,同时提出思考的问题: a.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要求结合人物身份、举止、心情) . 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l曰I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a.诗人如释重负,告别了那个令人压抑的官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园。来到南山

脚下,种下了豆子,但因体力不支,农艺不精,所以草儿盛,豆苗稀。诗人只好一大早起 来就扛着锄头去除草,晚上一直劳作到与星星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衫,

可解脱了身心束缚的诗人不以为苦,而深深地体味其中的乐趣。 b.“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写出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怡然自得。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诗人披星戴月辛勤耕耘,写出了那份勤劳与执著。语言“自然、通俗”。 齐背课文 教学反思

第 1 页 共 4 页

曹范中学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游山西村》陆游 一 导入新课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诗人回归故里,内心郁闷。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但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这种心境与游境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流传千古的《游山西村》。整体感知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b.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全班讨论、交流明确: a.围绕一个“游”字展开。在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受到邀请,来到农家。走在通往山西

。 b.表现了诗人陶醉、留恋之情。作者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中,留恋村民的好客、热情、淳朴,对此次郊游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竞背课文 抽查背诵 二 研读赏析

齐背诗歌,思考下列问题:

《游山西村》中,哪两句诗流传最广?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小组讨论交流:

明确:“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

三 拓展延伸《归园田居》(其三)和《游山西村》都反映乡间生活,抒发的感情有什么不同之处? 明确:《归田园居》(其三)流露出了归隐田园后的遁世思想。

《游山西村》主要侧重于对农家纯朴风俗的留恋。我们还学习过哪些反映乡间生活的古代诗 ? 孟浩然《过故人庄》、辛弃疾《西江月》„„■布置作业 四 背诵默写这两首诗歌。

教学反思

第 2 页 共 4 页

曹范中学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使至塞上》 王维 一 导入新课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整体感知教师范读。

二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明确:

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维轻

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自由朗读,限时背诵检查背诵■研读赏析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人胡天”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b.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学生对照自己画的图画赏析,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a.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

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b.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

云霄,显得异常醒目。“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

纯简净。“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将自己的孤寂 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 三 齐读背诵 教学反思

第 3 页 共 4 页

曹范中学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渡荆门送别》李 白

一 导入新课

初一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还记得吗?另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做补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整体感知教师范读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 b.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学生讨论交流

a.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的是作者写出浓浓的乡思。自由背诵课文抽查背诵研读赏析齐背课文,

二 思考下列问题: a.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 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 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

出示学生设计的图画或课件,引导学生对照赏析,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a.“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b.示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寥廓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不直接说出对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思念之意,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谊;万里送行舟,从另一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深。齐读背诵 三 延伸作业阅读《归园田居》其他四首。摘抄盛唐高适、岑参的著名边塞诗,并点评赏析。从四首诗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首,用文字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出来。

教学反思

第 4 页 共 4 页

第四篇:30 诗四首教案

30 诗四首

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四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四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过程和方法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2、分析四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3、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的含意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这四首诗,描绘自然山水,歌咏田园风光,文笔优美,情真意切。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 教学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象,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 教法学法

诵读教法、点拨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归园田居(其三)

一、导入

在上这节课前,我想请同学们做两个选择题。

1、如果摆在你们面前有两条路:A 做官,名利双收 B 做农民,平平淡淡。你们会怎样选择?

大家的选择都有各自的理由,但其实我们都在做同一件事:舍与得。舍和得之间充满的人的一生,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也曾经做过这样的选择,但不同的是,他选择的是做农民。而且,他这一选择使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出名的农民之一。《归园田居》写于做农民后的第一年后写的。其中,包含了他对自己弃官归家的感想和思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学习陶渊明的舍与得。

二、走进作者: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农村。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说的是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授印去职。离开官场回到家园,从事耕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农家生活。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陶渊明的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此再也没有出仕。公元405年,陶渊明41岁,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三首,这是一首五言诗。

三、初读课文,扫清字词,划分朗读节奏

1、注音

秽huì 荷hè 长zhǎng

2、划分朗读节奏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四、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南山下有我种的豆地,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 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 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傍晚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五、解读诗歌

1、诗中有一处引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汉书〃杨恽传》:“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倾豆,落而为箕。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2、从这一句诗我们能够获得哪些信息? 地点:南山 去豆田的目的:锄草 锄草的原因:草盛豆稀 季节:春末夏初

3、因为“草盛豆苗稀”,非锄草不可呀。于是说干就干——“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诗人一大早就来到田里清楚杂草了,那什么时候才回去呢?

“带月荷锄归”等到月亮出来了才扛着锄头回家。 从这一句诗可以看出作者锄草干了多久? 一整天

“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4、现实生活如此清贫的陶渊明,居然没有丝毫抱怨,也没有对官场的留恋,反而在诗歌中隐去了现实生活的艰难和困顿,将归隐后的田园生活写的如此美好,这是为什么呢?

种种原因归结为一句话,“但使愿无违”

5、“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

这里的“愿”具体指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上“为五斗米折腰”强。

六、体味其中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现了田园劳作之乐,从中流流露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田园的自豪、愉悦之情。

七、课堂小结

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人的区别也就在于有的人知道舍什么,得什么,什么时候该舍,什么时候该得,有的人却不能,由此,人生的境界也就不同。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

其实天很蓝,阴云终要散。其实海不宽,此岸连彼岸。其实梦很浅,万物皆自然。其实泪也甜,当你心如愿。 其实,舍与得,都在于你们自己心中。同学们,生活中的你会如何面对“舍”呢?你想得到的又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做到陶渊明的境界吗?最后,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再来背诵陶渊明的诗歌,体验诗人超脱的境界吧。

八、布置作业

用散文的手法改写《归园田居》(其三)

第二课时

使至塞上

一、导入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二、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洁,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无论律诗、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王维又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并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其诗、画成就都很高,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三、写作背景 开元二十五年,王唯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是被排挤出朝廷)。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这首诗就是在出塞途中写的。通过作者叙述出使边塞的艰苦情况,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

四、初读课文,划分朗读节奏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五、理解诗的内容

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一随轻车简从,将去宣慰将士护疆守边,奉使前行啊,车轮辘辘辗过居延。

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恰是路边的蓬草,随风飘转出了汉朝的世界,又如那天际的大雁,翱翔北飞进入胡人的穹天。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只见灿黄无限的沙漠,挺拔着一柱灰黑直聚的狼烟,横卧如带的黄河上,正低悬着一团火红、浑圆落日。

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行程迢迢啊,终于到达萧关,恰逢侦察骑兵禀报──守将正在燕然前线。

六、解读诗歌

1、本诗中哪个词语暗示了作者奉命出使? 问边

2、“单”、“孤”、“征蓬”等字词透露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孤寂、激愤、抑郁

由“归雁”一语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而诗人迎着漠漠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然不同。自己过了居延这个地方,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人的天空。诗人以“蓬”、“雁”自比,这两句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3、诗人在颈联中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大漠景色? 苍茫辽阔、浩瀚无边

4、整首诗诗人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想到自己被排挤出朝庭之外时——激愤抑郁 看到将士不畏艰苦守边卫国时——赞叹敬幕

尾联:诗了到达目的地以后,从兵士那里得知都护正在边防前线准备战事,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对边关将士的敬慕之情。

七、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

1、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第三,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句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其中的“直”和“圆”历来为人称道,你能说说这两个字好在哪里吗?

“直”和“圆”两字用得逼真、传神。准确地描写了沙漠广阔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孤寂的感受。大漠无边,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青烟直上云霄,“直”字荒凉孤独中透出挺拔雄伟视野所及,黄河杳无尽头,“长河”之上,是一轮圆圆的落日,“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八、小结

这首诗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守边将士爱国精神的赞美,也侧面表露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后内心的抑郁之情。

九、作业布置 背诵并默写诗歌

第三课时

渡荆门送别

一、导入

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还记得吗?(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二、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诗人,人称“诗仙”。少有逸才,志气宏放,好剑术。其诗多惊世之语,想象奇特,风格雄奇豪放,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

作为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常以奔放的激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驯的态度抨击社会,鞭挞权贵。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三、创作背景

李白青少年时期是在蜀中度过的,把蜀地当作自己的故乡,所以他有不少诗篇反映出对蜀中生活的怀念之情。这一次从三峡出蜀,面对江汉平原,眼界大开,心旷神怡,不由得即景抒情,写下了这首广为传诵的五言律诗。

四、初读诗歌,划分朗读节奏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五、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山随着低平的原野的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行舟远行。

六、赏析全诗

1、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2、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这一联中的“随”、“尽”、“入”三个字用的好,想一想好在何处。

“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入”字用得贴切,是对前途的展望,大江无阻挡地流向远方,空间广阔,打开了诗人眼界,奔腾着诗人的想像,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

诗人出了三峡后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和广阔的江面,而在荆门以西作者见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用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回答。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3、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4、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

拟人。不是,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七、小结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八、作业布置

背诵并默写诗歌

第四课时

登岳阳楼(其一)

一、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李白的送别诗,现在我们看到最后一首《登岳阳楼(其一)》,这是陈与义的一首七言律诗。

二、岳阳楼简介

岳阳楼在湖南岳阳,与滕王阁、黄鹤楼并称我国南方三大名楼。因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名传四方。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岳阳楼始建于唐代,主楼三层,高19.72米。

三、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自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诗风明快,很少用典,以《墨梅》诗受到徽宗的赏识。南迁之后,经历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乱时颇为相似的遭遇,转学杜甫。成为宋代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著有《简斋集》。

四、写作背景: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的春天,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和北宋南宋之交的大部分诗人(如李清照)一样,陈与义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也以靖康之难为界线,分为两个时期。在这之前,他走的是仕途功名的常路,24岁那年,即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登进士第,授文林郎。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更以诗名于当世,深受皇帝赏识,官职屡迁,但也不知不觉地卷进了政治斗争的漩涡。靖康之难发生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本课所选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五、初读诗歌,扫清字词,划分朗读节奏

1、注音

旌jīng 徙倚xǐyǐ

2、朗读节奏

登岳阳楼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六、译读全诗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招牌静止不动,登临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荆州),在湖山黄昏下徘徊。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七、诗歌赏析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瓯缺、中原动荡之忧,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

2、“洞庭之东江水西”这句诗写什么?怎么写的?

写岳阳楼之所在。巧妙地运用了“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之。

3、“帘旌不动夕阳迟”这句诗写什么?有什么特点?

写举目所见。“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的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缓缓下沉的落日,提示着傍晚的安宁。

4、颔联的风格有什么变化?

“登临吴蜀横分地”,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

5、“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颈联通过叙事抒发了什么感情?

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的艺术效果。

6、“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怎样理解尾联中加线的词语?

“白头”:诗人已届不惑之年,故言。“吊古”:不说“伤今”,含蓄蕴藉,意味深长。“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语意双关。“老木沧波”:是包裹诗人形象的外衣,无限悲恨,尽在不言中。

7、诗的四联各主要写了什么?

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

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 颈联终于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 尾联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

八、小结

1、由近景到远景,先介绍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后转入景物描写的句子是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2、运用对偶句,写出厚重的历史感和诗人的怅惘之情的句子是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3、运用对偶句,由空间转入时间写出亡国之臣的愤懑之情的句子是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4、语义双关,写出诗人顾影自怜的悲恨之情的句子是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九、作业布置

研讨与练习二

第五篇:30 诗四首 教案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内涵 课时安排 4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查找有关资料,给诗歌插配有关的图画。老师准备录音机、课件、微机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一、导入新课

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官场格格不入。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交流感知

1、检查预习 注音 荒秽荷锄归 道狭

2、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正音、划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

三、研读共品

1、思考下列问题

a.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

b.“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c.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并明确:

a.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

b.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c.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

2、自由背诵。检查背诵

四、互助释疑

a.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要求结合人物身份、举止、心情)

.

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 教师明确: a.诗人如释重负,告别了那个令人压抑的官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园。来到南山 脚下,种下了豆子,但因体力不支,农艺不精,所以草儿盛,豆苗稀。诗人只好一大早起 来就扛着锄头去除草,晚上一直劳作到与星星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衫, 可解脱了身心束缚的诗人不以为苦,而深深地体味其中的乐趣。

b.“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写出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怡然自得。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诗人披星戴月辛勤耕耘,写出了那份勤劳与执著。语言“自然、通俗”。

五、巩固拓展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自然。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性本爱丘山

性:天性、本性 B、池鱼思故渊

渊:河流 C、暧暧远人村

暧暧:温暖 D、依依墟里烟

墟:废墟

2、“尘网、樊笼” 和“羁鸟、池鱼”、这两组词语各比喻什么?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3、这首诗是怎样描绘农村环境和生活的?试进行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2、“尘网、樊笼” 和“羁鸟、池鱼”、这两组词语各比喻什么?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

达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尘网”、“樊笼”,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比喻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比喻官场生活。用这种比喻,表示诗人已经看透了官场的污秽黑暗,表达了对官场极大嫌弃。“羁鸟”、“池鱼”比喻误入官场的人,是陶渊明自比,意在说明误入官场,深受束缚,迫切要求摆脱束缚,回归农村的心志。这里一方面表现了陶渊明对误入官场的痛心,对黑暗官场的嫌弃,一方面表现了他渴望摆脱官场束缚,回归田园,获得自由的迫切心情。

3、这首诗是怎样描绘农村环境和生活的?试进行简要分析。(4分)

先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在方圆十几亩的宅基上,有

八、九间简陋的茅舍,枝高叶蜜的榆树柳树,阴影遮住了房子的后檐;桃红李白的果树,排列在屋子的前边。接着写远景,远处的村庄隐约可见,村落里缭绕着一缕缕轻柔的炊烟。深巷里传来了阵阵的狗叫声,树顶上公鸡正在啼鸣。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从近景转到远景,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画面很淡很淡,味道却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衬托出作者心满意足的欣慰的情绪

小结: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崭新的面容、纯朴自然的诗风为我国诗歌领域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以至使“田园诗”从此成为一个流派在诗歌史上独树一帜,其影响经久不衰。

六、总结提高

1.师友互相讨论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点,然后再全班交流展示。 2.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全诗

预习《使至塞上》要求:准确诵读、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使至塞上》

王维 导入新课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一、交流感知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读,把握节奏和韵律。

2、学生大声读诗,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3、选两位同学概述诗意,其余同学点评。

二、研读共品

1.思考下列问题:

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明确:

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维轻

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2.名句赏析

提问:“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体会。

明确: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讲究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线条简约,物态毕现。第三,色彩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 3.自由朗读,限时背诵检查背诵

三、互助释疑

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人胡天”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b.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

学生对照自己画的图画赏析,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a.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 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b.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 云霄,显得异常醒目。“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

四、巩固拓展 齐读背诵、默写 完成同步练习

五、总结提高

1.师友互相讨论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点,然后再全班交流展示。 2.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前《归园田居》其三 《使至塞上》两首诗 预习下《渡荆门送别》要求:准确诵读、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渡荆门送别》李

白 导入新课

初一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还记得吗?另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做补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一、交流感知

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

二、研读共品

1、思考下列问题:

a.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

b.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 学生讨论交流

a.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的是作者写出浓浓的乡思。

自由背诵课文抽查背诵

三、互助释疑

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

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a.“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b.示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寥廓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不直接说出对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思念之意,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谊;万里送行舟,从另一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深。

2、齐读背诵

四、巩固拓展

赏析李白的《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五、总结提高

1.师友互相讨论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点,然后再全班交流展示。 2.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前《归园田居》其三 《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三首诗 预习下《登岳阳楼》要求:准确诵读、背诵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登岳阳楼》陈与义 导入课文: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的春天,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和北宋之交的大部分人(如李清照)一样,陈与义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也以靖康之难为界。靖康之难发生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也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写下了数首诗记其事,本诗所选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一、交流感知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

二、思考下列问题:

1.本诗是一首

诗。全诗紧紧围绕“

”字展开。

2.欣赏:首联第一句“洞庭之东江水西”,横空出世,从

处着笔(二选一:A.大B.小),将

的地理位置直接点出:在烟波浩淼的

的东边,在奔腾浩荡的

之西。不由得让人想起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帘旌不动夕阳迟”,此句乃以景传情也。

颔联: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xǐyǐ湖山欲暮时。由上句平静的景物描写转而进行强烈的抒情。既说登临的地理位置,也在回顾历史。忆历史,思往事,感时世,心悲切。

颈联“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诗人发出了痛苦的呐喊。此句将诗人的悲、伤、哀、痛推向了极致。

三、互助释疑:

尾联“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似乎是诗人顾影自怜的喃喃自语,未老先衰头已白,沦落天涯无尽的凄凉,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一切尽在不言中。

四、巩固拓展

杜甫《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比较这两首诗传达的诗人情感的异同

五、总结提高

1.师友互相讨论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点,然后再全班交流展示。 2.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默写《归园田居》其三 《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记》四首 完成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归田园居

前四句:田间的劳动情形 五六句:归途夕露沾衣 七八句:抒写归隐意愿

使至塞上

渡荆门送别

远渡的地点

此行的目的

写景(远)

写景(近)

抒情(思乡)

登岳阳楼记

首联: 登临位置(写景)

忆历史 思往事 感时世 心悲切(抒情) 痛苦呐喊

沦落天涯 国破家亡 叙写出使经历(既言事,又写景)刻画塞外风光(意境雄浑,视野开阔)首联:颌联:颈联:尾联:颌联:

颈联:尾联: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第30课诗四首范文】相关文章:

30课诗四首范文05-23

30课诗四首教案06-20

第30课诗五首范文06-06

30诗四首范文05-18

30 诗四首教案04-19

第30期简报范文05-23

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09-26

诗四首范文05-23

冰心诗四首范文05-18

当代诗四首范文05-19

上一篇:otc销售流程范文下一篇:第23讲第三节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