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探究教学拾零

2022-10-05

我们知道,开展探究性教学的目的是“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探究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探究能力的形成,也就形成了独立学习的品格,有了开拓创新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组织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不单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更有利于促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能力。

古诗文表现的内容虽然总体来说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学生由于学识、阅历的积累还未达到相当的程度,对古诗文所蕴含的思想、哲理、情感还不能透彻理解、真切体验,阅读还存在着相当大的障碍,要求他们自主进行探究的难度较现代文大,但我们仍然可以结合实际,指引他们就古诗文的字词、句子、主题、感情、结构乃至表现方法等进行一些探究。

1“见”还是“现”

结合教学实际,引导学生探究一些古诗文字词的读音,不但可以促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古诗文的重点字词,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诗文的理解。如教学《与朱元思书》一文时,文中“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中的“见”教材配套的范读录音带读为“jiàn”,有学生提出“见”是“现”的通假字,朗读时应该读“x iàn”。我首先肯定了他们敢于提出自己意见的精神,而后顺势组织全班学生讨论文中的“见”是不是“现”的通假字,是应该读“j iàn”还是“x iàn”。学生一时不知该如何分析判断,我就提醒他们应当根据“见”所处的语境来展开探究。学生经过讨论后认为文中的“见”并不是“现”的通假字,还是应当读“j iàn”。本文是作者吴均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信,在信中作者向友人介绍了自己从富阳到桐庐一路上所见到的富春江沿岸的“奇山异水”。因此本文应该是站在旅游者的角度来叙述,说在江岸边高山中,虽然“疏条交映”遮挡住了太阳光,但有时还是可以见到太阳。在这里,“疏条交映”很明显是“有时见日”的原因。如果把“见”看成“现”的通假字,读成“x iàn”,就理解成了江岸边高山上“疏条交映”,有时会出现太阳,一来显然不合本文作者叙述旅途见闻的本意,二来“疏条交映”与“有时见日”间也不再有逻辑上的关联。可以看得出来,经过对“见”字读音的探究,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入、准确了。

2“外人”到底是指什么人

开展探究性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习惯,鼓励学生发扬孟子“不尽信书”的精神,大胆地“俯视式”的阅读裁判课文,自主地对课文质疑,敢于对课文的思想内容与表达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意见。如教学《桃花源记》一文,在与学生讨论到“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该如何翻译时,我特地提问学生“外人”是指什么人,学生照课本的注释回答说是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我追问一句:“这样理解没什么问题吗?”有学生不解地反问我:“老师,课本都是这样解释,能有什么问题呢?”我又问:“文中有几处‘外人’?”学生看书后回答说有3处。我又问:“这3处‘外人’都是谁眼里的外人?”学生经过一番思考、讨论后回答说第一处“外人”是“渔人”眼中的外人,第二、第三处“外人”都是桃花源中人眼里的外人。讨论到这里,终于有学生恍然大悟地说:“对了!‘渔人’眼中的‘外人’和桃花源中人眼中的‘外人’应该是不同的,课本注释的解释确实错了!”我很高兴,要求学生继续探究该如何理解文中3处“外人”的意思。学生经过一番讨论后得出了一致的看法:“渔人”眼中的“外人”也就是“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一句的“外人”,应该是指“桃花源外面世界以外的人”,也就是“渔人”生活的那个世界以外的人。而第二、第三处“外人”也就是“遂与外人间隔”和“不足为外人道也”中的“外人”才是课文注释中解释的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我们教材的编者可能没有留意到这3处“外人”的区别,对“外人”的解释因而不尽合理。经过与学生对“外人”一词的共同探究,学生不单更加准确的理解了课文,还学会了分析探究的方法,培养了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的精神。

3 首尾照应与留下悬念

在古诗文教学中,还应当引导学生积极开展阅读批判。所谓“阅读批判”应宽泛的理解为“阅读批评”,一面指对文本内容和形式的否定、反驳和匡正,一面指对文本内容和形式的肯定、阐述和补充。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自己思索,自己做主”。一方面坚持用自己的经验去感悟作品的情意,获得独特的体验,读出自己的“个性”;一方面又敢于对古诗文的结构、表现手法等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清代林嗣环写的《口技》再现了一位口技表演者高超的口技艺术。作者在写他的口技艺术之前先写道:“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结尾处又写道:“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教学本文时,我先是要求学生探究这种首尾两次把极简单的道具交代得清清楚楚的写法,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学生经过认真的思考、讨论后认为这样的写法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同时又强调了表演道具的简单,反衬出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学生肯定了文章的结构与表现手法后,我又引导他们探究:这是不是最好的写法,我们能不能作些改动,使文章更吸引人?学生经过反复思考、激烈争论,认为去掉课文的开头反而会造成强烈的悬念,使读者急于知道表演者到底有多少人,用的到底是什么工具,这样一来就非一口气读下去不可。结尾再加以点明,出人意外,令人拍案叫绝。口技人所以“坐屏障中”,就是为了保守“秘密”、留下悬念,吸引观众。“首尾照应”是对课文文本形式的肯定,在肯定的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得以深入;“留下悬念”是对课文文本形式的否定,随着对课文文本形式的否定,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提升。

摘要:与现代文相比,学生阅读古诗文还有较大的障碍,但在教学中,我们仍然可以引导学生对古诗文的字词、句子、主题、感情、结构乃至表现方法进行一些探究,笔者在教学中就引导学生探究了《与朱元思书》中“见”的读音,《桃花源记》中3处“外人”的含义,《口技》一文结构安排的优劣。

关键词:古诗文,探究,教学

上一篇:环境管理如何提高实效性下一篇:56例胃癌并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护理研究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