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文阅读教学

2022-09-01

第一篇:小学古诗文阅读教学

古诗文阅读教学

《古诗文阅读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语文中文言文已占到一定的比重,但是,因学生平日接触文言文读本少,故读懂文言文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有一定的难度。通过《2011年版课程指导标准下的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的学习,给我有关文言文教学的很多启发。

一、加强预习

教给学生阅读、翻译、分析文言文的方法。学生掌握了方法后,每次讲课前,可以要求他们书面翻译出所要学习的篇目或段落,先行理解。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分小组讨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再求助于教师。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使教师及时、真实地了解到了学情,讲课时就能有的放矢,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熟读成诵

应该充分重视文言文课堂的诵读,让学生在读中疑,读中悟,读中品,读中诵。针对学生的特点,在课堂讨论解疑的基础上,让学生分几个步骤去读。首先,让学生对照着注释把文章从头到尾边读边译,老师巡视指导,让学生把自己还没有弄懂的地方圈出来,同时整理到笔记本上,可以问同学,也可以问老师,直到真正弄懂为止。其次,让学生试着不看注释诵读文章,在还不能记住意义的地方作出标记,然后将这些难记的知识反复地记忆。

三、激活知识

文言文学习不是以读懂一篇课文为目的,而是以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为基础,在教学中首先要激活先前知识,建立文言文材料之间的联系。文言文中有一些常见的文言句式,在新课文中可先激活先前相关知识再联系新课,这样能够有效地促进理解和保持。通过这种方式,使已有的知识在多次重复中得到逐步的强化。但是对于班老学生来说文言句式就是比较难的内容,学生基础较弱,很难掌握。

四、重视积累

近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也加大了对名句名篇的考查力度。因此,背诵并积累一定数量的名句名篇,是很有必要的。

五、多阅读一些历史小故事,历史小说,向学生介绍一定的写作背景,对读懂一些文言文很有帮助。毕竟文言文多记录的是历史事件,知道故事内容再读文章就容易读懂了。

当然,在这次培训中学到的不止这些,这不过是凤毛麟角,但这是最有代表性的。

在培训中,两个教学案例的学习,不仅使我的眼界得到了开阔,更让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理解。名师点评交流的形式,为我们乡下老师打开了一扇学科理论、理念、实践活动的窗口,增强了培训的时效性,更让我学到了很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使我对之前的一些疑惑和迷茫也得到了启发或解答。

第二篇:初中古诗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胡文英

中国古典诗词是生命的歌,是美的化身,是值得后人咀嚼、消化、回味的精神食粮。其语言凝炼含蓄,意境深邃优美,不仅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是初中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但传统的古诗文教学往往过于注重文字知识的本身,可谓重“言”(语言材料)而轻“文”(人文价值)。重“言”却低效,学生不能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轻“文”致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育人目标不可即。究其原因,一是中考“指挥棒”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降低了古诗文考查难度,并且只考课内,还规定了基本篇目。这就无怪乎教师课内古诗文还要“选择”讲,“游刃有余”于上述两种课型了。“指挥棒”也导致教师不肯深解教材,古诗文人文素养的出发点、落脚点在哪里,心中“无底”,也就无从“教”起。二是教师理念守旧,不肯与时俱进,总抱着传统教法“以不变应万变”。也有人视“价值观”形成为教育的“副产品”,于是“顺其自然”。三是“言教”具有可量化的“硬要求”,即考试成绩;所以诸如填鸭、注入式的串讲,信口开河式的问答等充斥着课堂。 《新课标》的颁布无疑是为古诗文教学打开一个新的天地,使古诗文的学习回归了本真。新课标注重的是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感受优美语言”,提倡让学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而对诗句的本身意思只需要“大体把握”即可。 下文谈谈作为教师在古诗文阅读教学实施方面的策略。 1.变死记硬背为吟咏玩味

死记硬背只会泯灭学生的灵性,吟咏玩味必定给学生带来快乐情趣,促其自得。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描述了寿镜吾先生吟咏玩味的情景:摇头晃脑,陶醉其中,以致学生游戏起来而不知。吟咏玩味是区别于为背而读的赏读,是为理解而读的品读。吟咏,是一种由口入心、意会、品味的过程,韵味吟中得,兴趣吟中生。多吟,自会进入文中广阔深邃的精神世界,思想走向丰盈和深刻。所以,教学古诗文应该引导学生反复吟咏,品味语言的音韵美,感悟作品的精神魅力,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苏轼等,进驻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完美学生人格。吟咏玩味到如出己口,应试也就不成问题。 2.变“说文解字”为“授之以渔”

“说文解字”,字字落实,教师苦矣,学生收获微矣。为其自得,应变教师“说文解字”为学生“咬文嚼字”。先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然后相互讨论、补充、纠正,最后教师点拨,“授之以渔”。如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注释:整体注释的,要据此落实关键词的含义;只注释关键词的,要前后贯通全句意思;没有注释的词句,要结合语境探究意义。如《出师表》中“愿陛下托臣以讨罪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中两个“效”字课下无注,但联系语境不难看出,前为名词“责任”之意,后为动词“完成”之意。再要根据大语境(如课文主旨)推断。如《陈涉世家》中“弗胜,守丞死,乃如据陈”一句中“弗胜”的主语是什么,有说为义军,有说为守军。一些教参所谓鼓励学生多元个性解读,模棱两可。其实,结合文本表现的义军浩大声势看,后者才妥。还要教学生根据文本所写地域环境理解。如《岳阳楼记》中“虎啸猿啼”的解读,就要考虑洞庭湖地区是不是虎猿生活之地;其实,所谓“虎啸猿啼”只是形容“阴风怒号”之声而已。

3.变架空分析为讨论探究

由于薄“文”,教师对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往往架空分析,和盘托出,不引领学生提高人文素养。上乘之法是变教师架空分析为学生讨论探究。如教学《岳阳楼记》,可让学生以结句“微斯人,吾谁与归”为切入口探究作者思想感情。为此,探明“斯人”至关重要。从上文看“斯人”指“古仁人”,没有“古仁人”我和谁同道呢?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会使学生肃然起敬;联系作者写作此文的缘由分析,“斯人”暗指同道好友滕子京。作者不忘借题发挥,劝勉滕子京勿因“谪守”而“以物喜”“以己悲”的良苦用心会令学生怦然感动。再如赏析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抓住“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一句提问:“一般情况下‘负者’走累了,要‘休’;‘行者’高兴了,会‘歌’。那么把原句改成‘负者休于树,行者歌于途’如何?”通过讨论,明确:“负者”会“歌”、“行者”要“休”,皆因被醉翁亭美景吸引,于是“负者”“得意忘累”,“行者”“得意忘行”。讨论探究与架空分析比起来,大大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使学生学会因“言”悟“文”和据“文”赏“言”的方法,提高语文素养。

4.变“题海苦练”为活动体验

古诗文巩固练习,依然“题海战术;,令学生倍感苦恼。如能适当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和体验,益于学生自得。譬如背诵,《陌上桑》中侧面描写罗敷之美的句子,“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可让学生以哑剧表演;《答谢中书书》语言精美凝练,可用对对联的形式,由学生一人出上句,一人对下句,或反之;许多古诗词本是歌词或又谱新曲,采用学唱歌曲的效果不亚于反复背诵。再如综合练习,引“开心辞典”进课堂,设置词句理解、行文思路、表情达意等一系列问题由学生闯关,优胜者即评为“语文之星”,对于巩固理解知识、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升人文素质的效果也绝不逊于“题海苦练”。

总之,学问之道,贵能自得。“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教师要灵活运用“四变”之法,引领学生自得其中。

第三篇: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段古诗阅读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春晓

李白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敕勒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悯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 农

李 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第四篇:《2011年版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学习

《2011年版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学习心得

古诗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培养学生能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能阅读浅显文言文是一种技能,这种技能的养成要以比较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感积累为基础,通过反复阅读之后来逐步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学习了《2011年版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我受益颇深。

下面结合本次专题学习,谈谈本人的一点不成熟的体会和收获: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七至九年级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随着新课程的推行,考试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初中学业考试是引领教学方向的指挥棒,从近两年广东省初中语文学业考试的内容分布来看,古诗文阅读占了一定比例。由此可见,加强古诗文的教学,重视平时的积累非常重要。

在中学课本中,古诗文作品以其精练的语言、巧妙的构思、独特的意境而深受学生喜爱。究其原因,不仅仅在于古诗文作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在阅读中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鉴赏能力并能加强文学修养,加深文化底蕴。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呢? 我个人认为,语文老师一定要给予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采用有效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多鼓励学生,师生间建立民主和谐关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纳入语文课堂教学体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要想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精心设计课堂活动

精心设计课文导入,激发生兴趣,布置学生认真预习。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学生在学习诗词之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布置的预习是在老师指引下有针对性、适量地练习。

1.变死记硬背为吟咏玩味

死记硬背只会泯灭学生的灵性,所以,教学古诗文应该引导学生反复吟咏,品味语言的音韵美,感悟作品的精神魅力,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苏轼等,进驻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完美学生人格。吟咏玩味到如出己口,应试也就不成问题。 2.变“说文解字”为“授之以渔”

“说文解字”,字字落实,教师苦矣,学生收获微矣。为其自得,应变教师“说文解字”为学生“咬文嚼字”。先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然后相互讨论、补充、纠正,最后教师点拨,“授之以渔”。

3.变架空分析为讨论探究

由于薄“文”,教师对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往往架空分析,和盘托出,不引领学生提高人文素养。上乘之法是变教师架空分析为学生讨论探究。如教学《岳阳楼记》,可让学生以结句“微斯人,吾谁与归”为切入口探究作者思想感情。为此,探明“斯人”至关重要。从上文看“斯人”指“古仁人”,没有“古仁人”我和谁同道呢?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会使学生肃然起敬;联系作者写作此文的缘由分析,“斯人”暗指同道好友滕子京。作者不忘借题发挥,劝勉滕子京勿因“谪守”而“以物喜”“以己悲”的良苦用心会令学生怦然感动。 4.变“题海苦练”为活动体验

古诗文巩固练习,依然“题海战术&rd quo;,令学生倍感苦恼。如能适当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和体验,益于学生自得。譬如背诵,可让学生以哑剧表演;许多古诗词本是歌词或又谱新曲,采用学唱歌曲的效果不亚于反复背诵。再如综合练习,引“开心辞典”进课堂,设置词句理解、行文思路、表情达意等一系列问题由学生闯关,优胜者即评为“语文之星”,对于巩固理解知识、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升人文素质的效果也绝不逊于“题海苦练”。 。

二、深入挖掘、分析、研习,领略诗中洞天 具体切入点有如下几种:

1、析景物

以唐诗为代表的中国古代诗歌,其主要元素即景与情,因此,要把握一首古代诗歌,从景物入手是其科学而又必不可少的切入方法之一。“析景物”可从景物在诗中的位置的角度去分类解析。①景物开篇。如:戴叔伦《苏溪亭》“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这首唐诗先以景入诗,“苏溪亭上草漫漫”,写出地点和节侯。野草茁长,遍地青青,已是暮春时节。这时溪边亭上,“春草碧色,春水绿波”,最容易唤起人们离愁别绪,正为下文倚阑人渲染了环境气氛。显然这里开篇春之景对理解诗人怨别之情具有“仙人指津”的功用。②景物收篇。如: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显然这里结束全篇的“高高秋日照长城”的景物不可忽视,应如何分析呢?诗的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改”三字,那么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就最见功力。诗人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了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愁月高照,景象开阔而悲凉。这里离情入景,使诗情得到升华,使戍边者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也使这诗臻于七绝上乘之境,无疑,除了离情曲折外,这绝处生姿的一笔也是不容轻忽的。

2、品字词

品味诗歌中形象和精练传神的字眼、诗眼对于鉴赏古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往往是“”可风一斑③。通常对字词的锤炼、品析是从字词的词性上分类分析的。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溅”、“惊”两动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孤”一形容词:“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总”一副词等等。以上皆从词的功能上分析起,而笔者意从字词的内涵意蕴上分类分析。如下:

①想象鲜活的物态。台:韩琮《晚春江晴寄友人》“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春青洒畔草,不是望乡时。”此诗第三句中着一“青”字,使得全句飞动起来,是春风唤醒了沉睡的河畔,吹“青”了芳草,表毡似地沿着河畔伸展开去。着一字而得鲜活物志,勃勃生机溢于字表。

②再现典型的心境。如韩愈《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这是一首盼春小诗,诗中一个“都”字透露出盼春心情的急切。“惊”字写诗人在焦急下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而惊喜,“初”字含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和惋惜的情绪。如能如此解读诗歌。读诗又有何难呢?

③玩味隐含的语境。如张乔《书边事》一诗中“征人倚戍楼”中一“倚”字,就把前文中“调角断清秋”与后文“大漠无兵阻”点活。你看那征人倚楼的安闲姿态,多像是在倾听那悦耳的角声和欣赏那迷人的秋色呵!微妙地传达出边关安宁,征人无事的神旨。

3、抓细节

细节往往能以小见大,平中见奇,让人见一叶可知天下秋。抓细节的分析,这在诗歌鉴赏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不少优秀的诗作中都有典型且蕴含丰富的细节描写,分析它,可准确把握诗歌的意旨。

例:崔道融《溪居即事》“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诗人捕捉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摄取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使诗歌中透着一股扑面而来的乡村生活气息。

再如: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诗中一个典型细节:“行人临发又开封”,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这种“恐”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和决定,这细节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这个细节富于包孕且耐人咀嚼。“秋思”之主题不点而显。

三、加强背诵指导,熟练背诵、默写经典名篇。 背诵是指不看原文凭记忆而念出读过的文字的读书方法,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功。《荀子·大略》中言:“少不讽诵,壮不议论,虽可,未成也。”讽诵,即朗读、背诵。青少年时期,记忆力好,阅读文言经典名篇,反复朗读、背诵,熟记在心,可丰厚自身的语言积淀。“背诵古诗文的最佳期在义务教育阶段,而不在高中,但这并不是说高中一点不能提出背诵要求。

我认为,初中阶段背诵一点古诗文有利于学生的传统文化积累,是阅读鉴赏过程中自然产生的结果,而不是有意追求的目的。”方智范先生强调背诵并非刻意追求,而是“阅读鉴赏过程中自然产生的结果”,其本质含义是背诵乃基于阅读鉴赏基础上的认知巩固,是建基于理解、体会基础上的背诵;不是为生吞活剥、不求甚解地为背诵而被诵;否则,“背诵”就蜕变为一种生硬、机械的填鸭,那样做只会把学习者异化为食而不化的“两脚书橱”。

加强文言文背诵的指导,应该怎么做?

我认为,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反复申明背诵之于语言积累、文化积淀的意义。以名家大家学习古文的掌故来作为典型个案,向学生宣讲,以资借鉴,这是一种可取的途径。

例如:有人问过巴金一个问题:“你创作灵感来自何处?”他说:“我得益最大的在于我小时候背诵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古文观止》”。可见,背诵文言文经典名篇对于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奠基有多么重要。其次,教师要授予快速背诵的方法,如关键词导背、思路图导背、首字提示背、分段分层背、分组接龙背等。再者,教师要及时检查反馈,以促进学生的背诵积累,可运用通篇、选段或选句默写测试、口头背诵抽查等方式,来督促学生背诵名篇。

四、重视归类与比较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知识是零碎分散的,学生容易忘记,因此,教师要引导他们做好比较归纳工作。让学生把应掌握的知识整理归类,温故知新,因新忆旧,相互印证,这就能使学生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并学会应用已学知识去理解掌握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

教师先可以指导学生做成卡片或编制表格。归纳什么内容,从什么角度归纳,达到什么要求,教师都要有明确的规定,有步骤的进行。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写景类、抒情类、哲理类多个角度归纳,也可以从写月亮、山水、花草、雨雪、四季、思乡、送别等多个专题进行整理归纳。通过归类与比较,学生既明白了其中的细微差别,又能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加深理解与记忆。

总而言之,我们应重视和加强古诗文的教学,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增强语感,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古诗文的鉴赏能力,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

学在古诗文,美在古诗文,爱在古诗文,与古诗文同行,与文明同行。

第五篇:构建生态阅读 润泽金色童年(xx小学“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构建生态阅读 润泽金色童年

----xx小学“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读书是我们生存的需要,是我们不竭的精神源泉,是教师成长的助跑器,是学生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校园文化沃土形成的不可或缺的前提。因此,我们依据市县关于“三项活动”的要求,拟定了“构建生态阅读,润泽金色童年”的经典诗文诵读规划。我们倡导的生态阅读是回归自然的阅读,保证阅读主体的自由自主,力求阅读客体的异彩纷呈,提倡阅读方式的多姿多彩,营造无拘无束的阅读环境,培育无忧无虑的阅读心情,使阅读不是负担,而是愉快的精神之旅。

一、营造生态阅读环境

环境的孕育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注重读书环境的营造,构筑起书香气息浓厚的读书氛围。

一是设臵阅读宣传之窗。我们本着建一处成一处,建就建成景点的原则,我们共建设了二十七米宣传橱窗。二是建设阅读长廊。以:“龙翔海天” 为主题。我们创设了“仰望星空 探索宇宙”,“走进蓝海 探秘海洋”,“励志勤奋 博学明理”,“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笃学善思 创新致用”,“养习立品 成就未来”等六个专题的读书长廊。“养习立品,成就未来”长廊是为了促进学生习惯养成。我们组织教师将学生养成教育内容创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引导学生诵读。学生一日生活的每一环节全有老师们创编的儿歌导行,从早上起床一直到下午放学回家。儿歌简短易记、琅琅上口,将规范的养成教育要求变得富有情趣,形势活泼。如《上课铃声响》、《上学歌》、《文明入校》、《校园美》、《爱学习》、《值日生》等,将严格的说教赋予了人文的引领,引导学生讲文明、会学习。三是营造阅读阵地。我们在二楼大厅组建了开放式的悦诚书吧与知味书屋,力争为学生构建快乐阅读的天地。

二、健全生态阅读网络

我们建立了“三级”校园书香网络,拓展读书空间。为营造书香

1 校园提供有力保障。让孩子们处处有书读,时时有书看,让书籍遍布校园的角角落落。一是构建三位一体阅读网络。学校、家庭、学生。家长资源是学校重要的开发利用资源。我们成立了“龙城新韵”家长委员会,组织家长志愿者行动,让家长自主走进课堂发挥自身特长,担任阅读指导教师,与教师共同组织学生阅读活动……学校还要开展了亲子赠书活动”、“智慧碰撞,亲子读书”活动,“亲子比书写活动”等。每年我们还将组织评选“书香家庭”,“书香小名士”活动,举行隆重的表彰会,宣传带动更多的家长参与到阅读当中来。二是构建三点一线阅读体系。教导处——书香班级——阅读兴趣小组。由教导处具体负责学生阅读,下设书香班级管理员,成立阅读兴趣小组。三是实行年规划月计划周安排的读书机制。制定了详细的读书计划,根据不同的时间节点,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读书活动。四是分年级制订阅读书目。按照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宜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读书目录,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

三、丰富生态阅读活动

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提升了教师的文化底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带动了家长的读书热情。

1、开展校园四个一活动,创建书香校园。即“每星期一次演讲,每天诵读一首诗词,每天十分钟练字,每天写一篇日记”活动,创建书香校园。

2、旗下阅读展示活动。周一升旗仪式上,轮流让各班展示一个形式多样的读书节目。可以是集体诗朗诵,团体经典诵读,成语接龙等浓厚读书氛围。

3、红领巾阅读广播站。学校建好校园“红领巾阅读广播站”。利用校园广播站定期播放学生的一些关于读书感受的文章,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读书环境。

4、“诵读经典,诗话人生”背诵活动。

(1)利用每天课前小预备铃响后2分钟和大课间后的上课前时间诵读古诗。(高年级每周五首,中年级每周三首,一年级可以每周一首。)内容为必背古诗70首。另外下发推荐诗词。

2 (2)提倡开展“路队诵读活动”。利用学生集中路队的时间,由老师组织学生站好路队的同时,背诵优秀古诗文,或由诵读水平比较高的学生带领学生背诵等。

(3)定期进行古诗考级达标活动。根据小学生必备古诗分为一至六级,每达到一级就下发考级证书。

5、“相约好书,牵手美文”读书交流活动。语文教师每周利用“阅读课”作为学生集体阅读交流的时间,指导并激励学生快乐读书,共享读书的乐趣。可开展阅读指导课、读书交流课、读写结合课等活动。

6、“智慧芳园,一字千金”书评活动。(范围:五六年级学生)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认真阅读两本好书,不断提升自我阅读品味;要求用简短的语句点评自己看过的一本书的精髓,字数为300字—500字左右;体裁不限(诗歌、随感等),形式多样,可以用文章式、卡片式或小报式制作评书材料每学期上交两篇,自由创意。

7、“智慧碰撞,亲子读书”活动。建议每位学生与好书交朋友,并开展与父母共读一本书活动。要求读后与家长共同制作“快乐阅读信息卡”,包括书名、作者、页数、阅读时间等基本信息及亲子读书笔记(家长写评语)两部分。

8、定期举行“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心得交流会,优秀读书笔记展评,定期出版读书手抄报”等。并进行评比表彰。

9、成立经典诵读小组。学校为了充分利用“知味书屋”,成立了“读书兴趣小组”,定时开放性阅读,由辅导教师定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

四、构建立体多维的阅读评价机

我们搭建了立体多维评价体系,对课外阅读进行检查、督促、交流、评价。对学生课外阅谈的篇目、字数是经常统计,对阅读笔记是经常检查,以督促学生形成习惯。打造多种平台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实现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完美结合。

一是各班级成立读书活动管理小组,负责组织管理班级开展的各项读书活动。并建立“读书争星榜”。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3 学校读书活动领导小组给予班级读书活动检查评价。

二是设立“班级读书成果展示宣传栏”,为学生提供一个个学习的好榜样等。

三是评选书香班级,对班级读书氛围建设好、读书活动开展得好的班级每月将结合考核给予加分。期末评选优秀读书班级和优秀指导老师,给予表彰。

四是每月班级评选“书香小名士”“小书迷”“读书博士”等,全校大会给予表彰;期末评选 “读书明星”,给予奖励。

五是实行学生阅读达标制度。根据阅读书目及学生应背诵的诗篇,采取书面检测,阅读朗诵,背诵考级等综合考评后给学生评定达标与否。

五、优化生态阅读教材

为学生编印《我读书,我快乐》和《家乡景点知多少》两本学生阅读教材。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读书,打开了一扇让孩子观看世界的窗户,使孩子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营造了至真至美的亮丽风景。读书,已成为我校师生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的必须,它使师生浮躁的心灵得以回归,成长的基石由此奠定。回首龙城小学读书活动的开展,感悟着教育的真谛,品尝着由此带来的无穷乐趣,再次回眸我们走在读书的路上的脚印和背影,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读书,是如此美丽!读书,是如此幸福!

上一篇:学校端午节放假通知下一篇:学校防火灾演练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