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评课策略

2022-09-11

科学正确的评课能够使人心悦诚服, 深受启发, 较为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和作用, 不恰当的评课则会产生负面效应。怎样评价一节课, 行家们众说纷纭。不论哪种说法, 都有它的道理。因为教师授课的过程, 不是简单地重复教材内容, 而是要将相关知识整理加工后, 条理、有序, 准确、明了地传授给学生, 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其形式是不拘一格的。笔者就怎样评价一堂课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认真听课, 准确记录好课堂上的全部资料

认真听课是评好这节课的前提条件。首先, 要求听课者了解本节课在所属单元的的编排目的和意图明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以便在听课过程中准确地把握讲课思路, 体会教学设计的用心。其次, 要做好听课记录。即记录好全课教学环节, 如复习旧课, 导入新课, 知识铺垫, 按照知识层次讲授新课, 总结全课, 提高升华或者交代规律等。还要记录教师讲课的语言, 特别是一些关键性的话千万别放过, 要记录教师使用教具进行演示, 实验, 以及板书等一系列教学行为。此外, 还要记录学生的活动次数, 学生回答问题, 提出问题的人次数, 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情况。对老师讲课的主要步骤各用多少时间, 特别是老师讲授时间和学生练习的时间也要做好记录, 以考察教学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 是否重点突出。在记录的过程中, 老师还要对课堂上的情况一一进行点评, 对课堂上出现的情况要及时的作出思考整理并做出反应, 用随堂短评形式记录下来, 并随时对照评课标准, 及时对相应的评价要素作出评判, 或加以肯定, 或者提出建议, 或者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升华。

二、看教师对教材的处理

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得当直接影响到老师上课的质量。首先, 看教学目标是否全面、具体、有针对性、导向性。教学目标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 教学手段紧密地围绕目标, 为实现目标服务。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所以, 教师在导入新课后要通过投影、板书、挂纸或别的形式 (如口述) 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告诉学生, 便于学生明确、心中有数、自觉进行学习。有的老师从教学设计艺术出发, 在一开始不出示教学目标, 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步显示, 这也不是不可以。何时明确目标, 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来定, 但切忌跟着感觉走。尽快地接触重点内容, 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保证, 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其次, 看知识教授准确、科学, 准确把握教材重点难点, 突出了重点, 突破了难点, 抓住了关键。精心组织、处理教材:根据教学规律、教学目的、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特点, 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 充实与处理, 重新组织、科学安排教学程序, 选择好合理的教学方法。

三、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评价教师在课堂上能否运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能否控制住教学的正常秩序, 使教学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 是评价一堂课的关键。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被动性, 接受性为主要特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课堂上老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看教师是否适时、适当地用了录音机、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有的还要看在课堂上, 教师对实验的演示时机、位置把握得当, 照顾到全体学生。课上演示和实验操作熟练准确, 并达到良好效果。

四、看课堂气氛的活跃

教师在课堂中要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来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或者回答老师和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活跃首先指思维上的活跃, 活跃不同于热闹。让大脑动起来, 实现真正思维的碰撞, 而不是一潭死水。比如, 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是从思维火花、智力培养、智慧训练为目的的, 这可能会带来课堂上的“混乱”, 所以, 更需要教师把握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最有效的活化是有效的联系学生的实际, 有利于学生的再发展而进行的活化, 不一定什么都要和生活搞到一起, 那样理解太肤浅。生拉硬扯肯定不是好课。在课堂上可以用一句话来看课堂的气氛和质量:看学生是不是越学越爱学, 是不是越学越会学, 是不是越学越聪明。

五、看教师的基本功

首先, 板书设计科学合理, 依纲扣本;言简意赅, 有艺术性;条理性强, 字迹工整美观, 板画娴熟。其次, 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 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 举止从容, 态度热情, 热爱学生, 师生情感融洽。再次, 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 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 要准确清楚, 说普通话, 精当简炼, 生动形象, 有启发性。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 快慢适度, 抑扬顿挫, 富于变化。最后, 教师的表情也影响着学生们的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是充满着生机的鲜活的过程, 是人与人心灵的相遇和对话。教学过程中应该洋溢着微笑的面孔, 教学中应该饱含着真情的问候。让学生们感觉到老师和自己是知心的朋友, 在学习过程中才能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和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应该掌握的能力。这就叫“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评课要注意抓住值得研究的问题去进行分析评价, 不能简单地停留在优缺点的评论上, 不能单纯地评价这节课是否成功, 最重要的是帮助教师通过这节课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关键词:记录,分析,评价,课堂气氛

参考文献

陈大伟.怎样观课议课[S]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上一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下一篇:河南省GDP变化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