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反思

2022-11-30

第一篇: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反思

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引导语:《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段对话,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欢迎参考阅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2.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掌握“数、发、直、兵、胜”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了解“于、之”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2.了解“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等几个句式的特点,辨析它们和现代汉语的不同特点。

德育目标

结合本文学习,联系历史资料,了解孟子思想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以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内涵。

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包括朗读和背诵。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使文言文语感训练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落到实处。活动方式力求生动活泼,或个别朗读、集体朗读,或轮流朗读、分角色朗读,读后有评,以评促读、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

2.点拨教学法。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语句看似浅显,内涵却较艰深。为此,在背景资料介绍、文化知识简介及比喻说理的分析方面教师须相机点拨指导,避免学生囫囵吞枣。

3.讨论法。应与诵读同步进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相关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预习提纲

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掌握重要词语的音、形、义。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3.初步了解孟子“仁政”思想。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孟子及孟子的仁政思想,初步掌握全文大意。师生共同分析1~4段,背诵1~4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这充分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板书文题)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

学生结合注释①及课后关于孟子的介绍了解孟子。

教师适当补充: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但他思想中的民主意识、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背景资料(多媒体显示)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池,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的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又称梁,魏惠王又称梁惠王。在梁惠王中晚期,由于魏国在几次重大战役中惨遭失败,失去了昔日的强盛。公元前334年,梁惠王“卑词厚币以招贤者”,为振兴魏国聚集人才。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对孟子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对答,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二人另一次会面是在禽兽嬉游的池沼边上。梁惠王得意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对答,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证明了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有截然不同的结束:文王关爱百姓,百姓爱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乐,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么一次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学生浏览、把握背景。

四、熟读课文

1.放录音两遍。

第一遍学生听,要求认真听,同时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第二遍,学生跟着录音轻读。

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注意断句,体会孟子的语言特色。

3.教师出示投影,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

(1)选出加点字音、形正确的一项( )

A.养生丧(sānɡ)死 不可胜(shènɡ)食 庠(xiánɡ)序之教

B.饿莩(piāo) 龟玉毁于犊(dú)中 孝悌(dì)之义

C.数(shù)罟不入污(wū)池 然而不王(wánɡ)者

D.鸡豚(tónɡ)狗彘之畜(xù) 数罟(ɡǔ)

(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错的一项是( )

A.河内凶(荒年) 曳(拖着)兵 谷(稻谷) 不可胜(尽)食

B.庠序(学校) 孝悌(孝顺父母) 斧斤(砍伐树木) 洿(浊水不流)池

C.饿莩(死人) 王无罪岁(年岁) 狗彘(母狗) 鸡豚(养猪)

D.勿夺(抢夺)其时 移粟(泛指谷物) 涂(通“途”,道路)有饿莩

(选两名学生回答,明确)

(1)A(B.莩piǎo;犊—椟;悌tì。C.数cù;污—洿;王wànɡ。D.豚tún。)

(2)C(A.谷:粮食。B.孝:孝顺父母;悌:敬爱兄长;斧斤:斧子。D.全对。C.饿莩:饿死的人;罪岁:归罪于岁;彘:猪;豚:小猪。)

4.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请学生留意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

5.结合注解朗读,了解文意。

按前后桌组成学习小组,学生遇到问题,向小组其他成员提出,组内自行解决,如有疑难,小组长可向全班同学征求意见,确定答案。

6.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五、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1.提问:这篇课文记录了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民不加多。

提问:课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有哪些?

学生明确。

教师出示投影,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投影: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不要求精确,允许有不同表达)

明确: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的缘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

2.研习第1段

(1)选一学生朗读第1段

(2)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学生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提问:通过与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学生明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提问:梁惠王面临怎样的困惑?

明确: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板书:

梁惠王------于国用心 移民移粟-------民不加多

邻国之君----不用心------------------民不加少

(3)朗读指导

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尽力,所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读时,重音应落在“尽心”二字上,“焉耳矣”三个语气词连用,表委婉、伤感的语气。“河内”四句直承上句,“移民”“移粟”两句并列而又相互补充,应一气读完,“河东凶亦然”是省略的文字,故“亦然”应重读,起强调作用。“察邻国之政”两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有自诩之意,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为下文提问作铺垫。最后“何也”要读出疑问语气,突出其困惑不解之意。

教师范读本段,学生试读。

提问: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

学生讨论并交流。

明确: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地广人稀、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拓扩疆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吸引和控制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力。增殖人口,是时代前进的需要和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人口的决定性作用,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忧心忡忡。

即使在今天,人口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从国情出发作出的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明智抉择。

3.研习第

2、

3、4段

(1)学生齐读

2、

3、4段。

(2)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孟子对梁惠王的疑问是如何思考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这正好走进“圈套”,所以孟子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板书:

梁惠王 孟子

民不加多?------------------------- 以五十步笑百步,何如?

(移民移粟) (设圈套)

不可--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走进圈套)

(3)朗读指导

面对梁惠王的提问,孟子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但他隐而不说,先设喻。设喻一段应读得慢一些,语气应平缓。“则何如”用征询对方意见的口气,轻读。惠王不知是计,回答“不可”语气平常。当梁惠王进了圈套之后,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句话有潜台词,读时语气要从容。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低和。

学生尝试背诵

2、

3、4段。

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填然鼓之 ②弃甲曳兵而走 ③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④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六、布置作业

1.背诵1~4段。

2.理解掌握重点词语。

3.熟读

5、

6、7段。

第二篇: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4

教学目的

一、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三、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教学设想

一、层层分析,指导背诵。

二、以读代讲。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我们今天学习的《寡人之于国也》也体现了孟子的这一主张,并且文中还阐述了他“仁政”的具体内容。

[板书题目]

二、诵读

1.教师范读正音

王好(hào)战

弃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

数罟(cùgǔ)不入湾(wū)池

养生丧(sàng)死无憾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

涂有饿莩(piǎo)

2.学生齐读(注意断句,体会孟子的语言特色)。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请学生留意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

三、分析

1.找出文章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投影]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1段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

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

5、

6、7段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不要求精确,允许存在出人)。

说明: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之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

2.诵读第一段

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具体的做法有哪些?

提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梁惠王施行这样的政策,结果如何?

提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用一句话来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里?

提示:“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板书]

于国尽心

结果

梁惠王

移民,移粟

民不加多

邻国之君

不用心

民不加少

(孟子

施仁政

天下之民至焉)

除虐政

指导朗读: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尽力,所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读时,重音应落在“尽心”二字上。“察邻国之政”二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有自诩之意,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何也?”尽心了,但民不加多。读时应突出其困惑、不解。

请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请学生串讲大意,教师订正。

3.梁惠王拿自己于国与邻国之政比较,孟子为什么不直接阐明意见,而用“请以战喻”?

提示:孟子说“请以战喻”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孟子不直接回答梁惠王两国比较的问题,而比较了什么?

提示:弃甲兵走者,五十步与百步走。

说明:梁惠王很自然地回答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从而不知不觉中否定了自己与邻国的统治者有别。

“五十步笑百步”已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含义是什么?

提示: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诵读

二、

三、四段。

指导朗读:面对梁惠王的提问,孟子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但他隐而不说,先设喻。读起来应从容不迫。“以战喻”后可稍长停顿,“则如何”用征询对方意见的口气,轻读。

请学生朗读。

请学生串讲大意,教师订正。

四、提示应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焉耳矣

无如

填然

既接

五、作业

1.背诵前两部分。

2.理解常用实词、虚词。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导入

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来启发梁惠王,指出他与邻国的实质是一样的,那怎样才能使民加多呢?孟子自然而然引出自己“仁政”的主张。

三、分析

1.诵读第五段

请学生依据书下注释,疏通文意(教师订正)。

理解内容。

[投影]

措施

效果

不可胜食也叫

不可胜食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

不可胜用也。

说明:“不可胜„„也”给人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运用了排比手法。

理清本段层次。

提示:第一层

第1、

2、3小句

第二层

第4句

第三层

第5句

全段中心

指导朗读:第一层三句,语势逐层上升,最后一层全段中心,作为最突出的部分。“养生丧死无憾”一语出现两次,前者可轻读,后者应重读。

请学生朗读。

引导当堂背诵。

2.朗读第六段

请学生依据书下注释

[投影]

与第五段比较异同处。

提示:同是发展生产,强调“不违农时”,“以时入山林”,“无失其时”,“勿夺其时”。这些都强调不要耽误生产时机。侧面指出,梁惠王“使民加多”的目的,就是驱使百姓去打仗,不得民心。

除了要合理发展生产,制民之产外,第六段还有孟子教化百姓的主张。

指导朗读:这一段分述王道的四项基本内容,四个“矣”陈述语言,气势充沛。最后总结“不„„未„„”双重否定句式,读得应坚定有力。

请学生朗读。

引导当堂背诵。

四、提示应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洿

斧斤

庠序

五、作业

1.熟练背诵第

五、六段。

2.识记本课学习的文言实词、虚词。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导人

梁惠王对人民施小恩小惠就以为做得很好,实际上与其他国君都一样。孟子从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方面详细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办法,但这还不够,君王对此还应有什么态度呢?我们看最后一段。

三、分析

1.诵读第七段。

理清内容:

[投影]

说明:一方面写出了社会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是对梁惠王自认为“于国尽心”的驳斥。

孟子最后还用了一个比喻,是怎样比的?

提示: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

指导朗读:“狗彘食人食”句揭露了诸侯贵族的荒淫,朗读时,要表现出说话人的义愤。“涂有饿莩”句要读出其悲愤的语气。“人死”句是借用诸侯国君的自我辩护的口气,应读得有讽刺意味。用比喻来反驳,应用质问的口吻来读。最后,劝勉梁惠王抛弃虐政,施行仁政,应用和缓、劝勉的语气。

请学生朗读。

请学生归纳孟子仁政思想。

提示:发展生产,制民之产,教化百姓,还有最后除虐政。总的来说有两点:一是保民,使民无衣食之患;二是教民,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

[板书]

孟子

施仁政

天下之民至焉

除虐政

提示:只有这样施行仁政,天下之民才能来归顺。

引导背诵。

2.提示应掌握文言实词、虚词:

饿莩

3.完成课后练习二。

4.完成课后练习一。

5.完成课后练习四。

6.讨论课后练习三。

[补充]

寡人之于国也

对于

移其民于河东

(1)于{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跟、与

(2)通假文字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②无失其时

无通“毋”,不要。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同“斑”,花白。

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同“途”,道路。

四、教师小结

本文主要阐述了孟子施仁政的主张,要想使民加多就要发展生产,使民住有房,耕有田,吃得饱,穿得暖,还要使民懂礼仪,受教育,君王也须革除虐政,这样百姓才能来归服。

全文似乎散漫无章,实则结构严谨,段落分明,以使民加多为主线贯穿全文,思路清晰。

句式较整齐,这样气势充沛,增强雄辩力。

五、作业

1.背诵全文。

2.识记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第三篇: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第一课时)》教学案 新

人教版必修1

1、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教学难点】

1、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单元综述:

本单元编选了四篇古代议论文,从先秦时期的孟子、荀子到汉代的贾谊以及唐代的韩愈,时间跨度千年,作品的思想内容都是中国传统儒家精神的延续和写照,也是古人认为的“正统”,诗歌、游记非正统。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蓬勃发展,道家、法家、兵家、墨家,差不多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主要思想流派悉数登场,但贯穿整个中国历史并对整个民族产生深刻影响的当属儒家,儒家三大思想家孔子、孟子、荀子。《论语》涉及了几乎所有的为人处世的原则问题,孔子与弟子的谈论及弟子之间的谈论闪烁着智慧,孔子主张礼乐教化,反对武力征伐。《论语》似仁者谆谆告诫,而《孟子》是侃侃而谈,孟子生活的时代,兵家纷争,整个天下熙熙攘攘,所有的国君都希望成就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霸业,他们关心的是增产粮食和扩充兵力,所以尽管孟子擅长从小事开始借题发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同是这个梁惠王,对臣子说喜欢听点通俗音乐,结果孟子听了,马上跑去问有这么回事吗,梁王脸色都变了,不好意思地承认了,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再说到仁君应“与民同乐”,实行“仁政”的道理。尽管将国君讲得一愣一愣的,但最终,说句“善”以后,就“遣之”,他对国君的游说显得苍白无力,因为华美的理想终究代替不了严酷的现实。战国末期“礼崩乐坏”,荀子主张要王道礼义教化,同时也认为完全有必要采用刑罚,荀子主张“性恶”,他的思想导致韩非李斯以严刑酷法治国,后人在提及“孔孟”时将荀子遗落在一边了。汉代,中央集权统治初步建立,众多的文人开始感受到统治者的政治威压,文人被规定了唯一的进阶途径,纵横家已经与时代格格不入,贾谊、晁错这样才华横溢的政治家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23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长沙国是当时唯一的一个异姓(非刘氏)王国,国王是吴著,贾谊当长沙王太傅,事情不多,就有足够的时间来研究学问。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政治生命也等于完结,直至33岁忧伤而死。韩愈也与柳宗元一道倡导“古文运动”,继承古人用通俗平易的语言抒情达意的优良传统,反对魏晋以来奢靡铺排的文风,主张写文章要“唯陈言之务去”,《师说》就体现了这一艺术追求。

一、了解孟子及其思想

1、导入:

由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入,回忆孟子的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王道”即“施行仁政”。孟子思想传承了两千多年,其思想瑕瑜互现,精华糟粕并存,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敬人者,人恒爱之;爱人者,人恒爱之”、“男女授受不亲”等,但其思想影响至今。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板书)

2、孟子和他的散文:

(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其政治主张与社会理想的根本核心是:“民本”(如民贵君轻)、“仁政”,其论断还有“性善论”。

(2)、《孟子》是一部全面反映孟子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是孟轲及其弟子编成的记录孟轲言行的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四书之一。

《孟子》散文在写作上很有特色:气势充沛,笔带锋芒,富有雄辩家的气势;善用比喻和寓言说理,善用排比对偶句式,大大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

(3)、《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

二、学生初读课文,订正字音,课件检查预习。 可以在早读课放录音。

给加粗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说明:

⑴ 弃甲曳( )兵

⑵ 涂( )有饿莩( )

⑶ 鸡豚( )狗彘( )之畜( )

⑷ 数( )罟( )不入洿( )池

⑸ 无( )失其时

⑹ 谨庠( )序之教

⑺ 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⑻ 申之以孝悌( )之义

(9)养生丧(

)死 (10)然而不王( )者

答案:

⑴ yâ

⑵ tú,涂,通假字,同“途”;piǎo

⑶ tún,zhì,xù

⑷ cù,gǔ, wū

⑸ wú 无,通假字,同“毋”

⑹ xiáng

⑺ bān 颁,通假字,同“斑”

⑻ tì (9)sāng (10)wàng

三、教师范读课文(或音频朗诵),疏通课文词句(注意朗读的节奏和语调。)

1、整体感知:

提问:这篇课文记录了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民不加多。

提问:课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有哪些? 略

教师出示投影,全文结构自然呈现。(见课件) 第一部分(第1节)提出“民不加多”的提问。第二部分(第2——4节)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第三部分(第5——7节)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明确: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的缘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

2、讲读第一段:

方式:先齐读,指导朗读,学生质疑,师生合作探讨。

课文词句要点备注: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标题的来源。)

梁惠王──魏国的国君。战国中期,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

寡人之于国也: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于,对于。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二册463页说,这样的情况是介词“之”用在主语和介宾词组之间,所构成的词组再作句子的主语。如果不作任何停顿,应该是这样的:“寡人于国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其:代词。前者指代“河内的”,后者指代“河东的”。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政,治理;第一个“之”,的;第二个“之”,这样。者:语气助词,表达否定关系的陈述语气。

教师设疑,理清思路:

⑴ 怎样读“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一句?读时,重音应落在“尽心”二字上,“焉耳矣”三个语气词连用,加重语气,突出表现了这个一国之君对自己劳而无功的抱怨、困惑心理。

⑵ “劳”表现在哪里?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通过与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⑶ “无功”表现在哪里?

明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4)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乱世的痕迹?(补充背景资料)

背景资料: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各国诸侯争城夺池,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社会混乱,礼崩乐坏(对东周时期典章制度逐渐被废弃的一种形象描述,诸侯间征战不已,周天子无力阻止)。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拓扩疆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增殖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力。

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又称梁,魏惠王又称梁惠王。在梁惠王中晚期,由于魏国在几次重大战役中惨遭失败,失去了昔日的强盛。画出“三国形势图”,表明魏、秦、齐的位置,指出河内、河东之所在。公元前 334年,梁惠王为振兴魏国聚集人才,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

乱世痕迹:“王好战,请以战喻”,“兵”,“走”„„

4、讲读2-4段:

课文词句要点备注:

王好战,请以战喻:以,用。

填然鼓之:之,音节助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又如“顷之,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和“公将鼓之”。

弃甲曳兵而走:而,连词,表修饰。

句式:直„„耳,是„„也。译:只是没有„„罢了,那也是„„啊,后者是判断句。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之,助词,用在主谓短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多于邻国,介宾结构后置,比邻国多。

教师设疑,明确思路:

⑴ “王之好站残民,与邻国之君无异,故民不至;移民移粟,小惠耳,虽能行之,何益?”跟原文比较,分析孟子说理艺术。 明确:设喻说理: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五十步笑百步”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执政者实质都是虐民暴政而且还不自知。我们学过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另:请君入瓮的辩论技巧,同《公输》,“义不杀少而杀众”、“必为有窃疾矣”。

难点:设喻说理和类比论证。

成语含义: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第四篇:寡人之于国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也算)是尽心啦!黄河以北遭遇荒年,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北;黄河以东遭遇荒年也是这样。察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但邻国的百姓并不更少,我的百姓并不更多,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打仗比喻。咚咚地击鼓进军,兵器刀锋已经相交撞击,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凭借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嘲笑他人跑了一百步,(您以为)怎么样呢?”

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不违背农时,粮食就吃不完(这句指在农忙季节不应让人民为公家服役)。密网不进池塘捕鱼,鱼鳖就不会吃完(古时曾经规定,网眼在四寸[合现在二寸七分多]以下的为密网,禁止下池沼内捕鱼)。按照季节砍伐树木(指在草木凋落的时候,那时生长时节已过),那木材便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就使百姓对供养活人埋葬死者没有什么不满。百姓对供养活人埋葬死者都没有不满,这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在五亩(五亩:合现在一亩二分多)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五十岁的时候就可以凭此穿上丝织品的衣服了。畜养鸡、猪、狗等家禽、家畜(豚:小猪。彘:大猪),不要错过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时候就可以吃到肉了。百亩的耕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数口人的家庭就不会有挨饿的情况了(数:几)。认认真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庠序: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或者顶着东西奔走在道路上了。七十岁的时候都能穿衣吃肉,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能达到这样的地步,却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的,是不曾有过的事。

“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贵族们)却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救灾民,老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罪过,是年成不好造成的。‟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却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区别?王不要怪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指别的诸侯国的人)都会前来归顺了。” 段解

·第一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四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五~七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简要分析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声望的大师。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因此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寡人之于国也》就辛辣地嘲讽了以贤君自居的梁惠王,并愤怒地指出一些封建王侯自诩“为民父母”,可实际上却“率兽而食人”,是人民的灾星。

《孟子》善用比喻和寓言来说理,论辩技巧十分高明,这在本文中都有明显的体现。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排比、对偶句,笔锋咄咄逼人。

研讨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本文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这种“保民而王”的主张,实际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第二部分(第2-4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然后举出两个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句忽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5-7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第5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三组排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加多”的问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

第6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这一段,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应。

第7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文章中表现出的孟子的思想与主张。

首先,孟子是反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的,一句“王好战,请以战喻”充分把这种思想表露了出来。

其次,孟子认为应该让利于民,让民众有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他认为梁惠王自认为的“用心”于民,做的是远远不够的,这与其他国家不知满足的一味向民征敛只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区别。

第三,孟子向梁惠王表明了自己治民的理想,具体地说,就是让民拥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鸡豚狗彘之畜”。

不仅如此,孟子还非常重视教化,提出了“谨庠序”的主张,他的最高理想是黎民“衣帛食肉”,“不饥不寒”。

最后孟子在自己论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面对上层贵族奢靡浪费,黎民饥寒交迫的社会现实,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梁惠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文写作上体现出的孟子散文的特点

1.巧设譬喻,迂回曲折。

谈问题先把主旨藏起来,从侧面、反面、外围人手,逐渐引向本题。如本意要讲实行仁政,却先以战设喻,从反面入手,使梁惠王不知不觉中跟着他走。这样,文章如曲径探幽,引人入胜;文势则波澜起伏,毫无板滞。

2.逻辑谨严,层层深入。

表面看来,文章铺张扬厉,散漫无纪,实则逻辑清晰,段落分明,层次井然。如先提出问题,再分析原因,后述措施,王道之始,王道之实,实行仁政,均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3.词丰笔活,理足气盛。

善用贴切的比喻、有力的铺排,考究用词,讲求句式。奇句与偶句,单势句与排比句,交错使用,笔势灵活,理直气壮,谈锋犀利,咄咄逼人。文章极富雄辩的气势。

第五篇:文化,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战略和全局出发,鲜明提出要“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这一重要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

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作用。

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我们应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为广大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提供广阔舞台。群众文化的方式在变化,规模在扩大,水平在提高,人民群众不仅要在农家院里、城市广场上表达自我,他们需要更大的舞台、更先进的设备、更好的艺术指导,把群众文化发展、张扬到极致。我们应加强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支持群众依法兴办文化团体,精心培育植根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更重要的是要及时总结来自群众的文化创新经验,积极汲取民间遗留群众文化,保证非物质文化的流传,传承好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如戏曲、曲艺、皮影、剪纸、绘画、雕刻等,这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文化来源于群众,但是要高于群众,没有提炼和升华,那只是生活的再现,不是文化。

文化,应当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胡锦涛同志指出,人民群众是文化产品的创造者和享有者,文化精品来源于人民群众,服务于人民群众,最终应该由人民群众来评判。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我们应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更多的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完善面向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加强文化建设,真正使文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综合提高国家软实力。

上一篇:公司财务部门管理制度下一篇: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