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三课时教学计划

2024-04-14

《寡人之于国也》三课时教学计划(精选6篇)

篇1:《寡人之于国也》三课时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2、能力目标:遵循自主探究学习的原则,鼓励学生自己解决一些浅近的文言现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

对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正确的理解。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让学生记诵孟子名言警句。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8、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9、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2、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4、尽信《书》,不如无《书》。

二、简介孟子思想。

1、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学家学派最有声望的大师。

2、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

3、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因此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

三、整体感知课文。

《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体现“仁政”思想最重要的篇章。

课文题目“寡人之于国也”是编者加的。本是梁惠王向孟子说的一句话:“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意思是“我对于梁国的治理,已经费尽心力了。”孟子针对梁惠王“尽心焉”的自诩之言,针对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辛辣的嘲弄了以贤君自居的梁惠王,并愤怒的指出一些封建王侯自诩“为民父母”,可实际上确实“率兽而食人”的人,是人民的灾星。从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高瞻远瞩,独倡王道,论述了行“仁政”和“王天下”的关系。

《孟子》善用比喻和寓言来说理,论辩技巧十分高明,这在本文中都有明显的体现。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排偶句,笔锋咄咄逼人。

四、熟读课文。

1、听朗读录音

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3、同学生齐读。

五、重点掌握下列文言知识。(发练习资料,串译课文解决)

(一)通假字

1、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无”同“毋”)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同“斑”)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同“途”“莩”同“殍”)

4、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只是不过)

(二)疑难实虚词

1、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之于:对于。焉耳矣:语助词,表强凋;

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指打开粮仓,救济百姓;

3、非我也,兵也兵:兵器;

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胜:尽;

5、河东凶亦然然:代词,这样;

6、邻国之民不加少加少:减少或更加少;

7、弃甲曳兵而走曳兵:拖着兵器;走:逃跑;

8、或百步而后止或:有的人;

9、数罟不入闯厥罟:细密的鱼网;

10、申之以孝悌之义申:重复地说申诫。孝悌:孝顺父母、尊敬兄长;

11、非我也,岁也岁:年成(不好,遭饥荒);

12、斯天下之民至焉斯:连词,那么,就,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

13、填然鼓之之:音节助词,起衬音作用;

14、树之以桑之:代词代五亩之宅;

15、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以:介词,用,拿;

16、斧斤以时入山林以时以:介词,按照。

(三)词类活用。

1、河内凶(凶:形作动,遭荒年);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名作动,行王道,统一天下);

3、王无罪岁(罪:名作动,归罪);

4、填然鼓之(鼓:名作动,敲击战鼓);

5、树之以桑(树:名作动,种植);

6、谨庠序之教(谨:谨慎,形作动,认真从事);

7、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作动,穿……衣服);

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名作动,吃);

9、请以战喻(战:战斗,动作名,战争);

10、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动作名,活着的人);

(死:动作名,死去的人。丧死:丧葬死去的人);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是亦走也――这也是逃跑。

②非我也,岁也――这不是我的过错,这是年成不好。(否定判断肯定判断)

③非我也,兵也――这不是我杀的,这是兵器杀的。(同上)

④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这就是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

⑤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就是王道的开端。

2、例装句。

(1)状语后置句。

①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申之;

②树之以桑――以桑树之;

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领国也――则无望于领国民之多也;

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是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何异。

(2)宾语前置句。

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未有之也。

(3)省略句。

①何也――省主语“此”。

②弃甲曳兵而走――省主语“将士”。

③非我也,岁也――省谓词“凶”

六、布置作业

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第二课时

一、孟子和梁惠王谈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明确:中心问题是:梁惠王向孟子问政:“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而“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即:梁惠王自已认为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了,可为什么人口劳力却没有增多?

背景点拨提示: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二、孟子回答梁惠王的问题时,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回答?

从两方面回答了梁惠王的的问题。

首先指出“民不加多”问题的症结(原因):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并无本质区别,指望人口劳力比邻国多是不可能的。

然后向梁惠王推行自己的仁政主张使“民加多”的措施:舍霸道而就王道,去虐政而行仁政,终会使天下归服。

三、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

1、指出连接全文层次的三个关键句。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斯天下之民至焉。

2、水到渠成,小结段落层次,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问政: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第二、三、四段):议政: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揭示梁惠王做法实际上与邻国没有本质的区别,指望人口劳力比邻国多是不可能的。

第三部分(第五段至第七段):议政:民加多的措施:舍霸道而就王道,去虐政而行仁政,终会使天下归服。

四、引导学生重点讨论以下问题。

1、“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孟子以临阵脱逃为喻,“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风趣地说明,魏国的政策和邻国的相差无几,虽然在数量上有区别,但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逃跑。梁惠王尽管给了百姓一点小恩小惠,但他发动战争,欺压黎民,在压榨人民这点上,跟别国的暴君没有本质的差别,本质上讲都是虐民暴政,所以不必希望民之多于邻国。本体和喻体的贴切,使孟子的比喻充满了逻辑的力量。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看事情要看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2、怎样才能做到王道?

明确:不违农时,数罟不入闯兀斧斤以时入山林。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3、当采取王道的措施后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谷不可胜食,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小结课文中孟子的理想政治。

明确:课文中孟子的理想政治有两层:

①仁政之初,实行保民政策:不违农时,保护鱼类,按时砍伐,使民有其食。

②行政之成,实行教民政策:鼓励养蚕,繁兴六畜,生产粮食,兴办教育,使民养成高尚道德。

5、小结文章中表现出的孟子的思想与主张

首先,孟子是反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的。

其次,孟子认为应该让利于民,让民众有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

第三,孟子还非常重视教化,提出了“谨庠序”的主张。

五、归纳文章主旨。

文章阐述了统治者想要使民加多应持有的态度:不找客观原因,而应反省自己,清除虐政,施行仁政。

六、总结本文的特点。

《孟子》是对话体论辩文,注意文字的形象性和感染力,特色鲜明。

①巧设譬喻,迂回曲折。谈问题先把主旨藏起来,从侧面、反面、外围入手,逐渐引向本题。如本意要讲实行仁政,却先以战役喻,从反面入手,使梁惠王不知不觉中跟着他走。这样,文章如曲径探幽,引人入胜;文势则波澜起伏,毫无板滞。

②逻辑谨严,层层深入。表面看来,文章铺张扬厉,散漫无纪,实则逻辑清晰,段落分明,层次井然。如先提出问题,再分析原因,后述措施,王道之始,王道之实,实行仁政,均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③词丰笔活,理足气盛。善用贴切的比喻、有力的铺排,考究用词,讲求句式。奇句与偶句,单式句与排比句,交错使用,笔势灵活,理直气壮,谈锋犀利,咄咄逼人。文章极富雄辩的气势。

篇2:《寡人之于国也》三课时教学计划

1.了解孟子及其仁政思想。

2.归纳“数、发、直、兵、胜”等实词的意义和“然、则、其、以”等虚词的用法;

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等句式的特点。

3.学习并理解孟子善辩的语言艺术。

教学设想

本文安排在诸子散文单元第二课,重点是学习多义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掌握特殊文言句式;难点是学习孟子的“仁政”主张,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思想在当时的积极意义。学法上,不仅要继续抓牢感性材料的积累,更要不断增强理性认识,注重学习方法的探讨研究。具体做好:一、在熟读课文的前提下,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体会孟子雄辩的文风;二、在学习积累的基础上,整理一词多义,把握虚词,归纳句式,总结一定的文言规律;三、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本课拟用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

A.移其粟(lì )于河内 弃甲曳(yè )兵 鸡豚(tún ) 狗彘(zhì)

B.衣帛(bó)食肉 然而不王(wàng)者 数(cù)罟 (wū)池

C.可以食(sì)肉矣 孝悌(dì)之义 庠(xiáng)序 饿殍(piǎo)

D.数(shù)口之家 不可胜(shèng)食 牲畜(chù) 狗彘之畜(xù)

解析:A粟sù C食shí 悌tì D胜shēng。

答案:B.

2.下面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D.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解析:A.颁――斑、B涂――途、莩――殍、D无――毋

答案:C.

3.给下列句子附上例句,并译成现代汉语。

(1)或……或……

(2)直……耳,是……也

(3)是何异于……

答案:(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这种说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4.解释下列多义词的不同意思。

(1)数

①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②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④数罟不入闯

答案:①数目②几,若干③屡次④密

(2)发

①百发百中

②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④野芳发而幽香

答案:①发射②派遣③打开④花开

(3)直

①中通外直

②直不百步耳

③系向牛头充炭直

答案:①不弯曲②只是,不过③通“值”,价值

(4)兵

①非我也,兵也

②穷兵黩武

③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④草木皆兵

答案:①兵器②战争③军队④兵士

(5)胜

①驴不胜怒,蹄之

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④日出江花红胜火

⑤予观夫巴陵胜状

答案:①能承受②尽③胜利④超出⑤优美的

5.翻译下列句子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答案:(1)(征调百姓服役)如果不耽误农业生产季节,粮食就吃不完。(2)赡养生者,安葬死者没有遗憾,(这)是王道的开始。

6.了解作家、作品情况及背景材料:

(1)作家、作品情况: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邹人,名轲,字子舆,孔子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儒家大师。《孟子》是一部记录孟轲思想及其言行的书。孟子在政治上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在哲学上提出“性善论”。与孔子合称“孔孟”。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被尊为“亚圣”。

(2)背景材料: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7.思考题:(1)文中梁惠王提出一个什么问题?孟子是怎样回答这一问题的?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2)孟子阐述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又运用了怎样的说理方法?(3)你是如何看待本文中孟子的政治理想及其高超的论辩艺术的?

(答案见下一环节)

二、课堂互动

(一)预习交流。

(见预习1―5题)

(二)导入新课。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千百年来这一脍炙人口的名句,鞭策多少明君圣主研习孟子主张的“君道”。今天我们将通过课文《寡人之于国也》的学习,进一步探究他的“王道”主张。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后质疑。

(四)师生课堂讨论(完成预习题第6题)。

(1) 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的两个疑问:救民行惠,却不能强国。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多于邻国也) 孟子设喻指明梁惠王有过失,虽行小惠却不能行王道而养其民,故难强国。

第三部分(后三段)孟子具体说明“仁政”的具体内容。

(2) 文中梁惠王提出怎样一个问题?孟子是怎样回答这一问题的?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答案:梁惠王先申述自己尽心尽力地治理,其“用心”已超过了邻国。可是,其邻国的百姓并没有被他的政治吸引而投奔过来,于是提出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的疑问。

孟子运用了比喻论证方法,以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理解、接受。在比喻中,举两个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情况,依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的反问,进一步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再设喻之后,揭示了寓意,回答了问题,意指: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数量上不同而已。

3.孟子阐述的具体措施有哪些?体现了他怎样的政治观点?

答案:孟子认为,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教化百姓、使民心顺服,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此外,孟子还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批评统治者的虐政,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这些具体措施体现的正是孟子重视人民、重视教化、反对武力兼并的“仁政”思想。

4.你是如何看待本文中孟子的政治理想及其高超的论辩艺术的?

答案:“仁政”,是对儒家“仁爱”思想的再发展,是“仁爱”思想政治化其实施在当时是有一定的现实性的。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好多少;在语言上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又使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如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五)学生熟读课文,进一步体会孟子说理雄辩的气势。

小结:孟子的文章结构严谨,层次井然;善用比喻,文字从容不迫;说理铺张扬厉,气势磅礴,令人叹服。

三、课堂检测

(一)写出出自本课的成语并解释其意思。

1.五十步笑百步

2.饿莩载道

3.弃甲曳兵

答案:⒈ 语出《孟子梁惠王上》。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讥笑别人。

⒉语出《孟子梁惠王上》。满路是饿死的人。形容社会状况极其困苦。

⒊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丢弃铠甲,拖着兵器。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二)阅读下列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孟子)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译文:

答案:孟子说:“现在您的厨房里有肥美的肉,马棚里有肥壮的马,可是百姓面带饥色,野外有饿死的人,这等于带领禽兽吃人啊!兽类互相残食,人们尚且厌恶这种行为,作为百姓父母的人管理政事,却不能避免带领禽兽吃人这样的事,那又怎能做百姓的父母呢?孔子曾说:‘第一个做木偶来殉葬的人,该会断子绝孙没有后代吧!’(孔子为什么恨这样的人呢)因为木偶像人而用来殉葬。(用像人的木偶尚且不可),怎么能让百姓饥饿而死呢?”

(三)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是 ( )

A.弃甲曳兵而走

B.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解析:A古义为“兵器”,今义是“士兵”;B古义为“称王”,今义是名词,“君王”;D古义为“穿”,今义是“衣服”。

答案:C.

2.和“王好战,请以战喻”中“请”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B.臣请为王言乐

C.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D.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解析: ABD中“请”均可解释为“请对方允许我做某事”,只有C中“请” 解释为“请对方做某事”。

答案:C.

3.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D.七十者衣帛食肉

解析:ABD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只有C没有活用。

答案:C.

4.选出“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

A.邻国之民不加少

B.填然鼓之

C.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D.是谁之过与

解析:ACD都是结构助词,释为“的”,只有B是凑足音节的助词,无意义。

答案:B.

5.找出下列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皆以美于徐公”中“于”的意义相同的一项( )

A.寡人之于国也

B.移其粟于河内

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解析:A对于,B到,D在, C和例句都是介词,意思是“比”。

答案:C.

6.选出与“申之以孝悌之义”句式不同的一项( )

A.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B.王好战,请以战喻

C.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解析:ACD与例句都是状语后置句,B是一般句式。

答案:B.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数罟不入闯 数:屡次

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发:打开

C.非我也,兵也 兵:士兵

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胜:能承受

解析:A项“数”义为“细密”,C项“兵”义为“兵器”,D项“胜”义为“尽”。

答案:B.

8.下列有关“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树之以桑

B.以五十步笑百步

C.请以战喻

D.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解析:ABC三项都是介词,D项是连词,相当于“来”。

答案:D.

四、检测评讲

(根据学生完成检测情况灵活处理)

五、课后练习

(一)解释下文中加横线处,答案写在括号内。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处在齐国和楚国的中间 或:夹在齐国和楚国的中间)。事齐乎?事楚乎?”孟子对曰:“是谋(这个谋划)非吾所能及也(不是我的力量所能达到的 或:不是我能够想得出来的)。无已(不得已 或:没有办法),则有一焉:凿斯池(这个护城河)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奉献出生命 或:舍生相报)而民弗去(离开),则是可为也。”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变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雪宫,齐宣王的离宫,相当于今天的别墅之类。)

1.比较下句中四个“非”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人不得,则非①其上矣。不得而非②其上者,非③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④也。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答案:C.

2. 比较下句中四个“乐”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乐①民之乐②者,民亦乐③其乐④。

A.①③相同,②④相同。

B.①③不同,②④相同。

C.①③相同,②④不同。

D.①③不同,②④不同。

答案:A.

3.“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正确意思”是( )

A.乐在天下,忧在天下

B.以天下之乐为乐,以天下之忧为忧

C.因天下而乐,因天下而忧

D.依照天下的情况来乐,依照天下的情况来忧

答案:B.

4.对选文及课文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是孟子阐明实行王道应施行仁政的道理,这一段是孟子阐述实行王道应与民同乐的道理。

B.“施行仁政”是从治国者的治理措施角度来谈的,“与民同乐” 是从治国者的思想境界的角度来谈的。

C.所谓“与民同乐”,就是国君在自己享受快乐的时候,也要让老百姓一起来享用,否则就不享用。

D.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继承和发展,并且富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自我牺牲精神。

答案:C.

5.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解析:C是宾语前置句。

答案:C.

6.下面与例句中“然”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填然鼓之

A.河东凶亦然

B.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C.屋舍俨然

D.太后曰:“然。”

解析:义为“……的样子”。A义为“这样”,B义为“然而”,D义为“对”。

答案:C.

7.下面句中“则”字的用法、意义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C.则移其民于河东

D.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解析:义为“却”,表转接;其他三项义为“就、那么”,表顺接。

答案:B.

⒏下面句中“其”字的用法、意义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则移其民于河东

B.君知其难也

C.勿夺其时

D.吾其还也

解析:D是语气副词,“还是”;其他三项都是代词。

答案:D.

相关资料:

附一:板书设计

(一)提出问题(1):“民不加多,何也?”

(二)分析原因(2-4)“五十步笑百步”

不违农时(谷)

初始措施 数罟不入闯兀ㄓ惚睿

(三)解决措施(5-7) (发展生产)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

树之以桑(衣帛)

根本措施 畜鸡豚狗彘(食肉)

勿夺农时(无饥)

谨庠序之教(孝悌)

附二:类文荐读《孟子梁惠王》(上)的第一、二、四章

一章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魇。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参考译文:孟子谒见梁惠王。梁惠王说:“尊敬的老先生,您不怕千里旅途的劳顿而来见我,可有对我的国家很有利的良策吗?”

孟子答道:“惠王啊,您为什么一开口就必定涉及利益呢?只讲仁和义不就行了吗?国君口口声声说‘用什么来使我的国家获得利益’,大夫贵族口口声声说‘用什么来使我的领地更殷实富庶’,一般老百姓也口口声声说‘怎样才对我本人有好处’,这样一来,上上下下相互追逐、攫取私利,国家可就危机四起了。在拥有一万辆兵车规模的国家,犯上杀死国君的,必定是那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一千辆兵车规模的国家,犯上杀死国君的,必定是那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以千取万,以百取千,不能说不多。如果把利益放在首位,不夺取就永远不会满足。从来没有崇尚‘仁’的人会做出遗弃父母的事,也从来没有奉信‘义’的人会做出不忠诚君主的事。惠王您只提倡‘仁’和‘义’就行了,为什么张口闭口都谈利益呢?”

二章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糜、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鹿攸伏;~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于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参考译文:孟子去拜见梁惠王,惠王站在池塘边,看着那些奔跑飞翔的鸟兽,惬意地问道:“德高望重的人也喜欢享受这种快乐吗?”

孟子回答道:“只有德行高尚的人,才具有享受这样一种快乐的素质,没有道德的人,即使有这种愉快也是无法享受的呵!譬如,《诗经大雅灵台》里说:‘刚开始构筑灵台的时候,小心翼翼地劳作,大家同心协力,努力奋斗,没费多少时日便大功告成。王说不要心急,老百姓却更卖力地干活。王到鹿苑里去,看到了母鹿安详地憩息着,鲜肥光洁,白色的鸟儿羽毛秀丽。王在灵沼边上,看见满池子的鱼跳跃游弋。’这说明周文王虽然利用广大群众的力量来建构高台深池,而老百姓却非常高兴,将建筑的高台称为灵台,将挖掘的深池称为灵池,并且还很为文王拥有许多野兽而高兴。这是因为周文王愿意与百姓一道快乐,所以他就能获得真正的快乐。与之相反,《尚书汤誓》中记载了老百姓憎恨夏桀的怨歌;‘太阳(夏桀以太阳自譬,曾说太阳什么时候消亡,我才什么时候死去――译注)呵,你什么时候毁灭呢?我们情愿跟你一道去死!’ 夏桀作为一国之王,竟然使广大人民怨恨到不想再活下去的地步。那他即使拥有高台深池,奇禽异兽,又怎么可能独自享受而不受影响呢?”

四章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参考译文:梁惠王对孟子说道:“我这个平庸的人非常高兴得到您的指教。”

孟子回答说:“用木棒和锋利的刀杀人,这两者有什么不同吗?”

“没有什么不同。”梁惠王说。

“用刀杀人和施行暴政而置民于死地,这两者比较起来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吗?”孟子又反问道。“没有什么不同。”梁惠王说。

孟子于是指出:“现在您厨房里搁满鲜肥的肉,马圈中有许多骠悍健壮的马,但老百姓却面带饥色,许多人因饥饿而暴尸野外:这实质上是在上位的人任由禽兽去吃人啊!兽类自相残杀,人类尚且觉得可憎,而主持政治做老百姓父母官的,却不能避免任由禽兽去吃人,那又怎么能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说:‘第一个制造土偶木偶用来殉葬的人,真该断子绝孙呵!’就是因为‘俑’很象人形却用来殉葬,(以至于后来发展成殉葬活人的坏风尚。用人形的‘俑’殉葬都使孔子如此愤慨,)又怎么可以使那些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篇3:《寡人之于国也》“检”注释补拾

(1) 赵岐《孟子章句》注该句云:“言人君但养犬彘, 使食人食, 而不知以法检敛也。”

(2) 清阎若璩《四书释地三续》:“古虽丰穰, 未有以人食予狗彘者。‘狗彘食人食’即下章‘庖有肥肉’意, 谓厚敛于民养禽兽耳。”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引之, 且称“阎氏之说可从”。教材缘此注释:“ (诸侯贵族家) 猪狗吃人所吃的东西, 不加制止。”

具有代表性的另一种注解是王力先生《古代汉语》注:“检, 通敛, 收积, 储藏。”按照以上注释, 此句意谓:在“狗彘食入食”之丰年, 国家应当及时收储粮食, 以备灾荒之年平价出售。

《汉书·食货志赞》引此句, 颜师古注曰:“言岁丰孰 (熟) , 菽粟饶多, 狗彘食人之食, 此时可敛之也。”

以上两种注解, 我们认为后一种更合文意, 但亦有“过简而义有未明”之失。“检”当是“捡”之误, 在“收积”、“储藏”的意义上, “检”与“敛”通。从文意上, 有关古代的“发敛之法”, 政府的“平价”政策方面的解释已多并逐成定论, 如《语文建设》2008年第1期张春雷《<寡人之于国也>注释商榷二则》注解既已完备, 下面略从古音方面作分析:

《说文·木部》:“檢, 书署也。从木, 佥声”。李善注引《苍頡篇》曰:“檢, 法度也。”《说文·攴部》:“斂, 收也。从攴, 佥声。”《尔雅·释诂下》:“斂, 聚也。”“檢”无法引申出“收积、储藏”义, “斂”的本义即“收集、聚集”。捡, 《说文·手部》:“捡, 拱也。从手, 佥声”, 本义为“拱手”, 此字表“拾取”是较晚出义。三字均从“佥”得声, 具备通假条件。

古音通假是古常有的一种用字习惯, “检”与“敛”的通假即是运用古音通假时, 借字和本字之间的三种关系中的同声旁“形声字”相替代类。另如, 政-征, 畔-叛, 被-披等亦如是。从佥得声之字, 有“聚合、众多”义。

《说文》:“佥, 皆也。从亼, 从吅, 从从。”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训“人各一口, 二人二口, 二口相合, 故为佥也。二口犹言多也, 不限于二也。”意即, 亼 (jí) , 集合。吅 (xuān) 、从, 皆表人多。属“六书”中的会意, 本义为皆、咸。

《尔雅·释诂下》:“佥, 皆也。”

《书·尧典》:“佥曰:于选鲧哉。”孔传:“佥, 皆也。”

《后汉书·张衡传》:“戒庶寮以夙會兮, 佥恭职而并迓。”李善注:“佥, 皆也。”

《广韵·盐韵》:“佥, 咸也。”

《三国志·蜀志·张裔传》:“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

“佥”后又引申“共同、众人、众多”义, 如佥言、佥望、佥谋、佥议等。

又:佥鹽韵清母平声谈部捡鹽韵见母上声谈部

检鹽韵见母上声谈部敛鹽韵来母上声谈部

检敛, 盐韵, 来见旁纽。捡检, 鹽韵, 见母双声, 见清旁纽。

其上古音皆相近, 音近义通, 系同源字。

属佥部之字, 间接表“聚集, 众多”义的另如, 俭匳澰等

检捡敛互易文献中亦别有用例, 如:

(3) 《辞源》:“捡, 拱。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敛手宜作此字。”

(4) 《书·伊训》:“与人不求名, 检身若不及。”《正义》云:“检, 谓自摄敛也。”

(5) 唐杜甫《哭李常侍峄》诗之二:“次第寻书札, 呼儿检赠诗。”

(6) 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二引《仓颉篇》云:“检, 亦摄也。”

(7) 明方孝孺《与王先生书》:“于书筪中检得武王戒书一编, 因略加整次纳上。”

(8) 《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又忙着检月子请喜酒。”

(9)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说着取过一叠报纸来, 检出一张<沪报>给我看。”

(10) 鲁迅《故事新编采薇》:“到第二天的午后, 迎面遇见了几条岔道, 他们决定不走那一条近路, 便检了一个对面走来的老头子, 很和气的去问他。”

综上,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的“检”, 当注为“‘检’为‘捡’之误, 通‘敛’, 收积、储藏。”

篇4:《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

2.读准字音,准确断句,准确翻译字词,并积累文中重点字、词、句式。

3.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

【重点难点】

积累文中重点字、词、句式。

【学法指导】

4.朗读。读准字音,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赋的节奏、情感和韵味,力求语言通畅,读准字音。

5.熟读课文。借助书下注和语境,正确译文,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

【知识链接】

6.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7.感知《孟子》:

《孟子》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共7篇。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

8.走进历史: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池,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又称梁,魏惠王又称梁惠王。在梁惠王中晚期,由于魏国在几次重大战役中惨遭失败,失去了昔日的强盛。公元前334年,梁惠王“卑词厚币以招贤者”,为振兴魏国聚集人才。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对孟子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对答,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二人另一次会面是在禽兽嬉游的池沼边上。梁惠王得意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对答,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证明了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有截然不同的结束:文王关爱百姓,百姓爱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乐,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么一次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学习过程】

9.看清字形,标出注音。

王好(hào)战 弃甲曳(yè)兵而走

衣(yì)帛 谷不可胜(shèng)食也

数罟(cù gǔ)不入洿(wū)池谨庠(xiáng)序之教

养生丧(sāng)死无憾鸡豚(tún)狗

彘(zhì)之畜(xù) 申之以孝悌(tì)之义

然而不王(wàng)者涂(tú)有饿莩(piǎo)

10.学习第一自然段。

(1)有感情朗读本段。

(2)解释加点词,注意在文中也做上标记。

梁惠王曰:“寡人之(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实际意义)于(对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黄河)内凶(收成不好,闹灾荒),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这样)。察邻国之政,无如(像)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更)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为什么)也?”

(3)翻译句子。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明确:(我)考察邻国的当权者,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明确:邻国的百姓没有减少,我的百姓没有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4)在提出“民不加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其具体做法是什么?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5)现代社会人口增加会加重社会负担,所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梁王为什么却希望“民加多”呢?

明确: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11.学习第二——四段。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三段。

(2)解释加点词,注意在文中做上标记。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请允许我)以(介词,用)战喻。填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鼓(名词用作动词,敲鼓)之,兵刃既(已经)接,弃甲曳兵(兵器)而(连词,表修饰)走(跑,这里是指逃跑)。或(无定代词,有的人)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那么)何如(宾语前置,如何)?”

曰:“不可!直(只是)不百步耳,是(代词,这)亦走(跑,这里指逃跑)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通“毋”,不要)望民之多于(比)邻国也。”

(3)翻译句子。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明确: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明确:凭自己只逃跑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么(您觉得这)怎样呢?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明确:(那些人)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这还是逃跑啊!

(4)孟子哪些话是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用什么方法说的?

明确: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喻说理。

(5)分析理解“五十步笑百步”的喻意何在?

明确:五十步和百步只是数量上有所不同,本质是一样的。同理:如果说梁惠王的治国政策和其他国君相比,只是尽心的程度不同的话,本质也是相同的,目的都在于增加兵员,强化战备,都是让百姓去送死,他们采取的治国政策都不是王道,而是霸道,是虐民暴政。老百姓看穿了梁王的小恩小惠,不会来送死呢,所以,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12.学习第五、六段。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

(2)解释加点词,注意在文中也做上标记。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尽)食也;数罟(网)不入洿池(池塘),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斧)以(按)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名词活用做动词,种植)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名词活用做动词,穿)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通“毋”,不要)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耽误)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反复陈述)之以孝悌(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之义,颁(通“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名词活用做动词,称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饿死的人)而不知发(开仓赈灾),人死,则曰:‘非我也,岁(年成)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兵器)也?王无罪岁,斯(那么)天下之民至焉。”

(3)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可分为几个部分?请分别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明确: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据此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当堂检测】

13.下列加点字读音和意义都正确的一项是(C)

A.数罟(gū,网) 饿殍(piǎo,饿死的人)

B.颁白(bān,通“斑”)曳兵(zhuài,摇着)

C.庠序(xiáng,学校)衣帛(yì,穿)

D.孝悌(tì,尊重父母)鸡豚狗彘(zhì,猪)

14.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D)

A.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D.数罟不入洿池

15.下列加点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D)

A.河内凶(有战乱)

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

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

D.弃甲曳(拖着)兵而走

16.下面的加点的字意义不同的一组是(A)

A.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春心莫共花争发(李商隐《无题》)

B.弃甲曳兵而走斩木为兵

C.或五十步而后止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D.是亦走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17.对下列各句中“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D)

①斯天下之民至焉②鸡豚狗彘之畜

③树之以桑 ④未之有也

⑤邻国之民不加少

A.①⑤/②/③/④ B.①③⑤/②/④

C.①②④/③⑤ D.①②⑤/③④

18.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D)

例:树之以桑

A.非我也,岁也

B.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C.或五十步而后止

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篇5:高中语文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

三维目标

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掌握“数、发、直、兵、胜”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了解“于、之”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2.遵循自主探究学习的原则,鼓励学生自己解决一些浅近的文言现象;引导学生对主要文言现象作一些归纳,对规律性的知识宜作适当小结;比较评价孟子的“仁政”思想体系。

3.理解并评价孟子的“仁政”思想,并更好地理解新时期党中央提出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现实意义。教学设计 导语设计 复习导入1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之所以会这样,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从中可以再进一步理解他的仁政思想。复习导入2 有人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孔子大圣人在谆谆教导,而《孟子》给人的感觉是孟轲“亚圣”在侃侃而谈,何以见得?初中学习的《孟子二章》记忆犹新,今天学习《寡人之于国也》再次感受孟子的谈吐风范。知识积累 1.孟子和《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人,思想家,教育家。地位仅次于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世常“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非常激烈的战国中期,他主张行“仁政”,统一天下。曾游说各国,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著书立说,有《孟子》一书(现存七章)传世。宋代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科举考试,都以“四书”为命题依据之一。

《孟子》现存七章,全面反映了孟子思想。孟子一向被认为是儒学正统的继承者和捍卫者,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元文宗封他为“亚圣”。《孟子》七章分别是《梁惠王》《公孙丑》《腾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孟子》的篇名和《论语》一样,都是摘取每章开头几个字命名,没有特别意义。汉代赵歧注释《孟子》,把每篇都分为上下两部分,故有《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的篇名。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论语》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以雄辩著称,文势磅礴,感情激越。所以说《孟子》给人的感觉是侃侃而谈。

《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1)情感强烈,文笔犀利,论辩性强;(2)论证手法灵活善变,或开门见山,或迂回曲折,巧妙控制论辩方向,驱诱论敌就范;(3)巧用比喻,使枯燥理论具体、生动,富有可读性和说服力;(4)文辞方面富于铺陈扬厉,时露尖刻,句式喜用排偶,笔锋咄咄逼人,文章酣畅淋漓。2.基础积累 ①字音:

王好(hào)战弃甲曳(yâ)兵而走谷不可胜(shēnɡ)食也数罟(cùɡǔ)不入洿(wū)池养生丧(sānɡ)死无憾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谨庠(xiánɡ)序之教然而不王(wànɡ)者涂有饿莩(piǎo)申之以孝悌(tì)之义 ②通假字

涂(tú,通“途”)有饿莩

无(wú,通“毋”)失其时

颁(bān,通“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信息筛选

1.解题:

“寡人之于国也”原句是“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古代国君的自称谦词,今义是形影孤单的人,即孤家寡人。“焉”“耳”“矣”均是文言句末语气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原句是主谓句,感叹句。“于”,介词,与“国”合成介宾短语。“之”,用于主语和介宾短语之间,提顿语气,强调介宾短语的意义。

2.整体感知:找出文章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投影]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5、6、7段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

明确: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之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合作探究

1.这篇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明确:“民不如多。” 2.在提出“民不加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学生回答)“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3.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样的疑问?

明确:“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4.孟子对梁惠王这个疑问是如何分析的?他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战争设喻。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5.问题的原因找到之后,文章自然而然过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提问: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6.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时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7.当采取了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其中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样,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8.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明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一段作者采用类比论证从反面证明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方法点拨:本专题的主要学习方式是文本研习,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关注,利用相关信息,解读 2 潜藏在文本背后的主题。这是全新的阅读要求。

文本研习的手段、途径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方法比结果更重要,教师不必过早地将结论和自己的判断告诉同学,也不必让学生一定要认同自己的观点,而是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倡导个性化的阅读,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与体验。能力提升

引导学生重点讨论以下问题:

(1)“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五十步笑百步”的喻义理解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所以,应采取学生广泛讨论、相互交流的方法,教师稍作点拨分析)

明确:梁惠王自以为自己对于国家比邻国国君尽心,自己的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会自动投奔他。可是,邻国之民不见少,自己的国民不见增多。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员,老百姓看穿了他,又怎会来“送死”呢?孟子以临阵脱逃为喻,“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风趣地说明魏国的政策和邻国的相差无几,本质上讲都是虐民暴政,所以不必希望民之多于邻国。本体和喻体的贴切,使孟子的比喻充满了逻辑的力量。

(2)梁惠王不顾人民死活,孟子在严厉批评他之后,为什么接着又说“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引导学生认识孟子性善论的两重性:一方面,他认为人应该从善,因此他反对统治者残害人民,批评虐政暴君毫不留情;另一方面,他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善,因为人人都有“善端”,只要自觉扩充它,就能养成高尚道德。所以,在孟子看来,梁惠王如果不把百姓苦难归罪于年成,就一定能自反,就会舍霸道而就王道,去虐政而行仁政,结果就会使天下归服。规律总结

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本文所体现的孟子散文的特点。明确:本文从艺术上充分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②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③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使句式在整齐中具有参差之美,音调铿锵,极富音乐性,强化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课堂小结

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并有所发展。在对梁惠王的循循善诱中,孟子抓住重视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虽然在这一篇里,他没有提民为贵,但是在阐述中已明确地表现出来,只是有一些小恩小惠式的救灾措施,是不能使百姓人心归顺的。只有去除苛政、酷政,真正地以百姓为重,使百姓能够在这个国家里“无憾”地生活,得到充分的教养,才是治国的根本。他的思想有着积极、现实的意义,但在重武力,强调征伐的时代,又是远离现实而又不切实际的,因而不被采用。作业设计

1.归纳文中的主要文言现象。

2.在今天“仁政”思想仍有它的时代意义,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

9.荀子《劝学》教案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二 能力目标: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三 德育目标: 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以颜真卿的《劝学》和古乐府《长歌行》导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荀子•劝学》一文,领略一下荀子是如何“劝学”的。

1.介绍《荀子》

学生看课本注①,教师补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题解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二、课文诵读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纠正自己预习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学生字音掌握情况

4.指名2~3名学生朗读课文(分节读)

教师作朗读提示: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5.分组齐读课文(通过读、听,强化记忆)

三、课文分析 通译全文,讨论、分析全文的思路结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 4 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结合完成“思考和练习一”,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结构

组内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板书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归纳文中的多义词、活用词、特殊句式

第二课时

1.检查背诵

3.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小组讨论,小组推荐发言人,以组为单位提问、交流)

(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点拨: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2)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点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3)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点拨: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

(4)“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点拨: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5)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点拨: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4.鉴赏本文的论证艺术: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比喻的有关知识,明确比喻的表达效果。引入对本文论证艺术的最大特点——采用大量的比喻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的鉴赏。

点拨:

(1)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2)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3)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2.整理、归纳文中重要文言知识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列出要归纳的项目,小组内相互交流、补充,教师投影提示强调,其中难句理解、特殊句式等应让学生动手翻译,以训练其翻译技能。

A.字词解释

(1)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生非异也

(2)词类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②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③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④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3)一词多义(结合“思考和练习”二)

B.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

(l)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作业。略

10.过 秦 论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用事实作根据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归纳掌握归纳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3、理解课文中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

2、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识辨积累。

【课时安排】

三课时(1、读课文并落实字词;

2、指导翻译;

3、背诵。)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请同学们欣赏两首诗

贾 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学生默读,理解。教师提示:

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贾 谊(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学生默读,理解。教师提示:

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呢,抑郁而终呢?

那么,贾谊“才调”到底如何呢?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二、作者简介 : 选一生读注解①。教师稍作补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著名的文学家。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三、背景简介 :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西汉初年,经历春秋战国楚汉战争500多年的战争,社会经济受到极大的破坏。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种社会现实而主张实行“仁政”的,给百姓以休养的机会,以求经济大发展,社会的稳定。

“过秦”即言秦之过,是指责秦的过失的一篇政论文。

四、朗读课文,注意文中一些字的读音。【生字】

腴(yú)轸(zhěn)镞(zú)笞(chī)恬(tián)藩(fān)瓮(wèng)牖(yǒu)

【多音字(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孝公既没(mò)召滑(shào)俯首系(xì)颈 践华为城(huà)劲弩(jìng)不及中人(zhōng)墨翟(dí)蹑足行伍(háng)将数百之众(jiàng)度长絜大(duó)比权量力(liàng)万乘之势(shèng)

朝同列(cháo)一夫作难(nàn)

五、学生自读课文。

六、学生依据注释理解文意,并归纳文言知识。

1、通假字

约从离衡(通“横”)合从缔交(通“纵”)制其弊(通“敝”)百有余年(通“又”)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2、古今异义

例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黄河 水道的通称

赢粮而景从 担负 胜或获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崤山以东 山东省份

流血漂橹 盾牌 使船前进的工具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 爱惜、爱护、喜欢

宽厚而爱人 爱惜人民

分裂山河 划分 整体事物的分开或使整体的事物分开

3、词类活用现象

A、名词的活用

例 句 活 用 类 型 释 义

席卷、包举、囊括 名词作状语 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 名词作状语 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赢粮而景从 名词作状语 像影子一样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名词作状语 在国内、向南

序八州而朝同列 名词动用 招致

履至尊而制六合 名词动用 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名词动用 用破瓮作 用草绳系

B、动词的活用

例 句 活 用 类 型 释 义

追亡逐北 动词作名词 逃走的人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 使……退却

约从离衡 使动用法 使……离散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动用法 使……朝拜

外连横而斗诸侯 使动用法 使……争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动用法 使……灭亡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动词用作名词,动词在句中充当宾语,如例

1、动词的使动用法,例2、3、6句,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4、5句,动作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这说明这些动词都产生了使动用法。

C、形容词活用

例 句 活 用 类 型 释 义

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使动 使……弱

以弱天下之民 形容词使动 使……弱,削弱

以愚黔首 形容词使动 使……愚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容词动用 变小,变弱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形容词后带有宾语,且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说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使动的意义,如例1、2、3。

4、一词多义(课后练习题),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5、请分别说明下列各句的特征。

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③陈利兵而谁何。

④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明确:①判断句。②被动句。③宾语前置句。④介词结构后置。

6、成语

同年而语 度长絜大

七、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的生字、多音字、通假字。

2、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检查朗读情况,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

2、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二、读全文后回答,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提问: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攻之势”体现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强大——鼎盛。“守之势”体现在第三段、第四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朗读,注意语势,体现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突出秦国地利(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政通(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等的优势。同时让学生体会句中的逻辑停顿。

本段的动词“据”“拥”“有”之后要有停顿;“内”“外”之后还应有停顿。

2、参看注释,想想“有席卷……之心,……之意”作何翻译,说说你从这句翻译中受到什么启发。

重点讲评文言翻译中一些修辞方式的处理。突出强调两点:其一,同义叠用的“凝缩”原则;其二,夸张修辞格的处理,即意译或添加语词而保留,如“拱手而取……”可译成“毫不费力地夺取了……”或“拱手之间就夺取了……”

3、从注释中我们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明确: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耽耽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 8 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4、集体朗读第一段。

四、研习课文第2、3自然段。

1、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的译文,其中有些地方译得不正确,请指出来,并说说理由。

译文: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惠文王,孙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政策,在南边夺取了汉中,在西边攻取了巴、蜀,在东边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在北边收复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

明确: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上面译文在这三方面都有欠缺。其一,个别语词不准确:“蒙故业”的“故”,译为“原有(的)”为好;“因遗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东”“北”译成“在南边”之类不能准确表现秦的扩张行径,译成“向南”“向西”等为好;“收”不是“收复”,和“取”同义。其二,不“达”、不“雅”:对于专名,直接“搬”过即可,不必把注释当译文抄在译文中。译文对“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处理就有这方面的不足,结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义。

2、指名让学生口译第2段,其他学生(或教师)订正。

3、下列句子是从第三自然段中挑出的,试说说译文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1)振长策而御宇内。

A、举起长鞭来驱赶天下诸侯。B、举起长鞭来奴役天下百姓。

明确:A、B均有误。A中“御”译为“奴役”为好;B中“宇内”理解有误,联系下面(2)句可知。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B、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明确:A为意译,正确;B有误,“敲扑”是借代用法,代指刑具,引申为刑罚,修辞问题未处理好。

(3)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且守卫边防。B、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明确:A句正确;B有误,藩篱比喻边境、边防,今人无“像篱笆一样重要”的比喻说法。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A、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B、收集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明确:A有误,“兵”不指“军队”而指兵器,“之”亦应代指兵器,“锋镝”是借代,代指兵器;B正确。

(5)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A、(秦始皇)踏着华山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占据亿丈高的城堡,下临不可测度的深渊,自以为十分坚固。

B、(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就十分牢固。

明确:A有误,原文“践”不是课文注中的“践,踏。”(课文注释有误),而应是《康熙字典》引《释文》的“践,借也”当凭借讲;“城”作城墙、城堡为好,“固”的理解亦不妥。B正确。

4、第3自然段在写秦由“攻”转为“守”时,从哪些方面写了其“守”的措施,为什么要写这些?

提示: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暴政来作为“守”的措施,写这些是为突出中心论点眼务的。

五、研习课文4、5自然段。

1、朗读第4、5自然段。

12.师 说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唐朝时候,人们却以从师为耻。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 10 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著名的文章《师说》。

二、作者介绍(见课件)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三.写作背景(见课件)

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

韩愈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是他35岁时在长安当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的。文章针对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痛加针砭。着重阐明教师的作用和从事应采取的态度,有破有立,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作用。本文是韩愈文集中的名篇之一。

三、解题(见课件)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四、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学生自读课文,查字词典疏通文字,并根据注解初步弄清文章的含义。教师巡回指导。

(2)请学生统计本课的生难字词,并注音解释,可将有关的内容整理在笔记本上,教师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将自己整理的内容写出,然后全班同学一起订正、补充。(见课件)

2.听课文录音,注意句读。(见课件示例)

3、研读课文第一段 方法:(1)教师范读课文。(2)注意理解下列问题:

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明确:首句:推出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乃针对当时士大夫以从师为耻而说的,更增加力度。)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中心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讨论后明确:第一层:提出中心论点;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践,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3)、理解本段中的古今异义词语

学者 古:求学的人

所以 古:用来„„的 凭借

从而 古:跟从„„并且

(4)、词语活用

吾师道也 师,名词用作动词即“学习”

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用作意动词即“以„„为师”

5、讨论:

我们今天所说的“自学成才”是不是与韩愈说的“必有师” 相矛盾?韩愈所说的“道”指什么?我们今天要以什么为师?

6、总结本段 总说老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指出择师的 原则,推出“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

7、背诵本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提名背诵。

2、提问个别字词。

二、研读第二段 :

1、指导朗读。指导正确断句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也

2、词句辨析 师道者不传也久矣(从师的道德风尚)

吾师道也(学习道理)

师道之不复(从师 11 的道德风尚)

惑而不从师(老师)

吾师道也(学习)

师道之不复(从师)不耻相师(学习)

3、古今异义词辨析

众人

古:一般的人众人

小学 古:小的方面要学习

4、重点句子解释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宾语前置句,之,提宾的标志)

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否定判断句,“非„„也”构成否定判断)

5、读本段。思考:本段的论点是什么?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为什么韩愈要这么说?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结果。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6、讨论:《劝学》中有一句与本段中“圣人”、“愚人”的论述相仿,是哪一句?你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之师有何区别?你认为韩愈对“君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看法是否符合现代观点?

7、教师总结,学生背诵本段。

三、分析第三、四段

(一)第三段

1、指导朗读

2、自译:师,不必 古指“不一定”今指“不需要”

3、简析:列举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从师的重要性

以孔子为例的好处:一石三鸟,典型精当

1)阐明了从师的意义; 2)也说明了从师的重要性。3)与“古之学者„„”和“古之圣人„„圣益圣„„”等呼

(二)第四段

虽为附记性质,但是紧扣中心。作者赞扬李的“不拘于时”、“行古道”,也是对士大夫的有力批评。既针砭了时弊,又通过李来倡导了从师。因此结尾虽然简单,但有力地照应了开头,围绕了中心。

问题探讨: 1。李蟠好的是什么样的“古文”?他不愿被什么样的“时”所束缚?

韩愈反对浮靡的文风,倡导古文运动,而李蟠“好”的正是韩愈倡导的“六艺经传”;当时社会风气不好,人们不肯从师而学,李蟠不受风气影响,拜韩愈为师。

2。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这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1)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2)说明写作本文的原因。

3.齐白石有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你能不能结合《劝学》《师说》的内容来分析一下?两文都谈到学习的重要,那么正确的学习目的究竟是什么?

明确:《劝学》认为学习的本质其实是“改变自己”;“学不可以已”,永远不停止,也即常言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师说》中认为学习是为了闻道解惑。——这些认识都是正确的。作为现代人,黑塞论述得更全面,他认为读书学习是获取教养的途径,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并非是为了提高某种能力或本领(因为那样的学习过于功利),而在于寻找生活的意义,也就是说,学习者需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没有追求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只能满足一般的生存需求。

四、欣赏品味

1. 问题: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明确:⑴ 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⑵ 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五、课堂训练

(1)背诵全文。

(2)、思考: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

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12 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

第三课时

复习

1.师: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⑴ 作名词,有两种情况:作“老师”讲。如: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⑵ 作动词,有两种情况:作“学习、效法”讲。如:吾师道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作”从师“讲。如:或师焉,或不焉

2、之: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⑴ 作代词,有两种情况:指代人或事物。如: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如:郯子之徒

⑵ 作助词,有四种情况: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如: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如: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⑶ 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作代词,指代自己。如: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如: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如:吾欲之南海

3、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⑴ 作代词,有四种情况: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作兼语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⑵ 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二、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

12.宇宙的边疆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2.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2.扩展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文化素养。

三、德育渗透目标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学生活动设计

1.阅读分析全文结构。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自古以来人们对宇宙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自从科学产生以来,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迫切地想了解宇宙的奥秘。

(板书)宇宙的边疆

二、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三、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卡尔·萨根(Carl 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2.解说词的文体特点

课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

(2)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展),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情理扩展)。

(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虽然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3.本文的说明顺序

解说词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空间,缓缓推进。就我们的阅读来说,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觉画面(还能感觉到电视画面对文字的影响,如“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 14 等介绍性词语),独立成篇,从说明顺序上看,采取的是空间顺序:

宇宙吟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 太阳系 行星

这样的说明顺序,好处在于:

(1)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们跳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这样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介绍。

(2)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

(3)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某种契合。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议论与抒情,有什么作用?

【明确】课文补充了许多相关知识,但是更突出的,是作者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如开始的三段文字和结尾的两段文字,强烈的议论和抒情色彩,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而且和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语段中的议论和抒情也是随处可见的,如“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等。

2.【提问】人类认识宇宙,是从地球开始的,为什么作者的解说,不沿着人类认识发展的轨迹进行呢?

【明确】当然,按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历程来介绍,也未尝不可。课文的介绍顺序,是符合宇宙演化规律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其二,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由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上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3.【提问】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

【明确】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而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4.【提问】作者对人类有怎样的认识? 【明确】人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晨窗中飞扬的一粒尘埃”;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对宇宙来说更是微不足道、毫无意义;但是人类又是勇敢、光荣的,他们以渺小的身躯,来探索广阔的宇宙,人类在渺小之中进发出宇宙般的伟大。

5.【提问】课文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是否干扰了对宇宙的说明?

篇6:《寡人之于国也》三课时教学计划

人教版必修1

1、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教学难点】

1、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单元综述:

本单元编选了四篇古代议论文,从先秦时期的孟子、荀子到汉代的贾谊以及唐代的韩愈,时间跨度千年,作品的思想内容都是中国传统儒家精神的延续和写照,也是古人认为的“正统”,诗歌、游记非正统。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蓬勃发展,道家、法家、兵家、墨家,差不多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主要思想流派悉数登场,但贯穿整个中国历史并对整个民族产生深刻影响的当属儒家,儒家三大思想家孔子、孟子、荀子。《论语》涉及了几乎所有的为人处世的原则问题,孔子与弟子的谈论及弟子之间的谈论闪烁着智慧,孔子主张礼乐教化,反对武力征伐。《论语》似仁者谆谆告诫,而《孟子》是侃侃而谈,孟子生活的时代,兵家纷争,整个天下熙熙攘攘,所有的国君都希望成就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霸业,他们关心的是增产粮食和扩充兵力,所以尽管孟子擅长从小事开始借题发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同是这个梁惠王,对臣子说喜欢听点通俗音乐,结果孟子听了,马上跑去问有这么回事吗,梁王脸色都变了,不好意思地承认了,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再说到仁君应“与民同乐”,实行“仁政”的道理。尽管将国君讲得一愣一愣的,但最终,说句“善”以后,就“遣之”,他对国君的游说显得苍白无力,因为华美的理想终究代替不了严酷的现实。战国末期“礼崩乐坏”,荀子主张要王道礼义教化,同时也认为完全有必要采用刑罚,荀子主张“性恶”,他的思想导致韩非李斯以严刑酷法治国,后人在提及“孔孟”时将荀子遗落在一边了。汉代,中央集权统治初步建立,众多的文人开始感受到统治者的政治威压,文人被规定了唯一的进阶途径,纵横家已经与时代格格不入,贾谊、晁错这样才华横溢的政治家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23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长沙国是当时唯一的一个异姓(非刘氏)王国,国王是吴著,贾谊当长沙王太傅,事情不多,就有足够的时间来研究学问。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政治生命也等于完结,直至33岁忧伤而死。韩愈也与柳宗元一道倡导“古文运动”,继承古人用通俗平易的语言抒情达意的优良传统,反对魏晋以来奢靡铺排的文风,主张写文章要“唯陈言之务去”,《师说》就体现了这一艺术追求。

一、了解孟子及其思想

1、导入:

由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入,回忆孟子的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王道”即“施行仁政”。孟子思想传承了两千多年,其思想瑕瑜互现,精华糟粕并存,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敬人者,人恒爱之;爱人者,人恒爱之”、“男女授受不亲”等,但其思想影响至今。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板书)

2、孟子和他的散文:

(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其政治主张与社会理想的根本核心是:“民本”(如民贵君轻)、“仁政”,其论断还有“性善论”。

(2)、《孟子》是一部全面反映孟子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是孟轲及其弟子编成的记录孟轲言行的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四书之一。

《孟子》散文在写作上很有特色:气势充沛,笔带锋芒,富有雄辩家的气势;善用比喻和寓言说理,善用排比对偶句式,大大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

(3)、《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

二、学生初读课文,订正字音,课件检查预习。可以在早读课放录音。

给加粗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说明:

⑴ 弃甲曳()兵

⑵ 涂()有饿莩()

⑶ 鸡豚()狗彘()之畜()

⑷ 数()罟()不入洿()池

⑸ 无()失其时

⑹ 谨庠()序之教

⑺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⑻ 申之以孝悌()之义

(9)养生丧()死(10)然而不王()者

答案:

⑴ yâ

⑵ tú,涂,通假字,同“途”;piǎo

⑶ tún,zhì,xù

⑷ cù,gǔ,wū

⑸ wú 无,通假字,同“毋”

⑹ xiáng

⑺ bān 颁,通假字,同“斑”

⑻ tì(9)sāng(10)wàng

三、教师范读课文(或音频朗诵),疏通课文词句(注意朗读的节奏和语调。)

1、整体感知:

提问:这篇课文记录了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民不加多。

提问:课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有哪些? 略

教师出示投影,全文结构自然呈现。(见课件)第一部分(第1节)提出“民不加多”的提问。第二部分(第2——4节)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第三部分(第5——7节)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明确: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的缘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

2、讲读第一段:

方式:先齐读,指导朗读,学生质疑,师生合作探讨。

课文词句要点备注: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标题的来源。)

梁惠王──魏国的国君。战国中期,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

寡人之于国也: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于,对于。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二册463页说,这样的情况是介词“之”用在主语和介宾词组之间,所构成的词组再作句子的主语。如果不作任何停顿,应该是这样的:“寡人于国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其:代词。前者指代“河内的”,后者指代“河东的”。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政,治理;第一个“之”,的;第二个“之”,这样。者:语气助词,表达否定关系的陈述语气。

教师设疑,理清思路:

⑴ 怎样读“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一句?读时,重音应落在“尽心”二字上,“焉耳矣”三个语气词连用,加重语气,突出表现了这个一国之君对自己劳而无功的抱怨、困惑心理。

⑵ “劳”表现在哪里?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通过与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⑶ “无功”表现在哪里?

明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4)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乱世的痕迹?(补充背景资料)

背景资料: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各国诸侯争城夺池,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社会混乱,礼崩乐坏(对东周时期典章制度逐渐被废弃的一种形象描述,诸侯间征战不已,周天子无力阻止)。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拓扩疆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增殖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力。

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又称梁,魏惠王又称梁惠王。在梁惠王中晚期,由于魏国在几次重大战役中惨遭失败,失去了昔日的强盛。画出“三国形势图”,表明魏、秦、齐的位置,指出河内、河东之所在。公元前 334年,梁惠王为振兴魏国聚集人才,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

乱世痕迹:“王好战,请以战喻”,“兵”,“走”„„

4、讲读2-4段:

课文词句要点备注:

王好战,请以战喻:以,用。

填然鼓之:之,音节助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又如“顷之,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和“公将鼓之”。

弃甲曳兵而走:而,连词,表修饰。

句式:直„„耳,是„„也。译:只是没有„„罢了,那也是„„啊,后者是判断句。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之,助词,用在主谓短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多于邻国,介宾结构后置,比邻国多。

教师设疑,明确思路:

⑴ “王之好站残民,与邻国之君无异,故民不至;移民移粟,小惠耳,虽能行之,何益?”跟原文比较,分析孟子说理艺术。明确:设喻说理: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五十步笑百步”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执政者实质都是虐民暴政而且还不自知。我们学过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另:请君入瓮的辩论技巧,同《公输》,“义不杀少而杀众”、“必为有窃疾矣”。

难点:设喻说理和类比论证。

上一篇:关于力量下一篇:简洁的早安正能量句子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