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教学反思-《离子反应》教学反思

2024-05-23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离子反应》教学反思(精选14篇)

篇1:高一化学教学反思-《离子反应》教学反思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离子反应》教学反思

《离子反应》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有些人认为概念是个知识点,在教学中重点是把这个知识点打开,挖定义、挖定义里面的细节,不过我觉得在新课标下我们更应该思考为什么要教这个概念、学生为什么要学这个概念。概念原理内容是一种概括性熟悉、是一种揭示本质的熟悉,它是科学知识体系中非常重要而核心的内容,建立这个概念的学科价值是什么?学生学习这个概念的价值是什么?总之,我觉得概念的教学真的需要反复的去论证和思考概念的价值、概念学习的价值、概念教学的价值是什么这个问题。

在这节课的设计上,第一个重点就是让学生熟悉什么是离子反应,为什么要学习离子反应。所以我以学生原有的化学反应的基础为出发点,将课本后面探究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三个实验提到最前面,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形象感知后,再从微观离子角度分析溶液中离子的变化以及变化原因,即反应的本质,从而得出电解质溶液反应的共同特征——电离出的离子之间的反应。这样学生在大脑中对离子反应便会有一个初步的熟悉,同时形成离子反应揭示反应本质的印象。反应的本质用汉字表示看起来比较麻烦,怎样表示看起来更形象呢?这样就引出了第二个重点——离子方程式。对于反应物在水中易溶易电离的,我希望学生用“分析溶液中的微粒存在状态及微粒间的定量关系——寻找能够反应的离子——写出离子方程式——查原子守恒、电荷守恒”这种书写方法,所以以三个探究实验为例,让学生对照表格直接用离子符号表示反应的本质,即书写离子方程式。并且这种方法也便于学生理解离子共存的问题。但是对于反应物中有难溶难电离物的反应,用前面那种方法就不太好分析,所以我以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为例,介绍了“写—拆—删—查”这种方法。这种方法对于离子方程式正误判定这种题型就比较好应用。当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选择。下面就通过一组酸碱中和反应,既是练习书写离子方程式,同时也是对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或者说为什么要学习离子方程式的归纳总结。最后通过三道高考常见习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方程式正误判定、离子共存问题对学生进行一个达标检测。课后思考题就是联系实际,关于离子反应在污水检测、医疗环保方面的应用。

本来我是预备将哪些物质拆哪些物质不拆作为一个难点让学生讨论,不过在上课的过程中没有讲,结果做练习时发现学生对微溶物的处理不清楚,所以放在讲解练习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在引入的时候我用了一个铜离子与碱反应的故事设疑,不过忘了以解决这个问题来结束。课后思考我留了一个污水中离子检验的题目,下课后有很多学生问我这个题目,可见学生对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很感爱好的,所以以后的教学中要留意多联系实际。在上课的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如何引发学生的爱好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篇2:高一化学教学反思-《离子反应》教学反思

本节的教学目标是在复习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课堂上没有新内容,重在复习归纳初中的化学反应的分类知识,内容少、难度不大,但非常必要。通过对两个反应(Fe2O3+3CO==3Fe+3CO2和CuO+H2==Cu+H2O)讨论,说明初中所学的化学反应的分类不够全面,也不完善,从而转入到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得失的角度来介绍氧化还原反应,并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引出氧化还原反尖的概念,将氧化还原反应扩大到虽没有得氧、失氧关系,但只要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的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理解能力不强,水平参差不齐,个别学生连最基本的元素符号都不会,哪里谈得上反应类型,所以虽然知识简单但课堂上还是不能急于求成,注意做好初高中衔接,教学中适时复习有关化学反应类型的知识,并将常见反应进行归类,使学生大脑中和知识系统化,再通过对某些反应的具体分析,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反应分类知识的多样性、适用性及局限性,从而增加其深入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为下节课奠定基础,为此可补充一些练习,如:

各写出一个符合下列条件的方程式

1、两种单质化合、单质与化合物化合

篇3: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反思与实践

一、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 在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中, 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有些教师, 尤其是有些教课时间比较长的教师, 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已经深刻地扎根在他们的脑海中, 教学方式很难改变。 而在化学反应原理课堂上, 他们依旧采用传授式的讲课形式, 他们依然是作为化学课堂的主体而存在, 学生只能被动接收。 其次,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方法陈旧, 缺乏课堂活力。 素质教育要求高中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 更新教学观念, 营造和谐、平等、轻松的课堂氛围, 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与合作。 特别对于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来说, 因为课时的原因许多化学反应原理都是抽象概括出来的, 没有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教师都是一味地在课堂上用理论知识讲课, 让学生觉得学习枯燥无味, 对一些较难的化学反应原理来说学生不能理解它的原理。 最后, 在教学化学反应原理时, 有些教师没有能够把握好难度, 讲课的时候讲的难度系数过于大, 让学生的思维能力跟不上, 这样大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些教师过于简单死板, 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化学反应原理, 这样同样造成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降低。

二、对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的反思

针对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中的这些问题, 教师要学会反思, 及时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一方面要反思的问题就是反思教师的位置是否要改变。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体, 但在新的教学形势下教师是新课改的参与者、解释者, 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 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处于操控者地位, 以化学知识的讲授为主, 没有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 但新课改要求学生全方面发展, 尤其是实践操作。所以,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 要进行改变, 不能再以发号施令的身份出现, 而是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让他们在轻松自在、师生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学习, 培养他们对化学的兴趣。 另一方面要反思是否要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高中化学教学并不是单单为了知识的灌输, 而是要让学生学有所用。 在过去的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中, 教师没有注重实验, 只是让学生知道理论性知识。 但现在教师要反思是否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让学生告别过去纸上谈兵式的学习, 在日常学习中让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自己在实验中探究化学反应原理的由来。

三、提高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措施

从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的现状看, 有很多方面都存在问题, 教师对这些问题不仅要进行反思, 更重要的是把反思的内容运用到实际课堂上。 要提高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的效率, 首先要提高学生对化学课堂的兴趣。 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不要只从理论着手, 要善于带领学生进行实验, 在实践中验证理论。 化学作为一门具有较强应用性的学科, 决定了化学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与其他理论学科存在很大差别, 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说教层面, 尤其是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 应该借助化学实验把抽象的化学原理和化学反应生动、形象、直观地阐释出来, 这样做就能使化学原理实现向具体应用的巨大转变。 比如学习硫酸亚铁铵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进行实验教学, 让班上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 教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让学生在实验中寻求答案, 在学生实验过程中, 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 实验完成后, 教师让学生通过实验回答之前提出的问题。 这样能够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同时采用实验教学更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 加强思维的独创性、灵活性与敏感性, 从而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优秀的品质和意志, 对加强素质教育起到积极作用,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产生良好效果。 除此之外,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学生的运用及实际操作能力, 培养出既会操作又既懂理论知识的高能高分的创造性人才。

其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懂得创新。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 学校里引进了新型多媒体设备, 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设备进行化学课堂的创新。 比如利用现在最流行的微课教学, 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对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的重难点进行录制, 然后发给学生, 让学生上课之后, 有不理解的可以反复看, 这样能让学生的基础知识更牢靠, 及时解决不懂的问题。 还有一些受时间和场地限制的化学实验,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放给学生看, 让学生从中明白化学反应原理的由来。 就像学习离子反应的时候, 学生对离子共存有些模糊不清, 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教学, 把离子共存单独拿出来讲解, 说清楚它的基本内容, 把它不能够共存的形式一一讲解出来, 像生成易挥发性物质就不能共存这些情况, 让学生下课后根据自己不懂的重难点反复地听。 最后, 在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过程中, 要寻求有效的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情绪, 和学生积极互动, 注意学生的学习动向, 及时调整教学节奏, 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四、结语

高中的化学反应原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是一个不断变化且长期的过程, 它不仅需要化学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反思, 而且要求教师把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中, 增长学生的理论知识, 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越来越注重教学反思。对于高中化学来说, 它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理科性学科, 其中化学反应原理是很重要的部分, 同时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教学反思, 提出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的实践措施。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教学反思,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篇4:《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

这节课的内容分为两大块,即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生活经验,结合本节内容及其地位作用,将教学内容分为两方面:一是知识内容,包括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二是学习方法,如,分组实验,对比实验,感受研究化学的基本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实施

1.概念教学

让学生结合熟悉的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引出描述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化学反应速率,再引导学生对照速度定义,归纳、形成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通过教材上的图片,提出问题:如何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引出课题。直接告诉学生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等,作为判断依据。反思这部分教学,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概念的形成略显仓促。

2.探究数学

这部分主要是对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进行实验探究。理论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让学生回归教材上的图片。比如,妈妈做的美食在夏天变质得快些,在冬天变质得慢一些等,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类似这样让学生得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些实验让学生分组做,从中得出结论。反思如下:(1)学生分组积极性高,气氛活跃,能较好地达到实验目标。(2)学生的实验只能验证部分情况,有些需要结合现实生活情况。我想若能让学生提出问题,再做实验求证,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三、总体反思

课堂教学是一项教育目的性很强的活动。在这堂课乃至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应努力提高以下几点:(1)教学设计中的每个环节都要有目的性和价值性。(2)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发现与挖掘课堂教学资源。(3)课堂实施过程中学会倾听、欣赏、微笑、等待。(4)注意课堂组织,自己的语言要简练,让学生多表达,丰富课堂活动。

篇5:《离子反应》教学反思

纳雍县第四中学 化学组 王建刚

在今天上完离子反应这一节课后,我作教学反思如下:

在这节课的设计上,第一个重点就是让学生认识什么是离子反应,为什么要学习离子反应。所以我以学生原有的化学反应的基础为出发点,反应的本质用汉字表示,看起来比较麻烦,怎样表示看起来更形象呢?这样就引出了第二个重点——离子方程式。对于反应物在水中易溶易电离的,我希望学生用“分析溶液中的微粒存在状态及微粒间的定量关系——寻找能够反应的离子——写出离子方程式——查原子守恒、电荷守恒”这种书写方法,所以以三个探究实验为例,让学生对照表格直接用离子符号表示反应的本质,即书写离子方程式。我以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为例:

Na2SO4 +BaCl2

= 2NaCl + BaSO4

2Na+ + SO42-+ Ba2+ + 2Cl-

= 2Na+ + 2Cl-+BaSOSO42-+ Ba2+

= BaSO4 介绍了“写—拆—删—查”这种方法。这种方法对于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这种题型就比较好应用。当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选择。下面就通过一组酸碱中和反应,既是练习书写离子方程式,同时也是对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或者说为什么要学习离子方程式的归纳总结。最后通过一道高考常见习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对学生进行一个达标检测。

篇6:离子反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高一必修教材《离子反应》的第二课时。对于学生已经知道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以及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自由移动的离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BaCl2溶液和CuSO4溶液反应的微观模拟动画,得到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本质,进而引出离子反应的概念以及离子方程式的概念。接下来通过三个探究实验探究离子反应发生的三个条件,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相互交流等方式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关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则采用学生通过阅读,自主学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的方向转变。最后在练习过程中探究出酸碱中和反应的本质以及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这是我本节课的设计思路。课后使我有所感,准备这节课大约一个星期,备课过程中,思考问题更全面了,不仅仅只研究教材本身的知识点,还考虑了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师生间如何互动,以及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等方面进行考虑。在此期间进行了多次备课并不断的向身边的老师请教,使课的流程更合理,内容上更清晰明了。我时常对学生说学习是件苦差事,成功一定会给予那些真心付出的`那些学生。做为老师的我们,不能只拿着我们以前的家当去教不同的学生。时代在变,学生在变,我的思想也需要不断的更新和转变,今后要不断的注入新的教育教学(此文来自)理念,借鉴其他老师的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路。

《离子反应》这节课,我从网上获取了有关《离子反应》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相关图片、flash模拟动画等资料。在此基础上整合了本节课。对于导课这一点,没有通过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去引课,而是选择一张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图片,讲述蜀军因误饮哑泉水中毒,而后又喝安乐泉泉水转危为安的故事,并提出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离子反应。这样的确收到预期的效果,一下子产生了兴趣,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课后我反思之后,觉得也有不妥的地方。如果把图片换成一个短的视频,会比教师讲述故事要好。此外,不应该直接把问题的答案告诉给同学们,应该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本节课。

对于学生知识水平相对薄弱这一现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学生通过实验主动探究模式和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因此,并没有简单的把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直接教授给学生。而是通过教师演示3个探究实验,并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反应前后溶液中的离子,对比反应前后的离子,进而推出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再通过实验现象推断其产物。最后得出离子方程式。学生在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得出离子反应发生条件之一-------生成沉淀。学生通过探究实验2、3得到离子反应发生的另外的两个条件。这个过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自主探究之后得出的,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记忆更牢固。与其他老师交流之后,发现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性较高,可以把教师演示实验改成学生演示实验,或者带学生进入实验室,分组进行实验,并发给每组学生一份学案,学生自己亲自动手,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体会成功获得知识的乐趣。

对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则采用的是自学方式。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相互交流,得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经过一番讨论归纳出书写时的一些注意事项。为了加深认识,对简单离子方程式进行补充练习,由此得出中和反应的实质和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在课的结尾部分,课堂上是做两道练习题结束本节课。课后反思之后,还是感觉这个部分处理的不好。这个部分应该对本节课知识进行升华,反思之后,觉得采用一种讨论的方式较好,讨论离子反应在生活中的意义。

篇7:离子反应的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实践,本设计基本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通过旧知建立新知,多数学生接纳了书写离子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以及离子共存问题的判断,明确了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的一般步骤。在尝试书写离子方程式的环节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取得了实效,学生对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学习表现出较好的学习兴趣。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还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1、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有欠帐。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可能不太现实,在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的方法的探索上有一个循序渐进,边练习边发现,边发现边积累的过程,因而需要学生在不断练习中加深体会逐渐熟练。

2、在教学过程中,要提供给学生更多反思和自我评价的机会,来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尝试书写次氯酸钙在空气在变质的离子方程式”这一环节中,这个离子方程式书写难度并不大,因而教师留给学生反思和自我评价的机会不多,这样对那些离子方程式书写较慢和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同学会在师生共同交流中容易被忽视,他们也往往会因为末对自已的书写结果进行反思而影响对离子方程式正确书写方法的感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用好以评价促发展是关健,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进行板演|,发言等方式来展示自已的成果,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如学生书写的2Na+2H2O=2Na++2OH-+H2↑的结果的板演就可以使学生充分反映出学生学习情况,从而提高全体学生学习效率。

3、注重学生心理需求,营造积极兴奋的学习氛围不够。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有一种期待心理,希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改变教学方式,用丰富多彩的方式来展现不同的问题,若不适应学生这一心理,课堂就会平淡而缺乏生气。因而,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激情,在应用练习等环节上,可以创设更富有鼓动性和竞争性的情景,如竟赛,过关斩将等方式,这样课堂就会出现勃勃生机。

篇8:高一化学教学反思-《离子反应》教学反思

关键词:高中化学,诱思导学,离子反应,微粒观,实验探究

如何运用素质教育观念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这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在“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中,我深入研究了新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求,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离子反应”是高中新教材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的教学内容。从教材体系上看,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离子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理论基础。让学生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高一学生已初步理解了复分解反应,学习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会书写电离方程式,会区分常见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在学习“常见离子的检验”时已开始尝试从离子角度去看待复分解反应,但认识未上升到一定高度;已初步接触了一些水溶液中的反应,但还不能用离子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二、教学设计思路

英国教育理论家怀特海说:“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本节课中,我采用“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即“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以思促学”,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独立、主动、创造性地学习。这种教学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推进化学教学的素质化,培养学生在创新、实践、观察等方面的能力。

知识能改变一个人看世界的深度,而学科思想可以决定一个人看世界的角度。“离子反应”专题是中学化学“观念建构”教学模式的重要载体,它提供了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新视角。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分析溶液中物质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的思路和方法,以此实现化学基本观念“微粒观”的建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学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和问题讨论的过程,使学生学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研究方法;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初步形成分析推理、综合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体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教学过程(见表1)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顺势激趣

师:这是一瓶Ba(OH)2溶液,“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呢?”

生:Ba2+、OH-。

师:用哪些物质能检验其中的Ba2+?(学生争相发言)

生:Na2SO4、H2SO4等含有SO42-的可溶性的物质都可以。

师:如果将Ba(OH)2溶液与同学们选择的这些物质的溶液相混合,溶液中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离子会悄悄发生变化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其中的奥秘,共同领略“离子反应”的魅力。

(设计意图:用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起点较低,学生能够迅速地对已有知识进行回忆,便于思维的持续发展;引导学生运用微粒观,切入本节课的研究新视角。)

第二环节:诱发探究,概念建构

师:首先让我们来研究Ba(OH)2溶液与Na2SO4溶液的混合情况,Na2SO4溶液中含有哪些离子呢?

生:Na+、SO42-。

师:这两种溶液混合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从微观角度分析,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Ba2+和SO42-结合生成了白色沉淀Ba SO4。

师:Ba2+和SO42相互作用发生变化,那么原来溶液中的Na+和OH-变化了吗?请设计实验方案来探究。(学生之间交流讨论,共享学习成果)

生1:向Ba(OH)2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再向其中加入Na2SO4溶液,观察酚酞的颜色变化。

生2:向Ba(OH)2与Na2SO4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u SO4溶液,观察是否有蓝色沉淀产生。

师:这两个方案都很有道理,第一位同学的方案更为简单一些,下面请同学们动手试试第一种设计方案。

探究实验:向盛有2 m L Ba(OH)2溶液的试管里滴入1滴酚酞溶液,再用胶头滴管向试管里滴入2 m L Na2SO4溶液,振荡后静置。

生:分组实验,并汇报实验现象———有白色沉淀产生,酚酞依然为红色,几乎无明显变化。

师: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你能从微观角度分析吗?

生1:酚酞依然为红色,说明OH-几乎没有变化。由于整个溶液不显电性,Na+也没有变。

生2:在这个反应中,Na+和OH-只是旁观而已。这个反应的实质是Ba2+和SO42相互作用生成了Ba SO4沉淀。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能不能用离子符号来表示上述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呢?

生:Ba2++SO42-=Ba SO4↓

师:像这样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的离子之间的反应,我们称之为离子反应。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的式子我们称之为离子方程式。

(设计意图:诱发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方案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帮助其树立科学的实验观;带领学生从微观粒子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状态及行为,分析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从而建构离子反应的概念,构建“微粒观”。)

第三环节:引导思维,概念深化

师:下面我们来探究Ba(OH)2溶液与H2SO4溶液混合的情况,请注意观察实验中的溶液现象和小灯泡的亮度变化。

(演示实验: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0.01 mol/L Ba(OH)2溶液,滴加几滴酚酞,在滴定管中加入0.2 mol/L H2SO4溶液,开启电源开关按钮,向烧杯中逐滴滴加稀H2SO4,搅拌。)

生:(惊奇,惊叹,争先恐后汇报实验现象)

师:请同学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实验现象?

生1:出现白色沉淀,是因为有白色沉淀Ba SO4产生。

生2:小灯泡的明暗变化反映了溶液导电性的变化,也就是溶液中离子浓度发生了变化。首先灯泡由亮→熄灭,说明溶液中几乎无自由移动的离子;后来灯泡由熄灭→亮,说明溶液中又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这些现象都说明有离子参加了反应。

生3:溶液中的红色逐渐褪去,是因为溶液中的OH-逐渐减少。

师:同学们分析得太精彩了,大家能不能尝试从微观角度定量地分析溶液中微粒数量的变化,进一步解开实验现象背后的奥秘呢?大家可以参考化学方程式:Ba(OH)2+H2SO4=Ba SO4↓+2H2O

生:(思考片刻,举手发言)

1 mol Ba(OH)2在溶液中能电离出1 mol Ba2+和2 mol OH-,1 mol H2SO4在溶液中能电离出2 mol H+和1 mol SO42-。当1 mol Ba2+与1mol SO42-结合生成了1 mol难溶的Ba SO4时,2 mol OH-与2 mol H+结合生成了2 mol难电离的H2O。这样,溶液中几乎无自由移动的离子了,灯泡由亮→熄灭,后加入的过量的硫酸又电离出自由移动的H+和SO42-,灯泡由熄灭→亮。

师:同学们成功地分析了这些离子间的相互作用。那么,如何用化学符号表达这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呢?

生:(跃跃欲试,难掩兴奋)

Ba2++2OH-+2H++SO42-=Ba SO4↓+2H2O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发现了奇妙的实验现象,激发了学生的强烈学习兴趣;逐步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思维过程,帮助其形成“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的认知过程,深化对“离子反应”概念的理解,强化了“微粒观”,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第四环节:解决问题,概念表达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思考以下这些酸碱盐之间,哪些能两两发生反应?如能发生反应,请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师:你能从微观角度分析反应的实质吗?请尝试写出以上方程式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师:下面请同学们来帮助刚才的几位同学分析一下,写得好不好呢?

生1:Na+和Cl-没有参与反应,实际参加反应的是OH-和H+,这是对的。

生2:Na+和SO42-没有参与反应,实际参加反应的是Cu2+和OH-。但是,1 mol Cu2+能与2 mol OH-发生反应,所以离子方程式应为Cu2++2OH-=Cu(OH)2↓。

生3:反应过程中,Cl-未发生变化。反应物Ca CO3不能在溶液中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应写成化学式Ca CO3,反应后生成了Ca2+。因此离子方程式应为Ca CO3+2H+=Ca2++H2O+CO2↑。

师:请同学们再来观察一下这几个反应方程式,想一想这些酸碱盐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而发生复分解反应,从微观角度分析,实际上交换的是什么?

生:(恍然大悟)交换的是离子,原来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这样呀!

师:同学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分析离子反应的实质来书写离子方程式,这样的思路和方法很有效。下面你能总结书写离子方程式的一般步骤吗?

生1:第一步,写出化学方程式;第二步,分析判断溶液中有哪些微观粒子;第三步,判断哪些微粒之间能够相互作用(可以删除旁观的、未变化的离子)。

生2:写完离子方程式,为保证准确无误还要检查:原子个数是否守恒(元素守恒);电荷是否守恒;是否遵守客观事实。

师: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第二步是关键。你能尝试归纳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哪些物质写离子形式,哪些物质写化学式?

生1:离子形式———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如强酸HCl,强碱Na OH,可溶性盐Na Cl、Na2SO4、Ca Cl2)

生2:化学式———难溶的物质、气体、水(如Ca CO3、Cu(OH)2,H2O,CO2)

师:请同学们根据以上几个反应方程式,尝试归纳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生:只要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就能发生。

师:你能从离子方程式找到对应的化学反应吗?比如,哪些物质之间的反应可以用离子方程式Ba2++SO42-=Ba SO4↓表示?

师:这几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同,但它们的离子方程式相同。这说明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那么是不是所有含有Ba2+、SO42-的物质之间的反应都可以用这个离子方程式表示呢?

(设计意图:在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演练中,将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更好地熟练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技能;引导学生把化学知识和方法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从离子及其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巩固“微粒观”。)

第五环节:巩固提高,概念应用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以及复分解型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认识并掌握了离子反应很有用处,在混合物分离、物质提纯和鉴定、清除水中污染物等方面都能大显身手。下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反馈习题:粗盐中含有Mg Cl2、Na2SO4、Ca Cl2等杂质,工业提纯粗盐的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请写出粗盐提纯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真实的应用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化学的学科价值观;了解离子反应的应用,进一步学会从微观角度分析粗盐提纯问题,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本质。)

五、教学感悟

在带领学生探索求知的过程中,看到学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作为教师的我更是欣喜万分。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和良好思维品质得到了培养和发展,实现了真正的“化学味”的课堂教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有这样几点感悟和体会。

1.问题设置是关键

问题是教学的内容,是实施有效“诱思导学”教学的核心,是保证教学运作的轴心。“诱发探究,引导思维”需要从创设好的问题开始,不同环境需要设置不同类型的问题。在“情景引入”环节中,问题设置的起点不高,但直奔主题,充分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便于思维的持续发展,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在“引导思维”环节中,通过海问、点问、追问,循序渐进,步步深入,让师生的思维相互交融;通过预设问题的层层推进,抽丝剥茧,一步步解开实验现象背后的奥秘,让学生体会到收获成功的喜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强了学生持续探究的动力。

2.实验探究是载体

在“诱思导学”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设计、观察以及实验等活动的主体,通过亲身活动来获取知识,从多角度理解知识。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化学实验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造了条件。实验探究教学活动能增强化学教学的探索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其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在“诱发探究”环节中,设置开放式的问题情境,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诱发学生自主探究及设计实验方案。在“引导思维”环节中,利用导电性实验装置展示Ba(OH)2与H2SO4溶液反应带来的精彩实验现象,为学生创设一个可以持续深入思维的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为预设问题的层层推进铺平道路、创造条件。

3.学科观念是核心

著名化学教育家宋心琦教授认为:“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化学教学,不是具体的化学知识,而是影响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化学思想观念。”“微粒观”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核心观念。本节课中采用基于“微粒观”的教学方法能够真正让学生从微粒的视角认识溶液和溶液中的反应。在“引导思维”环节中,逐步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溶液中反应的思路来书写离子方程式,分析溶液中微粒的来源和数量、溶液中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结果,从而巧妙地突破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反应过程中离子间的定量关系”这一难点。在“解决问题”环节中,学生熟练运用“微粒观”来书写离子方程式,轻松实现理论与实践间的循环。

参考文献

[1]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

篇9:高一化学教学反思-《离子反应》教学反思

关键词:高中化学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教学反思

一、“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教学设计

1.赏题

在教学“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时,笔者会先问学生:“你知道在高考中这个知识点怎么考吗?2011年的江苏高考化学卷被评为‘优秀试卷,题目经典,具有参考价值。接下来,我们一同欣赏2011年江苏省高考化学卷第14题,并分析命题的情境和考查形式。”

例1.(2011年江苏省高考化学卷第14题)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在0.1 mol·L-1NaHCO3溶液中:c(Na+)>c(HCO3-)>c(CO3)>c(H2CO3)

B.在0.1 mol·L-1Na2CO3溶液中:c(OH-)-c(H+)=c(HCO3-)+2c(H2CO3)

C.向0.2 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 mol·L-1NaOH溶液:

c(CO3)> c(HCO3-)> c(OH-)>c(H+)

D.常温下,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pH=7, c(Na+)=0.1 mol·L-1]:c(Na+)=c(CH3COO-)>c(CH3COOH)>c(H+)=c(OH-)

出示案例后,笔者说:“近几年的高考题,虽然这个知识点只占4分,但得分率很低。我们这一节课就是要明确‘电解质溶液的分类和‘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题型,学会分析题型,用正确理论来思考,用正确的方法来解题。”

设计意图:近几年江苏省高考题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重现率为100%。通过赏析高考试题,笔者让学生明白了高考是如何考查这一知识点的。

2.观题

赏题环节结束后,笔者说:“我们刚才分析了命题的情境主要分两类:单一溶液和混合溶液。分清所给溶液的组成特征是解答这类题型的第一步。”

例2.认真观察,对比下列9组命题情境:

①在0.1mol·L-1的NH3·H2O溶液中;

②在0.1mol·L-1CH3COOH溶液中;

③在0.1mol·L-1 NH4Cl溶液中;

④在0.1mol·L-1 Na2CO3溶液中;

⑤在0.1mol·L-1 NaHCO3溶液中;

⑥浓度均为0.1 mol·L-1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

⑦0.1mol·L-1 CH3COOK與0.1 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

⑧0.1molCO2通入到1L0.1mol·L-1 NaOH溶液中;

⑨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

出示案例后,笔者要求学生从溶液的分类这一角度出发,给题中的溶液分类,并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溶液的分类

设计意图:分析命题的情境是解答“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最关键的一步,只有清楚分析是弱电解质还是盐溶液,混合以后究竟是什么溶质,才能解答此类问题。

3.析题

在观题环节后,笔者说:“我们知道题中所给的溶液是什么类型之后,就要关注题目考查的形式,是等式,还是不等式。最后,我们再结合所学的理论进行梳理。”

首先,熟悉两大理论,构建思维基点。第一,电离理论: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小;第二,水解理论:离子的水解程度小。

其次,把握两种守恒,明确等量关系。第一,电荷守恒:正电荷总浓度等于负电荷总浓度;第二,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某些原子(团)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第三,辨析等式和不等式两种形式,理清解题策略。

最后,熟记两对矛盾,分清主次。如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双组分混合溶液中常见的两个矛盾:

NH3·H2O(主) CH3COOH (主)

NH4Cl (次) CH3COONa(次)

(碱性) (酸性)

设计意图:理论知识不能只讲不练,只有结合具体的Na2CO3和NaHCO3溶液把两大理论、两种守恒讲解清楚,才能引导学生触类旁通。

4.命题

析题环节结束后,笔者对学生说:“你们能利用案例一中的9组命题情境,给同桌出一道‘比较离子浓度大小的题目吗?”然后让学生自主活动,有学生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在0.1mol·L-1 Na2CO3溶液中:c(H+)+ c(H2CO3)= c(OH-)+ c(CO3)

B.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

c(Na+)>c(CH3COO-) >c(H+) >c(OH-)

C.浓度均为0.1 mol·L-1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

2c(H+)+ c(CH3COOH)= c(OH-) +c(CH3COO- )

D.在0.1mol·L-1 NH4Cl溶液中:c(Cl-)>c(NH4)>c(NH3·H2O) >c(H+) >c(OH-)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体验了自主命题,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在体验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大胆设置问题,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教学反思

1.以点带面,一图串知

本节课打破了传统的复习课教学理念,设计新颖,四个活动内容环环相扣、推进流畅,通过一张动态的滴定关系图可以有效呈现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各种守恒关系和大小关系。在以往的习题中也出现过类似的滴定曲线图分析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但是未能把其中所有的关系归纳到位。然而,在高三复习中,恰恰需要这种能够把知识点和问题点穿到一块的主线,通过主线引领教师的教学,以点带面,强化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培养学生的纵向思维。

2.“体验命题”的大胆尝试

在高三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更新观念,从“精讲多练”向“精讲精练”方向转变, 继而走向“少讲多学”,教师要相信学生有能力进行自主命题。在自主命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不断地积累经验,提升自己。教师为了不教,所以在复习备考中,一定要多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命题,让学生在感知、感受和感悟中不断成长、进步,进而提高化学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马文礼.对“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动态开放性试题的教学探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11).

[2]王芬.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方法[J].学周刊,2016,(19).

篇10:离子反应课堂教学反思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从体系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初中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选修四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还为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理论性较强要上得有自己的特色这着实让我苦想了很久。在经过多次修改终于确定了要将这节课设计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探究式新课。由于没有现象特别明显又适合于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我进行了实验创新,设计“音乐卡”探究物质是否能导电的实验,在课堂上,学生们被这个实验深深吸引,随着我步步引入,学生们对电解质概念的得出和外延内涵的解读,判断常见物质是否属于电解质的几个注意点,以及如何从电离角度归纳酸、碱、盐的概念等等,都达到预期目标。

从整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它重在探究、重实践。在实验探究中,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获得知识,更能启迪学生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并意识到合作是学习的有效途径,培养集体意识,很好实现化学教学的情感目标,从整体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是相当不错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离的概念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学生都能轻松、愉快地掌握并应用。同时,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的亲身体验的学习过程,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其中创设的几处情景都比较恰当,设计的也问题具有层次性,这些问题的结论都是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同学间交流研讨得出,当一个个答案在学生相互补充过程中逐渐完善时,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

篇11:《离子》化学教学反思

虽然对于“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解释,书本上没有做任何解释,但考虑到学段衔接的问题,我想介绍一下核外电子根据能量的不同分层排布。电子有能量,电子层有能级,这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考虑到之前抽象的概念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就想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如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好,他能跑很长的路,若身体素质不好,只能跑较短的距离。同样电子的能量高,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且这个运动区域就像我们的跑道一样,但不像行星一样有固定的轨道。

在备课过程中,我把本课的主要类容安排为对元素周期表的探究,分为3个学生活动展开:(1)画一些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2)找单个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3)找出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的位置,分析结构对性质的影响,为下节课讲离子的形成做铺垫。在黑本上写出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然后引着学生讲解各符号和数字的含义,让几个学生在黑板上写出原子结构示意图,且分三组。

第一组写出Li、Mg 、Al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让学生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尤其是最外层的电子数。追问这三种元素属于哪一类元素?最后师生共同总结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跟数学上的4舍5如一样,在形成化合物的过程中这些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上的电子。失去最外层上的电子后计算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如Li原子核内的质子带正电荷总数即(+3),核外电子带负电荷总数即(—2)→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为(+3)+(—2)=+1得知Li原子失去最外层上的电子后带了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同样其他的.金属原子失去最外层上的电子后都带了正电荷,失几个电子带几个单位的正电荷。

第二组写出O、P、Cl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让学生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尤其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追问这三种元素属于哪一类元素?最后师生共同总结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一般大于4,跟前面一样,在形成化合物的过程中这些原子容易得到电子最后形成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得到电子后计算,如O原子核内的质子带正电荷总数即(+8),和核外电子带负电荷总数即(—10)→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8)+(—10)= —2 。得知O原子得到电子后带了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同样其他的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后都带了负电荷,得几个电子带几个单位的负电荷。思考讨论:前面我们讲过的原子不带电,现在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带了电,那么带电的原子还是原子吗?从此提出离子的概念。

第三组写出He、Ne、Ar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让学生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尤其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追问这三种元素属于哪一类元素?最后师生共同总结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等于8(氦为2个),即不易失去电子又不易得到电子,它们已经是稳定结构。巩固: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从此可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关系很密切。在备课中重点突破放在对“元素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之间关系”的探讨,

篇12: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

1、教学设计。

这节课的内容取材于人教版《必修2》和山东版《必修2》的化学反应速率这一节内容整合,主要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生活经验,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及地位作用,我将教学内容分为两方面:一是知识内容,包括有概念教学,了解其影响因素等;二是学习方法,如对照实验,成果分享,感受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程序与方法等。以此为教学目标,使我在教学设计方面会更具有目的性。

2、教学内容的实施。

(1)概念教学。概念教学要注重概念的形成/生成。结合学生已熟悉的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物理量——速度/速率,引出描述化学反应进程快慢的物理量——化学反应速率。再引导学生对照速度定义,归纳、形成化学反应的概念,然后通过一个简单练习加深巩固。“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导入时,我寻思如何找一个能瞬间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情景。联系到奥运会即将开幕,引用了刘翔110米跨栏的竞赛场景,配上国歌,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陶冶爱国情操,产生自豪感,顺势导出速度,一举多得。结果课堂效果较明显,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然后通过常见的、反应快慢不同的几张图片引导发现——提出问题:如何定量地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引出课题。使学生明确一堂课的学习目标也很重要,因此,我在幻灯片上将其展示了出来。对于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形成,我想直接提问可能问题跨度会较大,学生一时答不上来,因此,我做了两手准备。若学生能回答,但不完整,我将参与纠正,归纳,整合结果,形成共识;若出现冷场,我将设计问题梯度,如先对比速度的定义导出问题串: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位移,是位移的变化;在化学反应中会是什么的变化?反应物的量与生成物的量如何变化?这个“量”会是什么等,实现概念形成。反思这部分教学,没有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参与度不是很高。

(2)探究教学。这部分主要对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进行实验探究。既然是实验探究,我认为应该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和方法养成,培养学生一定的科学素养和合作意识。理论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所以我的思路这样设计:提出问题——生活生产实际应用中,化学反应速率有些需要加快,有些需减慢,如何有效控制?引出课题——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根据探究过程的一般程序与方法引导:提出假设(可能因素)——方案设计(明确目的与方法)——验证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交流结果)。过程同时渗透方法教学。另外学生活动我是这样安排的:学生分八个小组八个不同实验,四个探究小课题,分别是温度、浓度、催化剂、固体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完成后,探究相同课题的两组学生先组内交流,再汇总结果集体交流分享。为了使实验探究的成果更具有说服力,我设计了让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寻找论据证明自己的实验结果,这个环节我认为较好。学生分组实验之前我还先演示了一个实验——反应物的性质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目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定性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对照实验。为学生的下一步实验打好基础。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基本达到了教学目的,效果较好,但是也存在一些须改进的地方,反思有如下几点:①课堂组织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实验汇报时,学生不够集中,这样会造成成果不能及时共享。②应该充分策动学生积极发言,产生知识冲突或达成共识,形成互评的局面。若能做好相应调整,我想可能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

3、总体反思。课堂教学是一项教育目的性很强的活动。在这堂课乃至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努力提高以下几点:

(1)教学设计中每个问题、每个活动都要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价值性。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发现与挖掘课堂教学资源。

(3)课堂实施过程中学会倾听、欣赏、微笑、等待。

篇13:高一化学教学反思-《离子反应》教学反思

关键词:3D课堂模式,离子反应,课堂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化学原理教学内容抽象,一直是学生的难点,教师也常常会出现“三多三少”的问题,反复讲解过多,学生发现领悟过少;题目强化训练过多,思维主动构建过少;知识机械应用过多,学科价值体悟过少。学生不能从本质层面理解知识的意义和价值,快学快忘,兴趣不浓。笔者以为知识不能等同于能力,学科教学应以思维为核,能力为上,技能为本,着眼学生学科观念的建构和学科素养的提升。

二、“3D课堂”模式的内涵

“3D”即发现(Discover)—领悟(Digest)—发展(Develop)三者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模式,指出学习者学习过程不应该是学习内容的直接呈现,而是通过独立学习、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确立主体地位,学习者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做到主动建构。学之道在于悟,悟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通过思维的冲突进行质疑、反思、重构、豁然开朗的过程。发现是基础,领悟是过程,发展是目标。“3D课堂”模式正是集上述三种理论于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三、“3D”课堂教学案例———苏教版必修一“离子反应”

(一)情境激趣促发现

学习者的动机来源于兴趣和爱好。因此找到兴趣的学习起点是关键。生活化趣味化的情境能较大程度地激发学习热情,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通过情境创设给予学生更多发现的机会,发现问题,发现知识,发现方法,发现学科价值,引导学生掌握技巧和方法。

教学片断一:

【教师】情境导入:白醋洗脸可以起到美白祛斑的神奇功效。

【教师追问1】同浓度的盐酸代替醋酸可以洗脸吗?镁条与哪种酸反应更快?提供药品:1mol/LCH3COOH,1mol/LHCl,镁条。

【学生】猜想,完成分组实验并得出结论:同浓度的盐酸和镁反应更快一些。

【教师追问2】为什么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更快?

【学生】生1:因为阴离子不同。生2:H+的量不同。

【教师演示实验】用p H计测1mol/L的盐酸和醋酸的p H值。展示结果:前者为0.09,后者为2.57。

【信息提示】p H表示氢离子浓度,如p H=1,表示氢离子浓度等于0.1mol/L。据此可换算出1mol/L盐酸中氢离子浓度约为1mol/L,CH3COOH中氢离子浓度约为0.003mol/L。

【教师追问3】盐酸和醋酸的电离各有何特点?

【学生】生3:盐酸电离程度大,醋酸电离程度小。

生4:盐酸全部电离,醋酸没有全部电离。

【投影】强弱电解质的概念。要求学生书写盐酸、醋酸、氨水、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

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产生情感需求,引发学习动机,分组实验让学生对同浓度盐酸酸性比醋酸强有了明确而感性的认识,教师追问促使学生理性思考,演示实验数据呈现促使学生主动发现和构建,明确酸性强弱源于电离程度的不同。从实验发现强弱电解质的本质是电离程度的不同,到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再到应用化学用语表示强弱电解质的电离,形象到抽象,逐层深入。至此,授课者完成了对强弱电解质概念的主动构建。

(二)巧设探究促领悟

科学探究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强化了学生过程和情感体验,有助于对知识深入的领悟和建构,通过自主设计、自主探究、自我分析,自我反思,同伴交流等过程的展开,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敢于质疑用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片断二:

【教师】H2SO4+Ba Cl2=Ba SO4↓+2HCl哪些离子参与了反应?哪些离子未反应?

【学生】生5:都反应了,因为生成了两种新物质硫酸钡和盐酸。生6:H+和Cl-应该没有参与反应,因为盐酸是强酸,完全电离之后仍然是H+和Cl-,它们未变成新物质。

【教师】能否用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结论?请提出你的实验方案。提供硫酸浓度0.1mol/L,Ba Cl2浓度1.5mol/L。

【学生】生7:只要测反应前硫酸的p H值和反应后溶液的p H值,不变则H+未参与反应。

生8:要让硫酸无剩余,我要让硫酸和氯化钡恰好完全反应,测反应后溶液的p H值。

生9:不必那么准只要加入氯化钡可以稍过量些,就能保证硫酸完全反应,避免硫酸剩余产生干扰。

【教师演示实验】

实验一(用p H计显示p H值):20m L硫酸p H=1.12,加2m L氯化钡溶液后p H=1.13。

实验二:20硫酸p H=1.13,加2m L水,p H=1.14。

【教师追问】为什么取20m L硫酸和2m L氯化钡?实验二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生10:20m L硫酸为0.002mol,2m L氯化钡为0.003mol,保证硫酸能完全反应掉,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生11:加水是为了做对比实验,避免稀释造成对氢离子浓度的改变。

【教师板演】:H2SO4+Ba Cl2=Ba SO4↓+2HCl

拆:2H++SO42++Ba2++2Cl-=Ba SO4↓+2H++2Cl-

删去H+和Cl-(未参与反应)

得:SO42-+Ba2+=Ba SO4↓

【投影】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相关概念。

对于新知能否更好地领悟在于其能否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生长点,进行有效而正确的重构。可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及验证,帮助学生在四个方面有所领悟和发展:一是让学生在新环境下进一步领悟强弱电解质;二是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冲突及冲突的解决中领悟离子反应的本质,领悟过程促进学生化学学科观念的建构。写在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其微粒居然未必参与反应,层层剖析使学生的理解从物质层面提升至微粒层面,有助于微粒观的构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离子方程式书写中删去的是什么,领悟离子方程式这一化学用语的真实意义。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提升学科素养,促进质疑、思辨和实验设计能力的发展。

教学片段3:

【教师】写出镁条与醋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学生】2H++Mg=Mg2++H2↑

【教师】醋酸拆得对不对呢?

【DIS实验】CH3COOH溶液电导率为1.392;镁条放进去后电导率变为1.496。

【教师】溶液导电能力由什么决定?电导率增大说明了什么?

【学生】溶液导电能力由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决定。说明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大了

【教师追问】为什么离子浓度会变高?按照同学所写的离子方程式,离子浓度是如何变的?

【学生】应该是由于醋酸不完全电离,醋酸镁是完全电离的。醋酸在反应过程中不拆

离子方程式书写过程中拆分不当是初学者通病,弱酸弱碱不拆很多学生仅仅靠记忆,理解不深刻经常出错。授课者的电导率实验,让学生看到如果将醋酸拆分书写离子方程式,所得结果与实验测得数据相悖。在结论与预测相悖的基础之上,学生反思、再悟之后,对弱电解质不拆有理性理解,有效突破难点。

(三)拓展延伸促发展

教学片段4

【教师布置课后任务】健康微课堂,要求学生课后搜集资料,第二节课演讲展示介绍经典名菜“翡翠白玉”的烹饪及食用方法。

要求:1.内容丰富且正确的讲师评为本场最佳讲师。

2. 每位讲师必须给出所述内容的离子方程式(包括电离方程式)并给出说明

3. 获胜小组有机会参加趣味豆腐制作。

学科教学的目的并非仅限于知识的传授,技能的提高,其终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节好课应当能促使学生从课堂教学走向课外拓展,引导学生在课外拓展和自主研究中获得比课堂教学中更多的知识与技能。通过一次次课堂内外的拓展延伸,不仅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能给予学生发展志趣的机会与途径,最终指向人的全面发展。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出发,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情趣,最终帮助学生建立志趣,确立人生的发展方向才是课程实施的意义所在。

四、几点思考

1.“3D”教学模式中的发现、领悟、发展是三位一体的有机整合。即发现之中有领悟,领悟之中又有新发现,发现领悟中有发展,发展中又有新的发现和领悟。学生的学习在发现、领悟、发展的过程中呈螺旋式上升。

2.发现、领悟、发展不仅可以贯穿教学全过程,亦可片段式应用,即在某一具体的教学难点上应用“3D”模式突破难点。

3.本课教学中尚留有一些悬疑:如镁条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时阴离子对反应速率是否有影响?有学生提出,但课堂未解决。还有哪些实验能证明弱电解质未完全电离?如此悬疑可提出让学生深入思考,指导有兴趣的学生自主研读选修四教材,引导学习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鹏鸽.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策略——“化学反应速率”观摩课引发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5).

[2]张楚廷.课程要“回归生活”吗——论课程与生活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10,(05).

[3]张颖之,刘恩山.核心概念在理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记忆事实向理解概念的转变[J].教育学报,2010,(01).

篇14:高一化学教学反思-《离子反应》教学反思

关键词:高中化学;案例描述;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9-093-1

一、案例描述

【问题引入】 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判断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2NaOH+H2SO4Na2SO4+2H2O

B. Cl2+Na2SO3+H2ONa2SO4+2HCl

C. 2NaCl+H2SO4(浓)△Na2SO4+2HCl↑

D. 2AgNO3△2Ag+2NO2↑+O2↑

(复习旧知,很自然引出新知。)

【设疑】 为什么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某些元素化合价会发生变化?

(提示:①结合氯气与溴化钾的反应。②从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角度分析电子转移情况。)[适时展示Flash动画课件]

【学生活动】 交流讨论,得出如下结果:

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 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

【知识生成】 化合价改变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电子转移即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

(从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这一动态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学生活动】 结合上面的讨论分析,阅读课本相关部分,探索、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归纳能力)

【知识应用】 在Cu+2H2SO4(浓)△CuSO4+SO2↑+2H2O反应中, 是氧化剂, 是还原剂, 元素被还原, 是氧化产物。

【整理内化】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如下: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还原剂——具还原性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氧化剂——具氧化性

(本质) (特征) (变化) (反应物) (性质)

【设疑】 如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情况呢?

【学生活动】 阅读课本第45页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的表示方法,交流与讨论两种表示方法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并择人回答。

【知识生成】

1.双线桥跨过等号,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起止为同一元素。

2.单线桥不跨过等号,起点为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元素,终点为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元素,方向已定。

(结合问题的提出,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 针对学生讨论得出的结果,强调:在实践过程中难点在于得失电子数目的计算,而且单线桥表示法还要注意箭号的指向不要搞错。

【知识应用】 (略)

【评价反馈】 通过学生练习实践的结果,再次针对出现的具体问题强调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的表示方法的注意点,并总结得失电子数目的计算方法。

【拓展视野】 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比较,介绍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

[问题情境] 已知:①2FeCl3+2KI=2FeCl2+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Fe3+>Cl2>I2 B. Cl2>Fe3+>I2

C. I2>Cl2>Fe3+ D. Cl2>I2>Fe3+

(提示:在反应中哪些物质具有氧化性?)

【整理内化】 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有关知识,交流讨论得出: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知识应用】 (略)

【评价反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让学生从知识内容、学习方法等多方面进行小结。同时教师对课堂内学生的表现作出有效、及时的评价。

二、教学反思

1.教学目标、学习目标要多元化。新课程中,化学教育已不是单纯学科知识的教学,其教学目标不应局限于学科的本身,而应该包括教学和教育的目标。因此,必须构建多维的化学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一般要包括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和态度六个维度。

2.教学方式、学习方法要多样化。一堂成功的化学课应该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放变化的学习方法可以消除学生的学习疲劳和厌倦学习的心理,在不断调整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一定基础。尤其是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发现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和体验式学习,对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更为有利。

3.教学评价要多元化。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包括学生互评和自评;不仅要关注对所学知识内容的评价,也要关注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表现和提高。通过课堂内及时、有效的评价,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多媒体使用要合理化。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把教学过程更加具体化、细致化和人性化。但是,多媒体课件并不能完全代替板书、实验等基本功能,不应该完全由录象、动画演示所代替。

上一篇:节约用水四年级作文500字参考下一篇:新闻编辑复习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