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经济学论文范文

2022-05-15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安全经济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建筑行业是高危险行业,建筑事故带来的伤亡和损失是不可逆转的。本文着眼于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使其建筑市场与施工者的关系更加紧密,从决策的角度研究建筑安全理论,对建筑安全问题进行多角度的透视,这为今后做好建筑安全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篇:安全经济学论文范文

建筑安全的经济学分析研究

摘要:建筑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柱,而建筑安全对于居民健康和经济平稳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建筑安全管理属于一门学科,它有着特有的经济规律,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对此展开深入分析,确保建筑安全与社会间的关系更加密切。

关键词:建筑安全;经济学;对策论;政府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目前我国从业人数最多的行业之一。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建筑业由于施工生产的流动性、施工过程和环境的多变性以及繁重体力劳动多、人员流动大等特点,与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生产、烟花爆竹并称为五大高危险性、事故多发行业[1]。在当前社会大环境下,建筑业的安全事故发生率相对较高,无论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均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尤其在部分工业化国家中,在建筑工地出现死亡的人数极高,而我国各行业的安全事故中,工程施工出现的安全事故位居第三,仅仅排在交通和矿山行业之后。可以看出,建筑安全在我国的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则站在经济学角度展开深入分析,希望对这一行业的发展提出帮助。

1建筑安全职业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的分析

当前世界建筑业安全险,矿中职业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是最有效的经济手段之一,具体可分为三大类:工伤保险制度;它的特点是由政府或社会公共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收缴管理基金,工伤职工待遇既包含短期的医疗救助,同时也有长远的社会补贴[2]。其次由雇主向商业保险公司购买伤害保险;这一制度也被称之为雇主责任制度,它的特点是由商业保险公司运作资金,当工人出现意外损伤后,会一次性的支付补偿金额。第三则是以上两种制度并存。

在我国采取工伤保险制度和雇主责任制度并存的方式,一方面需要推动工伤社会保险机构主动介入到工伤预防工作中,除此之外也要在安全生产领域引入商业保险。在社会行业中,大部分小企业仍然选择雇主责任制度,因此相关部门也需要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其积极推行。除此之外,还应当探索意外伤害保险行业的自保或是企业联合自保模式,以促进建筑安全水平的提升。

工伤保险制度对于安全生产的促进其实可分为两大方面,首先是工伤保险,直接对事故进行干预或预防;另外则是通过工伤保险自身的管理,来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作用。例如工伤保险的费率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企业变相地改善工人劳动环境以及劳动条件,使之减少工伤事故的支出。工伤保险机构同样也可以促进安全生产的监察,使建筑安全呈良性发展!

建筑意外保险制度实际属于雇主责任制度,它以被保险人因遭受意外伤害而造成死亡上来支出医疗费用等作为赔付条件的人身保险服务,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建筑从业人員自身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也转移了企业事故风险,是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2对策论在建筑安全方面的分析

随着经济学的不断发展,在对策论的推动下,使得现代经济大环境发展至全新高度,就现代经济学的大潮流而言,对策论为其发展提供了新契机,也成为当前主流经济学的重要构成内容[3]。在1994年时,有三位对策论专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而在当前来看,这一理论也逐渐成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甚至有部分经济学家提出,未掌握对策论的经济学家,实际上并不能算作真正的经济学家,并未真正掌握经济学,他们只能在经济学的大门外徘徊。

当然从经济学自身的发展角度来分析,经济学对经济行为从效用最大化拓展到效用均衡化,这一理论在刻画人的行为方面,提供了极其精确的方式,这与同类型的经济学理论相比,有质的飞跃,所以也更好地抓住了经济系统中,与当前社会建筑安全关键的研究问题,解决经济问题时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在当前社会大环境下,建筑企业对建筑安全的投入在进行决策时,现存的问题十分严重,通常不单纯是指两个建筑公司的竞争,更包括其他建筑公司间的竞争,从而使之很难达到合作协议[4]。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仍然无法避免冲突发生的风险,此时唯一能解决的方式便为外力干预,同时建立专业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建筑企业便可以获得与非建筑安全企业同样的利润。

3政府经济学在建筑安全方面的分析

当政府的决定形成后,便会拥有强制贯彻的效力;也就是说,会对现实的经济造成影响。不过政府的决定在形成过程中能不能符合效率资源配置,其决定过程中将会面临非常现实的问题,它无法像抽象模型那样去完成决策,而是要对现实的机制展开大量分析,以此来评估是否符合效率原则,对于不足之处是否可以进行某种改进,对于实际状况的调查,在调查后发现很多建筑安全事故在发生损失后,其实并非由企业来承担,而是由雇员、家庭还有社会三大方面共同承担,在这种形势下,将会使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损失得到转移,使事故的成本不会纳入企业的利润核算中[5]。所以造成的局面是,企业决策者对企业安全展开决策时,它的出发点往往只站在利润最大化的角度。所以,如果政府不会对此加以深度干预,那么建筑企业的建筑安全投入,必然不可能过于积极。通过经济理论的研究,可以得出外部损失的存在会导致个体投资决策,可能做出与社会利益最大化相违背的决策,当深入观察损失负担结构时,会发现大部分的损失往往由社会来承担,因为通常是建筑企业控制事故风险方面起着主导作用,一旦发生事故后,结果将会远超于经济范围。此时,可以首先采取措施缩小内部损失和总损失的差距,使更多损失落至雇主肩上[6]。早在工业革命早期时,正采取这种措施。除此之外,社会可以建立一个相对规范的体系,使得建筑企业可以超脱经济利益的限制,然后改善工作环境。

总体而言,只有将两者合理的相互结合,方能使建筑安全满足生产的需要,基于此,提出外部损失内部化的策略,从一方面来说可以加大经济的激励,另外也需要加强规章体系的约束力。

结语

在建筑安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工人、居民的生命安全,甚至关切到国家财产,所以对于建筑安全的探索,不再仅仅局限于人员伤亡,想要从根本上转变,应当加强以人为本,关注每位劳动者的职业建筑安全健康上来,让每一位劳动者不仅仅获得充足的生命保障。除此之外,还能够对其工作条件和环境加以改善,在职业病防治等方面,也提出更好的发展规划,这样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建筑安全生产而言,有着其独特的发展规律。在本文研究中,主要从经济学角度来加以分析,从决策的角度研究建筑安全理论,为后期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作者:屈松

第二篇:建筑安全的经济学分析

【摘要】建筑行业是高危险行业,建筑事故带来的伤亡和损失是不可逆转的。本文着眼于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使其建筑市场与施工者的关系更加紧密,从决策的角度研究建筑安全理论,对建筑安全问题进行多角度的透视,这为今后做好建筑安全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安全;经济学;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增强,2011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高达117734亿元。在建筑业快速发展并发挥支柱产业地位作用的同时,建筑安全问题也成为一个突出的焦点,它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建筑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的瓶颈。

1 建筑安全生产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国的建筑从业人员有近四千万人,是世界上最大的行业劳动群体,但是他们的劳动环境和安全状况却存在很大的问题。事故发生数和死亡人数也一直居高不下,成为人民群众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建筑业是仅次于采矿业的高危行业,伤亡事故频发。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类型众多,统计分析显示,建筑事故直接原因包括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触电、中毒、施工机具伤害等,这五类施工伤亡事故占事故总数的90%。建筑施工事故部位包括在土石方坍塌,临边洞口处作业,安装、拆除龙门架物料提升机,安装、拆除塔吊,用电线路,施工机具,模板板支撑失稳倒塌等。我国的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的管理和职工的安全教育滞后,因而当前我国建筑安全和健康的总体形势是严峻的。

2 博弈论在建筑安全控制中的应用

我们用经济学方法来分析建筑安全。冯?诺曼的博弈论是分析及描述人类理性行为的最恰当工具。我们以用博弈论建立的事故预防即不安全行为的成本———收益数学模化分析为例,发生违章是因为违章人可从违章中得到“好处”,即违章人员的“预期总收益”大于“预期总成本”。

ENR(预期违章净收益)=ETR(预期总收益)-ETC(预期总成本)

故通过提高总收入,减少违章收益和提高惩处率,加大惩罚成本即可降低违章率。

为了增强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等有关机关应依据法定权限与程序、有关法律法规、人民政府的事故结案批复等,对负有责任的事故单位、有关人员依法实施经济、行政、刑事处罚。此外,奖惩激励机制应制定,首先是提高事故赔偿金,其次是给予单位管理者足够的安全奖金,再者是提高违章事故的惩处率。这样可以加大事故率高企业的变动损失,使企业管理层真正落实建筑安全中的负责制度,从而保证企业达到一定的安全水平。

安全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砝码。一方面,随着各项安全制度的完善,建筑企业的安全业绩将与企业的效益以及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产生直接的联系。安全业绩好的建筑企业,不仅可以减少因建筑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和保险费用的支出,而且还提高了企业的声誉和增加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毕竟建筑企业的安全业绩对其投标产生的影响愈来愈重要,良好的安全业绩将为企业进一步提高生产力水平和赢得更多订单机会扩大市场份额打下坚实的基础。

3 一般均衡论对建筑安全的分析

一般均衡理论(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是来自于法国的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创立的。一般均衡分析是一项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它为现代经济学描述市场机制的效率与稳定。在包括供给与需求在内的经济中存在的诸多力量的驱使下,经济体系达到了一系列配置和价格构成的理想均衡状态,这种理想状态是我们所希冀的经济体系运动的终止点;均衡是市场经济学家描述现象并预言事物未来发展方向与结果的原則性工具。它是建筑安全经济领域应用最广泛的理论之一。

建筑安全系统的功能与社会经济水平相统一,与科学技术水平相统一,在有限的经济条件和科研技术能力的状况下,能获得最大的建筑安全性。经济效益与建筑安全是统一辩证关系:首先,安全生产是经济效益的保证和基础。首先,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是世界性的问题。根据国际劳工组织估计,每年与工伤和职业病有关的死亡200万例;在发展中国家中各类伤害和疾病的年发生率估计为两亿七千万起,有约一亿六千万工人因工作关系而患病。由于赔偿、工作损失、生产的中断、培训、医疗费用以及诸如此类的费用造成的相关经济损失例行估计高达全球年度国民生产总值的4%。因此,减少超过GNP的1%的事故损失对其经济发展速度的促进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发达国家,无论什么规模和行业,那些运行良好、安全健康水平高的组织在效益方面是最成功的。在美国,每支出1美元用于安全与健康计划,承包商在工作场所伤害和疾病的费用中就可以节省4—6美元;在香港特区,香港建筑业每增加1港元的投入就能降低2.27港元的社会损失;法国提出的“事故发生后的损失总是比预防所需的费用大”。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认为安全投资能够创造利润。如果成本足够小,回报足够大,则这个投资是可以回报的,即使不能收回,安全投资成本对于企业正常的生产还是必需的。

因此,搞好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可以避免因伤害事故造成的损失,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在制定建筑安全计划时,要充分实现社会经济与建筑安全的“本质协调”。

4 政府经济学在建筑安全方面的分析

在政府经济学理论中,从公共部门的含义讲,企业是包含在公共部门中的。企业和居民作为私人部门是以收益最大化为前提和目标的,外部损失的存在使得个体投资决策者和管理者可能做出与社会利益最大化相违背的决策。美国学者Petrtsen认为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是管理系统,包括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的程序、监督的有效性以及员工的训练等多方面的缺陷等,是因管理失效而造成了安全事故。

安全投入包括的内容有安全检验、配备安全人员、安全培训、个人保护装备、安全委员会、事故调查、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奖励计划等内容。过去,一些企业领导一直认为安全投入是一种纯粹的消费,于是想方设法减少安全投入,能省则省。企业在依据利润最大化原则指导下进行决策和管理,如果政府不加干预,则建筑企业施工安全投入的积极性是有限的,并常常处于亏欠的状态。由于建筑企业在控制安全风险方面起关键作用,正确的做法是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采取相应措施对企业或雇主施加压力,让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真正把企业负责制度落实到建筑安全生产中。并建立一个监督机制度,加强体制规章的执行力和约束力,让建筑企业着力于改善工作环境,加强建筑安全的投资建设。

建筑企业发生了一系列工程事故。从管理角度来讲,可能是立项审批环节漏,监管部门工作不力,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流于形式造成;从人的角度分析,在建筑业,劳动力密集、劳动作业人员文化素质低,安全意识差,甚至情绪不好,管理人员违章指挥,麻痹大意等均会造成事故;从材料或设备方面讲,材料不合格,安全设施或附件失灵,也会导致事故发生。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发生事故的根源在于管理的缺陷。管理过程中缺乏控制,管理应为事故发生负责。

建筑安全管理需要政府监督管理部门系统而有条理的监督。随着监督机制、安全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建筑企业将得到来自政府和社会更多的监督和服务。稳定的外部环境,协调的监督机制有利于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有利于实现建筑工程投资效益的最大化;有利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保证机制的形成和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稳定及有效发挥。

5 结语

建筑行业的建筑安全和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建筑事故频发、牵扯面广、经济损失严重,使得建筑安全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和谐社会的历史阶段,建筑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实现安全生产。实现安全生产的基本物质条件是要保证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这是施工企业减少事故,实现安全生产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延鹏.建筑施工安全的经济学分析[J].科技信息,2011,11

[2]夏力.建筑安全管理经济学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

[3]徐海娟.建筑安全的经济学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08,2

[4]刘世平.建筑安全的分析和探索[J].北京电科学校学报,2011,10

作者:周伟华

第三篇:基于经济安全的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摘要] 信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已渗透到国家发展的每一个领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全球带来了飞速发展的契机,但信息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尤其在互联网广泛应用的今天,信息安全的问题逐步凸显,对我国经济安全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对信息安全与经济安全关系以及信息安全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我国信息安全方面存在问题的研究,并提出加强信息安全保障的措施。

[关键词] 信息安全; 经济安全; 问题; 保障措施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9. 047

1 前 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逐步走入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信息化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体现。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全球带来了飞速发展的契机,但信息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尤其在互联网广泛应用的今天,信息安全问题逐步凸显。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统计,美国每年因网络安全造成的损失高达75亿美元。据美国金融时报报道,每20秒就发生一次计算机安全事件,1/3的防火墙被突破。2010年的“维基解密”可以说是一次最震撼的信息泄露事件。信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已渗透到国家发展的每一个领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的信息安全关乎国家经济、政治、科技、社会、军事等领域的安全。

2 信息安全与国家经济安全

在国家安全中,经济安全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基础。经济信息安全,主要是指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以及政府高层,应该知道履行自己工作需要的国内外经济信息,而企业以及国家经济运行的敏感、机密信息如被其他企业、组织或国家所获取将会威胁国家的经济安全[1]。

在当前的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资源。经济的发展是以信息为中心,信息技术已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原动力,也正是信息带动了经济的全球化发展[2]。信息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有利于国家宏观政策的制定。信息是增加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的一条纽带。掌握当前的国内国外信息,也有利于我国在经济发展和竞争中占得先机[3]。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信息产业的发展,也成为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因此,信息安全关乎我国的工业、外贸、金融、地方企业、国家经济政策、经济发展环境等国家一切经济活动的安全,是国民经济能够健康、平稳、有序发展的基石。

在当今世界,谁拥有最多最准确的信息资源,谁就能够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经济竞争的白热化使得对信息的争夺愈演愈烈,各国都在保护自身信息安全的同时想尽各种方法和手段窃取、破坏其他各国的重要信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世界一些跨国企业和国家高度关注我国的市场环境,也觊觎我国的信息资源和情报。而互联网的发展,更为一些不法分子和组织提供了有利条件。再者,由于技术的漏洞和安全上的隐患以及各方面的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信息的不安全因素,使得我国的信息安全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信息安全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令世界各国都深受其害。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经济间谍几乎无处不在。对企业来说,经济数据的泄密更像是一场灾难。在我国每年因网络泄密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上百亿元。前两年曝光的力拓间谍案,就给中国的钢铁企业带来了数百亿元的直接损失。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09年中国网民网络信息安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52%的网民曾经遭遇过网络安全事件,网民处理安全事件所支出的相关服务费用共计153亿元人民币。图1所示的数据是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网络安全事件给网民带来的经济损失。

因信息安全事故而遭受巨大经济损失的事件也常常发生。首都机场曾因计算机系统故障,导致6 000多人滞留机场,150多个航班延误;南京火车站电脑售票系统突然发生死机故障,整个车站售票处于瘫痪状态;广东工商银行因系统故障,全线停业一个半小时等,不胜枚举。这些事件不仅仅是信息系统瘫痪的问题,其直接后果是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4]。

这些数据所反映的只是经济损失的冰山一角。因为信息安全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有时是难以估量的。总之,信息不安全,经济安全也就得不到保障,信息安全关乎国家经济安全的全局。

3 影响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

3.1 人为因素

人是信息的创造者、知情者、传递者、管理者,网络、计算机的使用者。因此,人是保障信息安全的主导因素,人为因素也正是引发信息安全问题的关键所在。从人为因素的角度来看,主要在以下3个方面影响信息的安全性:① 人为意识、人员管理、社会意识。研究表明,员工的疏忽是数据安全的最大威胁,80%多的数据泄露都是由于员工的疏忽大意、缺乏安全意识造成的。② 信息犯罪。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犯罪的手段更加多样化,数量也在急剧增加。近年来,我国受信息犯罪的危害严重,窃取商业机密、非法倒卖信息、信息诈骗等手段更是多种多样。其中,经济领域的信息犯罪尤为严重,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社会危害性极大。③ 网络黑客。黑客以非法手段进入电脑系统和网络,不仅带来对计算机系统的破坏,对国家的安全也危害严重。法国财政部的电脑网络自2010年12月起遭遇网络黑客的持续攻击,大量涉及法国财政部和二十国集团(G20)的资料被盗。

3.2 技术因素

计算机已成为承载信息的一个重要载体,计算机本身的安全是保障信息安全的根本。

(1) 硬件因素。CPU、硬盘等电子元件极易受到损坏或是被窃取,使得信息的安全存在隐患。像硬盘、CPU是电脑的核心元件,如果损坏会造成数据的丢失或破坏,再者木马病毒也极易侵蚀优盘、硬盘等元件,造成对所存储信息的破坏。

(2) 软件因素。软件一般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数据库。软件本身缺陷或是漏洞,会影响信息的完整性,使信息的安全存在隐患。由于软件易被篡改或是盗窃,一旦软件被篡改,其功能就会受损,以至于整个系统都会瘫痪。数据库中存储着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资料极其珍贵,如被破坏,损失是无法估计的。操作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信息管理,如果出现漏洞或故障,系统中的文件将会受到损害,导致信息无法提取或是丢失,系统的漏洞也易被黑客利用木马病毒等手段攻击,使得信息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还有一些网络软件、网络服务也影响着信息的安全。现在,好多的信息存储在网络的虚拟网盘中,网络也是信息的一个重要载体,其安全性不容忽视。电子邮件就是一个使用最为广泛的网络服务,利用电子邮件传递信息方便、快捷,但也是安全隐患最为严重之处。

3.3 环境因素

(1) 内部环境。计算机的工作环境是保障计算机安全的前提。连接线路、防盗安全等任何细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计算机的正常使用,也就无法保障所涉及的相关信息安全。

(2) 外部环境。虽然意外事故出现的概率相对其他因素较小,但是一旦发生后果严重。例如意外断电可能会造成计算机信息的丢失或损坏。对信息安全领域来说,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会直接毁坏所有或部分重要文件以及信息设备,还能够切断信息的传递通道,造成信息无法使用,使得整个信息系统瘫痪。而且灾害是不可预料的,发生时也没有任何的预警,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3.4 计算机病毒等网络攻击

计算机病毒对文件的攻击方式很多,有删除、替换内容、部分代码丢失等。计算机病毒主要通过商务来往的电子邮件、下载等方式传播,还可通过局域网、可移动存储设备等方式传播。2004年的SCO炸弹病毒全球爆发,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261亿美元。2006年底的熊猫烧香病毒给世界经济带来上亿美元的损失,对企业、国家的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随着手机上网、智能手机的出现,手机感染病毒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中科院调研报告显示,当前68.6%的手机用户正面临移动互联网安全威胁。

计算机病毒、木马、垃圾邮件等网络攻击的日益频繁和愈演愈烈,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对国家安全带来严峻的挑战。

4 我国经济信息安全现状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安全对经济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并已初步建立了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4.1 我国信息安全的发展现状

4.1.1 重视程度增强

国务院信息办专门成立了网络与安全领导小组,各省市自治区也设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2003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把信息安全提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2006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对我国信息安全现状、问题、目标和任务加以阐述。

4.1.2 政策法规的出台

为了信息安全管理的需要,国家相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信息安全条例(草案)》等政策法规,我国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技术和产品标准也陆续出台,加强了信息安全的法律保护力度。

4.1.3 信息安全产业迅速发展

我国信息安全产业也有了较快的发展,2009年中国信息安全产品市场规模达到了92.94亿元。信息安全产品的技术与产品逐步走向产品芯片化、客户化、平台化和高技术化。我国信息安全产品的规范化进程已经走上正轨。技术层面,有一批致力于我国信息安全事业的研究机构与公司在从事信息安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工作,相关人才的培养也得到了高度重视。一批学校成立了研究所、系科与教研室, 目前注册的信息安全公司或具有安全经营项目的公司有几百家[5]。国家各部门都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市场潜力巨大。

4.2 我国经济信息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

虽然加大了对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但我国在信息安全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利用互联网的各种泄密、犯罪种类繁多,给我国的经济安全带来严峻的挑战。2010年的力拓间谍案更是给我国的信息安全敲响了警钟,这也说明我国在信息产业发展迅速的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相应地,由于人为原因以及技术安全措施不到位,使得涉及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相关信息泄露的威胁也日益增加,进而对国家经济安全、国家安全形成威胁。本文主要从经济安全的视角对信息安全问题进行分析。

4.2.1 信息安全意识淡薄,经济信息安全法律保护的不健全

4.2.1.1 信息安全意识淡薄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的形态发生了变化,逐渐数字化、电子化,信息的传播途径和形式也发生了变革,对信息安全的认识模糊化,防范意识严重不足,尤其对经济信息安全的保护防范意识的欠缺。近年来,每当政府机构公布国民经济的关键数据前,一些媒体或研究机构总是能准确“预测”,2010年6月,一位政府官员在召开某券商会议上透露了5月份金融机构新增贷款总量与当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这与两天后政府公布的数据完全吻合,该信息的提前泄露,导致当天的A股市场大幅震荡。许多重要的经济信息时常通过一些会议、报告、学术研讨会等随意泄露出去;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有些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或被外国机构获取,无形之中给国家的经济安全带来损失。

有调查显示,我国有62%的企业承认出现过泄密现象[6],国有企业成立商业机密专门管理机构的比例不足1/5,有1/3以上企业未设立任何商业信息保护机构,私营企业的问题则更为严重。经济信息安全保密意识的薄弱已成为威胁我国经济安全,影响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4.2.1.2 经济信息安全法律保护体系的缺失

法律是保证国家经济信息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维护经济活动利益的一个必要的措施。我国虽然已出台了有关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但由于信息化法制建设起步较晚,对信息安全的保障力度不够,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管理条例还不够健全,特别是在对信息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权责的明确、法律法规的覆盖度等方面都有待提高。而且现有法律对信息安全的保障依然侧重于政治、军事等传统安全领域,而忽略了对经济信息安全的保护。

在经济信息安全方面仅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这种原则性的规定。对于商业秘密的界定和防范措施缺乏相应准则;对于境外集团窃取我国的关键经济数据、信息等行为在法律上也没有明确的界定,也没有相应的法律来约束,使国外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使国家经济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涉及商业机密的法律法规分散、不统一、缺乏可操作性,增加商业机密流失的风险;人才流动的加快也使得商业秘密的流失风险加大;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经济诈骗、商业间谍、窃密贿赂等手段越发频繁,而关于网络经济犯罪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因此对网络信息与网络经济贸易的安全性保障不足,这将给国家经济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2013年的两会期间,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成为讨论的热点,不少委员提出应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的立法。温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加强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完善信息网络管理,加强对互联网的利用和管理。针对当前的网络环境,要保护好国家、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打击网络犯罪,加快网络与信息安全国家层面立法势在必行。

总体来说,随着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现有法律制度已无法适应当前信息安全工作的需要。法律法规的缺失使得安全工作的监管力度不足,大量的网络违法行为没有明确的法律约束,给大量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对于相关机构的权责分配不够明确,没有统一的管理条例以及执行规范。而《国家安全法》也只是笼统地规定了国家安全整体的事项,并且侧重的是传统的政治和军事领域,对于经济安全,尤其是经济信息安全这样一个新的非传统安全领域存在的威胁仍缺乏适当的法律规制。除了经济间谍外,跨国公司对我国实施商业贿赂获取经济信息与商业秘密的案件不断增加,经济信息的可控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在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威胁着我国经济安全。

4.2.2 信息产业技术薄弱,信息安全产业有待进步发展

4.2.2.1 信息产业在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科技投入还有待提高,我国2005年科技投入仅仅占当年GDP的1.3%,2010年提高一倍左右,但和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企业研发机构不健全,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缺乏对技术人才的培养与重视。

其次,由于我国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缺乏核心技术,具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使得我国在信息技术上的安全长期受到发达国家的威胁。引进的信息技术缺乏信息安全保护的有效管理和技术改造,一旦出现技术问题将危及企业的生存发展。同时,一些国外进口软硬件中可能隐藏着木马病毒,无形之中窃取了我国大量的机密信息,使得信息安全问题完全受制于人。

4.2.2.2 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及欧洲各国就已经发展信息安全产业,美国信息安全产品年产值已达500亿美元。2009年全球信息安全产业规模达到了885.09亿美元。中国的信息安全产业发展迅猛。2009年中国信息安全产业规模达到了123.10亿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17.0%。但是我国的信息安全产业还不成熟,产业化程度不高。由于企业初期风险较大,所以信息安全领域企业较少,做大做强的龙头企业也不多,市场占有量有限,仍需要国家的大力扶持。国内信息安全产业的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差,主要核心技术还是依赖国外,企业的发展受制于人。即使企业进行自主研发,也由于用于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的投入较高,技术人才的紧缺,产品市场预期前景不明朗,使企业的创新和发展陷入困境。我国研发的信息安全产品与国外相比成本较高,技术不够先进,实用性上也存在着差距,在产品竞争中处于严重不利地位。

4.2.3 信息安全事件频发,信息安全形势日益严峻

4.2.3.1 计算机木马、病毒的急剧增加

计算机病毒、木马对信息网络安全的威胁越来越突出。系统存在漏洞和杀毒软件不及时更新等是导致该类信息安全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根据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病毒样本库的统计,2009年新增病毒样本299万个,是2008年新增病毒数的3.2倍,其中木马程序巨量增加。跟踪监测和研究分析表明,当前,计算机病毒木马本土化趋势加剧,变种速度更快、变化更多,潜伏性和隐蔽性增强、识别更难,与防病毒软件的对抗能力更强,攻击目标明确,趋利目的明显,给经济平稳运行带来严重威胁[7]。

4.2.3.2 网络犯罪增加,经济窃密手段多种多样,国家经济安全形势严峻

2010年捕获的恶意代码总量为939.772 1万个,与2009年相比,增长了30%。图2是2006-2010年捕获的恶意代码数量走势图,可以看出恶意代码的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2010年我国境内近500万个主机IP地址感染木马和僵尸程序。数量较2009年下降21.5%,但其中被篡改的政府网站高达4 635个,比2009年上升67.6%。我国网站安全状况亟待改善,亟需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安全保护。2010年国内新增木马和欺诈网站给网民造成了51.9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更难以估量。

一方面,发达国家及其情报组织利用信息技术优势,不断监听监视我国经济情报,非法获取、篡改我国信息或传播虚假信息造成经济波动,以获取经济乃至政治上的收益;另一方面,他们还通过商业贿赂、资助学术研究、举办研讨会以及派专人在合法范围内收集企业简报、股东报告甚至是废弃垃圾,通过仔细研究,分析出有价值情报等方式大量收集我国经济信息。窃密技术日益先进与手段日趋多样化、合法化,对我国经济安全,特别是经济信息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4.2.4 信息安全的监督管理水平落后,防范应急能力不足

虽然信息安全问题的日益严重有技术水平的原因,但是我国在信息安全管理上也没能做到同步。所谓“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据统计,在所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中,人为的因素占据了一半,仅有3%是不法人员攻击造成的,技术因素也仅占10%。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已经得到了国家部门的重视,但是管理力度、执行力度和监督力度都有不足,没有准确定位技术、配套法律与管理的关系。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统一的标准。

信息系统抵抗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外部威胁的能力不足。2003年7月,上海地铁4号线发生渗水坍塌事故,险些造成上海社保中心大楼中的重要数据丢失;2004 年中航油事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交易过程中存在交易数据的泄露,中国操盘手遭到对手的联合狙击。国际炒家对我们的情况了如指掌,我们却不清楚对方的情况[8]。以上事件暴露出一些重要信息系统的管理、防范能力较弱。

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是将信息安全事件所带来的损失和危害降到最低点的根本保证。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应急处理工作始于1999年,2002年在信息产业部的倡导和组织下,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中国计算机网络应急处理协调中心”。但我国应急工作起步较晚,应急处理整体水平不高,遇到突发事件不能及时快速妥善处理。主要原因是应急预警系统不够完善,缺乏统一的应急管理方案与准则;技术上不够成熟,设备不健全,缺乏安全防护能力,对潜在威胁的检测能力不足,不能有效抵制不安全因素的攻击;预警能力有限,不能有效预警防范可预防事件的发生;安全事件发生后,由于相关部门之间缺乏合作,运行机制不完备以及处理问题的经验欠缺,不能把突发事件的损失降到最低点,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危害。

5 如何加强国民经济安全中的信息安全保障

基于信息安全的重要性,通过对我国信息安全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我国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风险进行研究,本文认为,为加强我国信息安全,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可以从以下方面出发。

5.1 完善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首先应该健全符合现今时代发展环境的法律法规,覆盖信息安全所涉及的各个领域,使得在信息的保护上有法可依,并加强执法力度,真正做到违法必究,遏制信息安全犯罪的发生,有效打击犯罪分子。尤其应该尽快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的立法,以打击各种不法行为,切实保护个人信息、企业信息和国家经济信息的安全。

总之,以法律预防和打击各种侵犯经济信息安全的行为,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生产力健康发展的有效保证。针对信息安全的基本特性,建立健全经济信息安全法律保护体系,实乃理论界与实务界当务之急。对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商业秘密和情报信息提供全方位、高强度的保护,真正把“保安全、保发展”落到实处。

5.2 提高信息安全的社会意识,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我国有许多不重视经济信息安全的案例,教训深刻。比如在铁矿石定价谈判以及稀土价格谈判上,我们作为最大的买家或卖家却都无法掌握定价权。主要由于我国企业各自为政、不能有效利用信息,使得国外企业乘虚而入,造成我国企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相比之下,外商则想尽办法获取相应的经济情报,掌握定价的主动权,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还有一些企业对信息重要性意识不足,造成信息泄露,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加强经济信息安全,要提高全社会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提高全民的保密素质。有媒体报道说日本公司的所有雇员都要定期接受信息安全相关训练。日本企业收集中国商业机密的例子也不在少数,比如中国景泰蓝工艺、宣纸工艺等早被日本企业盯上,并让中国相关产业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因此,首要的工作是普及信息知识,做好信息安全的宣传工作,让企业和个人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懂得合理利用信息,保护信息,提高信息安全意识。还要加强对企业员工、国家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培训,减少因工作疏忽、认识不足而带来的不必要损失。当前国家应多管齐下,从体制和机制上恢复并加强对经济信息保密工作的长效管理。应约束、规范行业协会、研究机构与学者接受境外企业、机构资助的课题研究,严禁涉外部门和企业工作人员在外企或驻华商业机构“变相任职”。做好信息安全的管理工作,建立相应的管理准则,提高监督管理的力度。

5.3 加强信息安全技术、观念的更新,支持民族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高级别、高层次的手段与设备不断出现,使得信息安全特别是网络、通信安全等的定义与认识需要及时更新,与时俱进。同时要增强我国企业在信息安全领域的技术水平,增加对信息安全产品研发的投入,鼓励技术上的创新,不再依赖于国外的核心技术,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硬件产品。

能够对信息安全产业起到关键作用的必然是民族企业,因此要增强对信息安全产业的扶持力度,保障信息安全产业的健康发展,开拓信息安全产业的市场,提高产品的质量。同时政府采购应优先考虑民族企业的信息安全产品,并且要鼓励国内企业采购民族企业的信息安全产品。在国家重要领域与重要项目上要完全采用自主研发的信息安全产品。在创新资金、项目贷款、税收政策及其他配套政策方面,政府要大力支持民族信息安全企业做大做强。为经济信息安全提供重要保证。

5.4 完善经济信息安全监管和保障体系,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经济信息管理是一项防范性工作,不仅要亡羊补牢,更要未雨绸缪。建议在国家层面应尽快成立国家经济安全委员会,主要负责外资、外国商品进入情况的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涉及国民经济命脉的金融、军工、能源、电信等产业的外资投资和并购项目有效进行国家安全审查等。我国企业竞争情报工作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需要把市场信息通过科学分析,上升为情报。这是无价的知识资源。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国企经营层实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与经济安全保密双责任制监督考核和奖惩任免,以切实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的权益并保障国有经济安全健康运行。

同时要提高对信息安全风险的评估能力,建立相应的防范措施与应急处理预案。针对网络安全问题,应加强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降低防护成本。提高发现处理系统漏洞的能力,提高检测监管水平,有效防止木马、病毒等潜在威胁对信息安全带来的危害。

主要参考文献

[1] 雷家骕. 国家经济安全导论[M].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2]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 国家经济安全[M]. 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

[3] 曲维枝. 信息产业化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4] 潘小刚. 中国信息安全报告:预警与风险化解[M]. 北京:红旗出版社,2009.

[5] 方清涛. 中国基于信息安全的策略思考[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32(3).

[6] 卫权. 我国商业秘密保护亟待加强(上)[J]. 保密工作,2009(7).

[7]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 公安部2009年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暨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报告[R]. 2010.

[8] 鲁炜.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话语权与信息安全[J]. 求是,2010(14).

作者:刘培荣 梁智昊

上一篇:国际金融法论文范文下一篇:汉语负迁移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