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经济学论文

2022-04-17

摘要:国家乡村振兴政策已经实施多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乡村振兴发展中,要从“粮食”为突破口,通过“粮”安才能“村”兴这个理念的渗透,从粮食安全层面,进行乡村振兴的深入思考。文章基于鄉村振兴下粮食安全的探讨,提出了一些见解,力求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积极的思路,保证粮食生产安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粮食安全经济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粮食安全经济学论文 篇1:

经济上养活还是物质上养活?

内容提要本文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强调出发,引出了对经济学研究方法和视角的讨论。接着,文章提出了“经济上养活”和“物质上养活”两个概念,通过用这两个概念对市场经济本质的阐述,指出切合现实、贴近现实是经济学研究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然后,文章通过对经济学理论发展历程的回顾,论证了市场机制不是一种“自然秩序”。本文结论认为,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必须主要依靠自给,而不能依靠国际市场。

关键词经济上养活物质上养活经济学研究方法

2013年12月10~13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中国2014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主要任务,其中第一个就是要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会议指出:“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2013年12月14日,第1版。稍后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要进一步明确粮食安全的工作重点,合理配置资源,集中力量首先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住,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5日,第1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粮食问题定调为全年经济工作的第一任务,这是近十年来的第一次,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如此强调,更是凸显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同时,这也是中国最高决策层对粮食安全问题争论的一个回应。

对于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经济学界一直有不同的声音。一种观点认为,粮食安全极端重要,粮食主动权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保障粮食安全。姜长云、李显戈、董欢:《关于我国粮食安全与粮食政策问题的思考——基于谷物自给率与日、韩相关经验的借鉴》,《宏观经济研究》2014年第3期。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可以用市场的办法解决粮食问题,一旦发生粮食供给不足的情况,中国可以从国际市场上获得。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市场能够合理地配置资源, 满足人们的需要, 保证不会出现严重的供应危机。人们只要有钱,就永远可以以合理的价格买到所要的商品”,“只要市场在, 就不愁买不到粮食”。《再驳“粮食危机论”》,《中国证券报》2004年3月29日,第2版。

上述两种观点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对市场机制能否在国际粮食市场起作用的看法不一致。第一种观点认为,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好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对市场机制的过度依赖,可能会使中国的粮食安全面临很大的风险。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可以用市场机制的办法解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只要粮食价格涨上去,自然会有更多的人种粮食卖给中国,因此中国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用合理的价格买到所需的粮食。简单地说,前者认为市场机制会受到国际政治和利益格局等因素的影响,在国际粮食市场会出现失灵,后者认为市场机制仍然适应于国际粮食市场。因此,两种观点争论的本质,就是对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认识不一。而市场机制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一直是经济学研究最为核心的问题。因此,上述争论实际上反映了两种观点在经济学研究方法和视角上的根本不同。

在讨论经济学研究的方法和视角之前,本文先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出发,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市场经济的本质进行剖析。

2014年第6期

经济上养活还是物质上养活?

一、市场经济的本质——经济上养活与

物质上养活的分离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人自身的全面发展。而经济活动的本质,则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这种需求的满足,必须依赖于各种实实在在的物质产品或者相关服务,其具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靠自己生产,比如说生产自己吃的粮食、自己穿的衣服,等等;另一种是靠交换,即不靠自己生产所需的产品或服务,只要赚到足够的钱,能够买得到生活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就可以了。

从上述两种需求满足方式出发,本文提出“经济上养活”和“物质上养活”两个概念。经济上养活是指,人们不一定要自己生产所消费的产品,而是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分工,用自己的劳动产品从其他人那里换取自己需要的产品。在货币诞生之前,这种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在货币诞生之后,货币就成为这种交换的媒介,即一个人用自己劳动所得的货币在市场上购买自己需要的产品。经济上养活的核心要义是,充分运用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方法获得满足物质和精神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物质上养活是指,不论人们所消费的产品是自己生产的,还是通过交换取得的,从整个社会来看,总需要一定的产品才能使相应的需求得到满足。没有产品,相应的需求就得不到满足。物质上养活的核心要义是,不管获得相关产品或服务的方式是什么,总需要实实在在的产品或者服务才能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从对两个概念的基本界定可以看出,对于任意特定的群体而言,物质上养活是比经济上养活更严格的一个概念:如果做到了物质上养活,一定做到了经济上养活;但仅仅做到了经济上养活的话,不一定做到了物质上养活,因为不一定能够用相应的劳动所得交换到所需要的产品。

基于上述两个概念,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市场经济的本质。从历史来看,人类经历了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等阶段。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们自己生产所需消费的全部产品,既做到了经济上养活,也做到了物质上养活。而在后来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对于单个的人而言,只是做到了经济上养活,而没有做到物质上养活。

从个体的角度来看,人们需求的满足是一个不断从物质上养活转变为经济上养活的过程。人类最开始的时候,既是经济上养活,也是物质上养活,一个家庭,或者说一个小的部落,要生产出自己需要的全部产品。在漫长的农业社会,大部分家庭仍然是男耕女织,人们生活需要的大部分产品,都是靠自己来生产,只有很少量的产品,比如说盐和部分生产工具等,需要通过交换从其他人那里获取。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生产分工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经济上养活和物质上养活的分离。一个人不可能再生产出自己生活所需要的大部分产品,每一个人都只从事很特定的一部分工作,并以货币的形式用自己的劳动所得去交换其他人的劳动所得。这种情况下,人们就只是在经济上养活自己,而不是在物质上养活自己。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和效率的不断提升,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每一个国家,都出现了经济上养活和物质上养活的分离。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每一个单独的群体,都只是在经济上养活自己,而不是在物质上养活自己。市场经济越发达,这种分离就越明显。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本文认为,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经济上养活与物质上养活的分离。而只有从整个世界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才做到了经济上养活和物质上养活的统一:从整体上看,整个人类就像一个人,他需要的产品必须由他自己生产,他生产的产品也全部供自己消费。

既然经济上养活和物质上养活的分离是市场经济的一个本质特征,那么,在进行经济学相关研究的时候,就必须将这一因素考虑进去。经济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随着生产方式从狩猎业、游牧业、农业到工业的转变和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单位面积上养活的人口会越来越多。徐旺生:《论中国传统农业的“效率空间”及相关问题》,《中国农史》2002年第4期。比如说在狩猎时代,需要很大的一片土地才能提供足以养活一个人的食物。但在农业时代,养活一个人所需的土地面积就小多了。到了工业化时代之后,一个很小的工厂或者办公室,就能够养活一大批人。虽然单位面积上养活的人口不断增加这一判断没有问题,比如说在狩猎时代,确实要很大的土地面积才能养活一个人,但这种养活,是经济上养活和物质上养活的统一。而在工业化时代和后工业化时代,非农业人口工作所占用的空间面积确实非常小,表面上他们确实只需要依靠很少的面积就能养活自己,但这种养活,只是经济上的养活,而不是物质上的养活。从整个社会来看,他们生存所必需的粮食、衣服等,始终离不开农业的大力支撑。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只是办公所占用的那一点点面积远远不够养活他们,除办公面积外,还有大得多的一块土地面积在真正地承担着“养活”他们的责任。

上述分析犯了一个基本的错误,就是将经济上养活等同于物质上养活,用经济上养活来代替经济上养活与物质上养活的统一。这种错误的本质实际上是对市场经济基本特征的忽视。简单地说,市场经济主要包括两个环节,一是将自己生产的产品卖出去,换回相应的货币,即马克思所说的“惊人的一跃”;二是用所得的货币,交换想要的产品。这两个环节只要有一个发生问题,市场就会失效。认为经济上养活等同于物质上养活的观点,实际上是认为上述两个环节的实现都没有问题,而认为经济上养活不同于物质上养活的观点,实际上是承认上述两个环节可能会发生问题。而从实际的情况来看,特别是将国家作为经济分析主体的情况下,上述两个环节是可能发生问题的,尤其是第二个环节,即我们手上持有货币,但不一定可以交换到自己所需的产品,或者说,必须要以一个比正常情况高很多的价格才能换得到自己想要的产品。实际上,用货币换取到需要的产品,也是惊人的一跃。对于资本家而言,从商品到货币的惊人一跃是最重要的。但对于要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广大人民和国家而言,从货币到商品的惊人一跃更为重要。因此,实际的经济活动中,必须考虑到用货币交换到产品的现实可能性。因此,经济学的分析必须考虑到市场行为的实际情况,任何忽视市场实际行为的经济学研究,都可能隐含着一些根本性的错误。如果以此制定相应的政策,就可能在一些基础性的事情上犯较大的错误。

因此,将经济上养活与物质上养活放在一个统一的视角下进行考虑,是经济学研究和分析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这一原则的基本要义就是,在经济学研究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从理论的角度考虑问题,还必须从现实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经济学研究必须紧跟历史与现实的发展,必须满足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邱海平:《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缺陷与出路》,《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6期。而经济学理论的实际发展过程本身也在说明,经济学研究是一个不断切合现实、贴近现实的过程。

二、经济学的发展史就是一个经济学的

研究不断切合现实、贴近现实的历史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思想。他这样写道:“各个人都不断地努力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固然,他所考虑的不是社会的利益,而是他自身的利益,但对他自身有利的研究自然会或者毋宁说必然会引导他选定一个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在这场合,像在其它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本意要达到的目的。……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25-27页。

斯密“看不见的手”是对市场机制的最佳概括,其最核心的意思就是,趋利性使得每一个经济人都能够做出最有利于社会的选择。在斯密看来,市场机制就像万有引力一样,是一种自然秩序,它自发地引导着每一个人的行为。正因为它是一种自然秩序,所以市场的作用在任何时候都是有效的,政府需要做的事情仅仅是承担“守夜人”的角色。

“看不见的手”是经济学研究贯穿至今的基本命题。新的经济学理论的诞生,都是某种程度上对“看不见的手”的进一步阐释或者修正。经济学领域重要理论或分支的诞生,都是从某一个角度更好地阐释了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基础和条件,这些研究的共同特点,就是更加注重从现实情况出发来开展经济学的研究。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就是不仅仅通过演绎、抽象的办法来进行理论层面的研究,而是将社会、历史、文化、利益格局等各种被理论研究所抽象掉的现实因素纳入到经济学研究的视野中来。下面仅举几个典型例子来阐述这一观点。

一是新制度学派的发展。新制度学派认为,正统经济学将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截然分开的作法使得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过于狭窄,从而使得经济学成为一门“封闭”的学科。他们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能只限于经济问题,还应该包括不断变化的经济制度以及与经济有关的一切事物,应该将经济学研究的着眼点从传统经济学的个人和企业,转移到包括制度等因素在内的社会总体。③④⑤尹伯成:《西方经济学说史——从市场经济视角的考察》,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27、342-349、389-393、313页。相应地,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是演进的,而不是静态的、抽象的。只有这样,经济学理论才能更加符合实际。

二是新制度经济学的诞生。其代表人物科斯认为,正统经济学关注的是市场上发生的事情,但现实生活中大量经济现象发生在市场之外的企业之中。在一定程度上说,企业是市场的一种替代性安排,市场上一系列讨价还价的过程可以被企业内部的一系列行政命令所代替。这种替代是否发生以及发生的程度,取决于二者交易成本的高低。而在不同的制度条件下,交易成本是不一样的,因而,制度安排就成为影响经济运行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③新制度经济学正是以此出发,打破了传统经济学零交易费用的假定,开创了经济学研究的新境界,使得经济学的研究更加贴近现实。

三是信息经济学的发展。正统经济学在研究个人和企业的决策行为时,假定决策者拥有完全信息,从而做出理性的判断。但现实情况是,个人和企业在决策的时候,对相关的信息了解并不完全,因而就不能做出理论上能够得出的理性决策。另外,在不同的行为主体之间还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此时,个人和企业的行为选择就不同于完全信息情况下的行为选择,一个行为主体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其他行为主体的决策。④信息经济学正是从这些角度入手,来研究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决策问题,从而使经济学研究更加符合实际。

四是新凯恩斯主义的出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曾风靡一时,但在20世纪70年代遭遇了严重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来自于它在现实问题前的无能为力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等对它的严厉批评。⑤对此,新凯恩斯主义者在肯定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基本要义的基础上,致力于为其宏观经济理论提供严密的微观经济基础,提出了非市场出清假设、工资和价格黏性理论等,[美]鲁迪格•多恩布什、斯坦利•费希尔、理查德•斯塔兹:《宏观经济学》,王志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14页。从而使得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建立在一个更加坚实的基础之上。因此,新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更加关注现实、贴近现实的一个自然结果。

上面是当代经济学发展过程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虽然没有面面俱到,但这些理论已足以说明当代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特征,那就是研究视角更加关注现实、贴近现实,研究方法更加动态、更加具体,而研究方法的变革是为了让研究的主题离现实更近。张东辉:《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变革与现代经济学发展》,《东岳论丛》2004年第1期。

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过程表明,市场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市场机制不是一种“自然秩序”,而是一种“社会秩序”。经济发展过程是具体的、独特的,它要受到历史、文化传统、制度、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经济学研究必须关注现实,将这些因素纳入进来。正如马歇尔所言:“社会情况每有变化,经济学说就需要有新的发展。”[美]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朱志泰等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7页。从国家层面来看,适应于一个国家的作法,不一定适应于其他国家。就中国而言,中国必须从自身特有的历史、文化等基本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结论与启示

本文首先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强调,引出了对经济学研究的方法和视角的讨论。接下来,文章提出了“经济上养活”和“物质上养活”这两个概念,并运用这两个概念对市场经济的本质进行了阐述。文章指出,经济上养活和物质上养活的分离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但在进行经济学研究的时候,不能将经济上养活等同于物质上养活,用经济上养活来代替经济上养活与物质上养活的统一,否则就可能犯基本的错误。经济学研究不能仅仅从理论的角度考虑问题,还必须从现实的角度考虑问题。然后,文章通过对经济学理论发展历程的回顾,论证了市场机制不是一种“自然秩序”,而是一种“社会秩序”,经济学研究必须关注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等方方面面的现实因素,切合现实、贴近现实是经济学研究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

从本文的论述可以看出,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史,就是经济学研究不断关注现实、贴近现实的历史。对经济学理论所依赖的现实条件进行分析和考察,是经济学研究自始至终都要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经济学理论的每一个重要进展,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从一个新的角度弥补了以往理论对实际情况和条件的忽视,使得经济学理论建立在一个更加坚实的基础之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的话,这也就使得忽视现实基础的、只是从理论层面上所做的经济学分析,越来越站不住脚。但这种只顾理论而忽视现实的倾向,在经济学界一直是存在的,本文开头提到的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错误分析,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

现在回头再看本文刚开始提到的粮食安全问题,就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央的决策了。认为用市场办法可以解决国家粮食问题的观点,其错误的根源就在于忽视了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和基础。在国际领域,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必然要受到地缘政治和国际利益格局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决策,除了要从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出发外,还必须考虑到各种各样的现实因素。任何忽视这些因素的研究和决策,必将是背离现实的。而从实际来看,国家的管理者必须关注粮食安全问题,立足于口粮高度自给,必须使整个国家在粮食这一核心领域实现经济上养活与物质上养活的统一。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责任编辑:牛泽东

作者:舒志彪

粮食安全经济学论文 篇2:

“粮”安才能“村”兴:乡村振兴下粮食安全的探讨

摘要:国家乡村振兴政策已经实施多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乡村振兴发展中,要从“粮食”为突破口,通过“粮”安才能“村”兴这个理念的渗透,从粮食安全层面,进行乡村振兴的深入思考。文章基于鄉村振兴下粮食安全的探讨,提出了一些见解,力求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积极的思路,保证粮食生产安全。

关键词:乡村振兴;粮食安全;绿色技术;品质

乡村振兴下粮食安全实施路径,可以从建设粮食安全生产基地、优化粮食安全生产技术、强化粮食安全生产改革、创新粮食安全生产模式以及加大粮食安全生产支持等具体举措实现目标,由此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并提高乡村振兴取得的实效。

一、建设粮食安全生产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粮食安全的根源在于农村地区粮食生产情况,乡村作为粮食种植生产的主要阵地,乡村振兴也从粮食产业中获益,通过粮食安全生产,让社会对于粮食产业更有信心,这样有助于扩大粮食生产规模,从而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目的。在乡村振兴策略中,将建设粮食安全生产基地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真正将粮食安全与乡村发展进行联系[1]。建设粮食安全生产基地,可以提高粮食产业在社会上的形象,尤其是可以为农村粮食种植和生产带来良好的口碑,粮食生产可以依据这样的基地效益,创建自己的粮食品牌,这对于提高粮食供需水平有着重要价值。粮食安全生产基地,要扎根在乡村地区,并且要基于地基网络规划布局,解决农民卖粮难等实际困难,从而实现乡村振兴的助力效应。粮食安全生产基地,应当将粮食的种植、贮藏和安全检测等纳入到一个体系中,这些工作都可以基于生产基地来完成。通过生产基地的建设,农村地区粮食种植不再是一盘散沙,所有农民都在统一规范的粮食生产框架下开展种植生产,这样可以防止粮食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通过打造粮食安全生产基地,可以提高乡村地区粮食生产设施的建设水平,如粮食生产机械化,粮食生产灌溉自动化等,这些是原来农户所难以实现的[2]。在生产基地中,建立专门的粮食安全检测结构,可以随时进行粮食种植生产环节的检测,检测数据更加真实可靠,检测结果也能够被社会广泛认可,从而确保粮食安全生产。

二、优化粮食安全生产技术,推进乡村振兴

粮食安全生产与农业技术先进性有直接关系,在粮食生产过程中,通过主动技术革新和优化,不仅能够提高粮食产量,对于粮食安全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农业技术的研发,新技术取代传统技术,以技术为引领来开创新的粮食生产格局。传统的粮食生产技术,将重心放在提高产量方面,但是对于粮食安全性考虑不足,导致粮食种植生产环节出现污染等情况,不利于粮食安全管理。在新技术支持下,通过绿色技术、生态技术以及相关理念的融入,让粮食种植生产也呈现新的特点[3]。乡村振兴当中,基于科学技术的辅助,使得粮食不仅能够具备食用价值,也保证了粮食的营养价值。通过科学种植,粮食精心培育下,各种营养更加丰富,营养也更为均衡,这对于社会层面的粮食安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人们可以通过粮食饱腹的同时,从粮食作物中获得更好的营养支持,有助于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另外,绿色生态技术的运用,可以改善粮食生产种植环境,通过生态种植,生态施肥等方式,降低外部因素造成的粮食污染。在粮食安全生产以及乡村振兴的综合目标下,通过指导农民进行科学种植,实现化学农药的控制,降低粮食中的农药残存,提高粮食安全性。

三、强化粮食安全生产改革,保障乡村振兴

粮食安全生产还涉及到供需方面的关系,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要以供给侧为基础,转变原有的无序化生产模式。传统的粮食生产没有与市场建立有效衔接,造成粮食短缺或者粮食剩余等情况,这对于农民而言都是极为不利的。基于供给侧改革思路,以市场为准绳和依据合理调控粮食生产规模,推行绿色安全生产技术,让粮食品质更高,真正实现增产增效目的。供给侧改革,驱动乡村与市场的统一,根据我国实际国情制定粮食安全生产计划,实施粮食安全生产保障,形成乡村到市场的这个粮食产业链合理布局[4]。从国情这个基本出发点,调整粮食生产结构,将粮食安全放在首位,不盲目跟风扩大规模,将粮食生产资源进行深入整合,稳定粮食生产大局,将粮食安全生产作为一个动态过程予以把控,从而实现粮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并举。

四、创新粮食安全生产模式,引导乡村振兴

粮食安全生产工作中,需要积极引导乡村振兴发展,通过创新生产模式,推进振兴目标的有效实现。粮食生产一般以家庭联产为主体,在创新实践中,要鼓励多种生产模式的结合。如粮食生产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模式,可以为传统粮食种植生产提供积极的补充。通过多种生产模式的有机兼容,可以为乡村振兴以及粮食安全提供积极的助力。如在家庭农场中推进大棚建设,这样不仅有助于增产增收,也能够加强粮食安全生产技术和设备的应用效果。在粮食大棚中安装监测设备,可以实时获取和分析粮食种植条件和环境,当出现污染等不利因素时,可以向农民进行预警[5]。多种生产模式,也提高了农户的整体生产水平,农户不再单打独斗,有了问题可以共同磋商和解决,尤其是在粮食农机应用推广方面,可以形成“一股绳”,有利于强化粮食生产保障能力。在粮食安全生产深化方面,通过创新模式也可以延长产业链,通过粮食深加工来扩大效益,同时可以打造乡村自己的绿色粮食品牌。

五、加大粮食安全生产支持,服务乡村振兴

国家对于乡村振兴给予的扶持力度非常大,通过政策、技术、资金以及应急等支持,帮助乡村粮食种植生产可以顺利开展。在粮食安全方面,通过服务于乡村、服务于农民,可以提高粮食安全生产综合水平。各级政府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时,需要起到有效的作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如气象部门在预测到灾害性天气时,要及时进行信息传播,让农业部门以及农民,可以组织有效的灾害预防,从而降低粮食生产受到的损害,这对于维护粮食生产安全有着积极价值[6]。在技术服务方面,通过技术下乡和培训工作,帮助农民尽快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粮食安全生长知识和方法。资金服务则是通过为农民提供必要的资金,落实粮食安全生产工作,如配备必要的农药残留检测仪器等,保证粮食安全生产在乡村振兴战略方面的落实。

结束语:

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在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中,需要从粮食生产安全质量方面进行强化,这样才是振兴的长久之计。通过粮食安全途径的完善和优化,让粮食种植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还能够提高品质,促进乡村粮食生产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泽莹,韩一军. 乡村振兴战略下粮食供给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2):9.

[2]周泽宇. 城乡二元结构,农业生产率提升与国家粮食安全——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J]. 农村经济,2019,000(010):85-92.

[3]刘波,彭佳,陈丽,等. 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扎实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 粮食问题研究,2020(1):4.

[4]陈光军. 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改革40年来粮食安全的回顾与思考[J]. 农业经济,2020,000(003):3-5.

[5]程启原.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广西香米产业夯实我国粮食安全基础[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19(1):5.

[6]邓建伟. 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视域下新型农民队伍建设的构建路径分析[J].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44(7):3.

作者:王美泽

粮食安全经济学论文 篇3:

我国的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及其应对策略

摘要:面对2020年初以来,习总书记始终把老百姓“米袋子”牵挂在心,多次就粮食生产、保供稳价等作出重要指示和部署,2020年7月22日习总书记赴吉林考察,再一次把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提到了一个新高度。粮食安全实际上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问题。本文通过对“粮食安全”意义的深入研究,引出我国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进而分析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并指出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应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粮食安全;重要性;现状分析;策略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要解决好十四亿人们的吃饭问题以及对兄弟贫困国家和地区实施援助,始终是我们党和政府治国安邦、维护世界和平的头等大事。习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问题,曾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针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果断地提出了我国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的新的战略思想,各地区、各相关部门克服当前重重困难,狠抓农业生产,并积极利用农村撂荒田撂荒地,恢复农业生产,这对于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国内粮食市场、保证国内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粮食安全的概念:

从1973年“粮食安全Food security”这个词被提出以来,随时代的变化发展,粮食安全的内涵和外延不断被完善和扩展。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对于粮食安全的定义:只有当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到足够、安全而又富含营养的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食物,才实现了粮食安全。这个概念大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必须生产出足量的粮食;二是最大限度地保障粮食供应;三是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都能得到健康而又安全的粮食。

纵观世界粮食安全概念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出粮食安全概念的内涵在不断拓展,从简单笼统到不断丰富明晰,从最初的数量的安全到后来增加了品质的安全,到现在发展到粮食生产的生态安全,这体现了世界人民对于粮食这种维系生命的最基本的物质需求的认识逐步全面、逐渐深化的过程。

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我国人民始终重视粮食问题,对粮食重要性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和不断深刻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三年自然灾害以及经济社会方面的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的农业生产曾一度滑坡,经80年代改革开放、重振农业。终于在1994年我国政府根据我国当时的历史、自然、社会、经济、人口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并考虑国际环境,提出了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粮食安全”概念:“能够提供给所有需要粮食的人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生态安全的粮食”。

从2003年到2015年,随着国家经济和技术水平不断增长,我国各级政府更加重视粮食生产,并敦促地方狠抓农业生态,中共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三年强调解决三农问题。增加了对占粮食总产量75%的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各项政策支持和资金技术的扶持,这对于这些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能力的增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完善具有积极意义。

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粮食安全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不仅仅是解决生存问题,而且是战略高度的问题,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对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和平稳定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历来如此。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正确指导下,在一代农业科技工作者和种粮人艰苦而不懈地努力下,我国的粮食供应得到了安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已经连续保持了17年,而且最近连续6年的粮食产量,一直稳居1.3万亿斤以上,即使在人口基数巨大的情况下,人均粮食的占有量依然474公斤,超过了国际粮食安全的标准线——人均每年400公斤以上。

目前,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14281万吨,刷新历史最高纪录。这对于保持我国经济社会稳定、给人民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以稳定供给有着重大意义。也为政府一心一意安民心、稳市场、保民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和民意基础。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眼下的国内外形势纷繁复杂,我们只有坚持底线思维、树立全民的粮食风险意识,节约使用粮食,提倡光盘行动,同时狠抓粮食生产,才能确保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因此,狠抓粮食产量,提高粮食的生态安全,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1、粮食安全首先是一个国家层面的关系全局的战略问题。它关乎我国的国家主权、社会稳定、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等等大局。同时。对于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粮食安全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经济安全问题。目前农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从我国国内现状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是“三低一高”,小农户占农业经营主体的98%的情况下,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低,大型机械化农业设备的使用严重受限,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耕地大量占用,大量农业从业人员进城务工也导致撂荒面积逐年上升,肥沃的耕地流失严重,加上农业人工成本高、农业科技人才储备数量低和特定作物对外依存度过高。导致我国粮食安全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因此解决粮食的生产问题,就是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三、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分析

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已经解决温饱问题,“饥饿”问题似乎远离了我们。而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重要的一年,也是全国范围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似乎我们再也不会饥饿,我们再也不会“粮食不安全”。

然而,从事实并非如此,大多数地区粮食安全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保护主义的抬头时刻影响着世界粮食供应的安全。而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仍然值得重视,可以说,粮食安全问题是统筹安全和发展的底线。

我国的人口基数大,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粮食需要量那是非常巨大,但是我国人们依靠自己的勤劳的双手和智慧解决了自己的粮食问题,粮食产量约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我国粮食自主生产量占粮食供应量的90%以上。经过短短十多年的拼搏,我国就从一个“吃不饱”的人口大国转变为一个“吃得饱”、“吃得好”的国家。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局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所有这些都对农业生产产生越来越多的不利影响,导致粮食安全再度被敲响警钟:

(一)农业生产所依赖的耕地面积减少。

首先,耕地总面积不断减少。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耕地被城镇和工业企业占用,随着交通的发展,道路也挤占农田,伴随农民生活改善,家家户户修起了小洋楼,同时为保护生态而采取的退耕还林,也使得农村可耕地面积变得越来越少。而第二三产业的强大吸引力,大量的农业人员进城务工,逐年增加的撂荒地导致可耕地严重流失。因此,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成为是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粮食价格在国际竞争中缺乏竞争优势

粮食生产成本逐年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小农户数量占农业经营主体的98%以上的现实使得农业生产规模化低,农业生产难以实现大型机械化,从而难以减低单位农产品人工价格和亩产成本,导致粮食价格有增无减。

当然,农业生产的原料成本大大提高,人力、物力投入加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成本,农民日益下降的农产品收入也严重挫伤了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最终加剧了农村优秀壮动力的流失。

(三)农业生产条件尤其是人才储备有待提高

新中国成立之后三十年的发展过程,基本上是农村支援城市的发展战略,农业作为庞大的第一产业,基本是靠天吃饭。与发达国家农业相比较,我国对于农业的科技投入不足,由于小农户经营也导致耕种机械化程度不高,小农户基本沿袭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其中农业人才和从业人员储备数量低是农业发展的一个掣肘因素。由于广大农村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娱乐等生活设施远远落后于城市,加之我国农村基本依靠传统生产方式,其劳动强度大、收入低,更缺少城市发达的社会保障支持,因而难以留住或者吸引年轻人从事务农,导致目前农业劳动力人口日益萎缩。农业真正的现代化需要优质人才储备,但农业大学及与农业相关的职业技术学院很难吸引到优质生源,农大的毕业生也很多留在城市宁愿干与专业无关的工作也不会把农村作为自己的实现理想的地方,因而农业发展缺少科技人才储备而无发展后劲。

四、特殊时期应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策略

未来外部世界的不确定因素很多,我国将来的粮食生产一刻也不能放松,因为目前诸多对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因子依然存在,就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规模化生产经营方式一时难以确立,城镇化用地不断挤占粮食生产用地,部分地方极端天气频频出现,生态环境中水污染、土壤污染的加剧,农村老龄化问题和大城市的吸引导致劳动力的减少以及农业人才贮备少,这一系列不利因素都将是未来粮食安全的隐患。2020年底召开的全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我国要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这对于如何配置粮食生产的各种资源,以及更为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促进粮食的产、购、储、加、销一体化,实现粮食产业提质增效,这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业经营方式。

首先,保护耕地面积。坚持最严苛的耕地保护制度,解决好目前农业生产中耕地和种子这两大制约“瓶颈”,各级政府应该严格层层把关,严禁工业大肆挤占良田行为。其次,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高质量的农业,除了抓好耕地保护、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效能以外,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以及农产品区域布局,积极建设糧食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建设,集约化经营,探索和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产区,因地制宜,提高粮食产能。再次,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积极支持科技下乡,大力培养优秀的农民科技带头人,增加农业科技人才储备,确保优良种子自主创新,不受制于人,从而发展优质粮食生产,保障未来粮食安全。

(二)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保护粮农的从农积极性

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粮有没有收益,因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是调动粮农积极性很重要的一环,按照粮食主产区与生态补偿政策一致的原则,对基层粮食主产区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奖励和补偿力度,这样可以调动基层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地方政府可以采取多种途径,从根本上减轻农民的负担:比如,增加政府财政支农拨款;组织民间资源定点手拉手欠发达地区农村;抓好粮食收购这个关键环节,在方式上更为灵活,以解决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健全粮食生产与粮食采购的保护性措施,执行有利于提高农民收益和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价格政策,提倡优质优价。

(三)建立完备的、自给自足的粮食储备系统

纵观风云多变的国际形势,目前粮食短缺、价格飙升的国际粮食市场注定不能满足我国居民和工业发展的粮食来源,我们必须建立完备的、自给自足的粮食储备系统,维持我国粮食市场供求平衡的良性内循环,保证国内粮食供应,保障粮食安全。

为此,改革完善粮食收储政策势在必行,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合理确定稻谷、小麦等主粮的最低收购价,提高市场化粮食收购比例,同时提高中央和各地方粮食储备效率,建立健全粮食应急保障体制机制,构筑一道国家粮食安全屏障。

五、结语

在袁隆平等老一辈农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得到了保障,目前,我国粮食供应充足、连年有余。但是,面对变幻莫测的世界局势,世界未来的走向需要我们居安思危,积极发展高品质农业,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随着互联网广泛深入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未来农业也不断会有新的业态出现,比如采取“互联网+”业态,以其新型的合作机制,把发散式模式把产加销有机融合。这样,中国未来粮食安全,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李宁,辛毅. 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长期性问题分析[J]. 价值工程.2018

[2]杨道兵.关于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粮食经济.2019

[3]汪文忠. 全球背景下中国粮食贸易和安全问题探讨[J]. 粮食问题研究. 2018

[4]寇明.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础[EB/OL]. 中国政府网2021-04-08  www.gov.cn

[5]孙晓明.如何建好粮食安全产业带[J]. 中国财经报2021

作者简介:胡美伦,(1965-),男,籍贯,四川仪陇,经济学博士,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经济学。

作者:胡美伦

上一篇:现代化电子信息论文下一篇:物联网电子信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