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学论文范文

2022-05-13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技术经济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为了更好的解释跨国公司的成长,仅仅狭义地将技术能力定义为科学与工程学知识是不够的,因此给出一个广义的技术能力新定义是很有必要的。市场、产品和背景知识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剧烈的变动,然而通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特质性学习所产生的企业的技术能力,特别是企业内的默示能力,只要制度恒定,它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

第一篇:技术经济学论文范文

高职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摘 要:高职技术经济学课程是经济类、管理类以及工程类等专业的核心课程,本门课程实践应用性比较强,为此,本文首先说明了高职技术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其次阐述了高职技术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最后详细介绍了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措施。

关键词:技术经济学 高职院校 应用性

技术经济学是高职经济类、管理类以及工程类等专业的核心课程。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在国内有关怎样在高职院校开设技术经济学的研究论文比较少,探讨高职院校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以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优化高职院校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以提高经管专业学生技术经济实践应用能力。

一、高职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

1.培养和提高学生项目经济分析评价能力

技术经济学课程说到底就是通过项目经济分析,将形成的评估结论为决策提供依据。因此,技术经济学理论教学不能脱离实际,应该将教学目标关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项目经济分析评价能力。

2.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技术经济学课程应该重视实验教学,通过上机实验操作,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学生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技术经济学是实践应用性和综合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涉及管理学、财政学、金融学、经济学等学科。上机操作实验是本门课程应用性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建议在教学安排过程中,安排两周左右项目软件操作实训,旨在锻炼学生利用技术手段对项目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的能力,最后还要求学生会撰写评估报告,完成与实现教学目标。

二、高职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在对高职经管专业开设的技术经济学教学内容设计前,先要明确教学设计目的。《技术经济学》课程将项目工程相关知识与我国技术经济实践发展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学科,是应用经济学的分支之一。《技术经济学》注重实验,课程中有大量案例,通过实验与案例分析,有助于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职经管专业《技术经济学》教学内容应该突显应用性,为此,在安排课程教学内容时,可以多安排应用教学课时,建议安排至少40课时,项目安排为:投资估算项目,要求学生掌握编制投资估算表的方法;经济评价项目,特别要求学生掌握电子表格对指标进行评价;通过财务报表进行财务评价等。

三、高职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设计措施

1.整合理论教学以及专题实践教学

《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过程中,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很有必要整合理论教学以及专题实践教学,而且理论教学与专题实践教学各有侧重,最终服务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目标。为此,在技术经济学课程总体设计过程中,特别是在理论知识内容教学时,可以融入专题案例。例如在讲解有关总成本费用计算理论知识时,可以融入专题案例,即要求学生用Excel软件制作产品成本估算表。

2.采用层次性情景案例教学

层次性情景案例教学指的是案例具有层次性,具体分成大案例和小案例。大案例指的是覆盖技术经济学整个教学系统的大型案例,学生通过大案例学习,能够了解技术经济学的全貌。小案例由大案例分解出来的小型应用案例,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布置设计大案例,要求学生分组完成,每个小组成员再进行分工,独立完成小案例,通过每个学生的努力,从而完成一个大案例。采用这种大小案例融合在一起的层次性情景案例教学法,有助于知识结构体系的完善,也有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上机操作实验

技术经济学实验课建议一学期至少要安排三次,主要实验内容包括项目经济指标计算与评估、建设项目投资评估、项目财务状况评估等。

安排项目经济指标计算与评估的实验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电子表格进行估算的方法。实验内容包括分析案例材料,解决实际问题;会应用电子表格计算项目收益率;根据项目寿命期情况制订投资方案;估算动态投资回收期等。

安排建设项目投资评估实验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投资估算的一般方法与步骤,根据问题建立项目投资估算表,从而完成建设项目投资估算,为决策提供依据。实验内容包括利用Excel软件制作电子表格,根据电子表格估算项目投资总额。

安排项目财务状况评估的实验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应用电子表格制作现金流量表,并且通过现金流量表估算项目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等。实验内容就是根据案例材料,要求学生编制现金流量表,估算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等。

参考文献:

[1]刘凌.《技术经济学》课程中有关案例选择的思考[J].华章,2012(11).

(作者单位: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严兴

第二篇:论技术能力:一个演进经济学的视角

摘要:为了更好的解释跨国公司的成长,仅仅狭义地将技术能力定义为科学与工程学知识是不够的,因此给出一个广义的技术能力新定义是很有必要的。市场、产品和背景知识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剧烈的变动,然而通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特质性学习所产生的企业的技术能力,特别是企业内的默示能力,只要制度恒定,它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

关 键 词:技术能力;技术能力演进;企业特质性学习;企业默示能力

一、引言

近些年来,将跨国公司作为技术转移和创新的主体,同生产国际化相联系的理论研究不断增多。我们所熟知的相关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邓宁(1958)①的关于美国跨国公司对英国技术和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弗农(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CM),主要研究对象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对欧洲不断增加的对外直接投资,我们认为该理论是技术推动论的一种解释。②在此基础上,我们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在于,从企业理论的角度,把企业作为单独的个体来分析,取代以往的从国家或产品角度的分析。

二、广义的技术定义

(一)对邓宁与弗农理论研究的回顾及评述

主要分如下四个层次:

其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说明了企业如何通过自身技术创新活动来拓展国际市场。弗农理论研究的第一个层面,从国家的角度,及内向和外向FDI的角度解释了FDI和技术发展的共同演进③[1];另一层面主要集中于企业如何通过其自身的研发国际化,来实现技术创新的国际化。我们认为,就研发国际化的一系列历史层面和跨国层面的证据而言,产品生命周期的一部分原始假设还是很好地被遵守了。

其二,邓宁曾研究享有技术能力优势同时又拥有更高生产率的国外企业,对当地企业内部技术能力的影响。[2]随后的许多研究都致力于技术能力对一国的国民经济的影响,且主要集中于国外企业所带来的技术外溢以及国外子公司自身知识资源的当地化上。而由这些研究所引致的有关当地企业的消化、吸收能力也成为新的更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因为当地企业的消化、吸收能力直接关系到有效的技术外溢是否能够发生。

其三,与邓宁和弗农的理论相联系的关键领域是FDI与国别技术能力差距的关系,以及FDI是如何来缩小这一差距甚至实现所谓的“赶超”。Cantwell主要研究欧洲国家企业的内部消化、吸收能力对欧洲当地技术能力的影响。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欧洲国家的众多传统产业依赖其过去较强的技术优势,通过有效的利用内向化FDI使得欧洲企业的内部能力得以复兴,并缩小了与美国技术能力的差距。[3]然而,技术能力的变迁是一个当地化的、特异性的过程,因此国际技术转移的模式选择,必须考虑这两种因素。此外,跨国公司技术外溢的可能性,并不是完全依赖于现存当地企业的消化、吸收能力,同时还依赖于跨国公司的技术能有效的转移给当地企业,也就是说跨国公司的技术,不仅仅能在该跨国公司的内部使用和开发,还能有效地且有价值的转移给外部的当地企业。[4]技术创造型FDI与企业间的技术转让是互补的而非替代的关系。

其四,如果FDI能很容易地被引进,且能产生最有效的作用,那么企业内部的创新能力将会更高,这一点也使得对企业技术能力的理论研究逐渐增多。同时,企业的创新、模仿、适应能力又是互为补充的,彼此之间是不可分离的,因此,理论的热点就从以往的将跨国公司单纯看作为简单的技术转移者,转向将跨国公司看作为跨国技术创造者上。其实,把FDI看作是由在技术能力上占据领先地位的跨国公司做出的这一观点,在较早的理论研究中都有所论述,如邓宁提出的“内部化优势”。④ [5]然而之前研究问题主要集中在“为什么拥有技术优势的企业一定要走出国门,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优势?”随着跨国公司FDI的迅速增长,以及FDI来源国数量的陡增,现在研究的核心问题已演变为“为什么现有的跨国公司更倾向于依赖其地域上分散的子公司所形成的内部网络,来获得技术创新的源泉?”。这使得理论研究集中于运用以能力为基础的企业理论来分析跨国公司的现状。

(二)企业默示能力的引入⑤

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仅仅将跨国公司理解为技术转移者是远远不够的,应同时重视其作为技术创造者的作用。早期的研究与传统经济学一样,将技术狭义地定义为科学、工程学的知识或蓝图,且这些知识或蓝图的产生仅仅依赖于企业的研发活动。整合的知识或蓝图的跨国转移(在跨国公司内部运用或通过许可证转让给别国公司),就构成了技术的转移。我们理解的技术并未局限于狭义的定义之上,它是一个更为广义的技术定义,即能够将这些知识或蓝图,有效地运用于生产活动中去的企业能力,尤其是企业默示能力。若创新可以定义为新产品或新生产线的引入,那么技术就是一种能稳定且有效地生产出高质量产品的企业能力,也就是说默示能力是企业创新的基础。很明显,这一广义技术的创造,依赖于企业将吸收的新知识作为未来生产过程的投入品,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新能力的企业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技术转移就不能涵盖问题的全部了,因为企业整合的知识和蓝图可以转移,企业默示能力却不能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转移,必须通过企业内的学习与积累才能获得。

我们研究的基础是将狭义的技术定义(科学、工程学的知识或蓝图),与我们提出的另一层次的技术定义(企业默示能力)相结合,并给出一个新的名词来概括我们对新技术的定义,即“技术能力”。

三、技术能力的概念

(一)概述

为什么将技术能力只看成是科学、工程学知识或蓝图的狭义定义能够被很多的有关创新和跨国公司理论研究的学者长时间接受,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许多学者在研究跨国公司对技术能力的贡献时,仅仅考虑跨国公司在国际技术转移和扩散中所起的作用。尽管他们的部分研究已经超越狭义的技术转移,并进入技术创新领域,但他们仍没能很好地考察跨国公司对企业创新能力的贡献。我们认为,跨国公司不仅仅只是一个技术转移者,更重要的它是国际技术创造和创新的一个制度保障。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企业间的一体化进程不断提速,跨国公司已经建立起一个联合跨国技术发展的国际网络。这其中就包含着协调性生产结构的改变,以及技术在国际范围内的发展。

尽管对技术能力的测度仍然依赖于研发开支与专利数,与传统的有关跨国公司以及技术转移研究的文献相比,一部分新的有关跨国公司与创新活动研究的文献已开始致力于寻找一个更广义的技术能力的定义,开始从演进经济学的角度来考察跨国公司与创新活动,并将技术能力在跨国公司国际网络中的积累,看作是具有路径依赖性的企业特质性学习过程的结果。[6]简言之,成功的学习形成了企业良好的技术能力。另一类基于演进经济学视角的研究,主要考察伴随企业特质性学习的跨国公司内部组织变迁过程。这里所考察的跨国公司的主要特点在于,跨国公司利用其国际网络来促进技术创新的发生,而不仅仅是技术转移,这同时也是研究跨国公司网络组织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7]将跨国公司与创新活动紧密联系的新的理论研究,在有关技术转移问题上也有其不同的观点,即并非单单只考察知识或技术的交易,同时还囊括技术转移与企业特质性学习过程的相互作用。

(二)技术能力的构成要素

我们定义的技术能力由两个要素构成。第一,技术作为潜在的公共要素。工程蓝图与设计以及科学知识构成了狭义的技术能力定义,人们普遍认为,这类技术或知识能够相对容易地制作成管理手册或工作指南。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完全如此,即使狭义的技术能力也会有超越科学或工程学知识的部分,也就是说会有部分的狭义技术能力不能被很好地书写成文或申请为专利。因此我们强调技术作为公共要素的潜在性。技术作为潜在的公共要素,主要强调个体使用这类科学及工程学知识的方法,也就是说在实践中的一些具体的工作方法。[8]虽然,这一类型的知识很难完整的书写成文,但它们可以通过与杰出的技术人员的交流来获得。简而言之,技术作为潜在公共要素的性质更类似于一种信息,事实上,他们可以通过知识渊博的科学家、工程学家、管理者间的交流来实现交易或转移。这里所说的公共知识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一种潜在的公共知识,还表现在企业可以通过申请专利等办法来阻止这类知识进入公共领域。[9]

技术能力的第二类构成要素,不像上面所论述的第一类构成要素那样类似于某种信息。简单来讲,第二类构成要素是一种默示的能力,是专属于某些企业或跨国公司的能力。这类默示的能力是蕴藏于组织惯例、专家团队、生产过程或某些特别的技术人员的脑海之中,是区分不同的企业或跨国公司的关键所在,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这类知识是不能通过交易来获得的,因为他们是某些给定的企业,通过在生产过程中的企业特质性学习而积累的默示经验,是与当地化或集成化的学习密不可分的。

(三)技术能力两个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技术能力的两个构成要素是严格互补的关系。企业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有赖于两者的共存,缺一不可。尽管潜在的公共知识具有可交换性,但要使得其能够被有效的运用于企业的生产过程,还是离不开企业默示能力的培育,也就是说第一类要素能否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第二类要素;反过来第二类要素的形成,也要依赖第一类要素的投入。我们还可以看到,虽然某一企业可以通过模仿其他企业的默示能力来促进自身的发展,但他不可能完全的、确切的将其他企业的默示能力拷贝下来,因为其他企业的默示能力或者他们的学习过程、学习经验及组织惯例都是唯一的,对外部企业而言,模仿或拷贝这类能力的成本是很高昂的,甚至说是不可行或不可能的。

(四)企业默示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

企业的默示能力,决定了企业技术能力的特质性,这会使得实际生产中所使用的整合的知识或蓝图设计产生不同的作用,同时还会使得潜在的公共知识更长时间保存于企业内部而不发生外溢。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所提供的产品质量,要大大优于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所提供的产品,甚至在服务同一市场时,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所提供的产品也会大大优于发展中国家所提供的产品,这种现象就源于企业默示能力的差距。当然他们所使用的用于开发产品的技术和知识也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差异,但究其根本,差距还是来自于依赖企业内部学习过程所形成的企业默示能力。企业专用的技术蓝图与实际技能可以成为企业的技术优势,部分原因是由于这类技术蓝图或技能是可以申请专利的,但更为重要的且更本质的原因是这类技术蓝图的设计以及这类实际技能的形成主要依赖于企业的默示能力,企业只有形成默示能力后才能真正确立其竞争优势。

四、技术能力的演进⑥

(一)企业特质性学习过程

传统的观点习惯把市场描述成创新和增长的源泉,也就是说,创新和增长都是外生于企业的。Adam Smith就指出,劳动分工受市场范围的制约。他将整个社会看成是一个生产性与交易性共存的经济体。且认为,存在产品交易的同时,还存在不同生产商之间的劳动活动的交易,市场能有效地促进企业生产的增长。像其他一些古典经济学家那样,Adam Smith的分析也认为财富的创造是通过企业的生产,而不是通过交易或贸易。[10]然而Adam Smith将整个社会看作为一个巨大的工厂,并认为没有必要在企业内细分出一个技术部门。可见,之前的研究并没有详细论述企业如何通过组织内的学习来提高其技术能力的。

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形式是生产过程中企业特质性的学习,主要方式是累积的、递增的解决问题的活动。生产过程中的企业特质性学习的结果是企业技术能力的创造,这种技术能力的创造就要求有特有的知识投入品的生产,而这类投入品的构成,恰恰又反映了一个企业独有的专用技术及学习过程,企业的技术累积对利润率以及增长的正面影响主要是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以及提高生产率来实现的。虽然,一般来说生产率稳定地提高与技术的学习,都是通过企业内部组织来实现的,但我们也不能忽略企业间的合作对这一过程的贡献,如企业通过和当地的机构、下游市场以及科研基地间的交流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因为企业的技术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所以企业的技术能力演进遵循了一个特有的路径。

认为企业的成长依赖于企业技术能力的积累而不是产品市场上的活动的演进经济学观点,也被管理学文献所普遍接受,特别是技术管理领域的文献。Rosenberg将企业技术能力的建立,描述成为企业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接受消费者反馈信息,不断提高解决生产中所遇到问题的能力而形成的一个演进过程。在任何行业中,每个企业的生产方式都有差别,因此,企业技术能力的性质可以通过他们所生产的产品或所服务的市场来体现。[11]

我们认为,企业最初阶段的创新,确实可以体现在新产品或现存产品之中。然而,企业如果希望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维持其创新的价值,就必须依赖于企业内技术能力的不断累积。因此,企业真正的价值、真正的能力是体现在企业默示能力上,而非局限于生产的产品所体现出的优势上。我们的研究也主要是关注企业的技术能力如何演进与变化,而不是关心该企业到底生产了何种类型的产品。生产中的学习形成了企业技术能力的基础,技术能力又是企业创新和增长的基础。因此,这类能力最好是让企业内各个领域的技术专家所拥有,而不是完全体现于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中。尽管市场总有波动,消费者或供给者也不甚稳定,但企业的学习是一个逐渐的、路径依赖的过程,它可以为企业技术能力的演进提供一个稳定的、延续的制度基础。企业是建立当地化技术能力并促使它不断发展的保障,同时还是技术能力和生产力的存储器,以及学习过程和积累过程的制度保障。[12]因此,将企业看成是一种制度的观点,显然就从某种程度上摈弃了市场作为经济活动最一般协调者的地位。

(二)市场机制对企业特质性学习过程的促进

在前面,我们已提到过企业技术能力的创造过程,就是形成该企业独特优势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与企业的特质性学习又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企业的这种学习过程又是与其他机构相联系的,而非完全孤立的过程。企业在生产中的创新学习活动并非简单地反映市场信号,它包括在交易过程中企业间的合作以及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同时,企业还通过连续且不断扩散的公共技术和企业间的非市场化的学习合作,以及企业与其他社会机构(如高校)合作,来促进企业的这一学习过程。每个企业的技术能力演进路线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是,涉及到某一具体的学习过程,几乎所有企业的学习过程都是与其他企业及机构紧密联系的,某一企业的学习活动与另一企业的学习活动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形象地说,所有企业的学习活动似乎是在一个社区里进行一样,互为支持。然而,这类技术合作更有可能在地理位置上临近的地区间展开,就国家层面而言,更有可能的是企业联合集群与其他当地机构一起,建立所谓的“国家创新体系”。

可以将企业的技术合作划分为合作(包括简单的技术交易)和学习过程的协作两种类型。市场机制对现有技术及专利的交易,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但对使得企业技术知识不断丰富的学习过程以及协作是远远不够的。协作的学习的过程,超越了契约交易的范畴,不是对给定的商品或技术的协调。我们理解的协作的学习过程,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关协作的论述基本保持一致,只是我们还强调在协作过程中的学习。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企业间的协作才会发生呢?在各个企业的能力彼此互补的情况下协作很有可能发生,也就是说,在他们的学习活动是高度相关的情况下,协作发生的概率很大。[13]各个企业传统技术能力的互补程度,直接影响了企业间的技术转移成本,以及通过合作学习所产生的利润的规模。从这一角度入手,我们可以得知,当两个企业的能力差别很大时,转移及模仿成本将很有可能超过原始创新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间的协作就很难发生。Cantwell指出,如果企业新的技术知识是源于本企业默示的能力,且这类能力对企业本身而言是互补的,那么这类新的技术知识将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单独考虑企业或仅仅考虑市场,对于我们的分析是没有帮助的。因为,简单的知识交易及更广范围的协作学习,都有可能在企业内或企业间发生,如果只单纯考虑技术的交易,就会忽略市场交易没有涉及到的有关企业学习活动的因素。我们强调在考察企业的合作学习过程的同时,将市场交易作为连续的学习过程的辅助品,协作是否能有效地进行,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企业的学习情况,而不是市场交易的情况。

(三)技术能力演进过程的路径依赖

企业的技术能力是企业内部生产过程中不断学习和积累的结果,企业的演进遵循着一个特殊的路径。在企业演进过程中,企业的发展并非一些不相关的阶段的组合,企业的历史在这其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因此,某个行业中的技术能力领导者,将在这个行业中保持较长时间的领导地位,而不会马上被其他企业所取代。但这并不是说各个企业的成长过程必然是相互脱离,尽管每个企业的成长和演进都有其自身的特色,但总还要依赖于各个企业间的相互作用,企业与企业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的。[14]

在最近的一些技术管理文献中提到,某行业的技术能力领导者的地位可能会因为该领导企业技术能力演进过程中的核心步骤的中断而被其他企业所取代。但是,现在的技术能力领导企业地位的丧失,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改变他们的技术能力基础,而是在认识新的技术机会以及满足客户要求的能力上的欠缺导致其领导地位的丧失。[15]我们所熟悉的Schumpeter的创造性毁灭的观点,可以在产品或市场层面广泛地应用,用来分析企业或技术层面则是乏力的。

然而,基于技术能力的企业理论,并不是对技术能力可交易性质的否定,也不是对市场交易重要性的削弱。因为,在企业学习过程中常常会使用从市场交易得来的某些技术来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可以通过吸收所谓的公共知识得以提高。但市场上所发生的一系列交易行为,很难用来分析企业内的学习过程,因为后者是一个连续的、无止境的过程。[16]

五、总结

我们定义的技术能力包含两个要素,一是科学、工程学的知识或蓝图,二是企业的默示能力。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及企业持久的竞争力都受制于企业技术能力的培育。从演进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企业技术能力的演进过程,我们一再强调企业内的特质性学习是形成良好技术能力的保障。虽然,强调企业内的学习过程,看似只强调了企业默示能力的培育,但在论证或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并没有忽视科学、工程学的知识或蓝图,并没有忽视市场机制对企业技术能力演进的贡献。但我们认为,依靠企业内的学习所培养的企业默示能力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

注释:

①邓宁在1958年所著的名为“American investment in British manufacturing industry”一书中,对该问题有详细论述。

②弗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考察的是从一种新产品被某个国家推出,到该产品的生产技术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的这样一个过程。该理论主要揭示了,如果一国在某种新产品的生产上拥有技术优势,它将出口这种产品。我们认为,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中所论述的技术转移是新产品从一国向另一国转移背后的推动力,因此将其概括为“技术推动论”的一种解释。

③共同演进是指双方在演进中共同存在的历史相关联系。

④内部化理论源自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由巴克利和卡森在1976年提出,拉格曼在1981年进一步发展。内部化理论强调企业通过内部组织体系以较低成本在内部转移该优势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当作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真正动因。在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企业为了谋求整体利润的最大化,倾向于将中间产品、特别是知识产品在企业内部转让,以内部市场来代替外部市场。

⑤企业默示能力包括个人默示能力与组织默示能力两种类型,我们认为,个人默示能力在大数情况中是无法准确描述的,因为个人在运用其技能的过程中,进行了许多行动,这些行动并不是有目的选择的结果,相反,是自发的反应,这种反应构成了技能的特征。组织默示能力则更复杂,它不是个体成员知识简单的组合,在一个组织中,活动的常规化(组织惯例)构成了组织专用性知识的最重要储存形式,在某种意义上,组织通过活动而记忆。

⑥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技术能力由两个要素构成,但我们还是有所侧重的。在研究技术能力演进时,我们更强调企业作为组织机构的作用,因此,本文论及的技术能力,主要指的是技术能力的第二类要素及企业默示能力。但我们并没有忽视市场机制,在随后的论述中,我们仍肯定了市场机制和科学、工程学知识对企业特质性学习过程及技术能力演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

参考文献:

[1]Ozawa, T., 1992,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conomics Development”,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1/1: 27~54.

[2]Dunning, J.H., 1970,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ondon: Allen & Unwin.

[3]Cantwell, J.A., 1989,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4]Nelson, R.R. and Winter, S.G., 1982, 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5]Dunning, J.H., 1995, “Reappraising the Eclectic Paradigm in an Age of Alliance Capitalism”,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6/3: 461~91.

[6]Teece, D.J., 1993, “The dynamics of industrial capitalism: Perspectives on Alfred Chandler’s ‘Scale and Scope’”,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31: 199~225.

[7]Hedlund, G., 1986, “The Hypermodern MNC: A Hierarchy?”,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5/Spring: 9~25.

[8]Nelson, R.R., 1992, Technology and The Wealth of Nation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9]Kogut, B., 1995, “Knowledge, Market Failure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A Repl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6/2: 417~26.

[10]Hicks, J.R., 1983, Classics and Moderns. Basil Blackwell, Oxford.

[11]Rosenberg, N., 1976, Perspectives on Techn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2]Winter, S.G., 1988, “On Coase, Competence and the Corporation”,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 4: 163~180.

[13]Richardson, G.B., 1972, “The Organization of Industry”, Economics Journal, 82: 883~93.

[14]Eliasson, G., 1991, “Deregulation, Innovative Entry and Structured Diversity As A Source of Stable and Rapid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1: 49~63.

[15]Christensen, C.M. and Rosenbloom, R.S., 1995, “Explaining the Attacker’s Advantage: Technological Paradigms, Organization Dynamics, and the Value Network”, Research Policy 24: 233~257.

[16]Loasby, B.J., 1991, Equilibrium and Evolution: An Exploration of Connecting Principles in Economics,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责任编校:封明

作者:刘长庚 罗 志 高连水

第三篇:基于系统思维的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研究

摘要:针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在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中表现出的知识储备缺乏、系统性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不佳的现状,提出了以系统思维为基础的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探索以培养学生系统思维和实践运用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模式。基于系统思维的课程设计的实施,不仅能使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时事半功倍,而且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

关键词:技术经济学;系统思维;课程设计;工程管理

作者简介:江新(1966-),男,安徽寿县人,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工程管理系,教授;朱沛文(1989-),男,湖南郴州人,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北 宜昌 443002)

一、常规课程设计的不足

技术经济学是技术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结合的产物,是一门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1]工程管理专业将技术经济学作为专业基础必修课,其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经济分析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工程项目和企业管理中的技术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因此,它又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实践环节中,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显得相当重要,但是目前对该课程设置的课程设计只是一种常规模式,学生理论基础掌握相对较好,但是将知识系统化和实际动手的能力相对较弱,[2]从而达不到该课程教学的目的。这种常规课程设计模式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生所学的技术经济学知识是割裂分散的

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因初次接触有关经济、技术、管理等概念,不免对一些纯理论知识难以真正理解和消化,有些基础知识根本上尚未掌握,学到的也是一些零散割裂的知识要点,因此在做课程设计时会无从下手,不能灵活运用。同时他们因经验不足也难以将各种知识、方法和工具综合起来运用到课程设计当中。

2.学生被动参与使课程设计的效果不佳

学习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起主导作用,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但是在课程设计实践中,有很大一部分同学都是被动参与,认为这只是老师布置的任务,并未将该过程设计作为锻炼和提升自己的目标,从而使课程设计的效果不佳。

3.常规的课程设计难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与用

技术经济学课程内容包括资金的时间价值及等值计算、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要素、经济评价方法、投资方案的选择、不确定性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财务评价、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价值工程等。常规的课程设计具有时间短、涉及知识面广、教学资源缺乏等特点,因此学生难以在短期内将如此多的知识融会贯通,特别是对于工科的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来说对财会知识掌握甚少,在学习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时感到很吃力,[3]这也就更加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和学生能力的提升。

二、课程设计中系统思维的引入

1.系统思维的概念和特征

系统思维(System Thinking)最早由切克兰德在著名的《Systems Thinking,Systems Practice》中明确提出,作为思维方式的一种,系统思维也是一套概念框架或话语体系,可以运用它来整理思想,这是各种思维方式的共性;而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系统思维的个性是借助“系统”这个词所把握的整体性概念来整理思想,强调把握对象的整體性,强调把思维成果系统化。[4]因此,系统思维就是把认识对象作为系统,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综合地考察认识对象的一种思维方法。系统思维能极大地简化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带来整体观。

系统思维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在运作过程中形式多、创造性强。将系统思维引入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目的是改善其常规设计过程中的不足,它是让学生站在整体的视角把各知识点联系起来学习研究,从概念、判断、推理阶段到进一步用模型来模拟、检验推理阶段,[5]让学生的思维始终构成一个知识系统。学生在学习每一个新的知识点时,只要和他的知识系统融合,就很容易成为一个拓宽知识体系的节点,从而形成扩大的知识网络系统。这种思维习惯从课程开始就应该养成,因为该课程的课程设计一般是安排在课堂教学完成后,有的甚至在学期末,所以学生对知识的学与用的衔接也考验了其思维系统的持续性。

2.系统思维促进理论知识与课程设计相结合

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比如“现金流量”、“内部收益率”、“技术经济分析”等重难点,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就引入适当的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把各知识点串联起来。一方面把课程设计的要求提前告诉学生,让学生带着课程设计的问题进行学习,比如说课程设计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Excel软件,因此目的性强、兴趣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从系统思维的角度,让学生在知道是什么的基础上把握知识存在与变化的根据和规律,让学生能够整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并直接在课程设计中体现出实践运用能力。

3.系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

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是对理论知识、案例分析和实验等环节进行系统整合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在决策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它的内容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解决社会实际生活问题而设。设计内容可以分为必做和选做两部分,让有能力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将设计向更深层次进行;客观题不设标准答案,让学生思维发散,争取创新。当然有一些数据可让他们自己设定,模拟市场情景,把自己当作一个可行性研究人员,就某个具体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一步的决策。最后,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把决策行为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就会给出每次决策的结果。

4.系统思维在课程设计中的重要性

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可行性研究阶段是项目建设程序中的一个重要阶段,[6]而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的过程就是可行性研究和项目经济评价中最重要的工作,它是项目建设程序的一个子系统。从项目这个大系统的角度来思考,系统思维让学生对技术经济学的学习上升到更高层的项目管理领域。因此,设置技术经济学的课程设计就是让学生按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原则、程序和方法,深入研究一个案例,包括原始数据收集、计算方法的选择、财务报表的编制、评价指标的计算和分析,最终写出项目评价报告以判断项目财务和经济上的可行性。[7]同时,根据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及毕业生应具备的专业能力要求,以项目建设程序为目标,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三、基于系统思维的课程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课程设计中系统思维的引入是一个需要长期锻炼和培养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本身就能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并且能动态地整合自己的知识系统,不断地进行思维训练,不断地弥补实践中的不足。因此,基于系统思维的课程设计的实施,不仅能使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时事半功倍,而且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真正理解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应该如何在各类社会经济问题的解决中体现,即达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

1.在纵向上,培养了学生思维技能,让学生重视知识的过程设计

学生从开始接触该课程,然后经过课堂教学与教师的互动,直观理解技术经济理论中的相关概念和方法,再通过案例具体生动地进行分析,最后通过课程设计来实现学习该课程的目标这一系列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部分与部分的相互作用,每一个阶段都在培養学生的思维。最后的课程设计升华了学生的知识系统,使它更加丰富和充实。因此学生必须重视学习过程中的积累,只有知识积累的质量达到了一定程度才能在课程设计中体现出来。

2.在横向上,有助于使学生有效获得不同领域的信息,积累学习经验

系统思维在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中更是体现出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事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它不是单靠在该课程学习和课程设计中就能够真正掌握的。如果学生在课程设计前就掌握了课程设计过程中需要的相关知识和工具,比如经济学的一些知识、网络技术知识和Excel操作能力,那么在这些经验基础上,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就能够更好地体现。通过纵向和横向的相互结合,更加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系统思维不仅适合于人们认识世界,揭示事物的运动规律,而且也适应人们改造世界、变革现实的需要。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学生只有在系统思维的角度,辨证地对待课程设计,不再停留在单个知识点上,而是把认识提高到系统水平,把技术经济学包含的各种知识看作各要素,按不同的联系方式组成不同结构。每种结构都具有不同功能,是系统内部联系的描述,而功能是系统与外部联系的表征。学习的过程就是实现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真正让学生在课程设计中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傅家骥.工业技术经济学[M].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

[2]赵超,姜长茂.工程经济学课程实践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

2013,(17):14.

[3]王晓玲,马立强.“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0):107-108.

[4]魏宏森.复杂性研究与系统思维方式[J].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3,(1):7-12.

[5]苗东升.系统思维与复杂性研究[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1):1-5,29.

[6]张静.课程设计在《技术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煤炭高等教育,2000,(3):66-67.

[7]成虎,陈群.工程项目管理[M].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作者:江新?朱沛文?张巍?李琦?王海燕

上一篇:大学生行政论文范文下一篇:教育学硕士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