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经济学论文

2024-04-26

农业技术经济学论文(精选6篇)

篇1:农业技术经济学论文

关于技术经济学论文

摘要:

本文以技术经济学实验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经济管理(以下简称经管)类专业设置技术经济学实验教学的意义,界定了以Excel为载体的技术经济学实验教学的特征,并根据经管类学生的特点和课程的重点难点设计了7个实验项目、具体考核方法和实验教学的组织流程,以期提高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技术经济学;实验教学;Excel;经管类

专业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理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是研究技术领域内资源的最佳配置,寻找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以求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用性、定量性和综合性等特点。该课程目前的教学多以课堂讲授为主,偏重于整个理论体系的讲解。对于经管类专业学生,不但要求系统掌握基本理论和知识,还应具备经济分析方面的综合素质,需要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应用中,解决经济管理中常见的技术方案经济评价、项目可行性研究、设备更新、方案选择、技术创新、价值工程等生产实践问题。由于该课程涉及许多定量分析,对于经管类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因此单纯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尝试引进实验教学的方式,通过Excel软件的应用解决课程中的应用难题,以有效地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经管类专业设置技术经济学实验教学的意义

(1)课程定量分析方法教学的内在要求。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有效运用课堂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开设这项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对于经管类专业学生来说,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对投资项目的市场预测、经济评估指标分析均涉及相当多复杂的手工计算,投资者以外的其他经济主体对于投资项目的经济分析结论的验证也相当费时,因此如何解决理论知识的应用问题便成了本课程亟待解决的难题。

Office软件是办公中最常使用的工具,其中Excel是其重要成员,是一个强大的表格制作和数据处理软件。借助Excel各种编辑操作、财务数据分析方法、函数和图标等高级工具的综合应用,学生在不需要掌握复杂的编程和较难的数学推导情况下,就可以处理学习中遇到的常见的数据分析问题,并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大部分量化问题。因此,开设本实验的意义在于使学生熟练掌握运用Excel进行函数模型及技术经济分析的计算,以期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实验教学有助于提高课程理论教学效果。通过实验可以把抽象的理论通过具体的形式生动地重现出来,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的记忆,更重要的是使得知识的传授过程变得具体、形象、易于理解,而且更具说服力。技术经济学中技术经济方案评价、资金时间价值、设备更新等理论对初学者很难理解。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把许多理论问题包含在实验当中,通过具体的实验和应用,不仅使理论知识易于理解,而且还能通过实验发现新问题。

(3)实验教学有助于推动技术经济学的学科发展。科学研究、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是学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密切联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技术经济学相关科研成果,可以通过实验教学加以体现,实验所创造的情境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产生共鸣,使学生对抽象理论方法产生真实感,对教学内容产生认同感,愿意进一步深入学习,同时又可以激发教师以及学生对该学科的研究热情。从目前来看,实验教学正是学科发展这个木桶的短板,一旦突破,必极大推动学科发展。

二、基于Excel的技术经济学实验教学的特征

Excel是一种能够使财务管理工作变得轻松和高效的软件工具,使用它可以避开数学和统计学中较难的部分,使许多以前用手工计算很复杂的程序大大简化。

实验项目以Excel为基本工具,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利用了Excel的表格计算能力、图表显示功能、数据分析能力以及丰富强大的函数与数据处理功能,从实际案例出发,让学生了解技术经济分析中遇到的问题,理清问题结构,对问题中的关系进行量化,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运用计算机工具来求得结果,帮助学生获得和提高动手能力、独立建模能力、综合应用理论知识能力。我们根据课程的难点与重点,在技术经济学的教学中主要应用Excel软件设计了资金时间价值计算、资产折旧计算、量本利分析等方面的内容,为复杂的技术经济分析带来极大的便利。

应用Excel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核心是函数的应用,尤其是财务函数。财务函数主要可分为四类,即投资计算函数、折旧计算函数、偿还率计算函数、债券及其他金融函数。

三、实验教学内容的确定

1.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

本实验的.开设可以面向经管类本专科学生,专业方向为财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物流、工业工程、电子商务等。实验环境为微机室,软件环境需要安装MicrosoftOfficeExcel2003/2007,为保证Excel中的很多扩展功能可以使用,MicrosoftOffice需要完全安装,这样可以使加载宏功能可用。同时,教师机需要安装传输文件的软件如飞鸽传书,每次实验前由实验指导教师将实验所需要的数据、实验要求发送给学生。

2.基于Excel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则

(1)正确性。要求根据案例背景在模型中输入正确的公式或调用正确的函数,公式能够正确反映各要素间的数学关系;函数的函数名与调用的参数符合语法,函数的逻辑关系清晰。

(2)动态性。使用单元格地址表示模型中的变量参数,当模型中的变量参数发生变化时,通过控件控制单元格地址,使模型能动态灵活地随变量的变化而改变,实现在不同情况下,得到不同的技术经济分析结论。

(3)简约性。在使用函数和公式时,尽量选择简约的表达方式,减少烦琐的、难以理解的公式。

(4)易维护性。模型分布区域化,在建模过程易于查找错误和修改,在经营环境发生变化时可以方便改善模型,同时,正确使用变量可以提高模型的易维护性。

3.实验内容

根据经管类技术经济学课程设置的内容,实验主要包括7个项目,具体内容如下。

(1)移动平均分析和指数平滑分析;

(2)回归分析;

(3)投资项目经济评估指标分析;

(4)折旧计算;

(5)量本利分析;

(6)投资决策模型;

(7)项目风险模拟决策。

四、实验教学组织实施

(1)划分小组。小组合作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技术经济学教学实验采用小组形式,由5~6人组成,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小组长负责小组内部的分工协调。小组之间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启迪。同时,通过小组间的激励措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的实验教学监督与管理。

(2)示范讲解。教师每次示范都应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示范目的,即要解决的问题,示范什么,如何示范,在示范时提示学生要观察什么。教师进行软件操作示范要正确、熟练,讲解要做到目的明确,有的放矢,确保讲解内容的正确性和科学性,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模仿对象。这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备课,保证每一步操作都做到正确规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差异性,确定讲解内容的深度、广度及具体的讲解方法。讲解要富有启发性和引导性,努力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提高教学效果。

(3)指导学生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学生是主体,处于积极主动地位,应让学生的智慧、才能充分表现出来。指导过程中要及时正确地找出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发现实验中的新结果,启发学生将实验结果和理论相联系。有些实验结果是验证了结论,有些实验结果可能与学过的知识相违背,这就要求学生不断领悟知识,拓展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技术经济学相关理论知识。要承认学生的水平与能力有差别,对不同对象要因材施教。同时顾全大局,鼓励进步,帮助后进,调动全体学生做好实验的积极性。

五、考核

实验以Excel工作簿和实验报告的形式提交,其中:

(1)工作簿命名正确占10%。工作簿的命名规则为学号+姓名。

(2)模型正确性占70%。使用正确的公式、函数、图,控件参数设置正确,数据分析和规划求解参数设置正确。

(3)模型的格式清晰美观占10%。模型在工作表中分布合理,图表具有标题。

(4)实验结果按时上交占10%。

(5)五级记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技术经济学实验教学综合了经济学、计算机科学、决策模拟等多门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准备实验内容,充分利用现有的软、硬件设备,科学组织与管理实验过程,规范实验考核。

根据经管类学生的特点,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形成科研、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的良性互动,促进学科的长远发展。同时,实验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扩展,不断丰富实验项目、实验案例,尽量广泛涉及宏观的和微观的技术经济问题,通过Excel这个功能强大的表格数据管理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建立正确的模型,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侯琳琳.四位一体教学方法的实施与思考基于《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教育与现代化,2010,(4):3437.

[2]安嘉清.《技术经济学》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中外企业家,2010,(6):257258.

[3][4][6]占纪文.农业技术经济学实验教学探索[J].宁夏农林科技,2011,52(9):8486.

[5][7]傅佳琳,索琪.基于Excel的经济管理预测与决策实验体系设计[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20):9092.

★ 化工技术工作总结

★ 化工技术:关于不发火地面

★ 应用化工技术简历

★ 应用化工技术电子简历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学读后感

★ 新制度经济学

★ 制度经济学

★ 化工毕业论文

★ 化工专业英语范文

篇2:农业技术经济学论文

摘要: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全面实施,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果,但是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其中最迫切且最具有挑战性的还是“三农”问题。我们所说的“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如何通过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进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消除城乡二元对立的问题,该问题的重点是户籍制度的改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的必然之路。因此,我们如果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最关键的还是需要大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的转移; 问题; 对策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必然面对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对于发展中国家像中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数量众多的国家,是否可以非常顺利地解决这一挑战性的难题,是关系到我国进行城市化、工业化战略成败的关键所在。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的中国,所面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是十分巨大,有关人士依据当前流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测算方法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出我国2000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已经达到了3.17亿。并又进一步对全国农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万多农户进行全面调查得出,从1998到2004年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多万人,平均年增长率达到了4%;到2005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总计可达10824万人,与2004年相比增加了将近564万人,同比增长率为5.5%。2006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已经达到了53100万人,其中男劳动力所占比重为50.8%;而农村从业人员有47852万人,约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90.1%左右;局调查显示农村外出从业劳动人员也有13181万人,其中男劳动力居多数,所占份额约64%。

有关学者对农村劳动力流向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农村劳动力一般呈现两种走向:第一类主要是向与自己省份临近的省份进行转移;第二类主要是从不发达的贫困地区向一些发达的沿海省份进行大规模的转移。还有一些统计指出,四川、河南、甘肃、安徽、湖南、广西、河北是我国最主要的几个农村劳动力流出省份,这些省份主要是经济不发达,并且比较落后,农村富余劳动力过多并且而就业机会相对比较少。其中据统计得出四川、河南、甘肃、湖南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量分别达到了180万、200万、120万和90万。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在2005年根据对有关材料的调查指出,针对进入第二、三产业的农民工中,大多数都相对集中在建筑业、纺织业、服装、制鞋等主要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服务行业,并且这些行业的工作技术含量都很低,人力资本投入也相对较少,因此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绝大多数农民思想观念比较保守,不能很快的从传统观念向现代新观念迈进,不能够接受新时代潮流;法律意识缺乏,很少关注法律方面的知识,从而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最主要的是小农意识却比较强烈,喜欢长久居住在生我养我的土地家园上,对搬迁制度不能理解,也无法接受,对于一点小小的财富就很容易满足,不思进取,传统形式的守财奴,最主要的是缺乏风险意识和财富投资创业精神。许多农民都持着这样一种观念,普遍把土地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保障,所以无论如何他们都不愿意离开他们的那一片土地,然而他们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他们都忽视或者没有意识到土地不仅是一种可以增值的资源,还是一种可以流转的商品资源。农民的这种落后的传统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对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进行了严重的制约。但是实践可以证明,农民思想观念是否改变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程度构成了直接制约和深远的影响。

2、农民的文化素质都普遍比较低。2008年通过对我乡农村劳动力素质抽查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居然占到了90.50%,然而有一技之长的农民才区区仅占到6.96%左右。农民主体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民工的转移的程度和步伐,具体表现为一下两点:

(1)农村剩余劳动力对非农产业的要求不适应。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在最近几年里,企业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呈递减趋势,而质量要求却呈现递增趋势,并且越来越高,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非农产业的门槛也变得越来越高,要劳动力要转移出去变得也越来越困难。

(2)农村劳动力素质非常低,对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有很大的影响,也对农业内部吸收和容纳更多农村劳动力有一定的妨碍作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实现的只能是低层次、不稳定的转移。近一些年来,农村劳动力数量在外出流动就业中所占比重在增加,但对于那些已转入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并不敢完全摆脱农业,和放弃他们的土地承包权,仍然利用空余时间来经营他们的农业。对于那些已转移劳动力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都属于亦工亦农型,他们对于自己的就业岗位不稳定。针对这种不稳定的转移,很容易受国家大的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并且,一旦受其影响就很容易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回流的现象。

3、扩大农业内部就业的空间范围很窄。随着农业向现代化发展迈进,劳动力的投入对增产的产生大为减弱的影响,农艺、机械和化工产品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变得越来越突出。随着这种替代作用的累积,一旦到一定量时,对劳动力就会产生不可避免的排斥作用,这将导致劳动内部的就业机会非但不能增加,反而有减少的现象出现,是很不容乐观的。

4、非农产业在农村的发展受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有限。最近一些年来,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变得很缓慢,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劳动密集型逐渐转变为资金密集型,从而劳动就业成本也开始大幅度的增加,又由于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管理水平、技术力量都相对薄弱,经济效益又不佳,也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5、没有建立土地流转制度,并且土地权益也不明晰。又加上土地所有者主体及土地预期收益和风险的不确定因素,使得一些权利义务之间的不明确关系,这也引发土地使用权在流转过程中不断的产生纠纷,从而大大地降低了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速度及数量。由于农民土地不愿退出,使得农村土地的细碎分割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这也就说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转移问题。

6、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不能保障转移后的农村劳动力的进本生活问题。自从1978年我国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来的数年间,农民也开始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但是这些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却并没有享受到城市的种种保障制度,又加上他们自身渐渐远离土地,正日益处在一种尴尬境地:农民工虽然生活在城市,并且干着和城市工人相同的工作,然而却不被城市所承认,同时又加上没有工人身份,他们没有组织,也就不享有参加工会的权利,他们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没有享有最基本的劳动福利保障。

7、劳动力市场开启缓慢,中介组织发展迟缓。在目前来看,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大几乎绝大多数都是自发的,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缺乏调节,对农村劳动力就业也缺乏组织与指导。

三、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措施

1、农村教育思想从保守化要转变为现实化。很多农民的价值观念仍停留在以前的水平上,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弱,仅仅靠宣传先进教育理念是很难转变的,强制转变又是不可取的,因此最重要的途径是通过对农民正确的引导、典型示范,让农民看到好处。最近两年来,我们镇上各村的信息公告栏也已经开始使用,并且信息丰富多彩,受到农民热切的关注。这也更能让广大农民看到教育所带来的“效益”的是一批知识分子乐观的收入和较好的生活水平待遇,及有一技之长的技工等人才的生活的大大的改善等,通过这些鲜活的例子,更能对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起到鼓励作用。

2、对农民素质进行逐步提高。制约农民工转移数量的重要因素是农村劳动力素质的较低。针对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我们有以下两点建议:(1)给农民提供素质教育的保障。大力推广国家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能够保证适龄少年儿童正常进入学校进行学习,为自己以后的就业道路做好铺垫。(2)对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培训。通过对农民进行点技术培训和试验示范,从而来不断地提高他们关于科学种田方面的技术水平,因此我们可以领悟到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必要性。

3、对户籍制度加快改革力度,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保证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改革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并使农民就业政策公平化、合理化,进一步保证进城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基本权利和公共服务。除此之外,必须加快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步伐,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加大改革,让那些离开土地转移入城市的农民也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社会保障体系所带来的好处。

4、农村土地政策要按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方向实施。在农村,对于农民来说,他们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也就是土地资源了,要想增加农民收入关键要看如何发挥土地这种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中所起的作用,这也是衡量土地产权制度是不是合理、是不是科学、是不是有效的基本标准。对于土地股份改革要积极发展,土地流转程序进行切实的规划,对土地也要进行适度规模化经营。

5、有关政府职能要大力发挥,对组织、宣传、服务的力度也要增加。因此政府部门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对有关市场用工方面的信息进行全面搜集,这样可以为外出务工农民有一定的帮助;

(2)对农民进行劳务输出进行大力的宣传,高效的组织与领导;

(3)对外出打工农民,政府应该提供权益方面的保护和跟踪方面的服务;(4)也要对农民对开展知识培训讲座;

(5)市场中介组织要鼓励开展,这也是疏通劳动力有序流动的一种有效的平台;(6)对中介组织行为要依法规范,并且对劳动力市场也要进行依法整顿。

我国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作为一项世纪工程,并且对这一问题有待解决,这一问题解决的如何,不仅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问题,而且还关系到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问题。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的转移不仅仅只依靠政策的支持,一定程度上它还需要政府、社会、农民共同努力辅助。由于受我国的当前这一国情的影响,对于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进行探索和进一步完善,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相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一定会得到彻底完善的解决的。

参考文献

[1]刘传岩.从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看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J].价格月刊, 2007(2)[2]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课题组.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J].管理世界双月刊,1993(2)[3]郑家喜.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2007(12)[4]崔传义.进入新阶段的农村劳动力转移[J].中国农村经济,2007(6)[5]赵武,蔡宏波.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6]程名望,史清华,赵永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现状[J].国民经济管理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篇3:农业技术经济学论文

一、文化的经济化与文化产业

从概念上看,“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化,是指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文学和艺术等现象。在这里,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并列,但是一样蕴含着经济价值。广义的文化可以从不同学科进行定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1)1871年,泰勒的描述性定义: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具体包括知识、信仰、风俗、艺术、法律、道德,以及通过学习获得的其他能力和习惯。(2)1921年,帕克和伯吉斯的历史性定义:文化是群体生活的社会遗传结构的总和,能够因群体人特定的历史生活和种族特点获得社会意义。(3)1905年,斯莫尔的心理性定义:文化是指某一特定时期的人们使用的技术、机械、智力和精神才能的总和,以及其他为达到个人或社会目的而采用的方法或手段[1]。

文化具有经济功能,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已经“经济化”、经济日趋“文化化”[2]。日本著名学者日下公人认为,在经历经济开发、社会开发和人才开发的时代后,开发文化经济价值的时代已经到来[2]。文化与产业相互渗透,必然出现文化产业化。所谓文化产业化,就是在保持文化原有功能和特征的前提下,以资产为纽带,以精神需求为方向,以相应物质为依托,把人类的知识、智力、信息、精神和艺术,加工成文化产品,并进行交换、消费和服务。

文化的产业化带来文化产业的发展。早在1944年,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发表《文化产业:欺骗公众的启蒙精神》一文,首次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3]。西方文化经济的创始人之一大卫·索斯比认为,文化产业是通过具有创意的生产活动提供的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具有知识产权,能够传递某些社会意义;文化产业实质上是指文化产品的经济功能,能够增加产出、促进就业、创造利润以及满足消费者需求[4]。如今,文化产业已成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和经济增长点,成为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中轴。因此,有人将信息产业称为“第四产业”,将文化产业称为“第五产业”[5]。当然,在不同国家或地区,文化产业的称谓可能不同,如美国的版权产业、欧盟的内容生产、英国的创意产业、日本的感性产业,我国台湾的创意文化产业。但不论称谓如何,文化产业的核心在于从事文化内容生产,经营符号性和信息性的产品,并实行以创意为手段的产业化运作。1999年,深圳在国内率先提出“文化立市”,2004年提出打造“设计之都”,2005年将文化产业确定为继金融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之后的第四支柱产业。目前,深圳已建成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和集聚效应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45个,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以及占全市GDP的比例逐年上升。

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2004年3月29日,国家统计局颁发《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将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分为“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1)核心层。包括新闻、广播、电影、电视、书报、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文艺表演、文化演出场馆、群众文化服务、文物及文化保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文化研究、文化社团、其他文化等。(2)外围层。包括互联网、旅行社服务、旅游景点文化服务、室内娱乐、游乐园、休闲健身娱乐、网吧、文化中介代理、文化产品租赁和拍卖、广告、会展服务等。(3)相关层。包括文具、照相器材、乐器、玩具、游艺器材、纸张、胶片胶卷、磁带、光盘、印刷设备、广播电视设备、电影设备、家用视听设备、工艺品的生产和销售等。

二、文化的商品性与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

文化承载着各种社会关系,塑造了社会的理想人格,提升了个体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不过,文化的价值内涵常常表现为外在感知,并且被符号化和系统化。无论是音乐、舞蹈、服饰,还是节庆、晚会、习俗,都通过媒体表现出来,从而表现出五彩缤纷的色彩、鲜明独特的个性,正是文化的绚丽特征和丰富内涵,产生了经济价值[6]。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不仅体现为文化具有的表层服务功能,而且说明文化本身具有经济属性。

文化产业具有经济属性。在阿多诺对文化产业的界定中,特别强调:“文化工业的全部实践,在于把赤裸裸的盈利动机投放到各种文化形式上。”[7]1980年召开的蒙特利尔专家会议认为,一般说来,文化产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即在产业和商业流水线上,文化产品和服务被生产或再生产,并且被储存或分销。由此表明,经济属性是文化产业存在的基础。

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首先表现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商品性。文化产品或服务是商品,具有商品的本质特征,在市场机制下通过竞争进行生产和交换,实现价值最大化。图1显示,假定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机制绝对有效,文化产业市场能够自发实现均衡,达到资源配置最大化。这时候,供给曲线为S,需求曲线为D,均衡点为E,均衡价格为P,均衡产出为OA。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文化生产企业的供给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处于平衡水平,即在均衡点上,既不存在文化产品或者服务的短缺,也不存在过剩。在这一框架内,文化产业只能依靠市场化运作来取得经济效益,没有其他途径可循。这是因为,如果出现高于均衡价格的价格水平,文化产业的生产企业愿意提供的文化产品数量,将高于消费者即人民群众的购买意愿,就会出现文化产品或者服务的过剩,对价格施加向下的压力,直到达到均衡价格。同样,太低的价格会产生文化产品或者服务的短缺,消费者愿意出高价购买,也会促使价格上升到均衡水平。在这一情形下,文化产品和服务实行产业化运作,在利益的驱动下,生产者制造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繁荣文化市场,带动经济发展。

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包括其“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经济效应。通过“区域联合”“产业集聚”等方式,分散的小规模文化产业生产体系相对集中,各个分散经营的文化企业被纳入统一有序的经营过程,形成强大的联合生产力,推动建立大规模文化市场生产体系。文化企业专业化联合体系,有利于形成专业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商,培育共同的劳动力市场,提高文化市场的经济效率。文化产业园是文化产业集聚的载体。20世纪90年代,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开始起步,2007年后呈现爆发式增长。2008—2012年,我国共建成1 122座园区,年均增速为42.2%。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2 000多家文化产业园区,500多个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在这些文化产业园区,有336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0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具体包括以北京为主的首都创意产业集群,以上海为主辐射南京、杭州、苏州的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创意产业集群,以西安、重庆、成都为首的川陕创意产业集群,以昆明、大理、丽水为主的滇海创意产业集群,以长沙为核心的中部创意产业集群。深圳市文化产业集聚效应明显,部分区文化产业集聚体数量分布(如图2所示)。

三、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与现代经济的增长引擎

文化产业是现代经济的增长引擎。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文化产品日益成为居民消费的新热点,在生产、技术、投资、消费等方面表现出独具魅力的经济价值。可以预言,随着时代发展,文化产业终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高新技术的前沿产业。具体说来,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文化产业提升城市价值。在塑造城市价值方面,文化产业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文化企业发展,能够产生品牌效应,发挥城市经济价值;文化产品、文化服务能够提升文化氛围,发挥城市文化价值。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提升城市价值品牌,注入一股强劲的力量。一座城市拥有文化底蕴,就会拥有城市价值品牌,从而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占据制高点,为城市创造更多价值。例如,深圳大芬油画村依靠油画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龙岗区乃至整个深圳的文化品位和城市价值。目前,大芬村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中国油画第一村”。有关数据表明,大芬油画村目前共有以油画为主的各类经营门店近1 200多家,居住在大芬村内的画家、画工1万多人,年产值近10亿元,约占全球油画市场份额的70%。

其次,文化产业增加经济增长点。城市日益成为文化资源聚集地,经济增长速度快,市场需求大。正由于此,文化产业以其独特优势,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文化产业体系大,产业链条长,产业关联度高,不仅能直接贡献经济效益,而且具有强大的辐射效应。如今,文化产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文化产业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并且每年平均提高0.7~0.8个百分点。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全部高于经济发展速度。2009—2012年,美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比同期GDP年均增速高2.9个百分点;1986—2010年,新加坡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9%,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1.3个百分点;2008—2012年,英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9%,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2.5个百分点;1995—2012年,中国香港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4%,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4个百分点[8]。

再次,文化产业调整经济结构。文化产业不仅能增加第三产业发展的总量,而且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文化产业是一种知识经济,属于技术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产业。通过文化产业,信息、技术、创意、知识相互融合,“资本”与“知本”协同支撑。文化产业的发展,让文化资源融入经济运行,技术、知识、智力等生产要素得到优化配置,物质生产领域的文明程度大幅提升,产品附加值大大提高,最终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已经达到70%以上。美国娱乐业成为仅次于航空航天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日本娱乐业的生产经营产值已经超过汽车工业产值,英国艺术业以170亿美元的产业规模与汽车工业不相上下。然而,我国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仅为33.6%,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迫切需要优化经济结构。根据霍夫曼系数等相关指标,广州、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需要考虑新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经济结构模型。

另外,文化产业缓解就业压力。文化产业对就业具有较强吸纳能力。发展文化产业,能够开辟新的就业空间,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从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比率来看,该比率2013年全球为5.49%,约3/4的经济体为4%~7%,其中美国、俄罗斯、墨西哥、澳大利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超过7%[8]。目前,在深圳,文化创意企业约4万多家,从业人员约90万人,年度产品和服务出口额约30亿美元。

最后,文化产业辐射其他产业。文化产业发展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尤其是风景名胜、文化遗址以及博物馆等文化资源,对旅游、餐饮、时装等产业拉动作用大。在很多国家或地区,文化旅游已经成为当地居民和政府的重要经济来源。2012年墨西哥的文化旅游对GDP贡献率约8%;2012年西班牙文化旅游入境人数达15.9万人次,占入境游人数的50.7%;2011年新加坡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产出的乘数效应为1.43,对国民经济增加值的乘数效应0.58。也就是说,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文化产业支出,就可以为新加坡全国经济增加1.43个单位的产出、0.58个单位的增加值[8]。

四、结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日趋“文化化”,文化日益“经济化”。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带来了文化的产业化,推动了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文化产业具有经济属性,主要表现在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商品性,以及文化产业发展能够产生“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等经济效应。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决定了文化的经济价值,这种价值具体表现为文化产业是现代经济的增长点,能够提升城市价值,增加经济增长点,调整经济结构,缓解就业压力,辐射其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需要注意三点。(1)营造宽容环境,实现文化产品的“包容性增长”。在保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础上,减少对内容生产的干预,使文化生产者能够在更大空间实现思维、创意和形式的跨越,提供更多优秀产品。当然,宽容不等于纵容,要坚决抵制敌视社会主义、宣扬消极主义的精神鸦片,保持文化领域的纯洁性和先进性。(2)减少对重复性作品的支持,提倡原创和协同创新。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文化生产的财政支持力度,促进文化产品的快速增长。但在支持的同时,要鼓励学术创新、表演创新、技术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加大对创新性和原创性的审查。对相同创意者要联合交叉,发挥各自所长,实现协同创新。(3)克服物质至上的思想,多出精品力作。精品的创作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文化生产者要不为眼球左右,不为物质利益诱导,平心静气埋首创作,一心一意创造精品,坚决反对造假之作、抄袭之作和平庸之作[9]。

参考文献

[1]郭莲.国外学者关于文化的定义[J].大地,2002,(6).[2][日]日下公人.新文化产业论[M].范作申,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9:56.

[3]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89.

[4]大卫·索斯比.经济与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7:165.

[5]赵子忠.内容产业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2.

[6]施惟达.民族文化的价值及其经济化[J].思想战线,2004,(3).

[7]阿多诺.文化研究:第1辑[M].高丙中,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96.

[8]世界主要经济体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研究课题组.世界主要经济体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及特点[J].调研世界,2014,(10).

篇4:农业技术经济学论文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新制度经济学;论文评审;同行专家

[作者简介]姜春林,王文苑,张立伟,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同行评议与科学计量相结合的机理分析与对策研究(编号11BTQ2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重点项目:基于科学计量方法的人文社会科学代表性论文评价研究(编号:DUT14RW206)。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论文评审有其特殊性,同行评审尤为重要。然而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论文评审存在诸多问题,国内研究多数集中在对这些问题的解释与说明,指出存在的不合理与不公正,而有关人的理性因素并没有被充分地发掘出来。期刊论文评审是一个包含各种主客体和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复杂系统,不仅需要管理学、科学学等“近亲”学科为其提供智力支持,而且需要从新制度经济学、心理学等视角,研究评审系统诸要素(投稿作者、期刊编辑和同行专家)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以及他们之间存在各种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关系等。

一、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论文评审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1.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论文评审的特点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主观精神或思维)、人的文化产物以及人组成的社会及其规律。

首先,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很强的主体性。各人各派的学说很难取得一致或共识,站在不同的立场会抱有不同的观点,受学术权威的影响较大。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评审人会不自觉地将这种主体性反映到评审结果中来。如果某种研究方法、研究结论与评审人的学术观念相左,那么评审人一般不会给高分。

其次,结果检验比较困难。人文社会科学包含人的情感、心态、信仰、文化、价值,以及由这些具有不同思想意识和价值观组成的不同性质的社会问题。所以,人文社会科学难以定量化甚至无法定量化,各种定性分析方法迄今仍然是其必须采用的有效方法。

再次,价值实现具有滞后性。人文科学通过教育和学习等途径,转化为人的心理素质、价值观念;社会科学能够通过一定的领导机制转化为决策方案、方针政策,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发展。但要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价值,还需要经过人们的普遍理解和接受。

2.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论文评审的影响因素

第一,评审主体因素。目前我国通行的论文评审制度是“三审制”,即论文的筛选必须经过编辑初审(亦称一审)、同行专家或编辑室主任复审(亦称二审)和总编(主编)终审(亦称三审)三个环节。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与科技期刊三审制的不同在于,除了一些高水平期刊,多数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二审采用编辑室主任复审制,即内部评审制度,而多数科技期刊的二审则是同行专家复审制度,又称外审。在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论文评审的过程中,评审主体(期刊编辑与同行专家)的行为选择会影响论文的评审结果。

第二,期刊制度因素。(1)管理行政化影响论文评审结果。一是学术期刊的审批制。我国新闻出版实行的是审批制度,办刊门槛越来越高。主办者一旦获得出版权就不会轻易放弃,只要刊登的文章在政治上没有出现问题,一般就会一直办下去。由此导致一些编辑精力往往不用在学术质量上,缺乏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1]。二是用稿用人行政化。有的主办单位把期刊作为下属的行政部门,用行政标准任用人员、录用论文,用行政指令下达任务,要求期刊必须安排本校人员的文章,内容、质量反而放在其次。期刊主编有的是主办单位分管领导兼任,有的是主办单位科研处长兼任,这样主编几乎没有精力来考虑提高期刊的质量[2]。(2)经费短缺导致编辑人才流失。目前,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存在综合性期刊偏多、专业类期刊偏少的问题,“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加之人文社会科学很难迅速转化为经济效益,导致办刊经费的短缺。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应该有一批懂政治、懂专业、业务精、外语好、能熟练使用电脑等现代编辑工具的高素质编辑人员,但是收入微薄使得一些有作为的中青年编辑纷纷离开编辑岗位,影响了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编辑队伍的稳定和发展。(3)没有严格执行同行专家评审。我国许多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至今實行的仍是以主编为核心的编辑主审制[3]。期刊编辑的非专家倾向性强,受专业学术水平、逻辑判断力等局限对学术期刊的发展往往具有制约作用,在制度层面上使学术论文刊发与否难以做到客观、公正[4]。

二、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论文评审的新制度经济学机理分析

1. 评审主体的理性行为影响评审结果

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来说,人的主观因素占有很大比例。因此,人文社会科学论文能否发表,涉及的不仅仅是论文本身的学术问题,更有论文评审主体的因素问题。人们在进行经济决策时,都有自身的利益诉求,在自身有限的认知水平下,综合考虑利己和利他因素之后,选择认为最满意的策略[5],这就是有限理性假设。同时,人们会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在交易过程中会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谋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6]。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的存在,导致了交易活动的复杂性,影响了市场的效率。

期刊编辑在论文评审过程中会理性地衡量行为成本和行为利益,倾向于选择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决策。但是他们也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一个最满意的策略。期刊编辑会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在初审时更倾向于录用一些名牌学校、重点学科点及知名学科带头人投来的论文。这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论文的评审质量。

同行专家在作出决策之前会考虑自身利益,面对有限的时间资源和有限的脑力、体力,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论文的价值、花费的时间、自己的声誉等,选择一个最满意的策略。同行专家会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在监督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1)如果同行专家以寻租形式获得个人好处,收受作者的贿赂,或因与作者私交甚好而同意发表,从而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就会损害评审的公正性。(2)某些专家为了追求短时间的成果数量,评审的随意性可能很大。加之某些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对论文设置的评审标准操作性不强,评审指标太抽象,如用“突出”“较突出”“一般”“没有”等划分创新性,用“重大”“较大”“一般”“很少”等划分应用价值,那么同行专家可能出于对自身的考虑草草几笔便答复了事,以较小的投入换来等效的收益。(3)期刊编辑在选择同行专家时,一般都倾向于把论文送给在本学科很有名望的人,但他们往往是学科带头人或者是研究团队的负责人,不但承担着较多的科研任务,还身兼行政职务,大多没时间也没精力评审论文。于是有些专家便委托自己研究团队里的年轻学者,甚至是自己的学生代为评审[7]。

nlc202309041707

2. 评审过程中存在委托代理关系

很多科研工作者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同一篇论文投往水平较低的期刊没被录用,而转投水平较高的期刊却被录用呢?因为在评审过程中存在委托代理关系。经济学上的委托代理关系泛指任何一种涉及非对称信息的交易,交易中处于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称为委托人[8]。在论文评审过程中,期刊编辑与投稿作者、同行评审专家之间可以通过委托代理关系得到清晰的呈现和解释,如图1。

图1 论文评审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论文评审涉及两个层面的委托代理关系:第一层委托代理关系存在投稿作者与期刊编辑之间。投稿作者希望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众,而社会上存在的普遍观点是期刊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表征所刊载论文质量的优劣,所以投稿作者要在投往哪些期刊上作出自己的选择。而期刊编辑也要考虑论文是否符合办刊宗旨,能否体现办刊水平。在这一过程中投稿作者将传播知识、实现价值的权利委托给期刊编辑,双方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且投稿作者并不知道期刊编辑的评审行为,他们之间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其中投稿作者是初始委托人,期刊编辑是初始代理人。第二层委托代理关系存在于期刊编辑与同行专家之间。期刊所载论文的质量直接影响期刊的办刊水平,但期刊编辑的知识水平无法对专业性极强的科研成果的优劣作出判断,需要依靠各个领域的同行专家。而同行专家在评审论文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各不相同。这里,同行专家只是就论文的学术问题作出评审,而期刊编辑则要结合办刊宗旨、受众群特征综合考虑论文能否发表,所以期刊编辑与同行专家之间存在着关于论文能否发表的非对称信息。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期刊编辑委托同行专家评审论文,期刊编辑是整个论文评审过程的中间委托人,同行专家是最终代理人。

第一层委托代理关系中,如果同一批送审的论文中优质论文数量较多,期刊编辑自然会优中选优,导致某些优质论文落选,损害了委托人即投稿作者的利益。同时,期刊编辑在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下更倾向于录用一些名牌学校、重点学科点及知名学科带头人投来的论文,这种情况也给低水平论文作者提供了学术寻租的机会,即借助知名学者的声誉达到发表论文的目的。这种学术寻租现象在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很常见,一篇论文有三四个作者,其中有的作者的研究方向与论文内容没有任何联系。另一个委托代理问题是高水平论文作者的逆向选择。如果某一期刊中低水平论文发表多了,那么高水平论文作者就会选择高水平的期刊投稿。大多数质量一般的期刊,一旦失去了高水平论文作者的信任,则会产生类似于经济学上“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第二层委托代理关系中,同行专家作为代理者,主要由期刊编辑来决定,这一机制很难形成充分竞争的代理人市场,造成代理人相对缺乏责任感、风险感和约束感,容易产生道德风险。由于编辑无法直接观察同行专家的评审过程,同行专家在有限理性假设下,可能会利用信息优势谋取私利。期刊支付给同行专家的审稿费很低,论文评审工作又很繁重,很多学者并不愿意担任同行专家。所以,期刊对同行专家的监督一直比较弱,即使某位专家出现了问题,期刊对其处罚也只是不再聘请而已。期刊编辑难以对同行专家给予有效的激励与惩罚刺激。监督不力以及被发现后的处罚不力很容易滋生代理人即同行专家的道德风险。

三、优化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论文评审的对策

在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论文评审的过程中,要考虑期刊编辑和同行专家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特点,考虑期刊评审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问题,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防止不公正现象的发生,促使科研人员自觉有序地进行科研活动。

1. 搭建期刊编辑与同行专家之间的沟通平台

加强委托代理双方的沟通,建立有效的信任机制对于避免道德风险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学界有人将同行专家看作是期刊的“局外人”,仅在有论文需要评审时,才临时联系专家[10]。这种“局外人”的心理可以说是对同行专家的不尊重,使得他们没有归属感。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来说,双方情感沟通工作做得不好,产生道德风险的几率就会更高。如果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具有一种天然的可以相互信赖的关系,那么产生道德风险的几率自然会下降。

对此,期刊编辑要正确认识自身评审和专家评审的关系,应理解同行专家的辛苦,与同行专家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赖、互相支持的和谐关系,在双方的情感沟通上多做文章。一方面,期刊编辑要把定稿意见及时反馈给同行专家,即使他们的评审意见未被采纳,也会愉快地接受编辑部的定稿结果,为以后继续保持良好和谐的工作关系奠定基础[11]。另一方面,期刊编辑要定期做好各种回访工作,及时听取同行专家对评审机制的意见和建议;定期评选优秀同行专家,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知名度和责任心,并给予物质奖励。

2. 建立监督機制以规避同行专家的道德风险

期刊编辑不能直接观察同行专家的论文评审过程,同行专家对期刊编辑不但隐藏了评审信息,还隐藏了评审行动。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对于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解决的关键在于建立监督约束机制。

首先,发挥主编对于论文取舍的主导地位。主编必须结合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现状、期刊的办刊方针和受众范围,综合专家的评审意见后,对论文作出选择。作为期刊的鉴别把关者、过程监督者和质量控制者,主编应从繁杂的行政事务中脱离出来,对同行专家的评审结果起到监督作用,降低道德风险的几率,不可使专家的学术权力凌驾于编辑出版权力之上。

其次,建立开放的监督机制——开放同行评审。同行专家作为投稿作者最终的代理人,与投稿作者之间存在很强的非对称信息。在传统的双向匿名评审中,同行专家的评审过程完全是在私底下进行的。开放同行评审可以建立起投稿作者与同行专家沟通的桥梁,甚至将整个评审过程向作者完全开放,这样的模式可以对同行专家评审论文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1] 尹玉吉. 学术期刊的同行审稿与三审制比较研究[J]. 现代传播, 2012(2):48-50.

[2]张耀铭. 中国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与需要解决的问题[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28-35.

[3] 朱剑. 徘徊于十字路口:社科期刊的十个两难选择[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4):70-89.

[4] 尹玉吉. 中西方学术期刊审稿制度比较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4):201-216.

[5] 邓汉慧,张子刚. 西蒙的有限理性研究综述[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6):37-41.

[6] 袁庆明. 新制度经济学教程[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

[7] 卢圣芳. 扩大稿源 提升科技期刊质量的措施[J].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194-196.

[8] 陈建斌,郭彦丽. 信息经济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9] 刘荣军. 从信息博弈看科技学术期刊的审稿策略[J]. 编辑学报,2010(3):192-194.

[10] 方卿. 我国学术期刊同行评审现状分析[J]. 中国编辑,2006(6):57-61.

[11] 刘宇. 科技期刊稿件外审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 出版科学,2011(3):30-33.

篇5:农业经济学论文

(一)一、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存的问题

1.农民收入持续高幅增长难度加大。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很大比重,农业经济生产以粗加工为主,精深加工为辅,粮食、蔬菜等种植业精深加工水平更低,而粗放型的农村经济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减灾能力弱,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始终没有改变,在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新形势下,农业增产征收难度加大。农民难以充分就业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低,制约了农民财产权利在经济上的实现。

2.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低,实践技能差。目前我国农民老龄化严重,新生代农民种地意愿不强。科技创新能力有限,农村基层服务体系不健全,配套文化设施跟不上,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科技素质偏低,致使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长期偏低。农业经济生产的科技含量亟待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水平亟待提高。

3.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民各家各户各自为政,消息闭塞,农户生产与产品销售不对接,缺乏连贯性,农业产业链条短。我国农业中间供给组织不足,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足,并且代表农民利益的组织——农业合作社和各类协会,大多是没有产权关系,松散型的,自我服务性的团体,并具有深厚的行政色彩。

4.我国现有的农业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农业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等还亟待完善和补充。部分法律法规缺乏针对性,不能与现行农村实际相适应。农民普法意识差,维权困难。政府部门在农村的普法宣传不到位,缺乏针对农民的法律培训班。以上这些问题已经被提上了农业现代化的日程中。那么如何培养新型农民,赋予农民更高的职业地位,给予农民更高的经营权和财产权,加快发展农村经济,让农民有自豪感呢?

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对策

1.完善政策,改善软环境。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快基层农业服务体系改革。全面落实粮食直补、扶贫开发等惠农、扶贫政策,规范农业市场经营秩序,加强农药,种子市场检查,给农民提供稳定规范的市场环境。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继续发展壮大种植业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继续实施粮食“百亿斤产能”工程,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利用《行风热线》及“民心网”、“百姓网”,答疑问、解难题,妥善处理农民上访问题,坚持领导下访工作制度,听取农民心声。

2.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赋予农民平等的财产权利,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 果。全面落实农村经济管理政策,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而在现实生活中,农民和市民所享有的财产权利往往不平等。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比重较低,农民的基本财产权得不到保障。城镇居民的房屋具有完整产权,可以抵押买卖,而农村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的抵押和担保却受到限制。这些都制约着农民的财富积累,制约着农民财产进入社会增值体系,信用体系,制约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增加财产性收入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例如,将抵押担保权注入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可以充分活化土地使用权的金融功能和作用,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有效缓解农业农村发展中面临的融资难难题,使农业农村发展获得有效金融支持,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同时,政府在税收,土地购买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提供低息贷款,加强农民医疗养老保险。

3.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继续坚持两手抓,一方面要继续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强化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坚决防止出现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另一方面,要以示范区建设和“三品”认证为载体,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真正实现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让十几亿人吃饭吃好,吃得安全放心”,是现代社会对中国农业提出的新的时代要求。

4.加强教育培训。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大职业培训硬件设施建设,加强农业教育网络建设,建立多级培训体系。有效地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业劳动者科技水平。没有高度知识化的农民,就没有高度现代化的农业。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在连续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多次把农民教育培训提到战略高度,2012年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提出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4年提出“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的教育培训力度”,农业部也连续多年把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作为重点工作。

5.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国家采取措施鼓励农民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支持农民举办各种科技组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民绿色证书培训和其他就业培训,提高农民学习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积极创新农业产业组织方式,提高农业规模化和经营化水平,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龙头企业等有效载体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推进产教融合、校企结合、农学交替,贴近农业、贴近农民,突出在生产实践中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和经营决策能力。不断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单位面积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还要加强行业中介组织建设,成立农民教育协会,农村技术人员培训协会等,给农民提供技术交流机会。打造职业农民“升级版”,培养有技术、会管理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培养农村复合型人才。

6.亟需出台农业职业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例如:英国《农业教育法》规定:农业从业者只有在完成11年义务教育后,才可以进入农业学校学习。德国《联邦职业教育培训促进法》规定:农业从业者必须经过3年的正规职业教育和在农场的3年学徒期。纵观各国经验,不难看出:只有通过强化立法,为农民教育培训权益提供有利保证,才能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立法和农业执法不能脱离我国的国情和农情,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农业法制建设,既要重视全国统一的农业法律法规的建设,强化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的立法,又要在农业法律和行政法规确立的原则下,加强地方法规的建设,实现中央和地方上下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法律法规体系,从法制上尊重和保持农民的经营自主权和物质利益。

作者:刘刚 单位:铁岭县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

(二)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和挑战

1.1自然灾害频发,生产稳定受到威胁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如洪涝、泥石流、台风、冰雹、病虫害等,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这些自然灾害的影响。

1.2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土地肥力降低、水土流失加重、城市化的推进、土地沙漠化及次生盐渍化面积扩大等因素均使耕地面积减少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1.3机械化程度较低,农业生产率不高我国的农业由于国家在资源配置上的长期倾斜政策,对农村的投资少,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因而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发展状态,农业机械化程度低、生产率低下、技术落后、家庭式小农经济等特点也十分突出。

1.4剩余劳动力增多,劳动力转移问题突出虽然科技和劳动生产率在逐步进步与提高,但这也导致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剩余,怎样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

1.5农业、农村污染严重为了降低成本,同时受种植习惯的影响,农民在生产中使用高毒、高残留、价格低廉的农药的情况十分常见。另一方面,缺乏农业知识也是造成农民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的一大原因。

1.6高等农业教育及农业基础科技知识普及问题在如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我国农民仍然匮乏农业基础科技知识,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受过教育的农民较少,同时许多学生又不愿选择与农业相关的专业;不少地区缺乏对农业科技的宣传和指导,政府对此的重视度较低。

二、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2.1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选择符合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它关系着人类的世世代代。为确保可持续发展能在协调中实现,应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在实施相关战略政策时,因地制宜,把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改革的力度和发展的速度统一协调起来。

2.2保护环境,提高环境质量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并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加强环保科技研究及农业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加大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宣传培训力度,尽快建立健全的资源环境政策法规体系和农业标准化体系等都是必要的措施。

2.3增加投入,改善生产条件农业的发展由于缺少投入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国家应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同时也要重视对投资形式的调整,更牢地巩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2.4实行农科教相结合,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提高人各方面的素质,利用知识推动经济增长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应以科研机构、大专及高等院校为阵地,全面实施“科教兴农”的战略,抓好广大农民及乡村干部的技术培训。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广大农村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还可以组织送科技下乡活动,推动发展高新技术农业;建立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普及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等。

2.5建设农村小城镇,推动农村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量的调查和研究显示,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当前我国减少农民的最有效途径是加快小城镇建设。这是因为小城镇比大、中、小城市能更好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聚集效应。农村富足的剩余劳动力状况使其有很大空间发展小城镇并能让小城镇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

作者:杨兵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

目前在社会中占据主要地位的70后、80后,大部分受到过较高水平的教育,其就业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都希望在城市中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这种思想使得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而留守在家中的,一般为年纪稍大的老人或者妇女儿童,其中妇女占据绝大部分。这些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科技素质不高。在农业劳动中,很难学会新机械的使用,即使有农民培训班举办,他们对于一些先进的种植培养技术也不能完全领会,不能灵活地将其运用到生产中,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如何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技素质就成为了我们研究的主要问题。1.2土地零散,农村居民难以增收

在目前的农村耕作中,土地的经营规模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在有些农村,地形主要以丘陵为主,土地经营规模较小,不能使用大型的机械进行作业,这就使得在耕作中,劳动强度较大,但收益却不高,农民的积极性严重受挫。另外,随着我国“一免三补”优惠政策的出现,许多农民都不愿意把土地的使用权流转给土地承包者,这个做法也不利于土地经营规模的壮大,土地零散,难成规模,最终导致了农村居民的增收空间狭小。

1.3农村居民的维权未受到充分保护

由于“一免三补”优惠政策的出现,许多农民现在想重新要回耕地耕种,这就使得农村土地流转纠纷频繁出现,土地信访案件大量增加。另外,虽然国家有许多惠农政策,但这些政策往往不到位,一些官员经常截留和挪用农业补贴款,此类案件现在也屡见不鲜。面对这些违法行为,农村居民一方面由于自身法律意识淡薄,另一方面由于自身力量微弱,所以很难解决这些问题。此外,虽然在有些村中建有一些维权团体,但这些团体由于管理不规范以及法律意识的淡薄,也无法帮助农村居民合理维护自己的权益。

1.4农村经济管理相关法规不健全

很多人对农村经济管理这项工作还缺乏一定的认识,认为这项工作根本没有实际的意义,所以在工作中经常应付差事。其实,农村经济管理这项工作很重要,它主要包括农村土地承包、农民负担监督、农村财务审核等一系列工作。目前,缺乏一套行之有力的法规来确保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且缺少专门的财务监督机构。

二、农村经济管理对策分析

2.1组织培训以提高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

可以考虑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和科学素质。比如,可以依靠目前全国都在实施的“阳光工程”,整合教育资源,加大培训投入,采用送教下乡、进村办班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多种多样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者的综合素质。

2.2提高对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视度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它关乎着广大农民最根本的利益。对此,要全面提高对农村经济管理的认识,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政策及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动问题。另外,各部门在提高对此项工作认识的基础上还要给予设备、经费等支持,使农村经济管理的职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与发挥。

2.3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以成熟的法律法规作为坚强的后盾,所以各级各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管理制度,包括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执法岗位制度、执法责任制度等,建立并健全相关的农村承包合同制度,可以成立一些合作社,利用相应的法律法规解决农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并协助农村居民维权。2.4加强农村经济管理队伍的建设

在确保建立健全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前提下,还应该在各乡(镇)配备专门的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并鼓励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农村经济管理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另外,还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体系,对在岗人员进行合理编制与调配,确保农村经济管理队伍的稳定性,使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者甘愿为农村的经济管理事业付出,从而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我们要积极应对,并提出可行的应对措施,确保农村经济管理的快速发展,使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更好的服务。

作者:李东明 徐东梅 单位:双阳区平湖街道办事处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双阳区齐家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案

1实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农业要想尽快地实现市场化、集约化以及现代化的目标,就一定要发展可持续农业,充分发挥出农业所具有的自然资源优势,提升综合效益。当前,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相当多,比如: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业类型与种植物十分单

一、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够合理、注重化肥却忽视农肥、土壤有机质的肥料含量过低、森林的覆盖率过低、河流与海域受到污染、生态环境愈来愈恶化等,这些均限制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为此,应当依据生态经济的发展规律,建设高效能人工系统,切实做到低能耗与高产出、无污染的新型生态农业,全面运用生物之间的量化关系,在空间与时间上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积极运用新技术以强化农业经济系统的自身调节能力以及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提升生态平衡恢复能力,从而落实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进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民群众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

2开展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 2.1强化农业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是要立足于选择与运用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农业技术以及农业生产方式,从而防止出现农业土地的水土流失、沙漠化以及盐碱化等不良现象。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之中,要做到节约利用土地,降低不可恢复的非农业废弃地,从而巩固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物资基础。二是要运用最为先进的农业技术方式以防止出现水资源的严重浪费。要大力实施让水资源不受到污染与破坏的实用性技术,切实解决各类水环境问题。三是要运用技术改进以及生产利用方式的改变,努力防止农业生物资源运用上的重大浪费,让农业生物资源的利用尽可能地做到合理化,让生物多样性能够得到最大的保护。四是要通过技术进步以及富有成效的制度制约,切实防止温室效应以及臭氧层耗损造成的多种生态影响,防止酸雨、紫外线辐射、干旱以及洪涝等自然灾害对于农业经济所产生的危害,强化大气资源以及农业气候资源之保护。

2.2落实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措施

一是要减少与消除化肥、农药、农膜以及其他剩余残留物对土壤、水体与大气所造成的污染。二是积极有效地治理集约式家畜养殖粪便以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废弃物对于农业环境所造成的危害。三是要预防和治理农业生产中能源消耗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在环保与资源的合理利用上,要积极控制农业污染废弃物排放的总量以及单位产出造成的污染排放量,并以此为基础,运用产出效率的提升,合理运用环境的容量资源,以实现农业生产与农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全面协调,进而实现双赢目标。

2.3完善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

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技术措施选择上,要切实遵循适宜性与可持续两重标准。前者是指选用合理的技术。要依据不同区域中的资源、生态、技术以及投资等具体状况,选用合理的技术类型;要以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技术为先导,优先选择富有实效性的传统农业技术、工业式农业技术以及可替代农业技术,从而实现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合理结合。要跨越单一化的农技科学,从而实现多和学科领域中相关技术的组合以及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标准是指农业技术的选择应当具有持续性、发展性、公平性以及共同性等原则。要尽可能地选择低污染或者无污染,并且有助于实现生态良性循环的清洁型农业技术,使用较少或者不会导致水土流失、沙漠化或者盐碱化等副作用的农业技术和其他类型的生态良性化农业技术。要选择能够提升农业生态系统生产效率的良好技术、能够提升农业生产效益的技术、能够提升农业市场运营效率的技术、能够提升农业消费品利用成效的技术以及能够提升农业管理系统工作效率的技术等。

2.4健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机制

一是健全农业法律法规与农业经营管理制度机制。要建立起更加完善、更为配套的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要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农业资源科学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了对农业自然资源环境所进行的定期普查、动态监测以及信息化管理机制、农业资源产权保护制度、农业资产管理制度等;要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农业生产经营机制、市场流通机制以及消费管理机制等。二是要健全 农业发展规划与政策。要制定出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农业综合性发展规划,包括农业资源和环境的利用、农业生产、农业市场以及农产品消费等方面的发展规划,使其能够成为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依据;要建立起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我国现代农业政策制度体系,主要包括了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政策、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区域性政、加快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等。三是要健全行为准则等非正式制度因素。现代人在生产和生活中所共同遵守的习俗与常规等基本行为准则属于非正式制度因素。其中一些因素是和现代文明进步保持一致的,对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要加以弘扬;还有一些非正式制度因素是与可持续发展相悖离的,将会影响到当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引导。

2.5大力改革现有农业科技体制

强化农业科技的开发与推广,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实现转化,这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环节。一定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将农业的发展建立于依靠科技的进步与提高广大农业劳动者的素质上。所以,在农业科技工作当中应当做到如下几点:一是要加快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进程,健全现有的农业科研体制,改进与优化农业科研系统结构,积极探索更加科学、更为有效的农业科研应用机制,真正做到农业机构的轻型化、农业队伍的精干化、农业成果的产业化、农业企业发展的集团化、农业运行机制的高效化。二是要依据现代农业发展之所需,强化现代农业的科研开发。要切实增加农业科研的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把农村科技视为社会公益事业加以对待,通过财政拨款加以扶持。三是要积极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到农业生产一线来推广示范性科技成果,要积极探索设立科研源自于生产、成果由市场加以检验的新型机制,强化科技和经济的密切结合,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服务于“三农”的能力。不断加大对农业特别是农业科技人才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关注力度,彻底扭转社会上不够重视农业科研工作者的态度,积极推动农业科研成果实现转化,并提升农业产出的效益。

2.6加快生态农业的发展

农业生态系统是农业的核心系统之一,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相互之间、子系统的各组之间虽然具有一定联系,但是归根结底还是要遵循相互依存与制约的生态学规律。为此,要充分认识生态学的发展规律,促进农业生产实现高产化、优质化、稳定化与可持续发展。在生态农业建设中,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理、农业生态系统总体调控的原理、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原理、彼此依存与制约原理以及生物竞争性原理等来安排与组织农业生产,这样一来就能确保我国的农业生态系统具备比较高的生产力、可持续性以及可塑性。促进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这是实现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途径,而实现传统农业到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则是我国当前与今后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

3结束语

总之,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农业与农村工作的全局。所以,这就需要得到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从而全面制定与实施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政策法规,切实调动起农民群众以及各方的工作积极性,真正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作者:史巍 康莉莉 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会计学院

在新形势下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建议

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其问题(一)我国金融二元化的界定

金融二元结构(FinancialDualism)通常指的是发展中国家存在金融抑制时所体现的“二元”状态,一方面存在着拥有现代化管理与技术的银行网络和有限的但却是有组织的金融市场;另一方面,传统的非正式金融关系仍活跃于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然而本文所讨论的金融二元结构并不是“正式和非正式”这个意义上的,而是指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所产生的城乡金融发展差距拉大的二元分化。从金融发展程度和水平出发,无论是从金融机构的数量、规模,还是从金融服务层次和发展水平来看,我国都出现了严重的城乡金融二元分化。

(二)中国城乡金融现状比较 1.中国城乡金融机构现状及其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有了较快发展,形成了以银行金融机构为主体、多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金融格局,并不断形成逐渐完善的中国金融体系。据统计,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以农村信用社以及邮政储蓄机构为主,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为辅,此外,政策性银行中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及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中的中国农业银行也是我国农村金融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发展以及金融改革的推进,在我国农村金融系统中也出现了较少数量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和村镇银行。虽然近年来,在中国人民银行以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政策引导下,对处于金融薄弱环节的农村金融进行了推动性发展,但是,与城市较为完善的银行金融体系相比,服务于广大农村的金融机构都显得十分落后。其中,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金融业务缺失严重;而国有商业银行及其他商业银行在金融体制改革后,出于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银行本质,也越发地忽视农村金融市场;而如信托公司、资产管 9 理公司以及外资金融机构等金融组织在农村市场的缺失则更加严重。由此可见,我国城乡金融机构分布状况差距非常大,存在着明显的城乡金融二元结构。

2.城乡金融机构存贷款差异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劳动力、实业资本、科技等因素对于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随着虚拟经济的高度发展,金融资本的作用也日渐凸显。城乡金融机构存贷款结构的差异,直接影响城乡地区投资和储蓄的状况,从而影响地区发展前景、市场潜力,以至于影响整个地区经济发展。从1990年至今,我国城乡存贷款总额均呈现上升趋势,说明我国总体经济在不断发展,但是,农村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城镇存贷款增长速度。从1990年到2010年,农村存款增长30倍左右,但城镇存款增长达到了58.3倍;城乡存款差异度从1990年的5倍上升到2010年的8倍;农村贷款从1990年的1888.1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30652亿元,增长约16倍,而城镇贷款从1990年的12472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369033亿元,增长约30倍,城乡贷款差异度从1990年的6.6倍上升到了2009年的12倍。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城乡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和运用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城乡之间金融资金来源和使用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二元结构。

(三)我国城乡金融二元发展的突出问题 1.信贷资金大量外流

1990年至今,我国农村信贷资金的绝对量在增加,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从相对量来看,明显可以看出,从1990年开始,我国农村存贷款比例呈不断下降趋势,而城镇存贷款比例则呈上升趋势。这一方面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村经济发展和增长所需的基本资金来源———储蓄,却相对来说在不断地减少;另一方面,也说明用于农村建设的信贷资金在不断地流出农村市场。

2.保险类保障金融机构发展滞后

在农村金融市场中,除了银行金融机构以外,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也比较欠缺,尤其是对于农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的保险机构。农业是农村经济的基础,农业保险对于农业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农业保险可以减轻农业风险的威胁,提高农业经济的稳定性;可以减少农民因灾害导致的收入波动,安定农民生活;还可以保障农业投资安全,改善农民的信贷地位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即成立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但直到1982年才开始恢复农业保险的试验。1994年,我国采用了新的财务核算体制,保险公司从负责各单位“风险救助”的机构转变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对利益的追逐和发展的需要,保险机构调整了其业务结构及发展方向,比如弱化了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始不断萎缩。据统计,2008年我国保险收入合计9784.10亿元,而农业保险收入仅为447.97亿元,占比不到5%,农业赔款支付也只占到全国赔款支付的7.5%。①2004年开始,我国一些地区开始试办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和互助性农业保险,但是发挥的作用不大,不能改变农业 保险业务和农村保险机构发展严重滞后的现状。综上所述,我国农村存在着严重的金融抑制。同时,农村资金向外部流动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大,由此导致农村资金供需失衡越发严重。一般而言,农户在农业经营中对小额资金需求频繁,这一需求却得不到正规金融机构的重视,因此进一步加剧了农村金融的供求矛盾。结合大型商业金融机构在农村市场的收缩现状,正规渠道的资金供给越来越少,融资越来越难。尽管国家已允许有条件的个人和企业设立农村小额信贷公司和乡镇银行,但是由于农村融资信贷和信用体系的不完善,真正适合中国特色农村情况的农村金融组织和金融创新还没得到发展,根本无法有效解决农村金融问题。

二、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深层次原因(一)产业结构不协调,农业发展滞后

1978-2010年,我国第一产业(农林牧副渔)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7.1%下降到11.3%,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则由48.2%增长到48.6%,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则由23.7%增长至40.1%。同时,第一产业就业量占比从70.5%下降到38.9%,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所占比例则由1.73%增长至26.2%,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从12.2%升至35.9%。②显而易见,随着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第二、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第一产业,其中第三产业的增长最为迅速。然而,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农业发展相对趋缓从而带来经济规模的相对萎缩。这一现象被很多人用来作为农村金融发展缓慢的理由,因为产业结构的这种变化本身就要求金融结构也随之调整,农村金融的缓慢发展似乎是合理的。然而,农业(不包括林牧副渔)劳动力份额由70.5%下降到32.4%,农业GDP份额则由27.1%下降为9.4%,②农业劳动力份额远高于其GDP份额。农业劳动力份额过高,说明农业的人均产值相对较低,农业产出水平落后,这说明我国产业结构发展很不协调。表面上农业份额的下降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果,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发展滞后等因素的影响。而农业经济的发展恰恰需要农村金融的支持,因此,产业结构的现状非但不能称为农村金融发展缓慢的理由,反而说明了大力发展农村金融的必要性。正是由于产业结构发展的不协调和第一产业发展滞后,使得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体系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时,更多的资金流向了第二和第三产业,造成了第一产业金融供给的缺失。而农村金融的滞后发展则进一步成为农业发展的障碍,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恶性循环”的低水平均衡。

(二)农业基建投资增长缓慢

若要避免上述“低水平均衡”的陷阱,最常见的手段是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尤其是基础建设投入,一方面增加农村的资金供给,另一方面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从而形成农村金融和农业经济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然而在1990-2010年间,我国基建投资总水平增长迅猛,而农业基建投资则增长缓慢。农业基建投资与基建投资总额的差额越来越大,城市基建投资占基建投资总额的比重大大高于农村地区,城乡基建投资状况极不协调。尽管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率曾达到26.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8.1%。但是90年代以后,投资向城市倾斜,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农村所占的 比重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尤其是2001年的时候,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农村所占比重已降至198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10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7.6%,比1990年下降了10.5个百分点。③面对农村市场,对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银行来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贷款所带来的巨大利息收入是很具有诱惑力的,然而随着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相对比重的下降,银行投资领域的减少,以及农村信贷征用记录的不完善,高成本、低收益的投资特点,使得商业银行逐步失去了发展农村金融的动力。

(三)农村金融滞后的体制

原因:金融体系改革中对农村金融的忽视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成功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然而金融体系改革过程中却没有对农村金融的建设予以足够的重视和扶持,从而导致了以下问题。首先,国有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农村市场。1997年,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允许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级及以下分支机构,试图通过发展中小型金融机构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此后,各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收缩县级及其以下的分支机构。2004年,我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将营业网点进一步收缩,进一步减少了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平台。其次,农村信用社“服务农村”金融功能的缺位。在政策导向及金融体系发展的导向下,当前服务农村经济的主要金融机构是农村信用社。但是随着商业化改革及其追逐利润的本质,农村信用社即使在农村吸纳农村存款之后,也不会投资于农村经济建设,而转向于投资与城市地区建设,将信贷资金投放到城市中小型企业,或者用于同业拆借,从而投放到农村地区经济建设的资金就减少了。第三,邮政储蓄银行存款资金外流。1986年,为紧缩货币供应量、抑制通货膨胀,政府决定重新开办邮政储蓄业务,并且以商业银行利率吸收存款,再以更高的利率转存中国人民银行,从而不对外发放贷款。因此,邮政储汇的利润是无风险的,其扩张规模的积极性很高,网点增加很快。邮政储蓄存款的增长迅速,但其资金却没有用于农业及农村建设,客观上形成了农村资金外流的渠道,严重损害了农村资金的配置效率。可以说,邮政储蓄在农村资金本已紧张的情况下,加剧了农村资金外流,不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最后,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支付清算体系缺失。在主要服务农村市场的金融机构中,即使网点最多、规模最大的农村信用社,都不能进行系统内的支付清算业务。导致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民准备将自己的收入存入家乡最方便的金融机构时,却因为金融机构内部支付清算体系的缺失而不能办成,只有选择国有商业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这样就使得原本可以进入农村的储蓄资金留在了城市,造成农村储蓄资金的流失。

(四)农业利润率较低金融体制

改革之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逐利性”越发明显。金融行业的收入来自于实体经济利润的一部分,而农村利润率较低则成为商业金融机构放弃农村金融市场、重点经营城市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全世界的经验来看,如果没有国家的扶持和政策的保护,农业经营所获得的利润率很难和集中化、规模化经营的二、三产业相比。就我国的情况而言,农业利润率较低的原因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农产品收购价格较低。首先,由于农业分散经营,竞争充分,而农户对市场价格等信息缺乏了解,在面临相对垄断的收购商面前“市场议价力”弱,因此,在收购环节很难获得定价上的优势,从而大量农业利润被流通环节所获得;其次,加入WTO之后,在农产品进口问题上,政府无法对本国农业生产给予充分的保护,使得我国农产品经常性地面临外来农产品的竞争。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的成本不断增加,因为农业生产投入的种子、化肥、农机和燃料等都是工业化集中生产的,其市场议价能力是高于分散经营的农户的。根据以上分析,若没有国家从成本和销售两个环节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将使得分散的农户在整个农业利润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通过政策性金融措施扶持农业生产、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并切实保护农户的利益,才能避免“因农业利润率的持续低下,使得商业金融机构淡出农村金融市场,而融资的困难进一步使得农村经济持续落后”这样的恶性循环。

三、当前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建议

发展农村金融,协调城乡金融发展是和谐金融的题中之义

随着经济金融的不断发展,和谐金融的涵义也越来越丰富,但其本质和内涵始终围绕着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金融与经济的和谐;二是金融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三是金融自身的和谐。[10]第一个和谐是前提和基础,是后两个和谐得以继续的本质保障;金融与社会的和谐是其他两个和谐的制度保障,也是和谐金融所要达到的目标;金融和谐是经济金融运行的本质要求,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润滑剂和推动力,是实现前两个和谐的基本条件。基于本文对当前问题的分析,建设和谐农村金融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整体视角出发,使经济和金融出现良性互动。笔者认为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大力发展中小额信贷机构,培育良好农村金融生态

尽管我国已推出了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并建立了乡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但是小额贷款的发放及机制的发展力度跟不上农村经济运作的要求。农村市场上,由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村工业规模较小,农村服务业、建筑业、餐饮业、娱乐业等行业刚刚起步,对于在创业起步和发展阶段的农村个体及中小企业所需的资金规模并不大。然而仅仅增加投入和提高贷款额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只有加强诚信机制、担保制度及技术配套体系的建立,培育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为具有农村特色的金融体系快速发展创造条件。而良好的信用体系和金融生态对农村金融的长远发展更是意义重大。

(二)大力发展农村地区政策性金融

农业的产业特性(高投入、低产出)决定了其具有高度的风险性,在各个国家都是重点调控和扶持的对象。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市场化程度普遍较低,很多农村中小企业及个体无法满足商业性贷款对抵押和担保条件的要求。根据本文对当前问题的分析以及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具体特征,解决“三农”发展面临的资金融通问题,不能借鉴城市经济的发展模式,即简单的依靠商业金融机构,而应主要依靠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把有限的资金利用好,力争合理、有效、公平和及时补充农村金融资金的不足,推动农村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从而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和完善。(三)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使之融入农村经济发展

政策性金融对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仅仅加大投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政策性金融机构垂直化的管理与非营利性使得其工作人员没有积极性主动融入农村地方经济的发展。现有体制下对经济增长最为关心的是地方政府,但是由于政策性金融机构相对独立的行政地位使其和地方政府的合作有限。再加上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带来的风险,使得政策性银行仅仅专注于对国家政策扶持的大项目和基础项目融资,无法融入农村地方经济。从而,本文建议推进改革政策性金融机构,使之与地方政府和农户进行良性互动,利用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积极性和信息优势,同时和农户紧密合作高效监管资金运用。只有政策性金融机构融入农村地方经济,才能使不断增长的资金投入转变成经济增长的动力,形成经济金融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大力发展农村金融

2008年底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导致我国部分农民工返乡,给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这主要表现在:(1)东部较发达地区的农民工返乡后带回了先进的观念,他们用先进的思维方式来发展现代农业,其投资风险大大低于其他农民;(2)具有金融知识和觉悟的人才返乡对农村金融的发展更具推动作用,在农村金融推广方面将取得良好的效果;(3)农民工返乡带回的大量资金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在促进城市金融发展的同时,应关注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最终目的是消除我国一直以来的金融二元结构局面,彻底改变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局面,提高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力。

作者:兰京 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促进城镇化的政策抉择

辽宁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36.6%提高到2010年的62.2%,年均提高1.67个百分点。城镇化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城市公共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紧张冲突、城市发展不集约等等。从以往城镇化建设过程看,地方公共财政收支规模和结构是激励、引导、抑制或制约城市经济发展及其空间结构演化的重要因素,城镇化发展成为我国公共 14 财政制度建设的焦点所在。在城镇化发展中,地方政府财政政策选择和财政政策绩效提高成为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辽宁城镇化发展特点

1.城乡关系有所改善,但城乡差距仍然很大。“十一五”期间随着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提出,长期城乡隔离的二元结构有所改变,过去在一定程度上被压抑的城镇化潜能得到释放。辽宁省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规模不断扩大,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农业从业人员呈现减少趋势,农村居民收入提高较快,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但由于受城乡长期分割政策的影响,国家以及地方财政在提供公共产品的支出方面存在着城乡间严重不均的现象,农村居民收入和公共服务水平远远落后于城镇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2.城市空间快速拓展,老城区注重内涵发展提高吸纳力,新城区承接主要新增人口。拓展空间是近年来辽宁大中城市发展的主要模式。2000年至今辽宁城市建成区的面积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展了四分之一。城市的拓展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提高中心城市的密度,二是建设新城拓展城市原有规模。辽宁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不大,特别是一些中等城市发展还有很大空间。

3.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稳步提升,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滞后于城镇化进程。辽宁近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很大改善,尽管如此城市基础设施总体建设水平滞后于城镇化进程。

二、近年来财政政策在促进辽宁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

1.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支持城镇化建设。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建立使辽宁在财政支出结构上发生了很大变化,财政支出加大了对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特别是在产业集聚区和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辽宁省设立了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县域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全部用于道路、供水、排水、供电、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呈较大幅度增长,城市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投入都有很大增加,有效满足了城镇化建设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要。

2.实施财税优惠政策,扶持经济发展。辽宁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城镇经济发展、鼓励承接产业转移、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型产业、提高城镇人口容纳等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比如对服务业发展特色显著的区、县、产业园区给予资金支持;调整支持企业财政资金使用方向,重点支持生态环境保护、企业自主创新、循环经济、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增加财政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投入,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

3.加大对“三农”投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增加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支持防洪体系、农田水利、水源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增加发展现代农业的投入,大力支持设施农业小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一县一品”和“一县一业”;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农业机械化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等投入力度;增加对农村公益性事业的投入,改善农村交通、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4.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城镇化平稳发展。辽宁社会保障支出成为财政支出重点,社保和就业支出增幅高于财政收入增幅,2010年全省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达到579.84亿元。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连续6次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先后出台了减免税费、小额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提供免费就业服务等一系列财税优惠政策。通过财政补贴、奖励等形式,支持劳动服务机构、劳动力市场网络建设,加强就业指导和教育培训等。

三、现行财政政策促进辽宁城镇化发展方面的不足

1.城镇化建设资金不足制约服务供应能力提高。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存在较大缺口,大部分需要通过外部融资来解决,一是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向银行借贷,二是通过城投公司发行企业债券即城投债,三是中央财政代发地方债。此外,还有通过银行和信托公司合作发行信托理财产品等融资方式。现行融资方式存在潜在的财政风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一般采取土地质押或政府变相担保的方式进行融资增信,与地方财政有连带关系,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所投资的项目大多是公益性和准公益性项目,项目现金流不足以还本付息,还本付息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补贴和土地出让收入。近几年土地出让金已成为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外收入的最主要来源,辽宁土地出让金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30%左右。加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普遍存在内控机制不健全、缺乏公共监督等问题,一旦数额巨大的负债进入还本付息高峰,或者出现土地出让收益减少、融资平台资金链断裂等情况,可能会导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无法按时偿还债务,引发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

2.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投资效率不高。一些地区不考虑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盲目地推进城镇化,大广场、大学城、大规模的新城建设等造成城市空间利用率低,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不仅大量浪费资源,也为地方经济的长期发展带来隐患。同时,新城与老城在开发和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冲突。除了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抢夺投资外,有些城市新城与老城的信息通讯、公交线路、供水、供电、供气等已建成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很好衔接,无法实现资源共享,造成资源浪费。

3.财政政策在增强辽宁城市集聚功能方面发挥作用有限。辽宁城市的集聚功能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从目前我省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看,2010年全省平均为1814人,其中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如沈阳3177人/平方公里,大连2450人/平方公里,但是与北京、上海相比也还是较低,特别是一些中等城市发展还有很大空间;从经济密度看,我省很多城市经济密度较低,2010年沈阳市的经济密度为12.2亿元/平方公里,大连的经济密度为13.2亿元/平方公里,沈阳、大连的经济密度仅为上海的一半,阜新、葫芦岛的经济密度更低,城市发展极为不经济,财政政策在促进企业和人口地域集聚效应方面发挥作用有限。

四、促进辽宁城镇化建设财政政策取向

在现阶段,城镇化更多的是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结果,但城镇化过程并不必然是一个城乡之间在收入、消费和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在内的公共服务等方面均衡发展的过程,因此政府要发挥其应有 的作用,特别是财政政策应当在创造市场准入、要素流动、建立均等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方面提高政策效率,成为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重要保障。

1.建立城镇化发展资金稳定融资机制,缓解当前城镇化过程中的资金压力。增强地方财政在城镇化进程中的自我发展能力,需要建立稳定的筹资机制。要引入市场机制,建立政府、个人和企业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要放宽民间投资的准入,为城镇建设融资拓宽渠道,引导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应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防范投资风险;建立严格细致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体制,透明地方政府信息,建立地方政府财政与债务管理评价机制。改变现行依靠农民的土地、资源和积累支持城镇化发展的方式,完善土地出让收入管理制度。通过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和完善征地补偿制度,使农民更多地分享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过程中形成的土地增值收益。让土地出让收入更多的用于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社会保障、就业、住房、环境改善等方面,促进城镇化的内生增长,抑制土地城镇化过快发展。

2.引导人口或企业集聚,增强城市集聚功能。辽宁建设新城、新市镇的发展战略必然要对辽宁未来的产业布局和人口积聚产生深远影响。依托新城、新市镇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接受大城市转移出来的成熟产业,开发具有比较优势的专业化产业,以建设产业园区和发展产业集群为重点,培育支撑新城、新市镇长远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新城、新市镇和工业园区建设要加大投资密度和开发强度,提高新城新市镇吸纳就业人口和居住人口的能力。根据不同经济区域的主体功能,统筹考虑经济布局、就业岗位、人口居住、资源环境,形成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保证城镇在其自身的环境容量和区域的资源承载力限度之内持续发展。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财政政策要鼓励经济产业和人口的集聚;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域,财政政策要运用转移支付、税收等手段,适度限制产业的发展和人口的集中。顺应城镇化发展规律,支持和鼓励大城市发展,促进大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使之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撑和新的增长点。提高小城市与外部的经济联系能力,采取有效措施吸引产业集聚带动小城镇的发展。同时慎重发展小城镇,防止出现空城等浪费土地和资源的现象。

篇6:技术经济学论文题目

设备更新决策的技术经济分析

石油化工企业设备经济技术指标管理体系的应用 国际性的技术外溢与中国的经济增长

中国信息技术投入经济价值测度实证分析

技术进步对重庆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网络经济对国际技术扩散的影响及对我国的启示

基于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绳索取芯技术及经济效益 浅析物联网技术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应用

安全、经济的技术路线是核电发展的战略起点 基于钻头研磨技术提高经济效益

关于燃气直燃空调的技术经济分析

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研究

信息技术对中国经济社会影响的路径实现示意图 研发投入、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浅论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上一篇:验车预约_验车_买车一条龙下一篇:武协采访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