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工匠精神事迹

2022-08-10

第一篇:工程师工匠精神事迹

工匠精神先进个人事迹

【篇一】

**工作多年来,从学习中总结,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结合工作实际撰写了多篇技术论文,分别在《中国电力》《**电力技术》等刊物上发表。他所负责的“丰镇1号机组通流部分改造后振动处理”项目荣获**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负责的“大型干式低nox燃气发电工程及综合性能研究”科技项目获******科技进步三等奖。

准大电厂1号机组试运期间,制造厂提供的高压缸启动方式,由于排汽量无法满足空冷厂家明确提出的冬季空冷系统最小防冻蒸汽流量要求,deh相应逻辑组态也不能满足现场要求,**主动请缨,提出在现场自主进行逻辑改造,在通过对其它电厂进行调研后,决定参照600mw机组控制逻辑,制定改造方案,并多次讨论研究,利用仿真试验对逻辑进行不断修改、优化,对控制参数进行整定,最终确定了启动程序及冲转参数,顺利实现了机组高中压缸联合启动一次冲车并网成功,圆满解决了制约机组冬季安全启动的技术难题,为确保机组按期投产并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他还先后协助解决了准大电厂和锡林电厂机组大修后振动大、轴瓦温度高等设备故障,准大电厂1、2号机低压缸变形处理,锡林电厂1、2号机调节级围带脱落处理、汽轮机断叶片处理,新丰电厂1号机高中压外缸裂纹处理等重大技术难题,消除了设备隐患,为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

**年,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达到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标准,他经过多方调研,提出采用脱硫除尘一体化协同技术方案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改造后两台机组的污染物排放均达到国家要求最低控制值,提前完成了节能减排任务,为碧水蓝天保卫战贡献了力量。

面对企业机组能耗指标偏高的困境,**年,他牵头实施了空冷机组乏汽余热利用改造项目。该项目一方面可以提高热能转化效率,大幅减少汽轮机冷源损失,改造后机组供电煤耗同比下降21.95g/kwh,**年,完成供电煤耗310g/kwh,全年可节约标煤价值**多万元,为企业减亏增效作出了突出贡献。另一方面增加机组供热能力50%左右,为呼市地区替代小锅炉供热,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清洁能源供热比例也有着实际意义。

**年,他主持将模型的预测控制先进算法和先进控制技术研究应用于金山热电公司两台300mw机组负荷、主汽压、气温等核心控制系统,取代传统前馈+pid反馈控制模式,解决常规策略在大滞后、多变量耦合过程控制时难以深入兼顾调节速度和稳定性的问题,显著提升了机组负荷跟踪性能,项目实施后,使机组agc调节指标大幅提升,截至**年5月,“两个细则”累计奖励电量达到6027万千瓦时,为公司增加经济收益1705万元。

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通过细心观察,他发现输煤系统汽车卸煤沟挡煤帘由于挑杆与挡煤帘托滚配合精度太高,而且挡煤帘数量多,稍有误差,容易造成挑杆与挡煤帘托滚配合不当,受力不当,造成挡煤帘损坏,甚至脱落,影响电厂的正常运行。他在潜心研究并大量查阅国内外专业资料的前提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发明了一种新型牵引式挡煤板,用牵引式的挡煤帘代替原来挑托式的挡煤帘,用柔性接触代替刚性接触,并且“火电厂汽车卸煤沟牵引式挡煤板”和“火电厂汽车卸煤沟绞龙输煤装置”两项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目前已进入成果转化应用实施阶段。

【篇二】

**从**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毕业后一直在**生物药品有限公司就职,从事兽用生物制品生产、检验、研发及基层管理工作近20年。

**年,公司成立研发中心,**首批入选,成为一名研发工作者。**年-**年,**负责口蹄疫种毒选育项目,并筛选出免疫原性强、稳定性好的优质口蹄疫o型种毒。**年,“牛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研制项目”获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年-**年,**在口蹄疫灭活疫苗研发关键技术领域再次取得多项重大突破,他主要负责完成的“口蹄疫o型、亚洲1型二价灭活疫苗研制项目”

于**年分别荣获**市、****两级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两个新产品的研制成功,为企业创造了效益,为在疫情防控形势缺乏相应疫苗的关键时刻及时提供了有力防控武器。

**年,公司从基层管理者中公开选拔口蹄疫灭活疫苗工艺技术创新项目攻关小组成员。**以理论考试第一名的成绩入选,并参与细胞悬浮培养和抗原浓缩纯化新工艺研究与开发工作,促使公司口蹄疫灭活疫苗生产工艺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年前后,口蹄疫流行与防控形势异常严峻,**凭借在口蹄疫领域深厚的技术经验积累,主动担当国产化高品质口蹄疫疫苗研发小组组长职务。该项目属于国内首创,在关键工艺技术方面国际上发表的文献报道也甚少,更没有产业化方面的数据和信息可参考。面对压力和挑战,**带领团队经过300多个日日夜夜的反复试验、对比和分析,最终成功攻克各项技术瓶颈和工艺难题,开创公司独有、有效实用的抗原纯化与浓缩系统化工艺集成,并在国内率先推出真正达到国际标准的高品质口蹄疫疫苗。疫苗使用后对疫病防控效果极其显著,受免动物几乎达到100%的保护,该产品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销售额逐年上涨,**年至**年,累计销售额高达近40亿元,创造了行业奇迹。

**年-**年期间,**兼任生产部经理,既负责口蹄疫疫苗生产技术管理,又要承担车间扩产改造项目的组织协调工作。经过整整一年的努力及全面协调与统筹管理,最终取得“稳定生产、技改扩产”双丰收。技改项目按期圆满完成,顺利通过农业部gmp专家组的核查验收;

国内最大的5000l悬浮反应器的投产使用,促使公司口蹄疫抗原年产能达到国内第一、全球领先水平,再次谱写了公司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伟大篇章。

**年-**年,针对国内最新流行的猪塞内卡病毒病疫情,**带领创新团队及时反应,快速出击,仅用2年多时间就成功研制出安全性高、稳定性好、保护性强的悬浮培养工艺灭活疫苗。目前,该产品正在申请新兽药证书,为及时、有效防控该疫病奠定了重要基础。

【篇三】

**1983年从清华大学高电压技术专业毕业,来到**电力科学研究院工作。**年,是实现蒙电进京的关键年,当时,**的妻子正在怀孕,他依然参加了重点项目专家组的工作。为了解决**东西长约4000公里联网遇到的技术难题,**主持了全国首次35千伏过电压现场测试,连续奋战7天,操作260多次,终于选出了最佳方案,将过电压从峰值200千伏限制到了60千伏,攻克了真空开关截流过电压高的问题,填补了该项技术国内空白。

**年6月,他正在上海出差,晚上接到电话,**东郊变1号主变压器雷击起火。设备故障就是命令,他立即赶回**,连夜赶赴现场,当时有人提出把变压器返厂修理,而这需要3个月的时间和400多万的费用。更严重的是,如果在这个期间2号主变压器及线路再有异常,造成几万户居民停电,几十个企业将面临停产。可是,变压器瓷套都烧没了,变压器本体严重变型,220千伏、150兆伏安变压器着火的现场检修,国内没人干过,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技术难度太大了。他顶着失败的风险,细致检查变压器,发现铁芯和线圈整体是完好的。他据此提出,采用真空-短路联合干燥方法进行现场修复。在半个月的修复现场,他始终守在60多度的变压器旁,巡视着每一个工序,分析着每一个数据,评估检修的结果。最后,各项试验全部合格,变压器一次投运成功,实现了国内首台220千伏变压器着火后的现场修复。

**年、**年,**电网相继发生两起500kv罐式断路器瓷质套在防爆膜未破裂、运行正常条件下炸裂故障,炸裂产生的瓷质碎片散落于方圆60米范围内,且造成了多台电力一次设备受损,严重影响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500kv电力设备正常检修工作的开展。为此,**带头组建技术攻关团队,从复原后炸裂瓷质套管纹理分析、瓷质套管炸裂过程模拟推演及炸裂所需能量估算、瓷质套管内部场强三维分布计算分析、同型号套管炸裂录像多帧数据对比分析、sf6密度继电器响应时间实验以及在运500kv复合套管内部电场三维分布计算分析等多个方面,对500kv瓷质套管炸裂原因进行了深度分析,对防范措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sf6气体液化且在瓷套内壁形成自上而下的液膜是引发套管内电弧放电和此次套管炸裂的可能原因。

**用10年时间,建设了全国最大规模风电装机容量,每年减少粉尘和二氧化硫排放几百万吨。但是,风力发电地处偏远,电网结构薄弱,过电压问题突出,经常会造成电气设备的损坏。**为攻克这一问题,顶着呼啸的寒风,在零下30度的工作环境中检测设备运行参数。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带领高压团队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最终提出了变压器中性点电阻接地,馈线加装保护等技术措施,经过改造后的风电设备安全稳定性显著提高。

第二篇:销售员工匠精神事迹

在X销售公司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奔跑于全国各地,征战于如战场般的钢铁市场,用“骏马精神”推动“钢铁巨轮”滚滚前行。

作为X外埠营销人员,X凭着对销售工作的挚爱,以真诚感动着客户,以服务赢得了市场,与客户共同奏响了一曲曲华美的乐章。

X常说,“军令状”让我们时刻处在备战状态。每年的正月,都是中国人阖家团圆的时刻,然而这时,X销售公司外埠分公司的员工却依然在工作。这时的X也按照销售公司的“军令状”,开始对每一位外埠员工分解落实量化考核任务。

在X办公室的案头,放着一本《销售计划及指标分解明细表》,表上除了所销售产品的品种外,其它诸如资源分配、具体用户、销售负责人、生产厂负责人等等,均罗列得清清楚楚外,有一栏“竞争对手”格外引人注目。如他所说,知彼知己,才能心中有数。

战术有方,商场如战场,发挥团队作用才有战斗力。X年以来,X要求北京、天津、沈阳三家公司的销售人员做好市场调研,及时转变销售模式,开会时组织大家分析研究市场、讨论心得体会。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北京公司开创了管线钢在沧州地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销售局面。

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制管基地,沧州地区是各钢厂管线钢必争之地。为了拿下这块“难啃的骨头”,他多次带领业务人员来到这里进行市场调研,通过细致的工作和优质的服务,最终打开了沧州管线钢市场。

抛家舍业,风餐露宿不足以道尽一线销售的辛苦,抢占市场,秒记数据,时刻警觉的备战状态最是磨练人。家,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家,他们以四海为家;家,就是他们口中的本埠之家。这些奔跑在销售一线上的X骏马,为X的高质量发展立下了X功劳。

第三篇:工匠精神先进事迹二篇

工匠精神先进事迹二篇

【篇一】

**是****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热电厂检修班班长,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总是殚精竭虑,尽职尽责,将全部身心都融入到热电事业。面对工作上的艰难险阻,环境条件的恶劣变化,他从无畏惧,勇往直前,谱写了一曲曲电力工人的赞歌。

勤恳实干

创新奉献 **以日常工作为基础,从实际出发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并率领创新团队先后完成了火车厢冻煤清理、输煤系统粉尘治理、输煤系统优化运行等技术创新和攻关,同时提出原煤斗粘煤治理等多项技术难题解决方案。

为完成翻车机系统顺利交接及正常生产。**三天三夜坚守在岗位,待铁路专用线正式开通运行,翻车机系统全面进入正常运行阶段后。**克服人员少、技术经验不足等困难,在保障火车来煤正常接卸的同时,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攻关,确保翻车机系统顺利度过了调试和磨合阶段,并率领团队经过 2 个多月研究、设计、制造的翻车机专用清煤机为公司每年节约资金 105.7 万元,为确保火车煤顺利接卸,只要

有翻车任务**就在现场值班,随时处理出现的任何异常,确保安全生产,为**这个严寒地区冬季保供暖的民生问题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钻研业务

真抓实干 一个人只有有了责任心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承诺,只有有了责任心才能够正视困难勇往直前,只有有责任心才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塑立高尚人格。

**年,**热电厂 2*200MW 机组投产时,由于一直负责输煤检修工作的他以前没有接触过脱硫和除灰设备,甚至连很多设备的名字都叫不上来,负责这样的检修工作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是“一个头,两个大”。然而**并没有退缩,正式投产前他查系统、收集资料。一台接着一台的设备熟悉,一个系统接着一个系统的查找。设备结构、系统原理,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脱硫和除灰设备就已经了如指掌。机组投产运行期间,由于设计缺陷,设备运行期间出现一些状况,严重影响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输煤系统粉尘大、输煤皮带经常掉煤,根据存在的问题,**带领班组成员深入现场,查找问题存在的原因,研究制订处理方案,组织人员进行治理。经过 20 余天的治理使输煤系统的掉煤、漏粉问题得到根治。彻底改善了输煤系统的工作环境和稳定了设备运行。

吸收塔搅拌器机械密封泄漏时,由于没有进行过在线更换机械密封,需要停止吸收塔运行,排净浆液后方可进行更换,从来没有自主更换搅拌器机械密封的经验,面对拆卸困难,时间紧、任务重,**

带领班组成员查找资料、想办法,最终在摸索中成功进行了在线更换吸收塔搅拌器机械密封,从而保证了设备正常、稳定运行。为更换吸收塔搅拌器机械密封收集了一手原始数据和积累了拆卸、安装经验。

爱岗敬业

以班为家 熬夜加班、几天几夜回不了家对**来说都是家常便饭,每遇到紧急的设备检修工作或是检修工作进展到关键时期,为了赶进度、保质量,**同志吃住都在单位,直到设备稳定运行。

**年 12 月 31 日夜间,斗轮机悬臂皮带撕裂,造成斗轮机被迫停运,如果不及时抢修,将造成全厂因燃煤问题停运,势必会造成市区大面积停止供热。夜间室外温度零下 40 多度,这样的温度下哈气成霜、滴水成冰,然而**身先士卒,冲到检修第一线,组织班组成员有条不紊地进行抢修工作。他虽然满身是污泥,浑身感到彻骨的寒冷,但没有去避冷取暖,而是一心想着如何快速把抢修工作做好。经过通宵的轮翻苦战,在最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了抢修任务,恢复了斗轮机的正常运行,保证了发电“口粮”的正常输送。

【篇二】

入行 7 年的他,凭借吃苦耐劳、刻苦钻研成为焊工技术能手,更是在**年国际焊工“嘉克杯”中获得奖项。数年来,他在平凡的岗位上磨练自我,用实际行动充分诠释了新时代电力工人的责任与担当。他就是******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发电厂焊工**。

**年,18 岁的**如愿走进向往的绿色军营,部队的大熔炉练就了他过硬的业务能力,也磨砺了他坚毅顽强的品格,**年,退伍后的**加入**大家庭,将一身绿军装换成蓝工装,身份由一名战士转换成煤矿工人。**年,他按照组织分配,他转岗到**发电厂检修部锅炉检修班电焊组。在电厂,锅炉检修班是集脏、热、累、苦、险于一体的岗位,其中电焊工尤甚,许多年轻人都对此避之不及。“岗位有分工,行行都光荣。我是一名军人、一名党员,无论曾经的钢枪还是如今的‘焊枪’,我都要紧紧握在手中。”他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为尽快掌握焊接技术,**每天早来晚走,认真向老师傅学习。焊条的使用角度、焊接的电流强度、施焊的方法等老师傅的每个动作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遍遍地琢磨、练习。理论知识基本掌握了,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没那么顺利。焊接时经常出现“粘”焊条现象,收弧时会产生“缩孔”,焊接品质不理想让他异常烦恼。老师傅看到后对他说:“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焊工,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更要有良好的心态。” 他调整心态,继续苦练实干。为了练就臂力,他像在部队练习射击一样,在手臂上吊起砖头反复练习。为了练眼功,他的眼睛常被电弧光打得像个核桃。为了应对特殊的作业环境,他还练习左手焊接。为了适应高温作业,他在炎炎夏日穿着棉衣在操作间苦练。冬天,在几十米高的吊车上作业,风雪如刀割一般,他咬牙坚持着,夏天,40 度的高温加上厚厚的防护服有时管材还要加温才能施焊,温度达到200 多度,他默默忍耐着,日积月累的苦练让他总是旧伤未愈又添新

伤。成功从没有一蹴而就。正如部队里无数颗子弹的离膛而出,才能得到正中靶心的 10 环。工地上,也需要无数根焊条的燃烧殆尽,才能换来又平又直的焊口。在一次次艰苦的考验与磨练中,**的焊接技术日益精进,一般要五年时间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高压焊工,而**仅仅用了两年就成为焊接领域的“金焊手”。从焊接领域的新手“小白”华丽转身成长为行家里手。

**年 6 月,厂里开展 3 号机 A 修,要对燃料碎煤机环锤、筒体进行修复,老焊工都知道,每次遇到这种工作身上都要脱层皮,瘦好几斤。因为碎煤机筒体内空间狭小、密闭,煤粉飞扬,作业环境恶劣。**主动请缨,在狭窄闷热的空间里,他一干就是几个钟头,尽管身上布满星星点点的疤痕,手中的“焊枪”却从未偏离。在 4 号炉省煤器检修中,因省煤器管排间距限制,存在视觉盲区,部分焊口无法正常施焊。在高难度的工作面前,他没有打退堂鼓,凭借精湛的技术进行“盲焊”,仅用三天就完成了 30 根省煤器管焊接工作,且所有焊口一次合格率均为 100%。**年,厂里开展热网改造,大量焊接工作要在狭小的空间里进行,从前辛苦练就的扎实基本功,让他手持两三斤重的焊枪也保持纹丝不动,练就的过硬腿功让他能蹲上四五个小时。

当得知**年“嘉克杯”国际焊接大赛在株洲举办时,**格外激动。能够与众多高手同场切磋,既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同时也能展示草原青年职工风采。为了争取参赛资格,他尽量挤出更多时间练习,午休时间、节假日都与手中的“焊枪”共同度过。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成功成为**集团 13 人代表队中的一员。当年 6 月 6 日,比赛正式开始,

尽管他只是一个仅有 4 年焊龄的年轻焊工,但面对来自 21 个国家、地区的 71 支代表队共计 380 余名焊接精英,他镇定自若、毫不畏惧。握着手中的“焊枪”,他仿佛重回部队的训练场,平日里无数次的艰苦训练终于要在“战场”上迎来检阅。目光坚定,焊花飞舞,在如林的强手中,**向世界展现了**年轻职工的风采,最终夺得了钨极氩弧焊成人组个人单项赛三等奖。

**将在焊接工作中收获的沉稳细致、自信乐观的精神也延伸到了生活中,用行动感染和带动着身边的人,为身边人树立了榜样。工作几年来,不论何时,只要接到通知他总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每次遇到急难险重的活,他都会挺身而出担当重任,而他从未有过一句怨言。

“我永远牢记自己是一名军人,一名党员,从前我手中紧握钢枪保家卫国,今后我将用手中的‘焊枪’代替钢枪,为企业安全发展焊就一道道工整坚固的钢铁长城。”带着军人和党员的责任与使命,**正坚定自信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阔步前行。

第四篇:工匠精神先进个人事迹合集6篇

【篇一】

**工作多年来,从学习中总结,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结合工作实际撰写了多篇技术论文,分别在《中国电力》《**电力技术》等刊物上发表。他所负责的“丰镇1号机组通流部分改造后振动处理”项目荣获**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负责的“大型干式低NOx燃气发电工程及综合性能研究”科技项目获******科技进步三等奖。

准大电厂1号机组试运期间,制造厂提供的高压缸启动方式,由于排汽量无法满足空冷厂家明确提出的冬季空冷系统最小防冻蒸汽流量要求,DEH相应逻辑组态也不能满足现场要求,**主动请缨,提出在现场自主进行逻辑改造,在通过对其它电厂进行调研后,决定参照600MW机组控制逻辑,制定改造方案,并多次讨论研究,利用仿真试验对逻辑进行不断修改、优化,对控制参数进行整定,最终确定了启动程序及冲转参数,顺利实现了机组高中压缸联合启动一次冲车并网成功,圆满解决了制约机组冬季安全启动的技术难题,为确保机组按期投产并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他还先后协助解决了准大电厂和锡林电厂机组大修后振动大、轴瓦温度高等设备故障,准大电厂1、2号机低压缸变形处理,锡林电厂1、2号机调节级围带脱落处理、汽轮机断叶片处理,新丰电厂1号机高中压外缸裂纹处理等重大技术难题,消除了设备隐患,为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

**年,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达到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标准,他经过多方调研,提出采用脱硫除尘一体化协同技术方案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改造后两台机组的污染物排放均达到国家要求最低控制值,提前完成了节能减排任务,为碧水蓝天保卫战贡献了力量。

面对企业机组能耗指标偏高的困境,**年,他牵头实施了空冷机组乏汽余热利用改造项目。该项目一方面可以提高热能转化效率,大幅减少汽轮机冷源损失,改造后机组供电煤耗同比下降21.95g/kwh

,

**年,完成供电煤耗310g/kwh,全年可节约标煤价值**多万元,为企业减亏增效作出了突出贡献。另一方面增加机组供热能力50%左右,为呼市地区替代小锅炉供热,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清洁能源供热比例也有着实际意义。

**年,他主持将模型的预测控制先进算法和先进控制技术研究应用于金山热电公司两台300MW机组负荷、主汽压、气温等核心控制系统,取代传统前馈+PID反馈控制模式,解决常规策略在大滞后、多变量耦合过程控制时难以深入兼顾调节速度和稳定性的问题,显著提升了机组负荷跟踪性能,项目实施后,使机组AGC调节指标大幅提升,截至**年5月,“两个细则”累计奖励电量达到6027万千瓦时,为公司增加经济收益1705万元。

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通过细心观察,他发现输煤系统汽车卸煤沟挡煤帘由于挑杆与挡煤帘托滚配合精度太高,而且挡煤帘数量多,稍有误差,容易造成挑杆与挡煤帘托滚配合不当,受力不当,造成挡煤帘损坏,甚至脱落,影响电厂的正常运行。他在潜心研究并大量查阅国内外专业资料的前提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发明了一种新型牵引式挡煤板,用牵引式的挡煤帘代替原来挑托式的挡煤帘,用柔性接触代替刚性接触,并且“火电厂汽车卸煤沟牵引式挡煤板”和“火电厂汽车卸煤沟绞龙输煤装置”两项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目前已进入成果转化应用实施阶段。

【篇二】

**从**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毕业后一直在**生物药品有限公司就职,从事兽用生物制品生产、检验、研发及基层管理工作近20年。

**年,公司成立研发中心,**首批入选,成为一名研发工作者。**年-**年,**负责口蹄疫种毒选育项目,并筛选出免疫原性强、稳定性好的优质口蹄疫O型种毒。**年,“牛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研制项目”获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年-**年,**在口蹄疫灭活疫苗研发关键技术领域再次取得多项重大突破,他主要负责完成的“口蹄疫O型、亚洲1型二价灭活疫苗研制项目”

于**年分别荣获**市、****两级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两个新产品的研制成功,为企业创造了效益,为在疫情防控形势缺乏相应疫苗的关键时刻及时提供了有力防控武器。

**年,公司从基层管理者中公开选拔口蹄疫灭活疫苗工艺技术创新项目攻关小组成员。**以理论考试第一名的成绩入选,并参与细胞悬浮培养和抗原浓缩纯化新工艺研究与开发工作,促使公司口蹄疫灭活疫苗生产工艺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年前后,口蹄疫流行与防控形势异常严峻,**凭借在口蹄疫领域深厚的技术经验积累,主动担当国产化高品质口蹄疫疫苗研发小组组长职务。该项目属于国内首创,在关键工艺技术方面国际上发表的文献报道也甚少,更没有产业化方面的数据和信息可参考。面对压力和挑战,**带领团队经过300多个日日夜夜的反复试验、对比和分析,最终成功攻克各项技术瓶颈和工艺难题,开创公司独有、有效实用的抗原纯化与浓缩系统化工艺集成,并在国内率先推出真正达到国际标准的高品质口蹄疫疫苗。疫苗使用后对疫病防控效果极其显著,受免动物几乎达到100%的保护,该产品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销售额逐年上涨,**年至**年,累计销售额高达近40亿元,创造了行业奇迹。

**年-**年期间,**兼任生产部经理,既负责口蹄疫疫苗生产技术管理,又要承担车间扩产改造项目的组织协调工作。经过整整一年的努力及全面协调与统筹管理,最终取得“稳定生产、技改扩产”双丰收。技改项目按期圆满完成,顺利通过农业部GMP专家组的核查验收;国内最大的5000L悬浮反应器的投产使用,促使公司口蹄疫抗原年产能达到国内第一、全球领先水平,再次谱写了公司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伟大篇章。

**年-**年,针对国内最新流行的猪塞内卡病毒病疫情,**带领创新团队及时反应,快速出击,仅用2年多时间就成功研制出安全性高、稳定性好、保护性强的悬浮培养工艺灭活疫苗。目前,该产品正在申请新兽药证书,为及时、有效防控该疫病奠定了重要基础。

【篇三】

**1983年从清华大学高电压技术专业毕业,来到**电力科学研究院工作。**年,是实现蒙电进京的关键年,当时,**的妻子正在怀孕,他依然参加了重点项目专家组的工作。为了解决**东西长约4000公里联网遇到的技术难题,**主持了全国首次35千伏过电压现场测试,连续奋战7天,操作260多次,终于选出了最佳方案,将过电压从峰值200千伏限制到了60千伏,攻克了真空开关截流过电压高的问题,填补了该项技术国内空白。

**年6月,他正在上海出差,晚上接到电话,**东郊变1号主变压器雷击起火。设备故障就是命令,他立即赶回**,连夜赶赴现场,当时有人提出把变压器返厂修理,而这需要3个月的时间和400多万的费用。更严重的是,如果在这个期间2号主变压器及线路再有异常,造成几万户居民停电,几十个企业将面临停产。可是,变压器瓷套都烧没了,变压器本体严重变型,220千伏、150兆伏安变压器着火的现场检修,国内没人干过,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技术难度太大了。他顶着失败的风险,细致检查变压器,发现铁芯和线圈整体是完好的。他据此提出,采用真空-短路联合干燥方法进行现场修复。在半个月的修复现场,他始终守在60多度的变压器旁,巡视着每一个工序,分析着每一个数据,评估检修的结果。最后,各项试验全部合格,变压器一次投运成功,实现了国内首台220千伏变压器着火后的现场修复。

**年、**年,**电网相继发生两起500kV罐式断路器瓷质套在防爆膜未破裂、运行正常条件下炸裂故障,炸裂产生的瓷质碎片散落于方圆60米范围内,且造成了多台电力一次设备受损,严重影响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500kV电力设备正常检修工作的开展。为此,**带头组建技术攻关团队,从复原后炸裂瓷质套管纹理分析、瓷质套管炸裂过程模拟推演及炸裂所需能量估算、瓷质套管内部场强三维分布计算分析、同型号套管炸裂录像多帧数据对比分析、SF6密度继电器响应时间实验以及在运500kV复合套管内部电场三维分布计算分析等多个方面,对500kV瓷质套管炸裂原因进行了深度分析,对防范措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SF6气体液化且在瓷套内壁形成自上而下的液膜是引发套管内电弧放电和此次套管炸裂的可能原因。

**用10年时间,建设了全国最大规模风电装机容量,每年减少粉尘和二氧化硫排放几百万吨。但是,风力发电地处偏远,电网结构薄弱,过电压问题突出,经常会造成电气设备的损坏。**为攻克这一问题,顶着呼啸的寒风,在零下30度的工作环境中检测设备运行参数。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带领高压团队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最终提出了变压器中性点电阻接地,馈线加装保护等技术措施,经过改造后的风电设备安全稳定性显著提高。

【篇四】

人物名片:****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压水堆元件厂扩建车间干法二氧化铀粉末制备组组长,**集团公司技术能手,**草原英才,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劳动模范,**工匠,全国技术能手。

**于1988年开始从事铀化工转化工作。**年,****公司开始重水堆元件生产线的建设,在化工生产线中型试验期间,他担任分课题组副组长,完成了对铵盐沉淀及吸附岗位实验生产能力和各项数据的整理工作,为重水堆元件厂化工线的建设和生产提供了宝贵资料。

**年,由于建线需要,他又被抽调到****公司压水堆元件厂化工车间,承担化工生产线的建设和调试攻关任务。在试生产过程中,出现离心机出料口、下料管路频繁堵料现象,他及时与技术人员共同查找原因,通过在离心机出料口处增加注水装置,加大了物料与设备内壁的润滑度,从而使物料能够顺畅进入干燥系统。这一举措进一步优化了工艺,确保了生产稳定运行。类似这样的技术改进,他先后完成了大大小小近百项,为铀化工生产线的正式投产和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

**年,国家重点项目AP1000核燃料元件生产线在****公司开工建设,**担任干法生产线组长,又一次承担起攻关重任。建设期间,他几乎每天都加班加点,认真查阅图纸资料,钻研工艺技术和设备功能,及时向施工单位提出整改问题100余项,极大改善了工艺技术和操作条件。经过他和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公司第一条干法生产线全线贯通并顺利启动,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为我国第三代核电燃料元件生产线的投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国家重点科研专项示范工程、全球首条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生产线调试期间,**一头扎在调试一线,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艺,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瓶颈。在卧式溶解槽调试期间,水浴加热系统循环不畅,严重制约了调试进度,并且存在物料泄露造成循环水污染的风险,针对这种情况,他果断提出在加热水路上加装积水箱,顺利解决了该问题。在原设计中,气化罐进检测罐管道上阀门为电磁阀,在生产时造成气化罐无法保压,他结合相关生产经验,提出在该电磁阀前加装手阀,并通过该阀控制气化罐排气量,使罐内压力维持在稳定值附近,有力保证了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他还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为高温气冷堆元件生产线按计划节点运行投产提供了保证。目前,该生产线已全线运行,标志着我国核电燃料元件生产技术水平已达到世界前沿。

对于节能降耗,**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自己动手解决难题就是一种节约。”在某产品生产工艺中,一度出现盐酸消耗量偏高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他认真分析和观察工艺过程,通过数月无数次的试验,反复摸索计算,最终确定了合理的工艺数据,使盐酸单耗下降了0.1吨,仅此一项就节约生产费用30万元。在某产品生产过程中,原料形态多样,成份复杂,专业物料占用量大,收率低,严重制约着工艺的产量达标及产能提高。为解决这一难题,他利用业余时间查阅了大量资料,进行分析论证,在原有工艺基础上提出了混酸溶解的新工艺方法,缩短了工艺生产线,降低消耗10%,收率提高1.5%,因而盘活资金50万余元,此工艺已申报成果专利。在某低碳产品生产过程中,一度出现铁、镍元素超标问题,严重影响了生产线的正常运行。面对难题,他没有退缩,认真查找原因,排除各种可能性,最终确定了导致杂质超标的原因是在沉淀和煅烧过程中引进了杂质,并制定了沉淀后晶体酸洗法和煅烧尾气快速转移法,从而保证了该生产线的正常运行,为该产品的按期交货打下了良好基础,也为公司增收节支近百万元。

【篇五】

在我军新型装甲车炮和舰炮研制的漫漫征程中,**在一系列主战装备型号项目工程的生产设备、改造、维护保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先后攻克2万安电解螺旋拉床的设计、调试、工艺实验和数控车床小件连续加工系统的设计、调试等多个精密加工设备技术工艺难点,完成技术攻关70

余项。他带领所在大师工作室成员完成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百余项,获得国家专利3项,形成论文7篇,创造经济效益3500

余万元。尤其在某型大口径火炮关重工艺设备的自行设计调试中,他提出多项先进方法和工艺,并展现出独树一帜的技术绝技,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和提高了装备质量和可靠性,成为兵器工业精密数控设备领域当之无愧的杰出人物。

**年,**代表公司首次参加兵器集团技能大赛就取得第一名,连续3年摘得**技能大赛第一名,还在**年第十一届“振兴杯”国赛中取得了第9名的好成绩。

**独创的“数控设备快速故障定位操作法”,有力保证了设备加工精度和设备完好率,将设备完好合格率提高到99.7%。凭借“故障快速定位法”这一绝活,**多年来先后攻克了**

余次设备维保技术难题。特别是在某阅兵重点装备生产线保障过程中,**完成多个瓶颈问题的攻关保障任务,在工作室成员配合下,组成“24X7”保障小组,圆满完成了保障任务。

**主动承担要求高、难度大、没人愿意接单的难题。某次,单位接到任务,要在极短时间内设计制造一台专用数控设备,专门用于某型国家级型号试验项目,这批产品对精度要求极高,且尺寸巨大,现有设备无法加工,这类设备又属于外国对我国的禁运禁售设备,无法购买,国内又没有厂家制造,由于任务急,难度大,**组织工作室成员以及联合其他工作室的大师们连续奋战13个多月,连破十余项技术难题,最终成功设计制造了国内首台2万安数控电解螺旋线专用机床,顺利完成工艺实验,有力保障了某国家重点型号项目试制的关键节点,得到公司及军方代表的高度赞誉。

**对自己的技术从不吝惜,长期坚持向其他同志传授技术,他把多年的读书笔记、操作经验编写成培训教材,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技工。同时,他依托自己的工作室,对青年技工进行培训,带出的徒弟先后完成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QC成果等30余项,每年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达百万元。

除了在岗位上带徒授课,**也积极参加行业活动,**年,他被中国国防邮电职工技术协会聘为数控维修保障专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工作中,他总结编写了《840DSL常见故障排除》《828D数控系统升级改造实例》等内部员工培训教材。在职业能力鉴定工作中,他于**年取得了电工高级考评员资质。他作为指导教师和考评员,累计上台授课达800多课时。**年,**作为**代表队的技术指导带队,参加了第六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决赛,与国内强队进行了交流,锻炼了我区本职业队伍。

【篇六】

人物名片:全国煤炭系统技术创新能手,**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煤炭系统技能大师,全国能源化学系统大国工匠。

**年,**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一矿机械厂任技术员,在25岁时就由一名技术员成长为机械厂主管技术和生产的副厂长,成为当时矿里最年轻的科级干部。

**年4月,我国铁路进行第六次大提速,对煤炭装车提出了新的要求,哈尔滨铁路局以外的火车皮进行煤炭装车时,煤炭高度不许高出车厢高度,如果按标准进行装车,平均每节车厢要少装4吨煤炭才能满足不超高的要求。这就出现了亏吨现象,按沈阳局平均运费200元/吨计算,公司年产量**万吨左右,每年造成经济损失3000万元-5000万元。这在全中国乃至世界来说都是个新课题。当公司领导将整个项目的设计、加工和安装工作交给**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带领安装人员每天早出晚归,克服部件重、高空作业、车皮通过影响施工等困难,经过连续50天的奋战,终于完成了研制任务,将高出车厢的煤炭压到和车厢高度一样的高度,同时也达到了车厢规定的装载吨位,完全解决了煤炭超高和亏吨问题。此成果现在被国内多家煤炭企业采用,每年为各企业挽回因亏吨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几亿元以上。

**年,公司决定在储装中心快速装车站新建一套车皮降高装置,要求必须做到车皮一次性通过完成煤炭的装车、平整和喷淋降尘三项工作。他提出对整个设备进行全自动控制的设想,经过两年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年正式投入运行,成为国内第一个实现全自动控制,降高效果最好的车皮降高装置,大大缩短了车皮站停时间,同时,避免了因煤炭运输产生的扬尘对铁路沿线造成的煤尘污染,此项目目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连加拿大的跨国煤炭企业集团都非常感兴趣,要来国内进行考察。**年,此项目获得****职工经济技术创新项目一等奖;**年,获得全国煤炭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

**年,公司筛分厂进行二级破碎机至工业广场锅炉房输煤系统的刮板机及二破下分煤漏斗设计制作与安装。**设计院设计的方案,漏斗安装需要10天,而且筛分系统集中控制线路需改线,暖气管路需改线,工程量大,还影响外运装车10天左右,少销售100万吨煤炭,损失巨大。听到消息后,他立刻到达设备安装现场,对现场房屋和立柱、漏斗等设备进行了尺寸测量,回到家中连夜进行设计,大胆提出不用设计院的方案,采取将分煤漏斗的安装位置由皮带机机尾滚筒后方安装改为右侧,转载刮板机也由后方安装改为右侧安装的方案,这样漏斗不用重新制作,使用现有的漏斗即可,只是需要在现在的漏斗侧面开个口,加入一个自制的可调节输煤量的翻转漏斗即可,而且筛分系统集中控制线路和暖气管路也无需改动。公司领导研究后采纳,在储煤仓满仓的情况下进行漏斗安装工作,漏斗安装只用了4小时就完成,而储煤仓内的存煤可以保证12小时的装车需要,没有影响到外运装车,为公司挽回经济损失1200多万元,获得公司嘉奖。

第五篇:地铁项目副经理工匠精神先进事迹材料

我叫X,现任X公司X号线X标项目副经理。从十年前刚毕业的毛头小伙到现在的“企业工匠”,我一路参与见证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回想起十年来的风风雨雨,从所学专业到为我所用的转变,顿感心潮澎湃、豪情满怀。我先后参建了X等多个项目,为集团公司、公司扎根国内特别是X地铁市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创新实践让“小道”变“通途”。X地层有着不同别处的特殊性,存在着砂卵石“骨架”效应,掘进扰动易引起地面坍塌。X年日本专家在X实验后,曾提出此地层不适合采用盾构法施工,X地层也被称为是盾构机司机的坟墓。

参与X地铁施工以来,我没有被“坟墓”的说法吓倒,从最初一名普通的盾构司机,一路攻坚克难、披荆斩棘,后来带领整个盾构团队团结一致、精益求精,在“遇见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的反复学习实践循环中逐步成长起来。

在X地铁X号线X标建设中,作为一名盾构司机,我根据盾构掘进特点,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大胆创新。在盾构掘进X环后首次开仓时,我发现盾构掘进扭矩大,出土多,出现难以掘进的难题。这时,我提出在中心位置采用中心加水冲刷和泡沫以及膨润土改良渣土的方案,通过实践,该方法提高了掘进速度,防止超挖,在避免地面坍塌的同时,将施工深圳地铁X号线时的盾构掘进刀具消耗成本X-X元/米,降到了X元/米,极大地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并成功穿越了“努力餐厅”等多个重大风险源,连续穿越了X米的建筑群,创造了第一个始发第一个接收的优异成绩。

通过日积月累的实践经验,最终我成功掌握了X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技术,成为了X市场上的盾构掘进专家,打破了日本专家的结论。在X年X月集团公司举办的技能比武大赛中,我个人获得了盾构机司机比武大赛一等奖,并荣获“贡献奖”称号,我所在的项目也获得“铁建杯”称号。

降本增效推进新思路。在推进施工进度的同时,我也秉承着为企业降本增效的工作态度,致力于形成“低成本、高质量”的良好局面。在X地铁X号线X标项目的盾构施工中,我主导了盾构机S-X/X的刀盘耐磨改造设计,带领架子队完成了X米盾构掘进不换刀的记录,将刀具成本又从X地铁X号线的X元/米降低至X元/米,并顺利穿越了众合纸箱厂、物流园等风险源点,助力项目取得全线首家“安全文明工地”称号,创造了全线首家盾构始发标段、首家双线贯通标段,在X个土建标中信用评价第三名、中铁建系统内施工第一名的好成绩,并获得了X年中铁建股份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称号,项目形成了以干促揽的良性发展局面,为集团公司顺利中标X地铁X号线X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在参建X地铁X号线X标项目期间,我带领盾构施工团队在复杂地层中顺利穿越沙河、运营铁路线X处X股道、X环线桥等重特大风险源,实现了X天贯穿一个盾构区间的记录,改写了X盾构施工进度的历史,创造了X市双线贯通新纪录。项目在全系统内综合排名始终名列前茅,为公司拿回票子、扛回牌子、挣回面子,赢得了业主的刮目相看,为公司顺利中标X号线X标奠定了基础。

在目前的X地铁X号线项目的施工生产中,我和我的团队运用这些年积累的专业知识,通过强化管理、严控技术,将复合地层(砂卵石+泥岩)沉降始终控制在Xmm以内,谱写了地铁建设的新篇章。十年磨一剑,一朝是锋芒。我将把过去的成绩化作前行的动力,站在新起点上,以更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提高,为集团公司、公司的发展再立新功。

上一篇:工程投标合作协议书下一篇:工程经济学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