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带来的三个思考

2023-04-28

第一篇:营改增带来的三个思考

浅议建筑业“营改增”对建筑企业带来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摘 要:自2016年5月1日起,建筑业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建筑业“营改增”将会完善现有税制体制、刺激投资、振兴经济,减少流转环节中的重复征税问题,最终实现国家结构性减税的目的。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遇到许多问题。文章从界定“营改增”、“营改增”对建筑业带来的总体影响、实施“营改增”对建筑业的重要意义等概念出发,分析了建筑业在“营改增”后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了建筑企业解决“营改增”问题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建筑业 “营改增” 挑战 策略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5-122-02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营改增”涵义

所谓“营改增”,即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简称。1993年“分税制”改革伊始,由于我国政府财力有限,税务征管水平较低,税制结构以流转税为主,增值税和营业税并存。增值税和营业税是调节我国商品和劳务流通的两个最主要税种,其中,第二产业(工业)主要由增值税调节,第三产业(服务业)主要由营业税调节。相比而言,营业税税制简单,易于征管,但存在重复课税、阻碍分工合作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营业税的长期实施延缓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为了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自2012年1月1日起,我国在上海、北京等11省市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了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工作,己经取得了较为成功的转型和宝贵的经验。根据“十二五”规划的要求,2015年我国进一步推动建筑行业的“营改增”,全面启动建筑业“营改增”工作,完善增值税链条。近年来,随着“十二五”规划的逐步落实,建筑业“营改增”也全面启动。经国务院批准,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建筑业纳入试点范围。从现有结果看,建筑业“营改增”将会完善现有税制体制、刺激投资、振兴经济,减少流转环节中的重复征税问题,最终实现国家结构性减税的目的。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遇到许多问题。

(二)“营改增”对建筑业带来的总体影响

“营改增”对建筑业企业运作方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财务人员、合同选择等几个方面。

在财务人员方面,由于从营业税改到增值税计税,导致记账方法不同,会计核算方式和税费缴纳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在财务管理上,财务报表的结构受到影响,另外独立核算增值税,增大了财务管理的难度;同时企业还得注重对财务人员安排进行新规定的理论学习和考试培训,设立独立的相关部门做好充分的相关准备。

在合同选择上,建筑业企业多是承包和分包结构,分包商的规模以及管理程度参差不齐,会计核算也不见得都齐全,这导致有的分包商可能不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所以这导致了建筑业企业在进行分包商合同的选择上有了更多的余地,可以选择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分包商,可抵扣的税额可以用来人员管理、提高劳务待遇、改善工程质量等方面,合理地转嫁了税负,减轻企业负担,以此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同时,在采购方选择,是否主辅分离,是否业务外包等模式上,“营改增”的改变为建筑业企业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三)实施营改增对建筑业的重要意义

一是可有效避免重复征税。在以往税收管理体制中,建筑业按照计价收入的3%计征营业税。作为工程成本中的各种原材料、购入的机械设备等的进项税不能抵扣,形成重复征税。“营改增”后,建筑业企业一般纳税人的此类进项税可以抵扣,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行业重复征税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成本。二是促进建筑业施工生产方式转型。现阶段我国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工费在建筑企业成本中所占比率相对较高,目前大部分人工成本无法抵扣进项税。而“营改增”实施后,购买机械设备缴纳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从而有助于促进建筑企业先进机械设备投入的动力,促进建筑业施工生产方式的转型。

二、建筑业在“营改增”后面临的挑战

(一)发票管理机制不完善

一方面,营业税制下以单一的营业收入为计税基数,税率固定,建筑业企业往往不重视购进材料物资、设备的发票管理。长期以来,除了钢材的购进可以取得相应增值税专用发票外,建筑业企业的供应商大多是个体工商户和农民,这些供应商难以开具合规的、可用来抵扣的进项税发票。另一方面,建筑业的周期性问题也产生了物料供应、资金给付以及发票流转在时间上的不一致,建筑业企业取得可抵扣的进项税发票的时间滞后于真正的物料使用时间,难以在当期进行抵扣。此外,建筑施工企业的下游供应商因自身资质问题,常常不能开具合法真实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难以做到发票抬头与企业名称、合同签订者一致。即使在规范了合作供应商后,建筑施工企业获得能够大幅度抵扣11%销项税率下高额税负的进项税也存在着结构性障碍,即下游供应商适用税收政策及税率存在问题。因此,下游供应商的适用税率、开具发票类别、开具时间也应纳入发票管理机制中。若不实施?m应增值税制下的发票管理机制,关注发票流转时间,与下游供应商明确规定发票相关事宜,建筑业企业在面临高额的销项税的同时只能拥有极不匹配的可抵扣进项税。

(二)建筑业下游增值税抵扣链条不完整

增值税的优点在于其抵扣链条的完整性。但目前建筑业的许多下游企业,如房地产业还未实施“营改增”,房地产公司开发的产品,例如商铺、商场、写字楼自己持有经营,这些产品所耗用的建筑材料和建筑公司提供的建筑劳务部分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再如,一般纳税人销售自产的包括建筑用和生产建筑材料所用的砂、土、石料等货物,可选择按照简易办法依照3%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同时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此,建筑企业购买的砂、石料、混凝土等,如果是从按照简易征收办法纳税的供应商处采购的,则建筑企业只能获得增值税普通发票,不能抵扣进项税金。这些建筑材料在建筑行业施工成本中所占比重很高,会严重影响行业的盈利水平,给建筑业“营改增”带来一定的难度。

(三)会计核算难度增加

营业税的核算只涉及收入的多少,用收入乘以税率即可计算应纳营业税,税基相对固定,税率恒定。但“营改增”后,进项业务与销项业务均涉及增值税核算,会计核算难度增加。首先,体现在税率的复杂性上,17%到3%不等的多档及多类别税率易造成企业的核算复杂化,若不进行分类核算,按照税法规定有可能从高征收,会增加企业税负。其次,抵扣核算涉及税务行为发生时间、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时效性、进项转出业务等一系列的复杂会计核算内容,对企业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会计核算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建筑企业解决“营改增”问题的具体对策

(一)主动接受“营改增”

“营改增”是我国税制改革重要的有创新性的一步,初衷便是给企业减轻税负,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企业应该考虑到初期改革会带来不适应,事先从思想上和行动方面做好准备工作。认真学习《增值税暂行条例》和“营改增”配套实施细则,刻不容缓地开展增值税相关知识的各种学习,首先得学好专业基础知识例如税务和财会,然后再对具体实际情况找相应的解决措施。思想上企业不能存在抵触或回避心理,应该积极去面对这种变化,及早准备。行动上,通过完善自身管理,日常经验规范化,加强内部控制,实行精细化管理,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增加进项税的抵扣额,减轻企业税负负担。这些都需要企业优化自身资产结构,在营改增后增加固定资产投入,从提高企业机械化生产水平促进企业生产力提高,从而提高获利能力,这也会增强建筑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竞争能力。“营改增”过渡时期,建筑业企业可能会有一些不适应的地方,处理不好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所以企业应该行动起来,尽可能抵消“营改增”对建筑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把“营改增”看作是倒逼建筑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机遇,变为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契机。

(二)完善专用发票的取得和管理机制

第一,加强增值税发票取得的管理。建筑企业在采购原材料时应尽可能选择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供应商,完善供应商的选择机制,加强建筑合同以及增值税发票的管理,尽量选择一般纳税人为供应商并在签订采购合同时注明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当供应商为小规模纳税人时,应该在合同中要求供??方到国家税务局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对于施工和设计业务分包尽量选用有资质的一般纳税人,确保进项税全额抵扣。尤其对砂石料等基础资料的采购把好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关。确保做到货、钱、票的三统一,否则会有增加增值税的风险。第二,完善合同消除抵扣“不确定性”。企业应在签订的各项合同中明确款项的到款时间“甲供材料”开具发票和结算流程可以变为委托方、建筑企业和供应商签订三方协议,供应商给建筑企业提供可抵扣的进项税发票,建筑企业开具同样金额发票给委托方,尽力消除取得专用发票的“滞后”以及由业主取得的不确定性。第三,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一是建筑企业加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用机械技术代替人工老大降低对劳动力的依赖,从根本上减少人工成本;二是国家可以考虑减少对固定资产的抵扣限制,对“营改增”之后取得的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年限由2年扩展到更长期限。

(三)全面梳理下游供应商

下游供应商的资质将对建筑业企业的税负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建筑业企业应对签订的内包合同做出更加详细的规范,明确指出施工企业在选择材料供应商时,将能否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作为选择材料供应商的基本条件。同时,企业管理部门也应提供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材料供应商名单,引导项目施工部门从名单中的供应商订购建筑材料。企业的财务部门还应严格控制工程款的发放,合理安排进项税额的抵扣进度。

(四)改变原有的合同模式和会计核算模式

为了避免出现混合销售和兼营的情况发生,要改变原有的EPC总包合同模式,对设计、采购和施工试运等业务分开签订合同,采用不同的增值税税率,如果没有条件拆开合同,也需要在合同中明确各自业务的内容和金额,分开核算分类业务的收入和成本,才能采用不同的增值税税率,减少不必要的从高征税。

参考文献:

[1] 吕庆虎.浅议“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分析[J].财会学习,2016(23):147-148

[2] 郑会婷.“营改增”给建筑业带来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价值工程,2016(32):39-41

[3] 贾朝华“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J].财会学习,2016(18):153-154

(作者单位:宁波创新兴达石业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000)

(责编:赵毅)

第二篇:“营改增”后企业税收筹划的思考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营改增”后企业税收筹划的思考

“营改增”后企业税收筹划的思考

摘要:随着“营改增”方案由试点到逐步向全国推广,其对企业的影响正在不断显现,也将会改变现存的流转税收格局,企业在改革中能否顺利的过渡并适应这种变化将会对企业的利益产生直接影响。本文对“营改增”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简析,并分析了其对企业产生的影响,为企业面对“营改增”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营改增;企业税收;筹划;思考

“营改增”政策的出台对企业产生的影响正不断深化,企业能否在这次税收机制改革中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有效利用改革的优势,是保障企业顺利过渡的重要条件,也是保障企业利益的要点。因此,在实践中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做好应对“营改增”的准备,积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是至关重要的,要给与高度的重视。

一、营改增内容及其原因简析

营改增指的是将原有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更改主要涉及征税的范围与征税的税率。其中征税的范围主要涉及到一部分现代的服务业(信息技术的服务、物流、咨询服务、研发与技术服务业、文化创意服务业、有形动产的租赁服务)和交通运输业。在税率方面在原有13%、17%的基础上,增加6%与11%两档的税率,其中有形动产的租赁服务为17%、交通运输业的服务为11%、现代服务业的其他五项为6%、年应税服务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下的行业(主要针对交通运输业与部分现代服务行业)一般采用简易的征税方式,其征收率为3%。

我国之所以出台营改增的税收政策主要的原因是原有的营业税存在一定的缺陷。从涵盖的范围上讲,营业税不能够覆盖目前许多的新兴服务业;从征税的计算方法上,大多数行业实行的是全额征收而非差额征税,同时税收的负担较重、出现重复征税的现象。特别是许多服务行业的营业税可以比同规模的工业企业的增值税高百分之二十左右。虽然国家针对这一现象采取了很多的解决措施,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面临着新兴企业的不断产生,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营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改增是必然的选择。

二、营改增对本企业的影响

随着营改增的推广,作为油田企业在税制改革中税收的缴纳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油田企业其经营业务也涉及到交通运输以及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方面。从营改增的改革范围与征税税率方面来看,对企业的影响是很大的。总体来讲企业的税负是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其进项抵扣的项目有所增加,如劳务接受方所支付的应税劳务费可以按照规定的税率计算抵扣为进项增值税、外部交通运输业与部分现代的服务业的增值税发票也可以抵扣进项税,这些都可以减少增值税额的实际缴纳。企业要利用增值税政策的优势,做好自身的税收筹划,减轻企业的赋税,以提高企业利益。

三、营改增后企业税收筹划对策

1.增值税进项的税收筹划

首先,增值税相对于营业税最大的特点是作为一般纳税人可以进行税款抵扣,因此,提供一定量的符合规定的进项税抵扣凭据可以减轻企业的税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企业可以优先选择同能够开具进项发票的单位合作,这样就能够增加进项税的抵扣额。其次,营改增后企业内部的业内服务不再重复征收营业税,因此可以利用此政策对公司进行专业的分离,把涉及到现代服务业的业务分设成子公司,这样子公司之间可以开具合法的增值税发票并进行抵扣,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整体的负税。此外,公司要加强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及时索取专用发票,在规定期限内认证通过,并在合同中明确增值税发票的税率,以降低税务风险,发票的管理关键是要保障其合法性、合规性,避免无效、虚假的发票影响抵扣,给企业带来财物损失,并易被定义为偷税漏税。

2.合理利用税收的优惠政策

在“营改增”中各地区为了减轻对企业的税负影响,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对税改后负担增加的企业给予过渡性财政扶持。比如设立了财政扶持资金,同时国家对开发咨询、研究以及技术转让等环节所产生的增值税进行了一定的减免,而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服务,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企业如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有效、合理利用这些优惠政策就能够减免税收负担,可以根据企业的特点进行整改并将符合条件的进行申请、享受政策的补贴,进而保障企业的利益。譬如针对我们水务企业,可以将水处理技术研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的增值税进行及时的申报以减免增值税。

3.适时进行不同类别纳税人的转换

增值税的纳税人主要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的纳税人两个类别。在实际的申请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申请不同的类别。经测算营改增后试点行业若为小规模纳税人,其整体税负必然降低,如为一般纳税人其增值率必须是在一定比率下整体税负是下降的,否则税负就是上升的。此时企业可以根据内部的具体条件通过适当的业务拆分、建立子公司等方式,从而使一些业务可按小规模纳税人的要求缴纳增值税,因此要合理利用纳税人身份进行筹划,达到节税的目的。

四、小结

营改增是有效应对营业税重复征税、适应新型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改制的过程中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企业只有及时应对以适应这种转变,做好税收筹划,才能够顺利过渡,才能够继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一兰:议“营改增”对建安类电力企业的影响及筹划[J],纳税筹划,2010年第5期.

[2]黄翠玲:浅议营改增对企业税收的影响[J],财会研究,2012年第4期.

[3]刘小龙:“营改增”之后企业税务筹划管理的研究—以上海地区“营改增”的试点企业的具体实施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年4月第8期.

[4]杨 明:围绕营改增做好煤炭企业税收筹划[J],煤炭经济研究,2013年5月第5期.

------------最新【精品】范文

第三篇:对“营改增”物流企业涉税风险的几点思考

为了解掌握物流企业“营改增”的税收管理及税收政策执行情况,区局税收风险应对,在第二季度重点对物流企业进行了风险识别和税收评估, 笔者在工作中发现“营改增”后物流企业受其经营模式、会计核算方式、税收征收方式的影响,容易形成利益驱动的洼地,导致不法现象出现,产生涉税风险。国税在征管和组织收入方面也存一定的执法风险。笔者针对营改增后物流企业存在的涉税风险,对加强行业税收管理、防控税收风险,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和建议。

一、营改增物流企业范围及有关概念:

物流企业是指从事物流活动的经济组织,是独立于生产领域之外,专门从事与商品流通有关的各种经济活动的企业,是在商品市场上依法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具有法人资格的经营单位。具体来讲,物流企业是以物流为主体功能,同时伴随有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此次“营改增”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在现行增值税17%和13%的两档税率基础上,新增11%和6%两档低税率。根据物流企业所涉及到的不同方式,其应纳税率可分为11%、6%和17%三个不同的税率档,一般纳税人的物流企业采用抵扣制度,即用于生产经营的外购燃料、外购设备和外购劳务等取得的进项税额允许抵减销项税额,企业“应纳税增值额=应税销售额×税率-抵扣额”。小规模纳税人,即采用“应纳增值税额=应税服务的销售额×3%”的公式计算应纳增值税。

二、“营改增”后物流企业存在的涉税风险:

(一)少计收入少缴税款,违法现象有所抬头。

调查中发现:国税政策与货运物流企业的实际情况存很大的差距,如:企业不能完全做到“车辆统一调度”,不能完全做到“全部收支统一核算”,仅仅就开票部分申报收入,物流企业有利用部分散客不需要货运发票的机会,在财务核算时少计经营收入、少计应缴税款。存在漏报应税劳务收入,漏缴申报税款现象。企业有补税:100%,滞纳金:每日0.5‰罚款:50%~500% 的税收风险。基层国税部门面临被检察机关追究失职渎职风险。

(二)人为提前或推迟收入,引发行业管理隐患。

物流企业签订定期运输合同所约定的服务期限通常是跨会计年度的,因此这就要求在会计核算时应依照会计制度的规定正确划分劳务收入所属的会计期间,即在同一会计年度内开始并完成的劳务,应当在完成时确认收入;若劳务的开始和完成时间分属于不同的会计年度,在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情况下,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完工百分比法(完工进度或完成的工作量)确认相关的劳务收入。然而在这次纳税评估中,我们发现:有些物流企业人为提前或推迟计税收入。仅以当期开具发票的金额确认当期实现的劳务收入,不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存在提前或推迟计税收入的涉税风险。

(三)企业经济行为复杂,会计核算、纳税申报有待提高。

现有税法大都采取属地征收的原则,即纳税人在经营行为发生地缴纳应纳税款;但就物流企业从事运输业务的纳税人而言,其应当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很明显,这一规定禁止了经营性货运车辆的异地开票行为,忽视了经营性货运车辆在返程途中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比方说,机

2 构所在地为长沙的某物流企业承揽了从长沙至上海的单程货运业务,将货物运抵目的地后,为了降低车辆空驶率,通常会在当地货运市场承接返程货运业务,此时,该物流企业作为承运人因其不能开具发票而会给托运人造成损失,但如果承运人愿意提供一定价格上的优惠并能与托运人达成协议,就可以选择以现金方式进行价款结算,从而获得账外收入。目前,在物流业多以现金方式进行款项结算就是很好的佐证。物流企业将其返程途中产生的经营收入置于账外,而相关成本却在账内核算,这种财务核算方法使企业不但逃避了增值税及附加税(费),而且偷逃了企业所得税。

(四)企业税收遵从度低,混淆不同税率较普遍。

“营改增”政策对提供运输服务和物流辅助服务规定了不同的税目税率。《应税服务范围注释》明确,货物运输业务属于交通运输业,适用11%增值税税率;货运代理、仓储、装卸搬运、港口码头服务等物流业务属于物流辅助业,适用6%增值税税率。两者的税负存在差异,而物流企业在核算应税收入时,也乐于用低税率应税所得。如我们在这次对物流行业纳税评估中大多数企业都存在实为交通运输服务。不按货运交通运输业11%征税,而按运输代理业6%征税,引发涉税风险。就我们这次评估对8家企业就此问题企业补交税款达300多万。在评估中还发现物流企业运输主业和辅助难以区分,政策执行难度较大。运输服务和仓储装卸服务在本质上紧密相连的,人为划分不仅不适应运输行业一体化运作的需要,而且增加税收管理的难度。

(五)“低征高扣”引发“骗税”,财税改革有待持续推进。 “营改增”后物流企业争相攀比,都想适用低税率,有些企业还花很大力气在经营上作调整,并做一些税收筹划,申报按物流辅助业的货物运输代

3 理服务,适用6%低档税率,而抵扣税款接受受托运输企业开过来11%的专票,形成了低征高扣的现象,实际上这种操作不规范。如果企业确实为货物运输代理服务,存在虚抵进项的风险,受托运输企业提供交通运输服务应对委托运输企业开具11%税率的货运专票,而不是对货代企业开具11%税率的货运专票。其次我们还在这次调查中发现个别企业因采购物资和设备都是17%的税率,这意味着企业在进项上抵扣的税多,而在销项上征收的税少。这种“低征高扣”的情况,导致一些企业形成大量留待抵扣的进项税,自己的“抵扣指标”用不完,有些企业就会借此对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让“下家”企业进行抵扣,从而产生税收漏洞,造成国家税款流失。低征高扣现象的存在,也造成了不公平抵扣,使环环相扣的增值税链条不完整、不科学,留下了骗税的空间,必须加以封堵。

(六)企业所得税隐患凸显,税收管理压力加大。

“营业税”改为 “增值税”后,物流企业的会计核算相对更加复杂。企业的会计人员素质一时难以适应新的政策要求,从税收管理上,物流企业的运营模式、开票方式与税收政策规定存在冲突,国税部门难以了解企业运营业务收入的真实性。物流企业费用支出方式主要是现金,费用支出不规范,难以按照现代货运物流企业财务规定,准确核算每辆汽车运输的吨公里成本、费用和利润。大量现金支付费用,成本费用不实,国税部门无法核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出现收入与利润不匹配现象。据对 “营改增”后2015年区局国、地税23户共管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负测算,企业所得税贡献率仅为千分之零点三。行业利润率仅为百分之零点一二,远低于正常的行业利润率。

(七)代开虚开现象增加,发票违章隐患较普遍。

一是物流企业营改增后,部分企业由于税负提高,便千方百计地取得没有实际业务的扣税凭证,达到少缴或不缴税款的目的。例如某一企业2014年增值税进项税额50多万元,全部是品名为成品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方为某市石油公司,经询问,该企业运输线路很少经过某市,明显存在买票抵扣嫌疑。二是物流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填写的要素填写不全,漏填或者误填,不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填写要求予以填写,有些符合自开票纳税人基本认定条件的物流企业,不顾自开票纳税人在“未提供货物运输劳务、非货物运输劳务及由其他纳税人(包括承包人、承租人及挂靠人)提供货物运输劳务”三种情况下不得开具货物运输业发票的规定,为其他纳税人开具货运发票。有的不法分子利用低征高扣政策虚开发票,有的借即征即退、营业税差额扣除等优惠政策骗取税款,有的为骗取财政补贴资金虚开发票,这些都需要提前预防。

(八)经营模式杂乱隐蔽,财务核算不够健全。

物流企业业具有分散性、流动性和隐蔽性特点,挂靠经营普遍,实际车主和名义车主往往不一致;车籍所在地、企业注册地和实际经营地也往往不一致。受人员素质等制约,很少有纳税人按规定全面、准确核算。运输企业对挂靠车辆的经营难以全面掌控管理,无法做到按实核算收入和成本。营业税的征管相对落后,而增值税征收方式和手段都比较先进,采用发达的“金税工程”信息系统和严密的专用发票管理办法。在具体的税务实践中,物流企业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完善账务资料,加强信息化建设,避免税务风险也是国税部门面临的工作难点。

三、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对“营改增”物流企业会计人员的办税辅导。

“营改增”物流企业原来由于核算简单,营业税大都按差额征收,会计大多是兼职做帐,“营改增”后企业会计核算有较大变化,特别是增值税进销项核算,办税流程也有很大不同,建议企业加强企业会计人员的会计核算和办税流程、纳税申报的培训,逐户过关、一户不漏。

(二)加大对“营改增”物流企业的法制宣传。

物流行业税收难征易漏的根源之一是从业人员不知法,对有关物流行业税收政策不理解,被动纳税。如何才能让物流行业的业户由被动纳税转变为主动纳税?根本的一条路子就是把税法宣传辅导工作做到经常化、精细化,让物流行业的业户真正地懂法,提高企业税收纳税遵从度,税务机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助企业管控风险至关重要”。

(三)清楚增值税优惠前提,避免税务风险。

“营改增”后,物流企业可能会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可能是减免增值税,也可能是享有一定的优惠政策,不管哪种方式,必须要弄清楚享受这些优惠政策的前提条件,只有弄清楚这些前提条件,才能避免税务风险。首先,物流企业要比照规定的具体内容,看看自己是否符合税收优惠的范畴和情形,如果不符合的话,企业为了享受税收优惠采取的一些靠近政策性规定的做法,可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政策风险。其次,如果物流企业符合增值税优惠的范畴,企业就应该按照主管税务机关的规定和业务流程履行必要的程序和备案手续。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对于享受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的项目,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四)严厉打击虚开发票。

6 “营改增”给物流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涉税风险。首先,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这是“营改增”之后对物流企业的财务日常管理带来的新要求,因为专用发票在增值税征纳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这给企业带来不容忽视的涉税风险。在平时管理中,要加强对上述可能存在代开虚开的纳税人进行责任提醒,对“以身试法者”进行法律严惩,坚决打击虚开货运增值税专用发票,骗取政府奖励的违法行为,保证货运物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五)统一物流业各环节增值税税率。

建议将“货物运输服务”和“物流辅助服务”统一执行6%的税率。此举不仅符合国务院“物流国九条”基本精神,有利于物流业一体化运作,体现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导向;而且符合“营改增”试点中“改革试点行业总体税负不增加或略有下降”的指导思想,有效解决了试点中交通运输业税负大幅增加的问题;同时,减少了操作层面的麻烦,有利于降低征管成本,适应物流业一体化运作、网络化经营的特点。建议设立“综合物流服务”税目,对运输、仓储、货代、配送等物流业务各环节实行统一税率、统一发票。

(六)把握关键,强化会计核算。

货运业物流企业一般纳税人应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设置各类账簿,加强凭证管理,确保准确核算收入、成本费用。货运企业收入、成本费用以完成单个合同(作业项目)为单位核算,分别填制会计凭证,并将相关票据附在会计凭证后。收入、成本费用以一台车辆(单车)为单位设立收入、成本费用明细账。尚未实现收入的成本费用按月分车核算。成本费用必须是该车实际发生,并与该车取得运输收入的行车路线一致。大额运输款项和油卡购油、大宗购油、大宗购气等采购业务应使用向税务机关备案的金融机构账 7 户转账结算。发票应按规定时限如实填开,属于自有营运车辆或租赁车辆发生业务的,按自有营运车辆或租赁车辆车牌号码填开;属于转包运输业务的,应备注转包运输字样。票面内容应填写详实,“起运地、经由、到达地”、“车号”等项目必须填写齐全。

(七)加大税务征管信息软件的研发力度。

飞速发展的电子商务与步履姗姗的税务征管之间的不适应,不仅仅体现在物流一个行业,而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与税务征管科技之间的矛盾。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物流经济中蕴涵的税源,亟待需要有相应科技含量的税收征管手段来保证。

(八)强化分析,加强评估稽查。

对货运物流企业可设置“每个吨位最大营业额”、“燃油占总收入比例”等预警指标,实施监控管理。对监控指标超出参考预警值的企业要及时开展纳税评估,对指标特别异常的及时转入稽查处理。对货运燃油占收入比例进行监控,企业一定时期内燃油支出超出一定比例预警标准的,采取评估等措施核实抵扣燃油的真实性。对纳税人单笔大额现金(如10万元)结算运费,货物所需承运车型与企业所有车型,特种物品运输与企业资质情况等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主管税务机关需要重点关注,对明显异常的应及时采取措施。税务机关还要利用第三方涉税信息。通过将第三方信息数据转化为税收情报,以此为基础开展税收风险管理,制定税收风险计划、进行税收风险识别、风险推送、开展风险应对、监督评价。

第四篇:关于“营改增”后部分企业税负不降反增问题的思考

【摘要】“营改增”是我国当前实施重大税收制度中的重点改革内容,其目的在于全面减少企业在税收上的负担。但是在试点地区的改革过程中,部分企业出现了“营改增”后税负不减反而增加的现象。文章将具体分析这一现象,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办法。

【关键字】营改增;企业;税负;增加;问题

“营改增”作为我国当前税制改革的重点工作,虽然减轻了企业税负压力,促进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实施“营改增”的过程中,部分行业企业的税负不减反增,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困难性。文章将深入了解“营增改”后的税负变化,对税负增加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营改增”之后企业的税负变化

“营改增”之后,对我国的企业税负产生了重大影响,以试点地区的企业情况为出发点,都显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实施“营改增”,降低了从事物流的企业、大中型企业和小型服务类企业的税负,税负减轻的对象主要集中在物流、文化创意以及信息服务等行业,这些行业在“营改增”之后,税负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出现了增长的现象。通过对试点地区企业税负情况的调查,交通运输、不动产租赁等这类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企业的税负增加最为明显。

2.影响部分企业“营改增”之后出现税负增加因素分析

2.1企业增值税的税率因素

在实施“营改增”过程中,企业前后的的税率变化幅度比较大,例如交通运输业,在“营改增”之前,企业的营业税税率为百分之三,在实施“营改增”之后变成了百分之十一,前后相差了八个百分点,因此,造成了交通运输业在实施“营改增”改革后,税负不减反增。 2.2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与实际成本冲突因素

在试点地区进行的“营改增”过程中,交通运输业的税负不降反增的情况最为明显。从“营改增”的税负为出发点,汽车的购买价格含有税,企业可以从这部分税进行折扣,而且汽车的折旧年限是有标准规定的,因此在折旧完成之后重新购买新车,新车价格中的税又可以进行折扣。如此企业的税就不断被动降低。但是,从具体的实际情况出发,车的折旧年限与实际使用年限不相符合,以企业的成本为基础,即便是汽车已经到了折旧年限,但是可以经过维修继续使用,费用远远比新车费用要便宜的多,因此就导致了标准外的另一种情况发生,企业超折旧年限使用旧车,导致税收无法长期支持抵扣,造成运输业的税负不增反增。 2.3保险费无法纳入增值税的抵扣范围

依据税法标准规定,金融保险费无法纳入增值税的抵扣范围。对于交通运输行业来说,这部分费用一方面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硬性要求,另一反面是企业避免风险的重手资金手段,是为了钱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这部分的费用是无法避免的,而又是不可以纳入增值税里进行抵扣,以此,就造成了企业在实施“营改增”之后税负不减反增的现象。 2.4部分费用没有增值发票无法抵扣

根据税法的规定,企业进行增值税抵扣时必须出示相应的增值税发票才能进行抵扣。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较多企业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无法取得增值税发票的问题,以小规模纳税人的交通运输业为例,汽车维修时企业必须支出的费用,但是由于是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是不具有开增值税发票资格的,因此,很多的交通运输行业由于无法取得增值税发票,不能进行增值税抵扣,在实施“营改增”之后税负不减反增。

3.应对部分企业实施“营改增”之后税负不减反增的措施

3.1扩宽在全国实施“营改增”的行业范围

以试点地区实施的“营改增”情况来看,如果只是在部分地区部分恒业实施“营改增”政策,就会出现企业税收抵扣不全面,税收抵扣在整体上出现断层的现象,从而使部分企业在实施“营改增”之后,税负出现不减反增的现象。因此,为了达到减轻企业税负的目的,应当在全国多范围、多行业进行“营改增”政策。

3.2在制度上衔接好新旧税制的改革

例如前面讲到的交通运输业,在实施“营改增”政策前后相差了八个百分点,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没有衔接好新旧税制的改革制度。在改革“营改增”政策上,应当对各行各业的税负情况进行反复检测计算,全面调研,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合理的上下、新旧衔接,以避免人为造成的行业税负不合理增加的问题。 3.3解决好企业取得增值税发票的问题

税务机关要进行合理的制度改革,对增值税发票的共同性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增值税发票对企业税负的重大影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出相关合理的获取增值税发票的规定章程,尽量不要出现无法获得增值税发票的现象,以此减少“营改增”政策之后的企业服谁的不合理负担。 3.4建立税收补偿机制,对不合理的增税企业进行补偿

为避免部分企业在实施“营改增”政策出现不利发展的因素,国家应当以宏观管理为出发点,从各行各业平衡发展,社会健康公平等为出发点,对实施“营改增”政策的企业建立补偿机制,注重程序的简化,简单明了,确保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补偿到位。

4.结束语

企业运行的“营改增”对企业赋税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在实际的“营改增”过程中,部分企业出现了企业税负“不减反增”的问题。因此,为减少“营改增”政策之后企业在税负上的不合理负担,国家应当对在“营改增”过程中企业出现税负不减反增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以实际为出发点,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合理衔接好新旧税制的改革情况,共同解决好企业获取政治税发票的问题,建立科学有效的税收补偿机制,对不合理的增税企业进行补偿,以减少企业在税收上的负担。

参考文献

【1】邓三梅,王南.企业营改增税负不减反增现象研究[J].智富时代社,2016,(01):53. 【2】刘秀娟.“营改增”实施下部分企业税负“不增反减”现象解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06):58-59.. 【3】王淑芳.营改增实施下部分企业税负“不减反增”问题探讨[J].法制与经济,2015,(21):111-112..

第五篇:营改增的好处?

4月1日国家总理李克强就营业税改增值税问题到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召开座谈会并发表演讲,听取了各部门负责人的汇报工作。即将在全国实施的营改增政策,是我国税制改革以来最深刻的一次财税改革,迈出了税制进步的重要性的历史一步。此次改革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四大行业全部纳入营改增。营改增到底有哪些实质性的好处呢?下面知道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

营改增的好处:

1、营改增这项改革自2012年在上海率先推行,刚开始出现税负增加的情况,经过体制不断的该改革完善,截至2015年底,国家累计实现减税6412亿元。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营改增发挥了其积极作用。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描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当前看,营改增会为企业减轻税负让更多企业受惠;拉动了经济发展,从长远看,这项改革将利在千秋。

2、其次,营改增更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升级转型。过去几年的改革试点中,服务业首当其冲出现税负减轻情况。这次推行营改增,突出了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科技研发领域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这将有利于促进产业分工优化,带动制造业升级。可以说,营改增是创新驱动的“信号源”,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推动力。

此资料由深圳市知道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公益提供,如有不明处,可联系我们!

同时,营改增通过推行统一税制,贯通服务业内部和二三产业之间抵扣链条,从制度上避免了重复性征税,使税收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这有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对完善我国财税体制有着长远的发展意义。

此资料由深圳市知道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公益提供,如有不明处,可联系我们!

上一篇:优化经济环境年度汇报下一篇:员工转正实习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