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万物之化育——谈“无为”的教学方略

2022-09-12

“无为”,是道家极为重要的哲学思想。中国科技史研究专家李约瑟将其译为“禁止违反自然的行为”(refraining from action to nature)。“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在道家哲学中极具特色,并被奉为管理的最高境界。

无为,并非无所事事,而是“为而不争”,即遵循事物的本性而不恣意妄为。“无为”只是手段,“无不为”才是所追求的理想效果,正所谓“为无为,则无不治”。在道家看来,领导者在管理中的最高境界也正是这种以“无为”之形,行“有治”之实,而最终达至“无为而无不为”。为而不争,正是“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有机统一。

行无为之治,不言之教,关键在于尊重自然的法则,尊重学习者个体自然自我的价值。这一教育思想主要体现于下列教学方法中:

1 自察、渐悟

“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欲有所领悟,须顺自然而行,用心体察自然,故曰“悟道”。道家深知“圣人寡为,故用物常壮”(韩婴,《韩诗外传》)的道理,强调尊重自然,不擅自干涉事物自身的发展进程,故常“悠兮,贵其言”,而鼓励学生身体力行,自察,体悟。列子御风而行,尹生求教,“十返而不告”(《列子·黄帝2》);老成子学幻,其师尹文亦“三年而不告”(《列子·周穆王3》)。这些故事,都是借以说明,道家教学的特点在于有意识地力促学生体察、自悟。因为,若“道”轻易地源出教师之口,学生已不可能真正体悟,因而也就不能真正为其所用。

自然发展有一个由简到繁的过程,“悟道”亦是由浅入深:始于知,择于守,达于常德,归于朴,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循环过程。因此,道家教学提倡循序渐进:“初以授人,皆从浅始,有志不怠,方乃告其要耳《庄子·释滞》)。《庄子·寓言篇》载:颜成子游学道于东郭子綦,九年乃成:“自吾闻子之言,一年而野,二年而从,三年而通,四年而物,五年而来,六年而鬼入,七年而天成,八年而不知死、不知生,九年而大妙。”即一年之后就返归质朴,两年之后就顺从世俗,三年豁然贯通,四年与物混同,五年神情自得,六年灵会神悟,七年融于自然,八年就忘却生死,九年之后便达到了玄妙的境界。通过自察、渐悟而得道,看似缓效,却能使学习者受益终生。

2 身教示范

道家重身教,在事关“大道”的问题上,为师者往往现身说法,亲身示范。《列子·黄帝》载,壶丘子为了使列子明白“以道与世抗争,必信欸夫”的道理,特使神巫“得而相汝”,几经“斗法”,终使列子信道而自修,壹以是终。而伯昏无人为使列子领教“不射之射”的至境,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辑御寇而进之”(《列子·田子方第21》。其“至射”之理,令列子体悟终身,受益无穷。

不仅如此,道家学者“德充于内,形符于外,道集于身”,无己,无功,无名,“与天地并存,与万物齐一”,教育者自身就是一种不言之教,为学习者数起一个活生生的“真人”、“至人”的样板。

3 因势利导

道家坚持自然人本主义教育主张,顺自然而行,故能成就其“天下希及之”的不言之教,推崇自然而然,追求“善传者无绳约而不解”的处事境界,因学设教,浑然天成。列子好游,壶丘子便就“游于内”与“游于外”的问题诱导之进入“至游”的境界(《列子·仲尼第4》);薛谭学讴,自满而辞归,秦青歌而送之,其声“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列子·汤问》),使薛谭顿悟己之肤浅,而终不敢言“归”。

在道家那里,教育人、引导人悟“道”的素材俯拾皆是。其最擅长的是反向思维,即善抓其对立面,作为标本进行教育:“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善于把握大智慧,“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道德经》)。知“常”、悟“道”,依之而行,因势利导,当然会无往而不胜。

4 以不救救人

道家认为,“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即差异性和多样性乃世界的自然而应然的状态。物固然如此,人也不能例外。因此,顺应自然的教育活动不仅应当从人的个体差异出发因材施教,而且应当把保持和发展人的个体差异性确立为教育的根本目标。此即“以不救救人”。

《庄子》说:“彼正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骈;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在庄子看来,正人——不管是治人的政治还是化人的教育,都应该以人的性命之情为根本尺度。这个尺度是内在于每个人自身的,因而它也是一个内在尺度。从这个尺度来看,人的个体差异具有其天然的合理性。如果要在这一尺度之外另立法度而逼人就范,那就只能导致对每一个体乃至于整个生命的否定。在道家那里,教育中保持和发展多样性和差异性,所体现的不仅是对于教育对象之个体性的尊重,同时也是为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从而有利于个体去实现其独特的社会价值。

庄子借许由之口,批评人为的说教是“黥汝以仁义”,而“劓汝以是非”(《庄子·大宗师第6》),是对自然人性的毁灭,故力倡自然之教:“天下有常。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索。”(《庄子·骈指》)。假如急于求成,反自然之道而行之,必然适得其反。“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道德经24》)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撑开双跨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从道的角度看,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都是无用的。教育者知其不可为而不为,是亦为善教。使天下万物皆按其自然的生存法则而发展,不强为之,才能各得其养,和谐统一,管理者因此而至“无所不为”的境界。教学之要旨,道家得之唉。

道家的无为观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美国大名鼎鼎的贝尔实验室将“无为而治”奉为座右铭。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更是对老子的无为观推崇备至,并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建立起了“非指导性教学”体系。在那里,教师的形象正是“不言”的智者,而学生却在自由地释放着对“道”的求索。

道家深得我国传统思维之精髓。研究道家的教育思想,对于我们进行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摘要:“无为”,是道家教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行无为之治、不言之教,关键在于尊重自然的法则。教学方法强调自察、渐悟、身教示范、因势利导等,要求教育者尊重自然、扎实内功,以“不争而善胜”为指导,促进学生的长促发展。

关键词:道家,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上一篇:高校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途径下一篇:在数学教学中关注个体差异,提高课堂效率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