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副教授述职报告

2022-08-12

报告是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有着明确的格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怎么样正确编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高校副教授述职报告》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高校副教授述职报告

各高校纷纷设文科资深教授,“文科院士”真的要来

了吗?

[摘要]教育部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已经有不少大学纷纷设立了文科资深教授岗位,快和中公考研小编一起关注各高校纷纷设文科资深教授,“文科院士”真的要来了吗?

1月21日,清华大学举行了首批文科资深教授证书颁发仪式,包括李学勤、陈来在内的18位教授获此殊荣。由于中国目前没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院士制度,所以不少媒体将此看做相当于“文科院士”的荣誉。

实际上,在清华之前,已经有不少大学纷纷设立了文科资深教授岗位。

2002年,教育部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提出“鼓励高校从实际出发设立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岗位,并给予与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院士相应的待遇”。依此计划,北京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06年相继推出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和学部委员,复旦、浙大、南大等高校也逐步推出此项荣誉。

在此背景下,2017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提出,尽快设立“文科院士”。马敏认为,当前中国文科院士制度的缺失是对文科学者的一种制度性歧视,折射出“重理轻文”观念依然未泯,不利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乃至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

马敏的担忧不无道理。早在1948年,当时的民国政府就设立过“中央研究院”院士,其中数理组院士28人,生物组院士25人,人文组院士28人。

民国“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成立,当时决定首先建立具有过渡性质的“学部委员制度”,待条件成熟后,再恢复院士制度。1955年6月1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共组成了4个学部,首批推选出学部委员233人,其中,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有61人,占26%。但在1977年,哲学社会科学学部从中国科学院分离出来,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1993年10月,国务院决定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

这是特殊的历史时期和国情下的结果。新中国成之后,全民族对工业化、现代化有着深切的追索,陈景润、“三钱”等自然科学家几乎成为当时的全民偶像。改革开放后,更是在国家层面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这样的口号,塑造了几代人对于自然科学的热情,直到现在仍有着金科玉律般的地位。几十年来,中国人对于“科学”的崇拜几乎是不言自明的,而这个“科学”是自然科学。

但是并不是只有自然科学才是生产力,人文社会科学也可以推动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甚至回顾人类发展史,由人文社会科学带来的思想革命即便不说比科学技术带来的变化更为深刻,那也至少是相当的。

没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也就没有资本主义的肇兴;英国以工业革命而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但是没有启蒙运动带来的思想解放,技术上的种种革新也就无从谈起。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强国,种种因素不一而足,但当时制度带来的优越性是无法绕开的。如果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思想解放”,很难想象今日中国的崛起。

科学技术的突破能够极大地提高一国生产力,但是与人文社会科学相联系的思想、制度、观念却起着导向性的作用。文理医工各有所长,各有所传,不可偏废。科学可以带来头脑风暴,人文也是思想渊薮。

长期以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资源配置不成比例,科研项目的经费天差地别,文科教授为稻粱奔波,甚至有高校博导拿不出博士生培养费而放弃招生,怎能不让人感叹唏嘘。然而大家都在怀念《无问西东》中的人文大师。

如今国家层面鼓励高校给予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院士相应的待遇,包括清华在内的高校纷纷推出文科资深教授,无疑是一种纠偏。而社会高度关注,无论从哪个层面来看,都预示着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正在被广泛和深刻地认识。

第二篇:副教授评职称述职报告

评职称述职报告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我叫***,来自******。下面我将从个人介绍、业绩成果、教学理念及其它相关工作四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个人介绍

2004年1月获中级职称,受聘中级讲师岗位9年,今年再次评聘副高级职称与岗位。近几年主讲《工程制图》,《工程图学基础》与《计算机绘图实验》等课程;授课范围涵盖理学、光电、机电、电信、化工等所有理工科学院,授课人数超过2000余名学生。

前几年由于工作岗位的变动及身体等多方面原因,虽然每年都完成了规定的教学任务,但业绩成果不多。近几年在以***为首的学院领导及很多老教师、老领导的帮助下,立足于本岗教学工作、结合***的科研项目,以教学工作为主线、博士课题为方向,积极努力地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去,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一点点成绩。简单罗列如下。

二、业绩成果

1、年平均教学工作量超过400学时,其中去年一年的教学工作量超过了850学时,另外,独立指导大学生本科毕业设计10余名。

2、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教研论文2篇、一级学报1篇、EI收录核心期刊论文4篇,其中3篇JA收录、1篇CA收录。

3、成功申报并获得长春理工大学青年教学标兵荣誉称号。

4、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参加省、校级教研、科研项目4项;

5、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6、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吉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

7、作为第一完成人,申报并获授权专利2项;

8、获校级教学成果奖4项;

9、获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奖1项;

10、获校教学质量优秀奖2项;

1

11、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1项;

12、获吉林省教育技术成果奖2项;

13、作为第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大赛并获国家、省级奖8项。组织学生成功申报并指导国家级创新实验计划项目3项,其中已结题2项,1项在研。

三、教学理念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基础课教师,我始终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如何增加学生工程背景知识作为工作的前提,并从以下三个方面践行“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理念。

1、认真备好课,把如何“讲好课”这件事摆放在首要位置。

2、努力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具体表现在:积极带领学生申报国家级创新实验计划项目,锻炼学生设计研制机械产品、科技文献资料翻译与文字撰写等能力。先后指导学生参加******大赛、******大赛和******创新设计大赛。另外,积极参与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作为基础课教师、如何与专业课发生更紧密的联系,使自已的知识架构更完整、使学生受益更多,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3、努力实现科研与教学的结合。结合科研项目与博士课题研究方向,在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的设计与分析,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与分析能力。

四、其它相关工作

尽管近几年教学、科研任务繁重,但还是力所能及地参与了教研室的其它相关工作,这里作一简要介绍:

先后参加了《工程制图》及习题集、《3D工程制图》等教材的编写工作。参加了《工程制图》省优秀课的复查与建设工作。同时,先后获得校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次;获先进党员、校“文明家庭”荣誉称号各1次。

以上工作的完成与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院领导、主管领导与各位老师、朋友的关心和鼓励,是这些鼓励增强了我的信心,带给了我力量。所以再次感谢各位领导与老师,谢谢!!

述职人:***

2

第三篇:叶澜教授报告

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

叶澜教授

深入认识语文教学改革的复杂性

对语文教学的复杂性都有体悟。在当代语文教学的复杂性、挑战性,它独特在哪里?比较缺乏一个系统的疏理。做事情喜欢把问题想得明白再行动,希望用自己的头脑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包括改革的行为。我认为要认识这个复杂性,我们必须放在当代是个什么时代,那就是一个中国社会很少遇到的社会转型时代。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的挑战性。它不处在一个平稳发展的时候。它遇到了一个大时代。今天我们不好好做,是我们没有读懂时代。这个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挑战与机遇。这个时代是出大师的时代,这个大师未必是高校的教师。我们小学教师里完全可以出大人物。大师都搞得清楚社会往哪里走,我该往哪里走的人。一个人能够做到自觉把握自己的命运,这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我们是小学老师,真的很忙。面对孩子,一节一节课上下来。已经很累了。还管她什么时代不时代。可是时代管你。可能你已经感受到时代的变化,新的可能与问题。把时代的问题与语文教学本质的认识,也许觉得远了一点。其实是非常紧密的。

文言文---白话文----1920年,当时教育部下令小学

1、2年级要用白话文。我们现在的教学是从一场大争论演变、推进而来的。胡适:在语言文字的,小百姓是革新家,学者文人都是顽固党。促进语言文字的革新,是要学者文人明白,它们的责任是观察小百姓语言的趋势,改革它们的方案„„今天的大时代我们遇到了在语言文字本身极大的挑战。

教语文,我们面临着我们所教的这一个最基本的载体,面临着时代的挑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冲击。网络、信息技术,它已经开始影响了我们新一代对文字的理解、阅读、写作、发明新的字。孩子们对网络世界的亲近,超过了我们。我们就要面临着一段,不仅是看文字书,而且是大量的网络阅读这样的一群孩子出来的。我们的语文教学怎么办?把网络都关在外边吗?到底这网络阅读我们是赞赏还是批判,恐怕这不是一个两极选择,它需要我们认真地研究思考。正因为这样,外语来了。方言向普通话挑战了、古文又来了。语文老师,仅仅教汉语拼音恐怕不够了。我们经历着丰富的、多元的时代教语文,我们该怎么教?文学的价值取向,我们原来更多的是文道的问题,现在最主要的是,语言文字的表达要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这变成一个重要的功能。表达自我,表达一个独特的自我。在一个价值观多元的时代,我们的孩子会读书了,我们就挡不住她去读各种各样的书。语文教学干什么呢?这样一堂一堂课文的上,一篇一篇课文的教,为什么?是不是满足于会识字、会写作、会知识写作手法、会分段,所以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的背景下,它让我们要重新思考,语文教学的价值问题。

基础教育,永远不要忘记基础是什么?砖块是什么?基础教育在人的成长中,生命的发展历程中,它的独特的育人价值。人是全面的、丰富的、整体的生命体。人的成长在不断地体验情感,发展认识,不断地和不同的人交流。在这样一个复杂的背景下,我们可以有很多的教法,很多的技法,但是我们需要有一个对时代赋于我们独特教育使命的认识,把这种认识化到我们的语文教育之中。用化的方式进行,而不是用加加減減的方式来进行。

我有没有弄明白,当代我们的小学教育在培养人时要为孩子奠定怎么样的一个基础。我们有没有意识到,这个时代所要求的人生基础是独特的。我们现在都会讲要追求高质量,当代高质量的内含是什么?有什么新要求?差异在哪里?继承在哪里?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使自己不处在混沌状态,都要研究的问题。而语文教学又有它独特的重任。

然后,我们在看看我们圈内,对语文教学的七嘴八舌也是到了一个最高峰。谁都来说语文教学。中国的教育是千千万万的普通教师撑起来的大厦。如果教师不愿意改革,那么受苦的是孩子。更多的老师,还是希望我们作为合作伙伴,共同探讨。我看到语文教学的批评多得不得了。当然也有许多特级教师的经验介绍。从新闻的角度来说,更夺人眼球的批评。我看到老师的文章,我觉得特别好。老师说,我们不理它。我朝我自己认定的路走。我觉得这个思想好,她需要独立思考。而不是谁的权力大,就跟谁走。当然这不是一种盲目地坚守。回顾一下,圈内各种批评的主题与重心也是在不断转换的。我想,最早的批评,大概是对语文教学水平低的批评。涉及到语文教师的基础素养而影响学校教育质量。慢慢地,批评集中在教学评价质量上。特别对考试。更多地是对平时的考评。家长的意见比较大。批评小学语文对词意的理解,有时候不是一个答案,但是我们有标准答案,对小学老师的教学的评价的问题上,比较多的批评是死守、刻板、规范。稍微偏一点,就不行。老师有主题设想,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往往扣分会比较厉害。最近讲得特别多的是效率。就是教学的效率问题。减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等。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学呈现的状态差异不大。这就是语文教学的效率问题。懂得你不要说,不懂得的你再讲,认为这样效率就比较高。对于效率的问题,我们该怎么考虑、怎么认识,这是需要我们思考的。效率讲究投入与产生,那么教育教学的最后的效果,是不是都能用一节课下来的投入产生清晰地界定。语文浸润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是通过课堂能反应出来。人文的东西,用机械的东西去比较、衡量,我们追求的是短期的效率,我们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做的是加加减减的。随着效率的问题,教师与学生课堂关系的改变就在改革。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论---主体与主导之间,从两个角度看问题。教师是教的主导,学生是学的主体,来表达教与学的关系。为了提高效率,最近认同地比较多的是,都会主张,先学后教。根据学生的不懂,教师再教。这样的一个思路,都

在加强学生是主体作用的认识,学生有教学中的地位。我觉得都是有道理的。教学主张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我的思考是教与学的关系,不是主合式的关系,也不是谁先谁后的关系,教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整合体。我们要教与学在课堂中是如何有机地交互作用,然后动态生成,而不是割裂开来,没有谁先谁后,没有中心与边缘之分。这些思维方法不是理解教学是个有机生活过程的研究。教与学在课堂中真实的互动,这才是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这是对一个关系模式认识的错误。这是对性质的一个问题。最后现在比较热闹的,大纲在修订,教材的二轮修改,现实的讨论。鲁迅的文章到底在中小学的语文里应该占多少?原来比例很高。还有对一些英雄人物,对革命传统的文章,要不要?狼牙山五壮士。一部分主张减少革命传统的东西,增加当代性的东西。另一部分认为革命传统也是传统之一,要加强。部长思考,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再编一个红色课文。蓝色课程讲自然、金色课程讲辉煌、白色课程讲纯美。将来的语文教材可不可以这样编啊!国外没有把教材当圣经这样读的。而我们却把自己最来最狭窄化,忘记自己是谁了。如果教师都不要思考与创造,那太可怕了。当然这需要教师有能力的丰富、情怀的丰富、胸怀的宽广。如何贴近生活,符合儿童学习的资料。一个是与时代与历史的关系,一个是对教育对象的关系。这两个东西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一致,区分它们的差异,找准基点,进行教育。从儿童原来的状态出发,促进其发展,而不是让它适应现在的发展。这是我们圈内的讨论。还不涉及各种“大家”的论点。

现在是一种丰富的杂乱。我们如何走出来?我们面对复杂多元的世界,最大的挑战是,学会面对,学会从复杂的问题的解决中,增长智慧与才能。而不是将复杂简化为一般,简化为没有个性。不能用机械化的方式来解决语文教学的丰富与独特。改革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改革是慢过程,不能急步走。这样的一个转型,慢慢地形成时代的丰富的上品味的这样一个水平,可能没有20年做不到。所以我们要有一个长期不断地探索、去研究创造丰富完善。要关注对事物整体的哲理,不要太关注“方”和“术”,在想明白以后,一级一级化到末梢的时代,再去思考“方”和“术”。对一个整体的认识,对工作的复杂性,缺乏一个相对完整地认识。局限了我们的眼界。我们的教师关注的是“一节课”,然后一步一步往上走,如果就是这样一个想用小聪明、小办法、小努力,来获得个人的满足,那么可能我们语文教学发展的厚劲就不够足,发展可能会有问题。对这样漫长的过程要有充分的认识。

重新审视语文学科的基础性? 特级教师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我觉得越是走在相对高端的人越是要思考自己的发展问题。很可能到了高端就出现了

高原状态,可以把已经有的东西用很长一阵子。就靠现有的这些东西绝对是鹤立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是不是可以依靠自己已经有的东西过十年。只有自己在追求发展的人,才能引领其他人。同时,他也是一个语文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的带头羊,这一个群体,如何来引领,在改革的这样一个风浪中,不断地往前。我想更多地了解特级老师,了解她们的追求、思考、创造、困惑,只有这时候才会有更多的交流,但是我觉得显然是我们特级教师研究中心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

阅读教学教什么? 上海师范大学

吴立岗

叶教授今天反来复去说,语文教学很复杂,要从多角度来探讨问题。我觉得语文课1是要教会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2要教会学生做人。具体地说,是通过学习文学性的赏识性的课文,参与各种语文活动,学习听说读写的技能,和相关的语文知识,养成自学的习惯,同时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当前有些什么情况?其实很多技能,不是知识转化的,是体验和经验转化的。但并不否认知识的转化,知识能使其更完善。把理解放在内容上,感悟离开学生实际 ,这并不是王老师原来的想法。语感也包括工具性。教师太强势,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于是出现了另外一方面,强调语言文字,强调读写结合,强调运用,这在上海很流行----“注重积累,强调运用。”是不是每堂课都要随文练习。俄的语文教学参考书,阅读教学的标准中间,提了几项指标:一项是认读,我们讲的是读的形式;一项是理解,一项是评价,没有运用这一项。第一是理解、第二是积累、第三是运用。如果是为运用而运用,而且运用得是语言的个别词句和个别表达方式,那么这种倾向,我们的前辈早已经指出过了问题的弊端。讲读和写作是独立任务,要区别开来。我们阅读教学还是提以理解为主,但是这个理解,主要不是理解内容,当然也要理解内容,主要是理解如何通过语言文字和表达方法,来表述思想内容。还是要提理解。我对阅读教学提出了五个短句:生活是阅读的准备、前提;情感是阅读的动力(人文性文章的阅读,激发情感是首要问题);思维是阅读的关键,理解是阅读的基础。没有理解,什么都是空的。重点是自学。这个关于阅读教学的问题,在语感运用的积累上,是积累什么?运用什么?这得看学生到底理解了没有?

我们的语文课与国外不一样。国外有文学课和语言课。我们是合二为一的。农民非常穷,只能一本书,两本书行不通。加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这个环节为什么做得比较差,一是对语言文字的形象、意韵,缺乏理解、缺乏推敲,二是我们的运用仅仅是抓住了个别词语和

写作方法,忽略了文本的特点,我们现在语文教学中间,教师们喜欢教记叙性文章。很少有老师能抓住文体特点进行教学。如,说明文。有人说,我们上课是走一个来回。其实一个来回是不够的。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再到语言语文字到思想内容。

习作教学教什么?作文到底有没有序?眼前应该怎么开展。

作文,我觉得建国以来,我们是摇摇摆摆,走得很不稳当。大概三个阶段,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主张言之有序。序是写通句子,到写好片断,围绕中心写好句子。八九十年代,转而言之有物。它的顺序是从观察入门,形象、想象。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们又转成言之有情。低年级乐于习作、中年级不拘形式习作、高年级个性习作。说明我们在研究中系统方法的缺失。真正认识事物要对该事物进行一切的把握。我觉得作文教学我提出五个短语:生活是源泉,兴趣是动力,思维是关键,阅读是基础,表达是重点。那么这五者中间的关系。没有必要追求一个统一的表述,怎么样的序都可以。现在也没有必要追求形式上到底要不要搞一套写作教材。 柯孔标:

当教研员如果不深入课堂,不深入研究教材,不深入实际,建议大家有时间还是要到一线去。远离语文的同时,发现跳出语文看语文。这么多学科中,只有语文教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搞清楚。其他学科,目标意识都很明确。而唯有语文课,真的语文教师进课堂的时候,都不清楚要达到什么目标。课程改革到现在,我们应该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理论的研究丰富多彩。尤其是草根的流派,精彩纷呈。这是非常可贵的。语文教学究竟发生了哪些什么实质性的变化,真的说不上来。第8届和第1届,进行了多少?真的,我们自己也很难说。所以崔说我们的阅读教学要和课文分析说再见。道理在哪里?很多人对崔的观点有误解。他说的是一种传统的刻板的模式。再见又往哪里去。我感觉研究到现在,我们语文教学进入了高原期。这两年,语文教学讨论的都是老问题,都是已经发现的问题,但总是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根本。训练、语感、体验,语文教学根本不需要任何目标,这是一种最原始的观点,教学肯定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孩子某方面的能力。看上去很美,想学也不容易,推广遇到很大的障碍。现在的语文教学在这样下去,在黑夜中探索,问题很大。语文老师的时代感很强,希望承担所有难以承担的责任。总觉得语文教学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承担着不能承受之重。语文老师教得不轻松、不淡定、不自如。拼命给自己加压,拼命给自己拔高要求。一门学科连自己想干什么都搞不清楚,这是很可怕的事。改革---围绕传统,汉字教学,但是传统语言教学不独立的,与道德教育与生活教育都联系在一起的。培养目标不一样。现在的语文能力,像传统一样来培养也不行。教学目标已经改变。现代公民应具备具基本的语言素养。语

文教学不要再给自己加负加压,搞清楚自己究竟想干什么?六年级加起来不到一千课时,有限语文。最近在与大学交流,语文在某种角度不成为一门学科的。我很奇怪。语文提不出自己的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是没有的,不明确的。仔细想想是这样的。语文的学科不固定的。既有哲学又有文学又有道德学。要么语言要么文学,没有单独研究语文的。拼凑的东西容易把目标无限加深。如果语文培养学生无限能力,这个观念不改,肯定不行。国外,拿到一篇课文,目标是单一的。我们是众多的目标。这样教孩子们有什么收获。现在,我们去听课,如果进入一个课堂,不告诉你,这是几年级的课,我已经听不出来了。三年级与六年级的课堂是差不多的。不断地重复,不断地反复。现在的语文从目标到过程到方法要有系统的思考。“走出混沌,走向有序。”----- “追求无限,追求有限。”-----目标可以分解。分解到能够用45分钟,教会一个内容。假设这节课教的是无法完成的任务,那你要去界定。孩子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怎么样有限的时间内教给孩子知识。知识能力可以非常简单,但孩子经历的过程可以非常丰富。经历的事情是很要紧的。港台对这方面的理性思维的发展很重视。

从封闭到开放,到目前为止,语言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是值得重视。语言永远简单不了,简简单单教语文只是理想的追求。比如说,在多元价值观的基础上,如何创造主流的价值观。提出的素质教育的三个理念很重要,德育为首,能力为本(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希望我们能敞开自己的思路,放开交流。

三个组的分工各有侧重,尽量不交叉。

第四篇:听王敏勤教授报告有感

宗 燕

2013年10月13日上午,我们有幸再次聆听到了天津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敏勤教授精彩的报告。王教授在报告中主要谈了怎样成为特色教师和和幸福教师的想法,分析深刻,见解独到,既有高深理论,又有实践证实。这一真知灼见,也引发了我们教师对这一问题的深刻思考。

王教授是和谐教学法的创始人,他说每个教师都应该创建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成为一名特色教师。所谓特色教师就是指,经过长期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在自己所教学科形成了一套独特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深受学生欢迎,效果良好,操作简便,易于推广,他们未必有高深的理论,也不一定发表什么学术论文。

首先,王教授提到了提倡广大教师成为特色教师的原因。王教授认为,要让教师开发自己的潜能,离别职业倦怠,感受教育的幸福,是教育面对的一个课题,他总结了无穷的感悟后,给出了我们一个答案:培养特色教师是一种良策。

其次,讲了怎样才能成为特色教师。由于当今社会提倡教育家办学,但是广大教师不可能都成为教育家,却有可能成为特色教师,培养特色教师的做法就是关注教师内心深处的需求,给教师以价值与最严,帮助教师实现自我价值,引导教师在专业上发展。

第一,教师要认真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探索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如:王教授的和“谐教学法”为我们渤海中学的“318”问题导学有效教学模式,提供了有效地理论支撑,我们应在业余有时间的时候多读书,多钻研。

第二,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规律。如我们渤海中学的课前口号, 把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编成顺口溜,歌谣。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也经常使用,把一些难以记忆的、琐碎的单词,语法知识串联成歌谣形式,让他们带有些幽默色彩,使复杂的知识形象化,死记硬背的知识理解化,零散的知识条理化,从而使学生在较为轻松的气氛中学好英语。

第三,教师要善于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英语教学中我发现无论是复习还是新授,很多学生感到学习都很吃力,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容易形成两极分化。单靠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达不到理想效果的。我们渤海中学英语学科组经过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也开发出了适合我校实际的各种课型,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鼓励。例如:关于对话课的—听说训练课,关于阅读课的—阅读与写作课,关于单元巩固的—问题拓展提升课等我,为我们学校英语学科取得优异的成绩立下了汗马功劳。 王教授也谈到了创办品牌学校。创办品牌学校就要把学校建设成师生的精神家园,让学校处处弥漫着文化的气味,一所品牌学校要不断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在创新中发展,在和谐中优化,品牌学校也需要我们教师共同努力去争创!相信我们全体渤海人,在徐校长的带领下,一定会把我们渤海中学做强做大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一种极为良好的环境,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的潜力得到充分挖掘,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平时学到的知识得到充分运用,课堂效率就能得到明显提高,你才能成为一名特色教师。受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幸福感,成就感!

第五篇:于丹教授的演讲报告

尊敬的刘行长,尊敬的各位朋友,谢谢大家今天给我这个荣幸,可以和这么多理财师大家在一起渡过一个快乐的下午时光。其实刚才我跟刘行长说,我今天在这里,跟所有人最大的差别,就是你们特别的会理财,我自己从小学开始就特别的不识数。所以我觉得,今天我面对大家,真的是有敬畏之心。刚才刘行长跟我介绍说,在座的理财师,做一个事业背后信心的保障。在08年这样一个秋天,大家都笼罩在次贷危机之下,大家都在看到股价的暴跌,大家都看到当英文成为通用语言,美国成为坚挺语言的时候,华尔街出现了问题,我们充满了茫然、仓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面对经济形势、未来,如何面对我们的客户、手的财产?我今天在这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外行人,在我看来,财产的意味不是一种数字,它最终的价值相关于人维系在上面,其实财产是一个变量,一个数字,并不

我跟他说,在这次的会议当中,我们在这次都迟到了,因为车堵塞的非常厉害,现在还没有达到2030年,就已经有了这种情况。所以约翰先生说,他更希望看到一种精神模式,在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里,经济模式是可以相互仿效的,但是精神模式不可以,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语言是国际化的,但是语法一定是民族化的。比如说我们的消费心态,大家看这次的金融风暴,我们看到,在各个媒体上,中国的金融学家,经济学家都在表态,这一次对于我们影响不大,为什么呢?这仅仅是因为次级债这个模式没有在中国推广吗?从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来判断,是因为我们的传统消费惯性起着一个潜规则的作用。假如人都是从20岁-60岁是他的职业生涯,那么一个中国人和一个美国人最大的差别,就是中国人从20岁开始挣钱,挣到60岁他终于可以买房子了。美国人从20岁先把房子住上,到60岁他终于把贷款还清了。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人是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民族,土地、牛羊、子孙、房子,这一切农民朴素的理想,他要看到眼里,握在手中才是他的财富,他不会赊帐过日子,他不预知未来。所以中国很难存在大规模的次级信用贷款,中国往往都是信誉者,因为他不是给自己存一份日子,而是他希望博得更大的利润才去贷款,他要有足够的抵押才会去贷款。 2008-10-26 13:34:02 于丹

我们现在就是处于这样一个转型时期,现在有人说,就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习惯使我们幸免了这个危机,也许有可能我们的生活习惯就会让我们吃亏,所以说它不一定是多么大的一个惯性,回回都可以让我们侥幸。文化就是文化,它有特性,有利有弊,有劣势有优势,但是我们必须要认清楚。我很感谢这次理财师的年会给我这样一个外行人的机会,跟大家来探讨中国的传统文化。我能理解举办方的用心,就是因为我们所打理的这些客户,每个人都是在文化体系当中成长出来的一个个体,他无法割舍和历史的血缘。

2008-10-26 13:38:57 于丹

但是我们的心态和价值观一定带着传统的烙印。传统是什么?今天我们首先不能做一个复古主义者,让大家都回到传统,这是背道而驰的。其次我们不能做异元文化时代,中国的儒家文化在主流意识形态当中已经约束中国的民主和科学,我们还要重新复古回到异元文化吗?今天谈论古典文化有一个前提就是立足当下,完成多元文化语境他的化合完成,我们有些内

在的价值体系是断层的,我们今天需要的是一次文化全新的融合。什么是文化?中国的周易易传上有一个叫做是关乎人文,观察人间事项百态,以化成天下,流化天下,在人心中形成一种社会化的信仰,判断和价值取向,这个就是文而化之的过程。所以我有理由相信,文化是一个动词而不是一个名词,我们都在这个文而化之的过程。那么具体说来,我们面临的一个个体,理财师的成就感在于什么?在于让你的个体,在你对它的服务体系当中获得他最大的自足,什么是一个人的自足呢?你先让他能够看清未来,不要纠缠在局部利益上。一个格局大,有变化观能够看到未来的人,那么你跟他会有一个最好的默契,可以说,初步的人们做事都是在做技巧,做技巧会找眼前的利益,一个投资一支股票它的得与失。看大环境,要看潜在的机遇,把握未来。中国的文化教我们这些东西吗?中国的儒家文化大家都认为它是一种比较沉重的、承担责任的文化,其实这里面有很多思想方法论。孔子说过这样一句话叫做子以似绝,在思想方法上孔子有四样东西说是要不得的,是什么呢?叫做勿臆、勿必,勿固,勿我。

2008-10-26 13:44:46 于丹

一个好的理财师要学习这些方法,我们总要有期待和目标,我想说的是,破除一个小气的执著,我们可以有方向,但是未必计较目标,目标是什么?就是我从这里往后面走,我必须要自己撞到一个点上那才叫目标。方向是什么?以那个点为中心,可能向左、右10度夹角,如果我不是这个目标就失败,那人就太容易放弃了。所以怎么给自己一个变通?怎么去判断什么是正确的方向?我觉得思想方法很重要。孔子还说过一句话,他说我智呼,有鄙夫,如果要来一个干粗活的人,他说我空空如也,我不是一个事事通达能做具体事的人,我的智慧是什么呢?就是一个思想方法,他接着说他的方法叫做我扣其两端而竭焉。任何一件事情放在你的眼前,要问他最大的利益是什么?最大的风险是什么?最大成长的契机在哪里,最大的威胁在哪里?放弃它有什么开始,不放弃有哪些收益。这就是古代人教我们的思想方法,教我们用一种思想判断去把握这件事要变通。论语当中有简单的四个字叫做君子不器,就是说做一个真君子,不要说我就是一个瓶子、桌子,一旦你说我是什么,你的形态就固化了,你就不能再成为其他的容器,你不能改变自己的形状。君子不器,就是指真君子一生中随物浮形,要求你不要变化调整自己的生命能量,这才是一个君子的大器向。所以中国文化会给我们什么呢?不一定提供非常具体的方法,但它会提供给我们思维方式,它不能改变今天社会上种种的灾难,但是它会改变我们面对灾难的态度,这个就是文化的态度。所以我相信,从中国文化里面学它的一种格局,建立大格局,一个好的理财师,自己格局大,客户格局大,那我们才能做大事。为什么要有格局?局限局限就是格局太小,所以才为其所陷,据大的话,你当然可以布局,人生七十就是一张棋盘,它是一盘围棋的棋盘,你如何去做都是在你的手里,所以下围棋的人一开始就是在四角上放棋子,把局布好。有成长型的客户是从现在看未来,他对未来有信心,我要的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所以一个人的坐标活在哪里,比眼前的数字更重要,这个就是我们要看到大处。所以我相信理财师都会面对要用什么举措,什么是有用的,什么叫做收获。

2008-10-26 13:52:03 于丹

中国的道家更有意思,我建议大家去读读庄子,什么叫有用,什么叫做没有用?庄子说,一棵树长到一握两握粗,砍回家就可以回家拴牲口,

三、四围可以盖房子。

五、六围可以做棺材。再大了呢?就没有用了。庄子说,如果有这么大的一棵树,它就是一棵神树了,大家可以乘凉、聊天都可以在树底下,那么大的树就是神木,所以庄子说,要颠复一种世俗的想法,而超乎大家的有用,我们认为叫做无用,其实说超乎有用视为大用。这个思维方法,我觉得是道家最高明的地方,我们能够看的到吗?我们能够去发现吗?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叫做隐藏的财富,它讲了一个故事,它说有德国的兄弟俩,在上个世纪初到美国淘金,到了纽约发现生活成本太高,哥哥原来在家乡会种地,有一个小手艺,所以他觉得要找一块土地,所以他

去了加州。弟弟年轻什么都不会,他想反正我什么都不会,他索性留在纽约读书打工。他读了一个哥哥认为什么都没有用的专业就是冶金。四年过去,哥哥辛辛苦苦的种卷心菜、腌泡菜,娶了亲过着富足的生活,但是弟弟大学毕业什么也没有。弟弟来到加州来看哥哥,哥哥看他什么也没有,让他跟他学习腌泡菜,也娶一个媳妇。当哥哥教他种菜的时候,弟弟突然跑到屋里打了一盆水,把水放到土地里,当水沉浸到土里以后,上面浮出了一层金沙。弟弟说,哥哥,你一直在一片金矿上种菜。如果说你养养他,万一养成房梁呢?养成棺材板更值钱。但是我们能想到它是一个金矿吗?中国文化,其实有一种态度就是不从功利着眼,会看到更大的利益,我们要综观大气象。成长型来自于一个人的自信心,稳定的价值系统,来得与恒常变化的标文,所以我主张,中国人的文化体系是儒道都有。刚才我说都儒或者是都是道家都不好。儒道都有是什么呢?在盘古开天辟地之时,有六个字,神圣这个词大家非常的熟悉,圣于地,神于天。但是什么是神什么是圣呢?就是指我们在大地上做一个圣贤,像中国儒家一样承担责任,认同规则,有的时候要牺牲自我的利益,但是承诺起来对社会应尽的使命,这个很崇高,表现一个人的自我实现。当然我们所理的很多的财产,就是由于你入世,你个人努力换得的价值肯定,这个就是圣于地。什么叫神于天?我理解这个就是道家的态度,如果说胜于地就是儒家,那么神于天就是道家,我们的心灵,中国人的心灵,始终是在宇宙自然中永恒飞翔的。

2008-10-26 13:59:41 于丹

如果我们把这件事作为一个车马搭乘它穿越了,我们一生做了很多的事情,最后一个目标就是由心,就是让我们的心真正的遨游起来,让自我得以实现,但是不要淹没在物质里。所以道家主张人一定要做到心由万任的自由境界,财产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幸福,但是它也会约束幸福,怎么样让我们的幸福既跟财产有关联,又不是唯一性关联,达到心由万任,这是理财师很高级的境界,所以你要跟你的客户沟通一点道家的态度。在这个世界上,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的,每一个中国人就其社会人格来讲都是儒家,就自然生命来讲是道家,所以用一点道家的性格来做儒家的事情,这样是最容易成事的。每天我们都在旅游、闭关、休闲、闲云野鹤,那我们就未免太自私了,所以我认为最好的就是把事情认认真真做到,我们要保持心灵的宁静和蓬勃的幸福,这个就是儒道都有。所以中国文化有时候会教我们一点态度,它能够让我们智慧起来。道家庄子里面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万物都有它自成的道理,不可成说。中国的道家是一种智者的态度,他们的态度让人心淡薄很多,这个就是无为而不为,无为对高的境界就是无所不为,因为他能拥有的更多。我们再说美术,任何一个美术馆、艺术展,他的构图、线条,在我们评价了那么多之后,大美是什么?中国艺术家的主观境界,石涛说我把一张白纸普开,我觉得自己的心已经浸入了春江水,花草都在我的心里绽放,难道这些都跟我们的客户理财有关系吗?有一句话叫做山坡上开满了鲜花,但是在牛羊的眼里,都是饲料。这很像是说我们的时代,我们真的是鲜花少了?还是牛羊的眼光多了呢?我相信理财师会有很多的委屈,我们如何尽力,但是只要财产数字出现一点不如意,我们的客户就翻脸了,因为什么?因为我们以牛羊的眼光去看,饲料就叫有用的,它导致有效价值的增长,所以鲜花的有效价值仅仅是充饥而已,你还可以看到更多的自我价值吗?还能看到心灵的自足和审美吗?你能让他明白万物的成理不用明说,要从容面对一个增长吗?这是中国人的态度,我们能做到吗?

2008-10-26 14:03:08 于丹

中国是讲养心养气的,孔夫子说,天地浩然正气怎么能养在眼里呢?禅宗有一个弟子问他的老师,你说我们的人生寿命都差不多,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心胸,地有的人心胸小。他的老师说,闭上你的眼睛你造一座城池讲给我听。这个弟子就开始想,他想了一个很大的城池,他一点一点讲来,描述了很久才讲完,他的师傅听着又跟他说,你闭上眼睛造一个毫毛,他闭上眼睛就造了一个很小的毫毛,他师傅问,这是用你全部的心造成的毫毛吗?他说我没有办

法想别的事情去做。这个时候他明白了,你的心大心小,要看你的气象,如果你的客户一直关注是一个大城池,那么你们的理财计划就用三年五载是这个房子,三年五载是这个道路,还有道路、桥梁,这个城池的未来很大,不确定性大于确定性。但是也有一些人,一根毫毛,一个股票跌了就有可能是一根毫毛,如果夫妻吵架或者是公司的问题没有解决,都是一根毫毛,如果人拌死在这样一个事情上他很难心头开朗。所以关注技巧,理财着手要在细节,但是着眼要在大格局,也就是说,着眼越大,着手越小,越有反差,越容易成事。 2008-10-26 14:07:14 于丹

所以我以为中国人活在自己的经验系统之中,我们不能改变中国的规则,但是我们自己会在规则之中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也就是说,让自己的这种心灵判断的东西更睿智、清醒。中国文化可能大家看到有太多的误区,有很多误区系认为中国人过于僵死的,伦理化的。你比如说中国人对于这个世界上得失的一些看法,可能在很多的时候,大家会说,中国儒家讲究仁爱,讲究包容,讲究一种毫无底线的对人的友好,但其实,孔子的学生去问孔子说,老师我能做到以德抱怨何如?我们在世界上少不了碰到怨,可能有人对不起你了,你如何做?要以德报怨吗?还是用你自己的善良道德去包容吗?学生说我可以做到,你觉得我怎么样?孔的就问他一个问题,以德报怨何以报德?这个时候学生就不知道如何回答了。孔子给他的答案是八个字,他说以直抱怨,以德报德这句话放在今天使更合适,我们的现代生活,大家都生活在两条线里,第一条是以法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他保障全民的公民安全和公正使,最高一条线是以伦理为核心的道德体系,最低一条线就是以直抱怨。如果我们每个人可以在这个系统之中,我们就是在现代化格局之中激活传统文化。我们要跟我们的客户沟通,让他们知道这些,我们要让客户有信心,因为我们的世界是在不断变化的。我觉得一个好的理财师永远都是一个光明使者,特别是遭遇失败的时候,我们如何面对。所有的失败都是阶段性的,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人,习惯于对着结果哭泣,你们也会遇到一些客户经戳说,命运对我不公平,我这么善良与努力,为什么有这么一个惨败的结果?因为我觉得,我们要跟他们沟通一个概念,这个真的是结果吗?什么叫结果?结果、结果,你认为这件事情已经结束了,不可改变的后果才叫结果。没有明天吗?

2008-10-26 14:14:33 于丹

如果生活还在继续,我们看到阶段性的结果都不是结果,都是变化能力,我不知道理财师有什么求易性的思维,如何创造新的价值。我看到过一个有意思的故事,说有弟兄两个,专门做手工的陶艺罐子,然后在里面画满彩绘,然后装船到一个大港口卖掉换口粮。有一年他们把罐子装上船,刚刚出海就赶上大风大浪,等他们挣扎到了港口城市,回头一看,罐子都打碎了,没有一个好的。这个哥哥当时就大哭起来,他说这么好的一座大城市谁要破罐子,我们明年的生活怎么办?弟弟什么话也没有说,他转了一圈,发现这个城市比他哥哥想象的还要发达,发达到房地产蒸蒸日上,家家户户都在买房子和装修房子,于是弟弟回来的时候,手里就拿着一把大锤子,把哪些罐子砸的还烂。弟弟说我们不卖罐子了,改卖马赛克,现在流行马赛克,不流行卖罐子了,最终他们通过装修获得比卖罐子更大的利润。一个优秀的理财师要有这种能力,你告诉他没有到最后的结果,我们就说没有结束。中国文化始终是生生不息变化的,这么短的时间内我不可能给大家说的更多,其实更多的东西是你喜欢这个问题,亲近这个自然,然后我们用心就能够体会到的。我们能够体会什么呢?其实文化给我们的这些字样,这一切要求我们有一个丰富多彩的心, 去面对如此仓惶的世界。儒家有一句话叫做智者不惑,上面是一个或者的或,什么叫或者?我们成天跟客户打交道,可以选择是叫做或者,什么叫智者不惑,用大智慧养出这颗心,稳稳的托住不迷惑。我们谈文化养自己的心,然后对他人负责。有一个哲学家,他每天在研究一个命题,就是人跟世界是什么关系?终日苦想想不到答案。有一天晚上他写论文他的小儿子在捣乱。他告诉他的孩子说,你能把这个撕裂的世界地图使可以粘好,我就跟你玩。不到20分钟,这个孩子就粘好了。他说你怎么

粘好的?他说,爸爸你这个地图的背面是一个人的头像,我当然不知道这个世界长什么样,但是我起码知道一个人应该长成什么样,所以我把它翻过来粘的,我这么想,当一个人是正确的时候,他的世界应该也是正确的。那么这句话说完,这个哲学家突然就找到了答案,我也希望这句话能够送给我们在座的每位理财师和你们的客户,我们今天是从次贷危机金融风暴说起的,我们所处的世界到处都是碎片,我们不知道这个世界长什么样子,粘补不了,但是在这个地图的背面,有一个人的头像,我们可以按照人的样子去粘贴,如果我们按照这个方法去做,我们的理财师,我们的客户都会有一个完美的世界,谢谢大家。

上一篇:高校校史馆建设方案下一篇:工信局经济运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