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职称评审条件

2024-04-14

副教授职称评审条件(精选6篇)

篇1:副教授职称评审条件

副教授、副研究员(一)资历条件

1.博士后流动站期满合格人员,到校工作满1年。2.获博士学位,取得讲师、助理研究员任职资格后,受聘讲师、助理研究员满2年;

3.攻读博士前,已聘任本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满2年,且获得博士学位后在本校工作满1年。

4.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取得讲师、助理研究员任职资格后,受聘讲师、助理研究员满5年。(二)学历条件:

所学专业对口,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1996年及以后大学毕业的非公共课教师须取得博士学位,公共课教师须取得硕士学位。

2.1996年以前大学毕业的非公共课教师须取得硕士学位。

3.1996年以前本科毕业未获硕士学位的公共课教师,须完成本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六门(其中四门为学位课程)的学习,成绩合格。(三)业绩条件

根据工作岗位分教学岗、公共课教学岗、科研岗和临床教学岗四种情况做出规定: 1.教学岗位教师

任现职期间需具备下列3项条件:

(1)系统地讲授过2门本科及以上层次课程,近5年来年均教学工作量200学时。近3年的教学评估和教学考核成绩均为75分及以上。并全过程地指导过2届本科生实习、社会实践或毕业论文,或担任过2年学生工作秘书或班主任,经考核合格。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A.主持1项厅局级科研课题或教学研究课题,并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

B.主持1项省部级科研课题或教学研究课题子课题,并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

C.作为主要完成人(前二名)参与1项省部级科研课题或教学研究课题,并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

D.作为主要完成人(前四名)参与1项国家级科研课题或教学研究课题,并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E.作为主要参加者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

F.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一等奖(前四名),或二等奖(前三名),或三等奖(前二名)。

G.作为主要参加者获国家级教学研究成果奖。H.获省级教学研究成果奖特等奖(前四名),或一等奖(前三名),或二等奖(前二名)。

I.主持横向课题和科技开发,到校科研经费理工医12万元/人年均、文经管5万元/人年均。

(3)论文、论著条件:

在B类以上的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理工医类3篇,文经管类5篇。2.公共课教学岗教师

任现职期间需具备下列3项业绩条件:

(1)承担过2门本科及以上层次课程,近5年来年均教学工作量320学时。近3年的教学评估和教学考核成绩均为75分及以上,或荣获厅局级及以上优秀教师称号。(2)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A.参加1项厅局级及以上科研课题或教学研究课题,并取得相应研究成果。

B.教学、科研获奖项目参照教学岗位晋升副教授的科研及获奖条件,相应的排名推后一名。(3)论文、论著条件:

以第一作者在公开出版发行的省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1篇教学研究论文,并在B类以上的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理工医类3篇,文经管类4篇。3.科研岗位研究人员

任现职期间需具备以下2项条件:(1)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A.主持1项省部级科研课题或教学研究课题,并取得相应研究成果。

B.主持2项厅局级科研课题或教学研究课题,并取得相应研究成果。

C.主持2项省部级科研课题或教学研究课题子课题,并取得相应研究成果。

D.作为主要完成人(前两名)参与2项省部级科研课题或教学研究课题,并取得相应研究成果。

E.作为主要完成人(前四名)参与2项国家级科研课题或教学研究课题,并取得相应研究成果。

F.获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等一等奖(前五名),或二等奖(前四名),或三等奖(前三名)。

G.获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等一等奖(前三名),或二等奖(前二名),或三等奖(第一名)。H.承担横向课题和开发,到校科研经费理工医30万元/人年均、文经管10万元/人年均。(2)论文、论著条件:

在B类以上的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理工医类5篇,文经管类8篇。4.临床教学岗教师

任现职期间需具备以下3项业绩条件:

(1)讲授过1门本科及以上层次课程,近5年来年均教学工作量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专业须达到100个学分人,皮肤、耳鼻喉、神经、精神(心理)、眼科、传染、影像专业须达到60个学分人,其它专业须达到40个学分人。教学评估和教学考核成绩均为70分及以上。(2)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A.主持1项厅局级及以上科研课题或教学研究课题,并取得相应研究成果。

B.作为主要完成人(前两名)参与1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或教学研究课题,并取得相应成果。

C.教学、科研获奖项目参照教学岗位晋升副教授的科研及获奖条件,相应的排名推后一名。

(3)论文、论著条件参照教学岗位晋升副教授的论文论著条件。

篇2:副教授职称评审条件

(一)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经历、能力,符合下列要求:

1、具有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技能,在丰富的学术实践基础上形成了较稳定的研究方向。能及时把握本学科领域前沿发展动态,对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有较深入的研究,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力。

2、系统担任一门公共课、基础课或两门以上专业课程的讲授工作,每学年至少讲授一门课程,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任务。

3、组织课堂讨论、指导实习实训、社会调查及指导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各个教学环节的工作。遵循教学规律,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效果优秀。

4、积极开展本学科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法研究,教学改革成绩显著。根据工作需要协助指导青年教师、进修教师或研究生,成绩突出。

(二)工作业绩

本科院校教师,任讲师以来,具备下列条件:

1、教学。专业课教师年均教学工作量180学时以上;公共课、基础课教师年均教学工作量200学时以上;兼职教学的管理人员按专职教师年均教学工作量的1/2计算。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学校教学质量考评优秀1次以上,或考核优秀1次以上。

(2)在教育、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得省辖市、厅级以上奖励。

(3)获得省辖市、厅级以上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2、论文、著作。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被SCI、EI、ISTP或A&HCI、CSSCI收录,或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全文收录论文3篇(文科均为独著,理工科均为独著或第一作者)以上。

(2)专业课教师在CN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6篇(限1篇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文科均为独著,理工科至少3篇为独著或第一作者,其余限前2名)以上,其中至少3篇发表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或本学科领域公认的权威性学术刊物上。

公共课、基础课教师在CN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5篇(限1篇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文科均为独著,理工科至少2篇为独著或第一作者,其余限前2名)以上,其中至少2篇发表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或本学科领域公认的权威性学术刊物上。

(3)正式出版本专业学术著作(本人撰写5万字以上/部)或译著(本人翻译10万字以上/部),或参编省级以上统编、规划教材(本人撰写5万字以上/部);同时在CN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4篇(限1篇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文科均为独著,理工科至少2篇为独著或第一作者,其余限前2名)以上,其中至少2篇发表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或本学科领域公认的权威性学术刊物上。

经专家鉴定,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著作、教材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达到副教授水平。

3、项目、奖励。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省、部级三等以上科技奖、社会科学成果奖的主要完成人,或省、部级二等以上教学成果奖的主要完成人,或2项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以上的第一作者,或2项省辖市、厅级科研成果一等奖的主要完成人(限前3名)。

(2)主持完成1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教研、工程)项目(课题),或2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教研、工程)项目(课题)的主要完成人,并通过省、部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的鉴定或结项验收,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3)省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的主要完成人(限前5名)。

篇3:教授治校的外部支撑条件及其启示

教授治校可理解为以教授为主的教师群体作为最核心的力量参与大学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发挥实质性影响作用的过程。教师群体作为教授治校的权力主体, 在学校管理中要有效获取话语权, 其自身首先必须具备学术能力和道德品质, 除此之外, 还需要一系列外部条件的支持。

社会文化的影响。与其它社会组织一样, 大学的运行是深受社会运行方式和文化氛围影响的。纵观西方大学的管理史, 可以看出, 其教师群体在参与学校管理中能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社会民主文化的支持。教授治校实际上可以看做代议制民主和协商民主在大学管理中的应用, 民主的社会文化不仅为大学民主管理制度的建立提供了优良土壤, 而且也规约了大学制度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方向。比如, 中世纪大学是仿效当时盛行的职业行会模式建立起来的, 而行会最重要的管理特征就是民主与自治, 受此影响, 中世纪大学的教师群体在大学内部事务的处理上均能享受平等的权力, 大学管理从一开始就具有浓厚的民主色彩, 从而形成了中世纪大学全体教师民主治校的模式。在美国, 从独立战争到南北战争期间, 大学内部的决策权呈现出由董事会、校长向教师转移的重大倾向, 这种倾向的出现也与美国建国后民主制度的发展密切相关[1] 。

相关法律的制约。法律是由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 由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 对于政治共同体内的社会组织均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政治共同体内的所有社会组织都必须接受法律制约。大学组织也不例外。从西方大学的历史看, 其教授治校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相关法律的规制。早在中世纪, 大学学者地位的确立, 就深受教会法的影响。民族国家产生以后, 世界各国为加强对高等教育的干预, 纷纷出台法律, 对包括大学管理在内的一些重大问题作出原则性的规制, 以更好地保障学术组织的健康发展。比如, 德国的《高等学校总纲法》明确规定, 作为高校管理机构的代表大会、评议会以及常设委员会等, 要由教授、学生、学术性协同工作者及其他协同工作者等四类人员的代表组成, 但教授比例必须占据多数;法国的《高校教育方向指导法》确定自治、参与和多科性三大原则改造法国的大学, 使得作为大学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的教师在大学管理中的权力得到了法律的确认。

大学章程的规制。大学章程一般是由大学自身制定, 经由教育行政部门核准执行的对学校办学中的重大事项作出全面规定的管理文件, 它是大学的基本法, 是大学治理的基础和准则。大学内部管理方式的确定与管理权限的配置是大学章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西方国家运行过程看, 其教师能够享有治校权很大程度上也是大学章程规制的结果。比如, 洪堡创立柏林大学时期, 著名哲学家施莱尔马赫便为之起草了以“正教授治校”作为指导思想的章程, 后来由德国政府为柏林大学颁布的章程基本体现了这一重要思想, 不仅把教授会制作为大学最重要的管理制度, 规定大学各项事务均由全体正教授组成的教授会进行决策, 而且明晰了教授会在校长遴选、人事聘任、资源分配中的各项权力, 为柏林大学教授治校理念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美国, 其大学章程一般都对教授会的职权、成员构成、运行方式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规定, 为教师权力的发挥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大学享有自治权。从逻辑上分析, 大学本身拥有自我管理的权力, 才可以实行权力的内部分配, 否则不论强调哪一类主体治校都将是空中楼阁, 难以实现。这意味着, 要实现教授治校, 大学自身享有自治权是前提和基础。大学享有自治权要求大学具有独立的社会地位, 能够成为相对独立的教学和科研单位的联合体。综观欧美大学, 不难发现它们在这些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现。在美国, 其高等教育机构一般都是通过立法的形式取得独立法人资格和社会地位, 可以享受实质性的自治权, 从而为内部权力的合理配置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相比较而言, 欧洲大陆国家受政府控制的色彩浓一些, 但其内部自治程度仍然非常高, 一般都能获得学术自治权, 能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和科研单位的联合体。正是由于作为整体的大学拥有了这些自治权, 才可以对权力进行合理配置, 才能实现教授治校的管理模式。

学术职业的安全得到保障。大学组织的权力体系呈现出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两元结构的特征。这两种权力的终极目标指向应当是一致的, 但由于具体价值取向的差别, 在实践中两者可能发生矛盾和冲突。冲突发生时, 学术权力经常处于不利的地位。因为学术权力所依仗的主要是学术人员所具有的对某一学科、某些学术领域深入探究以及所获得真理性的认识和渊博的知识[2] , 是一种柔性权力, 而行政权力一般是经由大学举办者授予的, 属于刚性权力, 性质上的差别往往导致了行政权力在事实上的强势, 使得权力冲突中经常出现行政权力压制学术权力的现象。以美国为例, 在1890—1920年间, 尽管大学教授的专业地位得到了空前提升, 但由于缺乏根本性的保障学术职业安全的制度, 很多高校频频爆发学者因为其观点与官方教条相冲突而遭到解聘的事件。可见, 要让学术力量有效发挥治校权力, 其职业安全必须得到保障。如果学术人员的职业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 而是处于稍有“冒犯”行政力量便可能遭到解雇的地位, 是不能期望他们能够有效行使治校权的。布鲁贝克早就指出这一点, “如果教授们在表明态度时还要担心经济上的报复, 他们就可能胆怯”[3] 。正是认识到职业安全对于促进大学学者学术专业发展和维护其权益的重要意义, 西方大学一般都注重建立有效保障学术职业安全的制度。比如, 终身教职制度就是其中的一种典型。在这一制度的保障下, “安全”和“独立”成为教授“王冠”上镶嵌的两颗“宝石”[4] , 大学除非有面临财务危机、需要取消教学计划等正当理由, 否则不能随意解聘获得终身教职聘任的职位, 从而使得大学教师在行使其合法权力的过程中可以免除很多的后顾之忧。因为教师一旦获得终身教职, 就赢得了很大的独立性, “不仅为鼓励教师的职业发展和专业专长提供合理的保证, 免除了被解职的危险”, 而且能够“保证教师不必担心受迫于世俗的明智和现实的压力而放弃对真理的坚持和良知的忠诚, 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造福于人类社会”[5] 。在不担心职业安全的前提下, 大学学者可以在“正当理由”的框架内, 更加酣畅地发展自己的专业, 坚守自己的良知和信念, 维护自身的权利。

二、教授治校的条件对于我国大学管理改革的启示

教授治校需要一定的条件为支撑, 具备这些条件, 大学教师在学校管理中才能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相反, 缺乏这些条件的支持, 学术权力的地位和作用将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我国大学管理要去“行政化”, 要恢复学术力量参与大学管理的权利, 相应的条件建设同样重要, 而且刻不容缓。

首先, 应从法律上明晰教师群体在学校决策和民主监督中的权威地位[6] 。当前, 我国一些高校自行成立了“教授委员会”之类的组织, 其背后蕴涵的“教授治校”的管理理念开始显现出来。但这主要还是一种从下而上自发进行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方式, 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 这种制度变迁方式能否取得普遍性的效果, 一般要严格地受到整个社会制度环境的影响和其他制度安排给新制度所留下的空间和边界的制约。如果新的制度安排超出了制度环境所允许的边界, 即使是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 制度变迁也不可能达成预期的效果。从我国当前的制度环境分析, 社会为实施教授治校制度所留的空间确实还比较局促。比如, 法律上对学术决策的权威地位还缺乏明确的表述, 教育行政部门的态度一直有些暧昧不清等。这说明, 现行的制度环境仍然限制着新制度的发展空间。有鉴于此, 我国大学要普遍恢复学术权力的地位, 还应当加强自上而下推进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 促进新制度的迅速发展。完善法律建设就是其首要的一环。尽管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法》规定了高等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教代会”等组织形式, 并强调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权益, 但在现实中, 这些组织的功能都非常有限, 其人员如何组成、提出的建议是否被采纳、能否有效发挥决策和监督作用, 仍然还取决于党委书记和校长为首的行政权力。要改变这一状况, 必须首先要从法律上予以推动, 应对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完善, 对学术委员会的功能重新定位, 明晰学术决策的权威地位, 对学术委员会 (包括教代会等) 人员组成的民主推选、独立运行、决策内容等都要作出具体的原则规定。

第二, 进一步推进社会民主文化发展。在我国, 以民主为价值诉求的社会管理框架已经基本搭建起来, 不仅宪法赋予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力,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社会治理方式也已经开始实施。但实事求是地说, 民主原则在我国的社会管理中并没有被完全吸纳和遵循, 我国社会在构建成熟民主文化方面还有较长的路要走。这种社会文化自然会对包括大学在内的所有社会组织建立民主管理体制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 要实质性地构建民主管理的大学制度, 还必须进一步加强整个社会的民主文化的建设。实际上, 在加强社会民主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大学可以充当进一步改革的试验田。根据美国政治学教授罗伯特·达尔的研究, 不存在剧烈的文化冲突是有利于民主产生的关键条件之一[7] 。对于大学组织来说, 尽管其学科繁多, 专业复杂, 甚至于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都存在明显的壁垒, 大学组织内部亚文化间的冲突却不激烈, 绝大多数时候是处于一种和谐共存的状态下, 这无疑为组织的民主化建设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第三, 切实赋予大学自主办学权。我国在1989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中就已经作出规定, 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 在招生、学科专业设置、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机构设置与人事、财产管理等方面享有自主权。但遗憾的是, 到目前为止, 这些自主权的落实仍然比较有限。我国高校离实质性的独立法人地位还相差甚远, 没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自为者。自主权的缺失, 深深地影响和限制了大学的办学行为, 很大程度上导致我国大学缺乏独立地确立自己的管理规则, 并对自身行为负责的能力和动力。可见, 学术决策权力的实现还必须从改革国家管理大学的根本体制方面努力, 应当实质性地落实大学法人地位, 切实赋予大学自主办学的权限, 再加上法律和社会文化层面的支持, 才有可能真正促进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根本转向。

第四, 加快大学章程建设步伐。大学章程是规范大学内部各种行为和关系的“宪法”。大学治理结构的安排在章程中都可以得到明确的体现。遗憾的是, 一直以来, 我国大学基本上都缺少这一重要的办学依据, 即便少数大学具备了这一文件, 很多也是形式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因此, 我国大学在恢复学术力量参与大学管理的过程中, 必须强调大学章程的保障作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明确指出, “各类高校应依法制定章程, 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 窃以为, 这一要求将为我国大学加强章程建设, 促进内部管理改革提供重要的契机, 现在的关键是我国高校要按照要求迅速迈开行动的步伐, 要让大学章程发挥实质性的功效。

第五, 加强学术道德建设。诚如上述, 大学学者作为学术活动的参与者和管理者, 应当承载相关的道德要求。近年来, 我国大学教师的学历和职称不断提高, 学术能力不断增强, 但学术人员道德失范的事例也不时在发生,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学术声誉和社会认同。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成为高校教师管理的迫切需要。加强学术道德建设首先要靠制度, 大学和整个学术界都要努力构建防范道德失范的机制, 从他律上促使学术工作者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另一方面, 学术人员应当意识到学术道德对于学术工作的重要性, 自觉珍惜学术荣誉, 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学术生态。只有学术人员的形象得到社会充分认同的时候, 人们才会完全信任并积极支持他们充当学术组织的立法者, 从而保障其在学校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学飞.美国日本德国法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5:17.

[2]张德祥.高等学校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22.

[3][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 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61.

[4]宋旭红.学术职业发展的内在逻辑[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107.

[5]W William, Van Alstyne.Tenure:A Summary, Explanation, and“De-fense”.AAUP Bulletin, 1971.

[6]彭阳红.“教授治校”与“教授治学”之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2, (6) .

篇4:副教授职称评审条件

关键词: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审条件;奖优;助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08-0041-02

国家励志奖学金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用于奖励资助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以下简称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品学兼优”和“家庭经济困难”的二元评审条件给实际操作带来一些困惑,容易滋长“弄虚作假”、“伪贫困”等不良现象。

一、对国家励志奖学金性质及教育功能的探讨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国家励志奖学金是用于“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励资助”四个字体现出国家励志奖学金的目的:一是“奖优”,奖励品学兼优学生;二是“助困”,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见,国家励志奖学金兼具奖学金“奖”和助学金“助” 的双重性质,那么它到底是属于奖学金的范畴还是助学金的范畴?在学生学习生活中能起到什么教育作用?

奖学金和助学金虽同属于学生资助体系,但是从文件规定和实际操作来看,它们是有区别的:奖学金是奖励品学兼优学生,评定依据包括思想表现、学习成绩等在内的综合测评成绩;助学金的目的是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主要以家庭经济困难程度作为评定原则。国家励志奖学金虽然兼具“奖励”和“资助”的双重作用,但首要评审条件是“品学兼优”,根本目的是奖优、励志,它应属于奖学金的范畴。

国家励志奖学金不仅能对获奖学生起到物质资助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对学生进行激励和导向教育。具体来说,有两大教育功能:一是表彰激励。国家励志奖学金覆盖面小、额度大,评价的首要指标是品学兼优,是学生心目中认可度比较高的奖励和荣誉,就获奖学生而言,能够使他认识到通过自身努力来体现自我价值,能激励他进一步的发展。二是榜样示范。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设立,不仅要表彰激励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重要的是在广大学生中树立一个学习标杆,起到榜样示范作用,进而促进良好学风和校风的形成。

二、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审条件存在的问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各省教育部门制定的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实施细则,都明确规定评选条件,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奖优还是助困,政策执行者难以权衡把握

国家励志奖学金既强调“品学兼优”,又要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既要奖励学习成绩及能力上的强者,又要资助经济地位上的弱者。由于个体教育经历和主观能动性存在差异,以及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审条件的客观规定性和受奖对象的有限性,导致“品学兼优”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之间的对应度不高,因此,它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品学兼优学生的奖励问题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问题。在评审过程中,存在这样三种情况,很难对“优秀”与“贫困”进行权衡。一是“优秀”而“不贫困”的学生。这类学生思想表现和学习成绩都很优秀,因国家奖学金名额过少未能评上,也因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而没有申请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如果评,就缺少“家庭经济困难”这个硬性条件,不能体现国家励志奖学金“资助”的作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会认为抢占他们的资助资源而觉得不公平;如果不评,就发挥不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的功能,他们难免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感,认为自己的努力得不到认可。二是“贫困”而“不优秀”的学生。这类学生家庭经济比较困难,但是因其不利的家庭背景及受教育经历,尽管平时很努力,综合测评成绩还是相对偏低,无法享受到国家励志奖学金有限名额的资助,故国家励志奖学金“助困”的理念难以实现。三是“优秀”的“伪贫困”学生。这类学生平时表现和学习成绩都很优秀,若严格按照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标准,应该不属于困难的范围,但是受5000元钱的诱惑,加上家庭经济困难资格认定的人为因素很大,他们争相申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格认定,导致“伪贫困”的优秀学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的现象层出不穷。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认定具有主观性,操作性不强

为认真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资助资源,切实保证各项高校资助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实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颁发《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界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格认定时,学生须提交《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和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签字盖章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各年级或专业成立以辅导员和学生代表等组成的评议小组,评议小组根据学生提交的材料,以学生家庭人均收入对照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财政部门确定的认定标准,并结合学生日常消费行为,以及影响其家庭经济状况的有关情况,认真评议并确定各档次经济困难学生资格[2]。该文件明确规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标准和程序,但是具体操作性不强,主观随意性比较大,认定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证

明材料,证明力和可信度不高。对学生进行家庭经济困难资格认定,首先要弄清楚哪些学生的家庭真正困难,而最容易调查清楚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是当地政府,也就是说,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出具的证明理应最为权威有效。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当前诚信普遍缺失,加上费用无需地方掏腰包,因此,那些开具证明的有关部门一方面可以顺手做人情,另一方面还可以趁机收取一定的费用,甚至是只要收费,证明随便开,以至于开出的证明早已失去一级政府的诚信意义[3]。

2.认定方法单一,民主评议不够深入。目前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主要采取民主评议方式,即“学生申请——评议小组讨论评议——学院审核——学校批准”。评议小组成员虽然对学生的经济情况比较了解,但如果日常消费都是在学生消费能力范围之内,就不会有什么反对意见,民主评议仅仅是形式上的程序而已。一般情况下,提交《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和《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的学生,就会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

3.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存在地区差异性和家庭特殊

性,统一的数值认定标准难以衡量。根据《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各省级教育、财政部门对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标准作了规定,即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超过多少。由于我国不同地区、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水平差异很大,即使是同一地区,学生家庭收入来源、经济负担等情况也存在很大差别,因此用统一的数值认定标准很难准确地对学生进行家庭经济困难资格认定。

三、对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审条件的思考和建议

为了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国家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奖、助、贷、补、减”的资助体系,其中只有国家奖学金是面向全体学生,其余都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挂钩(如图1),而且除了国家助学贷款是有偿资助外,其余都是无偿资助。因此,“家庭经济困难”这个身份能够带来很多经济利益,学生们争贫困、要贫困的现象屡屡发生。

国家励志奖学金仅次于国家奖学金,但它和“家庭经济困难”息息相关,没有考虑到“家庭经济不困难”品学兼优学生的现实利益,导致学生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争议的焦点集中在“家庭经济困难”上。为彰显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奖励作用,尽可能遏制“伪贫困”等现象的产生,促进班级和校园的和谐发展,笔者认为有两条途径可以选择:一是对现有的评审过程进行改进和完善。已有相当多的研究者提出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如切实把握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严格进行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等。二是对现有的评审条件进行改进,即评审对象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转向全体学生(如图1建议的学生资助体系)。在“富二代”、“官二代”问题层出的今天,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需要精神奖励和物质资助,同时家庭比较富裕的优秀学生也需要别人的认可和肯定。国家励志奖学金只有强调学生包括思想表现、学习成绩等在内的综合能力,才能使评审目的更加清晰,评审条件及程序更加简化,而且能消除诸多影响国家励志奖学金制度和谐与公平的因素,实现“励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

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Z].财教(2007)91号.

[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

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Z].财教(2007)8号.

篇5:副教授职称评审条件

(2010年修订)

评定标准:高等学校教授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有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广博的专业知识,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及时掌握本学科国内外的发展动态,具有提出本专业的研究方向或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的能力;在本学科某一领域主持或直接指导完成具有较大学术、技术意义的研究课题或攻关项目,取得显著成果;公开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艺术作品,出版高水平的学术著作、教材;对专业建设、学科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较大贡献,在本学科有一定的知名度;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果显著,具有领导本学科教学、科研以及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的能力;主持和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室和教材建设;指导和培养过硕士以上研究生或青年教师;熟练运用一门外国语获取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并具有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能力。

第一条 适用范围

本资格评审条件适用于本科高等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及相关管理工作并取得高校教师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高等学校教授专业技术资格。

第二条 思想政治条件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遵守《广西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的规定。近5年考核均为合格以上。

任现职以来,出现以下情况者,不得申报:

一、违纪违法,受警告处分未满1年者;受记过处分未满2年者;受记大过处分未满3年者;受降级处分未满5年者。

二、申报中有伪造学历、资历、成绩,剽窃他人成果等学术造假行为者,自申报当年起,5年内不得申报。

三、累计在两次申报中发现有学术造假行为者终身不得申报。第三条 学历(学位)、资历条件

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博士后流动站期满合格或作为海外人才引进回国、具有国外博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年以上。

(二)具有博士学位,取得副高专业技术资格3年以上。

(三)具有硕士学位,取得副高专业技术资格4年以上。

(四)具有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取得副高专业技术资格5年以上。

(五)大学普通班毕业或1977年以后入学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经过一年以上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进修班(包括参加助教进修班、骨干教师进修班、访问学者等)学习,取得4门以上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合格成绩,取得副高专业技术资格5年以上。

二、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授予权高校的申报者未满45周岁,其他高校的申报者未满40周岁,必须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第四条 外语条件

一、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等级(A级)考试成绩合格。

二、免试条件按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规定执行。第五条 计算机应用能力条件

一、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达到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规定的要求。

二、免试条件按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规定执行。第六条 继续教育条件

完成本部门、本行业或政府人社部门规定的继续教育任务。第七条 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以下条件的第一、二、三款,专职辅导员只需具备第四款:

一、系统讲授2门以上课程,并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组织课堂讨论、社会调查,指导实习和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二、担任过1届以上研究生导师;或独立讲授过1门以上研究生学位课程;或指导过青年教师、进修教师学习2年以上并取得较好效果。

三、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的研究、开发并通过省(部)级鉴定或获得结题证书;或在本学科领域主持开展科学研究、科技开发项目,取得多项成果;发表(出版)多篇(部)学术论文(著作),或创作、设计、展演多项高水平艺术作品,或参加(或指导学生参加)重大体育、艺术比赛获得突出成绩。

四、专职学生辅导员指导学生就业和参与组织省(部)级以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并取得良好效果;独立讲授2门以上相关思想政治教育课或专业课;指导青年辅导员工作2年以上,并取得良好效果;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的研究、开发,并通过省(部)级以上鉴定或获得结题证书,或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主持开展科学研究,取得多项成果或发表(出版)多篇(部)学术论文(著作)。

第八条 业绩成果条件

任现职以来, 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教学综合考核成绩为B级(良好)以上,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自治区级以上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或在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上取得突出成绩(担任自治区级以上精品课程主要成员、示范性实训基地主要成员、优质专业主要成员、优秀教学团队主要成员)。

二、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或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以上。

三、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或技术发明奖、或科技进步奖、或星火奖、或社会科学奖及其他专业奖项三等奖以上;或获省(部)级上述奖项二等奖以上。

四、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开发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或解决的重大、关键性技术问题,通过省(部)级以上鉴定,并已推广应用,获得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五、指导学生参加省(部)级以上专业比赛获一等奖,或二等奖2项。

六、艺术类技术专业人员参加省(部)级以上专业比赛获二等奖以上;或主持(或主要完成人)承担过省(部)级以上大型项目设计;或公开举办高水平的个人专业展演(画展、设计展、音乐会等);或指导的学生在省(部)级以上专业比赛(展演)中获二等奖以上。

七、体育类专业人员参加或指导学生在省(部)级以上体育赛事获前6名(二等奖以上);或担任省(部)级体育赛事裁判长以上职务。

八、专职学生辅导员长期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且至少近5年在学生工作第一线。本人获得或所带班级、团支部等学生团体获得自治区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荣誉称号;或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

第九条 论文、著作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第一款,同时具备二—七款之一者:

一、在公开出版物发表2篇以上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二、年均授课240计划学时以上者,论文、著作:理工类4篇(部),文科类5篇(部)。

三、年均授课150-239计划学时者,论文、著作:理工类5篇(部),文科类6篇(部)。

四、年均授课149计划学时以下者,论文、著作:理工类6篇(部),文科类7篇(部)。

五、艺术类专业人员公开发表(出版)学术论文(著作)4篇(部);或公开发表(出版)学术论文(著作)2篇(部)并提交艺术作品5件(公开发表,或获得自治区级以上专业比赛(展演)奖励)或指导学生获国家级专业比赛(展演)三等奖以上。

六、体育类专业人员公开发表(出版)学术论文(著作)4篇(部);或公开发表(出版)学术论文(著作)2篇(部)并作为教练员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体育赛事获前8名(三等奖以上)或参加自治区级体育赛事获前3名(一等奖以上)。

七、专职学生辅导员公开发表(出版)学术论文(著作)5篇(部)。第十条 破格条件

不具备规定的学历(学位)条件,取得副高专业技术资格5年以上;或具备规定的学历(学位)条件,不具备规定的资历条件,取得副高专业技术资格3年以上,任现职以来考核优秀1次以上;博士后流动站期满合格或作为海外人才引进回国具有国外博士学位不具备工作资历条件但特别优秀的,以上人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可破格申报:

一、具备下列条件中1项以上:

(一)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或科技进步奖、或技术发明奖;或星火奖、或教学成果奖或其他国家级专业奖。

(二)获自治区级自然科学奖、或科技进步奖、或技术发明奖、或社会科学奖、或教学成果奖、或星火奖、或铜鼓奖或其他专业奖一等奖。

(三)获国家级或自治区级优秀教师、或劳动模范、或先进工作者、或五一劳动奖章。

(四)作为海外人才引进回国具有国外博士学位,在所研究的领域中有较大突破,取得的成果已被确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第一完成人,2位同行教授书面鉴定),回国后继续该领域研究,并有较大进展者。

二、具备下列条件中2项以上:

(一)获自治区级自然科学奖、或科技进步奖、或技术发明奖、或社会科学奖、或教学成果奖、或星火奖等奖项二等奖、或省(部)级其它专业奖二等奖。

(二)主持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课题)1项以上。

(三)在第九条要求的基础上,在国内核心期刊或国外权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公开出版的学术著作,理工类增加3篇(部)、文科类增加4篇(部)、体育和艺术类增加2篇(部)。

(四)艺术类专业人员在国家级专业比赛(展演)中获二等奖以上,或指导学生在国家级专业比赛(展演)中获一等奖以上。

(五)体育类专业人员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赛事获前3名(或一等奖)。

(六)在科技开发、成果转化、社会服务中取得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年纯利润达50万元以上。

第十一条 附则

一、凡符合上述条件者,可申报高等学校教授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者应按规定提交申报材料,并按规定的程序送评,否则,各级人事(职改)部门不予受理,评委会不予评审。

二、本条件自下发之日起执行,此前与本评审条件不一致的,以本评审条件为准。

三、本条件由自治区职改办、自治区教育厅职改办按职责分工负责解释。

四、本条件的特定解释:

(一)本条件中所规定的思想政治条件、学历(学位)资历、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继续教育和工作经历、业绩成果、论文(著作)要求必须同时具备。

(二)本条件中所规定的“学历”,是指国家承认的国民教育序列的学历。取得国(境)外的学历,须提供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认证材料。

(三)本条件中,凡冠有“以上”者,均含本级。

(四)年均授课不足60计划学时者,不能申报本系列专业技术资格。

(五)自治区级科研项目(课题),是指自治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主管部门下达的科研项目及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六)体育类“国家级赛事”、“自治区级赛事”、“市级赛事”:

1、“国家级赛事”是指全国运动会、全国民族运动会、全国城市运动会、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以及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举办的全国性单项体育比赛;

2、“自治区级赛事”是指全区运动会、全区民族运动会、全区大学生运动会以及由自治区体育局、教育厅举办的全区性单项体育比赛。

(七)艺术类国家级专业比赛(展演)、自治区级专业比赛(展演):是指由国家、自治区教育、宣传、文化艺术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类高水平专业比赛;或是由自治区级以上各专业协会、电视台等单位举办并经相关同行公认的有较高社会影响的专业比赛。

(八)著作、论文的要求:“著作”是指公开出版(有ISBN书号)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专著、译著或教材、艺术专业作品集、音乐及舞蹈展演光盘(独著、主编或第一作者;或本人撰写专著、译著3万字以上,教材10万字以上)。“论文”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有ISSN或CN刊号)上发表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学术论文(独著、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其中至少有2篇在国外权威刊物或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或 公开出版本专业或相近专业专著(独著,15万字以上)1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篇。

(九)本条件中,“国外权威刊物”是指: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H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需提供有资质的检索部门收录证明;“国内核心期刊”是指:《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写,北京大学出版)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中的期刊。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师系列 副教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

(2010年修订)

评定标准:高等学校副教授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有本学科系统的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及时掌握本学科国内外的学术发展动态;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能提出有较大意义或学术价值的科研课题,并取得有较大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研究成果,公开发表、出版有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著作、艺术作品、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具有担任科研课题组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的能力;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在教育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或实验室建设方面起骨干作用,成绩显著,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或青年教师的能力,能担任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组织管理工作;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获取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并具有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能力。

第一条 适用范围

本资格评审条件适用于本科高等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及相关管理工作并取得高校教师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高等学校副教授专业技术资格。

第二条 思想政治条件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遵守《广西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的规定。近5年考核均为合格以上。

任现职以来,出现以下情况者,不得申报:

一、违纪违法,受警告处分未满1年者;受记过处分未满2年者;受记大过处分未满3年者;受降级处分未满5年者。

二、申报中有伪造学历、资历、成绩,剽窃他人成果等学术造假行为者,从发现当年起,5年内不得申报。

三、累计在两次申报中发现有学术造假行为者终身不得申报。第三条 学历(学位)、资历条件

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具有博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年以上。

(二)具有硕士学位,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4年以上。

(三)具有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5年以上。

(四)大学普通班毕业或1977年以后入学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经过一年以上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进修班(包括参加助教进修班、骨干教师进修班、访问学者等)学习,取得4门以上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合格成绩,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5年以上。

(五)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尚无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按以下要求申报: 具有硕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8年以上;具有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者,从事专业技术工作9年以上;大学普通班毕业或1977年以后入学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经过一年以上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进修班(包括参加助教进修班、骨干教师进修班、访问学者等)学习,取得4门以上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合格成绩,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1年以上。

二、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授予权高校的申报者未满40周岁,其他高校的申报者未满35周岁,必须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第四条 外语条件

一、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等级(B级)考试成绩合格。

二、免试条件按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规定执行。第五条 计算机应用能力条件

一、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达到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规定的要求。

二、免试条件按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规定执行。第六条 继续教育条件

完成本部门、本行业或政府人社部门规定的继续教育任务。第七条 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以下条件的第一、二、三款,专职辅导员只需具备第四款:

一、系统讲授2门以上课程,并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组织课堂讨论、社会调查,指导实习和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二、任现职期间有1年以上学生教育管理或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经历。指导青年教师、进修教师学习1年以上,或协助指导过研究生。

三、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过自治区级以上的科研项目全过程研究、开发并取得一定成果;在本学科领域发表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著作)或艺术作品。

四、专职学生辅导员指导学生就业和组织校级以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并取得较好效果。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过自治区级以上科研项目研究、开发并取得一定成果;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发表(出版)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著作)。

第八条 业绩成果条件

任现职以来, 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教学综合考核成绩为B级(良好)以上,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参与自治区级以上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或在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上取得成绩(担任自治区级精品课程主要成员、示范性实训基地主要成员、优质专业主要成员、优秀教学团队主要成员)。

二、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以上。

三、获自治区级自然科学奖、或社会科学奖、或技术发明奖、或科技进步奖、或星火奖或其他专业奖项二等奖以上,或获市(厅)级上述奖项一等奖以上。

四、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并取得显著成果。

五、作为主要完成人开发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或解决的重大、关键性技术问题,通过市(厅)级以上鉴定,并已推广应用,获得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六、指导学生参加省(部)级以上专业比赛获二等奖以上或三等奖2项。

七、艺术类专业人员参加自治区级以上专业比赛获三等奖以上;作为主要完成人承担过市(厅)级以上大型项目设计;或公开举办高水平的个人专业展演(画展、设计展、音乐会等);或指导学生在自治区级以上专业比赛(展演)中获三等奖以上。

八、体育类专业人员参加或指导学生参加自治区级以上体育赛事获前8名(三等奖以上);或担任自治区级体育赛事副裁判长以上职务。

九、专职学生辅导员长期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且至少近3年在学生工作第一线。本人获得或所带班级、团支部等学生团体获得市(厅)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荣誉称号;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市(厅)级以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

第九条 论文、著作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第一款,同时具备二—七款之一者:

一、在公开出版物发表1篇以上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二、年均授课240计划学时以上者,论文、著作:理工类3篇(部),文科类4篇(部)。

三、年均授课150-239计划学时者,论文、著作:理工类4篇(部),文科类5篇(部)。

四、年均授课149计划学时以下者,论文、著作:理工类5篇(部),文科类6篇(部)。

五、艺术类专业人员公开发表(出版)学术论文(著作)3篇(部);或公开发表(出版)学术论文(著作)2篇(部)并提交艺术作品3件(公开发表,或获得自治区级以上专业比赛(展演)奖励)或指导学生获自治级以上专业比赛(展演)二等奖以上。

六、体育类专业人员公开发表(出版)学术论文(著作)3篇(部);或公开发表(出版)学术论文(著作)2篇(部)并作为教练员指导学生参加自治区级以上赛事获前6名(二等奖以上)。

七、专职学生辅导员公开发表(出版)学术论文(著作)4篇(部)。第十条 破格条件

不具备规定的学历(学位)条件,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5年以上;或具备规定的学历(学位)条件,不具备规定的资历条件,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3年以上,任现职以来考核优秀1次以上;具有博士学位不具备工作资历条件但特别优秀的,以上人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可破格申报:

一、具备下列条件中1项以上:

(一)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或科技进步奖、或技术发明奖、或星火奖、或教学成果奖或其他国家级专业奖。

(二)获自治区级自然科学奖、或科技进步奖、或技术发明奖、或社会科学奖、或教学成果奖、或星火奖、或铜鼓奖二等奖以上;或其他款专业奖二等奖以上。

(三)获国家级或自治区级优秀教师、或劳动模范、或先进工作者;或五一劳动奖章者。

(四)具有博士学位,在所从事的该领域中有较大突破,取得的成果已被确认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第一完成人,2位同行教授书面鉴定)。

二、具备下列条件中2项以上:

(一)获自治区级自然科学奖、或科技进步奖、或技术发明奖、或社会科学奖、或教学成果奖、或星火奖;或其它自治区级专业奖三等奖以上。

(二)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课题)1项以上,或省(部)级科研项目(课题)2项以上。

(三)在第九条要求的基础上,在国内核心期刊或国外权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或公开出版学术著作,理工类增加2篇(部)、文科类增加3篇(部)、体育和艺术类增加1篇(部)。

(四)艺术类专业技术人员在国家级专业比赛(展演)中获三等奖以上或在自治区级专业比赛(展演)中获一等奖以上;或指导学生在国家级专业比赛(展演)中获二等奖以上或在自治区级专业比赛(展演)中获一等奖以上。

(五)体育类专业人员指导学生参加自治区级赛事获前3名(或一等奖)。

(六)在科技开发、成果转化、社会服务中取得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年纯利润达30万元以上。

第十一条 附则

一、凡符合上述评审条件者,可申报高等学校副教授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者应按规定提交申报材料,并按规定的程序送评,否则,各级人事(职改)部门不予受理,评委会不予评审。

二、本评审条件自下发之日起执行,此前与本评审条件不一致的,以本评审条件为准。

三、本评审条件由自治区职改办、自治区教育厅职改办按职责分工负责解释。

四、本评审条件的特定解释:

(一)本评审条件中所规定的思想政治条件、学历(学位)资历、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继续教育和工作经历、业绩成果、论文(著作)要求必须同时具备。

(二)本评审条件中所规定的“学历”,是指国家承认的国民教育序列的学历。取得国(境)外的学历,须提供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认证材料。

(三)本评审条件中,凡冠有“以上”者,均含本级。

(四)年均授课不足60计划学时者,不能申报本系列专业技术资格。

(五)自治区级科研项目(课题),是指自治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主管部门下达的科研项目及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六)体育类“国家级赛事”、“自治区级赛事”、“市级赛事”:

1、“国家级赛事”是指全国运动会、全国民族运动会、全国城市运动会、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以及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举办的全国性单项体育比赛;

2、“自治区级赛事”是指全区运动会、全区民族运动会、全区大学生运动会以及由自治区体育局、教育厅举办的全区性单项体育比赛。

(七)艺术类国家级专业比赛(展演)、自治区级专业比赛(展演):是指由国家、自治区教育、宣传、文化艺术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类高水平专业比赛;或是由自治区级以上各专业协会、电视台等单位举办并经相关同行公认的有较高社会影响的专业比赛。

(八)著作、论文的要求:“著作”是指公开出版(有ISBN书号)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专著、译著或教材、艺术专业作品集、音乐及舞蹈展演光盘(独著、主编或第一作者;或本人撰写专著、译著2万字以上,教材8万字以上)。“论文”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有ISSN或CN刊号)上发表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学术论文(独著、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其中至少有1篇在国外权威刊物或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或 公开出版本专业或相近专业专著(独著,15字以上)1部。

篇6:副教授职称评审条件

河南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

总 则

一、为了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养造就高素质、创新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推动我省的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更好的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职称改革有关精神和我省工程技术人员的实际,制定本条件。

二、本条件适用于全省各类企、事业单位中现职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工程系列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名称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分 则

一、申报条件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二)爱岗敬业,努力进取,团结协作,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身体健康,能够全面履行岗位职责。

(三)任现职以来及任期考核均为合格以上。

(四)外语水平符合国家和我省有关政策规定。

(五)理工类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取得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并担任高级工程师职务满5年。

二、评审条件

(一)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符合下列条件

1.具有系统广博的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掌握本专业国内外最新技术现状、最新的科技信息和发展趋势。2.对本专业具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具有丰富的专业技术实践经验,能解决本专业复杂、关键的技术难题,能独立承担本专业疑难技术问题的指导或咨询工作。

3.全面掌握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技术规程,具备对重大科研项目、大型工程项目进行评估和鉴定的理论水平。

4.具备较高的本专业现代管理知识、技术经济判断、评价及市场分析与预测的水平。

(二)工作能力与经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总结能力,有提出重大、重点项目的课题选题、立项论证报告、实施方案、方案设计的能力和经历。

2.具有主持省部级以上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大型工程项目或重大系列产品的研制、设计、建设、制造、安装、调试等全过程的能力和经历;或具有主持大型以上企业重大技术改造、设备改进、提高产品质量或工艺水平等的能力和经历。

3.具有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的能力和经历。4.具有将国内外最新理论成果或先进技术应用于新的研究开发领域和解决生产实践中难度较高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和经历。

5.具有组织编制本学科或本行业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行业技术标准、技术发展规划的能力和经历。

6.具有主持新资源、新产品、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的勘察、设计、研制、培育、开发或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推广的能力和经历。

(三)业绩与成果,符合下列条件中的2条(其中须具备1、2、3、4、5、6条中的1条)

1.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励。2.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以上奖励1项。

3.作为主要完成人(限前5名),在特大型企业生产第一线工作,业绩突出,有创新的技术成就,获得特大型企业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并把科研成果应用到本企业生产实践中去,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4.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1项国家发明专利,实施后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5.主持起草编制1项国家、行业技术标准,或2项省级行业技术标准,并正式公布实施,用于生产实践。

6.作为主要完成人,提出1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的项目建议书,经国家业务主管部门批准并组织实施;或作为主要完成人,组织实施1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对重大技术问题起关键性作用,通过国家业务主管部门鉴定(验收),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1项国家级重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文件,经国家业务主管部门批准并组织实施;或作为主要完成人,组织实施1项国家级重点工程项目,通过国家业务主管部门验收并达到预期效益。本条中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工程项目主要完成人限前5名。

7.作为主要完成人,提出2项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的项目建议书,经省部级业务主管部门批准并组织实施,对重大技术问题起关键性作用,通过省部级业务主管部门鉴定(验收),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2项省部级重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文件,经省部级业务主管部门批准并组织实施;或作为主要完成人,组织实施2项省部级重点工程项目,通过省部级业务主管部门验收并达到预期效益。本条中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工程项目主要完成人限前3名。8.作为主持人,解决过重大关键技术难题或填补国内同行业某一技术领域的空白,并通过省部级鉴定(验收)。

9.主持完成2项大型工程项目(新建、扩建、技改、引进)或先进成套(单机)设备、生产线的研究、设计、安装、调试、技术改造的全过程,投入生产后,达到要求,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10.主持2项新资源、新产品、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的勘察、设计、研制、培育、开发,并通过省部级鉴定(验收),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11.作为技术总负责人,主持完成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并通过验收。

12.作为主要完成人(限前5名),组织实施的国家级节能改造重大项目或环保治理重大项目已经国家主管部门验收运行,项目技术上达到我国先进水平,效益显著。

13.主持完成2项国家级或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并经国家或省部级鉴定认可;或主持推广应用新产品、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3项以上,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经省部级鉴定认可。

(四)论(译)著、论文,符合下列条件中的1条

1.正式出版本专业学术、技术专著或译著1部(独著或合著第一作者,合著本人须撰写5万字)。

2.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或在科技类、工程类核心期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3篇;或在业内认可的国际科技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或在业内认可的国际行业学术会议上宣读本专业论文3篇。本条中发表或宣读的论文均要求独著或第一作者,每篇字数不少于3000字,宣读论文须提供2名同行专家鉴定意见。

3.论文被 SCI、EI、ISTP 收录1篇且被较多引用(独著或合著第一作者,收录字数不少于 1000 字)。凡不具备规定学历的人员,申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须按破格评审。破格评审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除符合上述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工作能力与经历、论文论著及评审委员会组织的答辩达到合格要求外,须符合业绩成果条件中3条以上(其中须具备1、2、3、4、5、6条中的1条)。

附 则

一、本实施办法中所规定的适用范围、申报条件和评审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相互之间不能交叉使用。业绩与成果、论文与论(译)著,须是任现职以来所取得的。

二、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励是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星火奖及相当级别的奖励;省级科学技术奖励是指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星火奖及相当级别的奖励;部级奖励是指199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颁布以前取得的科学技术进步奖及相当级别的奖励。各类奖励以正式文件、获奖证书为准。

项目的获奖者是指等级额定获奖人员,以证书为准。同一项目多次获奖,取其中一项最高奖项。

三、本条件中“特大型企业”是指近3年来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且技术在全国同行业领先的大型企业。

四、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分别指经国家、省部级有关部门下达科研项目计划的项目,须提供国家、省部级有关部门下达科研项目计划的文件原件、组织实施所签定的合同书等有关资料; 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工程项目分别是指经国家、省部级有关部门批准立项的项目,须提供国家、省部级有关部门批准立项的文件原件等有关资料。

国家级、省部级重点项目鉴定(验收)是指项目完成以后,由国家、省部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鉴定或验收,通过者须提交鉴定(验收)相关资料。“组织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须提供国家、省有关部门下达的立项及验收文件。“国家级节能改造重大项目或环保治理重大项目”须提供国家有关部门下达的验收文件。

五、“主持人”、“主要完成人”、“技术负责人”等以项目任务书或有关文件为依据,同时提供由单位组织2名以上具有正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的认定材料。

六、本条件所指推广应用新产品、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等须经省部级以上业务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鉴定,并提供由单位组织2名以上具有正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的综合评价意见。

七、本条件中有数量级别概念的,凡是某数量级别以上或以下者,均含本数量级别在内。

八、著作指取得ISBN统一书号,公开出版发行的本专业学术专著或译著,科普类、手册类、论文汇编等不在此列。本条件所列期刊均不含增刊、专刊、特刊等。

论文指在公开出版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本专业研究性学术文章,其内容一般包括摘要、关键词、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等方面。宣读论文须提交宣读证书。

九、取得经济效益者,须提供本单位和上级业务行政主管部门两级财务证明。取得社会效益者,须提供有关主管部门认可的改善环境、劳动、生活条件、节能、降耗、增强国力、军力等的效益证明。

上一篇:堆龙德庆县人民政府下一篇:高中生放飞青春梦想演讲稿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