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管理制度范文

2022-05-24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制度的使用越来越多,制度是一种需要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如何制定一个合适的制度?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的《车间管理制度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车间管理制度范文

车间车间生产设备管理方案

生产车间设备管理方案 生产车间设备管理方案

一、车间设备统一管理的目的和定位:

机器设备是企业组织生产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是构成生产力的重要要素之一。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现代化工业生产条件下更是如此。由于目前主要的生产活动是人工操纵机器设备,由设备直接完成的,因此产品的品种、数量、质量、消耗、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备的技术状况。同时,由于机器设备的日益大型化、精密化、自动化,设备投资越来越火,与机器设备有关的费用,如折旧费、维修费等,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搞好设备管理,不断改善设备的技术状态,提高设备装备水平和利用效率,减少设备维修所占用的流动资金,降低设备维修费用,提高设备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的素质,对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管理出效率”、“管理出效益”,道理也就在于此。

二、设备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职责

设备管理机构:负责人——专职负责人——操作负责人 负责人:负责车间设备综合性管理。

制订设备保养、维修计划;编制维修技术文件(包括:备件明细表、材料明细表、工具明细表、定维修工艺、定维修标准、定时定额、定工期等等);

专职负责人:负责车间全部设备使用、保养、检修管理工作。

设备完好检查、技术状态检测、技术质量评估;保养用品准备、备件、材料准备;工具准备、编制作业计划、修理施工作业;保养实施、运行状态监测。

操作负责人:负责正在使用设备的维护。在专职人员的指导下正确使用机器设备,不得私自更改使用方法。

三、设备登记造册,建立台帐

设备登记造册,建有台帐。台帐包括:序号、固定资产号、名称规格、启用时间、原值、制造单位、功率、安装位置、设备类别、主体材质、重量、制造日期、附电机型号、位置号、数量、工艺介质压力、温度、生产能力等。

设备分类按管理工作对象分:生产设备、辅助生产设备、非生产设备。即生产流水线生产流水设备应按照工艺属性分成若干单元,逐个编号入帐

其连接部分可附属就近单元,自动线设备应按一条线为一台设备编号。(例:塑钢PVC生产线为1混料机(1-1提升机、

生产车间设备管理方案

1-2电子秤、1-3给料机)、2挤出机组(2-1挤出机、2-2定型冷却系统、2-3牵引机、2-4喷码机2-5切割机、2-6翻料机台)抽检、包装附带车间设备布局图。

四、设备保养

1)日常保养:每天上班后、下班前15分钟~30分钟由操作人员进行对设备进行检查或清扫和擦试,使设备处于整齐、清洁、安全、润滑完好的状态。

设备的完好性、部件、配件是否缺失。

运转设备先进行空转,确认声音正确,润滑完好,方可正规操作。 检查螺丝,对螺丝进行紧固处理,以防止使用脱落。 检查完全防护装置是否完整、安全、灵活、准确、可靠。 检查润滑装置是否齐全、完整、可靠、油路畅通、油标醒目。 检查各种管线、管件完好,无滴漏现象。

清洁设备部位,使设备内外干净,滑动轨道和接合处无油污锈迹、灰尘和杂物,做到漆见本色铁见光。

各种工具、附件应摆放有序、存放整齐。

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设备。经常巡回检查,通过听、看、问等方法观察设备的运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一级保养,定为一个月左右进行一次,除电器部分电工负责外其余由专职人员进行,车间设备责任人辅助和指导保养内容。

清扫、检查、调整电器部分,检查电器接触是否良好。接线是否牢固。

彻底清洗、擦试设备内外表面和死角部位。清除表面毛刺,做到漆见本色,铁见光,去污垢,无污染。

检查、调整必需的部件,调整各运动部件的间隙,更换易损件。 检查紧固件和操作装置,做到安全可靠。 检查更换各种计量仪表和安全附件。

排除故障,消除隐患。

必要时对设备个部拆卸检查,调整和修复。

一级保养应达到的标准:外观清洁,呈现本色;润滑良好,设备磨损少;设备缺陷排除,事故隐患消失;设备运转正常、操作灵活、保持完好状态。

3)二级保养视不同设备情况一般根据生产工艺一个品种生产进行一次,由维修人员为

2 2

生产车间设备管理方案

主进行,专职负责人参加。

五、设备的检修

检修的方针与原则,设备的检修是指“恢复”设备各部分规定的技术状态和工作能力进行的工作。设备的检修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计划检修。主要设备每年进行一次状况普查,根据设备运行的实际状态和普查情况。由动力部编制设备的大中修计划制造部配合完成。

设备的检修,首先要制订《设备维护检修规程》其内容:a、检修间隔期;b、检修内容;c、检修前的准备(技术准备、物质准备、安全技术准备、制订检修方案、编制检修计划、费用计划、明确责任人员);d、检修方案(设备拆装程序和方法,主要零部件检修工艺);e、检修质量标准;f、试车与验收;g、维护及常见故障处理。

1)编制检修计划

设备维修计划分为和月度两种计划。

计划规定设备的大修、小修、精度调整的时间段,其内容包括维修计划表,大修计划任务书。

月度计划应具体规定上述维修的执行日期及小修、部分事后维修的内容。 2)计划编制的依据:

A、设备检测和维修、运行记录;b、设备故障记录及分析资料;c、设备技术状况普查资料;d、产品质量对设备精度、性能的要求、设备能力指数等;e、受压容器、起重设备、动能设备的状态监测或试验结果等分析资料;f、参考设备的修理周期和修理复杂系数及各项定额资料;h、企业维修力量、人、财、物的使用情况;h、修前准备工作的最低期限。

3)计划考核的指标:

修理成本=材料费+配件费+耗用维修设备台班费+人工费(元) 耗用工时=工×日(工时) 停歇时间(天)

设备返修率=实际返修台数/计划修理台数×100%

设备检修范围,大修、中修、小修的范围要严格划分区域。

大修:分解整个设备、修理基准件,更换或修复全部磨损件,调整电器部分 、清除缺陷、恢复设备原有性能、精度及效率、翻修外表。

中修:设备部分分解、修复和更换部分磨损件、对精度、性能达不到工艺要求的部位进行针对性修理,恢复其精度、性能。

3 3

生产车间设备管理方案

小修:针对日常检查发现的问题,拆卸部分零部件进行检查、修整、更换或修复质量少量磨损件。同时检查、调整、紧固机件恢复设备使用性能。

4)设备检修的具体程序

同检修计划要按检修计划进行,并制订检修方案。 根据主要设备的检修规程、严格执行检修技术标准。

重点设备检修或结合检修实现技术革新的,报设备管理部门,并附图纸说明,批准后实施。

检修要逐步采用状态监测和现代故障诊断等技术,努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检修应在生产区外进行。检修前要做技术准备和材料备件的准备,检修后要做到工完、料净、现场清。

设备大、中修计划应当与生产计划同时下达,在检查生产完成情况时,同时检查考核设备维修完成情况。

检修后的设备要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人员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正常生产使用,所有记录要认真填写后归档。

各种记录:安装调试记录、日常运行使用记录、维修记录、事故记录、验证记录、润滑记录等。

六、设备改造的论证、技术鉴定及技术台帐等内容: 主要设备的验证资料。

主要设备技术汇总表(设备完好率、漏率和设备主要缺陷)。

设备检修状况汇总表(大修项目、实际完成项目、计划外项目、计划检修工时、实际完成检修工时、维修费用等)。

设备事故汇总表(事故次数、停机时间、停机损失)。

主要设备技术革新成果汇总表. 设备备品备件、材料消耗汇总表。

常用资料建立备份并应定期清点、核对,及时补充和修复破损或变质资料。档案移交或管理人员调动必须办理移交手续。

索取、查阅资料应经登记批准方可,不得私自复制材料。需复制材料应由设备管理人员施行。

4 4

生产车间设备管理方案

设备档案的内容填写时字迹要规范、整齐、清楚。

档案一般不得外借,特殊情况需经审批并认真登记后方可外借。 每年应对技术档案进行整理。

七、设备事故

设备及仪器仪表因非正常损坏,致使停产、减产、动力供应中断、效能降低、人身伤亡均为设备事故。

1)设备事故分为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三点。

一般事故:设备零件损坏,修理费用在500元以上或影响当日产量的5%以上。 重大事故 :设备损坏严重,修理费用在6000元至10000元或影响当日产量25%以上。虽未达到上述损失,但性质恶劣,情节严重也列为重大事故。

特大事故的几种情况,符合其中之一的均列为特大事故。 设备损失严重,修理费用在10000元以上者。 事故造成3人或3人以上重伤。

事故造成人员死亡。

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其它事故。 2)设备事故的定性

责任事故:不遵守标准操作规程,擅离职守,维修不当,设备超负荷支转造成设备损坏。停产或效能降低者为责任事故。

质量事故:设备因设计、制造、质量不良、安装不当或检修不当造成的损坏,停产或效能降低为质量事故。

自然事故:因自然灾害造成的设备损坏为自然事故。 3)事故产生的原因

设备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停止操作,保护现场,不接触和移动现场物品,同时报主管部门。重大、特大事故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设备事故发生后,要本着“三不放过”(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责任者和群众没有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人员观看现场,进行现场分析注意原始数据和凭证的收集或录像保留原始状况资料进行详细记录。

事故发生后,由车间设备责任人及时填写事故报告,报送设备动力部。重大、特大事故应在24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

5 5

生产车间设备管理方案

4)事故的处理

因设备事故造成停产,应积极组织对设备的抢修,在未修复之前要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尽快恢复生产。重大、特大事故要提出修复方案,改进措施。

一般设备事故由设备动力部签署处理意见,重大、特大事故由主管经理批办,并听候上级部门处理。

对事故责任者按情节轻重、责任大小、态度好坏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和经济处罚,触犯法律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对隐瞒不报,有意缩小事故,弄虚作假者,要加重处罚并追究领导责任。

5)设备事故的所有记录,原始资料或凭证、技术鉴定书、调查分析报告,修复方案等均应归入档案。

八、整改现状:

所有使用设备都应有统一编号,要将编号标在设备主体上,每台设备都要设专人管理。 每台设备都要挂状态标志牌,挂在不易脱落的位置上,其具体情况如下:

运行中:正在生产操作的设备,应正确表明物料的品名、批号、数量、生产日期、操作人等。

维修中:正在修理中的设备,应标明维修的起始时间,维修负责人。 已清洗:已清洗洁净的设备,随时可用标明清洁的日期。 待清洗:尚未进行清洗的设备,用明显符号显示,以免误用。

停用:因生产结构改变或其它原因暂时不用的设备如长期不用应移出生产区。 待维修:设备出现故障尚未排入维修计划。

各种管路管线除按规定涂色外,应有标明介质流向的箭头及流向地点。 无菌设备应标明灭菌时间和使用期限,超过灭菌期限的,应重新灭菌后使用。

设备状态改变时,要及时换牌,以免发生错误。 所有标牌应挂在明显的部位,以便观察。

Xxx制造部

6 6

第二篇:车间管理制度

目的:为了维持良好的生产秩序,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订以下管理制度。

范围:适应于生产车间全体工作人员。

一、早会制度

1.员工每天上班必须提前10分钟到达车间开早会,不得迟到、早退(白班07:50、晚班19:50)

2.员工在开早会时须站立端正,认真听主管或线组长的讲话,不得做一些与早会无关的事项。

3.各条线的线组长、技术员每天上班必须提前20分钟到达车间了解状况后组织员工准时开早会.

4.各条线的组长在开早会时必须及时向员工传达前天的工作情况以及当天的生产计划,品质目标,异常注意事项等,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内。

5.组长开早会时讲话应宏亮有力,多以激励为主,不得随意批评和责骂员工。

二、人事、请假制度

1.如特殊事情必须亲自处理,应在24小时前(前一天)用书面的形式请假,经主管与相关领导签字后,才属请假生效,不可代请假或事后请假(如生病无法亲自请假,事后必须交医生证明方可),否则按旷工处理。

2.杜绝非上班打电话或找人代替请假或批假。

3.员工请假核准权限:(同厂规一致) (1) 一天以内由主管批准; 三天以内由部门经理及副总经理批准; (3) 超过三天必须由部门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批准; (4) 连续请假按照累计天数依上述规定办理。

三、车间8S管理制度

1.员工要保持岗位区域的清洁干净,物品要按规定位置放置整齐,不得到处乱放。

2.每天下班后各自将责任区域8S清理干净后与相应责任人现场交接OK后方可下班。

3.8S工具用完后须清洗干净放在指定的区域,工具由专人保管,不得乱丢,倒置、甚至损坏(若有损坏应当及时报备到线组长处)。

4.不得随便在车间内乱丢垃圾、不可在墙面,机台上胡乱涂划。 5.组长要经常对车间內8S 狀況进行检查,保持良好的生产环境。

四、车间生产秩序管理制度

1. .员工上班应着装整洁,不准穿奇装异服,男子严禁染发、烫发袒胸、穿拖鞋、高跟鞋进入车间。

2. 必须正确佩带厂牌,穿工作服上班。不得携带任何个人物品,如MP3、MP4、MP5、U盘、光盘、储存设备手袋、背包、食品等进入车间。

3.员工在作业过程中,不得随意窜岗、打闹、聚众聊天、玩手机、听音乐、私自换岗离岗等与工作不相关事项同时必须自觉做好自检与互检工作,如发现品质异常问题并及时向品检与现场线组长反应,不可擅自使用不良材料以及让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必须严格按照品质要求作业。

4.严禁任何不相关人员(如:不认识的人,其他单位人员、非本部门的人员、其他主机手、其他岗位人员等)乱动自己负责的责任机台,如有乱动机台者应及时制止并报现场责任线组长。

5.所有员工在工作区域如有发生重大异常(例如:机台撞机、火灾、工伤等)应保护好异常现场并马上报告到线长、组长、主管,如有危及到人员、财产安全时,应本着: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

6.所有员工必须按照SOP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等)操作,如有违规作业导致加工物料批量(5PCS以上)性异常或者报废者,根据情节轻重对当事人和负责人进行处罚。

7.员工在工序操作过程中,不得故意或未按照作业流程损坏物料,工具设备等违者按原价赔偿。

8.工作时间离岗时,需经线组长同意并领取离岗证方可离开,限时十分钟内(特殊情况应知会到组长/主管级)

9.上班注意节约用水、电、气,停工随时关水、关电、关气。

10.员工之间须互相监督,对包庇、隐瞒行为不良者一经查处严厉处罚.

11.任何会议和培训,不得出现迟到、早退和不到。

12.车间生产、仓库、油库等易燃易爆区域严禁吸烟,违者除名处分。(吸烟应到厂区指定区或内吸烟) 13.上班时间必须无条件服从上级主管安排的工作岗位(只要不涉及到人格、身体、身心健康)拒绝服从,影响恶劣者除名处分。 14.严禁在厂区喝酒、打架、赌博、聚众滋事等违者除名处分。 15.不得伪造、模仿上级主管权限签字,违者记大过一次,严重者(给公司造成损失者罚款5000元以上)除名处分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16.所有车间同仁不随意接待、袒护非本车间人员进入车间(有陌生人员需要进入生产车间必须有主管级以上主管接待方可进入)

核准: 审核:

第三篇:车间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规范管理生产车间员工的工作行为,维持良好的生产秩序,建立团结高效的中试生产车间团队,树立良好的团队精神和企业形象,特制定本制度。 二:使用范围

车间全体员工 三:职责

车间主任负责对本制度的制定及监督执行

车间主管负责对车间范围内所有员工培训及监督执行

班长负责对本班组的全体人员进行培训及贯彻执行 四:制度内容

1.交接班管理制度 1.1目的

严格班组交接班管理,做好班组工作衔接,确保产品质量,生产安全的正常进行。 1.2范围

适用于生产车间各班组交接班过程。 1.3、职责;

车间主任,部门主管负责交班的监督 1.3.1、交班班组长

(1)负责交班前组织、监督本班组人员打扫、整理工作现场; (2)负责交接班前与接班班组长进行沟通;

(3)负责交接班过程中陪同接班班组长对工作现场进行检查,并负责组织本班组人员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4)负责与接班班组长共同完成交接班手续;

(5)负责组织本班组人员召开班后会,总结本班组工作的完成情况。 1.3.2、接班班组长

(1)负责接班前对人员情况,生产情况,设备情况及注意事项的了解及核实。 (2)负责组织本班组人员召开班前会,安排本班组各项工作任务;

(3)负责主持交接班过程中对工作现场进行检查;并负责监督上班组人员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4)负责与交接班班组长共同完成交接班手续。 1.3.3、各岗位人员负责现场逐项检查,进行交接班交接 1.

4、实施

1.4.1、交接班前的准备 (1)交班前的准备

①交班前工艺要求:工艺参数要控制在工艺规定范围内,生产中异常情况得到消除。

②交班前设备要求:运行正常、无损坏,无异常状况,液(油)位正常、清洁无尘,所有设备故障异常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包括本班发生的《设施设备故障通知单》整理归档准备交接。

③记录要求:认真清晰,无涂改,项目齐全、指标明确;生产概况、工艺参数,设备运行,仪表使用情况、事故和异常状况措施都记录在表中。

④白班(早班)的班组,应为下两班组储备消耗物品,负责领用生产原材料。 ⑤交班班组人员应在交班前将工作记录、工具、量具等物品整齐摆放在指定位置,以便交接。

⑥交班班组长在下班30分钟前,组织并监督本班组人员打扫、整理工作现场,使工作现场清洁、整齐、有序。 (2)交班时应做到

①三不交:接班者未到不交班;接班者没有签字不交班;事故没有处理完不交班; ②三不离开:班后会不开不离开车间;事故分析会未开完不离开车间;班长未同意不离开车间。 1.4.2、接班前的准备

①接班班组长必须提前20分钟到工作现场;接班班组人员必须提前15分钟到达工作现场。

②接班班组长到达工作现场后,初步了解工作现场的基本情况。并与交班班长进行沟通,了解在班前会中需注意传达的重要事项,工艺指令,生产任务等,。 ③班前会:由班组长主持,班组全体人员参加,必要时车间负责人参加。主要由班组长介绍上班基本情况、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安排本班组工作、传达上级有关事项。车间负责人讲话,强调安全生产、布置班组工作任务、近期公司,生产部重大事项进行传达,并对班组管理提出要求。 1.4.3、交接班过程

(1)班前会结束后,接班班组人员到岗与交班班组人员进行现场交接班。 (2)交接班内容:安全情况、生产情况、现场管理情况、生产指令单、工艺指令单、设施设备故障通知单、各种通知、原材物料、劳保用品、工具、量具等。 (3)接班人员应仔细检查,工艺要求,设备要求,记录要求,原材物料、劳保用品、工具,卫生等逐项检查交接,务必做到无不清楚故障及问题。做到:三不接:岗位检查不合格不接班;事故没有处理完不接班;交班者不在不接班。 (4)交接班班组长负责共同检查工作现场的各项情况,并对发现问题由交班班组长组织本班组人员进行整改。

(5)各岗位检查没有问题,各岗位交接班人员签名,交班班长与接班班长最后在交接班记录上签字确认,完成交接班手续,标志交接班过程结束。 1.4.4、班后会程序

①班后会在交班完毕后召开;由班组长主持;

②参加人员:交班班组全体人员,必要时车间负责人参加;

③各岗位介绍本班次工作情况,包括异常情况的处理,以及意见和建议; ④班长总结本班次工作情况:安全情况、生产情况、工艺情况、设备运转情况、异常情况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等;传达上级下达的有关事项;表扬好人好事。

⑤车间负责人讲话,强调安全生产,布置班组工作任务、近期注意事项,并对班组管理要求、公司重大事项进行传达。 1.4.5、交接班有关事项责任界定:

交接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由交班班组人员负责。交接班结束后发现的问题应由接班班组人员负责,与交班班组人员无关。如发生交接班争议可由班组人员提供证据,班组长向车间主任提出书面申诉,车间主任对事实调查后进行处理。

1.4.6、相关记录 《班组交接班记录》

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 目的:为使生产车间所有员工及相关方掌握并遵守中试车间安全要求,保证员工及进入生产区域人员的健康安全及生产的有序进行,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2 范围:本规定适用于车间区域内所有员工及相关方。

3 职责:生产区域内每位人员都应对他自身的安全、周围人员的安全设备及环境的安全负责。

4 规定

4.1基本安全行为准则:

 非本车间人员进入生产工作区域前,应经本司分管副总以上人员批准。  本车间员工陪同来宾进入生产区域前,必须告知来宾相关安全规定;  在生产工作区域操作的人员必须按工序具体要求穿着个人防护用品;  进入生产工作区的人员必须穿工鞋(或鞋套);

 配液操作或化验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带口罩、防护手套;

 处理化学品时必须戴防护眼镜、佩戴防溶剂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 4.2在生产区域内行为准则:  禁止恶作剧,不许打斗;  禁止言辞或武力威胁他人安全,包括身体攻击;

 禁止吸烟(指定吸烟地点除外),饮酒;受酒精、麻醉剂影响的人员禁止留在厂内;

 禁止拍照、摄像(经管理层许可除外);

 禁止携带爆炸品、管制刀具、武器枪支、毒品和其它迷幻药等违禁物品;  禁止损坏设施设备及消防/安全设备;  禁止抛甩物品。  禁止洗刷

 禁止把食物带入车间,  禁止进食  禁止蹬踏物料

 禁止玩游戏、打牌等与工作无关的事  禁止男女员工有亲密行为

4.6 在中试车间工作时,不允许打领带,留长发,当工作于活动设备或其附近时,应束紧衣服;如来访者或办公室员工行走于活动设备附近时,应将领带塞进衬衣第二颗钮扣下面;

4.7 进入中试车间时,至少应着短袖衬衫(不得穿着无袖衣服),长裤及鞋子,能够把腿部、脚部全部遮住;不建议穿裙子;

4.8 在生产区域从事下列工作时,不能配带手表,或其它松散之饰物,如:手镯、耳环、项链等;  维修工作;

 在有电流的地方工作,如换保险丝;  在转动设备或其近旁工作;

4.9 下列作业在工作开始前都必须妥善进行劳动防护并确认安全后才可以进行:

 用化学品或高压水枪清洗设备的工作;  工艺管道和设备的打开或盲断;  排除管道或设备内障碍物的疏通工作;  焊接、切割、打磨、抛光等热作业;

 不属本车间工作人员临时进入中试区域进行操作时,  当由于某种原因以至标准程序无法执行,而事先又没有得到授权时;  有必要制订特殊安全要求或必需经生产经理批准方可进行的作业;  一切带有特殊危险性的或容易发生事故的作业,例如:关键的电气故障的排除工作;在高压下进行的管道或设备的焊接工作;在高压下进行的泄漏的接头装置的密封工作;

 工艺更改前确认个人劳动防护并确认安全后才可以进行;

4.10 下班离开时,应关闭所有电源开关,最后离开办公室的人负责检查关闭电灯及所有电源开关;

4.11 防止滑倒,地板(或地面)出现积水及时清理干净; 4.11 车间内的化学药品、原料、产品只能用于国家法定的用途;

4.16 车间内安全标识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法规要求。

4.17 外来车辆严禁进入车间: 4.18 防火

 生产车间内严禁吸烟,严禁烟火。 4.19 一般设备的基本要求:

 定期检查设备,例如:安全带、梯子、绳索、起重设备等,在使用之前,仔细应检,并确定无可见缺陷。  禁止设备带病作业。

 所有电动工具操作执行手持工具安全操作规程,暴露的金属部分应接地,除非工具有双重绝缘(或不需要接地)。  高空工作必须使用安全带。

 不要将直背椅的2只后脚离地,坐在转椅上不要将椅子的两脚翘起。 4.20 电动设备和压力容器

 凡对阀门、电传动装置、遥控装置进行检修时,可能对设备上的操作人员形成危险者,应在设备上面加“维修中严禁操作”标签,并用链、锁或其它方法将蒸汽、空气或类似的传动设备上的主控制阀门锁定,将电动设备、接头、或类似的电动装置锁定,以保护在此设备上或设备附近工作的人员。  正确鉴别电器开关。

 旋转设备的转动部分上用箭头指示旋转方向。

4.13新设备或经重新安装的设备或工艺调整改造后的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安全检查 ;员工在使用任何工具设备(电气及非电气的)之前,应检查其状况以确定能否安全使用,不论其状况如何,对检查标签已过期的设备不能使用;

4.14 未经授权严禁改造设备,未经培训不得操作设备。

4.15 若未有工作许可证,严禁承包商在厂内工作;承包商应遵守公司员工一样的安全要求; 4.21 对个人防护设备的基本要求: 人防护用品。

 进行化学品操作时,应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

4.22 所有员工必须知道生产区域最近的安全设备的位置,例如:灭火器、火灾报警盒。

4.3 保 持紧急出口、楼梯及疏散通道畅通无阻;保持应急设备(如灭火器、消 中试车间所有人员在生产区域内均应根据各工序作业文件的要求佩戴个防栓等) 不受阻碍,易于取用。

4.4 熟知本区域所有安全设施(设备,用具)之位置、用法及用途;知道所在区域的紧急出口及紧急情况程序;

4.54.5 在从事某工序工作前,应了解该工序应配备什么个人防护用具,并按规定穿戴;同时应熟知该该工序应遵守之安全规定及程序,遵守各区域张贴之安全标志;

4.23事故报告:能引起不安全状况或伤害的任何不合规定处都称事故。如果发生员工在工作中受到伤害时;如果发生工艺、环保、火灾、等事件时,现场员工均应尽快报告车间主任。车间主任应向分管副总、总经理报告并实施改正;

4.25 车间内生产属于公司机密,未经分管副总批准不得入内参观。本公司员工必须与公司签定保密协议。

生产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规范生产计划,理顺生产计划流程,保证生产任务得以有效执行,确保各项生产任务在受控状态下按时按质完成,保证信息得以全面有效的收集和在项目组及相关方之间得以有效沟通和反馈,确保目的的实现。 2:范围

生产全过程涉及到得人员和事项 3:职责

销售部负责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反馈,

经理负责生产任务、工艺、物质采购标准、采购数量的制定,负责效果的分析和改进

车间负责物质采购计划的申报,确保生产任务得有有效完成和过程信息得以有效记录和反馈 4:制度 4.1生产计划

4.1.1销售部根据市场订单或销售计划,将客户要求的产品信息和发货期以评审表形式发给经理

4.1.2经理根据客户对产品的要求,结合工艺条件,对评审表内容进行评审。

4.1.3经理在接到评审表2小时内,对评审表进行评审完毕,给销售部以评审信息

4.1.4如果评审表通过评审,项目根据评审表要求,制定出材料采购标准和要求、生产工艺,并同时将生产任务单和工艺要求下达到车间,并签字确认。

4.1.5车间接到生产任务单和工艺要求后,车间主任和技术主管将生产任务进行分解,根据库存情况制定各工序原料采购申请,对生产人员、设备、生产周期进行安排,同时技术主管根据工艺要求制定出工艺指令单和注意事项下发到车间,同时传达到车间各班长并签字确认。。

4.2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4.2.1目的

对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各因素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产品满足市场要求 4.2.2范围

适于车间产品生产过程涉及各工序的控制 4.2.3 职责

(1) 车间主任负责生产任务的安排,并组织实施,做到均衡生产,按时交货,负责员工人身操作安全的防护。负责生产过程程序的制定,负责员工培训确保达到岗位操作要求。

(2) 车间技术主管负责制定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并监督实施。 (3) 车间各班组负责按生产计划和工艺要求生产,提供合格产品,并负责对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

(4) 车间设备员负责设备管理制度制定和按生产工艺要求配备设备并进行保养管理,建立设备台账和档案,编制设备保养工作计划,确保设备安全、清洁、润滑、完好。

(5) 车间检验员负责生产过程的工序检验和实验,对不合格品实施管理控制和信息反馈,对设备监视监视、测量装置进行维护和保养。

(6) 仓库管理员负责原辅料的及时发放,确保生产任务得以及时完成。

4.2.4控制程序 4.2.4.1生产计划的控制

4.2.4.1.1车间主任根据经理下达的生产任务单编制生产计划,并监督实施

4.2.4.1.2生产计划原则上要体现产品规格,要求和生产批次,设备的适应能力,使产能和设备生产能力匹配实现均衡生产。 4.2.4.1.3车间主任在制定生产计划,并督促车间各班组按计划实施,生产计划应该包括:

生产计划的编制审批与分发的规定 生产计划的补充与调整方法

生产所涉及的生产技术的准备工作:如操作记录,原料领取和计量器具的准备等工作。

车间对班组下达生产生产计划的程序 生产进度控制与协调方法等 4.2.4.2工序标准的控制

4.2.4.2.1技术主管根据生产计划,制定相应的工艺指令单,经项目经理审批后发给车间各班组实施

4.2.4.2.2工艺指令单应当包括生产指示,质量控制指标,批次等,在每批产品生产随工序流转,直至工序完成,由工艺员回收并存档。各班组应按生产批次上的指令进行生产。

4.24.2.3生产操作指导书由车间根据生产工艺、设备操作和安全生产进行编制,经项目经理或主管领导批准发放至各班组执行。 4.2.4.2.4各班组负责保持操作指导书的完好性和可目视化 4.2.4.3生产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设备员负责编制设备管理制度和按生产工艺要求配备设备并进行维修保养管理,建立设备台账和档案,编制设备维修保养得工作计划,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2.4.4.。人员控制 4.2.4.4.1对新员工和调岗的操作员工以及其他车间人员的培训,由车间按规定组织实施,使其符合岗位的要求。

4.2.4.4.2对专业性比较强的岗位及特殊工种等,车间应组织并经分管领导同意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并持证上岗。 4.2.4.5工作环境的控制

4.2.4.5.1产车间负责工作环境的文明卫生,现场的生产设备,计量器具,以及工序产品,包装物等必须摆放整齐,保持物流合理,道路顺畅,整个车间实行5S清洁生产。

4.2.4.5.2现场生产环境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生产环境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4.2.4.6过程检验控制

4.2.4.6.1操作工必须按照作业指导书和工艺指令单进行生产。 4.2.4.6.2根据工序流程和生产实际情况,需要班组进行自检工作。对设置的工序质量检验点认真进行检验。

4.2.4.6.3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无论是人为的还是系统的发现后都应及时报告车间主任和技术主管,来确定是否继续生产,避免更大的损失。 4.2.4.7生产记录的控制

4.2.4.7.1车间工艺员和设备员负责负责生产记录的设计,各班组,员工应认真填写,准确填写,符合可追溯性要求。

4.2.4.7.2办公室负责对生产进行收集归档,保存期为2年,符合可追溯要求。 4.2.4.8跟踪

4.2.4.8.1对生产过程的记录、异常情况、产品检验结果,应派人分析和跟踪,以便对工艺进行调整,提高,人员进行操作指导。 4.2.4.8.2对于已经销售出去的产品,要对客户反馈的信息及时分析,尤其是出现退货或投诉时,要分析原因,以便对生产工艺等及时作出调整。

第四篇:车间管理制度

车间现场管理制度(第一版)

目的

加强对车间物料管理,现场车间管理,规范员工对生产现场的整理,实现均衡、安全、文明生产、提高业务素质,提高经济效益、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具有重要意义。 范围 生产车间

一、质量管理

1. 各车间应严格执行公司的规定,履行自己的职责、协调工作。

2. 对关键过程按公司的规定严格控制,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要查明原因,及时排除,使质量始终处于稳定的受控状态。

3. 认真执行“三检”制度(自检、互检、巡检),操作人员对自己生产的产品要做到自检,检查合格后,方能转入下工序,下工序对上工序的产品进行检查,不合格产品有权拒绝接收。如发现质量事故时做到责任者查不清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排除不放过,预防措施不制定不放过。

4. 车间要对所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做到不合格的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成品绝不流入下道工序。

5. 严格划分“三区”(待处理区、报废品区、流转区),做到标识明显、数量准确、处理及时。

二、工艺生产

1.严格贯彻执行工作指令单流程。

2.对新工人和工种变动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并有师傅指导方可上岗操作,生产技术部不定期检查工艺纪律执行情况。

3.严格贯彻执行按标准、按指令单生产,对工作指令单规定的工艺参数、技术要求应严格遵守、认真执行,按规定进行检查,做好记录。

4.对原材料、半成品、进入车间后首先进行自检,符合标准或有让步接收手续方可投产,否则不得投入生产。

5.严格执行工作指令单要求,生产过程中发现物料性质变化不符合产品要求时,应向技术咨询是否修改艺参数。

6.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新材料应用必须进行试验、鉴定、审批后纳入有关技术、工艺文件方可用于生产。

7.合理使用设备、量具,保持精度和良好的技术状态。

三、物料管理

1.对车间物料均应贴挂标识牌以便识别。

2.生产过程中设备下料干净,料斗中无余料、残料,避免物料污染、混料。

3.设备用完后及时进行清理,设备清理粉合格品随成品生产,不合格品进行分类整理。 4.近日用的物料摆放车间指定位置,经常不用的物料存仓库。 5.对生产物料的种类、工序、重量记录要详细、准确。 6.加强对车间回炉料、回磨料的管理,减少车间滞料。

7.加强对不合格品管理,有记录,标识明显,处理及时。在确保生产质量的前提下,加速不合格物料的流转性。

8.对前批尾数本次优先打包入库原则。

9.地面清扫时尽量用吸尘器收集地面粉末,减少物料损耗。 10.定期对降温池进行清理。定期对垃圾粉末处理,加速物料周转。 11.月底对车间进行物料盘点。

四、设备管理

1.车间设备指定专人管理。

2.严格执行公司设备使用、维护、保养、管理制度,认真执行设备保养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做到设备管理“三步法”,坚持日清扫、周维护、月保养,每天上班后检查设备的操纵控制系统、安全装置、润滑油路畅通,油路、油压油位标准、并按润滑图表注油,油质合格,待检查无问题方可正式工作。

4.设备点检记录、维修记录齐全、完整,填写及时、准确、整洁。 5.坚持八字要求,即:整齐、清洁、安全、润滑,做到“三好”“四会”“五项纪律”。 三好:管好、用好、保养好。

四会:即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一般故障。

五项纪律:即: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经常保持设备整洁,并按规定加油,遵守交接班制度;管好工具、附件、不得丢失;发现故障立即停车、通知维修人员检查、处理。

6.设备运行中,观察设备响声、温度、压力有异常时应及时处理并报告;做到勤检查、勤调整、勤维修。

7.严禁设备空机运转。

8.设备应保持操作控制系统,安全装置齐全可靠。

五、车间现场卫生管理

1.车间料斗摆放整齐,严禁乱堆乱放。 2.通道内不准摆放物品,确保畅通。 3.垃圾粉、清理粉末每日整理。

4.交接班和下班时进行地面清洁、设备清理、物品整理。 5.车间地面不得有积水、积油、尘垢。

6.车间内管路/线路设置合理、安装整齐、严禁跑、冒、滴、漏。 7.车间垃圾袋(桶)下班之前进行清理。 8.划分岗位工作区域,确定个人职责。 9.车间每周进行一次大清扫。

10.坚持现场管理文明生产、文明运转、文明操作、根治磕碰、划伤、物料污染等现象,每天下班要做到设备不清理不走,物料不按规定摆好不走,相关记录没填写好不走,工作场地不打扫干净不走。

六、劳动纪律

1.上班准时,下班不早退,准时参加早会。

2.车间做到奖罚分明,帐目齐全,分配公开、公正。

3.严格现场管理,要做到生产任务过硬、技术质量过硬、管理工作过硬、劳动纪律过硬、思想工作过硬。

4.经常不定期开展内部工艺、纪律、产品质量自检自纠工作。

5.积极参加技术培训,大力开展岗位练兵,努力达到岗位技能要求。

6.认真填写各项记录、管制表、报表、做到及时、准确、清晰、完整、规范。

七、安全生产

1.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2经常开展安全活动,开好月例会,不定期进行认真整改、清除隐患。 3贯彻“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

4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认真执行安全生产。 5严禁禁止在厂区黄色警戒线内吸烟。

6未转正员工及其他岗位人员上岗操作应有师傅带领指导,不得独立操作。

7对生产记录及时填写,下班时认真检查,清理现场,对各材料要严加管理以免丢失。 8非本工种人员或非本机人员不准操作设备。

9 消防器材要确保安全可靠,定期检查更换,有效期限标志明显。

10加强事故管理,出现事故及时汇报处理。对重大未遂事故坚持不放过。

八、奖惩

1.生产部每周对各生产场所进行检查,按上述要求(详情见附件)进行打分、评比,进行全厂公示。对于全月综合评分超过90分,且是第一名的班组给予每人100元的奖励。连续三月获奖的,奖金翻倍。

2.对全月评分不足60分的,少于60分的,扣绩效考核10分。

附件:

评分小组人员:

车间卫生班组:雾化班组、还原班组、研磨班组、机修班组、仓库班组 班组岗位区域:雾化班组包括雾化区、离心区

还原班组包括还原炉、回转窑、破碎区

研磨班组包括真空干燥机、研磨机及研磨下料区、筛分区域 合批机为车间所有班组(考虑到所有人员均有可能使用,以最近一次使用人员作为卫生负责班组)

机修班组包括机修工作场地、水泵房 仓库班组包括仓库、车间占用场地

检 查 时 间: 每周不定期检查

每周生产检查时以下列项目作为评分标准:

1、 车间通道内无任何物料、器具、料斗,通道两旁和仓库物品是摆放整齐有序。违规摆放的物品以最近一道工序操作人员作为违规人员。(10分)

2、 仓库、车间地面不存在洒落生产物料、积水、积油、尘垢,线路乱拉乱放(计量称)现象。(10分)

3、 设备每日进行巡检,设备每次使用完后进行清理、清扫工作。(10分)

4、 设备清理粉、地面垃圾粉、收尘器粉末是否分类整理完,是否倒入指定区域。(10分)

5、 不存在设备违规操作现象,严禁设备空机运转。(10分)

6、 生产记录、报表数据、设备维修记录填写及时、准确、无遗漏。(10分)

7、 严格按工作指令单要求进行生产,生产过程中勤检查,出现质量问题及时汇报。(10分)

8、 车间人员劳保用品穿戴齐全,无在厂区禁止烟区内吸烟记录。(10分)

9、 因工作人员怠工、粗心造成的生产不及时、返工、质量问题。(10分)

10、生产过程中不需用到的器具、工具返回原处或退回仓库,料桶勿乱堆乱放。(10分)

第五篇:车间管理制度

生产车间管理制度

目的:为了维持良好的食品生产,提高生产劳动率,保证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范围:适应于生产车间全体工作人员。

一、考勤制度

各车间人员须按规定的时间到达生产车间,不到的根据情况,按迟到或旷工处理,工作完成后下班,如有变动另行通知。处罚如下:

1、迟到10分钟—20分钟罚款10元;

2、迟到20分钟—30分钟罚款20元;

3、早退10分钟—20分钟罚款10元(当日下班时间);

4、早退20分钟—30分钟罚款20元(当日下班时间为准)。

二、请假制度

1、如特殊事情必须请假,应用书面的形式请假,经主管与相关领导签字后,才属请假生效,不可代请假或事后请假(如生病无法亲自请假,事后必须交医生证明方可),否则按旷工处理。

2、杜绝非上班时间私下请假或批假。

3、员工每月请假不得超过两次,每天请假不得超过两人。

4、员工请假核准权限:(同公司规定一致) (1) 一天以内由车间主管批准;(3) 两天由生产部经理批准,并报主管副总经理同意;三天以上须经总经理签字同意;(4) 连续请假按照累计天数依上述规定办理。请假未经生产主管人员签字同意的,按旷工一天处理,扣两天工资。

三、车间生产秩序管理制度

1. 员工上班应着装整洁,不准穿奇装异服,进入车间必须正确佩带工作卡,穿工作服上班。不得携带任何个人物品,如手机、MP

3、手袋、食品等。

2、所有员工必须服从上级的工作安排;尽职尽责做好本岗位工作,接受车间主管检查、监督,不得顶撞、辱骂。

3、上班时,加工程序或产品有问题,员工应积极向车间主管人员反映,主管人员不能解决的,由主管人员层层上报,严禁越级上报;

4、工作时间内,除车间主任、质检员和其它管理人员因工作关系可在车间走动,其它人员不得离开工作岗位,相互窜岗,禁止在车间饮食、吸烟、聊天、嬉戏打闹、私自离岗、窜岗等行为;

5、车间内所有员工应相互学习,和睦相处,爱护公司财物,禁止拉帮结派、吵架、摔东西等不文明行为;

6、如有发现员工偷窃公司产品和财物的行为,一经发现,公司以解聘处理,并上报公安部门处理。

四、车间卫生管理制度

1、车间工作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并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2、车间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澡、换衣、理发,不得留长指甲和涂指甲油;

3、进入车间必须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头发不得外露,工作服和工作帽必须保持清洁。不得将生产无关的个人用品和饰品(如手表、首饰等)带入车间;

4、进入车间应洗手消毒,工作过程中按规定洗手,车间内严禁存放个人生活用品和生产无关的杂物;

5、保持车间卫生,每天清扫,定期冲洗地面。食物加工工具、容器、设备必须经常擦洗,保持清洁。

6、生产部对员工进行不定期的卫生检查,如发现问题,班组长负主要责任。

五、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认真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指示、规定和安全规程,熟练掌握本岗位操作规程;

2、上岗操作时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正确使用和妥善保管各种防护用品;

3、上班要集中精力,搞好安全生产,平稳操作,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工艺纪律,认真做好各种记录。

4、认真执行本岗位责任,有权拒绝一切违章作业指令;

5、积极参加安全活动,提出有关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

六、员工议容议表规定

1、员工上班必须穿公司定制的服装,并着装整洁,大方,不得有脏污。

2、不得穿拖鞋上班。

3、男,女员工上班均应将头发梳理整齐。

4、形象,议容端庄,热情大方,温文有礼,简捷明快。

车间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一、车间负责人全面负责本车间的消防安全工作,建立健全车间消防组织机构,负责日常消防管理工作。

二、做好经常性的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全车间人员的防火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三、按规定完善消防设施,配齐消防器材,并设专人负责管理。

四、实行逐级防火责任制,层层签定消防安全责任书,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原则。

五、经常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督促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发现火灾隐患及时整改,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六、认真贯彻执行《消防法》,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做到防患于未然。 消防安全十不准

1.不准在车间内吸烟。擅自进行明火作业。 2.不准占用疏散通道。

3.不准在安全出口或通道上安装障碍物。 4.不准在工作期间将安全出口大门上锁。 5.不准随便动用消防器材。

6.非本工作人员不准动用。拆装。设备。 7.不准无证上岗操作机台。 8.不准故障设备未修好前使用。 9.不准上班时间。打笑。或擅离职守。 10.不准赤膀赤脚进车间。不准带小孩进车间。

更衣室规章制度

1、进入更衣间先检查服装、鞋、帽、口罩等是否干净卫生。

2、按标准穿带好工作服装、鞋、帽、口罩等然后对照壁镜做好检查,并消毒灭菌。

3、个人的衣物必须整齐放在衣架上,其余各处均不许放置。

3、更衣室必须保持清洁卫生,不许乱扔垃圾。

4、不许在更衣室内嬉闹,若因此损坏内部物品,照价赔偿。

分割车间管理制度

1、在原料进入车间后,按工艺要求,车间的温度控制在17℃-21℃之间。

2、按单数量领取原料,若有霉变、腐烂、异味拒绝领取,否则谁领谁负其责。

3、按操作规程要求,做好班前设备的检查和卫生检查。

4、严禁未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具而上机工作。

5、严格按照分割猪肉分割标准进行操作,并熟练掌握分割技巧。

6、严禁酒后上机工作。

7、工具使用前后必须清洗消毒。在工作时,发现机器有异常时,必须立即停机检修好后方能再生产。

8、工作结束后及时清理车间及操作台面卫生,防止有残渣存留。

9、严禁用脚踩踏原料及产品,违者处罚20-100元不等。

10、上班前必须检查成品门有无异常,物资有无丢失。下班后要检查水、电是否关闭,工作用具是否存放到指定地点。

11、生产工具要轻拿轻放,若有损失照价赔偿。

12、生产机器要时常检查,定期保养,确保机器随时运转。

13、生产分割称量包装完成后立马贴签注明产品、数量、送达地点、重量及时间(那天所用)。

蔬菜加工车间管理制度

1、按规定穿戴好工作服、帽、鞋及口罩等卫生用品。

2、严禁未换工作服、帽、鞋、口罩,过消毒池而进入车间。违者第一次批评教育,第二次处罚20元,屡教不改者解聘处理。

3、配合主管领取当天需分拣的菜品和包装材料,并做好半成品领用记录,还应检查原料是否合格,若不合格拒领签字。

4、按分拣标准分拣蔬菜,并根据装箱急缓生产。包装时保鲜膜要拉平、拉紧、封严。包装后加贴标识标签,经质检员检查后方可入箱,入箱时应摆放整齐不准挤压。

5、在车间严禁随地吐痰,做、踩踏菜品,违者处罚20-50元不等,且照价赔偿损坏的菜品。

6、使用刀具、手工包装机等机器时注意人身安全,发现有安全隐患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

7、下班前将不锈钢分拣用具、包装机、蔬菜箱等清洗干净,并放到指定位置,将机器设备电源关闭。

8、下班时需要将各自的生产区域(地面、窗户、墙面)清洁干净。当天的下脚料垃圾务必清除到规定的地方。

9、原材料、产品、生产工具需轻拿轻放,若有损坏需照价赔偿,故意为之则翻倍处罚。 米粉,豆制品生产车间管理制度

1、车间全体人员必须遵守上下班作息时间,按时上下班 (米粉车间下午3:00--晚上11:00;豆制品车间早上8:00--12:00,下午2:30--5:30)

2、米、豆加工的洗涤池、操作台、用具和容器需分开使用,并有明显标识。

3、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板、桶、盆、筐、抹布及其它工具、容器必须标志明显,做到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洗净,保持清洁。

4、米、豆,必须采用新鲜洁净的原料制作产品,不得加工或使用腐败变质和感官性状异常的原料。

5、剩余产品必须冷藏,冷藏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在确认没有变质的情况下,必须经高温彻底加热后,方可继续加工。

6、应准确填写生产记录,内容包括产品规格、生产数量、合格数量、报废数等。

7.随时保证场地整洁、设备完好。车间内工位器具、设备附件、工作台、工具箱、产品架等均应指定摆放,做到清洁有序。

8.生产车间地面、设备、设施、窗台等定期清理清洁,车间地面不得有积水、积油、尘垢。

9、下班后需要将地面、窗户、墙面清洁干净。班后当天所有垃圾需清除到规定地方。关闭水电,并将工用具存放到指定地点。

冷藏库规章制度

1、要经常检查库房内温度,制冷机运转是否正常。温度达不到库温要求时,应及时和相关部门联系,及时采取措施把库温降到最佳状态。

2、堆码人员必须按时到岗,做好上班前的相关材料的一切准备工作。堆放货物应按区域、品名、时间先后来堆放,绝对不能混堆、乱堆。

3、在转库过程中必须按照库房的规定来操作、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若违之由此造成的损失则有其直接的管理人负全责赔偿。

4、为确保安全,在堆码过程中要堆放平整、紧实、垂直,不偏不歪、不能太高,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5、在转库过程中堆码的成品货箱不得跟墙壁隔得太近,以防货物挤墙壁。

6、报表必须清楚,入库量和账本必须相符,若出现不符,直接管理人员负全责。

7、若数量和账本不符时,不得往后拖,应当天查清后为止,作好纠正记录。

上一篇:车间工作制度范文下一篇:春节企业贺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