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成效范文

2022-05-18

第一篇:治理成效范文

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经济成效

水土治理绿了山包 鼓了腰包

清流县运用治理与保持同步、治理与经济发展同步、治理与新农村建设同步的“三同步”机制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取得良好成效。去年,该县完成水土流失治理投资9320万元,完成水土保持措施面积2.45万公顷,为省下达任务数的411%。“这两年,实施了坡改梯,采取大平台、大穴、大肥等标准化种植方式,不但治理了水土流失,油茶也种得不错,盛产后年产值可达800万元左右。”21日,在清流县山珍源油茶开发有限公司的油茶种植基地里,公司老总吴轩毅对记者说。吴轩毅是工商管理学硕士,2010年选中赖坊乡陈家村的一大片水土流失严重的荒山,种下了2000亩油茶。“油茶树有固土和防火的功能,对水土治理有特效。”吴轩毅说,“油茶种下后5年开始初产,7年盛产,此后生命周期可达100年之久。”山珍源公司的做法,是清流采取“三同步”机制治理水土流失工作的缩影。清流自然条件十分特殊,森林覆盖率高达84%,却又是全省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县,尤其是南部乡镇,由于土地贫瘠,树种单一,缺乏灌草植被覆盖,土壤表面裸露程度高,林下水土流失严重,呈现“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的景象,是红壤水土流失的典型代表。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新一轮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来,清流采取针阔叶林混交、林下套种以及土谷坊、天沟等措施,重点进行林下水土流失和小河流域整治,并坚持贯穿“三同步”——

治理与保持同步。治理水土流失,首先要保护原有的绿色资源。在灵地镇、赖坊乡、李家乡等水土流失治理重点乡镇,清流实施了改燃禁柴补贴制度,并实行封禁治理措施,关停不符合规定的木材加工厂。同时,规定项目建设必须遵守“三同时”原则——水保方案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生产项目竣工,须验收水土保持设施,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产。

治理与经济发展同步。清流引进滕头园林、永明园艺等一批企业,种植绿化苗木,让水土治理工作既绿山头,又鼓腰包,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位于灵地镇的益晟农林有限公司苗木基地,以前是水土流失严重区。2009年,在滕头园林带动下,当地村民集资4000多万元,利用荒坡地和废弃果园,以坡改梯高标准建设绿化苗木种植园区,种植绿化苗木2000多亩,林下种植大豆等可改良土壤的作物。目前,基地苗木价值已达亿元以上。

水土保持与新农村建设同步。根据新农村建设规划,清流对过境河流进行小河流域治理。灵地镇杨源村过境小河原来堤岸低矮且存在垮塌,河床淤积严重。去年,清流采取生态护岸方法,升高河堤,种上桂花、红花枳木等绿化苗木,让这里成了花红柳绿的休闲长廊。

第二篇:XX乡网格化推进环保治理工作显成效

一是上传下达浓氛围。立即组建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召集乡村两级干部、乡属部门单位及境内全部11个工矿企业、木材厂、小作坊和水电站负责人召开专题部署会,传达上级会议及文件精神,将环保保护严峻形势及治理要求直接传达到企业单位一线。要求每村张贴环保宣传标语10条以上,全乡悬挂宣传横幅12张,全域5块LED屏全天候滚动播放环保动员标语,通过占领视线,将环保理念植入群众生活。

二是纵横到边全排查。联村领导带队、驻村干部包片、村两委干部按照自然村联系分工,全面开展境内34家民宿农家乐、4家水电站、4个蜡烛坊、2个木材厂、1家工矿企业的集中整治行动,与业主自查自纠相结合,关停整顿14家不规范、有隐患的民宿农家乐。全域推进环保污染点、隐患点的再排查再治理,确保底数清。

三是网格联动强巡查。充分动员全乡243名党员志愿者、村民小组长和全科网格员,明确党支部书记即网格长,全体党员及村民小组长即网格员,将9个行政村村按照人员属地范围和区域大小分成78个小网格,确保任务分配到人,责任明确到人。执行网格员日常巡查制度,加强纪委督查,对主观不重视、落实不到位的23名网格员进行了约谈或通报批评,保证巡查质量。

第三篇:景洪市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工作的做法及成效

来源:/home/bn_53280109301/newshow.aspx?id=32809 景洪市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启动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州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市专项治理领导小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稳步推进,较好地完成了各阶段工作任务,取得了预期效果。

一、主要做法

(一)精心筹备、认真落实,确保治理工作稳步推进。市委、市政府对专项治理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专项治理工作,并及时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市纪委监察局局长任副组长,市发改、建设、规划等各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景洪市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景办通〔2010〕8号),提出了专项治理工作的目标和措施。同时,迅速在各有关单位成立起工作部门,明确了责任领导,指定了工作人员,初步建立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联动网络。

(二)提高认识、严格自查,全面清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为将专项治理工作落到实处,景洪市以自查和重点检查为切入点,对政府性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项目、中央扩大内需项目以及2008年以来规模以上投资项目的决策、审批、招标投标、项目实施,土地使用权、矿业权审批和出让,规划变更、容积率调整和行政主管部门监管等环节进行了全面排查。排查过程中,景洪市开展了两次自查和两次重点检查,在第一次自查中由于部分单位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存有搞形式走过场思想,在自查的52个项目中均未排查出问题,出现“零问题”、“零案件”的情况。面对这一情况,景洪市着重对市交通、水利等24个项目,进行了重点抽查。通过抽查,发现未办理项目环评和水土保持审批手续,无可研报告、环境影响评价,工程项目未进行招投标,无项目建设用地审批手续等问题共48个。针对第一次自查出现“零问题”、“零案件”,而重点检查问题较多的情况,景洪市于2010年4月9日,召开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议,再次开展了第二次自查自纠工作,将全市2008年以来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200万元以上和其他投资3000万元以上立项、在建、竣工的建设项目重新进行排查,要求不回避问题,坚决纠正等、观、望现象和畏难情绪。第二次自查自纠共排查了17个单位69个项目,自查出未办理无可研报告,工程项目未进行招投标,无项目建设用地审批手续等问题共54个。再此基础上州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再次对我市的36个项目进行抽查。通过抽查,发现各类问题共23个。通过两次自查和两次重点检查,全市共排查了2008年以来规模以上投资项目共17个单位的69个项目(扩大内需14个项目),涉及项目总资金39.61亿元。其中,政府投资:22亿元;涉及扩大内需资金4.91亿元。

二、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一)进一步提高了认识,规范了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2009年以来,景洪市以“基础建设年”为定位,全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速推进各类重点工程建设,全市成立了多个项目指挥部,各个工程“上马”,各项建设开工,景洪市形成了大力实施工程建设,强力推进重点项目的工作局面。但在这样的工作局面下,很多项目指挥部和实施单位着重于推项目、抓建设,忽略了对项目的管理,没有给予执行项目程序,完备项目手续等工作足够的重视。通过专项治理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各项目实施单位的认识,特别是通过两次重点检查,各单位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剖析,找准了症结,提出了措施,认真进行了整改。如市交通局在专治工作开始之初就按照“严字当头,决不纵轻”的原则,不怕家丑外杨、不怕揭老底,对发现的问题,哪怕是极小的问题都要一一罗列,再进行分析讨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积极整改,对无法整改的问题进行了处罚。

(二)部门联动齐抓共管,主动服务推进治理。当前景洪市实施的各重点项目,投入高、规范大、牵扯广,很多重点项目一般都存在线长面大的特点,涉及相关部门较多。但长时间以来,各项目单位都是各自为阵、自解自需,特别一些项目实施单位也是一些手续的审批单位,在工作上在项目实施上仅解决自身项目的需要。针对这一情况,景洪市在部门联动上下功夫,以工作推进会、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做到资源、信息的互通,以分组交叉检查的方式,查找各自存在的不足,完善整改的措施。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各部门都能够站在全市的高度,积极提出好的建议,主动为项目建设单位整改问题,特别是景洪市环保局在景洪市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议召开后,向全市各乡镇、各部委办局、各项目指挥部,共51家单位,印发了《关于要求全市工程建设项目依法办理环境影响评价行政审批的通知》(景环发〔2010〕55号)文件,积极主动上门服务,为全市11个单位67个项目办理了环评审批。对符合审批的31个项目,抽调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免费为公益性项目编写了环评登记表,开辟审批绿色通道,以最短时间为各项目单位进行了审批,确保了校安工程和全市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及时开工依法建设。对北片区行政中心、告庄西双景、世纪金源、傣江南、傣泐金湾等超过审批权限的36个项目,积极督促,并帮助项目单位到州和省厅进行协调环评审批手续。有效地促进了全市工程建设专项治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加强执法、严查案件、严格问责,助推治理取得实效。

为保证工程建设项目质量和资金的安全,我市以加强执法检查为抓手,以工程竣工结算评审作为切入点,全面开展对全市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开展投资项目评审工作。投资项目评审工作坚持“实是求是、讲实效、求突破”的工作方针,项目评审方式主要突出“实、准、全、管”四个特点,以强有力的专业技能作为保障,着力提高评审质量,不断拓展评审范围,增强评审影响力,现评审的项目已涉及水利、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筑、绿化等领域,评审覆盖面已达景洪市的所有乡镇,财政投资项目都须经过财政评审评审这一观念已形成,财政投资项目从要求送审转变为主动送审和申请评审。2008共开展项目评审26个(包括上年结转的项目),总送审金额5498.86万元。审定金额3799.61万元,审减金额1212.78万元,审减率24.2%。2009共开展项目评审34个(包括上年结转的项目和1个资产评估项目),总送审金额22649.14万元。现已完成项目评审23个,送审金额8844.78万元,审定金额7015.41万元,审减金额1829.37万元,审减率20.69%。

自开展工程建设排查工作以来,针对部分领导干部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利用手中的权利谋取私利,行贿受贿问题,景洪市纪委监察局与检察机关密切配合,认真筛选工程建设领域的案件线索,加大了对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违法案件和职务犯罪的查办力度。从2009年6月至2010年9月开展专项治理工作以来,针对工程建设领域中领导干部存在的问题,共立案8件,结案8件,涉案金额193.5万元;给予党政纪处分8人,移送司法机关3人。

第四篇:北京保监局综合治理寿险销售误导初显成效

销售误导问题一直是困扰寿险业健康发展的顽疾,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影响了保险行业形象,危及了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自2004年起,北京保监局按照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联动,内部约束和外部监督互相补充,公司销售品质与公众抵御误导能力共同提升的工作思路,采取系列措施,充分发挥监管、行业和社会公众三方力量综合治理销售误导,经过几年来的持续规范,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紧抓三个环节,分步骤治理销售误导

北京保监局结合北京寿险市场发展和销售误导的形式特点,将不如实告知合同重要事项等恶性误导行为作为治理重点,紧紧抓住销售前端,销售过程及售后监督三个环节,从人员管理、产品宣传、销售过程中的如实告知、新单回访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治理销售误导,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一是重点规范以销售人员管理和产品宣传行为。人员管理。其一,加强资格监管,提高销售人员素质。要求保险公司和专业代理机构的销售人员须持双证展业,专、兼业代理机构营业网点须主动公示销售人员资质;投连险销售人员须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一年寿险从业经验、3年内无违法违规记录;其二,明确培训要求,防止源头性误导。针对多数公司培训人员自定培训内容,培训材料无审核的情况,要求保险公司对培训材料进行合规审核,加大合规部门的监督责任。产品宣传。加强重点渠道宣传行为的规范,加大保险公司管控责任。针对自制宣传资料误导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保险公司和银行等代理机构对宣传资料的管理责任。

二是重点加强风险提示和如实告知合同重要事项的监督规范。自2004年起,北京保监局建立了投保提示制度,要求销售人员销售产品时须向投保人提供内容统一的投保提示书;2008年出台了投连险销售适用制度,对投保人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分析测评,确保将投连险产品销售给适合的投保人。2011年起,指导行业协会进行自律,在行业推行统一的销售规范用语,要求销售人员销售过程中“不得不说”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内容。

三是重点强化新单回访要求,明确保险公司售后监督责任。2007年起,北京保监局对个人长期新单业务提出全面回访的要求。2011年,指导北京保险行业协会要求行业使用与销售规范用语一一对应的新单回访规范用语,督促保险公司在回访中对销售过程和合同重要内容进行再次确认,从而促进保险销售人员注重销售行为的规范。同时,为加大公司的回访责任,明确规定保险公司因自身原因未成功回访或不能提供有效回访证明的,应满足投保人的合理诉求。

(二)锁定三个渠道,抓关键治理销售误导

2011年,个人代理、银保保费收入分别占人身险总保费收入的47.44%、35.52%,是北京市场人身险产品销售的主渠道。而电话销售渠道作为一个新兴渠道,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上述三个渠道是销售误导频发的“重灾区”。近年来,我局通过分析这三个渠道的经营特点,识别出误导“易发业务环节”和“关键管控环节”,针对各渠道存在的共性隐患,围绕销售环节出台监管措施,如加强宣传资料管理、要求行业规范销售用语等;针对渠道自身的个性隐患,出台专项监管规定。如针对个险渠道产说会误导问题,出台专项规定要求产说会全程录像;制定了电话营销业务经营标准,从管理能力、信息系统管控、营业职场、座席规模等方面设定准入门槛,要求以保险公司名义呼出的电销业务,须使用同一电话号码,并对成功保单进行100%监听等,促进保险公司提升电话营销品质。

(三)发挥三方力量,形成治理销售误导的合力

一是监管部门不断加大查处力度,形成监管威慑力。2006年起,北京保监局将销售误导检查作为监管重点,定期、不定期组织明查和暗访。2008年起明确将销售误导检查内容列入综合性检查必查事项,查处力度不断加大。2006年至2011年,累计对45家(次)寿险公司和3家(次)中介机构进行现场检查,对10家(次)寿险公司和3家(次)中介机构存在的销售误导行为进行了处罚,罚款金额总计186万元;对9名管理人员和直接责任人进行了责任追究,罚款金额合计20万元。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大保险公司违规成本,自2011年起,北京保监局重点抓违规行为整改工作,明确了三项原则。其一,对存在销售误导的问题保单逐一回访,满足投保人的退保等合理要求;其二,对存在销售误导行为的销售人员或销售机构一定时期内承保的所有业务逐一排查,消除风险隐患;其三,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出现。

二是敦促行业协会加强自律,培养治理内在动力。2005年起,为加强营销员管理,北京保监局推动行业协会建立营销员警示信息系统,制定了寿险业营销员增员及流动自律公约;2011年,北京保监局指导北京行业协会制定了产品销售和回访规范用语(以下简称“两语”),促使销售人员主动规范销售行为,保护投保人的利益。同时,督促行业协会建立了定期巡查机制,将巡查结果通报行业并上报监管部门,既形成了对市场主体的持续规范压力,又实现了行业自律和行政监管的有效联动。

三是丰富信息披露手段,引入社会监督力量,形成外部压力。通过在北京保监局网站设立“消费提示”栏目、发放寿险消费指南和人身保险知识手册、制作纪录片、局长在线访谈等方式持续开展消费者教育。通过北京保险行业协会网站设立“北京保险信息服务平台”,披露保险公司人员资质、违法违规信息、行业自律要求、产品条款和宣传资料等内容,提高社会公众的保险知识和水平,发挥媒体宣传和公众监督作用。

二、取得成效

经过几年的持续治理,北京市场上重点销售渠道的恶性误导行为有所减少,没有发生因误导而引发的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

(一)公司合规意识明显提高

各保险公司改善销售品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升,合规销售的氛围正逐步形成。一是主动梳理、优化回访流程,按要求修订回访话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手段,提高客户对电话回访的认识,有效提升了新单回访的质量。如,制作服务提示卡,明确告知客户公司回访的电话号码、回访时间、回访内容及服务专线号码。二是主动探索建立销售人员销售行为规范的长效机制。如,将“两语”内容列入《代理人入司须知》,纳入新人培训和晋升培训体系,组织“两语”内容通关考试;在营销职场张贴销售强调语宣传海报,制作发放“两语”彩页;将新单回访结果与销售人员品质管理和绩效考核挂钩等。

(二)关键环节的管理更加完善

一是各公司对宣传资料的印刷、发放和使用,互联网宣传和产品说明会管理基本建立了有关制度,执行情况较好,互联网误导宣传、宣传资料误导和自制宣传资料问题已明显减少。2011年北京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对40家银行网点进行暗访检查,均未发现存在自制宣传材料的问题。二是“新单回访基础用语”实施后,多数公司按要求将费用扣除、退保损失和利益不确定等关键问题纳入回访话术,明确了回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件处理流程。更加严谨、规范的回访话术开始使用后契撤率有所上升,尤其是银保、电销等销售误导频发渠道。2011年,银保、电销渠道回访后契撤率同比分别上升3.88和1.88个百分点。

(三)重点销售渠道销售行为趋于规范

一是个险渠道的销售行为日趋规范。2011年个险渠道反映销售误导的投诉件占反映销售误导的总投诉件的比例同比降低6.02个百分点。营销员私印误导性宣传材料的现象明显减少。个险渠道电话回访首访成功率同比提高0.71个百分点。二是自2008年起,经过3年的重点规范和查处,各保险公司电话销售开始回归理性经营,加强销售用语、销售行为、售后监听等方面的管控。2011年反映电话销售渠道销售误导问题的信访投诉件数同比下降60%。三是保险公司对银邮代理机构的管控水平和效果有所提高,银邮代理渠道的销售日趋规范。2011年北京保险行业协会组织的暗访检查,未发现存在投保单代签字问题,97.5%的网点无保险促销活动,40%的银行网点张贴了人身保险投保提示、公示了保险销售人员名单及资格证号码。

(四)恶性欺骗行为明显减少

2011年,消费者在保险公司涉及销售品质的投诉占比同比下降5.99个百分点。电话销售渠道以往普遍存在的“存款送保障”、“储蓄加免费保障”、“仅6家银行持卡人才能享有的活动”、销售话术和销售过程中“不如实告知分红不确定等保险合同重要内容”等恶意欺骗投保人的行为已基本得到遏制。

治理销售误导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目前北京寿险市场的销售误导形势依然严峻,销售误导治理工作仍然是寿险监管的重中之重。2012年,我局将认真落实保监会“抓服务、严监管、防风险、促发展”的十二字方针,继续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制度建设,以银保渠道为重点,加大查处力度和信息披露力度,加强消费者教育,力争在2-3年时间内实现销售误导形势的明显好转、销售行为基本规范。

第五篇:整改见成效

整改见成效提高促发展

------清华附中德育工作整改提高初见成效

在我校党委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学校德育部门通过座谈会、邮件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针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制定整改措施,并逐项狠抓落实,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加强学习,做好科研,用科学理论指导德育工作。

结合中央八号文件,我校德育工作部门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列入今年德育工作的主题,坚持“德育为首位,班级为阵地、活动为载体、社团为平台”的工作思路,切实做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在教育过程中,坚定不移地抓好不同年级的爱国主义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学校德育的各个方面,大力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坚持不懈地进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为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学校开展了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学习讨论活动,通过讲座、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从思想上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思想;打破传统的道德教育观念和模式,以培养学生自省意识、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改革德育内容、主题教育活动模式、班主德育工作方式方法、管理手段;树立全员德育观,大力推进学生基础德育工作,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为一体的大德育体系;树立重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和软性德育环境,培育良好班风和校风的观念,提出做文明学生,建和谐班级,创和谐校园的德育目标。

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针对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德育处组织申报并推动开展了“生态体验模式下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德育模式研究”课题研究,并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富有个性的以体验为核心内容的班主任工作模式的探索,强调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立人格,创设情境,引导体验,在体验中反省,在反思中成长的班级德育工作模式。通过总结提升,全校形成了诸如“家校联系系列主题班会”、“阳光心语团体辅导式主题班会”、“激励——形成新的班集体、“架起情感沟通的桥梁家长会”、“羊皮卷——励志成才”等典型班级德育管理新模式。通过经验总结与推广,班会展示与观摩,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一股自觉学习德育理论,用科学理论指导班级德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目前,学校德育工作队伍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改变,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习惯有了明显改观。

二、狠抓常规,落实文明礼仪进校园教育

在本学期德育工作计划中,突出强调学生基本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认为只有抓好学生的基础道德行为,才能真正培养具有健康人格的高素质学生。在平时的常规检查中,本学期加强落实对学生服饰、发型、班级卫生、教室设计等方面的检查和评比,并在教学楼橱窗中进行展示,在评比中促进班级环境与班级文化建设。

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进行礼仪宣传,普及礼仪知识,宣传礼仪典型,在校园内创设一种校园处处有礼仪,人人讲礼仪的礼仪教育氛围。充分利用周一国旗下讲话,宣传海报,学生广播电视台宣讲礼仪知识。在全校学生中进行关于“附

中文明形象大使”标准的大讨论,分年级进行各类学生文明形象先进典型的评选和表彰,在此基础上评选和表彰校级文明形象大使,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人人学习礼仪模范,人人争当文明大使的良好氛围。同时还通过校团委评选礼仪标兵,发挥学生典型的自我教育和示范作用。附中团委在新学期就被评为海淀区教育系统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团委,学生会主席穆浩远等同学为海淀区学生文明礼仪标兵。

三、抓好两支队伍建设,做好班主任培训和学生干部培训工作

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在本学期,德育处加强了班主任培训力度,精心选择班主任研讨会学习资料,组织高水平教育专家为班主任教师授课,为班主任申报和帮助实施国家级重点德育科研课题,以最新的德育理念指导班主任德育工作。同时由心理中心设计,德育处组织实施,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团体辅导式主题班会的培训和推广,针对不同年级,设计并组织实施富有年级特色的主题班会,并推出了由高一年级周喆老师组织的“阳光心语主题班会――搭塔”参与了首次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观摩交流周高中学校德育与学生成长研讨会展示活动,科学的设计、周密的准备、高效的组织、创新的形式,使得我校的现场展示活动得到组织者和参与者的热烈反响和一致肯定。同时由张波老师撰写的《“你的希望我知道”学生家长联谊会》德育实践案例入选交流周《北京市高中学校德育工作交流文集》。附中还获得北京市教委颁发的“德育交流周突出贡献奖”。

作为学生组织中的骨干,师生交流的桥梁,学生干部在学校德育教育活动中具有突出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德育处和校团委通过举办学生干部培训班,保证时间、严格考勤、制定系列化针对性强的授课计划,采用灵活的授课方式,请到刘俊副校长、杜毓贞主任、特级教师赵谦翔、心理学教授何淑曼、音乐教师鞠红、心理辅导教师陈明秋等专家和教师为学生举办了《礼仪与修养》、《基础礼仪》、《学生干部工作方法与艺术》、《如何开展校园主题活动》、《团队与合作》等内容的讲座和团体辅导,高水平、系列化的培训为学生干部的成长提供了及时的养料,学生干部培训班成为学生骨干成长的摇篮,并通过学生干部在各班内部开展的实践活动促使培训班成员的示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也是通过培训,学校的德育活动得到有效开展,德育目标得以实现。

四、活动引导,创建“和谐校园”

活动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知识、在体验中学会合作与交流,在活动中培养健康人格。一个和谐的校园,必然是给与学生足够的发现自我、全面发展的空间和条件,丰富而健康的校园活动为不同特质的学生创设各有特色的舞台,在此基础上生成充满浓郁校园文化氛围的“和谐班级”、“和谐校园”。开学以来,团委学生会认真组织学生开展了团学代会、辩论赛、革命短剧比赛、原创歌曲大赛、女生礼仪知识讲座、校园节日文化宣传、年级足球赛、女生篮球赛、主持人大赛、校园模拟联合国活动、废纸换新本的环保活动。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接受挑战不断成长的过程,也是培养干部的过程,同时还是激活班级荣誉感和凝聚力的过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第十三届团委第十一届学生代表大会召开期间“为校庆献礼创意提案大赛”的成功组织,同学们经过调查研究、认真准备,写出了60余篇高质量的创意提案,充分体现了学生强烈的民主参与意识和爱校建校的热情,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促进了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五、转变作风,加强沟通,强化服务意识

学校德育处工作人员,从德育副校长到德育处主任,从心理中心到团委学生会,在整改活动中认真查找问题,找不足,并逐项落实整改。在整改期间深入年级、班级,面向班主任和普通学生开展调研工作,召集学生家长和学生代表座谈会,认真听取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对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特别重视在初始年级召开“家校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搭建学生成长的桥梁”的家长会,以及在各年级建立家长委员会,充分发挥家长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编发德育工作简报,将德育处、校团委、住宿部、心理中心、医务室等部门工作信息在全校公布,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在对年级组班主任队伍的管理中,德育处坚持做好信息的提供者,当好个别生管理的坚强后盾,做好班级管理经验交流的搭台人,建起家长与学校沟通的桥梁。

总之,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和活动后,我们将继续加强理论学习,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不断探索学校德育工作新思路,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清华附中德育处

2005.12.5

上一篇:端午节的范文下一篇:中医学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