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占有改定能否适用善意取得

2023-01-28

对于占有改定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各国取舍不同。是保护静态的所有权利益还是保护动态交易的利益来确保交易安全?此问题的统一不仅可以完善物权法的理论, 而且在实践中可以减少交易摩擦, 促进交易效率和维护交易安全。

一、善意取得制度与占有改定之界定

(一) 善意取得制度

善意取得制度起源于日耳曼时代, 受当时社会历史经济条件的影响, 占有和所有权分离, 享有所有权也就意味着占有。在效力上, 占有物的受让人的效力要大于原所有权人的效力, 原所有权人不得以所有权对抗占有物的受让人。该制度是在建立在物权公示公信基础上的, 它的宗旨是保护交易安全、保护善意第三人的信赖利益。

(二) 占有改定

占有改定, 出让人因为需要继续占有动产, 而在出让动产所有权时双方当事人合意由受让人暂时不直接占有标的物, 但仍发生实际交付的效果。占有改定的存在是为了调和动产物权变动要求与动产交易的灵活性, 是观念交付的一种方式。

二、相关各学说论争

对于占有改定是否适用善意取得, 学术界存在肯定说、否定说、折衷说、共同分担损失说等观点。其中肯定说和否定说是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其他观点一定意义上系这两种观点的折衷和变形。因此本文仅对这两种观点加以说明。

(一) 肯定说

此学说认为占有改定应适用善意取得。其理由是善意取得制度的立法目的是想通过物权的公示公信的效力来保护善意受让人。其侧重保护的是这种善意、信赖利益, 那么我们不应该只拘泥于交付方式, 以此来决定是否适用善意取得。既然原所有权人同意以这种方式交付, 他就应该预见交易中会出现的风险, 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二) 否定说

持否定说观点的主要理由是受让人虽然以占有改定的方式取得了对标的物的占有, 原权利人对让与人的信赖已经被否定, 但是在动产标的物事实上被善意第三人占有之前, 原权利人并没有真正丧失这种信赖。原权利人可以以所有权的效力对抗善意第三人的返还请求权以及其他权利要求。而且, 作为静态利益的原所有权人的利益与作为动态利益的交易安全, 法律在保护上应该有所侧重。在占有改定方式下, 善意第三人的占有是最不明显和被相信的, 所以这时法律应该更倾向于保护交易的动态利益。

三、占有改定适用善意取得之理由

相比较以上两种学说, 笔者认为肯定说更为可取, 理由如下:

(一) 风险自担原则

既然为交易, 就一定会存有风险, 而交易中的风险需要交易人自己来承担。原所有权人既将标的物交于无处分权人处, 自应当对无处分权人的资信状况有所审查, 例如品格、信用、资产状况等, 以此来确定交易风险大小。若原所有权人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审查, 因此丧失所有权, 他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单纯的对交易方式进行限制来确保交易秩序与安全, 是不符合立法发展要求的。应该说再健全的法律也不可能做到保证交易的绝对安全, 法律不必强行排除占有改定对善意取得的适用, 只需把选择权交由交易人行使, 由他们自行判断风险大小。

(二) 否定善意取得适用于占有改定, 会出现新的交易风险而使占有改定名存实亡

如果否定占有改定适用善意取得, 那么一旦在交易中有适用占有改定的必要, 受让人就要核实确认出让人是否是有权处分者。因为受让人已经不能仅从出让人占有动产的事实表象判断出让人是否为动产所有权人。否定占有改定对善意取得的适用, 就会使交易人觉得占有改定方式风险大、成本高, 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受让人可能会拒绝适用该交付方式。如此, 占有改定似乎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三) 占有改定适用善意取得有助于提高财产的利用效率

如果受让人以占有改定方式受让动产能得到善意取得制度的保护, 那交易将免去各种繁琐的调查核实步骤, 减轻当事人的担忧, 省去接受交付再转移占有的麻烦, 提高财产的利用效率。

通过对以上学说的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占有改定适用善意取得并没有理论逻辑上的问题, 相反正是法律逻辑一致性的体现, 在立法上应明确。在实践中, 相比较于其他交付方式, 占有改定这种交付方式并没有使原所有权人的利益受到更大的损失, 而且此时的善意与信赖利益并没有被区别对待的理由。因此占有改定适用善意取得能更好的适用市场经济的需要, 免去当事人过多的担忧, 方便于市场交易主体。

摘要:善意取得制度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早已存在, 在物权法中也有明确规定, 这一制度有条件的牺牲了所有权而保护了交易安全。但是实践中, 占有改定与以交付为标志的动产物权公示产生了潜在的矛盾。本文在利益衡量与价值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理论学说就占有改定是否适用善意取得进行探讨, 希望对理论与法律实践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占有改定,善意取得,观念交付,风险自担

参考文献

[1] 慧星, 陈华彬.物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

[2] 尹田.物权法理论评析与思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3] 志刚.动产善意取得的法理基础[J].法学研究, 2009.

上一篇:社会转型期中学德育工作的困境及其创新下一篇: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