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

2022-08-17

第一篇: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

《模具制造工艺》期末知识点总结

1〃工艺过程:在模具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对于那些使原材料成为成品的直接有关的过程,如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和装配等,称之为工艺过程。

2〃工序:工序是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固定的工作地点(如机床或钳工台等),对一个(或同时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3〃工步与走刀:在一个工序内,当加工表面、切削工具盒切削用量中的转速与进给量均不变时,完成的那部分工序称为工步。每进行一次切削,就是一次走刀。

4〃工艺规程:工艺规程是记述由毛坯加工成为零件的一种工艺文件,它简要地规定了零件的加工顺序、选用机床、工具、工序的技术要求及必要的操作方法等。因此,工艺规程具有指导生产和组织公益准备的作用,是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文件。

5〃制订工艺规程的原则:在一定生产条件下,所编制的工艺规程能以最简便的生产方法、最快的速度、最少的的劳动量和最低的费用,可靠地加工出符合图样及技术要求的零件。

6〃零件结构工艺性:所设计的模具零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7〃判断零件结构工艺性优劣标准:零件的结构形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按现有的生产条件能用较经济的方法加工出来。

8〃模具零件毛坯形式:原型材、锻造件、铸造件和半成品。

9〃基准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

设计基准:在零件设计图样上,用以确定某一要素的设计尺寸和位置所依据的基准。 工艺基准:零件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所使用的基准。

工艺基准分为定位基准(在装夹时,使工件的被加工面相对于机床或夹具具有正确 位置(即定位)所采用的基准。)测量基准(加工中或加工后,用于测量的基准。)和装配基准(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产品中的相对位置所采用的基准。)

10〃粗基准的选用原则:

1、为了保证加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的位置尺寸要求,选择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

2、如果工件要求首先保证某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均匀,则应选择该表面为粗基准;

3、保证各加工表面都有足够的加工余量,应选择毛坯余量小的表面作粗基准;

4、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当平整;

5、一般情况下粗基准不重复使用。 11〃精基准选用原则:

1、基准重合原则 选择被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这样可避免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基准不重合误差;

2、基准统一原则 在各工序中尽可能选用同一组定位基准,如轴类零件选择轴心线为定位基准;

3、自为基准原则 在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中,加工余量要求较小而均匀时,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定位基准的原则;

4、互为基准原则当两个被加工表面之间位置精度要求较高,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匀时,多采用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原则。

12〃影响工序余量的因素:

1、上工序的尺寸公差愈大,则本道工序的标称余量愈大。

2、上道工序产生的表面粗糙度和和表面缺陷深度。

3、上道工序留下的需要单独考虑的空间误差。

4、本工序的装夹误差。

13〃影响模具精度的主要因素:制件的精度,模具加工技术手段的水平,模具装配钳工的技术水平,模具制造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水平。

14〃加工表面质量含义:机械加工表面质量也称表面完整性,包括表面的几何特性(表面粗糙度、表面波度、表面加工纹理、伤痕)和表面层力学物理性能(表面层加工硬化、表面层金相组织的变化、表面层残余应力)

15〃影响模具生产周期的主要因素:模具技术和生产的标准化程度,模具企业的专业化程度,模具生产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模具生产的经营和管理水平。

16.坐标镗床的附件:万能回转台:工作时安装在转盘上,通过手动轮3可是转盘作水平回转,便于加工周向分布孔、转动手轮2可使转盘发生倾斜,便于加工斜面上的孔

17.〃成型砂轮磨削法:砂轮修整器修整、样板刀挤压、数控机床修整、电镀法

18.〃加工平面斜面用正弦精密平口钳和精密磁力台、有回转中心的工件用正弦分中夹具、有多个回转中心的工件用万能夹具

19.〃工艺尺寸换算的内容:1各圆弧中心间的坐标尺寸2各斜面或平面至回转中心的垂直距离3各斜面对坐标轴的倾斜角度4各圆弧的包角

20.〃电火花加工基本原理:利用工件与电极之间脉冲放电时的电腐蚀现象,并有控制地去除工件材料,以达到一定的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要求

21.〃电火花加工的物理本质:1介质的击穿与放电通道的形成2能量的转换、分布与传递3电极材料的抛出4极间介质的消电离

22.〃电火花加工的特点:1以柔克刚2不存在宏观“切削力”3电脉冲参数可以任意调节4易于实现自动控制和自动化

23.〃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由机床主体、脉冲电源、自动进给调节系统、工作液过滤循环系统、机床附件

24.〃影响电火花成形加工速度的基本因素:1极性效应现象2脉冲参数对电蚀量的影响3脉冲宽度对电蚀量的影响4材料的热力学常数对电蚀量的影响

25.〃电火花成形加工是一种利用电腐蚀原理将工具电极的形状复制到工件上的加工工艺

26.〃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特点:1不需要制造专用电极,电极丝可反复使用,生产成本低2可以加工形状复杂的模具3加工精度高表面粗糙度低4生产率高已与实现自动化5加工过程中大都不需要电规准转换6不能加工盲孔类及阶梯类成形表面

27.〃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组成:床身、坐标工作台、云丝机构、工作液循环系统、高频脉冲电源、数字程序控制系统

28.〃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步骤:图样分析、毛坯准备、工艺准备、程序编制、工件装夹、加工及检验

29.〃快速成形加工的基本原理:思想是离散堆积的分层成形思想。原理是用CAD三维造型软件设计产品的三维曲面模型,并以此建立数字化模型;然后按一定厚度分层切片处理得到界面轮廓信息,利用计算机控制分层加工堆积,逐步叠加成三维产品,再经过后续处理时期性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制件。

30.〃快速成形加工的方法:立体印刷成形SLA、层和实体制造LOM、选区激光烧结SLS、熔融沉积制造FDM

31.〃当代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技术不断吸收机械 电子 信息 材料 能源及现代管理技术的最新成果,将其综合应用于制造前过程,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灵活生产,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的总称特征:1现代制造技术的各学科、专业间不断交叉融合,其界限逐渐淡化甚至消失2现代制造技术贯穿了从产品设计、加工制造到产品销售及使用维修的全过程满足不断增长的多样化需求3生产规模的扩大及最佳技术经济效果的追求使现代制造技术更加重视技术与管理的结合4现代制造技术能不断地优化和推陈出新具有相对和动态的特点

32.〃并行工程的核心内容:1产品开发队伍重构2过程重构3数字化产品定义4协同工作环境

33.〃敏捷制造的内容:指制造系统在满足低成本和高质量的同时,对变换莫测的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

34.〃精益生产的核心内容是准时制生产方式,该种方式通过看板管理,成功地制止了过量生产,实现了“在必要的时刻生产必要数量的必要产品”从而彻底消除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浪费,以及由之衍生出来的种种间接浪费

35绿色制造的核心内容:用绿色材料、绿色能源,经过绿色的生产过程生产出绿色产品

35.冷冲模的模架由上模座、导套、导柱、下模座组成上下模座的加工主要是平面加

工和孔加工

36.导柱导套加工是冲模的导向零件 导柱安装在下模座上、导套在上模座导柱导套滑动配合

37.冷冲模制造:凸凹模特点:合理凸凹模刃口间隙能保证制件有较好的断面质量和较高的尺寸精度,并且还能降低冲裁力和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38.凸模加工工艺要点:1工作表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高,是加工的关键2热处理变形对加工精度有影响。因此,加工方法的选择和热处理工序的安排尤为重要

39.圆形孔的加工方法:普通钻床、铣床、精密坐标镗床;非圆形孔:锉削加工、压印锉削、电火花切割加工。

40.冷冲模结构工艺性原则:

1、磨具结构尽量简单;

2、易损件方便更换;3.标准化零件4.凸凹模应有良好的工艺性

41.塑料膜型腔的加工1.通用机床2.仿形铣床3.型腔加工新工艺(冷挤压、电加工、精密铸造)

42.型腔的抛光电解抛光超声波抛光

43.磨具装配特点工艺灵活性大,工序集中,工艺文件不详细,设备、工具尽量选用通用的。

44.磨具装配内容选择装配基准,组件装配,调整,修配,总装,研磨抛光,检验和试冲等环节。

45.磨具零件的固定方式1.紧固件法,2.压入法3.铆接法4.焊接法5.低熔点合金法

6.胶结法7.热套法

46.间隙控制法1.垫片法2.镀铜法3.透光法4.涂层法5.腐蚀法6.工艺尺寸法7.工艺定位法

47.塑料膜装配顺序加工和装配同步进行。基准:主要零件;导柱导套。

48〃电火花线切割加工非圆形凸模:1毛坯准备2刨或铣六个面3钻穿丝孔4加工螺钉孔5热处理6磨削上下平面7去除穿丝孔内杂质8线切割加工凸模9研磨

49〃成形磨削加工非圆形凸模:1准备毛坯2刨或铣六个面3磨上下两平面及基准平面4钳工划线,钻孔、攻螺纹5用铣床加工外形6热处理7磨削上下两平面8成形磨削9精修

50〃电火花线切割加工非圆形凹模:1准备毛坯2刨六个面3平模上下平面及角尺面4钳工划线,并加工销孔和螺钉孔5去除型孔内部废料6热处理7平磨上下两平面及角尺面8电火花线切割型孔9将切割好的凹模进行稳定回火

51〃电火花加工非圆形凹模:1准备毛坯2刨销六个面3平磨上下两平面和角尺面4钳工划线5切除中心废料6螺孔和削孔加工7热处理 淬火和回火8平磨上下两平面9退磁处理10电火花加工型孔

第二篇:机械制造工艺学

1..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的区别和联系?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

形状、位置和性能等,使其成为成品和半成品的过程

称为工艺过程。

生产过程:是指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2.什么是工艺系统?

在机械加工中,由机床、夹具、刀具与被加工工件一起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统一体

3.加工硬化的零件表面性能有何变化?

4.机床几何误差包括哪几部分?

轴回转运动误差、机床导轨误差和传动链误差

5.镗孔的主运动与进给运动是怎样的?

6.机床主轴回转误差有哪几种形式?

纯轴向窜动、纯径向圆跳动和纯角度摆动

第三篇: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

Edited by

第一章 绪论

1) 何谓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工艺系统;

生产过程是指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所有劳动过程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毛坯的制造、零件的机械加工与热处理、产品的装配等工作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这一过程称为。

工艺系统:机械加工中,由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组成的统一体。

2) 生产纲领概念及计算,生产类型的确定及对应的工艺特点。

生产纲领定义:计划期内,包括备品率和废品率在内的产量。 某零件在计划期为一年的年生产纲领N计算:

N=Qn(1+α%+β%) (件/年) 式中:

Q—产品的产量(台/年);

n—每台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件/台); α%—备品的百分率; β%—废品的百分率。

3) 工艺过程:工序、安装、工位,工步(复合工步),走刀的概念

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或一台机床上,对同一个或几个零件进行加工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在工件的一次安装中,通过分度(或移位)装置,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床身变换加工位置,则把工件在机床上所占据的位置称为工位

在一次安装中,可能只有一个工位,也可能有几个工位

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工具不变、切削用量中的进给量和切削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称为工步。

注意:一个工序含有一个或几个工步。

为提高生产率,采用多刀同时加工一个零件的几个表面时,也看作一个工步,并称为复合工步。

在一个工步内,若被加工表面需切除的余量较大,一次切削无法完成,则可分几次切削,每一次切削就称为一次走刀。

Edited by

走刀是构成工艺过程的最小单元。

4) 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的装夹主要有哪三种方式? 直接找正安装,划线找正装夹,夹具中装夹

5) 工艺基准的分类(概念)(设计、工序、定位、测量、装配基准), 知道什么是基准重合原则,会根据实际问题确定设计、工序、定位、测量基准。

基准重合原则即,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重合,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应尽可能选用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误差。

6) 工艺加工时的定位:不完全定位,过定位,欠定位概念及特点,会根据实际问题绘出定位方式,确定定位自由度。 工件的6个自由度均被限制,称为完全定位

工件6个自由度中有1个或几个自由度未被限制,称为不完全定位

根据工件的加工(尺寸、形状、位置)要求,应该限制的自由度没有完全被限制,无法保证加工要求,欠定位是绝对不允许的。

工件某一个自由度(或某几个自由度)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约束点约束,称为过定位

7) 复习习题:1-6,1-7,1-10,1-12(图1-31b)

第二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1) 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举例:表2-3; 2) 粗基准、精基准的概念及选择的原则。

用毛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划线基准) ,称为粗基准 利用工件上已加工过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面,称为精基准

Edited by

粗基准的选择

(1)保证相互位置要求原则:如果首先要求保证工件加工面与不加工面相互位置要求,则应以不加工面作为粗基准

(2)重要表面余量均匀原则

工件如果必须保证某重要表面的余量均匀,则选择该重要表面为粗基准 ⑶便于工件装夹的原则

选择粗基准时,必须考虑定位准确,夹紧可靠以及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问题。为了保证定位准确,夹紧可靠,要求选用的粗基准尽可能平整、光洁和有足够大的尺寸,不允许有锻造飞边、铸造浇、冒口或其他缺陷 (4)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原则 精基准的选择

(1)基准重合原则:选用被加工面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

(2)统一基准原则:当工件以某一表面作精基准定位,可以方便地加工大多数(或全部)其余表面时,应尽早将这个基准面加工出来,并达到一定精度,以后大多数(或全部)工序均以它为精基准进行加工 (3)互为基准原则 (4)自为基准原则

对于某些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因为这些工序要求余量小而均匀,以保证表面加工的质量并提高生产率,此时应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精基准

(5)便于装夹原则:所选择的精基准应能保证工件定位准确、可靠,并尽可能使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粗、精基准的选择使用,必注意:精基准选择在前,使用在后,粗基准选择在后,使用在先。

3)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步骤及工序顺序安排的原则。

制订工艺规程的原则

优质、高产和低成本,即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争取最好的经济效益。

1、技术上的先进性在制定工艺规程时,要了解国内外本行业工艺技术的发展,通过必要的工艺试验,尽可能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和工艺装备。

2、经济上的合理性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可能会出现几种能够保证零件技术要求的工艺方案。此时应通过成本核算或相互对比,选择经济上最合理的方案,使产品生产成本最低。

3、良好的劳动条件及避免环境污染在制订工艺规程时,要注意保证工人操作时有良好而安全的劳动条件。因此,在工艺方案上要尽量采取机械化或自动化措施,以减轻工人繁重的体力劳动。同时,要避免环境污染。

产品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这三个方面有时相互矛盾,因此,合理的工艺规程应该处理好这些矛盾,体现这三者的统一。

工艺规程设计步骤和内容

1. 阅读装配图和零件图

了解产品的用途、性能和工作条件,熟悉零件在产品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零件的主要技术

Edited by

要求。

2. 工艺审查

审查图纸尺寸、视图和技术要求是否完整、正确、统一,分析主要技术要求是否合理、适当,审查零件结构工艺性。

零件结构工艺性正误举例(表2-3) 3. 熟悉或确定毛坯

确定毛坯依据是零件在产品中的作用、零件本身的结构特征与外形尺寸、零件材料工艺特征以及零件生产批量等。常用的毛坯种类有铸件、锻件、焊接件、冲压件、型材等 4. 选择定位基准(见2.2节) 5. 拟定加工路线(见2.2节)

6. 确定满足个工序要求的工艺装备

包括机床、夹具、刀具、量具、辅具等。

工艺装备的选择在满足零件加工工艺的需要和可靠地保证零件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应与生产批量和生产节怕相适应,并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以降低生产准备费用。

对必须改装或重新设计的专用或成组工艺装备,应在进行经济性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设计任务书。

7. 确定各主要工序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8. 确定各工序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见2.3,2.4节) 9.确定切削用量

10.确定时间定额(见2.7.1节) 11.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对数控加工) 12.评价工艺路线(见2.6节)

对所制定的工艺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并对多种工艺方案进行比较,或采用优化方法,以确定出最优工艺方案。 13.填写或打印工艺文件

4) 机械加工经济精度的概念,选择加工方法时如何考虑。

加工经济精度是指在正常加工条件下(采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工艺装备和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合理的加工时间)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相应的粗糙度称为经济表面粗糙度

5) 典型表面(如轴、平面)的加工工艺路线及适应范围(可以达到什么精度、适合什么材料等),能够根据加工精度、粗糙度及位置精度要求来选择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加工方法、加工机床。

选择表面加工方法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1)加工表面的精度和粗糙度要求 (2)工件材料的性质 (3)生产类型 (4)具体生产条件

外圆表面的加工路线

Edited by

① 粗车—半精车—精车:常用材料(淬火钢除外),中等要求的表面; ② 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有色金属,要求较高的表面; ③ 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需要淬硬的材料,要求较高的表面;

④ 粗车—半精车—粗磨—光整加工或(超)精密加工:黑色金属材料,表面精度、粗糙度要求质量高的表面。

孔加工路线

① 钻孔—扩孔—铰—精铰:主要用于中、小直径(d<50mm)的精密孔。

② 钻或扩(粗镗)—粗拉—精拉:用于大量生产中尺寸中等的孔、花键孔等。

③ 钻或粗镗—半精镗—精镗—浮动镗—金刚镗:广泛用于箱体零件的孔系加工、有色金属零件的精密孔的加工。

④ 钻或粗镗—半精镗—粗磨—精磨—珩磨或研磨:主要用于淬硬零件或要求高的零件。

平面加工路线

平面加工方法主要是铣削、刨削和磨削。

① 粗铣—半精铣—精铣—高速铣:用于精度和粗糙度要求高的平面加工,生产率高。 ② 粗刨—半精刨—精刨—刮或研磨:多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生产率低。

③ 粗铣(刨)—半精铣(刨)—粗磨—精密磨、导轨磨、研磨、砂带磨:主要用于淬硬零件和精度要求高、表面粗糙度值要求小的平面加工。 ④ 粗拉—精拉:用于大量生产。

6) 为什么要划分加工阶段?各加工阶段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以及加工过程中热处理的安排。

原因

1.有利于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加工过程分阶段进行的优点在于,粗加工后零件的变形和加工误差可以通过后续的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消除和修复,因而有利于保证零件最终的加工质量。 2.有利于合理使用设备 划分加工阶段后,就可以充分发挥机床的优势

3.便于及时发现毛坯的缺陷 先安排零件的粗加工,可及时发现零件毛料的各种缺陷,采取补救措施,同时可以及时报废无法挽救的毛料避免浪费时间。

4.便于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对于有高强度和硬度要求的零件,必须在加工工序之间插入必要的热处理工序

5.有利于保护加工表面 精加工、光整加工安排在最后,可避免精加工和光整加工后的表面由于零件周转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碰、划伤现象。

零件的加工质量要求较高时,都应划分加工阶段。一般划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三个阶段。如果零件要求的精度特别高,表面粗糙度很细时,还应増加光整加工和超精密加工阶段。各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1) 粗加工阶段 主要任务是切除毛坯上各加工表面的大部分加工余量,使毛坯在形状和尺寸上接近零件成品。 因此,应采取措施尽可能提高生产率。同时要为半精加工阶段提供精基准,并留有充分均匀 的加工余量,为后续工序创造有利条件。

2) 半精加工阶段 达到一定的精度要求,并保证留有一定的加工余量,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作准备。同时完成一些次要表面的加工(如紧固孔的钻削,攻螺纹,铣键槽等)。

3) 精加工阶段 主要任务是保证零件各主要表面达到图纸规定的技术要求。

4) 光整加工阶段 对精度要求很高( IT6 以上),表面粗糙度很小(小于 R a 0.2 m )的零件,需安排光整加工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减小表面粗糙度或进一步提高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

Edited by

7) 直线尺寸链在工艺过程中的应用: 8) 工序集中、工序分散概念及特点。

工序集中:就是将零件的加工集中在少数几道工序中完成,每道工序加工内容多,工艺路线短。其主要特点是:

①可以采用高效机床和工艺装备,生产率高;

②减少了设备数量以及操作工人人数和占地面积,节省人力、物力; ③减少了工件安装次数,利于保证表面间的位置精度;

④采用的工装设备结构复杂,调整维修较困难,生产准备工作量大

工序分散:就是将零件的加工分散到很多道工序内完成,每道工序加工的内容少,工艺路线很长。其主要特点是:

①设备和工艺装备比较简单,便于调整,容易适应产品的变换; ②对工人的技术要求较低;

③可以采用最合理的切削用量,减少机动时间;

④所需设备和工艺装备的数目多,操作工人多,占地面积大

9) 生产成本,工艺成本、结构工艺性、工序余量概念,最小余量的影响因素。

生产成本:制造一个零件(或产品)所耗费的费用总和 工艺成本:与工艺过程直接有关的生产费用

加工余量——加工过程中从加工表面切去材料层厚度

工序(工步)余量——某一表面在某一工序(工步)中所切去的材料层厚度

总加工余量——零件从毛坯变为成品切除材料层总厚度

10) 时间定额的概念、组成及提高生产率的途径。

时间定额是指在一定生产条件下,规定生产一件 产品或完成一道工序所需消耗的时间

时间定额的组成:基本时间Tb 辅助时间Ta 布置工作场地时间Tsw 生理和自然需要时间Tr 准终时间Te 提高生产效率的途径

1.缩短基本时间:提高切削用量,减少切削行程长度

2.缩短辅助时间:直接缩短辅助时间,间接缩短辅助时间 3.缩短布置场地时间:主要指更换刀具和调整刀具的时间

4.缩短准终时间:扩大零件的批量,减少调整机床、刀夹量具的时间

11) 复习习题:2-3, 2-4, 2-7 第四章 机械加工精度及控制

1) 机械加工质量包含哪几个方面(加工精度、表面质量)。

Edited by

2) 机械加工精度、加工误差与原始误差概念及内容(尺寸、形状、位置精度)(原理、刀具、夹具、机床误差)。

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及各表面相互位置等参数)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符合程度越高,加工精度就越高

机械加工精度: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

加工误差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对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

由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组成的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的误差是工件产生加工误差的根源。我们把工艺系统的各种误差称之为原始误差

3) 误差敏感方向,能够通过作图及推理的方式分析误差的敏感方向。(p162)

把对加工误差影响最大的那个方向(即通过刀刃的加工表面的法线方向)称为误差敏感方向

4) 何谓机床导轨的导向精度?直线导轨的导向精度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导轨导向精度是指机床导轨副的运动件实际运动方向与理想运动方向的符合程度,这两者之间的偏差称为导向误差。

内容

(1)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Δy(弯曲) (2)导轨在垂直面内的直线度Δz(弯曲) (3)前后导轨平行度δ(扭曲)

(4)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的平行度(或垂直度) 5) 机床主轴回转运动误差分类及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径向圆跳动:实际回转轴线始终平行于理想回转轴线,在一个平面内作等幅的跳动,影响工件圆度

端面圆跳动:实际回转轴线始终沿理想回转轴线作等幅的窜动,影响轴向尺寸

倾角摆动:实际回转轴线与理想回转轴线始终成一倾角,在一个平面上作等幅摆动,且交点位置不变,影响圆柱度

6) 何谓机床传动链的传动误差?减少传动链传动误差的措施?

传动链误差是指机床内联系传动链始末两端传动元件之间相对运动的误差

提高传动精度措施

缩短传动链长度

提高末端元件的制造精度与安装精度

采用降速传动

采用频谱分析方法,找出影响传动精度的误差环节

对传动误差进行补偿

7) 机械加工工艺系统概念、组成;何谓工艺系统刚度?工艺系统刚度的计算。 工艺系统刚度定义:在加工误差敏感方向上工艺系统所受外力与变形量之比 8) 何谓误差复映和误差复映系数?

误差复映:由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使毛坯误差部分反映到工件上,此种现象称为“误差复映”

Edited by

误差复映系数:误差复映程度可用误差复映系数来表示,误差复映系数与系统刚度成反比 9) 减少机床热变形的影响的措施。 (1)减少热源的发热和隔离热源 (2)均衡温度场

(3)采用合理的机床部件结构及装配基准 (4)加速达到热平衡状态 (5)控制环境温度

10) 车床切削轴类时会产生哪些加工误差,主要原因。(作业)

11) 加工误差如何分类?哪些属于常值系统误差?哪些属于变值系统误差?哪些属于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在顺序加工一批工件中,其大小和方向均不改变,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加工误差 常值系统误差——其大小和方向均不改变

(机床、夹具、刀具的制造误差,工艺系统在均匀切削力作用下的受力变形,调整误差,机床、夹具、量具的磨损等因素引起的加工误差)

变值系统误差——误差大小和方向按一定规律变化

(机床、夹具、刀具在热平衡前的热变形,刀具磨损等因素引起的加工误差) 随机误差:在顺序加工一批工件中,其大小和方向随机变化的加工误差

Edited by

12) 机械加工误差的统计,理解通过X-R图可以进行哪些分析,工序能力系数的概念,计算公式,产品不合格率的计算。(作业)

13) 分布图分析法的应用:判别加工误差性质,确定工序能力及其等级,估算合格率或不合格率.例题4-4. 14) 复习习题:4-1, 4-3

第五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及控制

1) 加工表面质量的内容(粗糙度、冷作硬化的概念)。

表面质量的含义 指机器零件加工后表面层的状态。包括两部分:

(一)表面层的几何形状特征

表面粗糙度:指加工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波长/波高<50,由刀具形状、切削过程中塑性变形及振动等引起

波纹度:介于形状误差与表面粗糙度之间的周期性形状误差。50<波长/波高<1000,由工艺系统的低频振动引起

纹理方向:表面刀纹的方向,取决于所采用的加工方法,图5-2所示 表面缺陷:加工表面上出现的缺陷,如砂眼、气孔、裂纹等

Edited by

2) 表层金属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包括哪些内容?

表面层的物理力学性能

1.表面层冷作硬化(简称冷硬):零件在机械加工中表面层金属产生强烈的冷态塑性变形后,引起的强度和硬度都有所提高的现象

2.表面层金相组织的变化:由于切削热引起工件表面温升过高,表面层金属发生金相组织变化的现象

3.表面层残余应力:由于加工过程中切削变形和切削热的影响,工件表面层产生残余应力

3) 表面粗糙度与起始磨损的关系:图5-4分析. 4) 表面冷作硬化与耐磨性关系:图5-5分析 5) 表层金属产生残余应力的原因有哪些?

6) 何谓磨削烧伤,回火烧伤,淬火烧伤,退火烧伤?

磨削加工时,表面层有很高的温度,当温度达到相变临界点时,表层金属就发生金相组织变化,强度和硬度降低、产生残余应力、甚至出现微观裂纹。这种现象称为磨削烧伤

Edited by

7) 在切削加工中对表层金属粗糙度的影响因素。

1.刀具几何形状及切削运动的影响2.刀具磨损3.积屑瘤的影响4.工件材料性质的影响5.鳞刺6.振动7.高温切削产生切削热8.切削用量的影响

8) 机械加工中的振动类型主要有哪些,特点是什么。

强迫振动的特征

1、由周期性激振力引起的,不会被阻尼衰减掉,振动本身也不能使激振力变化;

2、与外界激振力的频率相同,或是干扰力频率整数倍,而与系统的固有频率无关。

自激振动的特征

1、自激振动是一种不衰减的振动;

2、自激振动的频率等于或接近于系统的固有频率;

3、自激振动能否产生及振幅的大小取决于振动系统在每一个周期内获得和消耗的能量对比情况。

9) 复习习题:5-17,5-22

第六章:机械装配工艺过程设计

1) 装配单元的概念,划分装配单元的原因。

为了便于装配,通常将机器分成若干个独立的装配单元。装配单元通常可划分为五个等级,即零件、套件、组件、部件和机器

2) 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则。

Edited by

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则

保证产品装配质量;

选择合理的装配方法,综合考虑加工和装配的整体效益;

合理安排装配顺序和工序,尽量减少钳工装配工作量,缩短装配周期,提高装配效率;

尽量减少占地面积,提高单位生产率,改善劳动条件;

注意采用和发展新工艺、新技术

3) 何谓尺寸链,工艺尺寸链及装配尺寸链概念?如何判断尺寸链的封闭环?

尺寸链:在零件加工或机器装配过程中,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尺寸所形成的封闭图形 工艺尺寸链: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由同一零件有关工序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 装配尺寸链:在机器设计和装配的过程中,有关零件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 组成尺寸链的各个尺寸称为尺寸链的环,按性质不同可分为组成环和封闭环 (1)封闭环

指在尺寸链中最后形成或未标注间接保证的尺寸。每个尺寸链中,封闭环只能有一个,用A0表示。 (2)组成环

除封闭环以外的其他环都称为组成环。根据组成环对封闭环影响,将其分成如下两类: ① 增环

在尺寸链中,当其余各组成环不变,而该环增大使封闭环也增大的,称为增环。引起封闭环同向变动。

② 减环

在尺寸链中,当其余各组成环不变,而该环增大使封闭环减小的环,称为减环。引起封闭环异向变动。

装配尺寸链:在机器装配关系中,由相关零件尺寸或位置关系组成的尺寸链

装配尺寸链分类 直线尺寸链 角度尺寸链 平面尺寸链 空间尺寸链

4) 装配精度包括哪些内容?

相互位置精度:相互运动精度,相互配合精度

5) 装配精度与零件加工精度间关系,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哪些。

装配精度与零件精度的关系

Edited by

(1)机器和部件是由许多零件装配而成的,所以,零件的精度特别是关键零件的精度会直接影响相应的装配精度。

(2)多数装配精度均与和它相关的零件或部件的加工精度有关,即这些零件的加工误差的累积将影响装配精度。

(3)零件的加工精度受工艺条件、经济性的限制,不能简单按装配精度要求来加工,常在装配时采取一定工艺措施(如:修配、调整等)来保证最终装配精度。

6) 何谓互换装配法,选择装配法,修配装配法,调整装配法?

互换装配法:采用互换法装配时,被装配的每一个零件不需作任何挑选、修配和调整就能达到规定的装配精度要求。

其装配精度主要取决于零件的制造精度。

完全互换装配法定义:在全部产品中,装配时

各组成环不需挑选或不需改变其大小或位置,装配后即能达到装配精度要求的装配方法,称为完全互换法。

不完全互换装配法:实质是将组成环的制造公差

适当放大,使零件容易加工,但这会使极少数产品的装配精度超出规定要求,但这种事件是小概率事件,很少发生

选择装配法定义:是将装配尺寸链中组成环的公差放大到经济可行的程度,然后选择合适的零件进行装配,以保证装配精度要求的装配方法

直接选配法:在装配时,工人从许多待装配的

零件中,直接选择合适的零件进行装配,以保证装配精度要求的选择装配法,称为直接选配法。

分组选配法:将各组成环的公差按经济精度加工适当放大,再按实际测量尺寸将零件分组,按对应的组分别进行装配,以达到装配精度要求的选择装配法,称为分组选配法

修配装配法:是将装配尺寸链中各组成环按经济加工精度(放大公差)制造,装配时,通过改变尺寸链中某一预先确定的组成环尺寸(修配环)的方法来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法

调整装配法:装配时用改变调整件在机器结构中的相对位置或选用合适的调整件来达到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

可动调整法:就是用改变补偿件的位置移动、旋转或移动和旋转二者兼用)以达到装配精度的,调整过程中不需拆卸零件

固定调整法:利用调整垫片厚度的方法获得要求的装配精度。调整环可采用多件拼合的方式。适于大批量生产中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产品。

Edited by

7) 装配顺序一般原则?

安排装配顺序的原则是:

先下后上,先内后外,

先难后易,先精密后一般 8) 复习习题:6-6,6-7,6-9

第七章:机械制造工艺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1) 主要复习习题:7-33,7-36

第九章 焊接工艺

Edited by

掌握标注焊缝符号含义,会根据实际钢结构,标注焊缝要求。

Edited by

Edited by

Edited by

第四篇:机械制造工艺学总结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工艺学学习报告

班级:13机械本2 姓名:黄

宇 学号:20130130815

机械制造过程是机械产品从原材料开始到成品之间各相互关联的劳动过程的总和。它包括毛坯制造、零件机械加工、热处理、机器的装配、检验、测试和油漆包装等主要生产过程,也包括专用夹具和专用量具制造、加工设备维修、动力供应(电力供应、压缩空气、液压动力以及蒸汽压力的供给等)。

工艺过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机械产品生产工艺过程又可分为铸造、锻造、冲压、焊接、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涂装等。其中与原材料变为成品直接有关的过程,称为直接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的主要部分。而与原材料变为产品间接有关的过程,如生产准备、运输、保管、机床与工艺装备的维修等,称为辅助生产过程。

主要包括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机床夹具设计原理、机械加工精度、加工表面质量、典型零件加工工艺、机器装配工艺基础、机械设计工艺基础、现代制造技术及数控加工工艺等部分。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对象是机械产品的制造工艺,包括零件加工和装配两方面,其指思想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达到高生产率、经济型。课程的研究重点是工艺过程,同样也包括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和装配工艺过程。工艺是使各种原料、半成品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

各种机械的制造方法和过程的总称为机械制造工艺

工艺系统:在机械加工时,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研究加工精度的方法:单因素分析法、统计分析法

加工表面质量:加工表面的几何形貌和表面层材料的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质 几何形貌:表面粗糙度表面波纹度纹理方向表面缺陷。表面材料力学的物理化学性能:表面层金属的冷作硬化、表面层金属金相组织变化。冷作硬化:机械加工中因切削力产生的塑性变形使表层金属硬度和强度提高的现象。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是一切有关生产人员都应严格执行、认真贯彻的纪律性文件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

1根据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进行生产准备(包括技术准备)

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生产计划、调度,工人的操作、质量检查等的依据 3.新建或扩建车间,其原始依据也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

(1)可靠地保证零件图样上所有技术要求的实现 (2)必须能满足生产纲领要求

(3)在满足技术要求和生产纲领要求前提下,一般要求工艺成本 最低

(4)尽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障生产安全。

通过对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学习我对我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这个专业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知道了工件的装夹与夹具的基础、机械工艺规程的制定典型模具与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装配工艺、还有刀具的相关知识。使我受益匪浅。

第五篇: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夹具设计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实际零件的工艺过程,以培养学生利用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生通过实验,掌握夹具的设计过程,把所学夹具设计理论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

二、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

1、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

2、夹具总体方案应与生产纲领相适应;

3、操作方便,工作安全,能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4、便于排屑;

5、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

三、夹具设计的一般步骤

1、研究原始资料,明确设计要求

① 读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和装配图,了解零件的作用、结构特点、材料及技术要求;

② 研究零件的工艺规程,充分了解本工序的加工内容和加工要求; ③ 调查了解同类零件所使用过的夹具及使用情况。

2、拟定夹具结构方案,绘制夹具结构草图

① 由定位基准、六点定位原理确定工件的定位方法,选择定位元件; ② 确定刀具引导方式,设计引导装置或对刀装置; ③ 确定工件的夹紧方法,设计夹紧机构; ④ 确定其他元件或装置的结构形式; ⑤ 确定夹具体的总体结构。

一般拟定二个以上的方案进行比较。

3、绘制夹具总图,标注有关尺寸及技术要求

① 夹具总图按国家标准绘制,一般比例为1:1,也可1:2,1:5,或2:1; ② 主视图取操作者实际工作位置; ③ 绘制总图顺序

4、绘制零件图

在夹具总图中的非标准件要绘制零件图。

5、编制加工工艺和规程

6、加工夹具零件。

四、课程学时安排

1、研究原始资料,明确设计要求——三学时,分组讨论,提出分析结论,各组派出一位代表汇报,各组对其进行评分,去掉一最高分,最低分,计算平均值。

2、拟定夹具结构方案,绘制夹具结构草图——三学时,分组讨论,提出分析结论,各组派出一位代表汇报,各组对其进行评分,去掉一最高分,最低分,计算平均值。

3、绘制夹具总图,标注有关尺寸及技术要求,绘制零件图——三学时,分组讨论,提出分析结论,各组派出一位代表汇报,各组对其进行评分,去掉一最高分,最低分,计算平均值。

4、编制加工工艺和规程,加工夹具零件——九学时,分组讨论,提出加工工艺,每人加工一个零件,各组派出一位代表汇报,各组对其进行评分,去掉一最高分,最低分,计算平均值。

5、每人独立提出一份夹具设计、加工工艺的总结报告。

五、实验报告

实验结束后,要求每个学生结合实验大纲,写出实验报告,内容要准确、通顺、简洁,并附有必要的分析简图、设计零件图和数据,送交指导教师审查。

六、实验成绩评定

由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质疑和考核情况、学生的学习态度等综合评定。

七、实验计划

时间:课程结束前的6周 地点:学校金工实习车间 零件名称:参见课程设计任务书

组织形式:集体前往参观、在现场讲解,分组实验,独立设计。 学时:18h

上一篇:绩效专员岗位职责则下一篇:教育基础知识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