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幼儿园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真试题与答案一

2024-04-17

2023年幼儿园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真试题与答案一(精选5篇)

篇1:2023年幼儿园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真试题与答案一

教育改变命运,学习创造人生

2013年幼儿园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真试题与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题,每题1.5分,共45分)1.电报句是()。A.由2个单词组成的完整句 B.由2~3个单词组成的不完整句 C.由2~3个单词组成的简单句 D.由2~3个单词组成的完整句

2.下列不属于桑代克根据其实验提出的主要学习定律的是()。A.准备律 B.因果律 C.练习律 D.效果律

3.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在加里培林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心智技能是由,三个阶段组成的,下列哪项不属于这三个阶段?()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 C.原型内化 D.原型转化

4.()不属于自我意识的成分。A.执行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意志成分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婴儿主要依靠与具体事物和事件联系进行时间定向 B.4岁以后,儿童开始能够学习对持续时间进行估计 C.儿童时间知觉发展的方向是时间知觉与时间概念结合起来 D.5岁以后儿童能够以行动作为估计时间的参照物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认为,婴儿对喂奶姿势的再认是第一个条件反射出现的标志

教育改变命运,学习创造人生

B.人工条件反射是在实验中经过专门提供的刺激反复作用而建立的条件反射 C.最初人王条件反射的建立晚于自然条件反射 D.新生儿的习惯化是不学而能的

7.下列哪种活动体现了幼儿的再造想象?()。A.有些孩子经常会生造一些词语 B.在绘画时,有的幼儿把太阳画成绿色

C.有的幼儿在看图说话时,能说出许多图上没有但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D.幼儿把音阶想象成“走楼梯”,从而来理解音阶 8.下列哪种推理属于转导推理?()

A.爸爸告诉孩子:“地上一道一道的是车沟。”孩子就说:“爸爸脑门上也有车沟。” B.孩子看到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认为老师带小朋友做游戏时也像母鸡 C.有个孩子给石凳子浇水,盼望它快快长大

D.有人喊孩子的妈妈,妈妈没回答,孩子就说:“妈妈没听见。” 9.不属于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的有()。A.逐渐分化原则 B.整合协调原则 C.接受学习 D.先行组织者策略

10.()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A.斯金纳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加涅

11.婴儿从不会发出音节清晰的语音,到能够学会越来越多的语音,这种趋势称为(A.语音扩展 B.语音模仿 C.语音收缩 D.语音辨别

12.最初几天的新生儿或哭或安静,或四肢划动等,可以称为()。A.原始的情绪反应。)

教育改变命运,学习创造人生

B.基本的情绪反应 C.混合的情绪反应 D.高级的情绪反应

13.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的研究指出,新生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得清的情绪反应,即()。A.愉快与惊奇 B.愉快与悲伤 C.愉快与厌恶 D.愉快与不愉快

14.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以后动作逐渐分化,这种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称为()。A.从笼统到专门的规律 B.大小规律 C.粗细规律

D.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15.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和特性,初生时并不齐备,而是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的。这说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总趋势是()。A.由笼统到分化 B.由具体到抽象 C.由被动到主动 D.由不齐全到齐全

16.下列哪项不属于幼儿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A.体验具有情境性、外显性、易变性等特点 B.情绪控制能力较差 C.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D.具有意志成分

17.()是指文化内容的增量或减量所引起的结构性的变化。A.文化传递 B.文化传播 C.文化选择 D.文化变迁

18.()是幼儿词汇量增长的活跃期。

教育改变命运,学习创造人生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19.认为后天教育经验的存在与否直接决定了儿童某种能力的发生与否,这种作用模式是()。A.诱导 B.维持 C.递进 D.促进

20.()儿童经常通过模仿游戏学习和掌握实际劳动知识技能。A.氏族社会时期 B.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C.父系氏族社会时期 D.军事民主时期

21.()与种姓制度和宗教神学密切联系。A.古希伯来的幼儿教育 B.古埃及的幼儿教育 C.古代印度的幼儿教育 D.古希腊的幼儿教育

22.()教育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思想就是把儿童当做儿童来看待,同时还强调指出,教育应当遵循自然的原则。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福禄贝尔

23.()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A.杜威 B.蒙台梭利 C.维果斯基 D.皮亚杰

教育改变命运,学习创造人生

24.《幼教无际论》、《从孩提到青年》、《我的童年》等专著的作者是()。A.陶行知 B.陈鹤琴 C.鲁迅 D.张雪门

25.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是()。A.朋友关系 B.伙伴关系 C.合作关系 D.对立关系

26.幼儿园教学的主人是()。A.幼儿教师 B.园长 C.保育员 D.保健医生

27.幼儿爱听表扬,不喜欢挨批评,所以幼儿德育要坚持()。A.负面教育的原则 B.全面教育的原则 c.侧面教育的原则 D.正面教育的原则

28.幼儿一般通过感知、交往和操作活动获得美感,这说明幼儿审美感知具有(A.直观性 B.行动性 C.经验性 D.受动性

29.()属于独立自主性教育中关注环境的基本内容。A.学习“安静” B.学习开门 C.学习叠被子 D.学习浇花。)

教育改变命运,学习创造人生

30.幼儿教育活动的基础是()。A.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 B.对幼儿身心安全和卫生的维护 C.教幼儿认识简单的字 D.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二、简答题(共5道题,每题5分,共25分)1.简述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2.简述影响幼儿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3.简述幼儿概念学习的特点。4.简述幼儿教育的意义。

5.简述皮亚杰的认识发展理论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三、论述题(共2道题,每题10分,共20分)1.试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共同主张。2.试述幼儿园语言领域的教育目标要求。

四、材料分析题(共2道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国外有媒体指出,中国的小孩越来越不会玩了。他们发现,中国的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穿着干干净净,不允许他们做那些可能会使衣服弄脏的游戏。同时,中国很多的年轻父母觉得游戏对于孩子的成长意义不大,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画画、英语、钢琴等。

请结合游戏对儿童成长的作用分析这些父母的做法。

2.在幼儿园中,教师要学会与幼儿沟通。比如,要熟记每个幼儿名字,这样幼儿会感到非常亲切,对教师的话作出积极反应;说话的语速和语调要恰当,最好能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与幼儿交谈时,语言要简单明确,容易被幼儿接受;说话的态度要友善,比如:“我很喜欢听到你的描述,相信每位小朋友都会喜欢。”“你这一次比上一次说得更清楚了。”在交流的时候,教师还要注意与幼儿的目光接触,要耐心倾听幼儿的谈话,作出积极反馈。现实生活中,有的老师能灵活运用这些交流技能,有的老师则因为与幼儿缺乏有效沟通而苦恼。

请你从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出发,谈谈教师如何与幼儿实现有效的沟通。

五、活动设计题(共1道题,共30分)

1.请为幼儿园大班设计一个音乐活动方案,主题自选。

答案解析

教育改变命运,学习创造人生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电报句又称双词句,是由2个单词组成的不完整句,有时也由3个词组成。一般出现于一岁半至两岁左右。例如:“妈妈抱”,“爸爸班班”,“饼饼没”,“娃娃排排(坐)”等。2.B【解析】桑代克提出的三大学习定律指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3.D【解析】心智技能由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三个阶段组成。4.A【解析】自我意识的三个成分是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意志成分。

5.C【解析】儿童时间知觉发展的方向是思维参与时间的知觉,即把时间知觉和时间概念结合起来。6.D【解析】新生儿的习惯化也是学习得到的。

7.C【解析】根据语言的表述或非语言的描绘(图样、图解、模型、符号记录等)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的想象,就是再造想象。

8.C【解析】儿童最初的推理是转导推理。转导推理是从一些特珠事例到另一些特殊事例的推理。这种推理不是逻辑推理,属于前概念的推理,是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这一类型的推理,在3~4岁幼儿身上是常见的。比如,一个小孩在动物园里看到梅花鹿时问妈妈:“如果天天往它头顶上浇水,那树枝一定能长出树叶来的,是吧?”

9.C【解析】接受学习不属于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

10.B【解析】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是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

11.A【解析】儿童学习语音的过程,先后有两种不同的趋势。起初是扩展的趋势。婴儿从不会发出音节清晰的语音,到能够学会越来越多的语音,是处于语音扩展的阶段。在此以后,学习语音的趋势逐渐收缩。

12.A【解析】婴儿出生后,立即可以产生情绪表现,头几天的新生儿或哭或安静,或四肢划动等,可以称为原始的情绪反应。

13.D【解析】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认为新生婴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得清的情绪反映,即愉快与不愉快。

14.D【解析】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性的、弥漫性的,以后动作逐渐分化、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这种儿童动作发展的趋势称为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15.D【解析】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个性,在初生的时候并非已经齐备,而是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这反映了儿童心理发展从不齐全到齐全的趋势。比如,一岁半以前,儿童还没有想象活动,也没有人类特有的思维。各种心理过程出现和形成的秩序,服从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待各种心理过程都已齐全,并形成个性时,儿童的心理就比最初复杂得多。

教育改变命运,学习创造人生

16.D【解析】幼儿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有情绪的易冲动性、情绪的不稳定性、情绪的外露性、高级感情(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的发展等。

17.D【解析】文化变迁是指文化内容的增量或减量所引起的结构性的变化。

18.C【解析】儿童的词汇量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有关研究表明,3~4岁幼儿的词汇量约为1730个,4~5岁约为28532个,5~6岁约为3562个。由此可看出,4~5岁是幼儿词汇量增长的活跃期。19.A【解析】认为后天教育经验的存在与否直接决定了儿童某种能力的发生与否,这种作用模式是诱导。

20.C【解析】父系氏族社会时期,每一个儿童在妇女们的哺育和熏陶下,逐渐了解家庭的惯例、氏族的礼法、历史传说、风俗禁忌和图腾信仰等。此外他们还要从旁边观察成人的生产劳动情景,并在游戏中模仿他们的动作行为,如制作劳动器具、射箭、播种、收割等。这种模仿游戏为儿童学习和掌握实际劳动知识技能提供了机会。

21.C【解析】古代印度的幼儿教育有家庭教育和寺庵之分,但都是以信奉佛祖、吃苦修行、遵循教规、消极厌世为基本特征的。因此,古印度的幼儿教育始终被浓厚的神学说教所统治。

22.B【解析】卢梭教育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思想就是把儿童当做儿童来看待,把儿童看做教育中的一个积极因素;教育要适合儿童天性的发展,保持儿童的天性,因此卢梭强调指出,幼儿教育应当遵循自然的原则。

23.C【解析】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24.D【解析】张雪门是中国现代著名幼儿教育家。他先后出版了《幼稚教育概论》、《幼稚园教材教法》、《幼教无际论》、《从孩提到青年》、《儿童创作集》、《我的童年》等专著,为我国幼儿教育留下了极为宝贵的财产。

25.B【解析】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是伙伴关系。

26.A【解析】幼儿教师是幼儿园中全面负责幼儿生活与教育的人员,是教学的主人。

27.D【解析】幼儿爱听表扬,不喜欢批评,幼儿做错事通常是因为无知或能力不足。因此,幼儿德育过程中,应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以正面引导为主,辅以纪律约束。

28.B【解析】幼儿一般通过感知、交往和操作活动获得美感,这说明幼儿审美感知具有行动性。29.D【解析】独立自主性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生活方面、动作方面、关注环境、待人接物、学习的自主性等方面。其中关注环境的基本内容有:儿童在团体生活中,必须清扫教室、清洗桌椅、擦拭器皿、浇花、除草、饲养小动物等。

30.B【解析】对幼儿身心安全和卫生的维护是幼儿教师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幼儿教育活动的基础。

教育改变命运,学习创造人生

二、简答题

1.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基本原则有:客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理论与实际结合原则、一般与个别结合原则等。

2.影响幼儿动作技能学习的内部因素有:成熟与经验、智力、个性。影响幼儿动作技能形成的外部因素有:有效地指导与示范、练习与反馈。

3.(1)幼儿概念学习直接受他们概括水平的制约。幼儿概念的内容比较贫乏,概括的特征很多是外部的非本质的,概念的内涵往往不精确。

(2)概念学习的个性化。没有两个幼儿具有同样的认知能力和同样的经验,因此就不可能对同一事物、同一情境具有完全统一的理解。

(3)概念学习的情绪化。概念总是交织着情绪的。所有概念都带有情绪色彩,不存在不同某一概念相结合的感情,也没有与概念不相关的感情色彩要素。已经习得的概念比尚未学习的概念对幼儿有更大的情绪意义。

4.幼儿教育的意义不仅表现在对个体的成长发展上,也表现在对整个社会的价值方面:(1)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2)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幼儿阶段开发大脑的潜力,充分发展智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3)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4)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

5.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主要体现在:(1)强调活动的重要性;(2)强调兴趣和需要的重要性;(3)发现式教学方法;(4)强调智力发展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5)教育要符合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避免儿童教育成人化的倾向;(6)发展儿童的主动性;(7)强调儿童的实际活动;(8)重视儿童的社会交往。

三、论述题

1.建构主义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不一样。所以建构主义更关心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构建知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知识。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另一方面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发展供日后提取出来以指导活动的图式或命题网络,相反,他们形成的概念的理解是丰富的、有着经验背景的,从而在面临新的情境时,能够灵活地建构起指导活动的图式。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语言领域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要求有:

教育改变命运,学习创造人生

(1)目标

①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②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③能清楚地说他自己想说的事;④喜欢听故事、看图书;⑤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2)内容与要求

①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

②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③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④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⑤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

⑥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⑦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少数民族地区还应帮助幼儿学习本民族语言。

四、材料分析题

1.儿童的活动,除了日常生活活动外,主要有游戏、学习和劳动三种基本形式。各种活动在儿童各年龄阶段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幼儿期的主要活动是游戏。游戏活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如下:(1)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①游戏活动有助于幼儿感知和观察力的发展;②游戏活动有助于幼儿记忆能力的发展;③游戏有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④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乃至整个认知能力的提高;⑤游戏有助于幼儿想象的发展。

(2)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①游戏可以丰富、深化幼儿积极的情感。②游戏活动还有利于幼儿消极情感的疏导。这是因为在游戏活动当中,幼儿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由自在地抒发情感,他们的某些忧愁、苦闷、烦恼、恐惧等消极情感就可以得到疏导。

(3)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幼儿最喜爱游戏,在游戏活动中,他们的心理压力最小,对自己行为的掩饰性也小,因为,他们在游戏活动中很容易表现出他们的兴趣、态度、能力、特长与不足。在内容健康的角色游戏中,幼儿扮演某一社会角色,模仿社会生活中成人的言谈举止,体验着所扮演角色的情感,遵守着社会所要求的行为规则。多次反复地进行这样的游戏活动,幼儿就逐渐把社会所要求的行为规则变为自己自觉的行动,并迁移到现实的生活中。

综上所述,这些父母的做法是不完全正确的,培养孩子画画、学英语以及弹钢琴等方面的技能固然重

教育改变命运,学习创造人生

要,但是忽视和省去游戏这一重要活动是不正确的。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游戏活动往往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学习活动相关,一方面帮助儿童顺利愉快地学习知识,培养技能技巧;另一方面也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应当重视儿童游戏,并且家长也可以与孩子一起参与到活动的过程中来,伴随孩子共同成长。2.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幼儿教师要实现与幼儿的有效沟通,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与能力,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知识,以及观察力、沟通力,组织小组活动、指导游戏、指导幼儿行为、评价教育活动的能力等。其中,沟通能力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

(1)教师与幼儿的沟通主要有两个方面,非言语沟通与言语沟通。

①非言语沟通包括教师通过微笑、点头、抚摸、蹲下与幼儿交流等。教师与幼儿的身体接触有利于安定幼儿的情绪,让幼儿消除紧张、感到温暖、安全。教师可以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对幼儿的情感和感受可以获得真实的体验。

②言语沟通是指教师和幼儿直接交谈。个别或小组中的交谈是幼儿分享情感、心灵交汇的重要途径。它需要教师在抓住机会、选择话题、引发和延续谈话、激发和幼儿谈话的兴趣和积极性等环节上,具有灵活机智的策略、丰富的经验技巧。教师与幼儿之间平等地、民主地交流,并且是面向全体幼儿,这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2)幼儿教师要与幼儿实现有效的沟通,除教师要与幼儿平等交流以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技能:①引发交谈的技能。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创造气氛,发现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将幼儿自然吸引过来。比如:“你能把你的想法告诉老师吗?”

②倾听的技能。用恰当的言语或非言语方式热情地接纳和鼓励幼儿谈话、提问,让幼儿产生受到尊重的喜悦感和自信心。利用目光接触是比较好的积极反馈方式。

③扩展谈话和结束交谈的技能。教师要学会用幼儿理解的方式引导幼儿将谈话持续下去。同时,也要在适当时候结束谈话,让幼儿表现出满足感。比如:“老师还有点事情要去做,咱们下一次再好好谈谈好吗?”

④面向全体,注意个体差异。针对不同语言能力的幼儿采取不同的内容、方式进行沟通,多鼓励、多倾听,有效刺激幼儿交谈。比如:“你这一次比上一次说得更清楚了。”

五、活动设计题 1.【参考案例】

活动内容: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蝶儿飞飞》。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对称的方法剪出蝴蝶的基本形状,并能用已学过的各种变化的线条和简单的图案进行装饰。

教育改变命运,学习创造人生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作。

(3)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前已欣赏过蝴蝶标本、图片,知道蝴蝶的基本形态。

(2)纸、剪刀、钩线笔、蜡笔、胶水、回形针、蝴蝶头饰一个。

(3)《梁祝》乐曲,录音机。

(4)创设春天美丽的情景。

篇2:2023年幼儿园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真试题与答案一

2013 年红河州公务员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 全真模拟试题答案

(一)
1.以下人员中,除()外都有可能属于行政八级。A.自治旗副旗长 B.县长 C.乡长 D.省级部门中的副处长、云众教育 2.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A.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民主集中制 D.政治协商制度 3.设立京师大学堂是()。A.洋务运动的成果 B.戊戌变法的成果 C.清末“新政”的成果 D.新文化运动的成果 4.承认客观实在性是物质惟一特性的是()。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云众教育 C.辩证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5.围绕组织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在政府管理运行中所处的职能为()。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领导职能 D.控制职能 6.在我国,()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A.切实加强党的领导 B.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云众教育 C.走共同富裕之路 D.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7.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是()。A.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B.保持物价稳定,抑制通货膨胀 C.实现充分就业 D.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


篇3:2023年幼儿园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真试题与答案一

为了更好的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 从课堂教学技能到理论素养全面提升我校教师业务水平, 我校和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结对, 开展为期一年的教师培训, 培训的主要形式是理论讲座和听课、评课、再备课、再讲、再评.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是这次活动中由L老师开设的一堂课.

1 课堂实录

1.1 情景引入

一片果园中有一口小井, 果园旁边有一条水渠, 现要给果树浇水, 就取水路程远近这一角度而言, 应如何选择取水地点?——为该区域画一条合理的取水分界线 (供取水时参考) .

生1:分界线应为到小井的距离与到水渠距离相等的点轨迹.

师: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吗?

生2:水渠抽象成一条直线, 小井抽象成一个点, 问题是: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

1.2 动画演示, 形成定义

教师用几何画板演示, 改变定点F与定直线之间的距离, 学生观察曲线形状变化 (如图1) .

师:当点F到直线距离改变了, 曲线的形状如何变化?

生3:当点F到直线的距离越近, 曲线开口越小, 反之越大.

师:当点F在直线上时, 曲线的形状如何呢?

生4:是一条过F且垂直于定直线的直线.

师:回答得很对, 我们把到定直线与到定点 (点不在线上)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抛物线.当点在线上时, 抛物线退化成一条直线, 椭圆的退化图形是一条线段, 双曲线的退化图形是两条射线, 定点F叫抛物线焦点, 定直线叫抛物线的准线, 定点到定直线的距离叫焦准距, 通常用p表示.

1.3 理性分析, 合理建系师:如何推导抛物线的方程?

生5:先建立直角坐标系, 再把几何关系转化为代数关系……

师:坐标系怎么建?

学生提出了3种建系方案, 如图2.

师:建立坐标系从本质上讲是人为的, 你想怎样建就怎样建, 但是不同的建系, 得到的方程繁简程度不一样, 我们肯定要挑简单的建, 请大家思考, 选择哪种建法得到的方程最简单?为什么?

思考1分钟后.

生6:我认为按照丙建立坐标系是最简单的, 因为在二次函数中, 顶点在坐标原点的抛物线方程最简单.

生7:我也认为丙最简单, 抛物线过原点, 不含常数项, 另外两个肯定含有常数项.

师:上面两个同学, 一个根据经验, 一个凭借对特殊点的分析都得出方案丙最简单, 的确是丙推出的方程最简单, 大家动手推导方程吧.

学生动手推导方程, 教师巡视指导.

两分钟后, 学生推导出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 (p>0) .

1.4 类比拓展, 归纳提升

师:y2=2px (p>0) 是焦点在x轴正半轴上的抛物线标准方程, 当焦点分别在x负半轴、y轴的正半轴、y轴负半轴上的抛物线方程及其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是什么呢?请完成上表 (包括抛物线的4种标准方程、图像、对应的焦点坐标及准线方程) .

教师问, 学生答, 完成表格的填写.

师:同学们,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左边是平方, 右边是一次式, 仅含一个参数p, 一个参数也就意味着只需要一个条件就能够决定抛物线的形状, 求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上面给出的甲、乙两种建系方案得到的方程不是标准方程, 请写出在甲、乙坐标系下抛物线的方程.

生8:在甲中相当于将抛物线向右平移了p2, 它的方程是y2=2p (x-p2) (p0) , 在乙中相当于将抛物线向左平移了p2, 方程为y2=2p (x+p2) (p0) .

师:回答得很好, 坐标轴的平移相当于曲线往相反方向的移动.

1.5 精选例题, 夯实基础

教师讲解例题:求抛物线y2=6x的焦点坐标及准线方程后, 学生口答y=6x2和y+6x2=0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教师着重讲解解题的规范性, 强调先想图形再答题.

演板练习:求下列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1) 焦点坐标是F (0, -2) ;

(2) 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x=1;

(3) 过点A (3, 2) .

师:二次曲线y=ax2 (a≠0) 也是抛物线, 它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分别是什么?

生9:由y=ax2得x2=1ay.当a>0时, 开口向上, 焦点坐标为 (014a) , 准线为y=-14a;当a<0, 开口向下, 焦点坐标为 (0-14a) , 准线方程为y=14a.

生10:不对, a<0, 焦点在y轴负半轴上, 多了个负号, 准线在x轴上方, 应该少了一个负号.

师:说得很好, 形如x2=my (m≠0) 的抛物线, 焦点坐标为 (014m) , 准线方程为y=-14m.

1.6 引导学生编题, 深化对定义的认识

师:P是抛物线y2=8x上一点, P到直线x=-2的距离记为d, 到点F (2, 0) 的距离记为|PF|, d与|PF|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1:相等, 抛物线上的点到准线的距离等于到焦点的距离.

师:把直线x=-2改为直线x=-1呢?

生12:|PF|=d+1, 直线x=-1实际上是把直线x=-2向右平移了一个单位, d减小了1.

师:请大家根据生11的回答自编一道求抛物线方程的问题.

学生编的问题基本上是与求到定点F (2, 0) 的距离比到直线x=-1的距离大1的曲线方程属同一类型.

1.7 学生小结, 教师补充略.

2 教后反思

数学课堂教学从本质上说, 是以知识为载体, 以问题为核心, 师生借助教材、多媒体等, 在课堂上的交互活动, 在这个活动过程中通过对知识的学习,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1 通过对知识的归纳整理促进学生能力生成

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用适度的非形式化处理的方法, 将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 展现数学的魅力, 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但教师的教学不能停留在知识的教育形态上, 还需要引导学生从逻辑上对知识进行建构, 实现从教育形态到学术形态的转化, 形成具有良好结构的认知, 将知识学习内化为能力生成.抛物线方程不同于椭圆、双曲线方程的最显著特征是只含有一个参数——焦准距p, 一个参数决定了抛物线的形状, 一个条件就可以求出参数p, 基本思想在教师的小结中凸显出来;抛物线的退化图形是一条直线, 椭圆的退化图形是一条线段, 双曲线的退化图形是两条射线, 知识网络在教师简练的小结中编织而成, 学生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生成.

2.2 通过对过程的反思促进学生能力生成

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依据, 自我监控对数学学习起定向、控制和调节的作用, 是数学学习的“向导”和“监察官”.自我监控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数学学习质量, 并进而决定数学学习能力, 反思包括对过程的反思、对结果的反思、对方法的反思、对学习过程的优化.怎样建立坐标系是抛物线标准方程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3种建系的方法学生都能够想到, 但是哪种建系求出的方程最简单呢?常规的做法有两种:其一是让学生把3种坐标系下的方程求出来做一比较, 其二是教师说明, 前种方法费时长, 后种方法难以让学生信服, L老师另辟蹊径, 让学生提出建系方案, 然后对3种方案进行分析, 再求抛物线方程, 最后还利用平移的知识说出另外两种建系下的抛物线方程, 用后面的结果再次印证前面的分析,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对“如何建系?”进行了思考, 还对自己思考的过程“究竟哪种建系方程最简单?”进行反思, 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生成.

2.3 通过变式促进学生能力的生成

变式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学生在变化的数学情景中进行技能训练, 使活动方式能够在直觉水平上得到概括, 从而形成关于活动的表象, 有利于对数学技能的掌握, 并为自动化创造条件, 由抛物线方程求出准线方程、焦点坐标, 由一个独立的条件求出抛物线标准方程是这一节课的基本技能要求, 在例习题的设计上L老师精选了3个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的抛物线方程, 求准线和焦点以及知道准线、焦点和抛物线上一点求抛物线方程, 使学生对各种不同的模式 (方程和独立条件) 进行辨别性分析, 进而把这些模式与抛物线联系起来, 形成了稳固的知识结构, 最后提炼出形如x2=my (m≠0) 抛物线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表达式, 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在编题过程中, 由抛物线定义出发, 从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两个方面加深了对抛物线定义的理解, 培养学生辨证看问题的意识,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虽然学生提出的问题单一, 对每个学生而言都是一个新的尝试, 新的收获, 新的感悟.

参考文献

[1]陈永明.陈永明评议数学课[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8.

[2]江建国.引导自学, 问题探究[J].数学教学研究, 2006, (10) .

篇4:2023年幼儿园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真试题与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幼儿注意的发展,正确的说法是()。A.定向性注意随年龄的增长而占有越来越高的地位 B.有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无意注意的发展 C.定向性注意实质上是一种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 D.选择性注意范围的扩大说明选择性注意的发展 2.儿童能以命题形式思维,则其认知发展已达到()。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说明儿童已出现了()。

A.直观的概括 B.语词的概括 C.表象的概括 D.动作的概括

4.()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5.3岁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这是儿童心理发展中的()现象。

A.最近发展区 B.敏感期 C.转折期 D.关键期

6.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是()。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7.儿童知道从烤炉中取出的面包是热的,这是()。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8.儿童语言形成的可能性是指()。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语言环境 D.遗传因素

9.在幼儿进行游戏活动中,动机和目的的关系是()。A.直接一致的 B.不一致的 C.间接相关的 D.毫无关系的

10.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的出现开始于婴儿()。A.3个月左右 B.4个月左右

C.5个月左右 D.6个月左右

11.幼儿典型的思维方式是()。A.直观动作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直观感知思维 D.具体形象思维

12.幼儿自言自语的表现有两种形式:一是问题言语;二是()。A.情境言语 B.游戏言语 C.对话言语 D.交际言语

13.孩子从刚出生开始,就显出个人特点的差异,这主要是()的差异。A.言语特征 B.记忆过程 C.思维特征 D.气质类型

14.从教育角度来说,儿童绘画的真谛是()。A.内心的表现 B.直观的表现 C.创造性的表现 D.创造性的自我表现

15.以下关于幼儿园美术教育不正确的论述是()。

A.帮助幼儿学习、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终极目标 B.幼儿美术是幼儿个性的表现

C.帮助幼儿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 D.幼儿美术学科本身的特点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目标制定的重要依据

16.人们在谈论现在的孩子比过去的孩子聪明,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特征的()。A.延续性

B.多变性 C.稳定性 D.可变性

17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好像已经认识了它,对它的反应强度减弱,这种现象称作()。

A.记忆的潜伏期 B.回忆 C.客体永久性 D.习惯化

18.“童言无忌”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是()。A.儿童心理落后的表现 B.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表现 C.“超常”的表现 D.父母教育不当所致

19.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幼儿园与家庭是()关系。A.领导关系 B.伙伴关系 C.监督关系 D.从属关系

20.特别适用于与不易见面的家长联系的书面联系形式是()。A.家长园地 B.问卷调查表 C.宣传板 D.联系手册

二、简答题

1.什么叫幼儿园环境?

2.在创设幼儿活动区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3.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有哪些特点? 4.简述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5.试述达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做法。

6.为什么说在幼儿园中教师与保育员的良好工作伙伴关系是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

三、材料分析题

一天,一位年轻的妈妈心急如焚地来找心理医生。心理医生招呼她坐下,她急不可待地对医生说:“医生,我的孩子4岁半了,近来表现一反常态。前几天,有位同学来到我家,问他:”爸爸喜欢你还是妈妈喜欢你?他说:“爸爸喜欢你。”弄得这位尚未结婚的朋友(女)满脸尴尬。”“昨天在公园玩滑梯,我让他回家,他却说“让我替小狗玩一次”„„唉!这孩子这么小就„„真急死人啦!”心理医生说:“不用急,不是小孩有问题,而是大人有问题,这是正常现象„„”这位年轻妈妈听后,顿时开朗了许多。

根据上面的材料,回答下面问题:(1)年轻妈妈从紧张到开朗说明了什么?(2)材料中反映的情况说明了孩子的什么表现?(3)你认为医生应对这位妈妈说些什么?

四、活动设计题

围绕安全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中班活动方案。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中公教育解析】定向性注意在新生儿期出现,婴儿期较明显,成人也可观察到,这是本能的无条件反射,也是无意注意的最初形态。

2.D【中公教育解析】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已能理解组成命题各概念之间的关系,能运用命题进行思维。

3.C【中公教育解析】儿童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来说明存在于头脑中的表象。

4.D【中公教育解析】思维是对事物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比感觉、知觉、记忆更高级。

5.C【中公教育解析】儿童在心理发展的转折期会表现出各种反抗或执拗现象。6.A【中公教育解析】幼儿以无意想象为主。

7.D【中公教育解析】这不是记忆,是幼儿对一种普遍性的认识,是思维。8.D【中公教育解析】遗传素质为儿童语言的形成提供可能性。9.A【中公教育解析】幼儿的动机是直接动机,与目的有一致性。10.B【中公教育解析】这一现象出现在4个月左右。11.D【中公教育解析】幼儿最典型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

12.B【中公教育解析】问题言语和游戏言语是幼儿自言自语的表现的两种形式。13.D【中公教育解析】气质类型是先天的,是刚出生时就表现出来的差异。14.D【中公教育解析】儿童绘画主要着力于发展儿童自身的自主性,从教育角度来说,其真谛是儿童创造性的自我表现。

15.A【中公教育解析】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初步能力。

16.D【中公教育解析】现在的孩子比过去聪明,这说明了可变性。

17.D【中公教育解析】对多次重复出现的刺激的反应强度减弱的现象叫习惯化。18.B【中公教育解析】“童言无忌”符合儿童年龄的特征: 19.B【中公教育解析】家庭与幼儿园是天然的伙伴关系。

20.D【中公教育解析】联系手册是记录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活动情况的中介方式。

二、简答题

1.【答案要点】(1)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既包括幼儿园内部小环境,又包括幼儿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文化等大环境。

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与精神要素的总和。

(2)幼儿园环境按其性质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大类。

广义的物质环境是指对幼儿园教育产生影响的一切天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中物质要素的总和,包括自然风光、城市建筑、社区绿化、家庭物质条件、居室空间安排、室内装潢设计等。狭义的物质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有影响作用的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包括园舍建筑、园内装饰、场所布置、设备条件、物理空间的设计与利用、各种材料的选择与搭配等。

广义的精神环境泛指对幼儿园教育产生影响的整个社会精神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道德、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狭义的精神环境指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精神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幼儿园人际关系、幼儿园文化氛围等。

2.【答案要点】(1)活动区种类和数量的选择:①培养目标。在创设活动区时,要考虑活动区能体现《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的教育目标,提供给孩子们在身体、语言、认知、社会和品德、情绪和美感发展方面的经验。②本班的实际情况。在我国幼儿园的现有条件下,由于活动室空间的狭窄拥挤,不可能同时容纳满足幼儿各方面发展需求的活动区,教师要根据现有条件来选择活动区的种类和数量,因地制宜,不盲目抄袭别人的经验。③本阶段的教育重点。如9月份是小班幼儿人园的第一个月,教育重点是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与此相适应,教师可选择娃娃家、积木区、小小扮演区等与家庭氛围相似的区域,让新人园的幼儿在像“家”一样的活动区内自由活动,使他们感觉到温暖熟悉,并逐渐喜欢幼儿园。总之,活动区的种类和数量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综合考虑以上各因素的基础上,教师应当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征求他们的意见,共同选择,创设儿童化的活动区。

(2)活动区材料的投放应注意以下问题:①材料和玩具多样化。教师应当在各个活动区内提供足够的材料和玩具,使幼儿在其中快乐地操作、探索和扮演。材料的种类应当适合不同孩子的能力和经验。②材料和玩具摆放清楚、明确。多样化的玩具和材料应当有系统地分类放在开放性的、低矮的架子上,或者用透明的容器分类摆放,如筐、篮子、盘子等。

(3)活动区的布置要注意合理:①所谓界限性即各活动区要划分清楚,界限明确,便于幼儿开展活动和教师进行管理。②各活动区之间的相容性。所谓相容性是指在布置活动区时要考虑各个区域的性质,尽量把性质相似的活动区安排在一起,以免相互干扰。③各活动区之间的转换性。所谓转换性即教师在考虑划分各个区域的同时,也要考虑幼儿可能出现的将一个活动区内的活动延伸转换至其他活动区的需要。

此外,应确定活动区规则,因为规则是保证活动区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3.【答案要点】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来进行的思维。它是介于直觉行动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思维方式。具体形象思维是

幼儿期典型的思维方式。一般认为2.5—3岁是幼儿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转化的关键年龄。其主要特点是:

(1)具体形象性。幼儿的思维主要是依赖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的。(2)具有了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中班幼儿能逐渐认识事物的属性,开始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思维。但是,他们掌握的概念,往往只与具体的对象联系在一起,与物体的感知特点和感知具体情景密切联系,还不能反映该类对象的一般特征。

4.【答案要点】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这一目标是确定幼儿园教育任务、评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根本依据,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领导和调控。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并结合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提出来的。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它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并兼顾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幼儿园教育目标对体、智、德、美各个方面都有相关描述,其提法又与学校教育目标略有不同,如把“体”放到了第一位。这是因为,在幼儿阶段,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健全发展较以后各年龄阶段更为重要的缘故。

5.【答案要点】师生良好关系的基本条件有三个:一是真诚。即教师必须抛弃传统的教师权威的面具,勇于面对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以具有喜、怒、哀、乐等情绪的人的真正面目来面对儿童,无所躲避,更不必掩饰。二是接纳与信任。教师要把每一个儿童都当做一个有价值的独立个体来看待,关心爱护他们,并给他们充分的探索与自我发现的机会,这是他们应有的权利,只有教师不以评判的态度对待儿童,只有当儿童有最大的安全感时,学习才是有效果的。三是深切的了解。良好的学习是建立在师生相互了解的基础上的,只有深切真诚的了解,才可能产生师生间心灵的沟通。教师应给予儿童以温暖和鼓励,并真诚地热爱他们。

达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做法是:

(1)消除幼儿对教师的恐惧。幼儿在刚刚进入幼儿园时,对陌生的环境与陌生的人会有一种恐惧感。因此,教师要以亲切的面部表情、和蔼可亲的语气同幼儿进行交谈,对于新人园的幼儿要尽快帮助他们熟悉新环境。

(2)让幼儿学会如何尊重他人。中小班幼儿往往因为发展的不成熟,对于友谊的界线并不十分清楚,有些幼儿更是把和蔼可亲与软弱可欺混为一谈。面对这一情况,教师不要以硬克硬,而是要让幼儿首先分清这两个词的内在含义,要幼儿对自己的言行负起必要的责任。

(3)与儿童共同制定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教师与幼儿要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爱护、相互支持,这才是我们所希望的良好师生关系。

在实现良好的师生关系方面的主要责任者是教师、保育员与幼儿。这些人都必须具有健全的人格,还要具有正确的“爱”的精神。所有幼儿教育工作者团结起来,保教结合、协调一致,才能使儿童身心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

6.【答案要点】我们很少认识到幼儿园中教师与保育员良好工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性,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与保育员往往对自身的价值认识有所不同,保育员地位明显低于带班教师。这里固然有社会因素及对保育工作范畴的认识不正确等因素,但更多的却是长期的工作压力使得一些教师与保育员出现不正常的心理因素所造成的。

许多教师与保育员在社会的压力下,往往贬低了自己的价值,因此,也就造成了许多的心理方面的问题。有些保育员认为自己比不上教师,于是对于教育儿童的任务总是采取回避的态度,只要有教师在,保育员不在教育方面与儿童有任何的接触。有些教师认为自己是教师,比保育员的地位高,所以,对保育员工作也是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有时保育员因某些事需要教师的帮忙,有些教师甚至采用一些非常不正确的方式方法进行回避。还有一些保育员认为,自己同教师一样受过专业训练,能力也不比教师差,为什么不能做教师呢?正是由于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使得她们在日常工作中,不仅不能尽自己的能力做好本职工作,甚至还在各个方面与带班教师针锋相对,以致影响了班上的正常工作。有些教师也是由于自己的不平衡心态,对保育员工作处处挑剔,甚至出于个人原因而妨碍保育员的工作。从表面上看,这只是教师与保育员之间的“个人问题”,但从长远来看,不仅影响了保教工作与自身形象,更影响了儿童社会性的正常发展。因为儿童从教师身上没有学习到正确的为人处事之道,导致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正确处理自己与社会、与周围人的关系。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或是一名保育员都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工作与本身的价值,在工作中尽量地呈现给儿童一个正确的社会关系,让儿童的社会性得到正常的发展及情感的陶冶。

三、材料分析题

【答案要点】(1)听了生理医生的话,“年轻妈妈”从紧张到开朗说明:①幼儿期心理变化迅速;②心理学常识急需普及。

(2)让客人尴尬说明:孩子在言语发展过程中尚不能把人称代词区分开:“替小狗玩一次”说明孩子在模仿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具有创造性。

(3)这是小孩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必着急,应注意教育引导,特别是对小孩创造性,要注意保护、培养;多学习幼儿心理方面和幼儿教育方面的知识。

四、活动设计题

活动主题:紧急电话的用途(社会领域)活动目标:1.知道号码“110”“120”“119”分别是报警电话,紧急电话,火警电话。2.学会在紧急的情况下拨打相应的号码,并且准确的说出自己的家庭住址。

活动准备:1.“110”“120”“119”的汽车图片。2.警察,医生的图片。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

师:小朋友看图片中的这些车,你发现图片中的车和我们生活中的车有什么不一样的呢?这些都是什么车?

小结:这些都是紧急用车,是警车,救护车,消防车。师:什么时候我们才要拨打这些电话呢?

小结:看到邻居家被小偷偷了,要拨打110;有人严重受伤了,要拨打急救电话120;看到有房子着火了,要拨打火警电话119.(二)观察图片,情景表演。

1.邻居家被小偷偷了,该如何拨打报警电话110.师:出示图片,家里的东西被小偷偷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小结:在打电话的时候,要说清楚发生什么事,家里具体的地址在哪里。2.如何拨打急救电话120.师:图片中的人晕倒了,我们要怎么办呢?要怎么说呢? 小结:拨打急救电话120,再说清楚在什么地方,发生什么事了。

3.图片中的房子着火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小结:要拨打火警电话119,我们要说清楚发生什么事,具体的地点。4.总结“110”“120”“119”的用途。

师:生活中会出现许多不一样的情况,我们要会在不同的情况下拨打相对应的号码。看到有小偷的时候,要拨打报警电话110,要说清楚发生什么事,家庭住址在哪里;看到有房子着火了,要拨打火警119;有人严重受伤了,要拨打急救电话120.(三)活动延伸。

篇5:2023年幼儿园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真试题与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据《论语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诗、书、礼、易、乐、春秋”属于四教”中的()。

A.文

B.行

C.忠

D.信

2.以美国“六三三”学制为蓝本确立的()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之后。

A.癸卯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寅学制

3.()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4. 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

A.先进的教学观念

B.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

C.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D.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念

5.《学记》中“学不躐等”所体现的教育原则是()原则。

A.循序渐进

B.直观性

C.启发性

D.因材施教

6.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7.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A.认识能力

B.交往能力

C.合作精神

D.实践能力

8.终身教育理论体系最终形成是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为标志的。

A.《终身教育导论》

B.《终身教育——21世纪的教育改革》

C.《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D.《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9.短时记忆的容量很有限,一般只能储存的信息项目为()个左右。

A.3

B.5

C.7

D.9

10.“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典型地表现了注意的()。

A.指向性

B.集中性。)

C.稳定性

D.分配

11.下列人格测验属于投射式测验的是()。

A.卡特尔l6种人格因素测验

B.艾森克人格问卷

C.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

D.主题统觉测验

12.下列哪种学习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

A.设置目标

B.列提纲

C.寻求同学帮助

D.做笔记

13.“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指的是学习中的()。

A.定势现象

B.迁移现象

C.记忆现象

D.创造性

14.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复杂的行为是()。

A.示范法

B.系统脱敏法

C.惩罚法

D.行为塑造法

15.()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两类。

A.马斯洛

B.韦纳

C.阿特金森

D.海德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育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

2.陈述性知识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

3.学科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和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

4.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由于学习引起的。

5.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强化了教育评价的甄别与评价功能。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2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措施有哪些?

3.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4.简述学习动机的作用。

5.简述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学习观。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老师,现在正担任着班主任工作,他深深服膺与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名言,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一心扑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为了了解和接近学生,取得学生对他的依赖,他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甚至校外活动,如打球、下棋、逛电子游戏厅等,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有求必应。但是,一学年下来,赵老师却感到非常沮丧。不仅学校领导批评他过于放纵学生,而且班上的同学也对他的管理方式颇有微词,抱怨老师有偏向。因此赵老师非常苦恼,几乎动了辞掉班主任职务的念头。

问题:

请从教育学有关原理的角度,指出赵老师工作的主要问题在哪里。

试结合教师素养的理论观点,谈谈如何改进赵老师的工作。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甲同学因为父母离异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上课走神。乙同学因为被老师,当众责骂而逃课。问题:

(1)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2)甲乙两同学分别缺少哪些需要?根据甲乙两人的情况,提出合理建议。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古代教育思想”,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名师详解】“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意思是说孔子以文、行、忠、信四方面来教弟子。其中“文’’是知识,“行”是品行,“忠”是忠义,“信”是信用。由此可知,“诗、书、礼、易、乐、春秋”是知识,属于“四教”中的“文’三:所以本题选A。

2. 【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学制的沿革”,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名师详解】“壬寅学制”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是我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虽然正式公布,但并未实行。“癸卯学制”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是中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对旧学制进行修订,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1922年,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由于是采用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因此又称为“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此后,国民党政府于l928年对学-N作了一些修改,但基本上继承了“壬戌学制”,并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所以,本题选C。

3. 【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名师详解】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 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4. 【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课程教学改革”,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名师详解】教学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应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

5. 【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学的基本原则”,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名师详解】“学不躐等”是说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循序渐进。因此本题选A。

6. 【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学组织形式的内容”,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名师详解】外部分组彻底打破了传统的年龄分组,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的差别进行分组数学。

7. 【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素质教育的概念”,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名师详解】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本题选D。

8. 【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终身教育理论”,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名师详解】l965年法国成人教育学家保罗•朗格朗提出了终身教育思想。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明确指出“终身教育的概念是进入21世纪的关键所在”,“今后,整个一生都是学习的时间,而每一类知识都能影响和丰富其他知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发表,标志着成人终身教育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也标志着成人终身教育思潮和理念开始向主

流的教育指导思想发展和变化,使成人终身教育成为各种国际新教育思潮、理念等产生的重要前提和背景。所以,本题选C。

9. 【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记忆的分类”,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名师详解】短时记忆亦称操作记忆、工作记忆或电话号码式记忆。短时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一般在0.25—20秒钟,且其容量很有限,一般人的短时记忆的广度平均值为7±2个,近年的研究表明,记忆广度和记忆材料的性质有关。如果呈现的材料是无关联的数字、字母、单词或无意义音节,短时记忆广度为7±2个,超过这一范围记忆就会发生错误。如果呈现的材料是有意义、有联系的并为人所熟悉的材料,记忆广度则可增加。可通过对信息的编码、再编码,以及适当扩大“组块”的信息来增加记忆的广度。因此本题应当选择C。

10.【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注意的基本特性”,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名师详解】注意的集中性是指注意指向于一定的事物时持有的聚精会神的程度。当人们专心注意某一事物的时候,在意识中极其鲜明清晰地反映这一事物,而周围的其他事物则模糊不清。

11.【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格测验”,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名师详解】主要的投射测验包括罗夏墨迹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卡特尔l6种人格因素测验、艾森克人格问卷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均属于自陈式人格测验。故本题选D。

12.【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学习策略中的元认知策略”,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名师详解】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1)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测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2)监控策略。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3)调节策略。调节策略与监控策略有关。本题正确答案为A。

13.【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学习迁移的概念”,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名师详解】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就是典型的迁移现象。本题正确答案为B。

14.【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名师详解】题干所述为行为塑造法的定义。示范法是观察模仿教师呈现的范例,是学生社会行为学习的重要方式。系统脱敏法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出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惩罚法是通过施加一种厌恶刺激来消除某种不良行为的方法。

15.【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成就动机理论”,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名师详解】成就动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在教育实践中,对于力求成功者要调动其积极性,安排竞争的情境;对于避免失败者要安排竞争不强的情境。

二、辨析题

1.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参考答案】正确。因为教育是劳动力生产、再生产的重要内容与主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促进现代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推动现代经济的知识化过程。

2.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陈述性知识”,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参考答案】错误。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有意识地提取线索,能用言语直接陈述的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用来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3.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学科课程标准的含义”,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参考答案】正确。因为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写的有关某门课程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所以,学科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和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

4.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学习的概念”,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参考答案】错误。因药物、疲劳、疾病等因素也可引起行为变化。

5.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参考答案】错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要求: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教育评价的功能有导向功能、鉴定功能、监督功能、调节功能、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

三、简答题

1.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参考答案】

(1)少年期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l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这一时期的心理发展主要体现为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交杂,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并出现了反思思维。思维的对立性和批判性有所发展,但仍有主观性和片面性。少年期的心理活动随意性增强,能随意调节自己的活动;独立意识增强;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道德行为更加自觉。(2)青年初期青年初期是指l4、15岁至l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阶段。这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占主要地位,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有了深刻的发展,形成理智的自我意识,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仍面临分裂危机。意志上有时也会出现与生活相脱节的幻想。

2.【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班集体心理氛围的培养”,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参考答案】(1)培养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教育意识是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先决条件。教师应重视自己的情感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它对营造班集体心理氛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修养是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关键。(3)建设优良的班集体文化是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根本。(4)发展学生个性是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宗旨。

3.【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班集体的作用”,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参考答案】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表现在:(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4.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学习动机的功能”,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参考答案】学习动机的作用如下:(1)使个体的学习行为朝向具体的目标;(2)使个体为达到某一目标而努力;(3)激发和维持某种活动;(4)提高信息加工的水平;(5)决定了何种结果可以得到强化;(6)导致学习行为的改善。

5.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知学习理论”,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和运用。

【参考答案】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其学习观主要有以下两点:

(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布鲁纳十分强调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他主张应当向学生提供具体的东西,以便他们“发现”自己的认知结构。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布鲁纳认为学习活动首先是新知识韵获得。获得了新知识后,还要对它们进行转化,超越给定的信息,运用各种方法将它们变成另外的形式,以适应新任务。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验。

四、材料分析题

1.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德育的基本原则和教师的素养”,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熟悉和运用。

【参考答案】(1)赵老师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格言来鞭策自己是正确的,立下的志愿也很好。但他为了取得学生对自己的依赖,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有求必应,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德育的基本原则,德育要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赵老师方法失当,严爱相失。

(2)赵老师应加深教师的基本素养,特别是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能力素养,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分析、再创造,制订一套可行的教育教学方案。既要尊重信任学生,也要严格要求学生。

2.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需要层次理论”,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参考答案】(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一文中提出。该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七种,七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

①生理需要。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

②安全需要。安全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安全需要。

③归属与爱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比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它与个人的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

④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

⑤认知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指的是知识和理解的需要,例如,通过经验或者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了解和理解事物等。

⑥审美的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指的是秩序和美的需要。例如,能够系统地、有条理地安排事务,追求事物的完美、卓越、美好的形象或性质等。

⑦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

上一篇:外研版高中英语第一册(必修1)下一篇:中班优秀游戏活动教案《蝴蝶找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