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创业者有关的五个迷思

2024-04-22

和创业者有关的五个迷思(共13篇)

篇1:和创业者有关的五个迷思

图:女孩,你行

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等传奇人物的成功让人产生一种错觉:有一个给力的辍学生、一个车库创意、再加上一个靠谱的风投,然后你就可以大获成功,但这种事情并不常见,《华盛顿邮报》的专栏作家、杜克大学创业及科研产业化中心主任Vivek Wadhwa指出了与创业者相关的五个误区,并一一拆穿。他讲的虽然是美国,在中国也存在类似的误区,不妨一看。

迷思一:科技创业者都20来岁,自古英雄出少年

Wadhwa带领的杜克大学研究团队对美国创业者进行了背景调查,发现这种观点站不住脚。该小组对549家公司的创始人进行了调查,横跨十几个行业,结果发现创始人创业的平均年龄是40岁。50岁以上的创业者是25岁以下创业者的两倍。60岁以上的创业者是20岁以下创业者的两倍。70%在第一次创业时已经结婚,5.2%离婚,单身或丧偶。60%至少有一个孩子。43.5%有两个以上的孩子。

创业者动机是厌倦了为别人工作,想在退休前自己大干一场。

迷思二:创业者好比是天才运动员,可遇不可求

硅谷有些投资者认为成功的创业者都是家庭遗传,从小就知道卖汽水赚钱。知名VC Fred Wilson更是认为创业者是天生的,当沃顿商学院的一名教师告诉他创业者可以培养时,他当时就震惊了。

这些人都错了。Wadhwa对创业成功者进行的研究显示52%的创始人是家里第一个创业者,比如比尔·盖茨,拉里·佩奇、谢尔盖·布林。他们的父辈是学者、律师、工人或者官员。只有39%父亲是创业者,7%母亲是创业者。

迷思三:辍学创业效果好

硅谷目前正在热议Thiel奖学金计划,为大学生提供10万美元鼓励他们辍学创业。该项目发起者Peter Thiel认为当前不存在互联网泡沫,只有高等教育泡沫,理由是他认为高等教育被高估了,而且不是必须的,比起学习毫不相干的课程,动手创业能培养更靠谱的创业者

有些天才不上大学也能成才,

但研究发现美国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大部分都接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由大学毕业生创建的公司在销售额和员工数量方面是辍学者所创建公司的两倍。创始人学历越高,创业失败的几率越低,利润、销售额和雇员数越高。

迷思四:女性在科技圈吃不开

美国的科技公司中只有3%为女性创办。科技公司高管中女性寥寥无几。她们只贡献了5%的IT专利和1.2%的开源软件。

实际上女生的数学能力丝毫不差于男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男女比例为100:140;获得学士、硕士学位中的超过一半为女生,博士中近一半为女生。

那么是什么让女性远离高科技行业呢?Wadhwa的研究发现女性创业者和男性创业者的动机、年龄、经验等几乎没什么区别。并非女性在商业方面无所建树,而且Illuminate Ventures的研究发现女性掌管的公司资金效率更高。真正的原因在于父母不鼓励女孩学习工程学;女性在工作场所中会遇到有偏见的人;当她们接触VC时,会被问到一些有辱人格的问题,比如:“你有孩子,怎么管理公司呢?”

迷思五,有风投才有创新

全美风投协会吹嘘会员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力,称创造了1200万个工作岗位,创造了3万亿美元的收入(相当于美国GDP的21%)。

但这些数字无法反映风投的真正角色,实际上这些统计包含了与风投有关系的所有公司,包括各个阶段。

实际上只有不到5%风投会投资早期公司。Wadhwa小组对500多家高增长行业的公司进行了调查,发现只有11%拿过风投。Inc.杂志500强列表中只有16%获得过风投资助。

风投只是跟随创新。他们只是寻找那些已经有可行产品和靠谱的商业模式的公司,不会刺激创新。

豁然开朗了吗?Just do it~

篇2:和创业者有关的五个迷思

第一个比较担心,在没有准备好的时候,过早出来主导创业。尤其是大学生,大学生对创业充满热情非常好未来有创业的梦想非常好。但是梦想自己一毕业就可以成为下一个马化腾,这个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是不现实的。因为中国的教育虽然进步很快,但是跟美国还是有相当的距离。美国之所以能够看到这么多大学出来的学生,毕业或者甚至未毕业就成功出来创造了了不起的企业,从比尔盖茨,这些例子让我们很振奋,但是不要忘记了这是在美国多元化的教育之下,这些人出来不仅仅是科技精英,他们对团队、执行力、经验有相当的累积。在中国教育虽然在进步,但是中国的教育相对比较专注。一个学理工,学做计算机的,可能对计算机懂的不少,但是要管理团队,有执行力,经验,让他能够把一个团队从无到有,把一个市场做出来,这个经验往往在大学毕业的时候还是不足够的。所以在座的大学生,你们如果想创业,我鼓励你们走上创业之路。《先参与创业再主导创业》我写的一篇文章,给自己几年的时间,加入一个创业的公司,在里面经过一个有经验领导者,看他怎么做事情,看市场怎么被建立起来,看产品怎么被创造起来,经过几年的学习,你会得到资金和辅助,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当然像刚才郭广昌先生所说的,创业失败概率很大,没有必要把一个70%的失败概率变成99%的失败概率,因为丝毫没有经验没有团队就出来,凭着自己拍脑子想出来的点子有认为你可以改变世界,那么你失败的概率就会是99.99%,所以没有必要让自己这么困难,给自己一点时间来学习,来培养自己创业的这种牵制和经验,在学校里面参加这类的会议,都是非常非常的好,只是多给自己一点时间。大学毕业的时候你22岁,如果你25岁或者28岁能出来创业,这还是非常非常年轻的,不必要赶在今朝,这是第一个建议。

第二个建议,由于很多创业者认为,我有一个好点子,这个点子就是一切了。甚至有一些人认为说,我这个点子我要藏起来,不能让别人知道,不让风投和天使知道。我想分享的是,真正这种点子改变一切的是非常非常少的,点子非常多相对来说点子是不值钱的,我相信每一位如果仔细想想,都可能可以想出10-20个不错的点子,而且足够好让风投来投资的点子,所以点子不是最值钱的。创业的成功或与否,在过去创新工厂这一里我看到有三件事情是最重要的。

第一个方向要把握的准,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第二个,团队要非常的好,要看人。第三个,团队要有执行力,知道如何把一个点子执行出来。所谓方向要看的好,我举一个创新工厂的例子,在一年半前,我们看好智能手机,看好第一步将打好基础设施软件,于是我们投资了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投资了电子商店,投资了广告平台,投资了开发者工具,投资了与PC同步的工具,这些都是一个未来智能手机成的重要的基础。当时我们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投资,很多的VC都来希望能够在下一轮参与,而且估值都非常好这五个方向都成为了业界的第一。

下一个阶段廉价智能手机出来了,就要看好中国的年轻用户所要用的娱乐应用,比如游戏、音乐、视频、社交,这些方向成为了第二轮的投资方向。举一个别人的例子,如果说20年前有人拿了谷歌的商业计划去投了的话,会失败的,如果是15年前有人拿了Facebook的商业计划也会失败,而今天他们成功了,是因为他们在正确时间做了正确的事情,而不是一个点子本身改变了世界。能够很好的把握计划投资才会成功。看人看团队,刚才也讲了很多了,其实投资创业,真的是一个人的事业。

执行力,中国的例子,京东商城,这个点子改变世界吗,很了不起吗?没有人想过吗,并不是,电子商务很多人想做。但是为什么今天京东商城这么成功,成功不是来自于他的点子了不起,是因为他的团队,是因为他的团队很厉害,是来自于他们对物流很懂,他们对用户的需求和市场的发展看的很清楚,是来自于他们很有执行力。让我们再一次看到重点不在点子,是团队,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第三点误区,创业的目的是为了上市,创造很多的财富,打倒竞争对手。确实大家都想赚很多的钱,都想上市,但是上市不是一个最终的目标,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创造一个有价值的产业,能够让产业链达到共赢才是最好的目标。我们看美国的一个很好的产业,比如说谷歌这样的一个公司,他其实是用他的技术,造福了用户,内容生产商,还有广告主。这三者都得到利益,还有他自己也会得到利益,并不是说把一个谁,竞争对手压死了,打死了,把别人的钱到自己的口袋作为一个目标。因为互联网是一个非常成长快的一个企业,我们应该希望在他成长的过程当中,把饼做的更大,让大家达到共赢,而不是你死我活。所以我希望在中国的创业者,更多有这种胸怀和心态创造一个很好的环境,很正面的一个生态系统。

第四个误区,刚才郭广昌先生也提到,就是创业并不只是一个科技创新,这两者不是等号。当然如果你有科技创新,那会为你的创业加分,提高竞争的门槛等等。但是我们不要过分认为说,每一个创业,都是在研究室,在实验室里面,发明了一个新的东西,申请了一些专利,然后出来改变了世界,这个是很少的例子。

更重要的是对市场的理解,和对用户的细腻的理解和分析。一个成功的公司,无论是大家认为特别创新的公司,像苹果,或者一个对市场有很深很了解的,对用户有很深的洞悉力的公司,像腾讯这样的公司,同样得到成功,但是同样的一点是他们对用户有非常细腻的了解,他们非常尊重用户,把用户的利益放在非常的前面。然后这些理由,才造成了他们的成功。而且他们在互联网上面,尤其无论是国外的谷歌,或者国内的这些淘宝,腾讯之类的公司,他们都充分利用到了互联网的特性,也解决说,互联网其实是一个实验室,你应该尽快尽早推出一个足够好的产品,但是不是一个最终的产品。然后在他之上来获取用户的使用习惯和信息,用这个信息把产品做的更好。这个是唯有互联网时代才能做的事情。

在互联网上,可以把整个互联网和用户,当做一个实验,非常快速的推荐你的产品。这个微创新就是互联网的精神,很多人把微创新和抄袭划等号,这是不对也是不公平的,更多人应该需要理解这一类的微创新,快速把握住市场的方向和用户的需求,这个才是真正的成功之道。

最后我想谈的一点误区就是,认为风投认为VC他们提供的价值就是钱,也就是说我创业,谁能给我钱,钱在哪里,我怎么能够有第一笔钱,我去做我的事情,这一个误区。其实真正成功的风投,他们提供的价值是在钱之外的,他们能够帮你介绍人脉,提供下一轮的融资,帮你把握市场的方向,帮助你把产品做的更好,让你了解国内外的市场,帮助你介绍人,帮你招聘,帮你理解法律的这种诠释,还有帮你做更好的财务,让你更快能够,但是在合适的时候能够赚钱。这些才是风险投资家他们的本质,他们能提供最大的价值。

李开复与我学网

“我学网”是由Google公司前任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博士联合一批海外优秀华人学者为中国广大青年学生而建,帮助他们成长和学习的社区网站。网站致力于建设成为“中国青年成长离不开的互助平台”。活跃在网站和论坛跟学生们交流的不仅有开复、社区最有价值专家和MVP、还有很多热心的各界专家学者,开复长期坚持在网上和学生交流、回答学生的问题。每天有大量的学生参与有关成长、学习、情感、留学、职业等话题的讨论,互帮互助、共同成长。

李开复与中国大学生的情结

李开复与中国大学生的近距离接触始于1990年,那时他受联合国邀请来华演讲两周。他到了很多高校,每次演讲结束时,满屋子的学生都不愿离去。他们不停地抛出问题,想知道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被微软这样世界顶级公司认可的人才。“一定要帮帮他们。”李开复说。

李开复还为中国学生创办了开复学生网,现已改为我学网。现在活跃在网站社区各版和学生交流的不仅有开复、社区最有价值专家,还有很多热心的各界专家学者。在网站论坛里,开复长期坚持在网上和学生交流、回答学生的问题,正如他所说的:“我希望能以这个网站为平台,为中国的学生们提供多方面的帮助成长的资源,包括相关的教育文章和网站学习资源、各地高校学生们的经验介绍和心得交流,从而帮助中国学生的成长。我也希望通过这个网站,和中国的学生们建立友谊,和大家一起交流成长的经历和心得、探讨人生规划和发展。当你遇到挫折时,能以度量、勇气和智慧帮助你渡过难关。”

李开复曾有多封给中国学生的信

2000年4月,李开复结束在中国的任职回微软总部做全球副总裁。他突然萌发冲动,在网上给中国大学生写了《我的人才观》及《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不久,两篇文章在互联网上和中国高校中广为流

李开复

传。

《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从诚信谈起》 2003年12月,李开复在写了《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之后,又写了《给中国学生的第二封信》,这封信侧重于谈领导者的重要品质。

《给中国学生的第二封信:从优秀到卓越》2004年5月,李开复在知道了云南大学发生的马加爵事件后,写了《给中国学生的第三封信》,这封信“写给那些渴望成功但又觉得成功遥不可及,渴望自信却又总是自怨自艾,渴望快乐但又不知快乐为何物的学生看的”。

《给中国学生的第三封信:成功、自信、快乐》 2005年2月,李开复回复了“开复学生网”开通以来的第1000个问题,其中一位即将毕业学生的信让开复有了写第四封信的想法。这第四封信“是写给那些希望早些从懵懂中清醒过来的大学生,那些从未贪睡并希望把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的大学生以及那些即将迈进大学门槛的未来大学生们的。”

《给中国学生的第四封信:大学四年应是这样度过》

还有《给中国学生的第五封信:你有选择的权利》和《给中国学生的第六封信:选择的智慧》 写给中国学生的其他信件

2005年2月,李开复在《给中国学生的第七封信——21世纪最需要的7种人才》中叙述了“就读大学时,你应当掌握七项学习,包括自修之道、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培养兴趣、积极主动、掌控时间、为人处世。”

《给中国学生的第七封信——21世纪最需要的7种人才》

2005年7月,李开复离开微软,加入Google,成为媒体和大众关注和评论的焦点。我们来看看李开复自己是如何谈这次“跳槽事件”的。详细阅读:《Google和中国--追随我心的选择》

篇3:和创业者有关的五个迷思

地点“固定”摊位, 把“流窜”和“玩玩”变成生意

摆地摊最要紧的是什么?主要观点有三种:一是认为产品也就是卖什么最重要;二是认为货源最重要;我属于第三种, 认为摆摊的地点最重要。要把这个问题说清楚, 先来看“练摊”的都有哪些人。

第一类是练摊人群中的大多数, 资金少而赚钱愿望急迫, 大多持“产品最重要”观点。所以喜欢跟风, 什么东西卖得好就跟着卖。又因为怕同行“反感”而经常换地点、打游击, 成了城管重点“照顾”对象, 收入也不稳定。第二类是“摆客”一族, 年轻人居多, 不缺资金, 大多出于兴趣或好奇而“玩玩”, 喜欢卖另类的东西, 所以多数认为货源地最重要。地点选择无所谓, 人多就成。尽管的确很能吸引眼球, 但产品受众面窄, 真正赚钱的很少。第三类是长期摆摊的老客, 有资金, 有经验, 有常客, 彼此之间所卖产品也有明显差别, 收入普遍较高。跟前两种人相比, 最大特点是“摊位意识”强。我认识的一个老客, 在街口固定摊位卖酱油、醋7年, 地点从没改变。靠摊位固定, 把附近的居民和小餐馆都变成老主顾, 每月轻松赚上万把块钱。

由此不难看出, 摊位固定, 是决定能否把摆摊从“流窜作业”、“玩玩”变成真正生意的关键。做生意的要点是稳定, 尤其是摆摊这种小生意。就算卖的东西独一无二、世间少有, 天天换地方, 顾客想找都找不到, 何谈赚钱?

关于固定摊位, 我总结了三种方式:第一, 市场“固定”摊位。比如集贸市场都有专门的空地供流动摊贩做生意, 时间长了位置也相对固定, 方便老顾客回头;第二, 居民区早市和夜市中相对固定的摊位。好处是约定俗成, 贴近顾客消费习惯, 交易量稳定;第三, “摆客”一族的聚集地。“摆客”喜欢扎堆凑热闹, 地点多在广场、闹市周围等地段。年轻人多, 方便卖一些针对性的产品, 并且极少被城管“光顾”。我的做法是白天时间常年在市场“占据” (每天须缴纳管理费十几元) 一个固定摊位;早晚时间在相对固定的小区和相对固定的位置摆摊;每周至少两次, 到“摆客大本营”凑热闹。选择摊位时, 也设置在相对固定的区域。

产品最好卖+最熟悉+巧分配=真赚钱

最好卖的东西就最赚钱?其实未必。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最好卖的产品;其次, 其中最熟悉的是什么产品;第三, 两者结合并分配产品结构, 才能真正赚钱。

先说最好卖的产品。有人做过统计, 2010年最畅销地摊产品有六大类、约100个品种, 包括:一、家庭、个人日用品。比如服装、饰品、洗涤用品、化妆品等;二、文体用品。如文具;三、小电子电器。比如剃须刀、迷你电风扇等;四、儿童用品、玩具;五、季节性畅销品。比如遮阳伞;六、女性用品。这么多的产品, 一个摊位肯定容不下———事实上, 越是产品分得精细, 才越容易赚钱。所以, 这时候就要确定选择产品。怎么选?最容易上手的就是自己最熟悉的。

“熟悉”有两层含义:第一是熟悉, 第二是兴趣。卖什么吆喝什么, 连自己所卖东西的子午卯酉都说不上来, 又怎能说服顾客?干一行爱一行, 卖什么也要喜欢什么。对自己的产品有感情、有兴趣, 才能让顾客也有兴趣, 卖得也有乐趣。比如我的商品——小服饰 (主要是丝巾、手套和袜子三类) , 我对它就很熟悉, 因为练摊之前就开过一家卖这种产品的网店。同时跟同龄女孩一样, 我生来就很喜欢“卡哇伊” (可爱) 风格的小物件。像别致的丝巾、带卡通图案的手套、充满童趣的袜子等。不过, 选择熟悉的产品只是第一步, 想把它们顺利卖出去, 还需要进行产品的合理分配。

三类产品中, 丝巾利润最大, 但夏、冬两季卖得少;手套和袜子最畅销, 几乎没淡季。其他同行一般采取4∶4∶2的比例。而我注意到近几年春夏和秋冬换季时, 很多女孩用纱巾遮挡风沙;二是春夏秋三季, 一些中年妇女用纱巾防晒。所以我增加了丝巾的数量和种类。在市场摆摊及“摆客大本营”, 主顾以年轻女孩为主, 产品比例是4∶3∶3;而在居民区, 除了女孩, 还有相当数量的中年女性顾客, 产品比例变成4∶2∶4, 其中丝巾的比例都最大。但是, 第一, 比例大不光体现在数量上, 颜色、质地、款式、风格等也尽量多样化。第二, 比例不是一成不变。2010年夏天, 不少时尚女生喜欢戴口罩作为装饰。在“摆客大本营”摆摊时, 我专门卖了三个月口罩, 品种达40余种, 比别人多出三四倍。最多时一天卖出口罩300多个, 纯收入超过1100元。产品“固定”, 也是吸引顾客的一个法宝。

进货专做“小”商家的生意

多数人看来, “地摊货”是个贬义词汇。质量差, 价格低, 款式落伍, 风格雷同等等。这种观念如今也在发生了变化。原因一是产品源渠道增加。像尾货、积压库存、订单甩货 (有订单但未完成实际交易) 等, 也把地摊作为销售渠道;二是网店实体化, 使大批网货流向地摊市场, 货源增加, 质量也有提升;三是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比如穿着打扮不想“撞衫” (服饰相近或相同) 等, 综合前两个原因, 到地摊淘宝成为部分时尚人群的偏好。这些因素, 都给地摊产品带来新的货源。

货源从哪里找?一是传统渠道, 二是网络渠道, 关键在一个“小”字。

传统渠道包括四个部分, 根据摊主经验、“关系”和“资质”不同, 从低到高依次能接触到的分别是批发商、代理商、生产商、集散地。刚开始只能从批发商手里拿货;有了一定经验后, “关系”丰富, 资质上升, 能接触到代理商;当销量达到一定的水平, 比如我每月可以卖出丝巾1200件, 超过普通商超专柜的时候, 有可能直接从生产商那里拿货。到最后, 摊位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就可以跟集散地的部分生产商合作。

网络渠道集中在有批发业务的网店, 有的是经销商, 有的是生产商, 也有的可能是两者“合一”。“门槛”比传统渠道要低, 但真正能接触到品牌商家的机会不多, 即便有, 合作的可能性也不大———其实也没必要。从某个角度看, 地摊产品跟网货有相像之处, 很少有品牌, 也不需要品牌。地摊产品的优势一是价格低, 二是款式新, 三是更新快。跟品牌没有直接关系。因此小商家才是最佳合作伙伴。

俗话说“店大压客”, 绝大多数品牌商看重自身形象, 加上自有销售渠道, 很少会选择跟练摊的合作。反过来, 小生产、小代理、小批发关心的是怎么出货, 卖给谁都无所谓。所以, 到这里进货一不会看脸色, 二可以随意讨价还价, 最关键的一点是, 这类小商家数量众多, 不愁淘不到“好货”。以丝巾为例, 国内最大的集散地当然是义乌, 但一开始你根本不可能跟任何人合作。因为人家的货一靠出口、二靠大宗, 几千元、万把块钱的进货量根本看不进眼里。所以最佳合作伙伴是浙江、江苏、安徽等地的小工厂、小代理。找到这些小商家的捷径一是口碑、二是网络。有个前辈曾说过, 在地摊产品的圈子里, “没有什么可以瞒得住人”, 哪里有了新产品、新厂家、新集散点, 很快就知道。此外, 这几年超过90%的小生产商都设有网站、网店等。只要耐心上网搜, 不难发现。说到网络, 到网店拿货是第二个途径。我掌握的统计数据表明, 超过40%的小网店为了快速向实体化转型, 会主动选择跟地摊经营者合作。而这样一来就成了“客大压店”, 话语权有所增加。要点还是注意尽量不跟品牌商家合作。举个例子, 一条丝巾市场售价是25元左右, 在义乌拿货7元左右, 但拿不到;在周边小工厂拿货是6—9元, 优点是有机会拿到尾货、库存货以及订单甩货等“尖货”, 但款式比较雷同;向小代理、小批发商拿货, 价格约8元, 优点是款式多, 但有时会断货;从网店拿货, 品牌商家不会低于15元, 款式丰富, 利润却少;小网店则只需9元或更低, 款式相对丰富, 还不用支付邮费。对比一下, 就知道谁更便宜、更划算。

销售三分类, 四摆摊, 好货还要“吼”起来

“好货‘吼’起来”是我入行以来最大的感受。很多人摆摊不成功, 爱面子、不张嘴是重要原因之一。进一步讲, 敢不敢吼、会不会吼不仅是心态问题, 更是检验生意人是否合格的标准。当然, “吼”也要讲目标, 这就要从地摊产品的分类说起。

地摊产品一般分成三类:一是市场反馈比较好的产品, 推出时间不长, 价格、质量都符合地摊货的“标准”, 出货量大、利润高, 需大力推销, 比如“吼”, 所以这种产品叫“吼货”, 目标顾客是全部人群。“吼”的关键在四个字:简洁清楚———“您看看我的货, 最新款, 价格全市最低, 正规厂家, 质量绝对有保证”和“外单尾货甩卖, 50元两件”对比, 效果显而易见。第二类叫“推货”, 比“吼货”新, 需要时间预热, 之后就可能升级成“吼货”。主要目标是回头客, 不用“吼”, 重点在让顾客“尝鲜”。第三类叫“谈货”, “谈”就是允许讨价还价。主要目标人群是热衷于“买便宜货”的顾客。“谈货”有两类, 一是稍显过时的产品, 二是清库存。“谈货”也不用“吼”, 关键在定价。比如袜子进货价是10元6双, 平均销售价格是10元3双, 可以定为12元3双, 10元4双是底线, 中间随便“砍”。三种货也有比例, 通常情况下是5∶2∶3或6∶1∶3。可以是全部产品, 也可以是一种产品。

在摊上卖货叫看摊, 主要工作是把产品卖出去。而要想把生意做大、做活、做长久, 还有三种摆摊的门道:“盯摊”、“追摊”和“顶摊”。

先说“盯摊”。同行的“俏货”要格外“盯紧”。前边说有人摆摊喜欢跟风, 并不是说跟风不好。你在甲市场, 同行在乙市场, 卖的东西比较相近, 适当跟风就很有效。领我入门的前辈说过, 摆摊是个“江湖生意”, 讲究的就是腿勤、眼勤、心眼活, 只要不在一个区域内竞争, 跟着别人卖货可以捞快钱, 这一点最适合新手。除了热卖的产品, 还要“盯”新货, 然后根据经验判断是否选择进货。这就需要一定的眼力, 不建议刚入门者采用。再说“追摊”和“顶摊”。有些以农贸为主的自发市场, 北方叫赶集, 南方叫赶圩, 时间一般是逢阴历三六九的日子, 商贩会过去摆摊。“追摊”就是指追随着这些商贩走。“追”的关键叫做“看人不看货”。同类的摊位, 注意这个摊主是新手还是老相识。如果是老相识, 就没必要过去, 免得伤了和气。或者大家赶集前通个信息, 你去我不去。如果是新面孔, 那就不必客气, 大大方方把摊位摆过去, 他在哪儿就“追”到哪儿, 用经验、货物和销售手法把他顶走。也许有人会说这么做有点“不厚道”。我要说, 老手欺负新手天经地义, 这就是生意, 也是门道。反过来, 新手被欺负出经验来, 也会变成老手;如果从此再不入行, 说明他根本就不是干这个的。

其他交易会+名片的巧妙组合

各种商品交易会 (或展销会) 也是一个赚快钱的渠道。生意好起来后, 我请表妹帮忙看市场的摊位, 自己专门跑小区的早市夜市和交易会。前边说的“盯”、“追”、“顶”不变, 但是多带了一个小道具:名片。

摆地摊发名片不新鲜, 但主动递出去的名片往往被顾客随手丢掉。所以我坚持不轻易“出手”。只有买过我产品的、有意愿再跟我交易并且主动索要名片的顾客, 我才会把名片递出去。但他们并非发放名片的主要对象, 而是交易会的组织者和外地来摆摊的人。组织者常年走南闯北, 资源广, 见识多, 活动做得也都比较正规, 跟他们搭上关系, 不愁没地方“追着”摆摊。外地同行能人很多, 交上朋友就能互通有无。“盯”紧了就等于得到免费信息源, 最终换来实实在在的利润。

篇4:和家庭幸福有关的五个寓言

观点:相互沟通是维系家庭幸福的一个关键要素。有什么话不要憋在肚子里,多同家里人交流,也让家里人多了解自己,这样可以避免许多无谓的误会和矛盾。

信任两只鸟在一起生活,雄鸟采集了满满一巢果仁让雌鸟保存,由于天气干燥,果仁脱水变小,一巢果仁看上去只剩下原来的一半。雄鸟以为是雌鸟偷吃了,就把它啄死了。过了几天,下了几场雨后,空气湿润了,果仁又涨成满满的一巢。这时雄鸟十分后悔地说:“是我错怪了雌鸟!”

观点: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信任,很多幸福的家庭就毁于怀疑和猜忌。所以,对家人要保持信任,不要让猜疑毁了家庭的幸福。

慎重两只乌鸦在树上对骂起来,它们越骂越凶,越吵越激动,最后一只乌鸦随手捡起一样东西向另一只乌鸦打去。那东西击中另一只乌鸦后碎裂开来,这时丢东西的乌鸦才发现,自己打出去的东西原来是自己的一只尚未孵化好的蛋。

观点:在家里,遇到事情要冷静对待,尤其是遇到问题和矛盾时,要保持理智,不可冲动,冲动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糟,最后受损失的还是整个家庭。

换位小羊请小狗吃饭,它准备了一桌鲜嫩的青草,结果小狗勉强吃了两口就再也吃不下去了。过了几天,小狗请小羊吃饭,小狗想:我不能像小羊那样小气,我一定要用最丰盛的宴席来招待它。于是小狗准备了一桌上好的排骨,结果小羊一口也吃不下去。

观点:有时候,己之所欲,也勿施于人。凡事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家人。遇到问题的时候多进行一下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想想,这样,你会更好地理解家人。

快乐小猪开始学做蛋糕,但它做出的蛋糕总是不好吃。它问公鸡师傅,公鸡想想,问它做蛋糕的原料是什么。小猪说,为了怕浪费,它做蛋糕用的全是一些快要坏了的鸡蛋,公鸡对小猪说:“记住,只有用好的原料才能做出好的蛋糕。”

篇5:创业者易陷入的五个误区

不少有志创业的青年总是在问自己:我到底准备好了没有?其实,企业成功没有共同的规律,创业未必需要投资一大笔金钱,未必需要建立很大的规模,甚至未必需要一间办公室或店铺,有志创业者没有必要被一些所谓的理论束缚自己的手脚。

技术误导

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常常会听到创业者说:“我的技术是最好的,我的技术真的是最好的。”但是,风险投资不光是投资技术,在整个项目里技术含量很重要,但它的地位只是一部分而已,还有营销,还有管理。在80年代,阿波罗电脑比SUN的技术要强,结果现在谁胜出来?还是SUN,是市场,不是技术。所以,营销和管理很重要。

所有权误导

创业团队一定要合力把饼做大。有位创业者曾深感痛惜地说:“失误在于当初把股份看得太重,该进来的人没有进来,所以企业至今还是一块小饼,

”在创业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创业者要不断吸取他人的教训和经验,尽量避免创业误区,成功的机会才能更大。

感情误导

很多创业企业是由亲朋好友或同学组建起来的,有的虽一人出资,但起初加盟的都是熟人。由于彼此十分熟悉了解,因此在创业期常常凭借昔日的感情自觉做事,忽视了必备的契约安排。这种“重感情、轻契约”的工作关系,随着创业企业的成长,矛盾和问题会逐渐暴露出来。这一问题不解决,必然成为日后效率低下、分道扬镳的根源之一。

资本误导

篇6:优秀创业者的五个成功秘诀_创业

创业的道路上充满挑战,而许多创业者都表示,创业的成败就取决于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亚当・纳尔逊(Adam Nelson)和李・罗兹(Lee Rhodes)分别被美国《创业者》杂志评为“新兴创业者”和“度创业者”,这两位优秀的创业者深谙企业发展及成功之道,通过与他们的交流,笔者总结了以下五条创业成功秘诀。

1、充分运用人际交流技巧

亚当・纳尔逊创立并开发了健康健美应用“Good Nite Lite”(起初他开发了这一应用,只是为了解决儿子的失眠问题)。根据亚当・纳尔逊的建议:“创业者应去认识那些值得学习借鉴的人。有些人际网络也许创业者现在并不需要,但是以后或许会用得上。”

2、不要被外行人所左右

李・罗兹创办了一家名为“玻璃宝贝”(Glassybaby)的公司(该公司将一部分收入捐给一些癌症患者救助计划)。为了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银行家及有关专家曾建议李・罗兹把人工吹制玻璃烛台的生产放在中国,但是尝试的结果却事与愿违。据她介绍,“那些人并不了解Glassybaby,而我却听了他们的意见,结果我们赔钱了。事情很简单,在中国进行产品制造对我们公司来说显然并不合适。”

3、勇于冒险

亚当・纳尔逊说:“创业者的个人座右铭就是‘失败要趁早,成本也会少’(Fail cheap, fail quick)。不要害怕去进行新的尝试。”

4、聘用弥补创业者不足的员工

亚当・纳尔逊警告说:“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创业者可能只关注整体运营,而觉得细节的问题并没有那么重要。但是,细节也至关重要,并且常常会令创业者感到头疼。在创业过程中,如果创业者并不擅长处理某些事情,就应该确保聘用擅长处理这些事情的人员。”

5、与他人分享想法

篇7:与营销有关的五个神秘数字

第一个神秘数字:黄金分割率。

原理:整体与整体的较大部分之比等于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即1:0.618。

运用:在市场上,我们经常喊着“物美价廉”的口号,实际上,我们知道,“物美”即“价高”,“价廉”则“物贱”。那么,如何寻找“物美”和“价廉”的吻合点呢?这就需要用到黄金分割率,即在同一商品有多个品种(或品牌)多种价格的情况下,最适合的价格=(最高价-最低价)×0.618+最低价。这就是真正的“物美价廉”的结合点。同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要注意最高价和最低价的选择,比如说,笔者曾做过全自动麻将机市场,麻将机大多数单价在2500元-5000元之间,但是最高档的麻将机却可以卖到3万多元一台,只不过这款高档的麻将机的市场份额不到万分之一,且实际高价的部分不是麻将机,而是麻将机的红木外框,如果我们生搬硬套,拿3万多元来作为麻将机行业的最高价就不合适啦,反之,最低价的选择也是如此。

例证:我们在市场上看到,同一商品卖得最多的不是最高价的也不是最低价的,而是价格“适中”的,而这个“适中”的价格经过分析,往往就是我们上面说的“最适合的价格”。所以,我们看到有很多企业都在发展“多品牌”战略,所谓“多品牌”战略,说通俗点,就是“多价格”战略,即使是实行一个品牌战略,也在一个品牌里开发高、中、低端产品,这实际上就是在寻找这个商品的“最适合的价格”。因为,谁拥有这个商品的“最适合的价格”,谁就拥有最多的消费者,最大的市场份额。

笔者清楚地记得,笔者在一家企业做大区经理时,就是采用这种定价策略,按我们既定的最适合的零售价,得出产品的成本价,然后安排下属的一百多家专卖店优先购进与成本价接近的产品,现在这些专卖店销售得最好的两个系列产品是那时选择的,也是对公司利润贡献最大的两个系列。

第二个神秘数字:“250”定律。

原理:每一个顾客的背后,大体上都有250名亲朋好友,这些人又会有同样多的关系,因此,开罪一名顾客,将会失去几十名、数百名甚至更多的潜在顾客。相反则会产生同样大的正效应。

运用:美国销量心理学家德格鲁特说:“销售成功的关键在于理解以下要点,即如果顾客没有把你推荐给别人,那么你的销售工作就不算真正结束。”看来联系顾客,要善于发挥扩散效应。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不妨把顾客加以分类,而后要做的是留住现在的顾客,搜寻准顾客。

例证:在大卖场或专卖店里,我们经常看到,一些顾客在某个柜台或产品前,经常要点名找“某某”人,因为他是某个曾经买过这个产品的顾客介绍来的,而当时那个顾客就是在“某某”人手上买的,所以,他也要找“某某”人买。笔者记得当年在一家主营冰箱的上市公司做分公司经理时,就特地给卖场的导购员们设了一个奖,就是那个导购员销售的冰箱中,老顾客介绍来购买的越多,就可以得到分公司经理特别奖。后来笔者还把这个建议给了几家商场的家电部经理,都得到采纳,分别设立了家电部经理特别奖,优秀营业员奖等等。

第三个神秘数字:宇宙法则。

原理:聪明的犹太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按78:22的比例存在,比如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的比例为78:22,人体内的水与其它物质之比为78:22。世界上财富的78%永远是掌握在22%的少数人手里,而78%的普通人只掌握着22%的财富。

运用:一种产品销售额的78%永远是在22%的少数大型经销商(代理商)手中。因此,我们在选择经销商(代理商)时,一定要抓住那些少数的大型经销商(代理商),他们的实力强大,资信状况良好,这样才能实现强强联合,创造双赢,为确保销售任务的完成打下坚实基础。当然,那些只掌握销售额的22%的78%的经销商也是我们的客户,实现连带销售,满足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例证:笔者当年在做家电产品时,就有很多大经销商,早几年有全国的五交化,百货大楼等等,近几年崛起有北京的国美电器、大中电器、南京的苏宁电器、五星电器,山东的三联电器,重庆的重庆商社、黑龙江的黑天鹅等等。这些都是各个时期大型经销商(代理商),有很多家电企业还为了这些大型经销商专门设立了大客户部、重点客户部,并选派资深营销经理人担任部门经理,专门与这些大型经销商进行对话。

第四个神秘数字:销售心态百分之一定律。

原理:在销售过程中,总会遇到许多阻碍,其中包括了自己的内在因素和客户引起的外在因素。然而,任何一种销售方法,只要能达到百分之一的成功几率,就可以视为正常合理的比例。

运用:销售就是热情,就是战斗,就是勤奋地工作,就是忍耐,就是执着的追求,就是时间的魔鬼,就是勇气,就是微笑,就是游说,就是鼓励,就是厚黑,就是交际,就是服务,就是走出去,就是提供答案,就是商业敏感性,就是销售自我,就是拍卖自己,就是态度嫁接,这些只要能在一百个机会中取得一个胜利,就是合理化的比例。笔者认为,营销的观念就是走出去,推销的中心就是游说,是由游说而获得的垄断性服务权;游说的技巧就是权变,权变所围绕的核心是在客户与产品之间架起心理和生理的联系桥梁。各种各样的推销技巧,其精髓莫过于此。

例证:笔者从2000年大学毕业以来,接受过无数次培训,印象比较深的一次是关于“端正心态,永不言败”的培训,至今仍然记得其中比较经典几句话:企业的营销战略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会分解成一个个小的营销指标,而要完成这一个个营销指标,就要进行客户拜访,客户拜访是一个复杂的工作,实际上客户的拜访工作是一场几率战,哪怕这个成功的几率只有1%,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所以我们销售人员既要发扬“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吃遍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到千方百计,为拜访成功而努力付出;还要培养“都是我的错”最高心态境界:“客户拒绝,是我的错,因为我缺乏推销技巧;因为我预见性不强;因为我无法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为拜访失败而总结教训。只要能锻炼出对客户的拒绝“不害怕、不回避、不抱怨、不气馁”的“四不心态”,我们将离客户拜访的成功又近了一大步。最后,就是要用“降龙十八掌”化解客户异议,促成交易。

笔者在做营销管理时,曾多次深入市场一线考察工作,在和一线销售人员沟通时必问两个经典的问题:一是那个营销员手机费最高?二是那个营销员穿烂的皮鞋最多?通常手机费最高、穿烂皮鞋最多的营销员都是业绩最好、最有潜力的营销员。也是笔者提拔得最多的营销员,事实证明,这些经笔者提拔的营销员现在的发展都很好。

第五个神秘数字:80:20法则。

原理:世界上好事物的80%只被20%的人所拥有,如金钱、土地、名誉、地位、健康、学历、美貌等。

运用:在营销界,一直都流传着这样一种经验:即80%的销售成功的个案是销售人员连续5次以上的拜访后所造成的;48%的销售人员经常在第一次拜访后,便放弃了继续推销的意志;15%的销售人员在拜访了二次之后也打退堂鼓了;12%的销售人员在拜访了三次后也退却了,5%的销售人员在拜访过四次之后放弃了。仅有20%的销售人员的业绩却占了全部销售业绩的80%。

例证:笔者在一家企业做销售公司总经理时,曾经让销售部专门做了一个统计,请看生动的统计数据:

1%的销售是在第一次接洽后完成,2%的销售是在第一次跟踪后完成,5%的销售是在第二次跟踪后完成,12%的销售是在第三次跟踪后完成,80%的销售是在第4至11次跟踪后完成!

根据统计结果,销售部专门做了一个统计报告,现摘录报告中的部分内容:

跟踪工作使您的客户记住您,一旦客户采取行动时,首先想到您。

跟踪的最终目的是形成销售,但形式上绝不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您考虑得怎么样?” “您要不要现在就买?”等等。

跟踪工作除了注意系统性、连续性以外,我们更加且必须要注意其正确的策略:

采取较为特殊的跟踪方式,加深客户对您的印象;为每一次跟踪找到漂亮的借口;注意两次跟踪时间间隔,太短会使客户厌烦,太长会使客户淡忘,我们推荐的间隔为1-2周;每次跟踪切勿流露出您强烈的渴望,想做这一单。调整自己的姿态,试着帮助客户解决问题,了解您客户最近在想些什么?工作进展如何?

篇8:创业者成长的五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有了成败的经验,开始思考创业的方向,有些创业者甚至是误打误撞进入了某些行业,继续奋斗。这就好像在大路口,没有人知道宝藏在哪里,于是选择一个自认为最有希望的地方。差别也由此而生,不管是误打误撞,如刘强东的误入电商,还是十年磨一剑的智慧累积,如雷军豪赌移动互联网硬件。

第三个阶段,找到自己的方向后,如抗战一样,跟竞争对手打仗,跟自己赛跑,反反复复,年复一年。不是创业者嗜血,而是因为这是商业的基本规律,尤其当你站在一个大家公认的“下一个大宝藏”的入口处时。所以我们会看到那些立于风口浪尖的CEO们总是在打架,尤其是面向普通消费者的2C公司的CEO们。他们用尽了各种方法,有些甚至是打口水仗。娱乐大众和媒体的背后,是建立自己品牌的愿望和努力。跟着起哄的,就是我们这些媒体。

这个阶段,是真正拉开差距的时刻。一个是资本的差距,能否拿到足够的钱,尤其是有智慧的钱,找到自己强大的补给和子弹。一个是执行的差距。在资本过剩的时代,其实钱都差不多,有VC支持A,就必定有其他的VC支持B。执行端的差距,就看CEO和他的团队,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也变得非常重要。CEO们可以用各种吸引眼球的方法来引起消费者的关注,但如果没有严谨的运营和高品质的产品、服务,就会转瞬间被亲手捧红他们的媒体和大众“唾杀”。

第四个阶段,应该是在IPO后。进入这个阶段的创业者已进入企业家的行列,只是前面的战争告一段落,不再那么需要聚光灯。他们甚至有种劫后余生的庆幸和清醒,但也丝毫不敢大意,尤其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CEO们。谁也不知道竞争对手会从哪里出来,尤其是比自己更大的巨头还在前面虎视眈眈,

第五个阶段,也就是BAT的三个老大的阶段。他们一览众山小,但也最孤独,随便一句话,便被媒体列为头条,有些人已经被神化,有些也开始躲避媒体。早年的孤独,是莽撞少年不被众人认同的孤独;如今的孤独,是在灯火辉煌中不知身在何处,懊悔失去的美好。不是自认为是独孤求败,而是知道,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其实是这个时代。

创业邦选择刘强东作为2014年的年度创业人物,因为他的故事刚好完整地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创业者的奋斗历程。他和很多年轻的傻小子一样,误打误撞进入了电商行业,在伯乐徐新的支持下加入了一场战争,面对的是神一样的对手——马云。采访刘强东的那天,京东刚好发放了第三季度财报。记者看到的是他的笑容,我看到了他偶尔轻锁的眉头,思绪似乎在另外的事情上。与前些年微博上的强悍、张扬相比,他并没有变得更加轻松。从百亿到千亿美元市值,他还要继续战斗。

篇9:创业没资金的五个建议

资金是什么?对于创业者来说,资金是资源,如果本身已经具备了资源,那就不用创业了。创业就是把许多自己不具备的,别人的资源整合起来,为自身创造价值。但除了投入资金外,还有经验、关系、能力、其它成果、甚至是粉丝、会员数据、商标、知识产权这些都可以入股投资。所以当你没有钱的时候,你就要思考,你手里有啥?如果啥都没有,那就可能给别人打工了。

二,反思创业失败的原因

1,不具备资源整合能力,借资源;

2,没有管理水平,浪费资源;

3,没有创业经验,不知道有效利用资源。基本就是这些资源问题,直接导致一部分人创业失败。

三,创业建议

许多具备创业思维的年轻人,多一些实操演练,别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许多连什么是创业都没有搞懂的朋友,最好断了创业的念头。如果确实有好项目创业,但是缺资金,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1,找风投

如果你自身才华横溢,想要创业的项目又非常有特色,足够吸引人,发展潜力巨大。那么你可以尝试去找风投为你投资,想要成功融资,商业计划书的撰写很是重要,具体怎么写更能吸引投资人?之前的文章里有回答过,可以进行翻看。

2,银行贷款

可以考虑向银行借贷,不过一旦创业失败了,偿还还是得你自己来,跟拿投资人的钱所承担的后果就没法比了,毕竟拿投资人的钱不用你还账啊。

3,众筹

这是当下很流行的一种募集资金的方式,通过众筹不仅可以得到更多的资金,说不定还能意外结实更多有识之士,获取更多好的建议,为创业之路助力。

4,找合伙人

创业本身就是一个资源整合的过程,钱和能力你总得占一样吧。没有资金,那么你就必须有专业的能力,这样才有资本找到有钱的合伙人跟你共同创业。

5,做自媒体

篇10:能赚钱的五个创业项目介绍

婴儿用品为什么赚钱呢?因为中国当下产品安全的问题,使得家长愿意花高价钱买最优质的产品给孩子,无论家长是否有钱都会给孩子是最好的东西,这也让婴儿产品成为了一个利润极高的行业。

2.儿童小时托管中心

现在城市人们生活节奏快,照顾孩子的问题已经成为家长们最头疼的问题,上学没人送、放学没人接、家庭作业没人教,吃饭不方便等等,而儿童小时托管中心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帮助家长来照顾孩子,一个学生一个月一千元左右,可以做到轻松月入过万。

3.社区小厨房

一般在社区里面是没有饭店,居民除了自己做饭外出吃饭一定程度上不是很方便,社区小厨房一方面方便了社区居民,一方面还能提供外面饭店无法提供的家常菜,因为社区厨房成本较低,所以要比开普通饭店利润相对较高。

4.病人饮食服务公司

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对饮食的要求相对较高,我们这里所说的病人饮食服务公司是指针对病人的病情由专业的营养师提供最好的饮食搭配方案给病人,从提供方案到食物制作,整个链条下来可以赚不少钱,毕竟病人为了生命安全愿意花钱给自己。

5.跨境电商疯狂赚美金

互联网让全球的信息可以实现秒达、发达的物流让全球的货物可以实现两周到达,如此发达的物流和信息流铸造了今年跨境电商火热的市场,上半年国内知名跨境电商孵化服务平台贝多罗培养了近百个百万级的跨境电商创业者,预计近年仍然是火爆的一年。

1.能持久赚钱的八个创业项目

2.5个经营得好却很赚钱的创业项目

3.赚钱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4.9个小投资快赚钱的创业项目热荐

5.最赚钱的创业项目(最新整理)

6.最赚钱的9大科技创业项目

7.一毕业就能赚钱的创业项目收集

8.2014最赚钱的网上创业项目

9.盘点8个难赚钱的创业项目

篇11:个人创业融资的五个技巧

创业融资旨在研究如何获取创业资金。对于多数创业者来说,资金仍然是稀缺的资源,获取资金的技能和有关知识是创业者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研究创业融资,准创业者们能了解自身在财务上的战略短视,了解创业资金的来源、收益与代价,制定有利的融资与财务计划,获得更高质量的外来投资,掌握资金的使用、管理及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以帮助创业者创业成功。

一、货比三家。按照金融监管部门的规定,各家银行发放商业贷款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上浮或下浮贷款利率,比如许多地方银行的贷款利率可以上浮30%。其实,到银行贷款和去市场买东西一样,挑挑拣拣、货比三家才能选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相对来说,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要低一些,但手续要求比较严格。如果你的贷款手续完备,为了节省筹资成本,可以采用个人“询价招标”的方式,对各银行的贷款利率以及其他额外收费情况进行比较,从中选择一家成本低的银行办理抵、质或担保贷款。

二、合理挪用购房款也能创业

如果你有购房意向,并且手中有一笔足够的购房款,这时你可以将这笔购房款“挪用”于创业,然后买房时再向银行申请办理住房按揭贷款。

住房贷款是商业贷款中利率最低的品种,如5年以内住房贷款年利率为4.77%,而普通3至5年商业贷款的年利率为5.58%,因此,办理住房贷款“曲线”创业,成本更低。如果创业者已经购买了住房,也可以用现房做抵押办理普通商业贷款,这种贷款不限用途,可以当做创业启动资金。

三、精打细算合理选择贷款期限

银行贷款一般分为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贷款期限越长利率越高,如果创业者资金使用需求的时间不是太长,应尽量选择短期贷款。比如原打算办理两年期贷款的,可以一年一贷,这样可以节省利息支出。

另外,创业融资也要关注利率的走势情况,如果利率趋势走高,应抢在加息之前办理贷款;如果利率走势趋降,在资金需求不急的情况下则应暂缓办理贷款,等降息后再适时办理。

四、用好政策享受政府低息待遇

创业贷款是近年来银行推出的一项新业务,凡是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能力或已经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因创业或再创业需要,均可以向开办此项业务的银行申请专项创业贷款。创业贷款的期限一般为1年,最长不超过3年,按照有关规定,创业贷款的利率不得向上浮动,并且可按银行规定的同档次利率下浮20%;许多地区推出的下岗失业人员创业贷款还可以享受60%的政府贴息;有的地区对困难职工进行家政服务、卫生保健、养老服务等微利创

业还实行政府全额贴息。

五、提前还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篇12:与营销有关的五个神秘数字

第一个神秘数字:黄金分割率。

原理:整体与整体的较大部分之比等于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即1:0.618。

运用:在市场上,我们经常喊着“物美价廉”的口号,实际上,我们知道,“物美”即“价高”,“价廉”则“物贱”。那么,如何寻找“物美”和“价廉”的吻合点呢?这就需要用到黄金分割率,即在同一商品有多个品种(或品牌)多种价格的情况下,最适合的价格=(最高价-最低价)×0.618+最低价。这就是真正的“物美价廉”的结合点。同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要注意最高价和最低价的选择,比如说,笔者曾做过全自动麻将机市场,麻将机大多数单价在2500元-5000元之间,但是最高档的麻将机却可以卖到3万多元一台,只不过这款高档的麻将机的市场份额不到万分之一,且实际高价的部分不是麻将机,而是麻将机的红木外框,如果我们生搬硬套,拿3万多元来作为麻将机行业的最高价就不合适啦,反之,最低价的选择也是如此。

例证:我们在市场上看到,同一商品卖得最多的不是最高价的也不是最低价的,而是价格“适中”的,而这个“适中”的价格经过分析,往往就是我们上面说的“最适合的价格”。所以,我们看到有很多企业都在发展“多品牌”战略,所谓“多品牌”战略,说通俗点,就是“多价格”战略,即使是实行一个品牌战略,也在一个品牌里开发高、中、低端产品,这实际上就是在寻找这个商品的“最适合的价格”。因为,谁拥有这个商品的“最适合的价格”,谁就拥有最多的消费者,最大的市场份额。

笔者曾在一家企业做大区经理时,就是采用这种定价策略,按我们既定的最适合的零售价,得出产品的成本价,然后安排下属的一百多家专卖店优先购进与成本价接近的产品,现在这些专卖店销售得最好的两个系列产品是那时选择的,也是对公司利润贡献最大的两个系列。

第二个神秘数字:“250”定律。

原理:每一个顾客的背后,大体上都有250名亲朋好友,这些人又会有同样多的关系,因此,开罪一名顾客,将会失去几十名、数百名甚至更多的潜在顾客。相反则会产生同样大的正效应。

运用:美国销量心理学家德格鲁特说:“销售成功的关键在于理解以下要点,即如果顾客没有把你推荐给别人,那么你的销售工作就不算真正结束。”看来联系顾客,要善于发挥扩散效应。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不妨把顾客加以分类,而后要做的是留住现在的顾客,搜寻准顾客。

例证:在大卖场或专卖店里,我们经常看到,一些顾客在某个柜台或产品前,经常要点名找“某某”人,因为他是某个曾经买过这个产品的顾客介绍来的,而当时那个顾客就是在“某某”人手上买的,所以,他也要找“某某”人买。笔者记得当年在一家主营冰箱的上市公司做分公司经理时,就特地给卖场的导购员们设了一个奖,就是那个导购员销售的冰箱中,老顾客介绍来购买的越多,就可以得到分公司经理特别奖。后来笔者还把这个建议给了几家商场的家电部经理,都得到采纳,分别设立了家电部经理特别奖,优秀营业员奖等等。

第三个神秘数字:宇宙法则。

原理:聪明的犹太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按78:22的比例存在,比如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的比例为78:22,人体内的水与其它物质之比为78:22。世界上财富的78%永远是掌握在22%的少数人手里,而78%的普通人只掌握着22%的财富。

运用:一种产品销售额的78%永远是在22%的少数大型经销商(代理商)手中。因此,我们在选择经销商(代理商)时,一定要抓住那些少数的大型经销商(代理商),他们的实力强大,资信状况良好,这样才能实现强强联合,创造双赢,为确保销售任务的完成打下坚实基础。当然,那些只掌握销售额的22%的78%的经销商也是我们的客户,实现连带销售,满足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例证:笔者当年在做家电产品时,就有很多大经销商,早几年有全国的五交化,百货大楼等等,近几年崛起有北京的国美电器、大中电器、南京的苏宁电器、五星电器,山东的三联电器,重庆的重庆商社、黑龙江的黑天鹅等等。这些都是各个时期大型经销商(代理商),有很多家电企业还为了这些大型经销商专门设立了大客户部、重点客户部,并选派资深营销经理人担任部门经理,专门与这些大型经销商进行对话。

第四个神秘数字:销售心态百分之一定律。

原理:在销售过程中,总会遇到许多阻碍,其中包括了自己的内在因素和客户引起的外在因素。然而,任何一种销售方法,只要能达到百分之一的成功几率,就可以视为正常合理的比例。

运用:销售就是热情,就是战斗,就是勤奋地工作,就是忍耐,就是执着的追求,就是时间的魔鬼,就是勇气,就是微笑,就是游说,就是鼓励,就是厚黑,就是交际,就是服务,就是走出去,就是提供答案,就是商业敏感性,就是销售自我,就是拍卖自己,就是态度嫁接,这些只要能在一百个机会中取得一个胜利,就是合理化的比例。笔者认为,营销的观念就是走出去,推销的中心就是游说,是由游说而获得的垄断性服务权;游说的技巧就是权变,权变所围绕的核心是在客户与产品之间架起心理和生理的联系桥梁。各种各样的推销技巧,其精髓莫过于此。

例证:笔者从2000年大学毕业以来,接受过无数次培训,印象比较深的一次是关于“端正心态,永不言败”的培训,至今仍然记得其中比较经典几句话:企业的营销战略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会分解成一个个小的营销指标,而要完成这一个个营销指标,就要进行客户拜访,客户拜访是一个复杂的工作,实际上客户的拜访工作是一场几率战,哪怕这个成功的几率只有1%,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所以我们销售人员既要发扬“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吃遍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到千方百计,为拜访成功而努力付出;还要培养“都是我的错”最高心态境界:“客户拒绝,是我的错,因为我缺乏推销技巧;因为我预见性不强;因为我无法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为拜访失败而总结教训。只要能锻炼出对客户的拒绝“不害怕、不回避、不抱怨、不气馁”的“四不心态”,我们将离客户拜访的成功又近了一大步。最后,就是要用“降龙十八掌”化解客户异议,促成交易。

笔者在做营销管理时,曾多次深入市场一线考察工作,在和一线销售人员沟通时必问两个经典的问题:一是那个营销员手机费最高?二是那个营销员穿烂的皮鞋最多?通常手机费最高、穿烂皮鞋最多的营销员都是业绩最好、最有潜力的营销员。也是笔者提拔得最多的营销员,事实证明,这些经笔者提拔的营销员现在的发展都很好。

第五个神秘数字:80:20法则。

原理:世界上好事物的80%只被20%的人所拥有,如金钱、土地、名誉、地位、健康、学历、美貌等。

运用:在营销界,一直都流传着这样一种经验:即80%的销售成功的个案是销售人员连续5次以上的拜访后所造成的;48%的销售人员经常在第一次拜访后,便放弃了继续推销的意志;15%的销售人员在拜访了二次之后也打退堂鼓了;12%的销售人员在拜访了三次后也退却了,5%的销售人员在拜访过四次之后放弃了。仅有20%的销售人员的业绩却占了全部销售业绩的80%。

例证:笔者在一家企业做销售公司总经理时,曾经让销售部专门做了一个统计,请看生动的统计数据:

1%的销售是在第一次接洽后完成,

2%的销售是在第一次跟踪后完成,

5%的销售是在第二次跟踪后完成,

12%的销售是在第三次跟踪后完成,

80%的销售是在第4至11次跟踪后完成!

根据统计结果,销售部专门做了一个统计报告,现摘录报告中的部分内容:

跟踪工作使您的客户记住您,一旦客户采取行动时,首先想到您。

跟踪的最终目的是形成销售,但形式上绝不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您考虑得怎么样?”、“您要不要现在就买?”等等。

跟踪工作除了注意系统性、连续性以外,我们更加且必须要注意其正确的策略:

采取较为特殊的跟踪方式,加深客户对您的印象;为每一次跟踪找到漂亮的借口;注意两次跟踪时间间隔,太短会使客户厌烦,太长会使客户淡忘,我们推荐的间隔为1-2周;每次跟踪切勿流露出您强烈的渴望,想做这一单。调整自己的姿态,试着帮助客户解决问题,了解您客户最近在想些什么?工作进展如何?

篇13:在农村创业可以致富的五个项目

在农村创业一、工业废渣制砖

城市建设和农村城市化趋势,对建筑用砖要求大增。粘土烧砖损毁了大量良田,工业废渣制砖,成本较粘土制砖低得多。目前我国每年工业废渣堆积量达到几亿吨,尾矿渣、煤矸石等由于技术问题,大量堆积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方案,占用土地资源,环境污染,且已经被国家相关部门认定为重点治理项目。工业废渣经粉碎处理,达到要求粒度大小后,和水泥、石粉等经搅拌机搅拌后,进入免烧砖机,制作成型,再经过几天时间养护,即可直接使用。

在农村创业二、集中供气

农村城市化将改变农民分散而居的现状,集中居住使管道供气成为可能。用稻草制成秸秆气来烧饭,既解决了燃烧秸秆污染大气的难题,又可节省大量烧饭花费,一套秸秆气设备每小时能产生几百产方秸秆气,几乎能满足一个村烧饭的需要。

在农村创业三、制造人造板

成本和环保似乎是天生的矛盾,随着环保意识和抚育法力度加大,伐木量进一步减少。伐木量减少,同人们装饰对木才的需求形成新的矛盾。因此,以下脚料、边料及木质纤维为原料的人造板制造业将大有前途。

在农村创业四、农产品包装经营

现在农村买卖也越来越繁盛,微商的兴起,农产品的销售也进入一个旺盛时期,农民也开始拿起手机做起了农产品的销售,卖起了自家的红薯、蜂蜜、芋头等等,农产品越来越丰富,这就离不开好的包装,如果经营一些包装产品,市场需求必然是很大的。在农村,每年秋天,还有大量水果要上市,无论滞销畅销总离不开存放水果的箱子或外包装。广西省桂林大河乡一位果农发现了这个商机,将自己家的脆柿转包出去,专门做起了水果包装箱的生意。每年秋天脆柿外销时,他就把自己收来的编制筐和水果贩子送来的包装箱转卖给附近果农,一个包装箱利润有5元,一天就可以卖掉上百个,有的外地果农还专程开车跑到他家来订购,他因此还大赚了一把。

在农村创业五、小糕点加工

在农村开设小糕点加工加工制作中低档大众糕点,如面包、蛋糕、饼干、麻花、桃酥等,在乡村大有市场,每天加工几十公斤面的糕点,可零售兼批发,定能经营火红。

上一篇:经过事情怎么写范文下一篇:杉山镇积极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