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优秀教案设

2024-04-24

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优秀教案设(共13篇)

篇1: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优秀教案设

教材说明:

《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是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的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说的是一只波斯猫从来不知道快乐是什么滋味,它分别向燕子、蜜蜂、青蛙请教。但是它觉得:燕子说的衔泥造窝是快乐的,蜜蜂说的采花酿蜜是快乐的,青蛙说的捕捉害虫、保卫庄稼是快乐的,都是不值得快乐的,它非常失望,仍然为找不到快乐而哀叹。课文借这一故事告诉同学们一个道理:依赖别人的生活是找不到快乐的,只有靠自己辛勤的劳动和创造,才能获得快乐。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节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13个生字。

2、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波斯猫不快乐和燕子、蜜蜂、青蛙快乐的原因。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热爱。

4、培养学生自主积累词语的能力,边读边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理解燕子、蜜蜂、青蛙所说的话,把握他们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波斯猫、燕子、蜜蜂、青蛙的相关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波斯猫的头饰。这是什么动物啊?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

2、老师扮演波斯猫,自述波斯猫找不到快乐的苦闷:“我是波斯猫,我的一只眼是蓝色的,另一只是绿色的。我吃穿不缺,衣食无忧,但我却感到很不快乐。哎,这可怎么办呢?”

(教师相机解说:“这只波斯猫没有快乐,于是,他就出去寻找快乐,它都找了谁?结果怎样呢?”)

3、板书课题: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有声有色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波斯猫漂亮的外貌和它的苦闷,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童话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好奇学习新知识。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这个故事一共有几个自然段?(10个)你是怎么知道的?(每段开头空两个字)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本课的生字,特别注意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和轻音节。

(2)读顺课文,注意读出每种动物说话时的语气。

3、认读生字

(1)出示“我会认”斯、滋、衔、软、绵、碌、糖等13个生字和“我会写”的8个生字,为其注音。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3)师生总结,归类识字:

<1>熟字加偏旁:波、斯、碌、糖、箱、呱、保

<2>熟字换偏旁:想—箱,棉—绵,昨—炸,峰—蜂

<3>分解部件识字:滋、软、蹦、哼、唉

<4>形近字识字:街—衔,娃—蛙,温—湿,密—蜜

(4)出示生字卡,扩词练习

(5)再读课文,巩固识字

4、指导写字

(1)观察“我会写”

(2)重点指导“保、波、软”的最后一笔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主要是结合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课文有初步的认识。重点是让学生认识生字,完成本节课识字的教学大纲,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作业

1、练读课文

2、练习书写生字并扩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游戏导入:出示生字,让学生拿着只标拼音的卡片给生字找到适合它们的帽子。

设计理念: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同时,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复习中得到玩的乐趣,符合了小学生好玩的年龄特点,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二、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过渡:同学们,我们已经给生字找到了正确的帽子了,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波斯猫为什么找不到快乐呢?

1、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1)波斯猫为什么找快乐呢?

(2)他先后到哪里找快乐? 燕子、蜜蜂、青蛙的快乐是什么?用——划出答案

2、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内交流上边两题的答案

(2)讨论:为什么燕子、蜜蜂、青蛙都感到快乐呢?波斯猫为什么不快乐呢?

3、汇报归纳

燕子、蜜蜂、青蛙是靠自己辛勤的劳动获得快乐,而波斯猫是依赖别人生活的,没有劳动就没有快乐

4、讨论:你有什么办法帮助波斯猫找到快乐呢?

5、学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依赖别人的生活是找不到快乐的,只有靠自己辛勤的劳动和创造,才是最快乐的设计理念:这一环节以读为主,通过合作讨论理解课文、感悟课文。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文

1、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2、戴上波斯猫、燕子、蜜蜂、青蛙的头饰,先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再表演课文

3、共同唱《劳动最光荣》这首歌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主要是以学生为主,给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通过展示,再次感悟课文,分享学习的快乐。

四、作业

1、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是怎样帮助波斯猫找到快乐的,并写在日记本上。

板书设计:

11、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燕子衔泥造窝 睡沙发

蜜蜂采花酿蜜 }快乐 吃蜜糖 }不快乐

青蛙捉害虫,保卫庄稼 吃炸鱼

劳 动 创 造 快 乐

教学反思:

《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这篇课文告诉同学们:劳动才是最大的快乐,这篇课文故事情节简单有趣,孩子们理解起来不难,可是有些孩子对于我提出的这个问题“波斯猫为什么不快乐呢?”却有不一样的看法,有的说“因为波斯猫不劳动,所以它体会不到劳动的快乐”还有的学生说“波斯猫的要求太高了,所以体会不到快乐” 我觉得只要言之有理,问题的答案可以千百种。

篇2: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优秀教案设

1、复习词语。

2、理解波斯猫和燕子、蜜蜂、青蛙对快乐的不同看法。

3、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

4、培养学生通过读书提出并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教学重点:

1、理解燕子、蜜蜂、青蛙的快乐是什么。

2、波斯猫为什么找不到快乐。教学难点: 认识劳动带来快乐,懂得“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一)复习词语:保卫 衔泥 呱呱 冰箱 青蛙 温暖 炸鱼 滋味 蜜糖 忙忙碌碌 蹦来蹦去

(二)由快乐引入新课。

二、课题质疑,引发问题。

1、揭示课题。

2、引发问题。(1)波斯猫为什么找不到快乐?(2)波斯猫为了寻找快乐去询问了哪些小动物?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

2、波斯猫为了寻找快乐,它去询问了哪些小动物 ?

3、学生边读边找燕子、蜜蜂、青蛙、,波斯猫说的话和想的句子。

4、初步理解燕子、蜜蜂、青蛙的快乐是什么?波斯猫为什么找不到快乐?

四、品读感悟,体会“劳动创造快乐”。

1、探讨燕子、蜜蜂、青蛙的快乐是什么?

2、抓住重点词语体会燕子、蜜蜂、青蛙在劳动中获得快乐。

3、积累像“一口一口”“千千万万”类形的词语。

(二)引导学生探讨波斯猫为什么找不到快乐?

1、学习波斯猫所说、说想的句子。

2、让学生领悟波斯猫坐享其成,不劳而获是找不到快乐的。

3、引导学生帮助波斯猫找到快乐。

五、谈谈收获,明白道理。

六、教师总结学习方法。

七、分角色的朗读课文。

八、布置作业。

九、板书设计: 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燕子

造泥窝

沙发

蜜蜂 酿蜂蜜波斯猫

蜜糖

青蛙

捉害虫 炸鱼

篇3:教师的快乐哪里找

教师想要实现自身快乐,大致归纳一下,可以有这么几个方法:一是要善于发现和扩大学生的闪光点和可爱面;二是要善于创新,在工作中不停寻找生命新的意义;三是要在教学中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一、我们应该主动寻找、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教育家魏书生说:“只要我们善于寻找,就会看到一番新天地,情绪就会变得开朗、乐观向上,从而拥有阳光灿烂的每一天。”

有这么几种方法可以改善:一是在班级活动中多与学生接触。即便是科任老师,当他们越来越多地有意识地参加班级活动时,他们和学生的距离便逐渐拉近了。

二是教师在课后与学生加强谈话交流,交流的内容不局限于学习,而是可以谈论他们的家庭,他们的活动。呈现在教师面前的将会是一个孩子全部的生活、完整的人格:某位落后生个性善良,某个调皮学生在生活中孝顺懂事……当老师了解了这些后,宽容感和快乐感都会大大增强,与学生的感情也进入良性循环。

三是教师要“逼迫”自己了解学生的爱好,比如风靡一时的组合、演唱团体,这些交谈往往就是有效交谈,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

四是教师要学会放大学生的可爱面,比如一个可爱的手势、一个微笑。虽然每天与学生见面的次数已多到让老师忽视这些细节,可是我们要不断从学生身上汲取让我们温暖和充满希望的源泉。如果教师因为长时间地教学而让眼睛蒙上一层灰,那么心灵很快也便蒙上了灰。只有常常勤擦拭,才能心如明镜台。

二、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勤于创新改革,才会感觉到快乐

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重复的劳动是无意义的,而每次在重复劳动中创新,才会有所得,生命才会得以延续。试想:当一名教师教了两年同样的年级,用的是同样的课本,同样的教法,使用的是同样的手段,那么第二年的生活应该被称为第一年的延续,还是对第一年的复制呢?我认为,最好的出路是通过创新劳动,让第二年的生活变成第一年的延续和飞跃。

失去创新的劳动是多余的,它使我们逐渐失去了教学的兴趣,失去了刚开始工作时的激情和能力,也丧失了原先的纯粹。

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在平常课中尽量使用新方法,进行新改革,走出那种“在模式中进行细节改革”的狭隘,走出“思维改革,整体改革”的大气与智慧。

三、一个老师走幸福的教育道路,必须要进一步学习,在教育中加强自我培训,提高自我素质,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日复一日的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我们一直是在进行知识输出,比较少有知识输入的机会。生命在于新陈代谢,吐故纳新。只有出,或只有入,生命便不能叫做生命。在工作中,如果我们得不到任何自我提高、自我锻炼的机会,如果学生的成长大大超过教师的成长速度,那么教师心中便会有一种不满足的空虚感,即便是在一天劳累的工作以后,也只会感觉到身体的透支、心灵的空洞。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能力,面对机遇,尝试挑战,自己与学生一同成长,自我价值不断实现,教师才会从心里感觉到工作的充实与快乐。

魏书生认为:“教育是一种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教师劳动的收获,既有自己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更有学生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于是教师收获的是双倍的、乃至更多于其他劳动数倍的幸福。”

是的,教育就是一个纯净、欢乐、富有意义的行业,不妨让我们快乐教学、善待学生,有意识地用学生的快乐填补自己的快乐;探索创新工作,在工作中不停地寻找生命新的意义、在教学中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相信每一个小小的我们,经过深层地思考和放手地行动,都能够使教育生命充满快乐的意义,教出一批又一批出类拔萃的学生。

摘要:一个教师的幸福指数对于教师自己的教学生涯发展和学生的学习状态都有很大的影响。概括地说,教师要实现快乐,可以有三种方式:乐于发现并扩大学生的闪光点;善于创新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充电”从而树立更高的价值观,不断追求卓越。只有实现了这三个条件,教师才能心中愉悦,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工作,而学生也会被教师的情绪所感染,快乐学习。如此,教师的工作才能走向良性循环。

关键词:教师,快乐,学生闪光点,创新改革,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罗恩·克拉克.出类拔萃教出优秀孩子的11要素[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6.

篇4: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优秀教案设

很多女子抱怨自己找不到合适的伴侣。她们期望着优秀,不断地磨砺着自己的优秀。优秀的女子都希望找到的男子比自己更优秀,殊不知在这觅宝的过程中,等待并不是最好的策略。你在寻寻觅觅,很多手疾眼快的女子,已经把青青的果子摘下来,放在自己的篮子里,等待成熟。

一个女子要找到一个男子,如同一个螺栓要找到一个螺帽。这个比喻虽然没有“肋骨”那样血肉相连,倒是更符合工业社会的氛围。

我覺得大龄女子们常常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我这样说,并不是嘲笑她们的智商,而是有好几次我把这个道理讲给她们听的时候,她们脸上的惊奇之色,让我很是心疼。所以,我就不厌其烦地在这里再讲一遍,你如早已知晓,就跳过去好了。

齐眉30岁了,真是一个好姑娘。那张脸精致得无可挑剔,只是眼角已经有了极细小的皱纹。她是社会学的硕士,在一家很好的单位任职。她说,我就想不通,那些好条件的男士,怎么就匆匆忙忙地把自己处理掉了,而不等等我们呢?

我说,齐眉你是哪一年生人?

她说,毕老师,现在是2008年,我30岁了。您可以算出我是哪一年出生的。

我说,还是你自己告诉我吧。

齐眉小声说,1978年。

我说,你要找的男子大约是多大年纪呢?

她说,年龄不能太大吧?最多比我大5岁。

我说,能不能选择年龄比你小一点的男生呢?

她思忖了一下说,最多只能小两岁。

我说,好了,我们对男子年龄的要求已经算出来了。他们大概是1963年到1980年出生的男子。

我又说,你对他们的身高有没有要求?

齐眉说,当然有要求了。我身高一米七,他总不能比我矮吧?还要算上高跟鞋的高度,我就算不穿那种鞋跟特别高的,3厘米的高度总是要有的。夏天,我还喜欢戴美丽的帽子,这样,他起码一米八以上。

我说,好的,我都记录在案了。学历呢?

齐眉笑起来说,这还用问吗?我都硕士了,他最低要和我一样,最好是博士、博士后什么的。

我说,还有吗?

齐眉说,当然有了。他得是城里人,不得有一大帮子乡下的穷亲戚。那样,我们家不得开旅馆啊?父母得是知识分子,最好是教授。不要官员,官员一退下来就什么都不是了。他得有房子,起码要三室一厅,不然将来有了孩子,还要雇保姆,都在哪里住呢?这要先考虑周全。要有车,虽然不需要是宝马、奔驰什么的,但夏利和捷达肯定不成,本田和凯美瑞差不多。爱好体育,不能有啤酒肚、罗圈腿什么的,平足最好也没有……五官要端正,人品要好,不吸烟、不喝酒、不打麻将……收入嘛,年薪在10万元以上……

齐眉意犹未尽,还想补充点什么。我赶紧说,咱们暂且打住,你看我现在把对方描画一番,你听听看是否全面。

该男子年龄在28~35岁之间,身高一米八,书香门第,硕士以上的学历,家是城市的,有房有车。品行好,相貌好,收入高,工作好,没有不良习气,忠于老婆……

齐眉笑起来说,我可没说要忠于老婆。

我说,那么你愿意找一个不忠诚的男子啦?

齐眉说,我没说,不等于我没有要求。我觉得忠诚是不言而喻的。

我说,这样的男子好不好?

齐眉说,当然好了。这是我多年以来制定下的标准,无懈可击。

我说,你按照这个标准寻寻觅觅,直到现在还是单身,看来是没有找到。

齐眉说,找到了一个。

我说,那为什么不赶紧抓住他,把自己嫁出去?

齐眉深叹了一口气说,我找到他的时候,他已经是别人的老公了。我不能做那种没有道德的事情。况且,我真的向他示爱,他也许不会接受我。因为这样的人,对自己的家庭是很有责任感的。

我说,齐眉,咱们现在已经逼近了结论。你觉得这样的男子好,我也觉得这样的男子好,但这样的男子在人群中的比例,是十分小的。也就是说,你要求的是一个小概率的事件。中国男子的平均身高是1.697米。中国这些年来培养出的硕士、博士以上人才,总共100万人,只占全部人口的1%以下。这其中还包括女性。你所要求的身高、学历两项,就把很多人删去了资格。然后还有城市户口、有房有车、年薪、家庭背景等等条件,说句悲观的话,我觉得1000个未婚男子当中都难得挑出一个。这个概率太低了。

而且,你要注意,这是不能增产的。因为那些螺帽不是现在制造出来的,是早在35至28年以前就出厂了,没有办法增加配给。你只有在这个框架中挑选。你刚才说的那个例子就很典型,好不容易碰上了一个,结果早就成家立业成了人夫,你没法插足了。

说句实在话,在恋爱心理方面,男子和女子是不相同的。男子其实并不一定要找个有地位、有学历、收入高的女子为妻,他们可能更看重的是女子的温柔体贴、贤惠和顺。对于自恃条件优越颐指气使的女生,未必就趋之若鹜、曲意逢迎、百折不挠、再接再厉、生命不息、追求不止。

说句不客气的话,你知道这样的男生条件好,别人也知道。这不是一个秘密,不可能藏着掖着,而是公开摆在那里,路人皆知。那些想借着婚姻这“第二次出生”来改变自己命运的女子,在这个世上大有人在。她们更具有敏锐的嗅觉和求生的本能,能更全面地具备生存的智慧,她们往往谋略更早,出手更快,更会审时度势,发现那些潜在的绩优股。更不消说齐眉你所要求的这种显而易见的卓越分子了。

试想一下,如果早市上有一把更青翠更水灵更茁壮的芥菜,是不是那些早起的主妇会抢先把它拣到篮子里呢?这就是婚姻的法则,你已经失去了先机,现在,要在新的形势下制订新的策略。

齐眉有点慌了,说,我不愿委屈自己。

我说,这不是委屈自己,只是适当地调整而已。

齐眉说,我想不到自己的标准中哪一点可以调整。

我说,我看最可以调整的就是男子的身高。

齐眉说,我觉得这一点最不可商量。

我说,为什么呢?

齐眉摇头叹气道,身高这个东西,没有一时一刻能逃得掉,只要你一睁眼,就看得到。一个矮个子的人,总在你面前晃啊晃的,叫人多闹心啊!拿不出手啊!

我说,这就是你的心理感受了。世界上有很多身量矮小的男人,都做出了很大的成就,比如拿破仑。这些我就不多说了。我想问你的是,你知道女子选择配偶,为什么首选高大的男子吗?

齐眉说,赏心悦目啊!

我说,这肯定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况且,就连这一条,也是长久以来的文化所形成的。世界上并没有什么规定,说人是越高大越好。

齐眉说,这我可就有点不明白了。您告诉我,也许有助于我早早嫁出去。

我说,人们为什么喜爱高大的男子,这要从人类的进化谈起。在远古的时候,条件非常艰苦,几乎没有工具。人们在狩猎和保卫营地的时候,当然是高大的男子比较占优势,他们有更多存活下来的机会。就是受到野兽的攻击,倚仗着身高腿长,奔跑起来速度更快,这样就能有更多的机会逃脱。作为繁衍后代的女子,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后代的保障,当然是找这样的伴侣比较保险了。人们就把这样的观念一代代地传了下来,现在的女孩子们就被动地接受了这个潜规则,并不去想想它有多少合理性。

齐眉若有所思,说,古代人的智慧到今天难道过时了吗?

我说,时过境迁。即使是在古代,要想得到最大的安全,也不是光凭着体力的优越就可以存活下来的,还要靠脑子灵活、身手矫健,这是毫无疑问的。证据之一就是那些矮小的男子,并没有被这种残酷的生存法则淘汰光了,他们依然生机勃勃地存在着,而且这种动脑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到了现代,摆脱科学技术的帮忙,纯粹运用体力就可以得到最大收益的行当,是越来越少了。反之,需要动脑筋拼智商的事业是越来越多了。比如使用计算机,你很难说一个一米八的大汉,就一定会比一个一米六的小个子操纵得更熟练。比如拿出一个最好的创意和设计方案,基本上也和该男子的身高没有关系……也就是说,现代社会让身高这个因素逐渐淡化了……

您说得有道理,可是不全面。要知道,身高不是淡化了,是更强化了。如果我告诉别人,我找的男朋友身高还没有我高,那我还不得被人笑话死了?齐眉反驳我。

我从这反驳中,看到了曙光。齐眉已经在认真地考虑这个建议了。

我说,你估计得不错。现代传媒的力量很大,他们总是把一些身材高大的男子汉,展现在银幕中,逼人仰视。这是影视附和人们潜意识的结果,反过来它又把这种潜意识变成了触手可及、活灵活现的屏幕真实。作为一个现代人,要有火眼金睛,识别这种种光怪陆离底下的真相,然后从容地按照自己的心愿行事。

齐眉半晌不语。然后说,我明白了,试试看吧。

我说,好啊,你的名字很好,祝贺你找到另一半,让那个成语找到另一半儿——举案齐眉。

篇5: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定稿]

教学目标:

1、认识文中13 个生字。

2、理解波斯猫和燕子、蜜蜂、青蛙对快乐的不同看法。

3、懂得“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波斯猫和燕子、蜜蜂、青蛙的对话。教学难点:懂得“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课前准备:搜集有关波斯猫的 图片。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见过波斯猫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认识波斯猫。板书课题:

11、《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师范读,学生跟读,齐读课题。

2、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指名回答。

4、小结:波斯猫是从外国引进的一种观赏性的猫。全身白毛,两眼的颜色各不相同,性情温和,是人类的宠物。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并组词。

2、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习生字。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4、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范读、生跟读、开火车读。)

5、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6、再读课文,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 燕子 蜜蜂 青蛙

波斯猫 找不到快乐

过渡:波斯猫为什么找不到快乐呢?

三、精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说说波斯猫与小燕子、蜜蜂、青蛙对“快乐”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2、交流感悟

板书: 造窝 酿蜜 捉害虫 劳动创造快乐

3、指导朗读

(1)、燕子、蜜蜂、青蛙都感到生活很快乐,而波斯猫却感到生活不快乐。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他们的对话呢?(学生交流,教师点拨。)(2)、指名朗读波斯猫与小燕子的对话。其他同学评价。

(3)、小组成员合作读波斯猫与蜜蜂、青蛙的对话,比一比谁读得好。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自己扮演的这个角色应该怎么读。

五、拓展延伸,明文悟理。

1、说说波斯猫为什么找不到快乐?你有什么办法帮它找到快乐?

2、你喜欢文中的谁?说说喜欢的理由。

六、总结课文(注重情感教育)。

七、作业:

续编故事,以《波斯猫找到了快乐》为题编一个故事。想象要合理。板书:

11.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燕子 造窝

篇6:《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教学反思

《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说的是一只波斯猫一天到晚享受着主人给予的优越生活,不知道快乐是什么,因而去找燕子、蜜蜂、青蛙询问。燕子说衔泥造窝是快乐的,蜜蜂说采花酿蜜是快乐的,青蛙说捕捉害虫、保护庄稼是快乐的。而波斯猫觉得这些都没有什么快乐,它非常失望,仍然为找不到快乐而哀叹。课文借这一故事告诉人们,依赖别人的生活是找不到快乐的,只有靠自己辛勤的劳动和创造,服务它人,奉献社会,才是最快乐的。

教学了这篇课文,我觉得以下几点是我在教学中做得比较成功的:

一、全文以读书为主线,在读中明白事理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读书方式进行学习。我先让学生通读全文,知道文中主要写了波斯猫这只小动物。接着让学生再次读文,明确这是一只不快乐的波斯猫。紧接着让学生带着“波斯猫为什么不快乐?它找谁去询问?燕子、蜜蜂、青蛙找到了快乐吗?为什么?……”等问题去自主读书。最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通过有目的性的自读、小组合作读、分角色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燕子造窝、蜜蜂酿蜜、青蛙捉害虫的辛苦。体会他们劳动的快乐,明白波斯猫为何不快乐及懂得“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

二、让学生精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意

“抓住重点词语读好句子,理解文意”是语文课上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所以我在教学该文时,先让学生按要求找到句子并划出,然后让学生读通句子,读好句子,在读句的过程中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句意,深入感悟文中的情感。如读燕子、蜜蜂、青蛙说的话,从“一口一口地衔泥、千千万万朵花中采粉、一天到晚蹦来蹦去……”这些词句中体会到燕子衔泥造窝的辛苦;蜜蜂采蜜酿蜜的辛劳以及青蛙捕捉害虫、造福人类的快乐。同时通过让学生对比读波斯猫说的话,从中加深学生对“劳动最快乐”的理解。

三、据课文内容续编故事,培养学生说话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续编故事是培养学生说话兴趣的最佳途径。因此我在学生通读全文,明白事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续编故事。说说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后来是怎样的?如:后来它最好的朋友谁帮助它明白了“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当波斯猫明白快乐是什么后它是怎样找快乐的?顿时学生的思维闸门打开,他们想象奇特,丰富多彩。有的说波斯猫去捉老鼠了,每捉到一只老鼠,它的心情就特别高兴。有的说波斯猫天天去捉老鼠,帮助主人把家里的老鼠都捉完了,他还去邻居家捉。从此就过上了快乐的日子,知道了快乐是什么滋味了……这样,学生就把读书、说话、情感陶冶三结合起来,对文本有了一个更深的感悟:劳动能创造快乐。

在成功之余,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一、感觉自己的课堂调控能力还不够灵活,没有及时调动学生的读书热情。学生只是应付式地读,没有**,情感不够。当学生读书气

氛有点沉闷时,老师应该及时地进行引导,有必要的话进行染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热情,从而更好投入到读书之中去。

篇7:《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教学设计

【内容简析】

《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是小学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波斯猫不知道快乐是什么,因而去询问燕子、蜜蜂、青蛙,最后还是没有找到快乐。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从燕子、蜜蜂、青蛙的话去理解“劳动是快乐的”这一道理。【设计理念】

以读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机会,通过自读、感悟、师生合作、探究、交流等形式共同分享学习的快乐,在学习中领悟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1)、认识“滋、衔、绵、碌、糖、箱、蹦”等生字,理解“忙忙碌碌、一天到晚”等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波斯猫和燕子、蜜蜂、青蛙对快乐的不同看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多种读书形式,走入文本,品析重点词句,深入体会文本内涵。

(2)创设多个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积累丰富语言和生活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读懂课文,入情入境,让学生懂得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重难点】

1、了解燕子、蜜蜂和青蛙的快乐是什么。

2、理解波斯猫为什么觉得不快乐,领悟劳动创造快乐的真谛。【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语文字词学习已经掌握一定的方法,在朗读与阅读理解方面才刚刚起步,他们非常喜欢寓言或童话,但由于生活经历所限,对燕子泥造窝、蜜蜂采花酿蜜等寓意不易理解,对劳动和创造才是真正的快乐的道理更是体会不深。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波斯猫的资料,了解波斯猫养尊处优、好吃懒做的性格特点

1、指多名学生介绍查找的波斯猫的资料。

2、小组合作交流,资源共享。

3、通过交流,你能用一个词说说波斯猫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吗?

4、教师小结。

二、自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拼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读,把读错的字找出来,互相纠正。

3、检查生字。

(1)谁愿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认读自己会读的生字?(课件或小黑板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

(2)开火车读生字词。

(3)去掉拼音,认读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课文标上节次,然后指名轮流朗读课文,评出读得好和有进步的同学。

2、教师范读,边读边想从课文里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想向大家请教的。

3、小组互相交流,讨论你要请教的问题。

四、课外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别的小朋友听。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快乐无处不在

1、做拍手游戏,在游戏中感受快乐。2、谈话导入,积累快乐体验。

一个小小的游戏可以令同学们如此开心快乐,生活中一定还有许多的快乐让你印象深刻,久久难忘。你能给大家说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事是让你感到快乐的吗?

3、过渡:生活中点点滴滴都充满了快乐,它可以是丰富多彩的,也可以很简单。然而有一只波斯猫,吃得好,睡得好,生活本是无忧无虑,可是他却一点儿也不快乐,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4、板书课题,点读、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词语课件《比一比,摘星星》,以指读、带读、齐读形式学习生字。

2、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波斯猫不知道快乐是什么滋味,决定去问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三、细读课文,品读研悟

(一)理解燕子、蜜蜂和青蛙的话,感悟劳动是快乐的

1、出示学习任务一: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9自然段,划出三种动物说的话。想想他们的快乐是什么?

2、分别出示燕子、蜜蜂和青蛙说的话。通过学生自读、导读、分角色读、齐读、表演等多种形式,读懂课文。

①燕子说:“我一口一口衔泥,造好了温暖的窝,睡在里面,觉得很快乐。” ②蜜蜂说:“我从千千万万朵花中采来花粉,酿成蜜,觉得特别快乐。” ③青蛙说:“捉害虫、保卫庄稼是我最大的快乐!”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一口一口、千千万万、一天到晚”等重点词语,读好课文。

4、随机出示鸟窝图和鸟巢图,在音乐的强烈感染下,感受燕子造好了窝之后的成功与喜悦,领略鸟巢的艺术瑰丽。

5、分别出示蜜蜂采蜜、青蛙捉害虫的相关图文资料,感受苦中有乐与助人之乐。

(1)贴近文本:点读、自读相关资料,读完后你想对蜜蜂和青蛙说些什么?(2)回归文本:点读、导读、分角色读、齐读三个动物的话。

6、教师小结,出示填空,燕子、蜜蜂和青蛙的快乐是什么。

(二)朗读波斯猫的话,领悟快乐的真谛

1、出示学习任务二:默读课文2-9自然段,划出波斯猫的话,想想波斯猫为什么找不到快乐。

2、出示波斯猫的话,指名学生朗读,读出波斯猫得意、骄傲、瞧不起的语气。①“一个泥窝有什么快乐?我天天睡在软绵绵的沙发上,也没觉得什么快乐。” ②“蜜糖有什么了不起!主人的冰箱里多的是,我都不想吃了。这算什么快乐!”

③“哼,吃虫子有什么快乐!主人家的炸鱼还不够香吗?可我吃着,却一点儿也不觉得快乐!”

3、学生齐读波斯猫说的三句话。

4、学习最后一自然段,体会波斯猫没有找到快乐的失望心情。

5、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6、师:波斯猫吃的好,睡的好,可是他却为什么找不到快乐呢?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板书。

四、课外拓展

学生自主思考,师生共同合作,填充小诗《快乐是什么》,知道猫头鹰、小黄狗、啄木鸟动物们各有所乐,乐在其中。

五、学生自主探讨,合作交流:我们一起帮帮他,想想有什么办法帮助波斯猫找到快乐。

六、布置作业:快乐分享 快快拿起你的笔,写下生活中劳动带给你的快乐,再把这种快乐跟你的好朋友一起分享吧!

板书设计: 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燕子 衔泥造窝 沙发 蜜蜂 采花酿蜜 波斯猫 蜜糖

青蛙 捉 害 虫 炸鱼

辛勤劳动 不劳而获

课后反思:

教学了这篇课文,我觉得以下的几点是我在教学中做得比较成功的:

1、以读为主,以学生为本。学习本课时,我就让学生通过有目的性的自读、小组合作读、个人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来理解燕子造窝、蜜蜂酿蜜、小青蛙捉害

虫的辛苦。体会他们的快乐,明白波斯猫为何不快乐及“只有劳动才能创造快乐”的道理。并且我在教学中注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熟读的基础上说自己对“燕子、蜜蜂、小青蛙为什么觉得快乐。而波斯猫却不觉得快乐”的理解。学生因为对课文熟悉了,自然而然地就懂得了“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

2、注意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本课的说话训练,我采用了“巧设问题,激发说话的动机”的方法。如在填充小诗《快乐是什么》时,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畅所欲言。在学完这一课时,又让学生展开想象续编故事。说说有什么办法帮助波斯猫找到快乐?学生的思维火花被引燃了,说话的兴趣被激发了。他们想象奇特,有的说,波斯猫后来认真思考了燕子、蜜蜂、青蛙的话,知道了自己不劳动是找不到快乐的,所以它开始去捉老鼠了。每捉到一只老鼠,它的心情就特别高兴,还感觉到了主人给他的蜂蜜特别甜、炸鱼特别香。有的说,波斯猫知道了劳动能创造快乐,所以他天天去捉老鼠,帮助主人把家里的老鼠都捉完了,他还去邻居家捉,他从此就过上了快乐的日子,知道了快乐是什么滋味了„„通过这一训练,学生把读书、说话、情感陶冶三结合起来,对文本有了一个更深的感悟:劳动能创造快乐。

3、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句意。我在教学中让学生按要求找到句子并划出,然后让学生读通句子,读好句子,在读句的过程中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句意,深入感悟文中的情感。如读燕子、蜜蜂、青蛙说的话,从“一口一口地衔泥、千千万万朵花中采粉、一天到晚蹦来蹦去„„”这些词句中体会到燕子衔泥造窝的辛苦;蜜蜂采蜜酿蜜的辛劳以及青蛙捕捉害虫、造福人类的快乐。同时通过让学生对比读波斯猫说的话,从中加深学生对“劳动最快乐”的理解。

不足之处:

1、感觉自己的课堂调控能力还不够灵活,没有及时调动学生的读书热情。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有个别同学没有学会倾听,老师应该及时地进行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从而更好的投入到读书之中去。

2、指导学生朗读时评价不到位。

篇8:巧设课堂情境 快乐学习数学

一、实验激发兴趣, 让学生因要学而快乐

《课标》指出:“在教学中, 应把证明作为探究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要发展, 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 根据观察与实验的结果, 运用归纳、类比的方式提出假设猜想, 然后再进行论证, 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对证明的全面理解.”实现这种理念最有效的载体就是数学实验.提起实验, 我们自然会想到物理、化学实验, 其实数学实验很早之前就有了.“幂势既同, 则积不容异.”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祖暅早在公元5世纪便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得出这一原理, 并利用它推导出了球的体积公式.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其实我们的祖先非常注重数学实验.而在实际的教学中, 运用数学实验, 创设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情境, 能够使学生自觉、迅速地进入新课学习的最佳状态, 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一同探究新知, 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案例1]课题———圆锥的体积公式

在课堂上, 笔者准备了一袋细砂和两个数学模型. 其中一个是圆锥, 另一个是圆柱, 它们都是空心的.这两个模型底面重合, 高也相等.笔者先把圆锥筒装满细砂给学生看, 接着再把细砂倒入圆柱筒中, 然后又重复做了两次.学生一直注视着我, 当圆柱筒刚好装满细砂时, 学生都表现出惊讶的神情, 非常纳闷怎么就这么刚好呢.所有学生都非常想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演示实验做完后, 笔者开始讲解这堂课的内容, 顺利完成了“圆锥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的教学, 同时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数学走进生活, 让学生因学以致用而快乐

《课标》在学段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历出发,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此, 在日常教学中, 笔者特别注重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实际问题, 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这样不但能巩固已学的知识, 而且使得学生能切身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新知识的强烈欲望, 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因学以致用而快乐.

[案例2]课题———基本不等式

五一节期间, 某商场进行商品促销活动, 准备了三种方案:甲方案是第一次打p折, 第二次打q折销售;乙方案是第一次打q折, 第二次打p折销售;丙方案是两次都打p+q /2折销售.试问:哪种促销方案降价较多?

因此, 在日常教学中, 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合适的教学内容, 融入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教学情境, 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让学生从内心情感上接受数学知识, 喜欢数学课堂, 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 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巧设各种活动, 让学生因合作竞争而快乐

《课标》前言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 合作学习的数学教学方式正与自主、探究学习一起逐步成为现代新课堂的主角.这种学习方式已经获得广大教师的认可和学生的喜欢, 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同时在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竞争意识与合作能力方面都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课堂活动, 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 寓教于乐, 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快乐学习,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案例3]课题———概率复习课

在日常生活中, 抽签方式常常被人们用来决定一件事情.例如, 若5张彩票中有2张奖票, 现在有5个人按照一定的顺序从中各抽取1张.请问:先抽或者后抽对每个人来说是否都是公平的?即在这抽奖中, 每个人抽到奖票的概率是否相同?

该问题取材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具有较强的娱乐性.解决该问题的途径多样, 因此无论是基础好的或基础不够扎实的学生都可以找到切入点.同时由于该问题需辨析概率的概念, 因而学生间的相互讨论利于概念的清晰理解.因此, 笔者组织了这样的教学过程:独立思考———组内交流———组间交流———系统概括.

[教学片段]

学生A:不公平.若我是第5个人, 而奖票被前面的4人给抽走了, 那我就不用抽了, 我抽到奖票的概率为0.

学生F:他们的想法都复杂了.可以单独从第几个位置去看待第几个人抽到奖票的概率.比如求第二个人抽到奖票的概率, 可以单独看第二个位置:第二个位置出现的票的总数为5种, 而抽到奖票有2种, 所以概率为2/ 5. 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思维类型、知识结构等方面都不一样, 因此他们看待问题的方法往往也不一样.通过合作学习, 可以让学生之间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方式产生碰撞, 让学生在思维冲突中培养自我反思的意识, 深化对问题的认识, 拓展思维空间, 从而能够巧妙地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 让他们在合作竞争中快乐学习.

在实际生活中处处都能找到数学知识的影子, 教师应善于将这些生活实例与学生的兴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最大动力, 数学教师一定要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和魅力, 充分挖掘教学资源, 巧妙设计适宜的教学情境, 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快乐,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在学习中发展.教师本着快乐教育的理念, 让学生因为感兴趣去思考、去探究, 实践“课堂上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快乐的, 学生之间团结合作是快乐”的教育新理念.同时, 教师以欣赏的态度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学生是快乐的;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些微不足道的“成功点”, 教师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 学生也是快乐的.学生快乐了, 教师才能真正快乐, 数学课堂也才会“快乐”起来.

参考文献

[1]叶儿.合作学习让思维之树茁壮成长[J].数学通报, 2009 (1) .

[2]娄小力.谈新课标下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途径[J].数学通讯, 2007 (8) .

篇9:找不到兴趣的悲哀

——艾森豪威尔(美国前总统)

反对这个标题的人肯定不少。读得懂艾总统这句话也不会太多。

芸芸众生中,找不到兴趣的人占了绝大多数,这才是为什么成功人士总是那么少的最根本原因。事情就这么简单,每个人每天都在渴望成功,却不知成功的路在哪里。成功人士的路金光闪闪,看着、读着、感受着让人眼醉神迷,陶醉异常;可那是别人的路,跟你其实一点关系都没有。

老范想说,几乎所有成功人士的路(包括所有的成功之路)的起点,都在兴趣上—因兴趣生,因兴趣始,因兴趣而持久,因兴趣而不顾一切,因兴趣而达到成功必须具备的许多元素。

兴趣真就这么神?这话不过极。过极的话是,你认识“兴趣”两个字,可就是搜肠刮肚,环顾四周,对镜皱眉找不到自己的兴趣。这不是开玩笑,我们也许每天都在忙,都在努力,都在痛并快乐,但却未必生活在我们的兴趣点上。

也许找到了,比如泡吧、喝茶、网游、抽烟喝酒、风花雪月……可那些东西与成功无缘,而且是成功路上的坎坷制造者、困难滋生者。

也许找到了,瞬间发现没有基础,没有关系,没有背景,没有钱,没有……许多的没有一下就让兴趣灰飞烟灭了。

也许找错了,比如随着薪资高低找,随着权利大小找,随着欲望沟壑找,随着虚荣心找,随着扭曲偏执的个性找……找到坟墓里了,仍是漆黑一团坟外亲人的哭声都让你藐视。

找不到兴趣是件很悲哀的事情,非常悲哀。得拼命找,确认、鉴定、论证,然后不顾一切地坚守、守护、护理、理清,这时候,艾总统的“雄心”才有用。

因为,找准了兴趣,雄心才有了用武之地。雄心在唤起内心无限的渴望,唤醒自己全部的潜能时,才会具有起码的专著和热情,才能平衡内心的天平,让自己永葆正常的心志和情绪。

本栏目欢迎沟通、交流、切磋

篇10: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教学设计

多媒体课件,波斯猫、燕子、蜜蜂和青蛙的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斯、滋、决、衔、软、绵、碌、糖、箱、蹦、呱、哼”12个生字。

2.理解波斯猫和燕子、蜜蜂、青蛙对快乐的不同看法。

3.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

4.培养学生自主积累语言的能力,边读边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燕子、蜜蜂、青蛙说的话。

教学难点:

通过波斯猫与燕子、蜜蜂、青蛙的对话去理解波斯猫为什么觉得不快乐,而燕子、蜜蜂、青蛙却觉得快乐。

教学流程:

(一)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1.动画出示波颠猫自我介绍:“我是波斯猫,我的一只眼是蓝色,另一只是绿色。我吃穿不缺,衣食无忧,但我却感到很不快乐。哎,这可怎么办呢?”(教师相机解说:“这只波斯猫没有快乐,于是,他就出去寻找快乐,它都找了谁?结果怎样呢?”)

2.揭示课题: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二)学习生字,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多拼读几遍。

2.小组内循环读课文,把读错的字找出来,互相纠正。

3.出示生字词,学生开火车读

4.再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波斯猫不快乐?(不需回答)

5.说说快乐的滋味是什么?

6.自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三)朗读训练,理解课文。

1.不知快乐是什么滋味的波斯猫努力去寻找快乐,他去问谁了呢?请你再读读课文,用--划出。

2.学生自由朗读,老师巡视。

3.指名回答,课件出示波斯猫与燕子、蜜蜂、青蛙的对话过程。老师相机板书:燕子 蜜蜂 青蛙

4.你知道它们的快乐是什么吗?

请三位学生以阅读的方式来表达。

<2>请三位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老师相机板书:造泥窝 酿蜂蜜 捉害虫

5.齐读第2、第5、第8自然段,提出本课学习的重难点:为什么燕子、蜜蜂、青蛙觉得生活是快乐的,而波斯猫却不觉得呢?

6.学习第2~3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

思考:燕子是怎样造泥窝的?(用“~~~~’’从课文中标出来)所以它得很快乐。

<2>完成填空:燕子( ),觉得睡在里面很快乐。

<3>自由读燕子说的话,并说说你的体会(老师相机结合课件指导学生读“一口一口”,读出造窝的辛苦,并板书)

<4>指名读第3自然段,读出波斯猫瞧不起的语气。

<5>分角色朗读,思考回答:为什么睡在软绵绵的沙发上的波斯猫没有感到快乐,而睡在泥窝的燕子却感到很快乐昵?

<6>学生反馈,老师板书:劳动创造快乐

7.小组内学习4~6自然段

出示学习要求:

a.一起熟读课文。

b.讨论完成填空:蜜蜂( ),觉得酿蜜特别快乐。

c.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弄懂的?

<2>小组内学习

<3>学生反馈学习情况,老师相机结合蜜蜂酿蜂蜜的资料和过程的课件指导学生朗读好“千千万万”,从而体验蜜蜂酿蜜的辛苦,并理解:同样是蜜糖,为什么波斯猫没有觉得快乐,而蜜蜂却觉得特别快乐?(板书:千千万万)

8.学习第7~9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你懂得了什么?

<2>填空:青蛙( )觉得是它的最大快乐。

<3>学生质疑。

<4>师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共同解决疑问,老师相机板书:蹦来蹦去

9.你明白快乐是什么了吗?你的快乐又是什么?

1O.多媒体出示儿童歌曲:《劳动最光荣》,学生跟着一起唱。并说说自己的劳动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创造你的快乐。

11.学习最后一段。

讨论:波斯猫为什么找不到快乐?并指导好朗读。

12.你们能帮助波斯猫吗?想对它说点什么昵?

(四)课外延伸,巩固含义

1.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2.以《找到快乐的波斯猫》为题编一段故事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决、波、温、软、睡、寻、算”7个字和认识偏旁:横山头。

2.以《找到快乐的波斯猫》为题编一段故事。

3.分角色朗读,更深地体会“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

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积累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写“决、波、温、软、睡、寻、算”7个字和认识偏旁:横山头。

教学难点:

会用那7个生字分别说一句话。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检查认读生字词的情况。

2.有感情得朗读课文,回忆:波斯猫为什么找不到快乐?波斯猫怎样做才会找到它的快乐昵?找到快乐的波斯猫是怎样的呢?(把自己编的故事说一说)

(二)分角色朗读,并演一演

1.把课文和自己遍的故事结合起来,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并演一演。

2.选四个好的同学在同学们前面演一演,其他同学评一评。

(三)展练习,拓展思维

1.燕子觉得( )很快乐,蜜蜂觉得( )特别快乐,青蛙觉得( )是他最大的快乐,使我明白了( )才是真正的快乐。

2.牛伯伯觉得( )很快乐,清洁工人觉得( )很快乐,( )觉得( )很快乐……

3.给课后第3题的句子加上标点

4.我想对波斯猫说: “。”

(四)书写,运用生字。

1.读一读要求写的字,并说说这些字的哪些偏旁你是认识的,哪些是你不认识的。(学习偏旁:横山头)

2.自主识记生字

3.指名说识记生字的方法,并运用它来组词,用所组的词说一句话。

4.自主观察每个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班内讨论如何书写。

5.指导书写,让学生描红,再独立书写。

(五)自主积累词语。

篇11: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第一课时

学习时间:

****年**月**日 第周 星期

1节

学习内容:

《11、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课型

第1课时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读生字,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识字中感受文字的乐趣。

2、在写字中培养端正的书写态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教学重点: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掌握“蜜字和“蜂”字的写法。熟记多音字“乐”。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主积累语言的能力,边读边思考的能力。媒体:PPT 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1.动画出示波斯猫自我介绍:“我是波斯猫,我的一只眼是蓝色,另一只是绿色。我吃穿不缺,衣食无忧,但我却感到很不快乐。哎,这可怎么办呢?”(教师相机解说:“这只波斯猫没有快乐,于是,他就出去寻找快乐,它都找了谁?结果怎样呢?”)2.揭示课题: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师出示图片,并简单介绍波斯猫。波斯猫由古波斯所属阿富汗和土耳其两种长毛猫在英国经过长期选育而成。波斯猫有一张讨人喜欢的面庞,长而华丽的皮毛,优雅的举止,故有“毛中王子”“王妃”之称,因而身价很高。一只纯种的波斯猫的售价可达上千美元,是世界上爱猫者最喜欢的猫之一。

二、学习生字,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多拼读几遍。2.小组内循环读课文,把读错的字找出来,互相纠正。3.出示生字词,学生开火车读

bǎo bō wēn ruǎn zhá wā fēng mì 保

sī zī mián lù táng xiāng bèng guā hēng

4.再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波斯猫不快乐?(不需回答)

5.说说快乐的滋味是什么?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自己曾经感受过的快乐。

6.自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学生:我知道了波斯猫不快乐。

学生:波斯猫要去问问别人什么是快乐。

三、朗读训练,理解课文。

1.不知快乐是什么滋味的波斯猫努力去寻找快乐,他去问谁了呢?请你再读读课文,用“——”划出。

(波斯猫去问了燕子、蜜蜂、青蛙。)教师相机板书:燕子、蜜蜂、青蛙

2.学生自由朗读,老师巡视。

3.指名回答,课件出示波斯猫与燕子、蜜蜂、青蛙的对话过程。

4.你知道它们的快乐是什么吗?

(1)请三位学生以阅读的方式来表达。

(2)请三位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

老师相机板书:造泥窝 酿蜂蜜 捉害虫

一只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从来不知道快乐是什么滋味。他找到燕子,燕子说:“我一口一口衔泥,造好了温暖的窝,睡在里面,觉得很快乐。”波斯猫不觉得快乐。波斯猫又找到蜜蜂,蜜蜂说:“我从千千万万朵花中采来花粉,酿成蜜,觉得特别快乐。”波斯猫不觉得快乐!波斯猫非常失望,它还是找不到快乐。(以上内容可以由一个学生讲,也可以许多学生讲后串起来。)

五、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由二人小组自由拼读。

3、讲讲识字方法。(1)形声字识字法。

滋、碌、糖、蹦、呱、哼(以上各字都读右边的字音)(2)其他字

斯 滋平舌音。

决jue与“觉得”的“觉”同音。衔xian,是前鼻韵母。

箱 是后鼻音(3)“炸”的两种读音(4)巧记生字:

蛙:一只小虫要穿破两层土。保:呆头呆脑一个人。波:水面一张皮。软:斩头砍尾。

(4)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①有一只波斯猫,从来不知道快乐是什么滋味。②他决定去问问别人。

③我一口一口衔泥,造好了温暖的窝,睡在里面,觉得很快乐。④我天天睡在软绵绵的沙发上,也没觉得什么快乐。

六、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2、认读、识记。

3、师范写生字,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4、生书写生字,师训视指导,纠正学生的三姿。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篇12:波斯猫找快乐-教案

一、教学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二年级 2.学科:语文

二、教学课题:

语文2011年版小学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9.波斯猫找快乐》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波斯猫找快乐》一课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波斯猫不知道快乐是什么滋味,因而去找燕子、蜜蜂、青蛙询问,燕子说衔泥造窝是快乐的,蜜蜂说采花酿蜜是快乐的,青蛙说捉害虫保卫庄稼是快乐的,波斯猫觉得这些都没有什么快乐,波斯猫还是不明白快乐是什么。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学课文,从燕子、蜜蜂、青蛙的话去理解“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学做一个勤劳、快乐的人,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懂得“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

(四)教学难点

1.理解燕子、蜜蜂、青蛙的话,体会享受劳动成果时的快乐心情。2.理解波斯猫不快乐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设计

(一)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波斯猫、燕子、蜜蜂和青蛙的图片。

(二)教法与学法设计

1.以读为主,通过学生有目的性的自读、小组合作读、个人读、分角色读等方式的读,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领悟课文。

2.以学生为主,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机会,通过师生合作、小组合作、自学感悟分享学习的快乐。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词语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九课的生字词,生字宝宝们怕大家忘记它们了,迫不及待地想出来给你们认一认,你们准备好了吗?

2.填一填,出示图片,请学习回答这是一只怎样的波斯猫。3.揭示课题并齐读:波斯猫找快乐。(板书:9 波斯猫找快乐)4.(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波斯猫为了找到快乐,它去问了谁?(教师随机把燕子、蜜蜂、青蛙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词语,巩固上节课重点内容,积累词汇,通过看图补充句子,训练学生写话能力。教师以生动的语言,以图片为情境,吸引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去。

二、品读感悟,体会劳动的快乐。

(一)自由读2-3自然段,用 “__”画出燕子说的话。1.学习燕子的话

(1)指名学生读燕子的话,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燕子的快乐是什么?它为什么觉得快乐?

(指名回答,板书造窝)

(2)教师范读燕子的话,并与学生叙述燕子造窝的过程(配乐)。学生体会:你能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燕子很辛苦)从哪个词中体会到的?(一口一口)(用彩色笔打上重点符号)

(3)是啊,燕子一口一口衔泥多辛苦,但燕子却觉得很快乐,谁能想象燕子造好了温暖的窝,带着它的孩子们睡在里面快乐的心情,用朗读表达出来,让大家都来分享燕子的快乐。(指名读)

2.学习波斯猫的话

(1)对于燕子的回答,波斯猫又是怎么认为的呢?请同学们读波斯猫的话。(2)你能想象现在的波斯猫心里是怎么想的吗?(瞧不起燕子的衔泥造窝,得意、自满)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3)能读一读这句话吗?指名、分男女生、齐读等多种形式。

(二)自主学习4-9自然段。

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燕子快乐的原因,下面请同学们按老师的方法,把蜜蜂和青蛙说的话画出来,读一读。与同桌交流体会:蜜蜂和青蛙的快乐分别是什么?它们为什么快乐?波斯猫又是怎么认为的?请大家用朗读表达出来。

(1)学生自由读书,与同桌交流。

(2)指名汇报(板书:酿蜜)(由一人读蜜蜂的话,说说蜜蜂的快乐是什么?它为什么快乐?再谈感受:你从中还体会到了什么?(蜜蜂采蜜很勤劳)从哪个词体会到的?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蜜蜂往返飞行10次,采集1500多朵花的花粉才能酿一滴蜂蜜,它多么不容易但它却又是快乐的!朗读指导(指名读,分组读)(4)那青蛙又是如何回答波斯猫的?它的快乐又是什么?(指名回答并出示,板书捉害虫)

(5)指名读青蛙的话。要用肯定的语气读,表达出心中的自豪和喜悦。(6)波斯猫对青蛙的回答满意吗?谁能有感情地读一读波斯猫的话?(指名读)要读出波斯猫的轻蔑心里,及对青蛙的回答很不满的态度。(集体再读)

(二)学习第10自然段。

最后,波斯猫找到快乐了吗?(全班齐读,老师指导标点符号的运用)

四、拓展延伸

(一)我会讨论

1.波斯猫为什么找不到快乐呢? 2.你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它呢? 小组里讨论,等会说给大家听。(指名汇报,教师相机板书:波斯猫贴图,不劳而获,劳动创造快乐)

(二)我会演

小组合作,分角色表演

五、总结。

(一)我会说

学习本课,你有什么想对波斯猫说的?(指名回答)

教师总结:只有靠自己的劳动才能找到快乐,还能从帮助别人中找到快乐,我们不能学波斯猫那么懒惰,不劳而获,要做燕子、蜜蜂、青蛙那样的勤劳的好孩子。

板书设计:

9.波斯猫找快乐

燕子

造窝

蜜蜂

酿蜜 }劳动 创造快乐

青蛙 捉害虫

波斯猫 不劳动 不快乐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波斯猫不知道快乐是什么,因而去找燕子、蜜蜂、青蛙询问,最后还是不明白快乐是什么。使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从燕子、蜜蜂、小青蛙的话去懂得“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

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点讲授课文:

1、以读为主,以学生为本。《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燕子造窝、蜜蜂酿蜜、青蛙捉害虫的辛苦,体会他们的快乐,明白波斯猫为何不快乐及“只有劳动才能创造快乐”的道理。在教学中让他们在熟读的基础上说自己对“燕子、蜜蜂、小青蛙为什么觉得快乐。而波斯猫却不觉得快乐”的理解。通过读、说,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懂得了“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2.抓重点词句品读课文。让学生按要求找到句子并划出,教师用着重符号标出,然后让学生读通句子,读好句子,在读句的过程中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句意,深入感悟文中的情感。为了让学生明白燕子造窝的艰辛,老师配乐旁白与图片结合,更能引起同学们的共鸣。通过让学生角色扮演,读出波斯猫不屑的语气,有个女同学模仿得特别像。

但是,在处理词语方面,课后练习中有两个词语,“飞来飞去,忙忙碌碌”,在学习课文句子时,没有特意点出来讲一讲,让学生造句,是不够好的,在以后的句子教学中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而且最后在时间的掌握上处理得

篇13:阳光找不到的孩子

这个村落处于朝阳区与通州区的交界,行政归属于朝阳区,说起来也是城八区之内。但是这里的生存环境与城市完全没有任何相似之处,甚至连房屋的质量都不能与京郊新农村的气派相提并论。然而这个村落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房租便宜,很多小平房每月只要80元的房租。

从90年代后期,这里便成了进京打工人员的理想栖息地。他们成了这里的“主人”,“安居”在黑暗潮湿的小平房里,很多房子只有不到8平方米。他们在这里居住,生活,进而结婚、生子。这里的孩子除了个别的特殊情况,基本都是黑户——他们出生于北京,却并非北京人,甚至也不能说他们是“中国人”,他们是真正的“黑人”。

2006年底,我作为一个异数,在这个村落里安家落户,成为这里唯一的北京人租户。从最初的不适应,到最终离开前与这些“外地邻居”的洒泪而别,让我深深感受到了这些我以前不了解的外地打工族的艰难与乐观。

然而这些都不是我要说的重点,在2年多的村落生活中,我周围始终围绕着众多的“黑孩子”,他们天真活泼,不知人间疾苦,更不知道他们的未来早就在出生的时候已经定了下来。

为了不存在的弟弟

——你要一直“黑”下去

小优是个3岁大的孩子,和这个村里其他“黑孩子”一样,她从出生就没有地方能够替她证明她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小优有一个姐姐,她的父母都是河南来京打工人员。父亲是一个装修队中的泥瓦工,因为工作性质,所以每月只有三天能回到这个只有5平方米的小家。母亲是个老实、勤劳的女子,不到30岁,主要的职责就是更精准地生个男孩子。在不怀孕的时间里,她秋天给附近的农田帮忙,夏季在附近的度假村洗衣房兼夜班。就在我住的这2年内,她怀孕了2次,每次都是等到4个月左右去周边私人诊所做B超看男女,2次都是她不希望的结果——女孩。于是她还是在这些私人诊所进行了人工流产,抛弃了已经成了人型的“女胎”,重新清空她的子宫,等待下一次生命的到来。每一次她都痛哭,每一次都像是死过一场,可是在她婆婆公公的监督下,她只有继续完成她的使命——生下男孩!

小优过早地感受了这些母亲的痛苦,但她却不知道她的未来可能还不如她的母亲。像所有这个村里的“黑孩子”一样,她没有户口,原因有两个。第一,她生得不是时候,如果是第一胎,比如她的姐姐,至少她可以有户口。第二,她是个女孩。目前的政策,允许她的父母有2个孩子,本来她作为老二是可以得到被承认的可能,但是可惜,她是女孩,那珍贵的第2个户口要留给她尚不存在于世间的弟弟。她的父母为了今后能继续生出他们想要的男孩,为了躲避当地的超生罚款,带着她来到了北京,只为了让当地人不知道他们已经有了第2胎。

3岁的小优由于家庭收入不高,没有城市孩子的好待遇,她瘦弱而头大,2岁的时候刚刚学会叫妈妈,2岁半才能够走路。她的游戏就是脱了鞋子坐在道边玩她的鞋子。她整日拖着大鼻涕任其过江到她的嘴里。她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为她是自由的,她随意乱走,在土里刨虫子。没有人真的很在意她,她爱哭,因为她小小的心里也希望有人注意她的存在。村里与她同龄的孩子很多,在我眼中她们长得很相似,都是走路不稳,拖着长鼻涕,衣服穿得很花,却都是姐姐剩下来的。她有时也是可厌的,因为她总是和姐姐抢吃的,想要夺取更多不能得到满足的欲望。可是最终她是可怜的,虽然她自己并不知道。

她的妈妈总是忧心忡忡地看她,不知道拿她怎么办才好。当我问她,你打算给小优上户口吗?她总是回答得很自然:“没有打算。等弟弟出生,弟弟可以放到老家,她只能在北京生活了,回了老家,她是要花我们很多钱的,我交不起。”“那么你没想过她的未来?”“不知道,我只能保证让她活着。”

对,活着,小优你能活着,是你的幸,还是不幸?

上“私立学校”的“黑孩子”

小月是我认识的“黑”孩子里最淘气的一个。虽然她是女孩,但她是村里同龄孩子的“王”。她带领男孩女孩爬树、偷果子、跳墙、捞鱼,能想得出的,她都要试过一遍。她和小优成为“黑”人的理由一样,她也是老二,不同的是她有个真正的姓名,因为她7岁了,她可以上学了。

为了让这个孩子有人管,她的父母咬牙让她上学。不是附近的打工子弟学校,她没有那个幸运。连那种学校她的父母也不愿意给她花那个钱。她妈妈是个没读过书的白丁,她说:“女孩读书没有用处,让她上学就是要找个人来管管她。”于是,小月上了一个外地老太太办的“私立学校”。这个“私立学校”只有一个平房加上不足20平方米的院子,没有毕业这一说,也没有真正地授课。一群孩子,全部是超生的孩子,有大有小,他们念的小学课本,不知道是这个老太太从哪里买来的。孩子们都不用买书,他们的家长也没有这个闲钱给他们买。老太太的工作就是把这个课本上的字教给这些孩子,让这些孩子自己学会抄书,自己抄出一个课本。老太太自己教语文和数学,请个年轻人带着孩子在院子里玩,美其名曰“体育课”,用以保证孩子的身心都受到所谓的教育!可惜老太太的文化水平不高,操陕西口音,普通话还念不利落。数学水平仅限于普通加减乘除,方程式里连先乘除后加减也不知道。我看过小月的作业本(还能留作业,真算是奇迹了),真是能把死人气活。其中一道题是56+2×33=?小月的答案是122。老太太在122上面打了个大大的红叉,然后写下:56+2=58×33=1914。真是太强了,强到了我只能无语的程度。这样的学校不学还好,学了岂不是更糟?

可是在小月的妈妈眼中,这就是很好的教育了,因为她要打工,要养家要做家务,孩子可以交给别人带,居然还能认字,这就不错了。可是当你问她,她那个尚在襁褓中的儿子以后会去念这个学校吗?她说不会,她也希望儿子成龙成才,但是多出来的女儿,要知道可是3个呢,她没有这个精神头去想。也许在她看来,黑户不黑户的,就和命运一样,是要“认”的,认命吧!谁让你在不当的时间来到这个世界,谁让你只是个女孩呢?

小月的学校生活并没有将她管教成不淘气的乖孩子,每天4点下学以后,她继续她的“大姐大”生活,依然淘气,每天的黄昏依然可以听到小月妈打小月的声音,我的村中生活也依然是在小月的哭声中迎来夜晚的降临。

我“黑”因为我是多出来的

最早知道像小鹏这样的男孩子也是黑户的时候,我很惊讶,因为这个村里弥漫着很浓重的重男轻女的风气,所以女孩子被黑下来很容易解释。可是小鹏呢?作为男孩子他怎么也会是个黑户?

小鹏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但是她妈妈还在继续生。因为他的奶奶喜欢孩子,认为孩子越多越好,尤其是男孩,但是女孩也不排斥。他奶奶只有他爸爸这么一个儿子,一生的心愿就是希望多子多福,可惜自己没有办到,于是这个光荣的使命移交给了小鹏的妈妈。至于孩子那么多,怎么养活这个问题,似乎不在小鹏奶奶的考虑范围内。她很能省,总是从菜市场买最便宜的菜,或者捡来人家不要的叶子回来做菜。吃的问题好解决,教育呢?小鹏的哥哥姐姐也都在小月上学的那个“私立学校”,原因很简单,家里没有钱。这个私立学校最大的好处就是一年只要150元的学费,其他什么都不用买。

一年150元不多,可是3个孩子对于这种家庭就不少了。对于未来,这个词不在小鹏家的词典里。因为他家不需要这种没用的东西,活在眼前,活下来,才是当务之急。

村里孩子很多,大孩子带小孩子,爬沙子山,上人家房顶,偷别人家树上的果子,玩着城里孩子早就忘记的游戏。电脑、游戏机这些现代化的孩子最爱,离这里很远。小鹏和他的小伙伴们过着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孩子的童年。那些城里的家长也许会说,这样健康,可是这样的前提谁也不会去想——他们的自由,源自父母的无暇顾及,他们现在的自由,预示着未来这些孩子跟社会的脱离。未来也许在他们眼中还很遥远,但是那一天迟早会到来。

小优、小月、小鹏……这些“黑孩子”他们还天真地活在孩子的世界里,却并不知道未来有什么等待着他们。我常常会想,他们有未来么?回答每次都是肯定的,有,但是他们的未来就是成为社会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

计划生育,在小优、小月、小鹏等等这些黑孩子父母的家乡是有规定的,可是到了北京这个城乡接合的地带,没有人过问,没有人关心。村里家家户户都有孩子,3个孩子的家庭在这里只是正常,四五个孩子的也大有人在。你可以说这是他们的父母不负责任的表现,没错,你说的很正确。但是孩子呢?他们是被迫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他们何罪之有呢?

既然他们已经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他们和其他有户口的孩子一样,应该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平等的生存保障。

这些孩子长大了是没有户口的成人,他们无法回到老家,他们没有身份,也就没有良好的工作提供给他们,他们如何生存?他们理应享受9年义务教育,可是他们却没有可能享受。他们是国家户籍制度缺陷下存在的黑户,等待他们的是社会的不承认,是生存的艰难,是在生活中存在的,在户籍上不存在的一群人。

在北京,这样的村落遍布在城乡接合地带,当你的眼光停留在阳光下城市建筑高大、壮美的轮廓上的时候,别忘记还有一群这样的孩子。有人说,这些孩子是生存在阳光下的阴影里,我要说,不,他们是连阳光都找不到的孩子。

上一篇:十五周年庆贺词下一篇:公司先进员工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