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100页简历找不到工作

2024-04-26

怀揣100页简历找不到工作(共5篇)

篇1:怀揣100页简历找不到工作

总结。我觉得还是要充实一点。”

尽管深知用人单位很难在现场完整地看完一份20页的简历,湖南师范大学英语系的曾慧宇还是用彩色打印的方式,将简历准备得十分完整。“我想,没有谁敢和前途开玩笑,简历至少是态度的体现。”

用人单位:简历要突出“精华”

“简历只是一个基本情况的反映,绝非是越厚越好。”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这一做法并不认同。三一集团招聘部部长李翼说,在面试时,关键还是从应聘者现场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方面考核。“与其将一大堆无关紧要的东西拿来凑字数凑厚度,不如将你的‘精华’跃然纸上。”在他看来,一两张足够强硬的证书或者作品,强过一堆成绩证明。

谈起厚简历,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副书记梁勇表示,简历是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第一印象,必须遵循“真实性”、“准确性”、“针对性”和“个性化”四项原则。“过于厚重的简历,还有‘掺水分’的嫌疑,实在是没必要。”梁书记说,在初选简历时,用人单位为了缩小面试范围,淘汰一些合乎应聘要求却没有特色的简历,也是完全可能的。因此,为简历“减肥”应成为一种趋势。

篇2:怀揣100页简历找不到工作

厚厚的“个人简历”里,证件复印件、获奖证书、考试成绩表、实践证明等等多达100页,一应俱全。不过,即便如此“厚重”的简历,最终还是没能打动用人单位的“芳心”。这是17日下午,湖南某高校应届毕业生史亮,在一场招聘会上的遭遇。

据称,很多毕业生认为“个人简历”就是能力的体现,“个人简历”越写越厚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最厚的“个人简历”达到了200多页。

篇3:找不到工作就创业

大学生就业深度观察

2009 大学生就业大环境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近年来已成为中国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去年年末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无疑又给国内的大学生就业市场雪上加霜。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的数据显示,2009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预计为610万,而2007年和2008年毕业的495万和560万大学生分别还有100万人和15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

中国高校自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招。1999年和2000年,招生规模分别比上年增长了41.20%和30.77%。涌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连续几年大幅增长,找工作变得越来越难。而就业难的另一个原因,是就业市场供需脱节问题,即高校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不配套,毕业生在动手能力和知识储备等很多方面,都没有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没有方向感的“新盲流”们

“我们鞋厂数我学历最高。看仓库的本科大学生,不知道我算不算全国头一个?”

站在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平洲精旺鞋业有限公司的仓库门口,这个一头长发、颇有点艺术气质的大学生不忘给自己幽上一默。小张是学广告专业的,读大学时当过学生会干部,自诩在大学里算是个才气纵横的另类人物,简历中,他声称著有长篇小说一部。

其实,他去年在合肥曾找到过几份工作,最高的一份给他1400元/月,但他觉得像他这样的大学生至少也值2000元/月。此后他从合肥折腾到广州,又从广州、福州、深圳一路折腾到佛山。广州不少广告公司只给600元/月底薪,深圳的一些广告和销售公司更狠,底薪一分不给,只拿业绩提成。他两手空空来到在佛山打工的父母身边,进了这家鞋厂。现在,他的工资是每月800块钱。

近几年,中西部应届毕业生洪流,正在以越来越庞大的规模涌向北京和东南沿海大城市,然而一个城市的吸纳力是不可能无限膨胀的。

随着毕业生数量的增长,这股就业洪流由此变得曲折起来,一些就业支流甚至正在演变成小张式的大学生找工“新盲流”。

“十元店”里的浮躁和勇气

历经几番找工,2008年3月6日,小张入住深圳宝安北路人才市场附近的一家每天只需10元住宿费的“十元店”。在那里,他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和其他一些大学生正在陷入找工“新盲流”中。

他应聘的十几家广告公司和营销公司几乎都不给底薪只给提成,远没有他在合肥放弃的那份工作理想。“人才市场和“十元店”附近到处都是背着包、拿着地图、脸色沉重的大学生”,他住在一个挤了14人的小房间里,空气中弥漫着脚臭味。整栋“十元店”旧楼里,聚集了几百名来深圳找工的应届大学生。

一天中午,找工失意的小张在“十元店”旁吃快餐时,看到一个漂亮女孩坐在对面一个劲儿地喝免费汤。小张从旁人那里得知这是一位找工的大学生,现在没钱吃饭。小张给她买了份快餐,结果女孩看着快餐就扒,痛哭失声。

女孩是成都某高校的应届专科生,父母已为她找了一份教师的工作。但她不满意,就辞工来深圳找梦想。结果工没找到,手机又被偷,身无分文。小张劝她回家,“既然有跨出一步的勇气,为什么就没有退回一步的勇气呢?”可她始终摇着头。

“这事儿对我触动挺大,我发现不少大学生,包括我,来南方都是很盲目的。”于是小张回到了在佛山打工的父母身边。“现在先在鞋厂做几个月,等五六月份回学校拿学位证时,我就辞工。这也是为了磨磨身上的浮躁气吧。”身处逆境的小张还是显得很从容。

但广州南方人才市场附近的“十元店”里,不少从外地赶来的大学生并没有小张那样的从容与洒脱。不少大学生感叹,“找不到工作,我无脸见江东父老啊”。

女研究生 “皇帝女儿也愁嫁”

女性毕业生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不只是本科生与专科生面对着身价下降和找工困难的压力,两三年前“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研究生,就业也变得尴尬起来,有的地方甚至“下嫁成风”。歧视女性毕业生行为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2008年3月份,某历史系女研究生小容报考广州二中的图书馆管理员,当时居然有30多名大学生参加考试。她觉得自己已经没戏了,因为到现在都音讯全无,而这样的经历她在短短数月内已有多次。

之前她并不悲观,作为广州本地生源,找一份不太坏的工作应该没有问题,而且她也准备去一些冷门单位工作,比如与历史专业相关的研究院、博物馆之类,“对此感兴趣的人很少,薪水也不高,竞争应该不激烈”。但出乎预想的是,她一次次被拒绝。2008年12月她得知心仪的大元帅府博物馆招人,却“不要女生”。小容苦苦哀求,“至少收下简历吧”,但招聘人员称收下简历也不要女生。

小容回忆3年前她本科毕业时,要进入大元帅府并不难,她的多数本科同学也如愿找到工作。“没想到3年后读了研究生,大元帅府反而进不去了。”她感叹。

厦门大学国际经济法女研究生Selina的经历与小容相似。她不但专业成绩优秀,而且能讲一口流利的外语,但至今没有找到工作。她甚至有些自哀自怨:“有时我会很难过。”

3年前本科毕业时,“我们班找工作的同学都还找得不错”,多数进了公检法机关,还有一个进了国务院。那时Selina也想找工作,但因为学习特别优秀,老师们都劝她“像你这样的学生不考研,太浪费了”,于是她考了研。

在一些用人单位看来,女研究生进入单位后会谈婚论嫁生孩子,人力成本太高,这也是他们宁招女本科生,也不招女研究生的心态。

学法出身的女研究生Selina坦言,如果还是找不到工作,她准备考博,“也不去想也不敢想以后博士毕业后能不能找到工作”。

找不到工作就创业

找不工作怎么办?

既然找不到工作或者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又不能读了十多年的书还吃父母的,所以,我们建议,找不工作的大学生自己创业去,自己给自己造饭碗。

·故事解读·

贷款上大学,毕业赚十万

人物:广州新速度教育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汝山

感言:只有勤奋,才能收获。

“创业甜酸苦辣都要尝,但只要你能把握机遇,努力争取,一定能成功。”广州新速度教育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汝山说。

“我一跨进大学门槛,就开始了兼职生涯。”2004年毕业于中大管理学专业的谢汝山出生在贫穷的家庭,靠贷款上了大学,还做了很多兼职,例如卖报、家教、派单等。这些工作让他交了很多朋友,有做销售、保险和做生意的,也有当公务员的。

一次,谢汝山在家教中心派宣传单,介绍一位女生去家教公司报名,老板给了他80元。他非常意外:平时一天派宣传单不到20元,做家教才15—20元,带一个学生就有80元提成……于是他决定专攻推销教育产品。

他去了10家教育机构应聘推广员。无论日晒雨淋、刮风下雨,照样坚持,有时候摆摊还被城管赶。伙伴们坚持不下去了,最后剩下他一人。

半个月后的一次推广产生了效果,很多学员跑过来报名。很快,谢汝山在各高校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并将方法告诉他们。通过共同的努力,业绩不断上涨。年收入已经有10万元,大家都解决了学费问题。不过赚到10万元的代价是——谢汝山瘦了10斤。

“事业成功虽然有运气在其中,主要还是靠勤劳,勤劳苦干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就会有很多机会降临在你面前。”

学生俱乐部,掘到第一桶金

人物:广州盛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希

感言:目标明确才能成功。

“美国哈佛大学有一项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和环境等都差不多的年轻人,结果是90%的人‘没有目标’,6%的人有目标,但目标模糊,只有4% 的人有非常清晰明确的目标。20年后,研究人员回访发现,4%有明确目标的人,生活、工作、事业都远远超过了另外96%的人。更不可思议的是,4%的人拥有的财富,超过了96%的人所拥有财富的总和。”

广州盛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希说,研究人员做了进一步的跟踪调查,发现原来这96%的人,他们的一生中,忙忙碌碌总是在直接或间接、主动或被动地为4%的人达成他们的人生目标,可见目标对于人们的一生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

“小时候父母常跟我说,好好学习,将来找一份好工作。但是,从小我就有自己的想法:为什么将来找一份好工作,而不是为别人提供一份好工作?”黄希很早就有创业的想法。她用三年时间修完中大自考本科后,就义无反顾地开始了创业历程。

她大二时就有了自己的收入。中大有很多留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对学语言很有好处。黄希发现了这一点,就和匈牙利、美国留学生一起创办了中外大学生联盟俱乐部,定期展开活动,当时缴费的会员有3000多人。她累积了创业的第一笔原始资金。

“比别人先走一步的优势,培养了比别人先走一步的理念。”黄希如此解读创业体验,就象开车,同样是宝马,在高速公路可以开到180公里,一般马路上只能六七十公里。“在学校时已经有了很多实践机会,我们就比别人提前走入了高速公路,就有机会比别人快10倍或20倍。”

篇4:为什么找不到工作?

假如你从经济学角度看待高考报名、高校教育和就业,就会发现一些在其他市场不太常见的非理性思维—关联市场的供需关系变化显然没有反馈到前一个环节。

让我们来看一下今年的高考报考人数,912万,跟去年基本持平,但相比3年前大概下降了40多万。乍看上去像是选择上大学的人变少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要知道1995年新出生人口数比1992年少了近200万。

令这些夜夜苦读的高考生受到打击的恐怕是眼下的就业困局,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峰:699万。再加上过去一两年累积下的尚未成功就职的毕业生,找工作似乎从未像眼下这么难。

几乎所有媒体都在为这个沉重的社会现象叹息,但在我看来,这也不失为一件好事。中国社会认为人人都应该上大学的想法是时候改一改了。作为全球最发达的制造业基地,中国未来要向质量生产增长型经济转变,但中国显然没有充足的技师支撑这一变化。

单纯以蓝领、白领来划分人才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仅从收入和市场需求角度看,作为蓝领的技师也远高于大学毕业生。我的一位同学当年在德国留学时,惊讶地发现这样一个现象:那里的很多年轻人并不读大学,而是去读一些专科技术学校—德国大学通常要本硕连读5年,许多人认为“浪费”了青春,实际上,他们考虑得更现实,因为社会需要这些一技在手的人。我的这位同学在德国的IBM实习时,发现公司里有很多专科学历的老职员,他们因为在大型机方面实际经验丰富,薪水并不比高学历人士差。在许多发达国家,你会发现一种更合理的人才供需配比—假如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选择读大学的人就会相应减少。而中国则执迷于保持70%以上的大学升学率。

中国毕业生显得供大于求的另一个原因在于,毕业生距离真正的人才还相去甚远。这解释了许多企业尽管有招聘需求,却招不到合适的人。

由政府主导和控制的高校教育体系,其僵硬、与市场脱离的教育方式,导致了毕业生所学无法满足市场真正需求,货不对路。尤其在一些实践技能要求比较高的行业,毕业生很难立足。当广大的中小企业成为就业市场的招聘主体,考核证书的时代就已经过去,它们更看重一个人的实际能力和可塑性。

此外,中国的经济发展和资源的区域性明显,人才都挤在一线城市寻求机会,对于二三线城市,乃至更偏远的区域,除了一些垄断性质的国企外,中小企业很难吸引到有价值的人才。中小企业负担不起毕业生的培训成本,因而更倾向于聘用有经验的人才;反过来,有能力的毕业生往往在教育投资上已经付出较多,但他们显然无法得到与之相匹配的福利水平。

这里也有一些实际的考虑,二三线城市尽管潜力巨大,但对比一线城市,它们往往缺乏商业秩序,家庭背景可能很重要,这些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也不多—比如一位尖端技术工科毕业生在二三线城市跳槽的成本远高于在一线城市,因为可供选择的公司太少了。

还有一些受到政策和体制影响较深的行业,一些人为因素导致了资源的倾斜和集中,这些行业的人才市场出现了供需不均衡的情况。比如资源配置极为不合理的医疗机构,除了三甲医院之外,其他医院无法吸引优秀人才来提高自身水平。同样的,受体制影响较深的高校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如果单纯从人才市场来看,供大于求是表象,背后是适销对路的产品问题,更核心则在于我们从来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全国人才市场。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等干扰了最基本的市场原则,它也从来没有真正体现供求关系。

篇5:你为什么找不到工作?

据我观察,有相当一部分人说找不到工作其实是指考不进铁饭碗机构,或没有在校招中进入明星企业。现实是,一面是70%的人喊着“毕业即失业”,企业这边也在呐喊—我们太缺人才!不信?你试一下在“人人校招”上搜索应届毕业生的岗位,仅广州每天更新的数量就过千。

上次在高校就业论坛现场,主持人让我们几个嘉宾向学生们吐槽一下现在的应届生求职现象,我们可以从这里找一些灵感—

目标不明:坐下来就问HR觉得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海投不分:忘了应聘什么公司,什么岗位,投了多少个部门;准备不多:对于应聘的岗位和行业都不甚了解;要求不低:几句下来就问详细待遇;眼高不谦:对自己要求不高,对上司和公司的要求很高;浮躁不定:轻易辞职;形象不佳:要么太随便,要么太华丽、裙子太短、妆太浓;诚信不高:满口答应的面谈,却迟到甚至不到。

看到这些问题,到底是找不到工作,还是自己根本不知道想做什么工作?是没有求职的人,还是没有匹配的人?总结上面九个情况,我们可以归纳出下面三个问题:

一、职业定位不清晰 举个例子,我看到一位同学在大三时获得了一次模拟面试比赛的校级冠军,他很幸运地拿到了一家大型企业的offer,岗位也是他感兴趣的。就在他签订三方合同后的第三天,又收到了一家金融机构的offer。他千思万绪,费尽心思,终于放弃了第一个offer,去金融机构入职。几个月后,他告诉我自己后悔了,因为这里根本不是他想象中的那样。我对他说,其实是“你自己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你过于看重收入、企业名气、升迁等短期功利因素,而忽略了长期发展。”

二、眼高手低 即使是很淡定的人,工作一段时间以后都很可能会变得眼高手低。最常见的评论就是:安排给我的工作太简单、太低端,这个岗位学不到东西;上司很难沟通,待遇又不高,对公司无爱;我想辞职,总之先辞了再说,我无法再忍受了。

眼高手低的“眼高”说的是期望过高,有这种想法的人会觉得企业好像欠了自己什么。而这种心态的结果就是直接封杀自己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自己的能力,导致“手低”。特别是在职业化初级阶段,自己还不懂得判断高低。此时一旦觉得自己高,人就像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再也无法添进去任何东西。

三、缺乏基本社交商务礼仪许多人在面试前特意去学习商务礼仪,但其实商务礼仪的作用,是为了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并不一定是规定的动作。真正的商务礼仪,一定是以匹配现场气氛为基础,让大家的沟通自然为前提,展示自身的气质和气场为目的。你可以参考已经在行内的人士,你也可以自己去观摩和理解这个环境。商务礼仪不是考试,没有标准答案。

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是想告诉大家:如果你找不到工作,第一时间要检讨的不是简历,也不是面试技巧,而是你是否有清晰的职业定位,并为此做了足够的信息收集,同时调整好自己的求职心态。

上一篇:《洁身自好的莲花》阅读答案下一篇:不再想家作文600字